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同解说词
古都大同

古都大同“天下大同,古都大同”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了我们大同富有的特色——古。
大同市,一个浓缩了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都,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
我做为一名大同人,怎么会不知道大同的各色景点呢,所有的景点都以古来著称。
接下来,我就要领大家来游我们大同的第一站——九龙壁。
说起九龙壁,我想大家都不陌生,有什么故宫九龙壁呀、北海九龙壁、香炉峰九龙壁、白贡九龙壁……等等系列的九龙壁。
但是最著名的还是大同的九龙壁啦。
不信我给你介绍介绍,保证让你大开眼界,大吃一惊。
话说这大同九龙壁,历史可是不一般啊!这九龙壁是明朝开国的第一个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三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叫朱桂命人修筑的。
相传,在九龙壁修筑的时候,因为九龙壁上的龙以假乱真,引来了天上的巨龙送来的甘露,但金泊仓三步之内被雷砸出两眼井,两眼井水一甜一苦,后来便有了民间的俗话“三步井两眼,一眼苦来一眼甜。
”距今以有了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这九龙壁的历史也说了,让你也震惊了吧,也别太惊讶了,接下来还会有更让你吃惊的。
九龙壁的规模都可是相当的大啊,连故宫里的都比不上它。
那壁上的龙栩栩如生,磅礴的气势不觉让人一惊,九条龙的姿态各异,翻旋盘绕,腾云飞舞,张牙舞爪,逼真的姿态仿佛龙要飞出来一般。
傍晚时分,灯光打在壁身上,没有了白天的气势,反而给龙加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让人想探一探究竟,有了些稳重和端庄。
游完了九龙壁,我想你对大同的历史也有那么一些了解了吧。
那么,接下来的第二站会让你更加喜欢大同,对大同的历史更加着迷。
这就是我国最大的石雕之一,来到大同,这里可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
云冈石窟同九龙壁一样有着磅礴的气势,但是比九龙壁更增加了些端庄和严肃,这是我国佛教艺术文化的巅峰杰作。
这云冈石窟可是比九龙壁历史还要悠久啊,它距今已经1500多年了。
窟内的佛像大大小小,面带微笑,给人一种慈祥端庄的样子。
由于一些人为和自然的风化,窟内一些小的佛像已经不是很清晰了,但这并不影响石窟给人带来的震憾,反而带来了一些古朴。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天下为公,天下大同,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追求。
天下为公,意味着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无论种族、国籍、性别、身份背景,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公正对待,没有任何歧视。
道德观念应该普及,尊重他人的存在与尊严,追求共同进步与发展。
建立公平的制度与规则,并通过法律来保障每个人的权益,使得社会秩序更加公正、和谐。
天下大同,意味着人类共同构建一个没有边界、没有战争的世界。
人们不再因为地域、国籍而分隔,而是将人类看作一个整体,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各国之间的合作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
共同面对全球问题,比如气候变化、贫困、疾病等,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通过合作与和平,使世界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和平与繁荣。
然而,实现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道路并不容易。
首先,要解决世界上存在的差距与不公问题。
贫富差距导致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地区的人们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难以享受到平等的待遇。
此外,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差异也使得国家之间的合作面临挑战。
要实现天下大同,需要各国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包容,以及相互学习和合作。
为了实现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理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
我们可以通过关注和支持公益事业,为社会的公平、正义发声。
我们可以主动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弘扬公平、和谐的理念,传递正能量,帮助他人,推动社会进步。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追求的目标。
虽然实现这一目标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相信我们定能够迈向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统一的世界。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追求,是我们人类前进的方向。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人类社会经历了激烈的变革和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紧密相连。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贫富差距、战争与冲突、环境破坏等等。
为了实现天下为公、天下大同,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名家名作Famousworks2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梁兆江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而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共同富裕。
