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学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饲料学复习资料

饲料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饲料:是指能提供给动物所需要的某种或多种营养物质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可食物质营养物质:能被动物消化吸收利用的各种物资。

饲料分8大类:1.粗饲料2.青绿饲料3.青贮饲料4.能量饲料5.蛋白质补充料6.矿物质饲料7.维生素饲料8.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简答题)按营养物质和生产分类:1.全价配合饲料2.浓缩饲料3.精料补充料4.添加剂预混料(简答题)按配合饲料形状分类:1.粉料2.颗粒饲料3.碎饲料4.压扁料5.膨化饲料6.液体饲料7.块状饲料第二章水分平衡:有空气湿度与饲料干燥度差,而是两者间水分扩散,当达到平衡时,扩散停止,此时的水分称为水分平衡。

一般保存饲料的碎粉以不高于14%为宜。

酸败:油脂在空气重放置过久,产生难闻的气味,这种变化叫做酸败。

酸价:油脂氧化酸败的程度,以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消耗KOH的毫克数。

第三章饲料营养价值:饲料本身所含营养物质以及这些营养物质被动物利用后所产生的营养效果。

容重:代表单位容积原料的质量。

(简答题)概略养分分析法的优缺点:P30这种分析方法能够简便、快捷、长期应用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在动物营养与饲料科研与生产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该分析方法仅能给出饲料中的“粗营养物质”含量的测定值,而未能给出“粗营养物质”中各种具体营养成分的含量,在评定饲料的营养价值时不十分准确。

抗营养因子:存在于饲料中,且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产生负面影响,并对动物的健康状况产生负作用的化合物成为抗营养因子。

新鲜基础:又称为湿重或鲜重。

风干基础:干物质为90%或88%。

全干基础:没有水分活100%的干物质。

计算题:公式:(任一饲料基础上的任一组分%) /(此基础上的干物质%)=(另一种饲料基础上的同一组分%)/(此基础上的干物质%) 例题见P34 消化率:饲料某营养物质的可消化营养物质占饲料该营养物质总量的百分比。

可消化营养物质=食入-粪排出第四章青绿饲料青绿饲料:新鲜的、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植物性饲料。

饲料学复习题

饲料学复习题

饲料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部分1、饲料添加剂:是指添加到饲粮中能保护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调节机体代谢、增进动物健康,从而改善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提高动物生产水平、改进动物产品品质的物质的总称。

2酸化剂:能使饲料酸化的物质叫酸化剂。

3、全价配合饲料:完全严格按照营养需要或饲料标准配合成的饲料,可以全面满足饲喂对象和营养需要用户不必另外添加任何营养性饲用物质而直接饲喂动物。

4、预混料:指由一种或多种的添加剂原料(或单体)与载体或稀释剂搅拌均匀的混合物,又称添加剂预混料或预混料。

5、能量饲料:以干物质计算,粗蛋白含量低于20%,粗纤维含量低于18%的一类饲料叫能量饲料.6、国际分类法:是以各种饲料干物质中的主要营养特性为基础,将饲料分为甘草和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

编号系统:给每种饲料一个标准的编号,由6位数字组成,分为3节。

节之间以“—”连接。

第一位数(代表8大类的编号),第二节2位数,三节3位数(此5位数代表某饲料的编号顺序)共799992种饲料编号。

7、浓缩饲料:又称平衡用配合饲料浓缩饲料主要由三部分原料构成,即蛋白质饲料、常量矿物质饲料(钙、磷、食盐)、添加剂预混合饲料,通常为全价饲料中除去能量饲料的剩余部分。

8、配合饲料:是指按照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要求、不同生产用途的营养需要和饲料等营养价值把多种单一饲料,依一定比例、并按规定的工艺流程均匀混合而生产出的营养价值全面的能满足动物各种实际需求的饲料,有事亦称全价饲料。

9、青贮饲料:青储饲料是指将新鲜的青饲料切断装入密闭容器里,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制成一种具有特殊芳香气味、营养丰富的多汁饲料.10、半干青贮:见课本133。

低水分青贮也叫半干青贮.青饲料刈割后,经风干水分含量降到45%-55%时,植物细胞的渗透压达到5573-6080kPa。

这种条件造成多种微生物的生理干燥状态,使其生命活动受到抑制。

饲料学考试复习资料

饲料学考试复习资料

饲料学考试复习资料饲料学饲料是指凡能被动物采食又能提供给动物某种或多种营养素的物质,人们称之为饲料,从广义上讲,能强化饲养效果的某些非营养物质如各种添加剂也归为饲料之列。

第一章能量饲料(energy feeds)能量饲料是一类在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为第一条件,同时粗蛋白质含量小于20%,含有较高能量的一类饲料。

