一年级语文香山红叶

合集下载

《香山红叶》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香山红叶》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香山红叶》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和朗读拼音儿歌,让学生知道北京香山秋天满山红叶,景色十分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儿歌。

3.能借助拼音学会5个生字的音,认识6种基本笔画,能用笔画记忆字形的方法记忆字的形。

教学重点:1.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顺序地看图。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难点: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

教师板书:(让学生小声读一读;再请一个学生大声朗读一遍。

)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要学习有顺序地看图,借助拼音读儿歌,还要学习几个生字。

我们要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好,记得最牢。

二、学习有顺序地观察图画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书中插图,整体感知。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秋天)从哪儿看出是秋天呀?(香山红叶)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插图的意思吗?2.从远到近观察。

(1)提问:远处是什么?(连绵起伏的群山)近处是什么?黄栌和枫树的叶子各是什么样的?(2)教师出示枫树的叶子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枫叶有五个角,就像我们的小手。

黄栌的叶子有点儿圆。

3.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景色?那里有什么?你觉得怎么样?三、学习读儿歌1.复习整体认读音节:yī、sì、wǔ、yè2.复习三拼音节:piàn、liǎng、xiāng、tiān3.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儿歌,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画上记号。

4.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相互纠正。

5.教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小儿歌,请同学读儿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教师范读,学生随读。

7.认识逗号和句号。

8.再读儿歌,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告诉学生逗号的停顿比句号停顿时间短一点,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读到逗号击一下掌,读到句号击两次掌。

9.指名读儿歌,读出香山红叶给你带来的喜悦。

教科版《香山的红叶》电子课文

教科版《香山的红叶》电子课文

教科版《香山的红叶》电子课文教科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香山的红叶》电子课文树叶,在我们的联想中,一般总是跟青枝绿叶这个词儿分不开,而这个词儿又总是跟春天和夏天联系在一起,因为只有在春、夏两季,青枝绿叶的景象才会出现。

而秋天到了,天气一变,这些叶子失去了它们的绿色,整个气氛也就会变得凄凉、萧(xiāo)瑟起来了,人们也就会感到一年的全盛时期过去了,一年快完了!但在北京西郊的香山,情况却不是如此。

这里除了青松,几乎漫山遍野都是黄栌(lú)树。

秋天一到,天气变凉了,再打几次霜,树叶就变了颜色:起初变得有点发黄,然后由黄逐渐变红,远远看去像一朵朵盛开的红花。

由于红花开得密,那些苍褐色的枝条也看不出来了。

这景象给人的感觉不是一年快完了,而是一年的全盛时期刚刚开始。

这也就是香山与别的山所不同的地方。

人们一般把这里的黄栌叶叫做红叶,但它在人们的感官中所造成的印象却是红花。

住在北京的人,一到了秋天,只要能腾出时间,如星期天,总喜欢到香山去远足。

他们会发现,第一个星期天到这里来时,山上还是林绿荫深;第二个星期天来时,这里却忽然变得喜笑颜开,处处是红花一片了。

别的地方已经有点凄凉萧瑟,而这里却正好是艳阳天———色调比较浓的一种艳阳天。

这确实是一种不寻常的变化,给人的感官带来一种惊奇和快感,这种惊奇和快感是在别的地方得不到的。

假如你登上这里最高的山峰鬼见愁向前望去,下边西南山坡上所铺开的一片红叶所展现的,不就是浓浓的艳阳天的景色吗?它究竟占了多大面积,无人估计得出,因为它无边无际,一眼看不尽。

它比樱花更红,比桃花更密,在一定的距离外看去,它大红锦簇,哪里的春天也比不上它热闹。

背后山上的青松,在它衬托之下,显得特别青葱郁茂。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从朝霞初起到夕阳西下这整段时间,它们交相辉映,会向空中反射出种种奇丽多姿的色彩。

红花需要绿叶扶,一般情况下我们是这样说,而这里的情况却正好相反,那些深绿色的松叶倒要红花来扶,才能突出它的郁茂和清新的美。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香山红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香山红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香山红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经过看图和朗诵拼音儿歌,让先生知道北京香山秋天满山红叶,风景十分美丽,激起先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温习稳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诵儿歌。