现代所提的共同富裕并不是横空出世,而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文学名著《诗经》中对大同进行了阐释: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样美好的理想社会是千百年来代代中国人所共同追求的目标,无论是魏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还是近代以来康有为的《大同书》中所描绘的大同之世:“大同之世,人人皆居于公所,不须建室,其工室外则有大旅舍焉。
”又或是近现代中国共产党人所不懈追求的马克思主义,这些先进的思想当中都包含着朴素的大同理念。
大同就是指的我们今天的共同富裕,指的就是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大同社会的美好理想,顺着历史的小舟来到了我们这一代中国人面前,这属于代代中国人的古老的理想,化作一颗种子,深植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自强不息,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在“计利当计天下利”的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不懈地奋斗,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大同的种子,希望它有一天能长成参天大树,为中国人民遮风挡雨。
功夫不负有心人,于是我们惊喜地看到中国有了让世界瞩目的脱贫成绩。
“十三五”期间,我国超过5000万的农村人口,摆脱了绝对贫困;我国的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30%,由2016年的4124元到2019年的9054元,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得到解决,突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960多万贫困民众乔迁新居,并且农村的贫困率下降至0.6% 2019年,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34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三区三州”贫困人口由2018年的172万减少到2019年底的43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效显著,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即将消除农村绝对贫困。
介绍大同传统文化的解说词

介绍大同传统文化的解说词大同传统文化是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之一,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研究。
在这篇解说词中,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大同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独特之处。
首先,大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这里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期。
大同曾是北方军事重镇,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军事文化的痕迹,如明代的古城墙、古代的军事要塞等。
这些历史遗迹不仅展示了大同作为军事要地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古代建筑和城市规划的独特魅力。
其次,大同传统文化中的民俗风情也是其独特之处。
大同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方,这里的文化交融使得大同的民俗文化异常丰富多样。
例如,大同的传统节日庙会是当地人民最为喜爱的活动之一。
庙会上人们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表演,品尝到各种美食,体验到当地民俗的独特魅力。
同时,大同还有很多传统手工艺品,如大同剪纸、大同石雕等,这些工艺品不仅展示了大同人民的聪明才智,也是大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大同还以其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而闻名于世。
大同是北方地区的文化重镇,这里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地广为流传,也影响了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
大同的传统音乐和舞蹈也是其文化的瑰宝,如大同花鼓、大同锣鼓等。
这些音乐和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富有动感的表演风格,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喜爱。
总结起来,大同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以其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民俗风情、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特色,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研究。
通过了解大同传统文化,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也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文化瑰宝。
中国古都天下大同

自山西归来,每每想到大同总想写些什么,然而却不知如何下笔,也许大同在我的心里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只能用心来体会。
未到大同之前,我一直认为它只是一个普通的北方城市,窄窄的路上铺满了煤灰,矮矮的房子,天空中弥漫着粉尘,蓝天白云对大同而言只是一个遥远的梦。
然而,一路前行的车子一点一点揭开了大同神秘的面纱,展现在我眼前的却是另一番景色:古朴的街灯,宽阔而整洁的街道,崭新的楼房。
我愣了,这是大同吗?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唯一没有猜错的就是风,自我开始向往云冈石窟的那天起,我就认定了大同是风的故乡。
