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道德与法治》备课
道德与法治2017年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2017年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案年级二年级时间2017年下学期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1•教材编排注重图文结合,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坚持以学生品行教育为主线,切实抓好学生品行教育和养成良好习惯教育两个环节,为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本教材游戏较多,通过游戏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
为学生形成积极地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3.本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
课程将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
二、教学目标: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的教学,不仅让孩子们关注身边最常见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气氛,感受美好的生活和浓浓的亲情,而且还通过延伸、拓展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源远流长的祖国传统节日,关注祖国大家庭其它民族的一些民俗、传统礼仪、积极的民间文化等,集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立起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链条。
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场所》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
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发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凸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全面落实培优转差方案,切实把教学质量提高。
二、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体现了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特点。
”据此,教材改革力求彻底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教材的构架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统整了课程标准规定和要求的心理、道德、法律等几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学会生活、成长所需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一些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既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
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学生会有各种感受,也可能有各种困惑和问题。
教材不是让学生被动去适应这些变化,而是把变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中成长。
本单元以“成长的节拍”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
第二单元:学会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在重要的意义。
2016年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出台,“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被作为中国学生发展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提出。
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20**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
《通知》明确,从20**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和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这释放出一个清晰的信号——教育部门更加重视对中小学生的法治教育,从原来的偏重于德育调整为德法并育。
这一教育思路的调整有助于从小培养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助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中学生所处的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心理迅速发育和成长的时期,是充满求知渴望,对世界、对自我进行探索的时期,但又是生命过程中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各种矛盾萌发和交织的时期,是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容易迷失和误入歧途的危险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因此,根据我区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一、教材结构七年级(上册、下册)教材设六个单元,共18课。
上册为1-3单元,下册为4-6单元,每个单元3课,每课一般安排2课时,每册安排18课时左右,留出一些课时用于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社区活动等实践活动,每单元实践活动安排2课时。
二、教材分析<img alt=点击图片看大图src="://.7cxk./teacher/UploadFiles/20**09/20**0911094247893.j pg?upic=c566943f05087632301212c6ffqzjpnzj1ffqxzj0ffqyzj0ffqrawwzj642ffqrawhzj218ffqozjjpg_6_0_______ffqtypezjpicffqaimhzj1 62.99065420560748ffqmd5sumzjb508432158a2cf8efbaaa3edd299a5dbf fqsignzj6b9913adc2ffqzoomzjffqpngzj0-219ffqjpgzj0-22394" width=600 height=203 data-bd-imgshare-binded="1">中国学网 .xue163.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了针对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生活,解决适应与学会调适的矛盾,设立了三个单元的内容。
2017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人教版全册)

.精品文档 .2017 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人教版全册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 1 课时我与社会【教学目标】1.知道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社会生活,初步感受社会生活变化发展与多彩,并能通过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学会给自己定位。
3.关注社会,体验和感受社会的美好,学会积极承担责任,培养热爱社会的美好情感。
