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试规模猪粪堆肥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
猪粪干式沼气发酵中试及物料流动性的研究

猪粪干式沼气发酵中试及物料流动性的研究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在局部地区产生了大量猪粪,干式沼气发酵作为一种处理猪粪的技术手段,具备不需要稀释、沼液量少、还田容易等优势。
针对猪粪连续干式沼气发酵工程应用是否可行的问题,在已有小试的基础上,采用钢制卧式反应器,在常温下进行了为期17个月的猪粪连续干发酵中试,并对中试发酵残余物特性及物料流动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以下结果。
每日产气量,每个月份的沼气成分,每个月份的进出料的TS含量、VS含量、pH、氨氮浓度等指标的监测结果表明,猪粪干式沼气发酵中试能正常产气,基本能顺利进出料,大多数月份甲烷含量稳定在53%以上,平均容积产气率为0.164m3/(m3?d),平均原料产气率为95L/kgTS,pH稳定在7.4-8.5之间,基本不存在氨抑制问题,具备工程上推广应用的潜力。
但是,由于没有升温保温,该中试的产气效率低,且产气不稳定。
在中试的基础上,进行了12批次猪粪干发酵残余物再发酵试验、6批次猪粪干发酵产气潜力试验,以及中试结束后发酵残余物常见肥效和重金属指标的测试。
不同月份猪粪及发酵残余物产气潜力、消化程度、常见肥效和重金属指标的测试结果表明,干发酵中试猪粪和发酵残余物的产气潜力分别是261L/kgTS、202L/kgTS,说明中试发酵产气不充分。
中试对猪粪中的有机物平均消化程度只有35.7%,消化程度偏低,得到的发酵残余物应该再发酵。
发酵残余物的肥效更显著,作为沼肥施用时不存在安全风险。
提出了采用流速表征发酵残余物物料流动性的观点。
参考污泥输送流速,并模拟干式沼气发酵工程需要达到的最小流速,确定猪粪干发酵物料流动的临界流速为6mm/s。
根据猪粪干发酵中试残余物在出料时的能量转换模型,确定影响发酵残余物流动性的因素有物料特性和出料管口特性。
物料特性主要是总固体及有机物含量、温度等。
出料管口特性包括高度差、阻力损失等,流速与阻力损失互相影响。
采用自行设计的卧式U型有机玻璃管,进行了总固体含量、管径、高度差对干发酵残余物流动性影响试验。
大气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特征与治理

大气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特征与治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气环境污染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其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本文将探讨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特征以及相关的治理措施。
首先,了解挥发性有机物的特点对于认识其排放特征至关重要。
挥发性有机物是一类可以在常温下蒸发成气体的有机化合物,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等。
它们具有易挥发、高度活性和释放速率快的特点,因而容易造成大气污染。
其次,挥发性有机物在大气中的排放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工业生产是主要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之一。
许多行业如化工、制药以及油漆涂料等,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
这些有机化合物经由排气管被释放到大气中,对大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其次,机动车尾气排放也是一个重要的挥发性有机物来源。
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和油烟,其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潜在风险。
此外,家居装修和室内装饰材料也是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源,常见的室内有机污染物包括甲醛、苯等。
为了解决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治理措施。
首先,应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检查力度,对违规企业给予严厉的处罚,从而形成有效的震慑力。
其次,应推动工业生产中的绿色转型。
通过改进工艺技术和设备,降低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和VOCs的排放,实现生产过程的减污。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替代常规能源,减少燃煤产生的污染物。
此外,城市交通管理也是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重要环节。
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监管和治理,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
除了政府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外,每个个体也应积极参与到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中。
首先,个人应提高环保意识,遵循绿色消费理念,尽量减少使用含有有机溶剂的产品,选择环保且无毒的室内装饰材料。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指在常温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大气中参与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和细颗粒物等污染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进行有效控制,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针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制定了一系列的控制标准,旨在减少VOCs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首先,针对工业企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我国制定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对不同行业的VOCs排放进行了具体的限制要求,包括VOCs的监测、管理和处理等方面。
其次,对于交通运输领域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我国也制定了《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以保护大气环境。
