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基础》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nit)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

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nit)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

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N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xam,简称NIT)是中国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全国性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其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是NIT的基础课程之一。

以下是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NIT)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1.1 计算机基础知识1.1.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1.1.2 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1.3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1.1.4 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1.1.5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应用1.2 计算机操作系统1.2.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1.2.2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1.2.3 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1.3 计算机应用软件1.3.1 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基本操作和应用1.3.2 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基本操作和应用1.3.3 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和应用1.4 计算机安全1.4.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防治1.4.2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二、考试形式本考试采用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三、考试要求1. 考生应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应用软件和计算机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

2. 考生应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考生应能够理解和分析计算机系统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考试题型1. 选择题:占总分的30%2. 填空题:占总分的20%3. 操作题:占总分的20%4. 简答题:占总分的10%5. 综合题:占总分的20%五、考试难度本考试难度适中,主要考查考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计算机安全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考试性质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录取,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试内容与分值结构
1、计算机基础知识(占15%)
2、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占20%)
3、办公自动化(占35%)
4、网络与信息安全(占10%)
5、算法与程序设计(占10%)
6、数据库技术(占5%)
7、计算机新技术(占5%)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试卷题型结构可能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设计题、综合应用题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考试内容、题型和分值比例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因此考生需要关注最新的考试大纲和相关信息。

同时,考生也需要结合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备考策略,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全国高等学校(安徽考区)计算机水平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考试)大纲

全国高等学校(安徽考区)计算机水平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考试)大纲

全国高等学校(安徽考区)计算机水平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考试)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代号:111参考学时:48~64 学时(理论24~32 学时,实验24~32 学时)考试安排:每年两次考试,一般安排在学期期末考试方式:机试考试时间:90 分钟考试总分:100 分机试环境:Windows 7+Office 2010设置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成为社会经济发展重要动力之一。

掌握和使用计算机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技能。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系列课程中的第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程,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及基本软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具备使用计算机及计算思维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应用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 1 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课程内容信息技术基本概念,计算机基本概念,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应用,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与存储,多媒体技术,数据库基本概念,计算机新技术。

(二)考核知识点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冯·诺依曼结构的工作原理,计算机信息编码、数制及其转换,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计算机应用,音频、图像、视频文件及有关多媒体技术,数据库、关系数据库,计算思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

(三)考核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基本概念,计算机发展简史,计算机的特征、分类、性能指标、应用,音频、图像、视频文件及有关多媒体处理技术,数据库、关系数据库等基本概念,计算思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基本概念。

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程序设计语言)。

掌握:信息表示,数制及其转换,字符的表示(ASCII 码及汉字编码),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功能,微型计算机系统。

应用:中英文录入。

(四)实践环节1.类型验证。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考试大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数据结构与算法1.数据结构1.1 线性表:顺序表、链表、栈、队列1.2 树:二叉树、平衡树、B树、堆1.3 图:邻接矩阵、邻接表、图的遍历算法1.4 散列表:哈希函数、冲突解决方法1.5 查找算法:顺序查找、二分查找、哈希查找2.算法设计2.1 分治法:归并排序、快速排序2.2 动态规划:最长公共子序列、最优装载问题2.3 贪心算法:最小生成树、单源最短路径2.4 回溯算法:八皇后问题、0-1背包问题3.1 字符串匹配:KMP算法、Boyer-Moore算法3.2 图论算法:最短路径算法、最小生成树算法3.3 数值计算算法:牛顿法、梯度下降法3.4 数论算法:素数判定、快速幂运算二、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基本概念1.1 进程与线程:进程控制块、线程同步、线程调度1.2 内存管理:地址空间、分页机制、虚拟内存1.3 文件系统:文件描述符、磁盘调度算法、文件权限控制2.操作系统实现3.1 访问控制:安全策略、权限管理、身份验证3.2 安全漏洞:缓冲区溢出、代码注入、拒绝服务攻击3.3 加密技术: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数字签名三、计算机网络1.网络基础1.1 OSI七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1.2 TCP/IP协议:IP地址、子网掩码、路由器、DNS协议1.3 网络安全: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认证2.网络协议2.1 HTTP协议:请求报文、响应报文、状态码、Cookie2.2 SMTP协议:邮件和邮件服务器的工作原理2.3 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的机制和工作原理3.网络应用3.1 网络编程:Socket编程、TCP/UDP通信、多线程网络编程3.2 网络安全:SSL加密、数字证书、网络攻击与防范3.3 云计算:云服务模型、云计算安全、云计算应用案例四、数据库系统1.1 数据模型:关系模型、实体-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数据模型1.2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范式、关系数据库设计、SQL语言1.3 事务管理:ACID特性、并发控制、恢复机制2.1 MySQL:数据库引擎、存储引擎、索引、触发器2.2 Oracle:体系结构、数据字典、分区表、视图2.3 NoSQL:Key-Value存储、文档数据库、列存储、图数据库3.1 数据仓库:数据集成、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加载3.2 数据挖掘:分类、聚类、关联规则、异常检测3.3 大数据:Hadoop、Spark、数据存储、数据处理五、软件工程1.软件开发过程1.1 需求分析:需求获取、需求确认、需求变更管理1.2 设计阶段:结构设计、详细设计、系统架构1.3 编码和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2.软件工程方法2.1 面向对象:类、对象、继承、多态2.2 敏捷开发:Scrum、XP、Kanban、迭代开发2.3 质量管理:测试计划、质量保证、缺陷管理3.1 软件版本管理:GIT、SVN、CVS3.2 软件配置管理:配置项、配置控制、配置状态管理3.3 软件项目管理:项目计划、进度管理、风险管理六、人工智能1.1 机器学习: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1.2 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1.3 自然语言处理:文本分类、词向量、语言模型2.人工智能技术2.1 计算机视觉:目标检测、图像分割、图像生成2.2 语音处理: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情感识别2.3 机器人技术:SLAM算法、机器人控制、人机协作3.1 智能搜索:搜索引擎优化、推荐系统、广告系统3.2 智能交互:智能家居、智能客服、智能医疗3.3 智能决策:风险评估、金融预测、智能投资以上是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考试大纲的内容,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复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1-828-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考试大纲

