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概论课程重点知识

合集下载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纲要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纲要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纲要广播电视概论复习纲要周君言第二章广播电视业的诞生与发展广播电视业的诞生与发展的物质条件是电子技术的发明,最根本的动因是社会的需要。

第一节世界广播业的诞生与发展1、广播业的诞生1920--1930年,广播业的成熟与发展1930--1960年,电视时代广播业的适位调整1960--1990年。

2、促进美国无线电广播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事通讯业务的大公司和电器制造业。

(美国无线电公司、西屋电器公司、通用电器公司)3、美国第一座广播电台是由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创办。

(独立性、垄断并集中)4、KDKA电台虽不是最早的广播电台,但却是世界上第一家正式进行商业经营的广播电台,也是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家正式的广播电台,于1920年10月27日获得了美国商务部颁发的正式营业执照。

5、1921年6月21日,法国第一座广播电台由一家广播设备制造公司CSF建立。

6、1922年夏,前苏联在莫斯科建立了当时世界上功率最强的广播电台。

7、1922年10月8日,英国第一家广播公司BBC创立,其目的是为了促销收音机。

(私营---公营1927) 8、1925年日本私营东京广播电台开始试播,后合并其他台成立日本广播协会NHK。

9、广播业的发展与成熟的表现:①广播业及网台规模的不断扩大。

②广播新闻报道的独立与成熟。

③广播经济实力及媒介地位的不断提升。

④对外广播,广播功能的拓展。

10、广播业面对电视冲击的调整:①广播电台的调整策略--专业化、地方化②广播从低谷中逐步复苏--开发移动空间11、广播的优势:广播作为弹性媒介,适应性、移动性强,服从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安排。

第二节世界电视业的蓬勃发展1、世界电视业的初创1936--1945年,二战后世界电视事业的恢复与发展1945--1960年,美国电视业的蓬勃发展1960--1990年。

2、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以北的亚历山大宫建成的英国第一座电视台正式播出节目,从而标志的世界电视业的诞生。

广播电视概论知识重点总结

广播电视概论知识重点总结

广播电视概论知识重点总结一、广播电视的起源和发展1.广播的起源:广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使用。

2.电视的起源:电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3.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模拟广播电视到现代的数字广播电视,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技术和制度革新。

4.广播电视的作用:广播电视具有传播信息、娱乐休闲、教育宣传等多个方面的作用,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1.广播:广播是指将声音、图像等信息通过电磁波传播到广大受众的一种传播方式。

2.电视:电视是指通过电子技术将图像和声音传送到使用者的一个传媒工具。

3.传媒:传媒是指用于传播信息的各种媒介,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

4.媒介:媒介是指传递信息和传播声音图像的工具和设备。

三、广播电视的组织形态1.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台是指负责制作和播放广播电视节目的机构,分为电台和电视台两种形态。

2.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网络是指由广播电视台建立的一种机构和工作方式,可以实现节目的互联互通和全国范围内的播放。

3.广播电视产业:广播电视产业是指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放、广告投放等相关的产业链。

四、广播电视的技术手段1.广播技术:广播技术包括调频广播、调幅广播等各种无线电技术,通过调制和解调电磁波来传送声音。

2.电视技术:电视技术包括黑白电视、彩色电视等各种电子技术,通过扫描线和电子束来传送和显示图像。

3.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传媒技术,通过数字信号传输和处理来提供更多的节目和服务。

五、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1.政府管理体制:广播电视在很多国家都是由政府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管。

2.行业管理体制:广播电视在一些国家中由行业协会或专门的监管机构进行管理。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概论知识的重点包括广播电视的起源和发展、基本概念、组织形态、技术手段、管理体制等内容。

学习和掌握广播电视概论知识有助于对广播电视行业的了解和理解,对于从事广播电视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广播电视学概论

广播电视学概论

复习要点n 1、广播电视发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时间、重要称呼。

n2、掌握一些基本认识: n如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律、传播共性、社会功能、负功能; n 3、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如音响的蒙太奇功能;广播语言的具体要求;电视画面的特性;电视节目制作的三种方式;节目主持人与播音员的区别等。

