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第二讲)

合集下载

逻辑学第2讲

逻辑学第2讲
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合作学院软件工程教学部
S
P
S
P
2016年6月12日星期日
15
词项外延的关系
①矛盾关系 如果S与P全异,其中一个是正词项,一个是 与之相对应的负词项,并且外延之和等于其邻近 属词项I的外延。(S∩P =且S∪P=I) 例如:“正义战争(S)”与“非正义战争 (P)”;“偶数(S)”与“非偶数(P)” ②反对关系 如果S与P全异,且两者都是正词项,它们的 外延之和小于其邻近属词项I的外延。 (S∩P=且S∪PI) 例如:“国有企业(S)”与“私营企业 (P)”;“正数(S)”与“负数(P)”

属种关系:真包含于关系和真包含关系统称属种关系。
具有属种关系的词项中,外延较大的称为属词项,外 延较小的称为种词项。 例如:“大学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是属词项, “大学生”相对“学生”来说是种词项。
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合作学院软件工程教学部
2016年6月12日星期日
14
词项外延的关系
四、交叉关系 有S是P,并且有P不是S;并且有S不 是P(S∩P≠) 例如:“工人(S)”与“青年(P)”; “资本主义国家(S)”与“发展中国家 (P)” 五、全异关系 所有S不是P(S∩P=) 例如:“负数(S)”与“自然数(P)”; “正义战争(S)”与“非正义战争(P)” 全异关系根据S和P是否有中间项又可 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I
S P
I
S P
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合作学院软件工程教学部
2016年6月12日星期日
16
词项外延的关系
练习
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合作学院软件工程教学部
2016年6月12日星期日
17
词项外延的关系
常见逻辑错误:机械二分 练习

逻辑学(第二讲)

逻辑学(第二讲)

词项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 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对象, 即概念的适用范围。概念的外延表 达的是概念量的方面。在上面所述 的人的概念中,一切符合人这个概 念的内涵的所有对象,构成了它的 外延,如张三、李四;男人、女人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等。
词项的内含和外延存在着一 种反变关系,即外延越大内含 就越贫乏,反之,外延越小内 含就越丰富。
不同的语词也可能表达同一个词项。例如,“马 铃薯”和“土豆”是不同的语词,但它们表达同一 个词项。
(1)不同的语词表达同一个词项 •这些不同的语词就是所谓的同义词,如,“医 生”、“大夫”、“郎中”都表达同一个概念 。 •再如,“我的妻子”这个概念,可以分别用“ 我的爱人”,“我的老婆”、“我的堂客”, “我屋里的”,“我那媳妇”,“我孩子他妈 ”等等来表示,而且根据不同人物采用不同的 称呼,往往还有助于成功塑造人物的个性。
以下哪一项指出了上项推理中的一处缺陷?
A.体重只是正常婴儿成长的一项指标。
B.一些3个月大的小孩体重有17磅。 C.一个正常的小孩出生时体重达到了10磅是有可 能的。
D.平均体重增长同平均体重并不相同。
“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 人更难。做单身的名女人,难乎 其难。”
内涵
有语言、能思维、能制作和使用生产工具
小刘根据爸妈要求进行修改,把⑷、⑸删去,把⑴改为“大公司、大 企业”,把⑶改为“月收入5500元左右”。把修改后的“求职信”重新 发了出去。一个月以后,小刘终于收到一家单位的来函,经过面试,没 有达成协议。这时,同班同学大都已经找到了单位,小刘心慌了。
他来到系主任办公室进行咨询。王主任看了连连摇头说:“条件还是 太多,要求还是太高。来,我替你修改一下!”王主任拿起笔,把⑴删 去了,把⑵改为“提供培训机会”,把⑶改为“月收入4000元左右”。 小刘把王主任修改过的“求职信”又发了出去。不到两个星期,就有六 家单位回了函。经过面试,小刘很快就被某公司录用。 Q:求职信的修改过程,反映概念发生了变化?

