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136・陶嗓Ceramics(园林设计与施工)2020年12月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苏剑宏*(泉州市市政园林古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建泉州362000)摘要现如今,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传承和弘扬得到了各个行业的关注,特别是在当前的园林建设中,更是给予了古典园林设计高度的尊重。
基于此,本文即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现代园林应用中图分类号:TU984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72(2020)12—0136—021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的特征分析1.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特征通过对我国古典园林分析,其建筑理念就是崇尚自然,对人的精神享受比较侧重。
在古代的园林设计阶段,设计者对园林中的山水位置、植物的分布等考虑颇多,深入分析了亭台的打造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最后才让景色宜人的园林得以建成。
通常,在我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中,常用的手法就是以小见大、以点构面,在结合实际现状的基础上,将各个事物有效衔接在一起,从而给人有一种精神、视觉上的双重享受,缩短人与自然的距离,确保人们可以更好的感受到自然所彰显出来的魅力。
通常,针对我国的古典园林而言,其特征有很多,一方面,对景物之间的搭配十分侧重,对园林中的风景自然事物也比较关注,力求可以通过风景园林,让人们能够近距离感受到自然所散发出来的魅力。
另一方面,在古典园林设计方面,不拘一格,移步异景,景观可以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以便人们能够在相对有限的空间内,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丰富多彩的景色。
1.2现代园林的的特征在对现代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通常比较倾向于主流和大众审美,而对于个人的审美,则比较淡化。
针对和城市建设和谐统一这一特征,实际是指在对现代园林设计阶段,与城市的规划建设一直保持整体性,能够和城市的功能以及环境等有效的融合起来,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也能够达到城市所需的生态功能,诸如:减少灰尘等。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设计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设计应用□姜琳房华摘要:该文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设计应用。
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应用于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室内空间环境的功能性和精神性的需求,为现代室内空间设计提供了新思路,而且继承和发展了造园意象。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室内空间设计序列空间层次中国古典园林体现了先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
造园者将自然环境与人工造景相结合,恰到好处地运用了令人赞叹的造园七技“抑”“添”“夹”“对”“框”“漏”“借”,营造出诗一般的意境美,“在空间上,理性、曲线的空间序列,拓扑关系的空间布局,虚实结合的空间组合,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1。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不能局限在视觉层面上的形似,而应做到传神。
设计师将中国古典园林具体的空间处理方法运用于室内空间设计,不仅可以在室内空间中创造出移步换景的效果,使人们在有限的室内空间中获得多层次的空间体验感,而且可以推动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发展。
一、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室内空间设计的价值表现1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美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在发展历程中融合了我国的儒、道、释等文化,建筑布局宗旨在于“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2。
其中,园林的空间美具体体现在空间的层次与对比上。
古人讲求含蓄,造园者多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这样往往可以引起观者对未见景物的好奇心。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近水远山环建筑,虚实相生。
造园者对空间层次的表达方式,是运用各个独立空间中的“漏”“借”使空间产生联系,增强空间的景深感与层次感。
这样的设计增强了空间的视觉感,传递出建筑空间想要表达的深度感2•古典园林空间的意境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一直是人们的追求。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能够营造曲径通幽的空间感受,人工的植物造景可以为环境增添一份生机与绿意,从而营造出一步一景、如诗如画的意境美。
