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1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验收报告
工作面初采初放和收作的安全范文

工作面初采初放和收作的安全范文为了保障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必须严格执行初采初放和收作的相关规定。
初采初放是指在矿井新工作面开始开采前,经过一段时间条件观察,确保工作面的煤层能够稳定开采,并达到安全生产要求的一项重要工作。
收作则是指停产、停采、放采的过程。
下面将分别对初采初放和收作进行安全管理的相关事项进行阐述。
在初次开采工作面之前,必须进行一段时间的条件观察。
这段时间内,应对工作面的煤层进行详细地勘探和初步评估,确定煤层的属性、厚度、品位等情况。
在进行条件观察期间,严禁开展任何开采活动,以保证工作面能够安全稳定的开采。
此外,必须对工作面周围的地质构造、地应力、瓦斯涌出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和瓦斯涌出。
在条件观察期间,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工作面及周边地质的监控,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通过地质雷达、测震仪等设备对煤层进行动态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观察,并做好安全撤离准备。
其次,要加强对瓦斯涌出的监测和管理。
通过瓦斯抽采系统、瓦斯管道等设施对煤层的瓦斯涌出进行监测和控制,保证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再次,要进行通风系统的检修和改造。
及时清理和修复通风设施,保证工作面通风畅通,防止瓦斯积聚。
在开采工作面初采前,还需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同时要对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加强他们对初采作业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培养。
其次,要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模拟演练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再次,要加强对作业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所有的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事故报告和事故处理制度,一旦发生事故,要及时进行报告和处理,以防止事故扩大。
在收作过程中,也要加强安全管理。
首先要通过对工作面的勘探和评估,确定煤层的稳定性和能否正常收作。
在收作过程中,要及时监测煤层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收作,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采煤工作面初采验收单(机采)

16
“五图一表”齐全并与现场会相符。
生产技术部
17
运输设施完善、符合相关规定。
机电运输部
验收意见:
验收人签字:
矿负责人意见及签字:
煤矿采煤工作面初采验收单
验收单位:贵州丰鑫源矿业有限公司 验收时间: 年 月 日
分类
序号
采煤工作面初采验收标准及要求
验收部门
验收情况
验收人签字
验收项目
1
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达标,消突报告(瓦斯抽采达标评判报告)经公司审核并批复。
通风防突部
2
通风系统独立,风门、通风设施构筑质量及强度符合规定。
通风防突部
3
风量、风速符合规定,监测监控系统设置齐全可靠。
通风防突部
4
有总工程师批准的地质规定,支护材料、数量符合规程要求。
生产技术部
6
有批准的防突措施及公司批复,有作业规程和初次放顶专项技术措施及公司批复,对照公司批复规程措施修订完善。
生产技术部
7
按规定配置安装电话、电气设备无失爆,闭锁和保护装置齐全可靠。
机电运输部
8
贯彻学习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及公司批复,考试合格。
生产技术部
9
安全员、瓦检员等特种岗位作业人员持有效证上岗,配备满足要求。
安全监察部
10
各类传感器调校牌,瓦斯检查牌按规定悬挂和填写,机采工作面配备机载瓦斯断电报警仪及甲烷传感器。
机电运输部通风防突部
11
设备安装符合要求,高处防坠、旋转部位等防护设施和斜坡各类设施齐全完好。
机电运输部
分类
序号
采煤工作面初采验收标准及要求
验收部门
验收情况
采煤机的验收出厂报告

采煤机的验收出厂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们将向您提交针对最近完成的采煤机的验收出厂报告,以下是报告的详细内容:1. 项目描述:我们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为您生产了一台型号为XXX的采煤机,该采煤机主要应用于煤矿项目的开采工作。
它具有XXX吨的额定工作能力,并配备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确保高效、安全地进行煤炭开采。
2. 验收标准:根据合同约定和相关行业标准,我们制定了详细的验收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机器的运行效果、安全性能、操作便捷度等方面的要求。
验收过程中将对采煤机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和评估。
3. 验收过程和结果:针对我们的采煤机,我们组织了一支由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验收团队。
团队在一段时间内对采煤机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评估。
在验收过程中,我们对该采煤机的性能、操作方式、安全设备以及其它关键参数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和验证。
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评估,我们确认采煤机在各项指标上均达到甚至超出了合同约定的要求。
该采煤机的工作效率符合预期,操作便捷度高,安全性能良好。
我们对其生产的质量和性能感到满意,并且确认该机符合您的需求和期望。
4. 问题和建议:在验收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细微的问题,并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并且我们根据我们对采煤机的技术经验,对其进行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5. 结论:基于以上评估和测试结果,我们非常自信地宣布,我们生产的XXX型采煤机已达到或超过了您的要求和行业标准。
我们相信,该采煤机将为您的煤炭开采项目带来显著的效益和成果。
感谢您对我们公司的信任和支持。
我们将继续努力确保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并期待与您在未来的合作中取得更多的成就。
此致敬礼。
22220工作面初采初放小结

