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9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学
目标
1.认识“囊、露”等14个生字,会写“念、级、段”等12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4.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5.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教学
重点
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写一写。
教学
难点
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仿写一段心理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老虎的图片)
2.下面这些情况你遇到过吗?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又会想些什么?(说一说)
试卷发下来了,我只考了86分,而且错的都是计算题,我……
放学路上,我……妈妈做了许多好吃的菜,可我……妈妈问:“期中试卷发下来了吗?考了多少分?”我……我慢吞吞地把试卷拿给妈妈,妈妈一看不禁皱起了眉头,我心想……可没想到妈妈看了我一眼,并没有批评我,而是安慰我说:“这次没考好不要紧,自己找找原因,争取下次进步!”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
班级一段兄妹俩排练连衣裤
改变亏得挖了哄堂大笑砸锅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为学文打下基础。
新课
教学
二、细读课文,体会心理。
1.(出示提示句)学生根据事情的发展,边读画出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看着同班小朋友在台上又唱又跳,我……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神态 狼狈
紧张
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唉声叹气地对我说:“你一 出场就豁几个虎跳,那就强多了。”我没回答他, 可是心里想: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 至于砸锅了。
心理 后悔
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老虎呢?为什么 没豁虎跳会惹起哄堂大笑呢?我至今还不明白。
心理 不明白
“我”的心理变化
期待
自信
紧张 狼狈
“记住了!”我连忙答应。我有充分的自信。
语言 自信
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 里啊呜啊呜直叫。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 上一阵热。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 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动作 神态
紧张
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 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一阵阵 接连不断。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 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不Βιβλιοθήκη 白如何 体会 人物 的心 情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借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 写,体会“我”的心情变化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全校周会汇报演出,我扮演一 只大老虎,结果演砸了。
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我”的心理变化的?
我一直没在台上露过脸,看着同班的小朋 友在台上又唱又跳,边说边比画,我真个羡慕 得要死。我多想在台上露露脸,尝尝大家都看 着我,给我鼓掌是什么味道。
“羡慕” “多想”表现了作者强烈盼 望想参加演出的心理。
有一回又逢到我们班表演,班主任在分派 角色的时候,我殷切期待的目光可能引起了 她的注意。分派到最后,她看了我半晌才下 决心说:“就这样吧,你扮老虎。”
迫切地想得 到一个角色
心理 期待
她说:“不要紧,扮老虎不一定要豁虎跳。你先四 脚着地爬上台,见了他们兄妹俩就站起来,啊呜啊呜 叫着,向他们扑过去,他们逃你就追。等到猎人上场, 对你连开两枪,你就躺下来一死掉。记住了吗?”

语文四年级205单元第19课《高山流水》

语文四年级205单元第19课《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现的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高山流水》乐曲。

学生:搜集有关钟子期、俞伯牙的资料。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题质疑1、师:同学们,你们好。

现在我们欣赏的这首曲子的曲名叫做《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音律悠扬,意境古雅。

时隐时现的旋律,让人犹如置身于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清澈活泼的节奏又让人仿佛人看见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湖海。

《高山流水》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俞伯牙先生所弹奏。

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

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

但是,遗憾的是俞伯牙只能面江对月,抒发心中的感情,一直没有碰见过能听懂他音乐的人。

曲高和寡,知音难觅,伯牙是多么渴望能有一位知音呀。

那日,正当伯牙面对秋江圆月,借曲抒情之时,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出现了,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

钟子期竟然完全听懂了伯牙的音乐,伯牙万分激动,两人一见如故,结为知音,并约定来年再相会。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高山流水”中所包含的动人传说。

2、师:来,让我们齐读课题,《高山流水》。

读了课题,你会有些什么疑问呢?好,让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提出了哪些疑问。

生1:“高山流水”本意指什么?生2:课文中又有什么具体含义呢?生3:“高山流水”又指代什么?师:非常好,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现在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去学习19课《高山流水》。

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遇到难读的字音可以多读几遍,也可以同桌间互相正音。

很好,同学都读特别的认真,下面请同学来读读课文中的这些生字新词:生齐读:风平浪静、气势磅礴、烟波浩渺、催人泪下、心急如焚、如泣如诉、高山流水、意味深长、啧啧赞叹。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优质教案+类文阅读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优质教案+类文阅读