3.能借助拼音学会5个生字的音,看法6种基本笔画,能用笔画记忆字形的方法记忆字的形。

教学重点:1.在教员的指点下有顺序地看图。

2.正确、流利地朗诵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难点: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说话导入同窗们,明天我们一同窗习看图读拼音识字。

教员板书:〔让先生小声读一读;再请一个先生大声朗诵一遍。

〕经过学习这一课,我们要学习有顺序地看图,借助拼音读儿歌,还要学习几个生字。

我们要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好,记得最牢。

二、学习有顺序地观察图画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书中插图,全体感知。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时节?〔秋天〕从哪儿看出是秋天呀?〔香山红叶〕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插图的意思吗?2.从远到近观察。

〔1〕提问:远处是什么?〔绵亘不绝的群山〕近处是什么?黄栌和枫树的叶子各是什么样的?〔2〕教员出示枫树的叶子让先生观察,使先生知道枫叶有五个角,就像我们的小手。

黄栌的叶子有点儿圆。

3.同桌同窗相互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中央?什么时节的风景?那里有什么?你觉得怎样样?三、学习读儿歌1.温习全体认读音节:yī、sì、wǔ、yè2.温习三拼音节:piàn、liǎng、xiāng、tiān3.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儿歌,留意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画上记号。

4.同桌同窗相互读一读,相互纠正。

5.教员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小儿歌,请同窗读儿歌,发现效果及时纠正。

6.教员范读,先生随读。

7.看法逗号和句号。

8.再读儿歌,留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通知先生逗号的停顿比句号停顿时间短一点,为了便于先生掌握,读到逗号击一下掌,读到句号击两次掌。

9.指名读儿歌,读出香山红叶给你带来的喜悦。

四、学习生字的音形义〔一〕学习生字的音1.指点先生看生字表。

香山红叶_小学作文

香山红叶_小学作文

香山红叶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香山红叶,感谢您的阅读!
翻开爸爸那本厚厚的相册,我看到一组很美丽的相片,全是红红的枫叶,红红的山野。

爸爸说:“那是北京的香山。

”于是,爸爸就和我聊起了香山红叶。

每到深秋,漫山遍野的枫叶如火如荼。

此时的香山,方圆数万亩的坡地,枫树、黄栌红艳如火。

远远望去,你会误以为是飘落的花瓣。

走近仔细一瞧,方才辨清是椭圆的树叶。

远山近坡,鲜红、粉红、猩红、桃红,层次分明,煞是好看!瑟瑟秋风中,似红霞排山倒海迎面扑来,整座山峰似乎摇晃起来。

再有那苍松翠柏点缀其间,红绿相间,瑰奇绚丽。

光是拍这些迷人的霜叶,爸爸就用掉了两卷胶卷。

听着老爸绘声绘色的讲解,我仿佛已经置身在那一片火红的海洋里了。

香山红叶一年级语文的教案设计

香山红叶一年级语文的教案设计

香山红叶一年级语文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香、山、红、叶”等生字,掌握生字的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描绘的美景。

(3)学会观察大自然,培养审美情感。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运用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生字的认读与书写。

(2)课文内容的理解。

2.教学难点(1)课文描绘的美景与情感的表达。

(2)观察大自然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香山红叶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景物。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香山红叶的美。

2.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停顿。

(2)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并尝试书写。

(3)教师讲解生字,引导学生掌握书写方法。

3.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香山红叶的哪些特点?(3)教师提问:为什么说香山红叶是美丽的?4.感受课文(1)教师播放香山红叶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描绘的美景。

5.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如何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3)学生实践:观察教室里的植物,用语言描述其特点。

(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课文,你学到了什么?四、课后作业1.书写生字。

2.画一幅香山红叶的画。

3.家长协助孩子观察大自然,记录所见所闻。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生字的认读与书写教师活动:利用卡片、实物等辅助工具,让学生对生字进行认读,并用游戏化的方式,如“找朋友”游戏,让学生配对生字卡片。