己16——22220工作面初采初放小结综采准备队2011.10.21己16—22220工作面初采初放小结己16—22220工作面自2011年10月3号投产至今(10月21日),机巷已推进55米,风巷推进46米,平均50.5米(不含切眼),第一次周期来压已经结束,经矿初采初放领导小组鉴定,认为该面初采初放工作已经结束,为吸取初采初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现将初采初放期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工作面概况工作面所采煤层为己16煤层。
煤层结构较稳定,煤层厚度1.1~1.5m,平均1.35m;受断层影响,在机风两巷形成两处无煤带和一处薄煤带,另外还造成风巷一处己16煤缺失。
己16煤层伪顶为0.2~0.5m的泥岩及碳质泥岩,其上为0.05~0.4m的煤线,直接顶为0.6~10m的砂质泥岩,泥岩夹薄层细砂岩。
其上为己15—22240与己15—22220采空区,再上为8m左右的砂质泥岩,含油页岩和煤线,老顶为条带中砂。
直接底为2.8~9.5m的砂质泥岩夹薄层细砂岩,其下为己17煤层,煤厚1.3~1.7m,再下为大于10m的砂质泥岩、下部夹砂岩、底部为灰岩。
本工作面主要水患来自于上分层己15—22240和己15—22220老空区积水。
二、安全管理矿成立以生产矿长为组长的初采初放小组,召开专门会议,对初采初放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队编制了《己16—22220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并得到认真贯彻,在矿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初采初放期间,采煤区、安检科、调度室现场盯班,加强现场管理。
使初采初放工作有序进行,至初采初放结束,没有发生任何安全生产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
三、顶板跨落情况1、直接顶跨落:该采面煤层厚度1.1~1.5米,采面40架至机头煤厚1.3米,41架至机尾煤厚1.5米。
为保证正常过主机的高度,所以回采时41架至机头进行进行了少量落底,落底量平均100~200mm 。
回采至今煤层厚度平均1.5米,采面推进趋于正常。
12051采面初采初放总结05

已15-17-12011采面初采初放总结12011采煤工作面从2009年9月20日午两点班初采开始,在矿领导的高度重视及正确领导下,严格落实初采初放措施,初采初放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从9月23日午两点班采面局部直接顶垮落,9月24日采面直接顶大面积垮落,到9月26日采面老空区全部填实,直接顶冒落高度大于1.5倍采高,采面机风巷共向前推进40米,生产原煤18000多吨。
现对初采初放工作简要总结如下:一、初采初放组织领导2009年9月19日下午,在调度室主持召开了12011采面外段初采初放专题工作会议,由韩矿长担任组长、姚总担任副组长,成员由综采区、安检部、地测队、综机办、综采准备队等单位的领导组成。
成立了由综采区、安检部、地测队、综机办等单位组成的现场指导和盯岗队伍。
盯岗人员同工人同上同下,现场指挥初采初放工作,监督检查初采初放措施执行情况,检查采面顶板及工程质量,严格监督措施的落实和执行情况,确保了初采初放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采准备队成立了由队长王志鹏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每天现场盯班,全面落实初采初放措施和矿初采初放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在现场对安全严格把关,队领导和小组成员随时召开现场问题分析会,总结当天工作,研究新问题,对初采初放工作全程把关。
二、采面初采初放过程12011采面在初采初放阶段,机风巷为锚网支护,风机巷两巷及切眼均沿顶掘进,两巷顶板较完好,无空顶地点。
初采时切眼内整体支护质量一般,初采阶段该采面直接顶为0.4m~2.25m的砂质泥岩,局部与泥岩互层,不稳定。
老顶为平均厚11.8m的砂岩与细砂岩互层,共安装支架54架,支架状况良好。
采面平均坡度在280左右,初采初放期间,采面采高控制在3.5m左右,初采期间采面未甩斜子,采面运输机无上窜或下滑现象。
采面从9月20日四点班开始初采,使用煤机落煤。
切眼在掘进时,正伪斜布置为6米,在采面推出切眼后,采面运输机无明显上窜或下滑现象,初采期间采面未甩斜子。
煤矿开采竣工初验验收报告 → 煤矿开采竣工终验验收报告