2011-828-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考试大纲

《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考试大纲专业代码:081820、081802、081803、081801专业名称:地球信息科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考试科目代码:828 考试科目名称: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一) 考试目的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基础知识、潜力和素质。

二) 考试内容试题重点考查的内容如下,可参考麦中凡、吕庆中、李巍、何玉洁、刘云编著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和臧铁钢、梁睿君、冷晟、马万太、樊树海编著的《软件开发技术基础》(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等书。

一、应用软件开发技术概述1.应用软件概述2. 操作系统概述3.数据结构概述二、程序设计语言1.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实现计算的方式2.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特征3. 面向对象程序语言的基本特征4. 网络计算编程语言三、算法1. 算法的表示2.算法的定义3.算法与建模4.常用算法四、常用数据处理技术1. 查找技术2. 排序技术五、数据库技术1. 关系型数据库2. 数据模型3. 关系型数据库范式4. 关系型数据库设计六、软件设计的基本技术1.全生命周期法2.原型法3.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4.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4. 统一建模语言(UML)七、软件测试1.软件测试的策略2.软件测试的过程3. 软件测试的方法4. 软件测试文档八、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一些重要概念1. 类和对象2. 对象的序列化(Serialization)3. 类的泛化(Generalization)4.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类之间的依赖(Dependency)、关联(Association)、聚合(Aggregation)、组合(Composition)关系。

三) 考试的基本要求1.对知识要会综合运用。

计算机软件开发是一门综合技术,涉及面广,需要融会贯通。

2. 至少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常用的如VB、C语言、C++等。

四) 考试基本题型基本题型可能有:名词解释、简答题、阅读程序回答问题、编写程序(编程语言不限)、论述题等。

一级《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2024版)

一级《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2024版)

一级《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2024)一、基本要求1.了解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发展趋势。

2.理解系统、软件、算法、数据和通信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3、掌握利用计算思维、数据思维和计算工具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掌握办公软件、移动应用,具有利用计算机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

5、了解计算机相关法律法规、信息安全知识和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道德规范。

二、考试内容(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趋势。

2.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3.计算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相关概念。

4.算法和数据结构的相关概念及常见的典型算法。

5.数据信息表示,数据存储及处理。

6.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应用,数据挖掘及大数据技术概念。

7.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8.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功能及分类。

9.互联网的原理、概念及应用。

10.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及防御。

11.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12,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应用。

13.计算机相关法律,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道德规范。

(二)文字信息处理1.基本操作:新建、打开、保存、保护、打印(预览)文档;2.基本编辑操作:插入、删除、修改、替换、移动、复制;3.字体格式化;段落格式化;页面格式化;4.文本编辑操作:分节、分栏、项目符号与编号、页眉和页脚、边框和底纹、页码的插入;时间与日期的插入;5.表格操作:表格的创建和修饰,表格的编辑,数据的排序;6.图文混排:图片、文本框、艺术字、图形等的插入与删除、环绕方式和层次、组合等设置、水印设置、超链接设置。

(三)表格信息处理1.工作簿、工作表基本操作:新建工作簿、工作表和工作表的复制、删除、重命名;2.单元格的基本操作,常用函数和公式使用;3.窗口操作:排列窗口、拆分窗口、冻结窗口等;4.图表操作:利用有效数据,建立图表、编辑图表等;5.数据的格式化,设置数据的有效性;6.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分级显示。

计算机考试大纲2021

计算机考试大纲2021

计算机考试大纲2021一、考试目的与要求本计算机考试大纲旨在评估考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等核心领域的掌握程度。