果然,当我步出车门的那一霎便接受了风的洗礼,风中的寒意穿透了我的身体,然而也是风带走了阴霾,抬眼望去,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凝脂般的白云,我开始怀疑是否人在梦中。
沿路走来,巨幅的赵武灵王画像出现在我的面前,画中人英姿飒爽,立马以傲视天下。
“胡服骑射”四个字一下子涌上我的的心头,顿时历史之门在脑海中开启:大同最早为代京,自古为军事重镇和战略重地,是兵家必争之地:“三面临边,最号要害。
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
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
这里曾发生上千次大小战事:大同境东的马铺山是汉代刘邦与匈奴奋战七昼夜的战场;金沙滩是杨家将血浴沙场的故址。
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北方中国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
今天的大同古朴中透露着豪迈,豪迈中又有一丝的细腻,我想用我的心去感受它的美,用我的心带大家走进这座黄土高坡上的千年古城。
每一辆行驶在街道上的公交车和出租车上都悬挂这“中国古都,天下大同”的横幅,好大的气势啊。
我想起了教孩子们念的“礼运大同”。
天下大同,这是孔子一生为之奋斗的梦,也是无数前辈一生追求的梦。
大同,你是在用这种方式来宣示人类的梦想吗?作为古都,大同市里新建了许多仿古建筑,包括公交车的候车亭也是古香古色,这些亭台楼阁少了一份江南的柔美,多了一份北方游牧民族的古朴。
此时我想起了古都西安,虽然同为古都,西安彰显的是源远流长的中土文化,然而大同流露的却是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
山西大同导游词优秀范文下载

山西大同导游词优秀范文下载——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山西大同导游词1莽莽苍苍蜿蜒起伏的北岳恒山,有许多奇特的景观,古有“恒山十八景”之说,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建于北魏后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悬空寺。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金、明、清均有重修,现为明清建筑风格,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建筑具有险、奇、巧的特点,共有楼阁40余间,从低到高三层迭起,最高处三教殿距峡谷深处的高度曾为90余米,由于1500余年峡谷河床沙石沉积,现高度仅为45米,但站在三教殿仍有身临险境的感觉。
这座纯木构建筑,瞩目远望,仿佛是一幅玲珑剔透的浮雕,大有凌空欲飞之势,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民间道:“悬空寺,半天高,三尺马尾空中吊”,大诗人李白则用“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来形容之。
据史料记载,初建时,寺院高出地面近百米,而支撑寺院的仅仅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柱子。
悬空寺为什么建在这悬崖峭壁之上而不与地相接?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随着政治势力的分裂,道教也分为南北天师道场。
北魏时期,太武帝拓跋焘崇信道教,曾一度灭佛兴道,并且迎请嵩山道士寇谦之来京都平城设立道坛。
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孝文帝拓跋宏下诏将天师道场移到恒山,就在当年,按照寇谦之道长“上延霄客,下绝嚣浮”的遗训修建了“崇虚寺”,后来人们根据崇虚寺建筑悬空的特点,改称如今的“悬空寺”。
悬空寺以西为正,大门朝南,整个建筑由南向北扩建而成,越往北走地势相对越高越狭窄。
寺院由三部分组成,每部分都有一座三层式的楼阁,内设悬梯连接。
第一部分是一个标准的寺院布局,由于建于悬崖峭壁之间,所以将一个平面的寺院布局立体化了。
第一层是禅堂;第二层是大雄宝殿的两个配殿,为比肩式楼阁。
真正体现“悬”的地方是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两座楼之间飞架悬空栈道连接,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
插入岩石里的横梁使用当地产铁杉,事先用桐油浸过,起到防虫防腐作用。
天下大同 历史故事

天下大同历史故事天下大同,是一个美好而又理想化的愿景,意味着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和谐共处,没有战争、没有贫富差距、没有种族歧视,实现真正的和平与平等。
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天下大同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许只是传说,但却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和希望。
在中国历史上,关于天下大同的故事有很多。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是一位睿智而仁爱的君主,致力于治理国家、安抚百姓。
据说,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在一个梦中看到了一个世界,那里没有战争、没有疾病、人人和平共处,于是他下令让天下百姓一律姓李,以示他们是一家人,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
这个故事虽然是传说,但却表达了唐太宗对于和平与平等的向往,以及他对于天下大同的憧憬。
除了中国,天下大同的理念在世界各地也有所体现。
比如,在古希腊,有一位哲学家叫做毕达哥拉斯,他也提倡过天下大同的理念。
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共处,实现社会的和平与稳定。
他的这种思想对后来的哲学家和政治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了世界文明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还没有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但是人们仍然在努力追求这个目标。
世界各地的人们在倡导和平、平等、包容的理念,努力消除战争、贫富差距和种族歧视,让人类社会变得更加和谐与美好。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放下偏见、尊重他人、平等对待,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天下大同的梦想。