一、无线电的发明1.1873年 马克斯威尔 无线电之父无线电之父2.1888年德国科学家海尼瑞基·赫兹发现了产生、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方法。

发现了产生、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方法。

3.1899年,亚历山大·波波夫提出利用电磁波进行通讯的设想,并于1894年研制出一台无线电收发报机,距离达到148公里。

但未能引起俄国重视,并推广应用。

公里。

但未能引起俄国重视,并推广应用。

4.1897年,意大利科学家古格列莫·马可尼在伦敦成立无线电通讯公司在伦敦成立无线电通讯公司(后改马可尼公司)(后改马可尼公司),把无线电推广应用到轮船联系和体育转播。

1901年,他第一次跨大西洋两岸无线电通讯。

二、无线电广播的试验 首先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人类声音的是费森顿和德福雷斯特。

1906年圣诞节,加拿大人费森顿从实验室里传送声音实验成功,标志着无线电声音广播的问世。

问世。

1907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发明三极管,可以增强声音发送,并开始定期广播简讯。

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发明三极管,可以增强声音发送,并开始定期广播简讯。

三、第一家电台1920年11月2日,美国西屋电气公司专家弗兰克·康拉德在匹兹堡主持建立的广播电台正式播音,呼号“KDKA ”。

这是美国第一个领有营业执照的商业广播电台,也是世界公认的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标志着广播事业的诞生。

志着广播事业的诞生。

四、广播事业世界范围内的兴起(简略)1922年,英国马可尼等六家无线电器材公司经政府批准合资成立了一家广播公司,1927年改建为公营广播机构,即后来的英国广播公司(BBC ),覆盖率达80%,形成垄断。

广播电视概论重点汇总

广播电视概论重点汇总

广播电视概论一、广播凡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或特定范围传送声音和图像的电子媒介,均统称广播,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为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为有线广播。

根据传播符号的不同,广播可分为声音广播和电视广播,广义上的广播包含了广播和电视。

世界上第一家广播电台: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KDKA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被公认为世界最早的正式广播。

第一家电视台为英国广播公司BBC电视台,开播时间为1936年11月2日。

1926年10月,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电台在哈尔滨出现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

1940年12月30日,共产党领导的首家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诞生,1949年12月5日,改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8年5月1日,中国大陆首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成立并实验播出。

卫星直播电视:由设在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卫星接收卫星地面站发射的电视信号,再把它转发到地球上指定的区域,然后由地面接收设备接收供电视机收看。

高清晰度电视与数字广播电视:日本率先推出了高清电视,高清晰电视的画面清晰度高,与传统的模拟信号电视相比优势明显。

网络广播电视: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一种利用宽带网的基础设施,算机或者“普通电视机+网络机顶盒”为主要终端设备,向用户提供视频点播,网络访问,电子邮件电视游戏,等多种交互式数字媒体个性需求服务的崭新技术。

目前世界上比较著名的电视剧机构有:美国的三大商业广播电视公司,全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

电视技术:电视传输系统由摄像、传输、显像三部分构成,摄像部分完成光电转换,传输部分完成电视信号的传输,显象部分则将电视信号还原成光学图像。

电视制式:电视制式是一个国家的播放电视节目时所采取的特定制度和技术标准。

NTSC制式:简称N制式这种制式解决了彩色黑白电视广播兼容问题,解码线路简单,成本低,但相位容易失真,色彩不太稳定,需要色彩控制来手动调节颜色。

PAL式:中国采用,又称“帕尔式”意为“逐行倒相”作用是自动改正在传播中可能出现的错相。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重点Word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重点Word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重点一、题目设置1、名词解释:15分(3×5道)2、简答题:20分(5×4道)3、论述题:30分(15×2道)4、案例分析题:35分(35×1道)二、复习内容⑴名词解释1、广播新闻:运用声音符号体系及广播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传播的新闻,是广播中各类新闻体裁、各种新闻性节目的总称。