考生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考试内容与分值分布1. 计算机基础知识(20%)- 计算机硬件组成- 计算机软件分类- 数据表示与存储- 计算机安全与维护2. 程序设计与算法(25%)- 程序设计基础- 常用算法原理与应用- 数据结构基础-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 操作系统(15%)- 操作系统概念与功能- 进程与线程管理- 存储管理- 文件系统4. 计算机网络(20%)- 网络基础概念- 网络协议与标准- 网络设备与架构- 网络安全5. 数据库原理(20%)- 数据库系统概述- 数据库设计- SQL语言基础- 数据库管理与维护三、考试形式与题型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题型包括:- 选择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 填空题:考查考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简答题: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综合理解和表达能力。

- 计算题/编程题: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 案例分析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准备建议1. 系统复习:考生应系统复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相关教材和课程内容,确保对各知识点有全面的理解。

2. 动手实践:通过编程实践、数据库操作等活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解题技巧: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效率。

4. 模拟测试: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检验复习效果。

五、考试注意事项1. 遵守考试规则,诚信应考。

2. 注意时间分配,合理规划答题顺序。

3. 仔细审题,避免因粗心大意而失分。

4. 保持冷静,遇到难题不要慌张,先做易题再回头解决难题。

六、结语计算机考试是对考生计算机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够充分准备,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计算机软考考试大纲 软考信息系统

计算机软考考试大纲 软考信息系统

计算机软考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的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它共设有27个资格类别,这些类别涵盖了五个主要的方向,包括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并进一步细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

在信息系统方向中,有多个不同的资格考试,例如: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系统架构设计师等是软考的高级资格;而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则是属于软考中级资格考试,通过该考试的合格人员能够对信息系统进行监控、管理与评估,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并能参与信息系统的开发,对系统的分析设计提出评价意见,对运行测试和新旧系统的转换进行规划和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适用于情报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包括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和软件工程等内容。

要求考生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有系统的理解;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定义和实现算法,掌握C语言或Java语言的基本编程知识和技术,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数据库设计和软件开发过程的基本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
(1)计算机系统的组织结构及工作原理。

(2)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及运算。

(3)操作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4)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体系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数据结构
(1)算法的基本概念与特性、表示方法及算法分析的基本概念。

(2)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数据的逻辑结构及存储结构。

(3)数组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基本操作及实现。

(4)链表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基本操作及实现。

(5)堆栈与队列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基本操作及实现。

(6)串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基本操作及实现。

(7)广义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基本操作及实现。

(8)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基本操作及实现。

(9)图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及遍历操作。

(10)数据文件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基本操作。

(11)查找和排序的基本技术及实现。

(三)程序设计语言
(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程序设计语言的数据类型、表达式及运算。

(3)顺序、选择与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4)数组、指针及函数的概念、定义和应用。

(5)文件的定义及操作。

(四)数据库
(1)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

(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数据库体系结构。

(4)数据库模型及其常见类型。

(5)关系数据库模型及关系操作。

(6)实体关系模型的设计及规范化。

(五)软件工程
(1)软件生命周期的概念。

(2)软件开发主要模型。

(3)面向过程分析、设计及实现方法。

(4)面向对象分析、设计及实现方法。

(5)软件测试方法。

二、考试要求
(一)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
(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2)掌握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及基本的运算方法,了解计算机处理的数据类型及其存储方式。

(3)了解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

(4)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体系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TCP/IP 网络体系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数据结构
(1)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与特性、表示方法及算法分析的基本概念。

(2)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数据的逻辑结构及存储结构。

(3)掌握数组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基本操作及实现。

(4)掌握链表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基本操作及实现。

(5)掌握栈与队列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基本操作及实现。

(6)掌握串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基本操作及实现。

(7)掌握广义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基本操作及实现。

(8)掌握树的基本概念,掌握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基本操作及实现。

(9)了解图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及遍历操作。

(10)了解数据文件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基本操作。

(11)掌握顺序表和有序表的基本查找算法及实现,掌握直接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算法及实现,了解其他常见查找和排序算法的原理及实现。

(三)程序设计语言
以掌握C语言或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和编程能力为主。

(1)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类型。

(2)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数据类型、表达式及运算。

(3)掌握顺序、选择与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与实现方法。

(4)掌握数组、指针、函数的概念、定义及应用。

(5)掌握文件的定义及创建、打开、关闭、读写操作等。

(四)数据库
(1)了解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了解数据库体系结构、数据库模型及其常见类型。

(4)掌握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和完整性约束等基本概念,掌握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5)掌握实体关系模型的建立方法。

(6)了解关系规范化的概念和过程。

(五)软件工程
(1)了解软件生命周期的概念。

(2)了解软件开发主要模型。

(3)掌握面向过程分析与设计方法,了解面向过程软件实现路径。

(4)掌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了解面向对象软件实现路径。

(5)了解软件测试的概念和流程,了解软件测试的类别和基本测试方法。

三、主要参考书目
1、《计算机科学导论》原书第3版,Behrouz Forouzan著,刘艺、刘哲雨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
2、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3、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Java语言描述(原书第3版),Mark Allen Weiss 著, 冯舜玺,陈越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
编制日期:2016年10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