此外,还针对印刷、涂装、油漆等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标准,对这些行业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了要求,以减少VOCs的排放。
在实际的环境管理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加强对VOCs排放的监测和管理,推动企业采取有效的减排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VOCs的排放。
同时,要加强对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排放达标。
此外,还要加强对VOCs排放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推广,推动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降低VOCs排放。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总的来说,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和政策,加大执法力度,推动企业加强自律和自查,共同努力,为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保护环境作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可以实现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有效控制,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城市有机垃圾堆肥发酵装置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特征

城市有机垃圾堆肥发酵装置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特征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产量也不断增加。
其中,有机垃圾是垃圾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为了处理这些有机垃圾,城市垃圾处理中心广泛采用城市有机垃圾堆肥发酵装置进行处理。
然而,在堆肥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研究城市有机垃圾堆肥发酵装置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挥发性有机物的定义和分类。
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在常温常压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其化学性质和来源,可以将挥发性有机物分为三类:酚类、醛类和烃类。
酚类主要来源于有机垃圾中的木质素和纤维素,醛类主要来自微生物代谢产物和有机垃圾中的蛋白质,烃类则来自有机垃圾中的脂肪和油类物质。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城市有机垃圾堆肥发酵装置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特征。
在堆肥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主要通过两种途径释放出来:一是在垃圾堆表面通过扩散过程释放,二是在发酵堆内通过孔隙水蒸发过程释放。
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速率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堆体温度、湿度、通气量、有机物种类和堆体深度等。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湿度越低、通气量越大、有机物种类越多,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速率也就越高。
此外,不同有机垃圾的堆肥发酵过程和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特征也存在差异。
例如,蔬果废料中含有大量的果胶和果酸,蔬果废料经过堆肥发酵后,果胶和果酸会发生分解和转化,产生大量的醛类挥发性有机物。
而肉类废料中的蛋白质在堆肥过程中容易分解产生氨气等有刺激性味道的化合物。
因此,在城市有机垃圾堆肥发酵装置中处理不同类型的有机垃圾时,需要结合废料的特性来调节堆体温度、湿度等条件,以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
此外,采用一些有效的技术和措施也可以降低城市有机垃圾堆肥发酵装置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
例如,采用高效通风系统可以提高通气量,促进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和扩散。
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首先,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在常温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其主要来源包括石油化工、化肥、合成树脂、颜料涂料、医药等行业。
这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针对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限值。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对不同行业、不同工艺的排放限值,以及相应的监测和治理要求。
通过制定标准,可以有效地减少化工企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在中国,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主要由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和地方环保要求共同构成。
国家环保标准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限值进行了明确规定,地方环保要求则根据当地的环境状况和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化工企业的环保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除了国家和地方标准外,国际上也存在着一些关于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标准和指南。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际组织或跨国公司制定,对于化工企业的全球化经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化工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和投资时,需要遵守相应的国际标准,以避免因排放问题而受到法律和商业上的制约。