综上所述,天下大同是人类共同的理想,是对于和平、平等、包容的追求。
虽然我们在实现这个理想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信念,努力奋斗,相信天下大同的理想终将实现。
愿人类的未来,真正实现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天下为公、天下大同是一种追求世界和平与人类共同发展的理念。
这个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后来也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全球化的时代。
天下为公,意味着全世界上的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不分种族、国籍和宗教。
每个人都拥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不论贫富、尊卑。
这个理念体现了人类在道德和伦理上的共同价值观,要求我们超越自我利益,关心他人的福祉。
只有当我们共同合作,关心他人,才能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天下大同,则是对人类共同发展的追求。
人类无论身处何地,都应该享有和平、繁荣和幸福。
这个理念强调了全球合作、互利共赢的重要性。
在一个相互交流、学习和合作的环境中,人类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并共同面对各种全球性的挑战。
实现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理念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确保公正的法律体系,保护每个人的权益,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合作与和解。
社会则需要倡导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推动公民的参与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个人则需要从自身做起,尊重和关心他人,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全球化的时代给了我们机会实现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理念。
通过现代通讯技术和交通工具的发展,我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
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带来了更多的互利共赢的机会。
同时,全球性的问题如气候变化、贫富差距等也迫使我们更加密切地合作,寻求共同解决方案。
然而,实现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国家间的利益冲突、贫富差距的加剧以及文化之间的分歧等问题都需要我们持续努力。
唯有不断加强全球治理、促进普惠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理念。
总之,天下为公、天下大同是一种追求全球和平与人类共同发展的理念。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互利共赢,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社会,让每个人都在公平、繁荣和幸福中生活。
这不仅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对未来世界的承诺。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理念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标志,它源于人们对和平、公正、平等和共同繁荣的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天下大同》解说词
(2012-05-25 17:20:56)
转载▼
标签:
杂谈
序这里是阴山脚下的一段长城遗址,兀然矗立的烽火台,默默见证了几千年来农耕文明与游牧部落的激烈冲突。
也许是看惯了太多的铁马金戈血火铮鸣。
这片充斥着烽烟与战鼓声的土地,却有了一个安宁祥和的名字,大同。
两千年前,东方哲人孔子,用“大同”来阐述人类政治的终极目标,但鲜有人知道,大同还是人类文明的起点。
历史在这一刻惊人的重合了。
在人们的最初印象中,大同总是以朔漠为伴,是孤独的驼队,经历了漫长的跋涉,迈进中原的第一座驿站。
而在更遥远的时代,几百万年前,这里曾经是一个巨大的湖泊。
当时的大同湖,温暖湿润,周围长满了落叶松、冷杉、云杉等乔木、灌木。
生活着数十种哺乳动物,其中包括野牛,三趾马、纳玛象、剑齿虎等。
湖里游弋着刺鱼、鲤鱼、丽蚌、蚬、螺等,许多水生动物。
几百万年过去了,突然间地动山摇,大同火山爆发,灼热的岩浆从湖底喷出,大同湖像煮沸的开水。
迷雾笼罩着湖面,灾难降临了。
湖中生物化为灰烬,湖边动物纷纷逃遁,这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岩浆冲破湖水露出地面,凝固成一个个锥形火山丘。
石匣里裂开一道峡谷,湖水外泄,火山丘露出地面,桑干河蜿蜒曲折流经其间。
这便是大同火山群的由来。
大同湖在亿万年的地球历史中,仅是惊鸿一现,人类史前历史的迷雾,却在此一层层渐次拨开,这里埋藏着大同早期文明的秘密。
1921年3月的一天,在天津耶稣会,崇德堂的神父寓所里,法国传教士桑志华写了几封信。
这位博物学家自1914年,来到中国后,便开始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进行地质、古人类,旧石器的考察研究。
他写的一
些向传教士呼吁的信笺,分给了华北各地区的天主教传教士,信中介绍了对底层结构和动植物化石如何识别的基本方法,并提供了联络方式。
不久住在泥河湾的法国神父,文森特收到这封信,他很快回信说,已在泥河湾发现和收集了一些古生物化石,没有人想到,这封回信,竟然会是大同湖畔的人类祖先,向我们发出的,第一声召唤。
1924年一个盛夏的傍晚,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与文森特,土尔沃沟天主教堂见了面。
期间,文森特拿出在泥河湾发现的生物化石,这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他问文森特泥河湾在哪里,在地图前停留片刻后,他听到文森特说,太小了,地图上找不到。
就是这个在地图上几乎很难找到的小村庄,开启了人类史前文明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