学生活动:学生跟读,并在卡片上模仿书写生字,教师个别指导。

对话设计:“谁可以告诉我这个字念什么?”“谁愿意来演示一下这个字怎么写?”(2)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活动: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细节,如红叶的颜色、形状等。

香山红叶课文原文

香山红叶课文原文

香山红叶课文原文香山红叶课文原文《香山红叶》这篇课文是教科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描绘了秋天香山红叶美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香山红叶课文原文,欢迎借鉴!一、课文原文早听说香山红叶是北京最浓最浓的秋色,能去看看,自然乐意。

我去的那日,天也作美,明净高爽,好得不能再好了;人也凑巧,居然找到一位老向导。

这位老向导就住在西山脚下,早年做过四十年的向导,胡子都白了,还是腰板挺直,硬朗得很。

我们先邀老向导到一家乡村小饭馆里吃饭。

几盘野味,半杯麦酒,老人家的话来了,慢言慢语说:“香山这地方也没别的好处,就是高,一进山门,门坎跟玉泉山顶一样平。

地势一高,气也清爽,人才爱来。

春天人来踏青,夏天来消夏,到秋天——”一位同游的朋友急着问:“不知山上的红叶红了没有?”老向导说:“还不是正时候。

南面一带向阳,也该先有红的了。

” 于是用完酒饭,我们请老向导领我们顺着南坡上山。

好清静的去处啊。

沿着石砌的山路,两旁满是古松古柏,遮天蔽日的,听说三伏天走在树荫里,也不见汗。

老向导交叠着两手搭在肚皮上,不紧不慢走在前面,总是那么慢言慢语说:“原先这地方什么也没有,后面是一片荒山,只有一家财主雇了个做活的给他种地、养猪。

猪食倒在一个破石槽里,可是倒进去一点食,猪怎么吃也吃不完。

那做活的觉得有点怪,放进石槽里几个铜钱,钱也拿不完,就知道这是个聚宝盆了。

到算工帐的时候,做活的什么也不要,单要这个石槽。

一个破石槽能值几个钱?财主乐得送个人情,就给了他。

石槽太重,做活的扛到山里,就扛不动了,便挖个坑埋好,怕忘了地点,又拿一棵松树和一棵柏树插在上面做记号,自己回家去找人帮着抬。

谁知返回来一看,满山都是松柏树,数也数不清。

”谈到这儿,老人又慨叹说:“这真是座活山啊。

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脉,有脉就有苗,难怪人家说下面埋着聚宝盆。

”这当儿,老向导早带我们走进一座挺幽雅的院子,里边有两眼泉水。

石壁上刻着“双清”两个字。

《香山的红叶》教学课件

《香山的红叶》教学课件
香山的红叶
香山红叶,历史悠久,金代的“山 林朝市两茫然,红叶黄花自一川”是最 早的描写香山红叶的诗句。1986年香山 红叶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香 山红叶作为首都北京的一张旅游名片, 其品牌深入人心,已成为北京最浓的秋 色。
生字学习
萧 荫 xiāo 萧瑟 yīn 树荫 艳 褐 yàn hâ 艳丽 褐色
1、满山红叶似彩霞, 映水点山笼平
沙。
2、一场秋雨一层霜, 一片红叶一簇 香。

读过课文,你觉得香山红叶在你脑海里留 下了怎样的印象?
香山红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 们都已感受到香山红叶之美,请用四个 字概括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树叶,在我们的联想中,一般总是跟“ 青枝绿叶”这个词儿分不开,而这个词儿 又总是跟春天和夏天联系在一起,因为只 有在春、夏两季,“青枝绿叶”的景象才 会出现。而秋天到了,天气一变,这些叶 子失去了它们的绿色,整个气氛也就会变 得凄凉、萧瑟起来了,人们也就会感到一 年的全盛时期过去了,一年快完了!
第一个星期天到这里来时,山上
还是林绿荫深;第二个星期天来时,
这里却忽然变得喜笑颜开,处处是
Hale Waihona Puke “红花”一片了。别的地方已经有点
凄凉萧瑟,而这里却正好是艳阳天—
—色调比较浓的一种艳阳天。
“这确实是一种不寻常的变化, 给人的感官带来一种惊奇和快感, 这种惊奇和快感是在别的地方得不 到的。”
作者写道“红叶给人的感官带来一种 惊奇和快感”,那么是红叶的哪方面 给人带来这种感受?