2、电视新闻:运用画面与声音符号体系以及电视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传播的新闻,是电视屏幕上各类新闻体裁、各种新闻性节目的总称。

3、电视新闻采访:电视记者运用摄像机采集、记录新闻事实的过程。

4、编排:是对广播电视节目体系策划、构成及播出安排的总体战略及策略把握,狭义的编排是对已完成节目播出时间的安排。

5、广播电视新闻消息的内涵:广播电视新闻消息的内涵:运用广播电视媒介的特有手段,简明扼要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快速、广泛、大量地传播新进变动事实的新闻体裁,是广播电视新闻最普遍、大量采用的报道形式。

注释:按照陈奕老师的习惯,名词解释都会出一个在课堂上曾经提到过但是又不会给明确答案的,所以这个自己结合课堂回忆!㈡简答题1、广播电视新闻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广播电视新闻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2、我国各类文件中也明确规定了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的骨干作用与主体地位。

3、世界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无论哪一国家、哪一广播电视台,无不将广播电视新闻部门看作最核心的重要部门与旗帜。

2、了解广播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的类型有哪些?答:①从节目内容上看,可分为:新闻信息类谈话节目日常生活类谈话节目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专题对象类谈话节目②从节目主线上看,可分为:人物性谈话节目事件性谈话节目③从节目形式上看,可分为:聊天式谈话节目访谈式谈话节目论辩式谈话节目综合式谈话节目3、理解国内广播电视民生新闻的成因有哪些?答:1)民众角度:社会格局演变所引发的民众情感宣泄的需求;法律意识觉醒所带来的民众权利渴求的提高。

广播电视概论期末重点

广播电视概论期末重点

广播电视概论期末重点
一、电视信号传播
1、电视收发信基本知识
a)基本原理
电视信号是在空气中传播的无线电波,通过活动进行传播和接收。

它是由电视台发射的模拟或数字信号,它被电磁波传播到空气中,然后接收者把这些电磁波转换成电视图像和声音。

b)传输方式
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有地面广播、卫星传输、有线传输和光纤传输四种。

地面广播:一般使用大功率发射台进行发射,广泛覆盖广播区域,接收者一般使用普通的空中接收天线即可接收。

卫星传输:使用高空小功率的发射台发射出电视信号,采用宽带信号传输,一般接收者需要安装专门的发射台和接收天线,以及单路放大器和滤波器。

有线传输:一般使用光缆和同轴电缆两种传输媒介,光缆传输可以传输数字和模拟信号,同轴电缆传输只能传输模拟信号。

光纤传输:使用光纤缆将电视信号传输至目的地,光纤传输的优势在于信号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可传输多频道数据,无需进行信号增益。

二、电视发射技术
1、电视调频技术
电视调频技术是指在高频电磁波中携带视音信号,然后传输给接收端并进行接收的一种技术。

广播电视概论知识点精华总结

广播电视概论知识点精华总结

广播电视概论绪论:一.广播电视的由来1.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从纯粹技术和物理性能上看:是一种电子通讯手段,确切地说是通过电磁波传导方式向特定范围播送音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一般意义:通过无线电波和导线向无线区域内传播广义广播包括:声音广播和电视广播2.信息传播活动和传播媒介发展的五个阶段a.原始阶段:指传播方式的原始,并不意味着仅存在于原始社会b.语言传播:优点:自由,灵活;缺点:人际间的口头传播在时间空间上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信息所传的范围很小,所传的信息也不能长久的保存,传播过程又有很大的失真性c.文字传播:克服之前传播手段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文字传播的开始,标志着人类原始传播时代的结束和文明时代的开始d.印刷传播:印刷术的发明运用使文字信息,得以大量复制和更广泛,更大规模的迅速传播。

e.电子传播:以广播电视为代表,广播电视的出现,将人类信息传播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即视听结合阶段。