现代室内空间的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构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初探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构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初探摘要: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空间体验和设计理念对于当前的现代建筑设计如何突出民族性和文化性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由于二者在空间造诣上能够达成一定的和谐一致。
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古典园林设计构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概况和设计重点,提出了在现代建设设计中灵活运用古典园林设计构想的具体应用方式和策略,为传承我国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拓展了全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构想;现代建筑设计;运用初探引言我国传统的古典园林设计具有十分迷人的艺术魅力,不论是举世闻名的苏州留园,还是名声显赫的北京颐和园,都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众多游客,在建筑设计师的心中更是占据着特殊的位置。
古典园林设计中令人惊叹的造园手法是我国建筑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而古典园林设计中的奇思妙想能否继续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到传承和运用,是值得建筑师重视和思索的问题,以期能够吸取精髓,设计出具有浓郁中国韵味的现代主义建筑。
一、古典园林设计构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概况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设计构想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设计的目标之一就是让现代建筑设计的构想中能够多增添一些自然的气息,从而让线条硬朗,缺乏温度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中承载自然之美。
水景作为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主要造景手法之一,依托自然水体,设计出精炼而巧妙的景致,呈现出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
而水体的汇聚、开合、以及蜿蜒曲直都遵循一定的章法。
当前在很多的现代主义建筑群体中都包括了空间的融合与分化,这就是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截取的灵感。
同时,为了满足宅前屋后具有良好的采光通风等基本建筑要求,应该以疏朗型的绿化造景手段为主。
譬如,无锡的寄畅园便在空间的组合划分方面具有典型性,园林的亭间廊里分布错落而有层次,园林之中的建筑则充分展现了古典园林的设计构想。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念中蕴藏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并且伴随着中国的传统美学观点与思想延续至今,对现代建设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作者:曲朝辉来源:《牡丹》2019年第21期在我国古典园林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也逐渐对现代室内设计产生了启示和影响。
古典园林中的框景、透景、障景等造景手法在室内设计中的不断研究应用,使室内空间设计层次和内容更加丰富,给室内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参考性与可行性,也使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在室内设计中得到了传承与应用。
我国的古典园林历史悠久,纵观我国历史发展,古典园林的研究价值巨大。
但随着近些年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加快,这样能体现中国特色的传统园林景观大量遭到破坏和遗忘,人们仅仅能从一些留存的旅游景点去发现传统的古典园林之美。
反观我国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历程,可谓曲折艰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大量西方文化涌入国内,我国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室内设计也掀起了盲目跟风的现象。
部分人盲目地认为西方文化就是现代化,彻底抛弃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舍本逐末。
要想促进我国室内设计实现发展,人们必须深入研究中华民族的艺术精华,在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从而产生能够体现我国艺术文化内涵的室内设计。
一、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艺术特征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崇尚的是追求自然、天人合一的艺术情怀,从古代的诗词、绘画等艺术表现形式中可见一斑。
中国古典园林是满足多种居住功能的综合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追求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古人认为优秀的园林必然最大程度地模拟自然景色,以小见大。
以苏州拙政园为例,整个园林面积不大,但是功能齐全,我国古代伟大的劳动人民将美好的山川、树木、亭台、楼阁全部融入一处园林中,完整地呈现出我国的园林艺术之美。
同时,为了增添园林使用者的游览乐趣,采用一些独特的造景手法,可以将有限的园林空间创造出无限的意境,做到了“一步一景”的艺术审美体验。
