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3课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13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苏教版 (1)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13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苏教版 (1)

《海洋——21世纪的希望》(第二教时)[教材简析]: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

课文从三个方面来说明的。

第一,写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第二,从开发海洋矿产资源,向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利用海水运动发电,淡化海水缓解水荒和建设海底城市以开拓生存空间几个方面来说明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第三,写开发海洋,首先要保护海洋。

在写作上课文的第4自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具体说明某个方面的开发时,总是先交代目前人类在陆地上的困境,受到的挑战,再写如何去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内容要点。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3、发挥想象,结合课文内容,收集相关资料,写一篇短文。

[教学准备]:有关海洋资源的图片、资料教学目标: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我们这个广袤无垠的地球上,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1%。

以至于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回眸我们的地球时,发现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我们在座的同学有的也许亲眼见过海洋,有的也许在电视影片中见过海洋,有的也许读过有关海洋的书籍,那么,海洋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2、是呀!大海在我们的眼中,有时是那么安详,有时是那么凶猛。

它有时候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欢乐,有时候却是无限的痛苦。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与海洋有关的课文。

一起把课题读一下。

读了课题之后,我们一定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读了课文之后,我们就能解开这个疑问。

二、初读课文1、通过学习,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把生字读正确了。

2、这是本课中出现的一些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理解词语。

[敬畏威胁匮乏能源危机望洋兴叹慷慨蕴含价格无穷无尽大显神威][幻灯片:“慷慨”有两种意思,一是指充满正气,情绪激昂;二是指很大方,不吝啬。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13课作业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13课作业

13 海洋——21世纪的希望(1)班级姓名一、看拼音,写词语。

dī lián wēi xiã suǒ qǔ quē fá huǎn jiě()()()()()Wàng yáng xīng tàn dà xiǎn shēn shǒu kāng kǎi()()()fâng xiàn yù liào yù liào()()()二、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Wâi 敬()滋()安()无所()()蓝色()养依()()雨绸缪三、组词。

协()恕()慨()镰()矿()胁()怒()概()廉()旷()四、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匮乏()奉献()缓慢()昂贵()五、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到自己渺小,无能为力。

()2、情绪不稳定,一会儿高高兴兴,一会儿怒气冲冲,让人难以捉摸。

()3、形容充分表现自己的高超本领,显示能力。

()六、在括号里填写适当的词语,注意不要重复。

()的地球()的海洋()的环境()的城镇七、提到海洋,我们会常常想到下面这些四字成语,请把他们补充完整。

水平如()波浪()()广阔()()波()汹涌惊涛()浪波()壮阔请再写几个八、按要求改写句子。

1、海洋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

改成反问句:2、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改成打比方的句子)3、天这么热,几天不浇水,花能不死吗?改成陈述句:4、王老师再三叮嘱同学们:“你们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5、海洋的大浪掀翻了船只。

(把海洋当作人来写)6、发挥想象,访写句子。

好文章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好文章是,让人。

好文章是,让人。

九、写诗句,用诗句。

1、按要求写诗句。

⑴写出含有“千”或“万”的诗句。

①,。

②,。

⑵写出含有动、植物的诗句。

①,。

②,。

2、写一段话,用上你上面默写的诗句。

(至少用一句)十、请你在下面的方框里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了解到的一则新闻。

教育部参赛_海洋—21世纪的希望_徐英波

教育部参赛_海洋—21世纪的希望_徐英波
d=18752&page=1
/view/2860.htm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这两句之间的分号,说明什么?这两句都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因此,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
(3)但是因为“海洋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m?subLemmaId=335566&fromenter=%D3%A1%C4%E1%BA%A3%D0%A5&redirected=alading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3课《海洋——21世纪的希望》
内容分析: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探索与发现”,旨在让学生关注海洋,关注自然,从而关注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海洋——21世纪的希望》正符合这一特点。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
2、学会生字、新,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
2、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切关系。
三、教材分析
学生谈感受
2、板书课题: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二、理顺文章思路
1、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蕴”,“慷、锰、硫、胁”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边窄,右边宽。
2、大声朗读课文。课文从几个方面来说明“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3、学生交流。
三、合作交流
(一)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画出中心句。(课件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1、读第四自然段,揭示原因,并体会本段在课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_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1]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_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1]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世纪的希望 海洋
小知识:
1、四大洋: 2、七大洲的原因?
快速朗读课文4—8自然段,人们是从哪几 个方面来开发、利用海洋的?(分别用四 个字来概括一下)
开发资源 索取食物 水力发电 淡化海水 (缓解水荒) 建设城市 (开拓生活空间)
讨论: 课文是怎样具体来写人们开发、利 用海洋的呢?四人一组,选择你们最喜欢 的一个方面进行交流。
练习: 练习: 我们人类可以怎样开发利用海洋,并且保护海洋, 我们人类可以怎样开发利用海洋,并且保护海洋,珍 惜海洋资源呢?(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惜海洋资源呢?(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可以结合书中 的知识写。) 的知识写。)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课文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课文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苏教版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反思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一篇关于海的说明文,课文从人们热爱海洋、敬畏海洋、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三个方面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正迎着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将成为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文章采取“总—分”的方式,条理清晰。

先从总体上说明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然后从正反两方面具体说明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最后号召人们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学生心中对神秘莫测绚丽多姿的海洋充满了好奇。

课外能搜集大量的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学生对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会很容易理解,一些读过有关海洋书籍的学生更是对海洋遐想连翩,有探索的欲望,但本课中有些句子学生不易理解,例如:“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要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从而更好地理解“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一课题。