优点:信息丰富,易于被接受——直观,时空方面的进步等。

另外:网络传播,信息得以快速传递,但可靠性不够强。

3.广播电视学在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基础上产生,按媒介划分,广播电视学属于大众传播学的分支;按内容分:广电和新闻有交叉4.人们对广视工作以及广视事业的认识的五个层次a.广播电视节目b.广视节目的制度者和接受者c.广视机构d.广视系统e.广视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关系问题广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既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又与众多的相关科学交叉二、广电的基本性质以科技为基础,辅以传播的特性,具自然、社会两大属性。

1.自然属性优势(特点):a.传播对象非常广泛;b.传播的时效性强c.节目通俗直观d.接收的随意性弱点:a.按时间顺序播出(电视广告插播)b.转瞬即逝(要求广电内容通俗易懂)2. 社会属性广播电视作为一种媒介不可能为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必然与政治相联系a. 性质:社会主义国家广电机构的性质是主体国有,非国有的中国广电机构受到相关管理制度的约束b. 宗旨:通过传播新闻,娱乐宣传,服务等传达政党集团的言论`,以及政治纲领等,具有多种职能的大宗传播媒介c. 功能:自然功能(基础);社会功能(对社会的一种掌握)具体包括:a.传播新闻 .b.宣传舆论c.文化娱乐d.社会教育e.社会服务d. 任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动员全体人民加入到经济建设中(我国)三、广电与社会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1.与经济:a.经济环境对广电的制约作用:国家经济政策,人民经济水平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广电事业形成差距b.广电对经济的反作用:广告,节目销售,有线电视的销售及收视费2.与政治:a。

广播电视概论重点汇总

广播电视概论重点汇总

第一章导言一、无线电的发明1、1820年,【丹麦】奥斯特孕育了电磁学的诞生。

2、1864年,【英】麦克斯韦发现了电磁学基本原理,他被公认为无线电之父。

3、1884年,【德】赫兹依据麦克斯韦的理论进行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产生、发射与接收的方法。

4、1894年,【俄】波波夫和【意大利】马可尼同时发明了无线电通信技术。

二、无线电广播的诞生1906年12月25日被定为无线电广播的诞生日。

三、广播电台的建立世界公认的第一个广播电台,是1920年11月2日开始播音的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

四、电视的诞生1、1873年,【英】约瑟夫·梅正式发表了硒的光电效应报告。

2、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柯发明了电视扫描盘,它是电视荧光屏的雏形。

3、英国人称贝尔德为“电视之父”。

五、广播电视的概念广播电视是运用电磁工具把信息信号同时供给特定地区大批受众的一种大众传播媒介。

六、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的三个不同知识领域1、广播电视技术工程2、广播电视的制作和发布系统3、广播电视的内容七、广播电视学与大众传播学、新闻学之间的联系共同点:(1)新兴的学科(2)研究人类的传播现象广播电视学与现已形成的新闻学(诞生于19世纪末的德国)大众传播学(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从历史渊源以及理论到实践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是大众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基础上,结合广播电视媒介的规律而形成的。