逻辑学第二讲

逻辑学第二讲
在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中,只涉及了主项和谓项为普遍词项的直言命题, 在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中,只涉及了主项和谓项为普遍词项的直言命题,而没有涉及主项为 单独词项的直言命题。以单独词项为主项的单称命题, 单独词项的直言命题。以单独词项为主项的单称命题,是后人添加到以三段论为核心的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中去的。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中去的。
(三)直言命题 三 直言命题
根据直言命题量与质的结合,直言命题可分为以下六种。 根据直言命题量与质的结合,直言命题可分为以下六种。 1.单称肯定命题,既是单称又是肯定的命题。其形式可表达为:(这个 是P。 这个)S是 。 .单称肯定命题,既是单称又是肯定的命题。其形式可表达为: 这个 例如: 例如: 巴金是著名文学家。 巴金是著名文学家。 2.单称否定命题,既是单称又是否定的命题。其形式可表达为:(这个 不是 。 这个)S不是 .单称否定命题,既是单称又是否定的命题。其形式可表达为: 这个 不是P。 例如: 例如: 秦岭森林不是热带雨林。 秦岭森林不是热带雨林。 3.全称肯定命题,既是全称又是肯定的命题。其形式可表达为:所有 是P,缩 .全称肯定命题,既是全称又是肯定的命题。其形式可表达为:所有S是 , 写为: 命题。 写为:SAP,简称 命题。例如: ,简称A命题 例如: 所有小说都(是 有 戏说”的成分。 所有小说都 是)有“戏说”的成分。 4.全称否定命题,既是全称又是否定的命题。其形式可表达为:所有 不是 , 不是P, .全称否定命题,既是全称又是否定的命题。其形式可表达为:所有S不是 缩写为: 命题。 缩写为:SEP,简称 命题。例如: ,简称E命题 例如: 任何人不是生而知之的。 任何人不是生而知之的。 5.特称肯定命题,既是特称又是肯定的命题。其形式可表达为:有的 是P。缩 .特称肯定命题,既是特称又是肯定的命题。其形式可表达为:有的S是 。 写为: 命题。 写为:SIP,简称 命题。例如: ,简称I命题 例如: 有的知识分子是企业家。 有的知识分子是企业家。 6.特称否定命题,既是特称又是否定的命题。其形式可表达为:有的不是 。 .特称否定命题,既是特称又是否定的命题。其形式可表达为:有的不是P。 缩写为: 命题。 缩写为:S0P,简称 命题。例如: ,简称0命题 例如: 有的闪光的东西不是金子。 有的闪光的东西不是金子。

逻辑学教程(第二章)课件

逻辑学教程(第二章)课件
n 相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至少有一部分 重合的关系。根据外延重合的多少,相容关 系又可以分为同一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 含于关系和交叉关系四种。
n (一)同一关系 n (二)真包含关系 n (三)真包含于关系 n (四)交叉关系
26
1.同一关系
同一关系也叫做全同关系,它是指外 延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例 如: “鲁迅” (a)和“《阿 Q 正传》的 作者” (b)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完 全重合,那么 a 概念与 b概念之间的关 系就是同一关系。
概念是相对于集合概念来说的,凡不属于反 映集合体的概念都是非集合概念。例如, “民 族” 、“工人” 、“书” 、“树”等。
n 注意:分析一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体概 念,要把这个概念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
中进行。
20
例如:
在“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和“我们班的 同学都是中国人”这两个语句中,一个“我们班 的同学”是个集合概念,它不反映我们班中的 某个同学,不能说成“我们班某个同学来自全 国各地”。后一个“我们班的同学”是个非集合 概念,它既反映我们班中有的同学,也反映我 们班中的某个同学,可以说“我们班的某个同 学是中国人”。前者表集合概念,而后者则表 示非集合概念。
24
第三节 概念间的关系
n 概念是人们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 维形式,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 系,因而概念之间的关系也是各种各样的。 普通逻辑不研究概念之间的一切关系,只研 究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根据概念外 延之间是否重合,可以把概念分成相容关系 和不相容关系两大类。
25
一、相容关系
第二章 概念
n 概念与感觉、知觉、表象有着质的区别。感 觉、知觉、表象是反映对象的具体形象的。 在具体形象中,对象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 性是混合在一起没有分开的。概念不是反映 对象的具体形象,而是抽象地反映对象的本 质属性,舍弃了对象的非本质属性。所以, 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逻辑学讲稿2