二、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一)借景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借景是我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构景手段之一,是一种将景色组织到园林视线中的手法。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12鉴 赏浅析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曲朝辉在我国古典园林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也逐渐对现代室内设计产生了启示和影响。
古典园林中的框景、透景、障景等造景手法在室内设计中的不断研究应用,使室内空间设计层次和内容更加丰富,给室内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参考性与可行性,也使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在室内设计中得到了传承与应用。
我国的古典园林历史悠久,纵观我国历史发展,古典园林的研究价值巨大。
但随着近些年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加快,这样能体现中国特色的传统园林景观大量遭到破坏和遗忘,人们仅仅能从一些留存的旅游景点去发现传统的古典园林之美。
反观我国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历程,可谓曲折艰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大量西方文化涌入国内,我国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室内设计也掀起了盲目跟风的现象。
部分人盲目地认为西方文化就是现代化,彻底抛弃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舍本逐末。
要想促进我国室内设计实现发展,人们必须深入研究中华民族的艺术精华,在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从而产生能够体现我国艺术文化内涵的室内设计。
一、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艺术特征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崇尚的是追求自然、天人合一的艺术情怀,从古代的诗词、绘画等艺术表现形式中可见一斑。
中国古典园林是满足多种居住功能的综合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追求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古人认为优秀的园林必然最大程度地模拟自然景色,以小见大。
以苏州拙政园为例,整个园林面积不大,但是功能齐全,我国古代伟大的劳动人民将美好的山川、树木、亭台、楼阁全部融入一处园林中,完整地呈现出我国的园林艺术之美。
同时,为了增添园林使用者的游览乐趣,采用一些独特的造景手法,可以将有限的园林空间创造出无限的意境,做到了“一步一景”的艺术审美体验。
113鉴 赏二、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一)借景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借景是我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构景手段之一,是一种将景色组织到园林视线中的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运用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运用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中国古典园林蕴藏着诗人的一种境界,是整体的效果别出心裁,因此也被作为文化载体,其蕴含的文化底蕴也为现代室内设计提供了较多可借鉴内容,且推动了室内设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该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并就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展开探究。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现代室内设计;运用策略引言造园者将自然环境与人工造景相结合,恰到好处地运用了令人赞叹的造园七技“抑”“添”“夹”“对”“框”“漏”“借”,营造出诗一般的意境美,“在空间上,理性、曲线的空间序列,拓扑关系的空间布局,虚实结合的空间组合,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
设计师将中国古典园林具体的空间处理方法运用于室内空间设计,不仅可以在室内空间中创造出移步换景的效果,使人们在有限的室内空间中获得多层次的空间体验感,而且可以推动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发展。
1现代室内设计室内设计的作用是为了对生活环境进行优化改善,随着自然环境恶化,良好家居环境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出来。
通过室内设计可使人们仿佛居住在艺术品中,能在家中感受到艺术魅力,品位设计理念及文化。
在以往人们会花费大量财力来打造豪华居住空间,以提升居住空间的时髦性,但板材、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应用,会导致装饰空间缺乏生活气息和自然气息,且一些材料还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现阶段室内设计观念也较之前发生了一定转变,人们也更加关注其舒适性,越来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不是一味强调室外环境景观,也希望在室内能营造出仿真自然环境。
我国古典园林以其自然风格而著称于世界,其源于自然却又高于自然,蕴含文化底蕴,集自然、建筑以及艺术三美为一体,而通过借鉴园林元素进行室内设计,可使室内空间充满传统意境之美,并能起到柔化空间、美化环境、引人入胜的装饰效果。
