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翻译译文

合集下载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原文及译文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原文及译文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原文和译文1、【原文】庄暴见孟子,(1)曰:“暴见于王,(2)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何如?”(2)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4)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5)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3)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1)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

今王鼓乐千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8)举疾首蹩领而相告曰:(9)‘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10)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今王田猎于此,(11)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鹿之美,(12)举疾首蹙 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国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注释】(1)庄暴:齐国大臣。

(2)见于王:被齐王召见或朝见齐王。

(3)好乐何如:这句话也是庄暴所说的。

(4)庶几:差不多。

(5)变乎色:改变了脸色。

(6)直:不过、仅仅。

(7)独乐乐:独自一人娱乐的快乐。

前一个“乐”作动词用(音yào 药),以下几句类似的句子同。

(8)管龠(yuè月):管,笙;龠,萧。

(9)举:皆、都。

疾首蹙额(cùè促遏):优愁的样子,赵注云:“疾首,头痛也;蹙额,愁貌。

”王夫之《四书稗疏》云:“疾首者蓬头不理,低垂丧气,若病之容耳。

” 就是鼻梁,蹩额即皱起鼻梁来。

(10)极:朱熹《集注》云:“穷也。

先秦诸子选读《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翻译-译文

先秦诸子选读《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翻译-译文
1、【原文】庄暴见孟子,(1)曰:“暴见于王,(2)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2)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4)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5)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3)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
“晏子回答说:‘问得好呀!天子到诸侯国家去叫做巡狩。巡狩就是巡视各诸侯所守疆土的意思。诸侯去朝见天子叫述职。述职就是报告在他职责内的工作的意 思。没有不和工作有关系的。春天里巡视耕种情况,对粮食不够吃的给予补助;秋天里巡视收获情况,对歉收的给予补助。夏朝的谚语说:“我王不出来游历,我怎 么能得到休息?我王不出来巡视,我怎么能得到赏赐?一游历一巡视,足以作为诸侯的法度。”现在可不是这样了,国君一出游就兴师动众,索取粮食。饥饿的人得 不到粮食补助,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大家侧目而视,怨声载道,违法乱记的事情也就做出来了。这种出游违背天意,虐待百姓,大吃大喝如同流水一样浪费。真是 流连荒亡,连诸侯们都为此而忧虑。什么叫流连荒亡呢?从上游向下游的游玩乐而忘返叫做流;从下游向上游的游玩乐而忘返叫做连;打猎不知厌倦叫做荒;嗜酒不 加节制叫做亡。古代圣贤君王既无流连的享乐,也无荒亡的行为。至于大王您的行为,只有您自己选择了。’
曰:“独乐乐,(1)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千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8)举疾首蹩领而相告曰:(9)‘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10)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11)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鹿之美,(12)举疾首蹙??而 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 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 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国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散文》课件2.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散文》课件2.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 2 3 4 5
1.通假字 (1)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害,通“曷”,何日、何时 (2)方命虐民 方,通“放”,违背 (3)景公说,大戒于国 说,通“悦”,高兴 (4)召大师曰 大师,同“太师”,乐官名 (5)盖《徵招》《角招》是也 招,同“韶” (6)畜君何尤 畜,通“慉(xù)”,喜欢、爱好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 2 3 4 5
3.一词多义 (1)修 ①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动词,从事某种活动) ②茂林修竹(形容词,高) ③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形容词,长) ④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动词,修饰、修饰礼仪) ⑤乃重修岳阳楼(动词,修建) ⑥修禊事也(动词,做) (2)非 ①人不得,则非其上矣(动词,非难、责怪) ②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形容词,不对) ③无非事者(副词,不是)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不与民同乐—
1.庄暴 举疾首蹙安页而相告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见孟子 与民同乐—举欣
欣然有喜色而相告
2.孟子见梁惠王 周文王与民同乐—民欢乐之 夏桀不与民同乐—民欲与之偕亡
3.齐宣王 孟子—齐宣王 乐民之乐—民亦乐其乐
见孟子于
忧民之忧—民亦忧其忧
雪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晏子—齐景公—作君臣相说之乐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2)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4)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1.《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译文:《汤誓》中说:“这太阳什么时候消失呢,我们宁愿跟你一 起灭亡!” 赏析:人们盼望夏桀早些死掉,可以看出人们对其痛恨到了极点。 孟子用夏桀作为反面事例,揭示了君主昏庸,失去民心,不能拥有沼 泽苑囿之乐的主旨。 不管什么朝代,作为执政者,如果自己的作为引起百姓的怨愤,失 去民心,政权都将不能长久。夏桀的例子是后世执政者的借鉴,作 为执政者,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上。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五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原文与译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五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原文与译文

