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歌剧魅影》音乐赏析

合集下载

音乐赏析之《歌剧魅影》

音乐赏析之《歌剧魅影》

音乐赏析之《歌剧魅影》喜欢的音乐实在太多了,在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一部经典音乐剧里出现的一些音乐吧。

《歌剧魅影》是一部由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作曲的经典百老汇音乐剧,改编自加斯通·勒鲁著《歌剧幽灵》。

1986年首演,于1988年获得七项托尼奖,是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之一。

1986年伦敦的首演由麦克尔·克劳福德和莎拉·布莱特曼担任男女主角,该剧一成名。

至今全球已有16个制作版本,也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上映。

1988年,该剧移师百老汇,就此与《悲惨世界》、《西贡小姐》、《猫》一起并称为世界四大音乐剧。

《歌剧魅影》可以说是一部折射着后现代魅力的剧作,首先它成功的改编了加斯通·勒鲁的原作小说,既保留了原作的风格又使之更适合舞台演出,提升了作品的可看性。

其次,巧妙的戏中戏令观众徘徊于现实与虚幻之间。

尤其是追逐幽灵的那一场戏,整个剧院,台上台下、四面八方响起了幽灵的声音,使观众置身其中,那句“我在这里”似乎就在他们的身边。

这部音乐剧的电影版和舞台剧版的情节基本一致,描述了十九世纪发生在法国巴黎歌剧院的爱情故事。

时值1870年,在歌剧院的地下深处,传说住着一名相貌丑陋、戴着面具、却学识渊博的音乐天才,多年来他神出鬼没,躲避世人惊惧鄙夷的目光,被众人称之为“魅影”。

他动辄以鬼魅之姿制造各种纷乱,赶走他讨厌的歌手,甚至干涉歌剧院的主角人选和剧码安排。

幼年丧父的小克莉丝汀·戴伊被吉里夫人带到歌剧院接受舞蹈训练,成为一名芭蕾舞女。

当深夜无法入睡时,小克莉丝汀总期盼父亲向她许诺过的音乐天使会出现。

同情她的孤独,魅影假扮音乐天使,隔着墙对她说话,安慰她幼小的心灵,并教她歌唱的技巧。

就这样九年过去了,年轻貌美的克莉丝汀在魅影的帮助下因偶然机遇凭借美妙的歌喉一夜成名。

然而,最初发自于精神层面的音乐之爱,却逐渐转化成为强烈的占有欲。

走火入魔的魅影更以实际行动,把所有妨碍克莉丝汀歌唱事业的人一一除掉。

《歌剧魅影》音乐赏析

《歌剧魅影》音乐赏析

《歌剧魅影》赏析最初没有欣赏这部歌剧之前,只是看过大师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印象最深的是作者笔下的当时的那些建筑,那些奢华的象征权力的教堂。

我想那时的人们,把人性深深地埋在一件神圣的宗教的外衣下面。

相似的,《歌剧魅影》把同样的故事情节搬到了歌剧院。

同样的热爱自由的吉普赛女郎,最后却爱上了面目丑陋的魅影。

在这场音乐剧中,有人只出现短短的一瞬,便消逝了。

有的人却经历物是人非的变迁,依然健在。

有的人咆哮命运的不公、向社会报复,有的人享受贵族的荣耀与幸福,安享生活。

沉陷于爱情的泥沼,或者为爱疯狂。

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巴黎歌剧院的剧场内。

这是一幕爱恨交织的悲喜剧。

结局出人意料,却也是皆大欢喜。

《歌剧魅影》虽有恐怖惊险的气氛,但导演所追求是在调动一切音乐和舞台的表现手段,充分发挥了音乐剧的综合舞台优势(声乐和舞美)方面殚精竭虑。

整部音乐剧采用近似严肃大歌剧的音乐语言,引进了“音乐戏剧展开”的概念和方法,将幽灵,克利斯丁,拉乌尔这两个男人于一个女人之间的美妙,真诚而又略带伤感的浪漫以及充满爱与幻想的情感交融表现的极其凄婉,完美而动人。

原来的音乐剧就有大量经典音乐,这绝对保证了电影中感情色彩表达的震撼力,也是电影的主要灵魂所在。

在这部电影中,舒缓、紧迫、狂躁、激情的音乐不断交替,而且几首旋律如《the phantom of the opera》,《all I ask of you》贯穿始终,同样的旋律巧妙表达了不同的感情,也奠定了作品的情感基调。