主要包括禾本科植物的籽实,籽实加工副产品,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块根、块茎、瓜果类及液体能量饲料等。

第一节谷物的籽实类饲料一、籽实类饲料营养概述(一)籽实的结构籽实是动物所采食的饲料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通常在饲料配方中占50%左右,是重要的饲料原料。

谷物籽实也称为“种子”,其外形有球形、卵圆形、纺锤形或扁椭圆形不等。

各种谷类籽实由外向内均可分为4个部分,依次为:种皮、糊粉层、胚乳和胚。

在籽实的成熟过程中,4种组织的功能不同,所含有的营养物质也不同。

(二)籽实的营养特点1、可利用能值高籽实类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无氮浸出物,无氮浸出物平均含量在70%以上,并且粗纤维含量较低,平均粗纤维含量在5%以下,只有带壳麦类在10%左右。

所以籽实类饲料的消化利用率较高,可利用能值较高,这是籽实类饲料最突出的特点。

2、蛋白质含量低,品质差籽实类饲料蛋白质含量平均仅在10%左右,与其所含有的能值相比,蛋白质含量较低,难以满足动物对蛋白质的要求。

但是由于该类饲料是全价配合饲料的主体,所以其蛋白质含量和品质对全价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的质和量具有较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籽实类饲料其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只有50%~70%,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几乎都是赖氨酸,蛋氨酸含量也较少。

3、矿物质含量不平衡矿物质含量普遍较低,缺钙。

虽然表面磷的含量较高,但主要是植酸磷,其利用率较低,同时由于它的存在还可以干扰其他矿物质元素的利用,所以有效磷的含量也不高,在实际饲喂过程中要注意补充钙、磷等矿物质。

4、维生素含量不平衡一般来说,籽实类饲料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B、烟酸、维生素E。

饲料学复习资料

饲料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⒈饲料:能够被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可促进动物生长或修补组织、调节动物生理过程的物质。

⒉饲料学:是一门研究饲料的学问,目的在于揭示饲料的化学组成及其规律、饲料的化学组成与动物营养需要之间的关系。

⒊青贮饲料:把新鲜的绿饲料切短放在密封的容器中,经过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芳香气味、营养丰富的多汁饲料。

4.添加剂预混料:指由一种或多种的添加剂原料与载体或稀释剂搅拌均匀的混合物。

5.蛋白质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粗蛋白质含量≥20%的饲料,主要包括豆类、饼粕类、粮食深加工产品、动物蛋白、微生物蛋白饲料等。

6.精料混合料:由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及添加剂组成。

为草食动物配制生产,不单独构成饲料,主要用于补充采食饲料不足的那一部分营养。

7.最低所需含糖量:使青贮饲料PH值达到4.2时所需要的原料含糖量。

8.饲料缓冲度:中和青贮原料100g完全干料中碱性物质,并使其PH值下降到4.2所需要的乳酸的克数。

9.浓缩饲料:又称平衡饲料,由蛋白质饲料,常量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三部分原料组成,通常为全价饲料中除去能量饲料剩余的部分。

10.饲料配方:根据动物营养需要所确定的饲粮中各饲料原料的百分比构成。

11.配合饲料:根据动物不同的生长阶段、不同的生理需要、不同生产性能,多种单一饲料,按照一定比例,并按规定的工艺流程均匀混合而生产出的营养价值全面的能满足动物各种实际需求的饲料。

12.饲料添加剂:为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加入的物质对天然饲料的营养成分起加强或补充作用,这种物质就是饲料添加剂。

13.能量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粗蛋白质含量<20%的饲料,包括谷类籽实、糠麸类、块根块茎类等。

14.粗饲料:自然状态下水分含量在45%以下,在干物质中粗纤维≥18%,能量价值低的饲料。

15.载体:能承载或吸附微量活性添加剂成分的微粒。

16.稀释剂:混合于一组或多组微量活性组分中的物质。

《饲料学》期末复习题

《饲料学》期末复习题

《饲料学》期末复习思考题二、比较玉米和小麦的营养价值的差别,若在肉鸡饲料中用小麦代替玉米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与玉米相比,小麦无氮浸出物中非淀粉多糖含量高不易消化,因此可以在饲料添加适量的非淀粉多糖酶制剂,以降低或消除NSP的抗营养作用。