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摘要: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发展,并对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论述了公建园林设计实践的现实意义,指出公共建筑空间的园林化,不仅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有借鉴意义,而且对现代建筑的民族化也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园林化,公建空间,设计手法,现代建筑1 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古典园林追求自然山水景色的意趣,园景构图模仿自然,布局灵活多变。
因此,在选址上总把自然的山、水、古树以及周围环境上的成景、借景条件作为首要的因素加以考虑,在自然山水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整理,结合建筑、叠石、花木构成园景。
但多数私家园林,由于作为园主的官僚世大夫们既贪图城市内丰富的物质生活享受,又要寻求“山水林泉之乐”。
因此,园址绝大多数都在城内,与住宅紧挨在一起。
在这种非常有限、四周一般都有高墙相当封闭的空间范围内,古代匠师们运用他们长期积累下来的高超造园技艺和创造手法,在“咫尺山林”内再现了大自然的美景,达到了“小中见大,以少胜多,闹中取静”令人陶醉的效果。
这一点可供身处现代都市内的公共建筑借鉴。
位于现代都市内的公共建筑,例如酒店宾馆、办公、科教文卫等建筑类型,由于其投资的充足性、对设计施工要求的精细性,更由于高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对清静自然的渴望,这些场合的园林景观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密集的建筑群和周围城市环境之间、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室内与室外之间也需要通过景观设计实现和谐统一。
这与中国传统园林深深浸透着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不谋而合。
公共建筑所拥有的中庭、庭院、屋顶花园等空间开始走向园林化。
这些空间不同于群众性的公园、游乐园,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对外封闭、对内流通的领域特征。
因此,在理论上能够对中国古典园林从空间构成上以及设计手法上进行有效的继承与发展。
这些与现代城市环境协调的现代园林,除了继承中国传统园林中“叠石理水,筑亭架桥,种梅植荷”所创造的意境外,还加入了符合现代人生活节奏和审美观念的新思想以及国外园林的新观点。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理念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理念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仍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方式:1.顺应自然,因地制宜:这一理念强调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使其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应考虑当地的气候、地形、植被等条件,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使设计既符合功能需求,又具有生态可持续性。
2.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古典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现代园林设计应借鉴这一理念,注重人的参与和体验,创造一个舒适、自然的绿色环境。
例如,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可以结合自然山水的形成规律,创造一个充满自然之趣的景观。
3.追求意境和象征意义:中国古典园林常常通过景观的布局和设计来传达特定的意境和象征意义。
现代园林设计可以借鉴这种手法,通过植物、水体、小品等元素的组合,表达特定的主题和情感。
4.注重空间感和层次感: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感和层次感非常强,现代园林设计可以借鉴这一特点,通过植物的高低搭配、空间的开合变化等手法,营造出一个有层次、有深度的园林空间。
5.强调步移景异的原则:中国古典园林追求步移景异的效果,即随着观赏者的移动,景色也会发生变化。
现代园林设计可以通过对景、借景、障景等手法的运用,创造出丰富多变的景观效果。
6.注重植物造景:中国古典园林非常注重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现代园林设计应借鉴这一经验,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植物,并通过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
7.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中国古典园林中常常融合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如诗词、书画、音乐等。
现代园林设计可以借鉴这些元素,将其融入到设计中,使园林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将这些理念应用到现代园林设计中,不仅可以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还可以提高设计的生态可持续性和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摘要:从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设计手法上,探寻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如何运用古典园林艺术,来适应现代建筑的需要。