《xx之乐,忧民之忧》原文和译文1、【原文】庄暴见孟子,(1)曰:“暴见于王,(2)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何如?”(2)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4)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5)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3)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1)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

今王鼓乐千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8)举疾首蹩领而相告曰:(9)‘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10)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今王田猎于此,(11)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鹿之美,(12)举疾首蹙 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国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注释】(1)庄暴:齐国大臣。

(2)见于王:被齐王召见或朝见齐王。

(3)好乐何如:这句话也是庄暴所说的。

(4)庶几:差不多。

(5)变乎色:改变了脸色。

(6)直:不过、仅仅。

(7)独乐乐:独自一人娱乐的快乐。

前一个“乐”作动词用(音yào药),以下几句类似的句子同。

(8)管龠(yuè月):管,笙;龠,萧。

(9)举:皆、都。

疾首蹙额(cùè促遏):优愁的样子,赵注云:“疾首,头痛也;蹙额,愁貌。

”王夫之《四书稗疏》云:“疾首者蓬头不理,低垂丧气,若病之容耳。

” 是鼻梁,蹩额即皱起鼻梁来。

(10)极:朱熹《集注》云:“穷也。

”(11)田猎:在野外打猎。

先秦诸子语录的翻译

先秦诸子语录的翻译

先秦诸子语录的翻译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国君)以德治国,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论语·雍也》)【译文】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施恩惠、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就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

至于仁人,就是自己想立足于社会,也帮助别人一同立足;自己想万事通达,也帮助别人一起通达。

凡事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

”【原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论语·子路》)【译文】孔子说:“(执政者)自己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民众也会自觉地遵行;如果他自身行为不正,即使下强制命令,民众也不会服从。

”【原文】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论语·子路》)【译文】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共处而不盲目附和,小人同流合污却不能和-谐共处。

”【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译文】有子说:“礼在用时,以和为贵。

先王为政之道,以此为美,无论小事大事都照此去做。

如果‘和为贵’理解得有所偏离,为了和而和,不用礼来节制,也是行不通的。

”【原文】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论语·阳货》) 【译文】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

孔子说:“能够在天下实行五种品德便是仁了。

”子张问哪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诚信、勤勉、慈惠。

高中语文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原文与译文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语文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原文与译文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原文和译文1、【原文】庄暴见孟子,(1)曰:“暴见于王,(2)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何如?”(2)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4)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5)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3)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1)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

今王鼓乐千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8)举疾首蹩领而相告曰:(9)‘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10)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今王田猎于此,(11)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鹿之美,(12)举疾首蹙 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国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注释】(1)庄暴:齐国大臣。