且一般而言小麦不宜单独作为禽的能量饲料,一般可玉米按1:1~1:2添加,且粉碎粒度不宜过细。

○2小麦的粗蛋白含量高于玉米,但是和玉米一样赖氨酸缺乏,因此饲料中要补充赖氨酸的摄入。

○3小麦的粗脂肪含量较低,在肉鸡饲料中使用小麦代替玉米,可能会出现亚油酸不足等问题,需额外添加油脂。

○4小麦和玉米一样存在矿物质含量低且磷以植酸磷为主,不利于与动物体利用,所以要适量的补充钙磷。

○5维生素缺乏问题,玉米中含有丰富的VE而B族维生素含量较低;而小麦中含有丰富的B 族维生素,但VE含量偏低。

如果用小麦代替玉米,则需补充VE的摄入。

○6小麦的有效能值比玉来低,日粮中以小麦代替玉米可能会导致日粮能量偏低。

三、粗饲料的定义和主要种类?定义:自然状态下水分含量在60%以下,饲料中干物质中粗纤维不低于18%,能量价值低的一类饲料。

主要来源:干草类、农副产品(壳、荚、秸、秧、藤)、树叶、糟渣(金针菇渣、酒渣、中药渣)等。

四、简述粗饲料的加工与调制方法?粗饲料加工调制的主要途径有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途径。

1、物理加工:(1)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是指利用机械讲粗饲料铡碎、粉碎或揉碎。

粗饲料的切短和粉碎可增加采食量‘但颗粒过小在瘤胃中停留的时间也会变短,会造成纤维物质笑话吕夏景和瘤胃酸中毒,因此要控制粗饲料长度适宜。

(2)热加工:主要指蒸煮、鹏华和高压蒸汽裂解3种方法。

通过高温、高压、水蒸气处理粗饲料以达到软化粗饲料提高适口性和采食量的作用。

(3)盐化:铡碎或粉碎的秸秆饲料,用1%的食盐水,与等质量的精秆充分搅拌后,放入容器内或在水泥地面堆放,用塑料薄膜覆盖,放置12h~24h,使其自然软化,可明显提离适口性和采食量。

饲料学复习题及答案

饲料学复习题及答案

饲料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含量是指饲料中()的总和。

A. 氨基酸B. 蛋白质C. 肽类物质D. 氮含量答案:D2. 饲料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

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维生素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饲料添加剂的功能?()A. 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B. 改善饲料的适口性C. 促进动物生长D. 降低饲料成本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饲料中的粗纤维包括以下哪些成分?()A. 纤维素B. 半纤维素C. 木质素D. 淀粉答案:ABC2. 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以()。

A. 提高饲料消化率B. 减少动物腹泻C. 降低饲料成本D. 增加动物体重答案:ABC三、判断题1. 饲料中的矿物质元素对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没有重要作用。

()答案:错误2. 饲料中的维生素是动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质。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饲料中粗蛋白质和真蛋白质的区别。

答: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所有含氮物质的总和,包括真蛋白质、非蛋白氮等。

真蛋白质是指饲料中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是动物体内蛋白质合成的主要来源。

2. 描述饲料添加剂在动物饲养中的作用。

答:饲料添加剂在动物饲养中的作用包括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改善饲料的适口性、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的消化率、预防疾病等。

五、论述题1. 论述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对动物生长的影响。

答: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是动物生长和发育的两个重要因素。

能量是动物进行生命活动和维持体温所必需的,而蛋白质则是动物体内组织和器官的主要构成成分。

能量和蛋白质的比例对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如果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比例不适宜,可能会导致动物生长缓慢、体重下降、免疫力降低等问题。

因此,合理搭配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比例,对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营养: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

2,营养物质(营养素,养分):食物中的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

3,饲料:4,消化:食物(饲料)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过程。

分类:a,机械性消化b,化学性消化(最重要的环节)c,微生物消化(生物学消化)。

5,吸收:消化道内的营养成分透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循环的过程。

(以胞吞,胞吐,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为机制)6,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能力。

7,(饲料中某养分的)消化率:(饲料中某养分—粪中养分)/饲料中的养分8,瘤胃肝脏氮素循环:瘤胃中产生的氨,除部分被用于合成微生物蛋白质外,其余的经过瘤胃壁吸收入血,到肝脏合成尿素,合成的一部分尿素经过唾液或直接通过瘤胃壁返回瘤胃而被微生物再利用,另一部分则随尿液排出体外。

这种氨和尿素的循环叫作瘤胃肝脏氮素循环。

(意义:利于反刍动物提高N的利用率)9,必需氨基酸(EAA):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需要的氨基酸。

9.1,半必需氨基酸:一定条件下,可以代替和节约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

(胱氨酸,酪氨酸,丝氨酸)9.2,条件性必须氨基酸:在特定条件下,必须由饲粮供给的氨基酸9.3,氨基酸中毒:某种氨基酸过量造成的不良作用不能被补充另外一种氨基酸消除的现象。

9.4,氨基酸平衡:饲粮中各种氨基酸的数量和比例与动物维持生长,繁殖,泌乳等的需要相符合。

10,必需脂肪酸(EFA):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粮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