但是,我在上这节课的刚开始,布置预习的时候没有让学生回家查找大量的关于海的资料,导致上课的时候说到“你了解海洋吗?”和中国四大海域的时候,学生反馈的信息很少。

其实,由于课文提供的信息相对较少,课前如能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海洋的图片和资料,让他们了解最近汽油价格升高、在南海发现储量最大的天然气等跟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资料,学生不仅能更好地领悟课文内容,而且能把语文跟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学语文。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反思
东张村小学郭银环。

第13课: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第13课: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黑板、粉笔、直尺、三角板、计算器、白板等。
2. 课程平台:数学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3. 信息化资源:教学PPT、在线数学题库、数学教学视频等。
4. 教学手段:小组合作、讨论、实例分析、问题解决等。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b.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来解决。
c.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实际应用,并分享他们的见解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3. 请学生绘制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图像,并解释图像中的关键点、直线斜率等特征。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正比例和反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分析家庭用水量与时间的关系、计算广告费用与广告效果的关系等。
作业反馈:
1. 及时批改学生的课后习题,指出错误并给出正确答案,同时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正比例和反比例新课呈现结束后,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正比例和反比例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正比例和反比例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神奇的能量》1.能量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

虽然你看不见它,却能感觉到它。

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发光或发声等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2.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动能。

3.位于高处的物体具有能量,发生形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这是一种“储存”起来的能量,只有在释放后才能显现,这种能量叫作势能。

物体所处高度越高,势能越大。

4.动能、势能都是机械能,它们是能量的两种基本形式。

5.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机械能,还有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电磁能、化学能和核能等。

6.热能可以通过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三种方式向周围传递:7.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的能量叫化学能。

化学能是一种隐蔽的能量,绿色植物、食物、电池、煤、汽油中均储存着化学能。

8.光是一种看得见的电磁波,微波、X光是看不见的电磁波,它们所具有的能量都属于电磁能。

9.核能是原子核在聚合或分裂的过程中产生的能量。

太阳等恒星发出的光是由原子核聚变产生的,核电站发电所用到的热能是由原子核裂变产生的。

10.人们开发核能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重核裂变,二是轻核聚变。

11.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12.动能与势能、动能和热能、动能与电能、化学能和动能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转换。

13.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中的能量转换形式:划着一根火柴,火柴的化学能转换为光能和热能。

点燃酒精灯,酒精灯的化学能转换为光能和热能。

14.用烤箱烤面包是把电能转换为热能,热能转换为面包的化学能,从而把面包烤熟。

15.电动机把电能转换为动能。

16.电能可以转换为磁能,利用电流产生磁性的装置叫作电磁铁。

17.电磁铁与磁铁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不同点:磁铁的磁性一直存在;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

电磁铁可以调节磁力大小;南北极可以互换位置;通电有磁性,断电无磁性。

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磁极。

18.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很多,电池数量、线圈匝数、铁钉粗细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海洋21世纪的希望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课文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

店铺在此整理了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海洋——21世纪的希望》,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课文原文你知道吗?当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回眸我们的地球时,他们发现,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

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

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

目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由于长期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

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

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

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将要由幻想变成现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淡化海水 缓解水荒
聚宝盆 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 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目 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由于长期开采,已越 能源危机 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为 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 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 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 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保护海洋 珍惜海洋资源
如果你是海洋,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
我是海洋,我有(
我为你们(
),
),但今
天我正遭受着( 望( )
),
为了我,更是为了人类自己,我希
水荒--淡化海水
海水淡化
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 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 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将要由幻想 变成现实。
思考:人类面临 的困境及如何开 发利用海洋。
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总结 是什么原因让跨入21世纪 的人类不再“望洋兴叹”?
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 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高蛋白食物 水荒--淡化海水
思考:人类面临 的困境及如何开 发利用海洋。
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
海洋里的潮汐能、温差能都是取
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人们把
潮汐能称为“蓝色的煤海”。
潮汐发电站
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 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 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将要由幻想 变成现实。
思考:人类面临 的困境及如何开 发利用海洋。
慷慨: 指大方、不吝惜
望洋兴叹: 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却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 21世纪的希望?
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 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人们是从哪些方面开发、利用海洋的呢?
开发海洋 矿产资源 建设 海底城市 索取 高蛋白食品 开发、利用 海洋 利用水力 发电
海洋渔业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化 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 胁。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 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 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 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 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 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 力。
类营养物。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 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在不 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 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更是人们熟悉的食 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 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 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 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 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 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 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 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 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 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 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翻新。在 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 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 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 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
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 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 沙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着食 物匮乏的威胁。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 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 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 食品来自海洋。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BEA Confidential. | 1
字词处理:
1、给加点字注音 低廉 ( lián) 威胁( xié 回眸(móu )匮乏( kuì ) ) • • • • kǎng ) 蕴藏(yùn )锰( měng) 硫( liú ) 慷慨 ( • • • • 2、解释下列词语 回眸: 指回过头来看的意思 敬畏: 又敬重又害怕 匮乏: 缺乏、贫乏的意思
思考:人类面临 的困境及如何开 发利用海洋。
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高蛋白食物
海洋里还有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 种类达20多万种。地球上的生物资源 80%以上在海洋里。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 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 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 要的食物。
思考:人类面临 的困境及如何开 发利用海洋。
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文中“能源危机”加上引号,作用是( 强调作用 )
海洋是一个“蓝色的宝库”。如果把 整个地球上的海水加以提炼,可得到550 万吨黄金、4亿吨白银、40亿吨铜、137 亿吨铁……可以说陆地上有的,海洋里 都有,而且海洋还蕴含着许多陆地上蕴 藏量小,而又难于提取的稀有元素。 在海水所含的各种化学元素及矿物中, 数量最大的是食盐。现在全世界每年生 产海盐5亿吨。若按这个数字消费,海洋 里的盐可用5亿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