煤矿开采竣工初验验收报告→ 煤矿开采竣工终验验收报告煤矿开采竣工初验验收报告1. 前言本报告是关于煤矿开采竣工初验验收的情况,旨在对煤矿开采工程的初步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和确认。
2. 煤矿信息- 煤矿名称:[填写煤矿名称]- 煤矿位置:[填写煤矿位置]- 开采许可证编号:[填写开采许可证编号]- 开始开采日期:[填写开始开采日期]- 预计结束开采日期:[填写预计结束开采日期]3. 煤矿开采情况煤矿开采过程中,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我们进行了以下工作:- 进行采矿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实施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确保煤矿内空气流通;- 进行瓦斯抽放和瓦斯监测,确保煤矿安全运营;- 安排矿井巷道支护工作,以确保井下工作人员安全;- 确保矿井排水系统正常运行,防止井下积水等安全问题。
4. 煤矿开采竣工初验情况根据我们的初步验收评估,煤矿开采的工程初步完成情况如下:- 采矿设备安装和调试已基本完成,正常运行;- 煤矿井下通风系统已建立,确保空气流通畅通;- 瓦斯抽放和瓦斯监测工作进行正常,瓦斯浓度符合安全标准;- 矿井巷道支护工作已完成,确保井下工作人员安全;- 矿井排水系统正常运行,无积水问题。
5. 结论在初步验收过程中,我们对煤矿开采工程的初步完成情况进行了评估,认为其初步完成情况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6. 建议- 在后续的终验验收中,应对煤矿开采工程进行更加全面和详细的评估;- 继续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确保煤矿的安全运营;- 定期进行煤矿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避免设备故障和停工。
煤矿开采竣工终验验收报告1. 前言本报告是关于煤矿开采竣工终验验收的情况,旨在对煤矿开采工程的最终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和确认。
2. 煤矿信息- 煤矿名称:[填写煤矿名称]- 煤矿位置:[填写煤矿位置]- 开采许可证编号:[填写开采许可证编号]- 开始开采日期:[填写开始开采日期]- 预计结束开采日期:[填写预计结束开采日期]3. 煤矿开采情况煤矿开采过程中,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我们进行了以下工作:- 进行采矿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实施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确保煤矿内空气流通;- 进行瓦斯抽放和瓦斯监测,确保煤矿安全运营;- 安排矿井巷道支护工作,以确保井下工作人员安全;- 确保矿井排水系统正常运行,防止井下积水等安全问题。
W1151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总结

W1151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总结W1151综采工作面从2015年4月3日中班开始初采,在矿领导的高度重视及正确领导下,严格落实初采初放措施,初采初放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从4月4日采面局部直接顶垮落,4月5日采面1-85#支架上部直接顶大面积垮落,到4月12日工作面1-96#支架上部老顶全部垮落,至4月25日采面老空区全部填实,直接顶冒落高度大于1.5倍采高。
截止4月26日工作面上顺槽已推进23.5米,剩余长度为682.1米;下顺槽已推进23.9米,剩余长度为648.1米;平均推进23.7米。
生产原煤16000多吨。
工作面液压支架后方采空区已经全部踏实填满,经我矿初采初放领导小组鉴定,认为该面初放工作已经结束,为吸取初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现将初采初放期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工作面概况:+822~+899水平A5煤层工作面位于顺通煤矿井田+822~+899水平西翼725米范围内, +822~+899水平A4煤层未采掘,为原始煤体,该煤层为顺通煤矿首采煤层,未受相邻煤层采动影响。
采区走向长度:725米平均煤层厚度:4.09米采区区段垂直高度:本分层水平绝对标高为+822~+899 m,相对垂高为77米。
(一)煤层顶板、底板情况(见表1):表1 +822~+899水平西翼A5煤层工作面顶底板特征表(二)煤层地质构造情况:纯煤厚度 1.09—6.03米,平均厚 4.09米,局部含一层夹矸,夹矸厚0.29—0.56米,为全区可采的中厚煤层。
地表煤层大部已火烧,深部有8个钻孔(ZK101、ZK201孔已火烧)和2个生产井控制,控制最低标高在(Ⅲ线)达816.76米,8个钻孔和2个生产井全部达可采点,可采性指数1.0,可采厚度变异系数52.1%。
属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三)、水文地质、采空区积水、灌浆情况:该煤层为弱含水煤层,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补充水源主要来自地面雨雪洪水。
根据地质资料+904水平存在小窑,西侧有一条河流,实测正常涌水量0.13m ³/min,最大涌水量0.193m³/min,对工作面威胁不大,随着水平的延伸,水文地质可能有新的变化,所以在采掘中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发现水文地质异常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解决,确保安全生产。
初采初放总结

