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
对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的认识

对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的认识叶圣陶,字世铭,号樵山,生于清末民初,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
他对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其教育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近现代教育史。
叶圣陶提出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对当今的教学活动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作文教学理念中。
他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叶圣陶看来,作文教学不仅仅是教导学生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情感品格,使他们成为自主思考、独立表达的人才。
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不仅关注学生的写作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富有启示,更在实践中得到了有效的验证。
他提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注重作文教学的实际效果和学生的个体发展。
在他的作文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对象,而是积极参与思考和表达的主体。
他以身作则,倡导“师生平等”,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和发挥余地。
在叶圣陶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不再是单纯的“练笔”,而是一种人格的张扬和思想的表达,是一种人生体验和精神追求。
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对教育改革和教学提升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我们应当深刻领会叶圣陶提出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作文教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使作文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支撑点,为他们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培养更多的人才。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叶圣陶所呼唤的“教育有人味”,使每一位学生在作文教学中都能得到真正的关怀和启发,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对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的认识

对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的认识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诗人、作家。
他一生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教育作品,对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作文教学思想是他长期教学经验的积累,贯穿了整个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核心。
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的基本特点,首先是以学生为主体。
在叶圣陶看来,学生是作文教学的主体,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
因此在他的作文教学中,强调的是发扬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写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充分体现个体差异的特点,变成一个独立、自主的“作家”。
其次,叶圣陶的作文教学中,强调感召性。
在文化承传方面,他注重感染力,认为教育只有真情投入,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才能使学生按照自己意愿去学习。
在写作上,他引导学生以真实情感为写作基础,秉承“血泪和汗水”的写作精神,强调写作必须具有真实性、感催性、生命气息和内涵。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写作中体会到创作的快乐,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作家。
叶圣陶还强调文体的塑造。
他认为不同的文体需要不同的写作技巧,而且每一种文体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和特殊要求。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他注重让学生掌握多种文体的写作技能,既要注意实用性、可操作性,同时也要保持文学性、艺术性。
最后,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还注重以实用为导向。
他认为作文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文学爱好,而是为了让学生在今后生活和工作中有更强的表达能力。
因此,在他的教学中,作文教学强调“以实用为导向”,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写作中培养出生活的态度和工作的能力。
总之,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贯穿了整个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旨在培养“独立自主的作家”,这都是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的重要特点。
他的作文教学不仅强调真诚、实用,更着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当代的中小学作文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关于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的文献综述

同时,叶圣陶也强调了作文的实用性。他认为,作文不仅仅是为了表达,更 是为了交流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应当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生 活中的问题,通过写作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还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他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和前提。他在《国文教学》中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一观点提 醒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学生 可以吸收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从而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和语言表达方式。因此, 我们的作文教学,应当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 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强调“为学习”。他认为,作文不仅仅是为了表达, 更是为了学习。他在《怎样写作》中指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 话一样,胸中有积蓄,不吐不快。”这里的“积蓄”,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学习 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深化对这些知识和经验的理解,同时 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叶圣陶认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基础。因此,初中 作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 物、人物等,并鼓励他们积极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 写作素材,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强化学生的写作训练
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论,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和人生 观。他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一观点提 醒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写作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 的写作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 和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叶圣陶的教学思想及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文学家。
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本文将从叶圣陶的教学思想及其实践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叶圣陶的教学思想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叶圣陶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他强调,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品德培养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在他看来,德育是教育的基础,智育是教育的核心,体育是教育的保障。
2. 教学以学生为本叶圣陶主张教学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注重启发式教学叶圣陶提倡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他主张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强调实践性教学叶圣陶强调实践性教学,认为教学应该紧密结合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他主张教师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5. 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叶圣陶认为,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他主张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叶圣陶的教学实践1. 创办新教育实验区叶圣陶在新教育运动中,积极倡导和实践新教育思想。
他曾在江苏无锡创办了“新教育实验区”,推行新教育理念,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编写教材,注重实用性叶圣陶注重教材的编写,强调教材的实用性。
他编写的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实际,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在他的影响下,我国教材编写逐渐走向实用化、科学化。
3. 深入课堂,关注学生叶圣陶注重深入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的认识

对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的认识叶圣陶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作家,其教育思想以及作品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识。
通过对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的深入研究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和运用叶圣陶的教学理念,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提高语文素养。
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的第一要义是以学生为中心。
叶圣陶认为,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他们的写作潜能。
这一点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则。
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和创造力。
叶圣陶作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叶圣陶提出“以情发思”、“以情引思”、“以情助思”的教学观点,强调作文教学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体验,要让学生通过情感的体验和情感的碰撞,激发出他们的思维火花。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如情感体验、情景模拟、情感连线等,帮助学生加深对事物的认知,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的第三要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叶圣陶认为,作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要让学生在写作中发现美、创造美、感悟美,使其审美情感得到升华和发展。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对事物的感悟和表达,引导他们通过作文来表达自己对美的认知和感受,让他们在写作中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
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培养思维能力、审美意识为关键特征的教学理念。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贯彻落实叶圣陶的教学观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深入思考、发现美、表达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当代教育者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搭建更加宽广的舞台。
名家精选作文教学思想----叶圣陶