【学习重点】感受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
【学习难点】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明确自己身份。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社会生活空间极大延展,社会生活内容更加丰富。
同学们,你了解我们的社会吗?你知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体味生活的美好,明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5确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更好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自主预习梳理新知1.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3.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越丰富,认识越越深刻。
4.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5.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感受社会生活活动 ( 一 ) 了解社会生活情景一周六早上 6 点 30 分,李铭和爷爷到公园晨练。
他们发现公园新增了些健身器材,健步道上也铺上了塑胶,跑步可舒服了。
情景二上午 8 点 20 分,李铭的妈妈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
他们发现蔬菜品种多了,蔬菜可新鲜了。
情景三下午 3 点 15 分,李铭和同学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用手机上网。
情景四晚上 7 点 10 分,李铭和爸爸一起看有关《大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5国工匠》的新闻,交流关于新闻的看法。
2017秋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1.2《自强不息》word教案

第 11 课做一个自强的人第2站发奋图强课题发奋图强教课背景剖析本课时教课内容的功能和地位在本课第 1 站“人生当自强” 中,学生认识了自强精神的内涵以及自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从自强“是什么”和“为何”的角度对自强的表现和意义形成了初步的认知。
在此基础上,本站重视于“怎么做” ,即如何获取自强精神,旨在让学生认识和掌握获取自强精神的主要方法,将自强精神的培育付诸实践。
学生状况剖析关于自强精神质量的培育,学生常常“有认知,缺行动”,即固然知道自强精神对个人成长和发展十分重要,可是,没法付诸行动,没法从自己做起。
学生行动的缺少主要因为以下双方面原由:一是有些学生不知如何养成自强精神,没有着力点,无从下手;二是没有恒心和毅力,致使自强行动有头无尾,不了了之。
针对这两种状况,本站教课既要使学生明确自强精神养成的详细门路和方法,从当下做起,将自强精神的养成落实到平时的详细行为中,又要让学生学会战胜自己的短处,战胜懒散,建立自强意识、养成自强的生活态度。
教课准备教师要找寻吻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经典例子,启迪学生议论和总结自强精神的获取途径;教师还应充足剖析和认识学生,指引学生依据实质状况建立自己目标,制定目标实现方案,战胜目标实现阻碍,教师能够鉴于对学生的认识,赐予学生合理建议。
教课目的 ( 内容框架 )(一)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逐渐养成自强的生活态度。
(二)能力目标掌握一些培育自强质量的方法,初步形成自觉锻炼自己意志质量的能力;能够依据自己状况建立目标并制定吻合实质的计划。
(三)知识目标知道培育自强精神的主要方法。
教课要点学生经过剖析有关案例,认识培育自强精神的主要方法。
教课难点学生经过确立目标、制定目标实现计划、战胜目标实现阻碍,逐渐培育自强的精神质量,养成自强的生活态度。
教课流程表示导入:经过美国巴顿将军的案例,学生剖析和总结培育自强精神获取自强的的三种主要方法,让学生达成对自强精神获取门路的基本认知。
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一框《我与社会》教

自主学习方法不一定得当。
措施:深入到小组中,遇到问题点拨、指导。
8、社会生活中有哪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分别加以说明
9、为了更好地定位自己,请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
10、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5分钟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小组交流整理,疑难问题可组间合作。
深入组内巡视并点拨指导。
课型
新授课
课 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教 学 过 程
流程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及对策
5分钟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鲁宾逊漂流记》片段。
提出问题:鲁滨逊是真的到了世外桃源了吗?他是真的与世隔绝了吗?
鲁滨逊在孤岛上生存了四年。这期间,他的知识、技能、手中的火枪等工具帮了他很大的忙。但这些都是在社会中获得的,像他这种极端的例子都不可能真正脱离社会而存在,更何况我们呢?
指导各小组进行展示。
活动一:视频导入《鲁滨逊漂流记》。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考,引出课题
活动二:P2“运用你的经验”
设计意图:从学生实际出发,给以直观的印象,顺利得出结论: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活动三:欲辩欲明
设计意图:两种观点的交锋在辩论中得以体现,学生踊跃参与其中。通过辩论,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和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我与社会
课题
1-1我与社会
导学
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会有不同的身份;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能观目标:感受社会生活,学会承担社会责任。
2017年一年级上册全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2017年一年级上册全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 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准备:挂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时间约32分钟)一、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
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
(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1、鼓传花,自我介绍。
2、做名片,写上自己的生日,画上喜欢的运动,写上自己的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
3、百宝箱。
4、访朋友。
5、班级的生日二、让儿童体验上学真快乐的活动。
1、故事列车:我的新朋友。
(1)、柴谜语。
(2)、介绍新书和文具。
(3)、说说怎样保护自己的新朋友。
2、开心大转盘--学校生活多么好。
任意转动转盘,指针纸向谁,让他(她)说说开心事。
3、心情树-交流学校生活的感受。
讨论交流:上学这么多天来,你每天的心情怎么样?4、快乐通道--如何解决学校生活的困难和问题。
(1)讨论:你在学校遇到什么不快乐的事?(2):引导学生说说怎么解决这些困难,如何使自己变得快乐起来。
3 我认识您了一:我的老师用自己的话形容自己的老师,如:短头发、戴眼镜……二:我还想认识……国旗、音乐、上课、邮递员……三:该请谁老帮帮我?Ppt演示。
当遇到这些事,可以找谁来帮忙呢?四:这样做对吗动画演示。