(2)见于王:被齐王召见或朝见齐王。

(3)好乐何如:这句话也是庄暴所说的。

(4)庶几:差不多。

(5)变乎色:改变了脸色。

(6)直:不过、仅仅。

(7)独乐乐:独自一人娱乐的快乐。

前一个“乐”作动词用(音yào 药),以下几句类似的句子同。

(8)管龠(yuè月):管,笙;龠,萧。

(9)举:皆、都。

疾首蹙额(cùè促遏):优愁的样子,赵注云:“疾首,头痛也;蹙额,愁貌。

”王夫之《四书稗疏》云:“疾首者蓬头不理,低垂丧气,若病之容耳。

” 就是鼻梁,蹩额即皱起鼻梁来。

(10)极:朱熹《集注》云:“穷也。

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材梳理(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材梳理(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庖丁巧解牛
文题解读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是古代圣君贤主推行仁政树立的政治标杆,它包含着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体现了古代贤士大夫广阔的政治胸襟、报国的雄心壮志;“仁人之心”是“仁者爱人”的赤子之心,标志着我国古代人格的最高境界。

背景纵览
战国中期,由于连年征战,诸侯各国国内,一方面是国君为满足自己的私欲,或大兴土木,或声色犬马,竭尽骄奢淫逸之能事;另一方面,百姓饥寒交迫,卖儿鬻女,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国君享乐醉生梦死,全然不顾百姓死活;百姓受苦饿殍遍野,自视国君独夫民贼。

针对这种现状,孟子提出了“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给骄奢淫逸的统治者好好上了一课。

字词梳理
1.通假字
(1)可得闻与(“与”通“欤”)
(2)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害”通“曷”)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
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
..离散(古义:为妻子儿女;今义:配偶。


师行而粮食
..(古义:征集粮食;今义:运转粮食而食。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欣赏音乐)
今王鼓.乐于此(击鼓)
(2)形容词作动词
贤者亦乐.此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此为乐)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其乐为乐)
不得而非.其上者(形容词作动词,指责)。

高二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课件:2.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高二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课件:2.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首页
X Z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4.解多义 钟鼓之声,管籥之音 乐器
(1)鼓 今王鼓乐于此 演奏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击鼓
(2)疾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 到……去 (3)适 始适还家门 出嫁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适合,合乎
TANJIU
1.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译文:如 果 王非常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就差不多了! 今 天 的音乐和古代的音乐是一样的。
点评:今 乐 、古乐本不可混同,但孟子深知齐宣王不会放弃对今乐的爱 好 ,所 以存异求同,以便进一步劝导齐王在爱好今乐的情况下实现“与民同 乐”。所谓“今之乐由古之乐”,问题不在于爱好今乐还是爱好古乐,而在于能 否 与 民同赏。若能与民同赏,则古今无异。如果能够施行仁政,即使齐王爱 好 今 乐也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另一方面,在齐宣王听到孟子提及“好乐”而 “变 乎 色”时,孟子及时肯定了好乐有助于治国,以此语来消除齐王的羞惭之 心 ,这 样就抓住了对话进行下去的关键,并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首页
X Z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1-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首页
X Z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宣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胸怀天下的政治家形象;鲁迅曾在诗中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诸子选读《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翻译-译文
1.庄暴来见孟子,说:“我被齐王召见,齐王告诉我,他喜爱音乐,我没有话回答他。

”庄暴问道:“喜爱音乐怎么样?”
孟子说:“(如果)齐王非常喜爱音乐,齐国恐怕就有希望了!”
后来的某一天,孟子被齐王接见,问(齐王)道:“大王曾对庄暴说喜爱音乐,有这回事吗?”
齐王(不好意思地)变了脸色,说:“我不是喜爱古代先王的音乐,只是喜爱世俗的音乐罢了。


孟子说:“大王非常喜爱音乐,齐国恐怕就有希望了!现在的音乐如同古代的音乐。


齐王说:“可以把道理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与别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
齐王说:“不如同别人一起欣赏快乐。


孟子问:“同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同很多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
齐王说:“不如同很多人一起欣赏快乐。


(孟子说:)“请让我为大王谈谈音乐。

假设现在大王在这里奏乐,百姓听了大王钟鼓的声音,箫笛的曲调,全都头脑作痛,眉头紧皱,互相议论说:‘我们君王喜爱音乐,为什么使我们痛苦到这样的极点?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妻儿离散。