在实际操作中,化工企业需要严格遵守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加强排放监测和治理工作。
企业可以通过优化工艺、提高设备技术水平、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等措施,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
同时,加强环保管理,建立健全的环保体系,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也是保障排放达标的重要手段。
总的来说,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化工企业应当认真遵守相关标准,加强环保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的环保水平,为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产作出积极贡献。
同时,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也应当加强监督和支持,共同推动化学工业的环保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7部分:其他行业》编制说明标准编制组二〇一八年六月项目名称: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7 部分:其他行业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市环境研究院主要起草人:庄涛、刘善军、吴秀超、吴彤、仇帅、邵丹、黄宪江、李蕾。
科技标准处项目管理人:目录1 任务来源与工作过程 (3)1.1 任务来源 (3)1.2 工作过程 (3)2 标准编制必要性 (4)2.1 是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的需要 (4)2.2 是完善地方标准体系,强化环境监管的需要 (4)2.3 是落实国家及省相关政策法规,引导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5)3 国内外相关标准研究 (5)3.1 国外相关排放标准 (5)3.2 国内相关排放标准 (6)3.2.1 国家涉及VOCs排放标准 (6)3.2.2 山东省排放标准 (7)3.2.3 其他省市排放标准涉及行业 (7)4 标准适用范围 (9)5 各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环节及污染防控技术分析 (11)5.1 各行业VOCs产排污环节 (11)5.1.1 植物油加工行业 (11)5.1.2 酒的制造行业 (14)5.1.3 纺织行业 (19)5.1.4 皮革鞣制加工 (21)5.1.5 人造板制造 (23)5.1.6 纸浆制造业 (25)5.1.7 肥料制造行业 (26)5.1.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7)5.1.9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2)5.2 污染物处理技术分析 (33)6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40)6.1 适用范围 (40)6.2 术语及定义 (40)6.3 实施时间 (40)6.4 控制指标选取 (41)6.4.1 恶臭污染物 (41)6.4.2 光化学反应活性强的VOCs指标 (44)6.4.3 毒性及致癌性强的VOCs指标 (45)6.4.4 排放浓度高的VOCs指标 (48)6.5 选控指标的确定 (48)6.6 污染物排放限值确定及依据 (49)6.6.1 VOCs有组织排放限值 (50)6.6.2 无组织排放限值 (54)6.7 生产管理和工艺操作技术要求 (66)6.7.1 废气收集及处理 (66)6.7.2 管理要求 (66)7 经济性分析与环境效益 (67)7.1 经济性分析 (67)7.2 环境效益 (70)1 任务来源与工作过程1.1 任务来源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山东省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体健康,防治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促进我省涉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行业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山东省环境保护厅提出编制《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的编制计划,由济南市环境研究院承担编制任务。
大气环境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特征与主要来源

大气环境中揮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特征与主要来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揮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主要探讨大气环境中VOCs的排放特征以及主要来源。
VOCs是指在常温下易蒸发的有机化合物,包括多种有机物质,如甲烷、苯、醇类、酮类等。
它们在大气中的存在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比如化学工厂的废气排放、汽车尾气、溶剂使用等。
VOCs的排放量庞大,且它们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和活性,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大气环境中VOCs的排放特征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从时间上看,VOCs的排放量通常存在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
白天,因为机动车尾气等源头污染物的排放量较大,VOCs浓度往往较高。
夜晚,由于大气稳定,VOCs 的浓度可能进一步升高。
而从季节上看,VOCs的排放量通常在冬季较低,夏季较高。
这是由于冬季温度较低,挥发性物质的蒸发速率较慢,而夏季气温升高会促进VOCs的挥发。
其次,大气环境中VOCs的主要来源多种多样。
工业活动是其中之一,化学工厂、石化厂等企业的废气排放是常见的VOCs来源。
另外,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也是重要的VOCs源。
机动车的使用量与VOCs的排放量呈正相关关系。
溶剂使用也是一大VOCs来源。
很多行业,如印刷、油漆、医药等,使用溶剂时会产生大量挥发性有机物。
此外,VOCs还可以由生物源排放,如植物挥发出的有机物。
VOCs的排放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VOCs是光化学反应的重要前体物质之一,直接影响光化学污染。