lián 联想
sâ 萧瑟



chân
簇拥
衬衣
生字学习

zī fú

香山红叶400字作文

香山红叶400字作文

香山红叶400字作文香山红叶400字作文五篇篇一:香山红叶几年前,我和妈妈去北京香山看红叶。

坐了二个多小时的飞机就到了北京,我和妈妈下了飞机,坐客车去宾馆安顿好,便出发去香山看红叶。

我走在山道上,满山遍野都是红色的枫叶。

一阵风吹过,那红得似火的枫叶,满天飞舞,像一个身穿红衣的姑娘在翩翩起舞,多么迷人啊!我捡起一片片枫叶,这枫叶多么像一只小手啊!下了山,我和妈妈看见了山道旁有人卖枫叶书签,我们买了几片做纪念。

回到宾馆,我心中产生了一个疑惑:为什么香山的枫叶会那样的红?我问了妈妈,妈妈说:“事情的答案要自己去寻找才是最好的方法,你可以回去自己去寻找答案!”回到家后,我一放下旅行包,顾不上休息,便打开电脑查起资料来。

原来春天时枫叶很绿是因为叶子含有大量的叶绿素;而一到秋天,叶子开始枯萎,叶子中的叶绿素变成了花红素,从而使叶子由绿转红,所以香山的叶子会那么红。

这下,我可明白了香山的叶子会那么红的原因了。

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这时,妈妈走了过来,拍着我的肩膀对我说:“找到问题的答案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吧!只要你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就能观察出生活中一点一滴的问题,增长知识,成为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篇二:香山红叶今年11月上旬,我随家人来到了北京香山,游玩观赏枫叶。

在香山大门口,中央有一座小桥,在桥的两边有两棵枫树。

左边的那棵是黄色的,右边的的那棵可真是爱美啊!头发竟是三种颜色,头顶是金黄色的,中上方是红色的,下方则是绿色的,美丽极了。

欣赏完后,我们便开始向上走,才走三四步,就在眼前呈现了一个楚楚动人的“外国人”——枫树,它的头发是金黄金黄的,漂亮极了。

在山下就有了这么好看的枫树,那山上呢?我们迫不急待地向上走去。

路两边有着不同的植物,如野草莓、松树、野葡萄等植物;还有几棵高大粗壮的树,我和弟弟都抱不住呢!但它们一点儿也不显老,仍是长得那么茂盛。

就这棵树上,我们发现了一只小松鼠,它的警惕性太高了,我还没来得及观察它,它就蹿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山红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和朗读拼音儿歌,让学生知道北京香山秋天满山红叶,景色十分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儿歌。

3.能借助拼音学会5个生字的音,认识6种基本笔画,能用笔画记忆字形的方法记忆字的形。

教学重难点:
1.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顺序地看图。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

教师板书:
(让学生小声读一读;再请一个学生大声朗读一遍。

)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要学习有顺序地看图,借助拼音读儿歌,还要学习几个生字。

我们要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好,记得最牢。

二、学习有顺序地观察图画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书中插图,整体感知。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秋天)从哪儿看出是秋天
呀?(香山红叶)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插图的意思吗?
2.从远到近观察。

(1)提问:远处是什么?(连绵起伏的群山)近处是什
么?黄栌和枫树的叶子各是什么样的?
(2)教师出示枫树的叶子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枫叶
有五个角,就像我们的小手。