本文着重论述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在现代城市景观及建筑设计中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古典园林空间设计建筑运用正文: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结晶,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发展,已形成风格各异的多个流派,技艺精深,内涵丰厚。
其追求自然山水景色的意趣,园景构图模仿自然,布局灵活多变。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的园林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园林构筑物与山水要素、动、植物要素达到了完美的融合,根据文人雅客对院子的实用要求与艺术要求构筑了独具一格的东方造园艺术。
古代园林设计手法的运用,在当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继承。
一、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园林艺术是一种视觉的空间艺术,园林设计首先必须有空间。
在自然界,空间是无限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人们只能从物质空间中感受到它的存在,而园林空间正是在既定的空间上进行经营、分割,进而深化空间,拓展空间,从而在有限的园林宅间中创造出无限的精神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辅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其中透视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特别是诗、词、绘画的思想境界。
中国园林艺术对空间的经营方式是和中国传统的独特空间意识分不开的。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因地制宜”、“法无定式”,主要通过山水、建筑物和动、植物,运用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多种手法来组织空间,从而形成应对不同需求的空间形式。
另外,在空间与空间的结合部,例如,边界空间的构成、内外空间的流动、层次空间的景深和序列空间的组织等方面,也表现出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空间曲径通幽,曲折变化。
古典园林在选址上总把自然的山、水、古树以及周围环境上的成景、借景条件作为首要的因素加以考虑,在自然山水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整理,结合建筑、叠石、花木构成园景。
但多数私家园林,由于作为园主的官僚世大夫们既贪图城市内丰富的物质生活享受,又要寻求“山水林泉之乐”,因此园址绝大多数都在城内,与住宅紧挨在一起。
在这种非常有限、四周一般都有高墙的相当封闭的空间范围内,古代匠师们运用他们长期积累下来的高超造园技艺和创造手法,在“咫尺山林”内再现了大自然的美景,达到了“小中见大,以少胜多,闹中取静”的令人陶醉的效果。
这一点在现代都市内的公共建筑都有所借鉴。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处理手法:比例协调,尺度适应,高低变化,错落有致;即要能很好地运用光影明暗的变幻,虚实的对比,又能将各种空间彼此穿插、渗透,首尾相顾,前后呼应,互相因借,此外,还使静态空间流动,达到动、静结合。
二、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建筑中的继承和发扬中国园林、古代建筑具有卓越的成就和独特的风格,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人为地加工、提炼和创造,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把自然美和人工美在新的基础上统一起来,形成赏心悦目.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又具有实用功能的良好环境。
在城市高楼林立,空间狭小的今天,人们为了追求潜意识中亲近自然的心态.人为地在生活和工作的空间,尽可能地创造自然的景观,以弥补城市空间在这一方面的不足。
因此,形成了城市之中众多的公园、绿地及室内庭院,将自然界中的山水、植物经过加工、提炼后搬进了喧嚣的都市和室内,还给人们一片安静的生活环境。
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不能脱离民族的文化背景和居住习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园林术,是现代建筑设计发展的健康之路,也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古典园林空间的设计方法传承与发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空间处理方式的运用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处理手法主要体现在空间融合空间划分和空间对比等几方面空间对比处理的杰作。
如留园, 它的入口在建筑底层和巷道中穿行,不仅曲折狭长,又十分封闭,极大地缩了人的视野走出廊道之后,突然看见开阔和自然的园林,构成强烈的对比,让人先抑后扬,豁然开朗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重要的景观节点上加以借鉴,通过景观构筑物绿化和硬质小品,极力营造出上述两种空间的对比和结合,创造出欲扬先抑的韵味在宅前屋后则要考虑通风采光等建筑要求,以疏朗自然的绿化造景为主无锡寄畅园则在空间划分和融合方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分析它的立面片断,粉墙为实,长廊亭榭以及月洞门花窗孔洞为虚,虚实结合,又相互对应,很有意境造园手法在室内设计上的应用,加强了室内外空间沟通,进一步把室外环境融合进室内空间之中。
其中最典型的要算“框景”这一造园手法。
所谓“框景”就是利用室内的门窗洞口作为模拟的景框,将室外的自然景色也纳入其中,从而使门窗洞口成为一幅图画。
这时窗子不仅以其自身别致优美的造型成为室内设计的一部分,而且使室外自然景观成为室内别有生趣的一幅装饰画。
现代建筑设计通过现代的矮墙孔洞玻璃水景和植物等小尺度元素的遮挡封闭和透明半透明的效果相结合,创造出丰富的景观空间。
比如宾馆饭店的大堂中庭,人们常常的惯用手法是将山石、水面、喷泉及花草、树木置于其中,将建筑物中的“四梁八柱”有效地弱化,给人们一种回归自然的宁静感受,既亲切又有生气。