大量的VOCs排放会导致臭氧浓度上升,进而对人体呼吸系统、眼睛等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部分VOCs是致癌物质。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VOCs环境中,可能导致慢性呼吸道疾病、白血病等疾病的发生。
此外,VOCs也对环境产生间接影响。
例如,VOCs和氮氧化物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会生成细颗粒物,进而影响大气能见度和空气质量。
猪粪尿对环境污染的评价指标

猪粪尿对环境污染的评价指标猪粪尿对环境污染的评价指标猪粪尿对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对水体、空气和土壤的污染,评价的指标主要有物理、生化和生物指标三个方面。
其中评价水体污染的主要指标有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非过滤性残渣(悬浮物SS)、氨氮(NH3一N)或凯氏氮(KN)、总磷(TP)、pH值等。
(一)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生物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溶解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水中有机物越多,生化需氧量就越大,并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生物氧化作用越强烈,完成全部过程的时间越短。
在实际工作在中,常以20℃时,培养5天后,1L水中减少的溶解氧毫克数来表示,称为5日生化需氧量(BOD5)。
(二)化学需氧量(COD)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废水时所消耗强氧化剂的数量,以氧的mg/L表示。
它是量度废水中还原性物质的重要指标。
还原性物质主要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无机物。
根据所用氧化剂的不同,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分为重铬酸钾法和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记为CODcr,高锰酸钾法记为COD Mn。
(三)非过滤性残渣(悬浮物SS)是指剩留在滤纸上的并于103~105℃烘至恒定质量的固体。
(四)氨氮(NH3一N)或凯氏氮(KN)受猪粪便污染的水体含有丰富的含氮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产生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即氨氮。
(五)总磷(TP)受猪粪便污染的水体含有较多的磷,它是决定水中藻类能否大量繁殖的决定性因素,是水体富营养化作用的主要因素。
(六)pH值天然水pH值多为7.2~8.6,水体被猪粪尿污染后,粪便等有机物被氧化分解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可使水的pH值大大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 第6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 ol.33 No.6192 2017年 3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Mar. 2017中试规模猪粪堆肥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周谈龙1,尚 斌1,董红敏1※,陶秀萍1,刘统帅1,王 悦2(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设施农业节能与废弃物处理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81)摘 要:为监测堆肥过程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排放情况,该文开展了猪粪堆肥现场试验,采用苏玛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猪粪好氧堆肥过程中VOCs 浓度。
结果表明:猪粪好氧堆肥过程中可以检测出的VOCs 有81种,包括烷烃类34种,芳香烃类21种,卤烃类19种,胺类1种,含硫化合物3种,氟利昂类3种;其中检出率高且浓度远远超过其嗅阈值的VOCs 包括三甲胺、二甲基硫、二甲基二硫和二甲基三硫,VOCs 排放主要发生在堆肥的前2周。
该研究将为控制猪粪堆肥过程中VOCs 气体排放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关键词:堆肥;猪粪;排放控制;挥发性有机物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7.06.025中图分类号:X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7)-06-0192-07周谈龙,尚 斌,董红敏,陶秀萍,刘统帅,王 悦. 中试规模猪粪堆肥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J]. 农业工程学报,2017,33(6):192-198.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7.06.025 Zhou Tanlong, Shang Bin, Dong Hongmin, Tao Xiuping, Liu Tongshuai, Wang Yue.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during pilot swine manure composting[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7, 33(6): 192-19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7.06.025 0 引 言挥发性有机物VOC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通过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的挥发性有机物,不仅会引起全球变暖、恶臭、平流层臭氧耗竭及对流层臭氧的形成等环境问题,还对人体有害 [1-2]。
当VOCs 质量浓度在3~23 mg/m 3时,会对人体产生刺激和不适;当质量浓度大于25 mg/m 3时,除了头痛外,还可能会出现其他神经毒性作用。
2010年中国人为源VOCs 排放总量为2 230万t ,其中废弃物处理过程中VOCs 排放量约为4.1万t [3],废弃物管理过程是VOCs 重要的排放源之一。
堆肥作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在堆肥过程中会大量产生和释放VOCs [5-6],好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VOCs 种类达100种以上,总挥发性有机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TVOCs )可达14 547 mg/m 3[7-8];Defoer 等[9]在蔬菜、水果和庭院垃圾(vegetable, fruit and garden waste ,VFG )堆肥中检出89种物质,其中TVOCs 在0.09~23.6 mg/m 3;Scaglia 等[10]在城市固体废弃物堆肥中检出147种VOCs ,收稿日期:2016-10-18 修订日期:2017-02-15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36-10B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201303091)作者简介:周谈龙,男,安徽阜阳人,研究方向为农业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100081。