名家精选作文教学思想----叶圣陶叶圣陶10.1作文与做人——求诚。
其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是求诚和应需。
求诚参见3.2和4.2。
外求——物为主,真切把握;内求——心为主,严格自律。
生活充实——指精神生活能力强,能够自立、自强。
充实精神生活两条道路。
一训练思想,二培力强,能够自立、自强。
充实精神生活两条道路。
一训练思想,二培养感情,为立诚创造条件,这样有蓄积可以倾吐。
此为正真之写作教学。
10.2应试与应需。
以应需为最要紧。
文德教育之误区。
作文与做人应该区分之。
不可以片面强求思想性,片面追求文章之立意高。
为应需不为应试。
10.3授知与亲知。
知与行。
知行并重。
重视技能。
10.4。
写作与阅读。
但是叶论认为“阅读为写作之基础”,此为经验主义的写作教学观,失衡的读写观。
10.5基础与源头。
潘新和提出读写并行观。
读——目的是鉴赏求知;写——表情达意。
读始于言,写始于物。
读面对的是精神产品;写面对杂乱无章的素材和朦胧不清的思绪。
内部话语转变为外部话语。
吸收不决定倾吐。
10.6临摹与创造。
临摹培养模仿力,求像(过像则死),重借鉴。
创造培养创造力,求真,重超越。
如何使得学习写处于主动地位?10.7求通与求好。
通与好讲究诚实与精密。
将线表珠。
连贯、圆融、调顺。
思想、语言和文字其实是一样的,三位一体的。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对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的认识

对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的认识叶圣陶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认为,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他的教育思想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推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思想对当今教育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他认为,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实际生活,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充分锻炼,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在当代教育中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对传统教育的批判精神,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强调教师的育人功能,这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应该注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各种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要注重关心学生的成长,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对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的认识