它们都是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现代电子大众传播媒介为研究对象。

区别:(1)三个学科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传播内容不尽相同。

传播学涵盖了所有的内容,广播电视学的涵盖了新闻。

(2)三个学科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传播媒介不尽相同。

传播学涵盖了所有的媒介,而新闻学涵盖了广播电视的媒介。

八、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节目研究、研究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者与接受者、研究广播电视事业系统、研究广播电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2、研究方法:首先,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其次,要注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原理;最后,要运用一些研究学问的具体的操作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 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三、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电视文学类:运用电视的技术艺术手段,在屏幕上营造文学的意境。
•电视艺术类:运用电视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兼容其他艺术样 式所构成的,着重体现屏幕艺术美的电视艺术作品。
•电视戏剧类:依据戏剧的构成方式,或电影的时空转换,通过电视的 传播媒介,制作方式和艺术手段,独立制作的屏幕艺术作品。
电视也叫广播?
狭义的广播专指声音广播,电视广播则指电视。
专题一 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三、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1、喉舌属性
专题一 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三、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2、艺术属性
• 电视艺术,使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 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造 型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广播电视传播的功能分析 广播电视媒介的传播特点; 广播电视传播受众的需求; 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的窄播化; 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的大容量。
专题五 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
3.摄像机的分类: 按质量分类,可分为广播级、业务级和家用级。
(1)广播级(标清): 广播级(高清):
(2)业务级(专业级):
(3)家用级:
三、电子编辑系统:
(2)1949年接管国民党政府的广播电台,成立中央广播事业 管理处,与新华社,共同接受中共中央宣传部的领导。
(3)建国后,1949年12月5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改名为广 播事业局,是中国广播电视事业长期的管理机构。
(4)50年代初办的两档影响最大并延续至今的节目:1950年4 月,开办的 《首都报纸摘要》(1955年更名为《新闻和 报纸摘要》);1951年5月,开办的《各地人民广播电台 联播》(1993年更名为《全国新闻联播》)。
(2)民营。 主要在上海,新新公司设立的商营广播电台于1927年3月 18日正式播出,这是我国第一台民营电台。
4、中国共产党的广播事业
(1)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XNCR。这一天被确定为 中国人民广播创建纪念日。 1949年12月5日,经中央批准, 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更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电视综艺类:以文艺演出为基本构成形态,经过电视二度创作,呈现 电视艺术形式美的电视文艺作品。
专题一 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三、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3、产业属性
电视媒体————>观众(注意力资源)————>广告主
专题二 广播电视发展简史 (本专题要结合教材)
第一节 广播的诞生与发展
二、无线电传送信号的成功
绪论
2011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修订一稿) 中,对学科门类以及具体专业作出了相应 调整。
A.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B.网络与新媒体 C.艺术学学科的独立
1.广播电视概论与广播电视实践:
–广电节目编播: 包括广播电视采访、编辑、文艺创作、播音主持等; –广电技术: 包括录音、录(摄)像、编辑制作、播控、传送、发射等; –广电经营管理: 广播电视体制、广播电视节目管理、广播电视工程技术 监管、媒介经营管理(文化事业管理)。
第二节 我国广播电视管理制度
我国广播电视制度发展最为成熟的时期, 是从80年代初期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四 级办”广播电视体制的形成开始的。
四级办电视、四级覆盖:
国家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 省、直辖市所属电视台 市级所属电视台 县级电视台及企业自办电视站
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新进程: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引进商业电视的运作 模式,尝试制播分离。具体地说,就是电视台以宣 传为中心,把工作重点放到播出上,电视节目的制 作则推向市场,对节目生产实行企业化管理。
• 广播是依靠无线电波或者通过导线传播, 诉诸人的听觉的一种传播媒介。 • 广播是一种高情感媒介,它可以运用声情 并茂的语言,深深拨动听众的心弦。 • 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 信息传播工具。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无 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有线广播。