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囊、级”等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露、角、哄、唉”,会写本课“念、级”等12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4.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5.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教学重点】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写一写。

【教学难点】1.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仿写一段心理活动。

2. 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囊、级”等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露、角、哄、唉”,会写本课“念、级”等12个字。

(重点)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重点)【教具准备】小学课件资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重点)2.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难点)3.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难点)【教具准备】小学课件资源板书设计可爱期待上台19一直窝囊的大老虎自信排练难紧张演出哄堂大笑课后反思成功之处:读书伊始,指导学生抓住题眼,把握全文,抓住“窝囊”一词,使学生既理解了“窝囊”一词的意思,又在“窝囊”这一词的关照下阅读全文。

在讲解课文内容这一过程中,师生共同对文本进行详细、深入的阅读,层层深入地感悟品味语言、理解重点句子,既读懂了故事,也学习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同时结合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展开合理想象,等方法学习语言,收到很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让同学上台上来表演老虎的动作,影响了对重点词句更为深入和扎实的训练,使得重点没有突出,教学特色也不鲜明。

类文阅读-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我们一起煮月亮(节选)大概是在一个月圆之夜,我们一群小孩子玩了捞月亮的游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秦兵马俑》优教课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秦兵马俑》优教课件
秦兵马俑
学习导航
初读感知 生字学习
词语学习
课文学习 课文总结
课后作业
初读感知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乘”。
2、学习作者通过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
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
态与气势,增强民族自豪感。
生字学习
点击
赞誉 誉 yù 统 tǒng 统一
征 zhēng 征集
瞰 kàn 俯瞰 率 shuài 率领
靡 mǐ 风靡
之国
chéng 乘机
词语学习
鸟瞰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魁梧 神态自若 久经沙场 跃跃欲试 殊死拼搏 绝无仅有 惟妙惟肖
课文学习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它 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体现了什么?
课文学习
课后作业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词。
2、运用通过中心句把内容写具
体的方法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处
风景。
课文学习
武士俑——身穿、披挂、脚蹬、 手持
骑兵俑——短甲、紧口裤、 长靴、缰绳、弓箭 陶马——形体健壮、肌肉 丰满、撒开四蹄、腾空而 起、踏上征程
课文学习
阅读第8自然段,说说作者描写兵马 俑的神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又将描 述与想象相结合,表现出兵马俑的“个 性鲜明”。
阅读第2自然段,找出这段的中心句。
兵马俑规模宏大。
课文学习 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
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
么大。 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 的说明方法,总写兵马俑 的规模宏大。
课文学习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秦兵马俑》名师教案(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秦兵马俑》名师教案(人教版)

《秦兵马俑》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乘”。

2、学习作者通过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兵马俑的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总分总的写作思路,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

教学过程:一、观看视频,导入新课1、师出示兵马俑图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画上是哪里吗?(秦兵马俑)2、秦始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它的发现,轰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19、秦兵马俑)学生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哪些问题要问呢?(生自由提问)师总结典型问题:兵马俑有哪些特点呢?作者从哪些方面去写秦兵马俑的?秦兵马俑有哪些重要价值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想办法解决,并把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带音生字:誉、瞰、统、率、征、靡、魁、搏(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3、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和本课重点词语:享誉鸟瞰统率南征北战所向披靡魁梧拼搏(1)各种形式读词语。

(自由读、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2)词语理解。

哪个词语理解了或不理解都可以站起来说一说。

4、学习多音字:乘:chéng(乘车)shèng(战车千乘)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看看作者是如何去描写兵马俑的特点的。

三、精读领悟(一)全文共分几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兵马俑的出土地点和珍贵价值。

四年级上册第19课讲解

四年级上册第19课讲解

四年级上册第19课讲解第19课是《捉迷藏》,是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课是一个故事类的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小女孩儿和她的爸爸玩捉迷藏的故事,介绍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山洞的神秘和探险的向往,以及亲子关系的温馨。

本课的重点是故事的理解和理解语篇中的文化常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对古代文化的认知,同时也可以启发他们对父母、家庭和友谊的思考。

首先,我们来看看本课的故事情节。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女孩儿叫小梅。

小梅和她的爸爸玩捉迷藏的游戏。

小梅躲进一个山洞里,爸爸找了很久都找不到她。

最后小梅通过唱歌给爸爸暗示,爸爸才找到了她。

爸爸找到小梅后,还给她讲了一些关于山洞的古代传说和探险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小梅和她爸爸之间的亲子关系是非常亲密的。