初采初放总结1综采准备队1由于二1—12060采煤工作面,在初采初放期间,采面上部顶板淋水严重,风巷上出口处至采面下17米段出现底板泥岩,使悬移支架难以推进,采面一部溜子坡度大,达到37度以上等种种原因,都制约了采面的正常推进,严重影响初采初放期间的安全生产。
后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对风巷上部进行改巷,改巷设计长度25米,并对采面上部已安装好的支架进行拆除(18架),彻底隔掉采面上部构造带。
至2011年3月份,采面平均推进25米,根据本煤层顶板特性,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8~10m,基本顶初次垮落步距20~30m,基本顶周期垮落步距10~15m,观测判断该采面初采初放结束。
经验总结:1、初采初放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以能更好的指导干部职工进行操作。
2、开采前,要检查各液压管路,是否有漏液现象。
3、开采前必须完善安全设施。
风巷、机巷、中部腰顺槽及采面冲尘洒水管路齐全,各转载点洒水装置齐全,采面每隔10m安设一道架间水幕,风巷、机巷、中部腰顺槽各设一道全断面净化水幕。
4、开采前各台电气设备保证完好,无失爆现象,各种信号齐全,按扭灵活可靠,运输机铺设平直完好。
然后对采面运输机及机巷转载机进行试运转,缺刮板、螺栓、螺丝的及时补齐、拧紧,确认无问题后方可进行靠运输机工作,保证机械设备运行正常。
5、初采前,采面所有支架翻转梁截止阀必须安好,否则不准开工。
6、靠运输机前,靠煤墙侧的杂物浮渣要清理、平整,保证靠运输机后平稳。
7、按作业规程规定采面做机头、机尾超前,并做好风巷、机巷及腰顺槽的替棚工作,初采前保证两巷替棚15~30m, 风巷、机巷及腰顺槽超前单排支护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2011年3月28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新豫能(新密)煤业有限公司11121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验收报告
二0一六年十月
郑新豫能(新密)煤业有限公司
11121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验收报告
一、工作面概况
11121采煤工作面东部为轨道下山保护煤柱、西部为双洎河保护煤柱、北部为11101工作面采空区、南部为实体煤层。
工作面走向长320米,倾向长85米。
初采区域平均煤厚4m,面积27200平方米。
工作面位于东店村境内,地表为耕地,地面标高+168—+180m,井下标高+27—+50m,工作面采用ZH2000/17/25ZL型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支护,落煤方式采用风镐落煤,一次采全高,采高为2m。
二、初采初放情况
1、11121采煤工作面由生产科编写作业规程及初采初放期间安全技术措施,2016年9月24日中班试采以来,初采初放领导小组、安监科、生产技术科、调度室、采煤队在初采初放期间严格落实了规程和措施的相关规定,根据该工作面顶板岩性,结合之前相邻工作面观测结果分析,该工作面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为7—8m,老顶初次垮落步距为10—15m,老顶周期来压步距为8—12m,9月30日根据采面顶板实际垮落情况分析,采面中上段顶板已自行垮落,满足放顶要求,但中下部30米范围未下。
2、10月1日初采初放领导小组对11121采煤工作面中下部未下的顶板采取了高压注水强制放顶措施,实施措施后采面中下部顶板垮落0.8米厚一层,对采空区充填未达到放顶要求,
继续实施放顶措施,同时切巷采取了打抬棚、支木垛方式加强支护,确保支架稳定性,10月2日采面采空区顶板全部垮落,采空区顶板充填大于采高的1.5倍,满足初采初放要求及规程相关规定。
三、验收情况
1、顶板管理领导小组于10月3日早班对该采面初采初放工作进行验收,确定采空区顶板已全部垮落,采空区充填符合规程措施规定,达到初放效果。
2、11121采煤工作面在推进14米后大顶全部垮落,工程质量合格。
3、采空区顶板全部垮落,采空区顶板充填大于采高的1.5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确定11121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工作完成。
4、在以后回采过程中采煤队要加强顶板管理及支护质量,采面如果出现悬顶面积过大时及时增加特殊支护。
参加验收单位
生产技术科:
安全监察科:
通风管理科:
综合调度室:
生产技术科
二0一六年十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