对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的认识【摘要】叶圣陶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重要的教育家之一,他在作文教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特点,实践意义,现实应用以及启示。
叶圣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倡导“观察、思考、表达”的写作过程。
他的作文教学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人文精神,对现代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对于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具有持续影响。
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的重要性在当今教育领域依然不可忽视。
【关键词】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认识、重要性、核心内容、特点、实践意义、现实应用、启示、现代作文教学、持续影响、重要意义1. 引言1.1 叶圣陶作文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叶圣陶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位杰出教育家和作家,他在作文教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叶圣陶作文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上,更在于其对学生成长和人格修养的重要意义。
叶圣陶强调作文是一种对个性、品格和心灵的培养,通过作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叶圣陶作文教学理念的重要性还在于其注重学生的自由和个性发展,尊重学生自己的感情和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写作风格。
叶圣陶作文教学理念不仅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更能对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终身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 正文2.1 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叶圣陶认为,写作是一种表达思想、情感和意志的重要方式,是思维和语言的结合。
他强调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叶圣陶认为,作文不仅是一种表达能力,还是一种思维能力,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
叶圣陶先生是一位现代著名作家,同时也是一位语文教育理论家。
叶老的作文教学思
想是他长期从事写作实践和教育工作的理论概括,内容之丰富,认识之深刻,乃国内少有的。
因此,认真学习叶老的作文教学思想,对推进当前作文教学改革,进一步探求语文教
学科学化和民族化的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强调为文诚实。
叶老在《语文教学二十韵》里提出的“立诚最为贵”的观点,是他数十年来一贯坚持、反复申说的主张。
早在1919年他写第一篇语文教育论著的时候,就强调学生作文“必求合乎论理,而不贵乎虚衍”。
到三十年代,他明确提出了衡量文章优劣的两根标尺,即“诚实”与“精密”。
而所谓“诚实”就是“怎样想就怎样写”,“文章必须与写作者的思想、性质、环境等一致”,“从原料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
作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雹卑鄙的态度。
”也就是说,写文章“无非是一点,我听到的,看到的,真懂得,真体会到的东西来告诉读者或听众,并不是舞文弄墨,随便说两句花言巧语欺骗读者和听众”。
到了八十年代,叶老又强调;“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容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
”学生作文,首先要问有没有这回事;其次,才看写的好不好。
“话与文都不是可以‘做作’的,有几分品德知识能力只能
说几分的话,写几分的文。
”可见,作文关系到怎样做人和做怎样的人的问题。
文章是反映客观世界现象的。
但它不是单纯地反映现象,而是通过对客观现象的叙述、描写或议论,来揭示它的本质意义,并表明作者的看法的。
文章能否忠实地反映客观世界
的真实面貌,正确地揭示它的本质意义,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
叶老说:“无论写什么
东西,立尝观点总得正确,思想方法总得对头。
”因此,我们对小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就不能为作文而作文,而应该加强作文训练的思想性。
换句话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这样,他们才能对观察到的事事物物作出正确的判断,
辨别出真伪、善恶、美丑来。
“作文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
”我们从
文章表达能力的强弱,可以看出思想水平的高低。
做老实人,写老实文,作文和做人是统
一的。
为此,我们在指导学生怎样作文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怎样做人。
2.强调言语交际。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着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弊端,那就是脱离社会需要,有文学化
的倾向。
追究这种作文教学弊端的成因,不能不检讨我国传统作文的消极影响。
我国的科
举制自隋代开始,实行了一千三百余年,封建社会末期最为腐朽的“八股取士”控制了科
举考试达五百年之久。
这五百年间,学校教育的重心就是训练学生读八股文,作八股文,
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
为此,叶老指出:“关于作文教学,大概先得想想学生为什么
要作文。
要回答似乎并不难,当然是:人在生活中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学作文。
在从前并不是人人需要,在今天却是人人需要。
写封信,打个报告,写个总结,起草个发
言稿,写一份说明书,写一篇研究论文,诸如此类,不是各行各业要经常做的事吗?因此,要求学生要学好作文,在中学阶段打下结实的基矗至于作诗作小说,并不是人人所需要,
学生有兴致去试作,当然绝对不宜禁止,但是这并非作文教学的目标。
”叶老说得多么中肯,“中学阶段打下结实的基幢,小学阶段更应打好基矗这里的“基幢当然只能是实用性表达
本领的基础,而绝对不是为文学创作铺路。
叶老为什么强调按照言语交际的需要来改革我们作文教学呢?
首先,是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外国的教改动态。
现今的欧美和
日本的写作教学中都很重视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决定作文训练的体裁和题材。
他
们非常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非常注意启发学生把握说写的目的、对象和场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
从上述一些情况不难看出,外国作文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来考虑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
再次,言语交际作文教学范围很广。
言语交际作文教学就是实用化的其范围非常广泛。
写有一定格式的应用文是实用的要求,写没有一定格式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也是实用化的需要。
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太感人了,作为邱少云的战友——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李元兴同志,他要把亲眼看到的英雄事迹告诉大家,写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是实用的需要。
巴金二十岁时,乘“昂热号”邮船去法国留学,为使两个哥哥能“领略一些海上旅行的乐趣”,写了《海上日出》,这也是实用的需要。
同样,说明文《赵州桥》、议论文《为人民服务》,都是实用的产物。
实用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因此,实用化决不能只是写应用文。
3.强调读写结合。
叶老在《阅读是写作的基捶一文中指出:“有些人把阅读和写作看做不甚相干的两回事,而且特别看重写作,总是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行,好像语文程度就只看写作程度似的。
阅读的基础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
”在《论写作教学》中,叶老又说:“教学生阅读,一部分的目的在给他们作榜样。
因此教学就得着眼于:(一)所表现的作者积蓄,(二)作者用什么功夫来表达他的积蓄。
这无非要使学生知道,胸中所积蓄要达到如何充实
而深美的程度,那才非发表不可。
发表又要如何苦心经营,一丝不苟,那才算做到了家。
”
叶老为什么说:“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呢?
第一,我们从语文教学任务看。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阅读,是内化的吸收,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理解的过程;作文,是外化的表达,是对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
所以,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又作用于阅读。
要想很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必须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我们从学生学习语文过程看,,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一点儿也不能脱离模仿,怎样遣词造句,怎样联句成段,怎样构段成篇,怎样写景状物,怎样叙事记人,初学作文的学生在这些问题前往往无所措手足,教师提供一篇范文,让学生揣摩领会,他们会恍然大悟:“哦,我会写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
就证明着应该怎样写。
”(鲁迅语)
4.强调自能作文。
长期以来传统的做法是:教师命题学生做,学生作文教师改,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教师在改文中疲于奔命,束缚了身心,而且把学生摒在改文实践的大门之外,使学生成为被动的客体。
叶老指出: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重视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自己的动脑、动口、动手,在主动的思考、探索中,逐步提高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不能把教师作为依赖,因为学生总有一天要离开教师,“那时候感到不能独自满足当前的实际需要,岂不是极大的苦恼?”因此,必须改变传统作文教学的观念,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
叶老又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
修改文章决非雕虫小技,养成习惯也决非一般认识问题,这是一切学习写作的人修辞立其诚的过程,也是文章去瑕纯玉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伴随写作能力的提高,观察力、思维力和意志力以及办事认真负责的品质,都将同步获得增长。
尤其对正在成长的学生更是如此。
”从教学论观点来看,学生作文的过程是认识事物和表达对事物认识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中反映为既能“作”,又能“改”,才算得上是完整的作文能力。
修改作文,是修改文章的内容,选材是否正确,表达是否完善。
由此推理,教师批改是代学生修改选择材料和表达内容以及认识不足之处,是越俎代庖。
学生自己修改当然没有教师修改那么完美正确,但训练多了,学生写写改改,改改写写,
反复思考原来的认识,这样迂回曲折的过程,就是提高,就是进步。
从一点一滴修正各个方面的谬误和不足到逐步完善自己作文,才是真正获得作文能力。
指导学生自改作文,要有层次性。
自改文章不一定要求一下子修改全文,或改一句,或改一段,或改开头,或改结尾,或改字词,式改篇章,每次练习有每次的目的和要求,确定重点,有的放矢,由易到难,由部分到整体,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