爸爸对小梅的关心和疼爱体现在他找小梅的过程中。

而小梅通过唱歌给爸爸暗示她的位置,也展示了她聪明和机智的一面。

这样的亲子关系温馨而又和谐,让人感到温暖。

同时,通过小梅和爸爸的这个游戏,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对山洞的探险和神秘感的向往。

爸爸给小梅讲的山洞传说中,有一个洞府,里面藏着很多珍宝和仙草。

这些古代传说让我们联想到了中国古代的仙山和洞府的故事,这也是中国古代人们对山洞的一种神秘和美好的想象。

除了故事情节,本课还通过语篇设置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思考。

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捉迷藏》这个故事的主题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思维,通过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总结出主题是亲情和友情。

故事中爸爸对小梅的关心和照顾,以及小梅和爸爸的默契与合作,展示了亲子关系和友谊的重要性。

此外,本课还引导学生对文本中出现的生词进行理解。

比如生词“珍宝”、“陈列”等。

通过课文的解读和生词的学习,学生们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第19课《捉迷藏》是一个非常有趣和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对山洞的神秘和探险的向往,感受到亲子关系和友谊的温暖,同时也可以通过阅读和理解文本,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编写童话故事》教案

《编写童话故事》教案

《编写童话故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19课《编写童话故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如何编写童话故事,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童话故事的基本结构,学会用想象和创意编写自己的童话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童话故事的基本结构,学会编写童话故事。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文学,乐于创作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童话故事的基本结构,学会编写童话故事。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童话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课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童话故事的人物、场景,引导学生进入童话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15分钟)3. 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布置练习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个具有创意的童话故事。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完成练习任务。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各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编写的童话故事,其他同学和教师对展示的故事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童话故事基本结构:开头:引入故事,设置悬念发展:描述故事情节,展示人物性格高潮:矛盾冲突达到顶峰结局:解决问题,故事结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编写一个童话故事答案:略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19课《编写童话故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如何编写童话故事,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童话故事的基本结构,学会用想象和创意编写自己的童话故事。

重点和难点解析:童话故事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以寓言、幻想、夸张、象征等手法为表现手段,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在本节课中,让学生掌握童话故事的基本结构是教学的重点,因为只有了解了童话故事的结构,学生才能更好地编写童话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几乎把所有的时间放在了字词的教学上,全文生词、二类词以及四字词组多达六十多个,整篇课文几乎由四字词组构成的。这么多的词语,显然是学习课文的最大障碍!好不容易学完了这些词语,发现学生还是不能够很好地读通课文内容,因此,对课文中一些难读的句子又进行了梳理,经过训练以后,基本上读通了课文。发现就要下课了,但学生对整篇课文的脉络层次还是不够清晰,整体感知还需要训练!这倒并不难,紧紧抓住课文第3节这一句过渡句,以前也曾经进行过关于过渡句的训练,因此很快的课文层次也就迎刃而解一清二楚了!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六、限时作业。
板书:
规模宏大
19 秦兵马俑 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二次备课
开始时可以复习导入。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然后让他们回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效果检测情况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可真长,内容可真多,这是我对这篇课文的最初印象,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一篇比较棘手的课文,上下来的感觉不是很好,学生学习气氛很是沉闷,他们居然对它不感兴趣!
(6)写骑兵俑姿态。
(7)写车兵俑姿态。
(8)写弓弩手姿态。
(9)写马俑姿态。
(10)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1)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5、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将3至10节归并在一起。引导学生用过渡段概括段意。)精读第二段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电子备课
单位
单元
专题
世界遗产
课型
略读课文
任课教师
课时
1课时
从第课时到第课时
课题
19、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个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1)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
(2)换一种说法。 (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五、系统总结:
1、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文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感情朗读训练点
第2、3自然段
读说结合训练点
课文最后一段
教学重点
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教学难点
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教学准备
兵马俑的资料。
预习提纲
(见县下发预习提纲)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二、成果展示: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
思考:秦兵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三、精讲点拨:
1、指名朗读生字、找出新词。
2、意思: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1、指名朗读,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2、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面感受。)
四、拓展延伸:
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3、朗读词语。
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
(1)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
(2)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3)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写将军姿态。
(5)写武士姿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