逻辑学讲稿2

PPT文档演模板
逻辑学讲稿2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真假取决于其前后件之间 是否存在充分条件关系。例6:
如果明天不下雨,那么我们就去公园玩。
对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而言,只有在其前件真而 后件假的情况下,它才是假的;其他情况均为真。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真值表。
⑵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假设有两个对象A和B, 只要A不出现,B就一 定不出现,则A构成B的必要条件,或者说在A和B 之间存在着必要条件关系。
不好,也许是因为家里有什么急事儿。
根据选言命题所断定的若干情况能否同时为真, 选言命题分为相容和不相容两种形式。
⑴相容选言命题,即断定对象的若干情况中至 少有一个为真也可能同时为真的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由肢命题和联结项两部分组成。 其联结项用符号∨(读作“析取”)表示。
PPT文档演模板
逻辑学讲稿2
选言命题的逻辑公式: p或者q,或: p∨q
由此得到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
⑵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就是以必要条件假言命
题为前提进行的推理。例10: 一个人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 他不满18岁; 所以,他没有选举权。
PPT文档演模板
逻辑学讲稿2
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前后件之间逻辑关系的 特点,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两种正确形式,即“否
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
要么p,要么q。
PPT文档演模板
逻辑学讲稿2
不相容选言命题的真假取决于其肢命题的真假。
一个由两个肢命题组成的不相容选言命题,在 其肢命题同真同假时为假,真假值不一时则为真。
不相容选言命题的真值表。 2.选言推理 选言推理即以选言命题为前提、并根据选言命 题的逻辑特性进行的推理。选言推理也有两种形式。

逻辑课件第二讲

逻辑课件第二讲

商品是通过货币交换的劳动产品 定义必须确切、 (二)定义必须确切、清楚 定义含糊 不能用比喻来下定义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爱情是一条流动的河, 爱情是一条流动的河,这条河中也许有壮观的 激流,但也必然会有平缓的流程; 激流,但也必然会有平缓的流程;也许有明显的主 航道,但也会有支流和暗流;除此以外, 航道,但也会有支流和暗流;除此以外,天上的云 彩和两岸的景物会在河面上映出倒影, 彩和两岸的景物会在河面上映出倒影,晚来的风会 在河面上吹起涟漪,打起浪花。但我们承认, 在河面上吹起涟漪,打起浪花。但我们承认,所有 这一切都是这条河的组成部分,共同造就了我们生 这一切都是这条河的组成部分, 命中美丽的爱情风景。 命中美丽的爱情风景。
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与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 内涵与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概念明确是正确思维的起码要 求。 (1)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征或本质;概念的外 )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征或本质; 延,是指概念所确定的对象的适用范围。 是指概念所确定的对象的适用范围。 总之:内涵是概念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它表明概念所反映的是什么。 总之:内涵是概念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它表明概念所反映的是什么。 外延是概念量的规定性,它所明确的是概念的适用范围,表明概念所指 外延是概念量的规定性,它所明确的是概念的适用范围, 的是哪些对象。 的是哪些对象。 (2)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具有确定性与灵活性。确定性是指在一定的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具有确定性与灵活性。 条件下,概念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是确定的,不能任意改变或混淆不清。 条件下,概念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是确定的,不能任意改变或混淆不清。 灵活性是指在不同的条件下,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 灵活性是指在不同的条件下,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 概念的含义和适用对象是可以改变的。 概念的含义和适用对象是可以改变的。任合概念都是确定性和灵活性的 统一。 统一。