专题一 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一、广播是什么?电视是什么?
第三节 电视传播的制式
电视制式:一个国家在播放电视节目时所采用 的特定制度和技术标准。
NTSC制:美国、墨西哥、日本、台湾、加拿大 等国和地区采用 特点:成本较低,兼容性能较好,彩色不稳定
PAL制:德国、中国、香港、英国、意 大利、荷兰、中东一带等国和地区采 用;
特点:电视机性能最佳,成本较高, 彩色闪烁
的文化样式。
《广播电视概论》课程的内容
内容 专题一 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专题二 广播电视的发展简史 专题三 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 专题四 广播电视的传播理论 专题五 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 专题六 广播电视节目的语言 专题七 广播电视节目的分类
专题一 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专题一 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一、广播是什么?电视是什么?
(2)开洛电台是早期外商在中国开办的时间很长、影响较大的广播电台。 1924年5月—1929年10月,美商开洛电话材料公司在上海开办,联合《大 晚报》、《申报》、 《大陆报》等新闻机构播报当日的新闻,吸引不少 听众,还组织几个团体,付费点播各种音乐戏曲节目。
2、早期中国人创办的电台
(1)官营 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电台,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 座广播电台。 刘瀚被称作“中国广播之父”。
1.什么是电子编辑:
电子编辑的特点(——相对于手工剪辑来说) • 编辑速度快; • 精度高; • 画面和声音可以同时编辑,也可单独编辑; • 可以对画面进行特技处理、叠加字幕。
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 • 1956年---磁带录像机问世 • 1960年---美国第一颗通信卫星“回声号”上天
第三节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概况
一、中国广播电视的早期活动
1、早期外国人在华办电台
(1)1922年,美国人奥斯邦借用日本华侨的资本在上海成立中国无线电 公司,并与美资英文报纸《大陆报》合作,创办了“大陆报—中国无线 电公司广播员电台”,呼号为XPO,于1923年1月23日晚间首次播出节目, 这是中国境内出现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2. 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电视剧——《一 口菜饼子》。
三、文革挫折时期(1966-1976)
1.政治压倒一切。 2.1973年5月1日,面向北京观众的彩色电视正式试播。1974年
10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对外宣布彩电播出。标志着中国电 视彩色化的进程全面展开。
四、电视事业建设新时期(1977-)
第二节 电视的诞生与发展
二、电视的萌芽状态
• 1900年,波依科在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首次使用了 “television”这个名称。
• 1926年贝尔德完成电视画面的完整组合及播送,1月26日在 伦敦作公开示范表演。
• 1927年---贝尔德完成电视画面的完整组合及传送,自斯高 传送图像到伦敦,全程640余公里。贝尔德被称为电视之父。
四、电台广播的诞生
1906年圣诞节,费森登在马萨诸塞州的试验电台 首次作试验性广播。从广播工程技术标准看,广播 从此诞生。
1920年8月31日美国底特律8MK试验电台广播了该州 (密执安州)州长的新闻。这条新闻被认为是最早 的广播新闻。
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正式开播, 这是第一个向政府领取营业执照的电台,一般认为它 的开播标志着世界广播事业诞生。
• 电视,传播图像的一种广播通信 方式。他是应用电子技术对静止或活 动的景物的影像进行光电转换,然后 将电信号传递出去,使远方能够即时 重现影像。
• 电视,不仅是一种向广大群众传 输电视信息的手段,还能够把从审美 上加工过的,有关现实世界印象传到 四面八方的一种新的艺术。
专题一 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一、广播是什么?电视是什么?
第一节 世界上几种管理体制
广播电视体制
也称广播电视制度,是一国广播电视事业所 赖以建立和组成的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方法。 广播电视制度包括制度和体系两个部分,它 既包含理念和法规的基础,又包含组织和经 营的内容。
目前全世界主要有如下几种体制类型:
国有国营; 私有私营; 公私合营; 国有公营
(本知识点结合教材部分章节加深理解)
(5)1950年,正式开办对外广播。广播局成立国际广播编辑 部,于4月10日以“北京广播电台”的呼号正式开办国际
广 播,用英日、越南语、缅甸语、泰语、印尼语和朝鲜语 播音。
二、艰苦创业时期(1958-1966)
1.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试验开播。同年的10月一日,中 国第二座电视台——上海电视台问世。
五、电视产业发展时期(1993年以来电视节目的转折)
转折之一:《东方时空》的开办“让老百姓有了有了上电视 的机会”。
转折之二:《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令电视娱乐化成 为引发热烈讨论。
转折之三:《南京零距离》、《7日7频道》让“民生新闻” 喧哗至今,地方台在央视面前不再卑微。
专题三 广播电视管理体制
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或者导线向特定范围播送音像节目的 大众传播媒介。
行业性质
工作原理和技术特征 工作内容和根本目的
➢按照传播信号 • 只传送声音,称为声音广播或电台广播,简称广播(Radio) • 传送声音和图像,称为电视广播,简称电视(Television)
专题一 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一、广播是什么?电视是什么?
SCEAM制:法国、前苏联及东欧和非 洲各国采用。
特点:抗干扰,效果介于中间,成本 较高,兼容性差
专题四 广播电视的传播理论
本专题尽管考试题目中未涉及客观性题目,但“广 播电视的传播”属于本门课程以及本专业的重点知识构 成,需要在本专题广泛涉猎媒介信息,提高学术研究和 创新研究。
本专题的重要子题目包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