这些孩子的做法对吗?你改怎样做呢?4 上学路上一、了解不同的上学路1、我和妈妈走路来学校、我上学路上要经过一个铁路道口、我们上学路上要过一条小河……2、我……来学校,路上经过……。
2017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介绍

二、教材编写理念
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首先,教材语言尽可能引入传统文化经典 其次,在案例、活动设计等内容的选择。 最后,在内容的处理上,积极思考和探索融入方式
二、教材编写理念
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首先,教材语言尽可能引入传统文化经典, 如在谈到少年要立志,相关链接中引用《格言 联璧》的一段话:“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 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 ,不能御也。”接着,正文直接引用“功崇惟志, 业广惟勤”,勉励学生不仅要立志,更要勤奋, 不断地努力。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体现了综合性、 过程性、实践性特点。 如,在“家的意味”中,从“家规”“家训”以及 家庭文化中的“孝”等方面,特别探讨了“中国人的 ‘家’”,体味中华文化深厚的韵味和丰富的内涵,同 时又渗透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将道德和法律有机 融合。 同时,教材注重过程和实践,改变简单告知对与错 的方式,走向双向平等的交流与开放的对话,通过实践 整合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目标。
义教阶段修订课程标 准
3月《完善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 要》 4月《全面深化课程 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 本任务的意见》 ——五个统筹、核心 素养、学业标准
2013 2012
党的十八大 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华优秀文化
提纲
教材编写原则及总体设计
(一)编写原则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 在国家意志、社会良序生活的需要与青少 年生命成长之间、青少年自身的学习与生 活需要之间找到一种既科学又艺术的联结 与契合,让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光照亮生 命、进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 有专题、有渗透,显隐结合、多维展开, 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小明刚刚吃完饭,就跑到操场上踢足球去了,胃里刚刚进了食,经过剧烈的运动,马上就扭到一起去了。
(3)小平看到今天晚上的饭菜真的很好吃,于是他把所有的饭菜全都吃光了,肚子胀得大大的,这时,他的胃就好像是吹了气一样鼓得高高的。
教学重点
道家里一日三餐的搭配要遵循营养、美味的原则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设计菜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资源
教
学
思路及
过
程
一、游戏导入 游戏——今天中午我当家
创设情境:周末的一个上午,爸爸妈妈都加班去了,明明想自己做午餐,为爸爸妈妈减轻负担,并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明明在家自己配菜,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二、活动过程
1、教师为学生提供几份菜单,其中只有一份符合营养、美味、节约的原则,学生通过分析、比较,选出一份自己比较满意的菜单并说明原因。
2、学生自己设计午餐
教师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午餐:可以将实物进行搭配,可以自己写下菜谱,可以将菜的样子画下来。
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午餐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让老师或同学给自己设计的午餐打分
板书设计
1今天吃什么
教学反思
3教学内容
今天吃什么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意识到我们是在长身体的时候各种营养都需要,不能够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
2、让学生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
3、让学生知道哪些食物我们应该多吃,哪些食物我们应该少吃。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
教学难点
2、了解并认识哪些食物是有害食物,哪些食物是不能再吃的。
教学重点
了解并认识细菌对人体的危害,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
了解并认识哪些食物是有害食物,哪些食物是不能再吃的。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资源
图片
教
学
思路及
过
程
一、 活动导入
教师出示图片——一些不能吃的食物,有过期的面包,长了芽的土豆,在野外活动时不认识的野果,还有下雨后,山上长出的野蘑菇,以及馊了的饭菜。让学生初步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食物是不能吃的。
二、活动过程:
1、学生动手设计午餐,学生可以将实物进行搭配,可以自己写菜谱,可以将菜的样子画下来。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明设计的构想,学生共同交流,评评谁设计的午餐最合理。
3、 师生集体评议,为蓝猫餐馆挑选营养师。
三、活动总结
我们应该合理的安排我们的一日三餐,全面地摄取营养物质,才能使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应该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2、交流:你知道这些食品对我们有什么用吗?学生回答。(鱼、肉、蛋含有很多蛋白质,蔬菜、水果的维生素很丰富。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每一种营养对我们都很重要。)
3、和你的同学交流交流,你平时什么食物吃得最多?以后你还应该多吃些什么食物呢?
4、看图,了解促使我们每天所需要摄取的食物营养,让学生和自己每天所吃的食物进行对比,看看能发现什么?
三、活动总结
1、同学们,你们知道了每天应该吃的食物有哪些了吧,可一定不能偏食哟!
2、诵读儿歌:“好孩子,不挑食,鸡鱼肉蛋样样吃。蔬菜水果不能少,馒头大米是主食。样样都吃营养全,身体强壮又结实。
四、活动延伸 想一想我们有哪些食品是不能够多吃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教学内容
选择安全的食品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知道家里一日三餐的搭配要遵循营养、美味的原则,初步学习设计菜单。
5教学内容
选择安全的食品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活动,使学生意识到世纪午餐既要符合自己的营养需要,又要合乎自己的口味和饮食习惯,还应该勤俭节约。
教学重点
使学生意识到世纪午餐既要符合自己的营养需要,又要合乎自己的口味和饮食习惯,还应该勤俭节约。
教学难点
使学生意识到世纪午餐既要符合自己的营养需要,又要合乎自己的口味和饮食习惯,还应该勤俭节约。
四、活动延伸 把自己设计的菜单带回家,见自己设计的午餐变成香喷喷的饭菜,看看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6教学内容
小心,病从口入
教学目标
了解并认识细菌对人体的危害,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并认识细菌对人体的危害,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
了解并认识细菌对人体的危害,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2、学生交流讨论:小明和小芳为什么会病倒?