黄栌的叶子有点儿圆。

3.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
景色?那里有什么?你觉得怎么样?
三、学习读儿歌
1.复习整体认读音节:yī、sì、wǔ、yè
2.复习三拼音节:piàn、liǎng、xiāng、tiān
3.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儿歌,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画上记号。

4.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相互纠正。

5.教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小儿歌,请同学读儿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教师范读,学生随读。

7.认识逗号和句号。

8.再读儿歌,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告诉学生逗号的停顿比句号停顿时间短一点,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读到逗号击一下掌,读到句号击两次掌。

9.指名读儿歌,读出香山红叶给你带来的喜悦。

四、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一)学习生字的音
1.指导学生看生字表。

2.再读儿歌,找出本课的生字,在下面画“△”,再把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又快又准。

4.做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的音。

(1)出示生字的拼音卡片,请学生读一读,读后贴在黑板上。

(2)再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读对的学生老师把卡片送给他,让他帮助手中的生字找到最好的拼音朋友。

(二)学习生字的形
1.学习6个基本笔画。

2.电脑屏幕出现5个生字:一三五七九
(1)请同学们读一读
(2)点击鼠标:显示出六个基本笔画。

(3)复习生字中红色的笔画。

3.请同学们一起跟电脑博士书空生字。

教师鼠标点击“一”:“一”放大。

(1)读“一”字;(2)跟着电脑博士书空;“三五七九”几个字依次出现,方法同学习“一”相同。

注意五、七、九的笔顺。

(三)理解字义
1.通过朗读儿歌,知道5个生字都是表示数字的,而且是单数。

2.结合平时生活说说是怎样用这些字的?
比如:一个人的“一”,三棵树的“三”,五本书的“五”,七朵花的“七”,九面旗子的“九”。

五、教师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特别好!能看图借助拼音学习儿歌,而且学会了5个生字,真棒!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田字格,能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重难点: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一三五七九”。

2.指名朗读儿歌。

3.齐读儿歌。

二、学习写生字
1.认识田字格
(1)在黑板上画一个田字格。

(2)师讲:田字格由横中线和竖中线构成的,横竖中线的十字交叉又构成了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

(3)指名认田字格
2.学写“一”字
(1)电脑屏幕出示带田格的“一”字,请同学观察“一”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范写,请学生观察老师书写时的运笔过程。

(3)学生在课后第三题写一写题中找到“一”字,描一个,写两个。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执笑和写姿势。

3.学写“三”字:
(1)总结“一”的学法:
①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
②观察生字的写法
③自己亲自实践
(2)按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学“三”字,在写之前,让学生思考先写哪个横,让学生知道书写时要按照先上后下的笔顺规则。

然后再让学生观察“三”的横有什么不同,观察好了,最后让学生描一个,写两个。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学写“五”字。

(1)电脑出示带田格的“五”,让学生观察“五”每一笔的占格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2)教师范写,强调第二笔竖写得稍斜一点。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书写作业。

找一些有代表性问题的,请学生看看哪写的好,哪写的不太好。

如:第二笔竖要写得短一点,第三笔横折的“折”要写得短一点。

(5)评议后修改,再独立写一个。

(6)再展示学生书写,看看书写是否有进步。

5.学写“七”字。

(1)观察占格位置:点击鼠标出示“七”
(2)教师范写“七”,观察横与“五”的横有什么不同?
(3)学生描红后书写一个。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展示评议。

强调第2笔竖弯钩的“竖”不要写得太长。

(5)修改自己后再独立写一个。

(6)再展示。

6.学写“九”字。

(1)自己观察占格位置后描红,记住笔顺。

(2)独立写一个。

(3)展示评议。

注意“横折弯钩”的“横”应从横中线上边一点起笔,向上斜一点。

(4)电脑出示“九”字,一起观察,然后教师范写“九”字,注意先写撇,教师强调“横折弯钩”起笔后先向右上方运笔,折后向下,稍左运笔,弯要有弧度,钩要小。

(5)学生独立书写第二个字。

三、巩固复习
1.完成课后练习2看图读拼音写字。

2.在生字本上写生字,每个生字写3遍。

3.朗读儿歌。

附: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