MBA逻辑讲稿第二讲:其他的简单判断推理

MBA逻辑讲稿第二讲:其他的简单判断推理

• 经过宣传教育,城市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大为 增强,交通秩序大为好转。但交通干警依然以 高度的责任心维护交通安全,因为他们明白, 今天不出交通事故并不具有必然性。以下哪项 与交通干警的想法是一致的? • A.今天必然要出交通事故。 • B.今天可能要出交通事故。 • C.今天可能不出交通事故。 • D.今天必然不出交通事故。 • E.今天要出交通事故。
• 汉斯、阿瑟、古力三个学生来自美国、德国和 意大利,其中一个学法律、一个学经济、一个 学管理。已知:(1)汉斯不是学法律,阿瑟不 是学管理的;(2)学法律的不是来自德国; (3)学管理的来自美国;(4)阿瑟不是来自 意大利。以上条件成立,以下哪项为真? • A. 汉斯学管理,阿瑟学经济,古力学法律。 • B. 汉斯学经济,阿瑟学管理,古力学法律。 • C. 汉斯学法律,阿瑟学经济,古力学管理。 • D.汉斯学管理,阿瑟学法律,古力学经济。 • E. 汉斯学法律,阿瑟学管理,古力学经济。
语意解释推理。 说明解释型考题也是一种重要的题型,其主 要表现形式是,在题干中给出某种需要说 明、解释的现象,再问什么样的理由、根 据、原因能够最好地解释该现象,或最不 能解释该现象,即与该现象的发生不相干。 解这类题型有时需要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但这些知识都属于语言常识和一般性常识, 并且已经在题干或选项中给出,只是要求 从中做一些选择和判断而已。
• 在某校新当选的校学生会的七名委员中,有一 个大连人,两个北方人,一个福州人,两个特 长生(即有特殊专长的学生)。三个贫困生(即 有特殊经济困难的学生)。 • 假设上述介绍涉及了该学生会中的所有委 员,则以下各项关于该学生会委员的断定都与 题干不矛盾,除了 • A.两个特长生都是特困生。 • B.贫困生不都是南方人。 • C.特长生都是南方人。 • D.大连人是特长生。 • E.福州人不是贫困生。

逻辑学(09第02讲)