教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讨论后明白:过期的食物是不能吃的,土豆长芽后市有毒的,也是不能吃的……从而让学生牢牢记住不能随便吃东西。
三、活动总结 学生讨论:还有哪些食品是不能吃的?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8教学内容
小心 ,病从口入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二、活动过程
1、展示——有害的食物
小明拿出一块面包看到生产日期是2月10日的,保质期是15天,可是桌上的日历已经到了3月1日了,已经过期好多天了,可是小明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了,小明想也没想叫三下五除二吞下去了。可是没过多久小明的肚子痛得不得了,不停地在地上打滚,妈妈迅速抱起小明就往医院跑……
小芳一个人在家,中午爸爸妈妈还没下班,小芳想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做一顿丰盛的午餐。她跑到厨房看到地上有好多土豆,可是都发芽了,小芳想把土豆芽用小刀切掉就可以了,于是她做了香喷喷的土豆烧肉,可是爸爸妈妈回来吃了之后,都肚子疼得不得了,一家人都上了医院。
(4)小明在菜园里玩,玩累了看到旁边有一颗西红柿树,树上长满了果子,在下来就往嘴里送,可是到了晚上肚子剧烈地痛了起来,不得不住进了医院。
2、学生讨论交流:小明和小平为什么会病倒?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讨论后明白: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应该从小事做起,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健康。
三、活动总结 学生讨论:还有哪些不好的饮食习惯应该改正?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资源
课本 教参
教
学
思路及
过
程
一、导入: 教师讲故事:《丽丽病倒了》
二、 活动过程
1、故事:《吃什么》。 2、讨论:小朋友,你知道丽丽为什么会病倒吗?
(同学们肯定会争着说:“因为丽丽喜欢吃肉、鸡腿、奶油蛋糕,不喜欢吃蔬菜、水果。”)
3、交流:谁能告诉大家,你上周吃了那些食物?
说说这些食品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对自己的成长有什么好处?
细菌继续旅行。它们来到城市里,沾在马路旁的垃圾上。一辆汽车飞驰而过,细菌跟着灰尘飞舞起来,落在路旁小摊的麻辣豆干上。“叮铃——”放学了,小文冲到小摊旁,买了一片麻辣豆腐干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晚上,小文上吐下泻。可难受了!爸爸妈妈急忙把他送进了医院,在大夫的帮助下,细菌终于被消灭了。
2、学生讨论交流:小军和小文为什么病倒了
教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讨论后明白:炉膛上的食品不卫生,我们的小手上沾有细菌,生吃的瓜果上有细菌——从而牢牢记住:病从口入。
三、活动总结 学生讨论: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7教学内容
小心 ,病从口入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认识细菌对人体的危害,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来,让我们走上台和这些食物交朋友吧!(学生走上台,在欢乐的音乐中,与“各种食物成为好朋友,边唱边翩翩起舞。)
四、活动延伸 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同家长一起安排每日三餐,注意各种食的合理搭配。
板书设计
1今天吃什么
教学反思
2
教学内容
今天吃什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一些常见的食物里所含有的营养,知道它们对自己成长的作用。
备课记录
科 目道德与法治
年 级一
班 级
教 者
2017年上学期
1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备课记录
教学内容
今天吃什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们生活中的主要食品;
2、懂得儿童成长需要多种营养,从而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教学重点
懂得儿童成长需要多种营养,从而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教学难点
懂得儿童成长需要多种营养,从而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1、 准备蓝猫餐厅的故事
2、 周末跟随家长到菜市场,认识常见的蔬菜,了解蔬菜中所活动含有的各类营养物质。
教
学
思路及
过
程
一、激发兴趣
1、 教师给学生讲蓝猫餐厅的故事:蓝猫餐馆现在生意太红火了,蓝猫先生忙不过来,现在急需招聘一位营养专家来配菜。听说小朋友们正在准备设计午餐,特意赶来看看。谁设计的午餐既营养又美味,将特聘为蓝猫餐馆的营养师,待遇从优。
2、舌头的图片
教
学
思路及
过
程
一、讲故事《丰富的食品》,激发兴趣。
二、活动过程:
1、讨论: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食物是什么味道呢?你们喜欢吃这些食品中的哪些呢?
(同学们肯定会争着说:“我喜欢吃苹果、我喜欢喝饮料、我喜欢吃蛋糕、我喜欢吃西瓜等等)
2、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这些食物是有味道的呢?
3、观察舌头放大的图片,同学们仔细看看,舌头上面有什么?
1、 了解并认识细菌对人体的危害,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2、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正确认识自己饮食习惯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重点
了解并认识细菌对人体的危害,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正确认识自己饮食习惯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教
学
思路及
过
程
一、激发兴趣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展示图片资料——小朋友们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