(亚油酸,α—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10.1: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1)表观BV=(食入氮—粪氮—尿氮)/(食入氮—粪氮)×100%(2)真BV=(食入氮—粪氮+MFN—尿氮+MFN)/(食入氮—粪氮+MFN)×100%11,常量元素:在动物体内含量大于体重万分之一的元素,或含量大于70mg/kg的元素。

饲料学复习重点

饲料学复习重点

饲料学是一门研究饲料的科学,目的是在于揭示饲料的化学组成及其规律、饲料的化学组成与动物营养需要之间的关系。

饲料是能提供饲养动物所需养分、保证健康、促进生长和生产且在合理使用下不发生有毒害作用的可食物质。

饲料学对推动我国畜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当前饲料加工企业的特点1、饲料企业规模扩大,专化业水平提高2、产业化经营成为发展趋势。

以饲料企业为“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的一条龙经营模式迅速发展。

3、经营方式逐渐改变以品牌、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为主要竞争手段的经营方式在规模企业中渐成气候。

五、当前我国饲料工业存在主要问题1、饲料与饲料添加剂资源缺泛,尤其是蛋白质资源、玉米等缺少(生物燃料)。

2.配合饲料使用比例低。

3.生产规模小;大型集团不多,自配饲料问题多。

4.基础研究薄弱。

5.从事饲料行业的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6. 解决饲料安问题刻不容缓。

7. 检查监督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1.饲料化学:各种营养物质生理学与生物学功能;2.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法与原理;3、各种饲料营养特性及饲用价值;4、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5、配合饲料质量管理。

第一节水分一、水的作用二、水的存在形式:游离水(free water)与结合水(bound water)。

三、水的含量一般饲料中水分含量要求12%-14%, 但有些新鲜样水分含量有60%-90%,或更高。

饲料中水分含量高则不宜保藏,易发生霉变变质。

四、水分活度饲料所显示的水蒸汽压(P)对同一温度下的最大水蒸汽压(Po)之比。

即:Aw=P/P0概念: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

植物中含量在40%-80%。

动物体内较少。

低聚糖应用低聚糖或寡聚糖,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形成的直链或支链的一类糖。

目前动物营养中所研究的寡聚糖主要是指不能被人或其它单胃动物自身分泌的酶分解,但能对机体微生物区系、免疫等功能有影响的特殊糖类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称解释:
1.饲料
2.粗蛋白
3.粗饲料
4.青贮饲料
5.能量饲料
6.饲料添加剂
7.配合饲料
8.浓缩料
9.饲料学
10.结合水
11.风干(半干)状态(基础)
12.粗纤维
13.青干饲料
14.青绿饲料
15.矿物质饲料
简答题:
1.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2.能量饲料的涵义、类别与作用。

3.何谓动物性蛋白质饲料、非蛋白氮饲料。

4.粗饲料的加工调制方法主要有那些?物理加工有什么作用?
5.反刍行为。

6.饲料学的学习目的。

7.我国饲料分类法的原则、编码系统。

8.范氏粗纤维分析方案。

9.常规青贮饲料制作的原理。

10.饲料配方设计原则
11.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方法
12.开发饲料资源应注意的问题
13.作为饲料添加剂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4.何谓饲料添加剂?常用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主要有那些
15.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饲料添加剂
16.常用的钙源性饲料、磷源性饲料主要有那些
17.各类蛋白质饲料应用注意事项、抗营养因子及其处理方法
18.调制优良的青贮饲料应具备那些条件?
19.特种青贮有那些?
20.影响干草及产品的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21.简述消化试验的基本要求
22.氨基酸有效性的评定方法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论述题:
1.制作青贮饲料依据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怎样材料制作品质优良的青贮料?
2.如何科学合理利用棉籽饼粕、菜籽饼粕、花生饼粕等非常规蛋白质饲料资源?
3.在设计奶牛配方时需要考虑那些因素?叙述具体的设计过程。

4.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饲料添加剂?
5.畜禽养殖业中有机微量元素为什么能够得到广泛应用?
6.中国饲料资源有那些特点?怎样合理利用才能满足持续发展的畜牧业的需要?
7.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青绿饲料的使用注意事项和饲喂价值
8.粗饲料氨化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实际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9.玉米在猪、禽饲粮中用量过多时,会导致瘦肉率下降、体脂变软。

为什么?
10.小麦通常被作为鱼类能量饲料的首选原料。

为什么?
11.根据鱼粉的营养特性和饲用价值,谈谈在单胃动物的饲料中如何科学合理的应用。

12.乳清粉是幼龄动物(如仔猪)的优良饲料。

这是为什么?
13.评定能量的各指标,并简述其优缺点。

14.论述代谢试验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