逻辑学(09第02讲)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行政法学院
cxq2403@
18
《逻辑学》多媒体课件第二讲
2010年6月28日星期一
“类”与“分子”、“整体”与“部分”和“群体”与“个体” 的区别:
“类”与“分子”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类所具有的 属性,必为该类中的每个子类或分子所具有。 “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关系, 整体是由部分“有机”组成的。 “有机”是指构成事物的各部分互相关联协调,而具有不可分割 的统一性,就像有机物那样。 “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不同于“类”与“分子”之间的关系的主要表现是,组成类的分 子具有类的属性,而组成群体的个体则不必具有群体的特有属性。 不同于“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的主要表现是,作为整体 的组成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而作为群体的个体则具有 相对的独立性,它们可以脱离群体而保持其完整性和独立性。
中国工人阶级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行政法学院
cxq2403@
20
《逻辑学》多媒体课件第二讲
2010年6月28日星期一
(2)非集合概念:
反映非集合体(一般指类)的概念。 例如:
人 书 岛屿 犯罪分子 我国农民 …… 审判委员会委员
一、概念及其特征 1.1 概念
所谓概念,就是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 (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例如: ①人就是指有语言、能思维、能制造和使用 生产工具的动物。 ②笔就是用来书写或画画的工具。
行政法学院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6 反对关系 • 同一属概念下外延一点也不重合,并且外延之 和小于其共同属概念外延的两个种概念之间的 关系。
• “红色”与“绿色” b • “盗窃罪”与“抢夺罪” a • “中学生”与“大学生” • “封建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
c
a
c
b
4.4 词项的关系
• 相容关系
全同(同一)关系 属种关系(真包含于/真包含关系) 交叉关系 狭义全异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属加种差定义 • 给“刑法”下定义 • 三步骤: • 第一步,找出被定义项的 • →找出属词项“法律” 邻近的属词项 。 • 第二步,找出种差,也就 • →找出种差“规定犯罪和刑罚” 是找出它的特有属性。 • →按照“DS是DP”形式,定 • 第三步,按照“DS是DP” 义为“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这一形式把定义表述出来。 的法律”。 哲学范畴是外延的最大概念,单独概念跟其属概念之间的 差别难以用简明的方式表达,因此不宜使用此方法下定义。 如:物质、意识、孔子等
• 词项:表达事物以及事物情况(性质或关系)的语 词。(充当逻辑变项,一般指主词、谓词)
2.2词项的内涵和外延
• 内涵:某一词项的含义,即该词项所指对象共 同具有的本质(特有)属性。 • 外延:内涵所指称或说明的所有对象构成的类。 • 商品: • 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内涵) • 市场上出售的电视机、录音机、电冰箱、筷子、 勺子…… (外延)
2.2 词项的内涵和外延 • 概念的概括(外延的扩大法) • 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国哲学家→哲学家 • 注 意 概念的概括可以连续进行,但对于某特定论 域来说,该论域科学体系中的基本范畴是概括的极限。 (哲学范畴)。在有属种的概念之间进行。 • 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 实性、偶然性和必然性 • 树木→森林 • 概括不当 • 我家养了很多鸡、鹅、兔、鸽等家禽。
2.4.4 狭义的全异关系
• 没有共同属概念的两个概念之间外延一点也不 重合的关系。
• 例如: • “桌子”和“美国” • “霸权主义”和“苹果树” • “罪犯”和“阳光” • 没有共同的论域
S P
2.4.4 狭义的全异关系
注意 狭义的全异关系是本节的难点
• 整体和部分关系≠属种关系,是狭义的全异关 系。(“是”字判断法) • 南京审计大学与南京审计学大学文学院 • 树与树叶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
• 根据词项指称某类事物还是之外的其他事物区分: • 正词项:反映事物是什么或具有某种属性。 • 例如:理性、文明行为、绝缘体、感染、谦虚…… • 负词项:反映事物不是什么或不具有某种属性。 • 例如:非理性、不文明行为、非导电体、不谦虚…… • 汉语否定词:非、不、无、没(有)……
2.3.4 实体词项和属性词项
练习
• 小明是个小学生(A),他的哥哥是 个中学生(B)并且是三好学生(C), 他爸爸是个工人(D)。
A
B C
D
练习
• 《红楼梦》(A)是中国小说(B), 也是古代小说(C),但不是武侠小 说(D)。
B A D
C
练习
• 我是一名工人(A),一位有着远大理想 的青年人(B),我的爸爸是个事业有成 的中年人(C),也是名共产党员(D)
A:有黄头发、黑皮肤、绿眼睛等。 B:有眼睛,有四肢,有生命等。 C:有语言,能思维,使用和制造劳动工具等。
2.1 词项、概念和语词
• 概念需要借助语词才能表达,但并不是所有的语词 都表达概念(实词、虚词) • 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语词来表达(等义词)。 • 一个语词在不同语境中可表达不同概念(多义词)。 • 逻辑通过语词表达概念,语词除了表达逻辑概念之 外,还表达诸如情感、语法等因素,需要对语词进 行逻辑抽象,撇开其他非逻辑的因素,得到词项。
2.3 词项的种类 • 单独词项、普遍词项和空词项 • 集合词项和非集合词项 • 正词项和负词项 • 实体词项和属性词项
2.2.1 单独词项、普遍词项和空词项
• 根据词项外延包含的对象数量区分:
• 单独词项:一个 • 普遍词项:多于一个 • 空(虚)词项:没有 珠穆朗玛峰 教师 永动机 行星
孔子
A
C D B
2.2 词项的内涵和外延 • 概念的限制(外延的缩小法) • 人→中国人→中国工人 • 注 意 概念的限制可以连续进行,但只适用于普遍 概念,不适用于单独概念。在有属种的概念之间进行。 • 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 • 月亮→十五的月亮 亚洲→东南亚 • 这不是对概念的限制,而仅仅是把概念内涵中的某个 或某些方面揭示出来,不是增加内涵。 • 限制不当 • 他是一位年轻有为的青年学者。