’假设现在大王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大王车马的声音,看到旗帜的华美,全都头脑作痛,眉头紧皱,互相议论说:‘我们君王喜欢打猎,为什么使我们痛苦到这样的极点?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妻儿离散。

’这没有别的原因,是不和百姓共同快乐的缘故。

“假设现在大王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钟鼓的声音,箫笛的曲调,都欢欣鼓舞,喜形于色,互相议论说:‘我们君王大概没什么病吧,不然怎么能奏乐呢?’假设现在大王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君王车马的声音,看到旗帜的华美,都欢欣鼓舞,喜形于色,互相议论说:‘我们君王大概没什么病吧,不然怎么能打猎呢?’这没有别的原因,是和百姓共同快乐的缘故。

如果大王能和百姓共同快乐,那就能称王于天下了。


2.
孟子谒见梁惠王。

惠王站在池塘边上,一面观赏着鸿雁麋鹿,一面问道:“贤人对此也感受到快乐吗?”
孟子答道:“只有贤人才能感受到这种快乐,不贤的人纵然拥有珍禽异兽,也不会(真正感受到)快乐的。

《诗经》上说:‘文王规划筑灵台,基址方位细安排,百姓踊跃来建造,灵台很快就造好。

文王劝说不要急,百姓干活更积极。

文王巡游到灵囿,母鹿自在乐悠悠,母鹿肥美光泽好,白鸟熠熠振羽毛。

文王游观到灵沼,鱼儿满池喜跳跃。

’文王依靠民力造起了高台深池,但人民却高高兴兴,把他的台叫做灵台,把他的池沼叫做灵
沼,为他能享有麋鹿鱼鳖而高兴。

古代的贤君与民同乐,所以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汤誓》中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灭亡?我们要跟你同归于尽!’人民要跟他同归于尽,(他)纵然拥有台池鸟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到快乐吗?”
3.
齐宣王在雪宫接见孟子。

宣王问道:“贤人也有这种快乐吗?”
孟子答道:“有。

人们得不到这种快乐,就要抱怨他们的君主了。

得不到就抱怨他们的君主,是不好的;作为百姓的君主却不与百姓同乐,也是不好的。

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

乐,同天下人一起乐,忧,同天下人一起忧,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的,是从来不会有的。

“从前,齐景公问晏子道:‘我想去游览转附、朝儛两座山,然后沿着海边往南,一直游览到琅邪;我要怎样修养才能和先王的巡游相比呢?’晏子答道:‘问得好啊!天子到诸侯那里去叫巡狩。

所谓巡狩,就是巡视诸侯所守的疆土。

诸侯去朝见天子叫述职。

所谓述职,就是汇报履行职守的情况。

都没有无事外出的。

春天视察耕作情况,补助(种子、耕力)不足的人;秋天视察收获情况,周济歉收的人。

夏代的民谚说:“我王不出来巡游,我们哪会得到休息?我王不出来视察,我们哪会得到补助?巡游视察,成为诸侯的榜样。

”现在却不是这样,出巡时兴师动众,征集粮食,使得饥饿的人没有饭吃,劳累的人不得休息。

人人侧目而视,个个怨声不绝,百姓就会作乱造反。

(这样的巡游)背逆天意,祸害百姓,吃喝浪费如同流水;流连荒亡,成了诸侯的忧患。

从上游顺流玩到下游,乐而忘返,这叫流;从下游逆水玩到上游,乐而忘返,这叫连;打猎不知尽兴,这叫荒;喝酒不知满足,这叫亡。

先王没有流连的享乐、荒亡的行径。

只看您怎么做了。


“景公听了十分高兴,在都城内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然后离开宫室搬到郊外住。

接着就开仓救济穷人。

又召来乐官,吩咐道:‘给我作一首君臣同乐的乐曲!’大概就是《徵招》、《角招》这两首吧。

其中有句歌词说:‘畜君有什么过错?’‘畜君’就是爱护君主的意思。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