2、传统造景手法的借鉴如杭州西湖十景中的因时而借: 苏堤春晓是春景; 曲荷院风是夏景; 平湖秋月是秋景; 断桥残雪是冬景从一日时间变化看,则苏堤春晓是晨景; 雷峰夕照是夕景; 三潭映月是夜景这种因时而借借景命名的手法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经常采用再如苏州拙政园,通过枇杷园的圆门洞看雪香云尉亭,从倒影楼窗口看宜两亭,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借景对景和框景的设计手法,透过特意设计的门洞或窗口不经意间看到一处美景, 这个美景的构图如同一幅画嵌于画框之中这种设计手法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通过增强景观的深度感和层次感,而得到意境的深远。
在现代一些建筑设计中可以看到很好地继承中国古典园林高超的手法,通过现代的景观元素多层次地借景和对景创造出令人惊喜的空间感受和诗意般的意境体验例如,北京的香山饭店在这一方面设计手法独特,别具匠心,它既可以有效地引景入室,又能够巧妙地烘托周围的环境,建筑与环境交相辉映,密不可分。
使我们领会到了建筑大师的风采,受益匪浅。
3、空间布局上构筑物的设计建筑物是人类生活功能的主体.作为山水、植物是其主体的背景和衬托.也是建筑物功能的延伸和发展,缺少山水植物景观,城市中的建筑物就缺少了生气。
当然,没有建筑物便失去了使用功能.也就缺少了主题和中心。
这与园林设计中山水为主的原则并不矛盾,二者相互依存,是缺一不可的。
我们在模仿自然创造意境的设计中,常常采用先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和成熟手法,并加以提炼和发扬光大,也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在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里构筑物的设计越来越显得抽象和艺术化,而不是像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物那么精细。
在城市建筑的庭院设计中,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我们只能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可以将室外的大自然美景搬入室内再创造,也可以将建筑物融入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去,或者在其周围再造自然景观.使室内外的景物相互穿插,互相借用,可达到事半功倍的视觉效果。
例如在广州白天鹅宾馆的中庭造景中,设计者在室内建筑檐头下均加上简化了的斗拱,使其立面更加丰富;半廊、半亭、水榭的屋顶上部隐入钢板网吊挂的树叶中.使人产生联想。
又如,其中两个半亭均为同一形式,但将其立面进行扭转,使它更贴近自然环境。
再如,在门窗装修设计上,采用统一的灯笼框图案,白墙上的什锦窗则为冰裂纹式样,使得整个环境既丰满又不杂乱,既丰富又不堆砌。
4 、游路传统处理手法的运用中国古典园林中对于游路的处理讲求隐藏,讲究游路的引导,讲求以蜿蜒弯曲的游路来划分和组织空间,以很小的空间创造出无穷的空间效果中国古典园林如留园等,大多数是借用曲廊通过直角或之字形的转折形成景观路径的蜿蜒曲折,来连接各个亭与轩,或者分割空间,增加建筑群体组合的多样性,而且还经常依山就势创造爬山廊,产生高低错落的效果再如颐和园的云松巢,整个建筑群高低错落, 并用爬山廊将各个建筑联系起来,充分利用游路来进行视线引导和景点联系在很多现代建筑设计中,遵循了传统园林设计手法,追求曲径通幽,讲究景观路径的蜿蜒曲折所产生的幽远意境; 从空间上通过高低错落的空间形态,讲究景观路径的地形起伏来增添自然情趣三、结语中国的现代建筑设计发展至今,中国古典园林的借鉴和运用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它在现代城市景观和建筑设计中得到了极好的诠释和发展。
密集的建筑群和周围城市环境之间、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室内与室外之间需要通过景观设计实现和谐统一。
这与中国传统园林深深浸透着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不谋而合。
尤其公共建筑所拥有的中庭、庭院、屋顶花园等空间开始走向园林化。
这些空间不同于群众性的公园、游乐园,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尤其私家园林对外封闭、对内流通的领域特征,因此在理论上能够对中国古典园林从空间构成上以及设计手法上进行有效的继承与发展。
这些与现代城市环境协调的现代园林,除了继承中国传统园林中“叠石理水,筑亭架桥,种梅植荷”所创造的意境外,还加入了符合现代人生活节奏和审美观念的新思想以及国外园林的新观点。
中国古典园林对于现代城市建设各方面都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要将其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1]张浪.园林建筑艺术[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3郑欣伟.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应用浅谈[J].4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5马新明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城市建设洛阳大学学报2001-06-156张宾古典园林在现代建筑及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安徽建筑2011-06-107厉建平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思想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建筑设计管理》2009年09期8董春燕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建筑中的生命力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19期9胡冬妮略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和发展魅力中国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