2.3.2 集合词项和非集合词项
• • • • • • • •
有些词项既可以作集合词项,又可以作非集合词项: a.鲁迅的小说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b.鲁迅的小说最长不超过3万字。 a. 人是由猿进化来的。 b.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a.中国人的智力不比外国人差。 b.中国人不是怕死的。 语境
小练习 中国人是勤劳、善良和勇敢的、我是中国人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应当又红又专
2.5 词项的定义
• 逻辑的推理要求出现构成命题的词项必须明确 • 在内涵上明确一个词项
• 定义:揭示词项内涵的逻辑方法,即揭示词项 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方法。 • 偶数 是 能被2整除的数。 D 是D
被定义项 联项 定义项
S P
• 不知道的词项 知道但不清楚的词项
2.5.1下定义的方法 属加种差定义 →实质定义:揭示概念所反映对象 的本质特征的定义 • 最典型、最常用、最普遍的下定义方法 • 被定义词项=(邻近)属词项+种差 • 人 是 有思想的 动物 • 逻辑学 是 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 科学 • 种差:能把被定义项与其同属的其他种词项区别开 来的属性或标志,即 Ds 的本质属性。
• 不相容关系
4.4.7 词项的并列关系 • 按照是否属于同一属概念下相同层次种概念之间的 关系,可以把词项分为: • 非并列关系(属种关系) 相容并列关系 • 并列关系
不相容并列关系 科学家:数学家、 物理学家、化学家 社会形态: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资本主义 社会
练习
• 《阿Q正传》(A)是鲁迅(B)写的, 不是巴金写的(C),巴金是《家》 的作者(D)。
S、P分别表 示任意两个 词项
2.4.1 全同关系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有这样一段话: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停止思想了。……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 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正像达尔文 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 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位科学巨匠就是这样。”
• “工人”与“党员” • “罪犯”与“青年” • “亚洲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
S
P
相容关系
• 第一种情况 全部与全部的重合 • 第二种情况 全部与部分的重合 • 第三种情况 部分与部分的重合
S P
S
P
S
P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相容关系
• 没有共同的外延 • 广义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 • 狭义的全异关系 • 论域:确定的属概念 • 矛盾关系 • 反对关系
逻辑学
第二讲 词项与概念
内容提要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词项、概念和语词 词项的内涵和外延 词项的种类 词项外延之间的关系 词项的定义 词项的划分 主词、谓词、联词和量词概说
要点掌握提示
熟悉词项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
明确词项种类判定的标准;
能够正确地判定具体词项的类别归属; 正确判断词项之间的关系,并能用欧拉图表示; 掌握下定义和划分的方法与规则。
2.4.2 属种关系
• 一个词项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词项的部分外延重合 • 外延较大:属词项,外延较小:种概念 • “监狱”与“中国监狱” • “学生”与“大学生” S P • “法律”与“婚姻法” • 真包含于关系和真包含关系 • S和P有属种关系= S真包含P=P真包含于S
2.4.3 交叉关系 • 外延部分重合的两个词项之间的关系
种差的类型 • 性质定义:是以事物的性质为种差的定义。 • 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 发生定义:是以事物形成方式或产生原因为种差的定义。 • 例如:犯罪集团是三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 固定的犯罪组织。 • 关系定义:是以事物间的关系为种差的定义。 • 例如:偶数就是能被2整除的数。 • 功用定义:是以事物的功能为种差的定义。 • 例如: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
思考题 “工厂”和“工人”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是( )
• •
A.全同关系 C. 交叉关系
B. 属种关系 D. 全异关系
2.4.5 矛盾关系
• 同一属概念下外延一点也不重合,并且外延之 和等于其共同属概念外延的两个种概念之间的 关系。 • “红色”与“非红色” S P • “成年人”与“非成年人” M • “男演员”与“女演员”
全同(同一)关系 属种关系(真包含于/真包含关系) 交叉关系
2.4.1 全同关系
指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词项间的关系。 • “北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S P • “鲁迅”与“《阿Q正传》的作者” • “长江”与“中国最长的河流” 欧拉图 • 特点:外延相同,内涵略有差异 • “妈妈”与“母亲”“土豆”与“马铃薯” • 等义词
南大是我国的高等院校、我国的高等院校分布在全国各地
学校的干部来自五湖四海、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中国人连死都不怕,害怕困难? 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教师应当是培养千百万接班人的辛勤园丁 我是三班的学生、人贵有自知之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树是由树干、树叶、树枝等部分构成的
2.3.3 正词项和负词项
推理、命题、词项
所有的人都会死。 柏拉图是人。
所以,柏拉图会死。 有些的人会死 有些的人不会死 所有的人都不会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