Email :zhoutanlong@※通信作者:董红敏,女,河北新乐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畜牧环境工程方面研究。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100081。
Email :donghongmin@认为含氮和含硫化合物是主要的恶臭物质;Delgado-Rodríguez 等[11]研究发现城市固体废弃物堆肥产生的VOCs 主要有烷烃类、萜烯、醇类、酸、酸酯类、酮类、芳香族化合物;张朋月等[8]研究发现堆肥产生的VOCs 主要以烃类、芳香烃、萜类、酮类、有机硫化物为主;相关学者研究表明不同有机废弃物在好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VOCs 种类和浓度均有所不同[6,8,12-14]。
He 等[1]研究表明间歇式通风比连续式通风TVOCs 排放减少28%;Shen 等[5]研究认为VOCs 排放主要集中在堆肥前期,产生的TVOCs 量是挥发排放出的2.3倍,其余的被吸收和降解。
但目前关于堆肥过程中产生的VOCs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泥[2,15-16]、生活垃圾[14,17]和厨余垃圾[12,18]。
而对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产生的VOCs 种类和浓度的研究相对较少,Turan 等[7]研究了家禽废弃物在堆肥过程中VOCs 的排放质量浓度在411~14 547 mg/m 3;张朋月等[13]研究了猪粪、牛粪和鸡粪堆肥排出的VOCs 成分差异性;沈玉君等 [19]研究发现猪粪堆肥产生31种VOCs ,且有关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VOCs 的排放研究主要为小试试验,缺乏实际生产堆肥过程中VOCs 气体排放的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猪粪堆肥现场试验,对堆肥不同阶段的VOCs 进行定量分析,明确排放规律,为VOCs 控制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于北京市大兴区某规模化猪场进行,猪场存栏基础母猪920头,保育猪2 600头,育肥猪4 200头。
母第6期 周谈龙等:中试规模猪粪堆肥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193猪和保育为人工喂料,每天往料槽中添加1次饲料,育肥自动喂料,自由饮水。
所用的饲料均为场内自行生产的混合饲料,饲料的配方见表1。
所有猪舍均采用人工干清粪的清粪方式,每天1次,小推车推至堆粪场。
表1 饲料配方Table 1 Feed formulation养殖阶段 Breeding stage 豆粕 Bean pulp/% 玉米 Corn/% 麸皮 Bran/% 鱼粉 Fishmeal/% 预混料 Premix/%母猪Sow 20 66 9 5 -保育猪Weaned pig 22 65 9 - 4 育肥猪Fattening pig14611654试验原料主要是猪粪和玉米秸秆,猪粪为堆粪场的新鲜猪粪;玉米秸秆来自养殖场附近的村庄,秸秆经过粉碎机切割至5 cm 左右。
试验所用玉米秸秆与猪粪混合体积比为2:1,混合物容重约为630 kg/m 3,C/N 比为13.2。
试验中所用秸秆和猪粪具体特性如表2。
表2 堆肥原料及其混合物特性(平均值±标准差) Table 2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sting raw materials and theirmixture (means ± SD)原料 MaterialspH 值 pH value含水率 Water content/% 总碳Total carbon/%总氮(干基)Total nitrogen(Dry-basis)/% 猪粪Swine manure 7.4±0.178.2±1.5 33.5±1.63.4±0.6玉米秸秆Corn stalk -14.6±1.7 39.2±1.6 1.8±0.5 原料混合物Mixture of raw materials7.13±0.06 69.47±0.8733.83±0.672.57±0.061.2 试验方法本试验采用密闭式强制通风好氧箱式发酵,将新鲜猪粪和秸秆混合均匀,调节物料含水率为60%~70%,每个箱体内堆肥原料混合物的质量约为630 kg 。
装入1 m 3的发酵装置中进行发酵,发酵箱的有效体积为0.95 m 3(如图1所示),采用间歇式强制通风,通10 min 停30 min ,通风率为60 L/(min·m 3),发酵周期为31 d ,在温度出现明显下降时进行翻堆,本试验仅在第21天进行了翻堆。
气体采集的是3个箱体的混合气体,如图2所示。
图1 堆肥箱示意图Fig.1Sketch diagram of composting bin图2监测系统示意图Fig.2 Schematic of monitoring system根据相关文献表明,VOCs 排放主要集中于堆肥前期,所以设置前3 d ,每天都进行采样,后期随着时间的增加,采样时间间隔增大,分别在第1、2、3、5、7、9、11、13、15、18、21、25、27、31天进行气体采集,气体采集采用3.2 L 苏玛罐采集,然后送北京理化测试中心测定VOCs 主要组分及浓度。
1.3 VOCs 测定与分析方法VOCs 组分与浓度分析采用US EPA-14方法,将3.2 L 苏玛罐采集的气体通过冷阱浓缩仪(美国 ENTECH 7100)去除O 2、N 2、CO 2和富集后,进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7890A/5975C ),色谱柱:美国安捷伦DB-624 60 m× 0.25 mm×1.8 µm ,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 ℃,保持10 min ,首先以3.0 /min ℃升到100 ℃,再以10.0 /min ℃升到220 ℃保持15 min 。
进样口温度为140 ℃,溶剂延迟时间为0.5 min ,载气流速为1.0 mL/min 。
离子源温度为250 ℃,扫描方式采用选择离子扫描(SIM )。
VOCs 成分通过对照标样的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进行定性,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
共使用了US EPA PAMS 和US EPA TO-14 2种标气,都购于美国SPECIALTY GAS 公司,标气共包含85种化合物,其中2种标气中都有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标气中包括烷烃类35种,芳香烃类22种,卤烃类20种,胺类1种,含硫化合物3种,氟利昂类4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