印象最深的是《think of me》。

这首歌在剧情中安排得十分具有巧思,试唱与现场演出巧妙转换,也是克丽斯汀的歌唱中的自然转换。

第一段落是她的试唱,这里以清唱为主,辅以钢琴,十分美妙,她的清唱部分是未加雕饰的淳朴,甚至略带不自信的颤抖,但却一鸣惊人。

第二段以管弦乐的加入作为过渡开场,直接切入正式演出段落,而克丽斯汀的歌声稳定了下来,并加入了空灵的剧院效果,回音饱满了一些,配乐也丰富了,但不失之前的轻灵。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歌曲赏析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歌曲赏析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歌曲赏析《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剧院魅影/歌剧魅影/歌剧院幽灵)是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代表作之一,以精彩的音乐、浪漫的剧情、以及华丽的舞蹈,成为音乐剧中永恒的佳作。

这首歌曲中,旋律优美动人,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

通过管风琴、电子琴、吉他等乐器的巧妙运用,曲子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引人入胜。

同时,歌曲中的歌词也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表达了魅影对于歌剧院的深深眷恋和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

除此之外,《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在音乐结构上也堪称完美。

这首曲子包含了丰富的音乐元素,从古典到摇滚,从独唱到合唱,每一种音乐元素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而且,整首曲子节奏紧凑,旋律跌宕起伏,既有深沉的低音,又有激昂的高潮,让人听得过瘾。

此外,这首歌曲的影响范围也非常广泛。

作为人物角色歌,《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传唱度最高,影响范围最广。

它不仅在音乐剧领域有着极高的地位,在电影、电视剧、广告等领域也经常被引用和改编。

总的来说,《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是一首充满魅力和感染力的歌曲。

它以优美的旋律、浪漫的歌词和丰富的音乐元素征服了无数的听众。

同时,这首歌曲也展现了音乐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和无限可能性。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的成功离不开韦伯的创作才华和演员们的出色表现。

韦伯以他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对于剧情的深刻理解,创作出了这首永恒的经典。

而演员们的出色表现和精湛的演技,则为这首歌曲注入了生命力和灵魂。

歌剧魅影各唱段赏析

歌剧魅影各唱段赏析

歌剧魅影各唱段赏析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是一部由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创作的音乐剧,自1986年首次上演以来,一直备受观众的喜爱。

这部音乐剧以法国巴黎歌剧院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神秘的魅影和一位年轻歌剧歌手之间的爱情故事。

歌剧魅影中的唱段充满激情和情感,每一首歌曲都深深地吸引着观众,让他们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歌剧魅影中的各个唱段进行赏析,探讨其音乐和情感上的魅力。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歌剧魅影中的开场曲《歌剧魅影》。

这首歌曲以庄严的音乐和悲伤的旋律揭开了整个故事的序幕。

歌曲中的男女合唱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歌剧院的热爱和对歌剧魅影的神秘感。

这首歌曲通过宏伟的编曲和动人的旋律,为观众营造了一种紧张而悲壮的氛围,让人不禁为主人公的命运而感到担忧。

接下来,让我们来聆听一下Christine在剧中的第一次独唱《天使的歌声》。

这首歌曲以柔美的旋律和清澈的嗓音展现了Christine的天赋和美丽。

在这首歌曲中,Christine表达了对歌剧院的热爱和对音乐的执着,同时也展现了她对未知力量的恐惧和好奇。

整首歌曲充满了梦幻和渴望,让人感受到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

而在歌剧魅影中,魅影的独唱《魅影的音乐》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这首歌曲以男高音的嘹亮声音和悲伤的旋律,展现了魅影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渴望。

在这首歌曲中,魅影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整首歌曲充满了悲情和力量,让人不禁为魅影的命运而感到心痛。

除此之外,歌剧魅影中的合唱曲《夜晚的歌声》也是一首令人难忘的经典。

这首歌曲以宏伟的编曲和悠扬的旋律,展现了歌剧院内外的繁华和神秘。

在这首歌曲中,男女合唱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音乐和爱情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对未知力量的恐惧和好奇。

整首歌曲充满了热情和激情,让人仿佛置身于歌剧院的璀璨之中。

最后,让我们来聆听一下歌剧魅影中的经典合唱曲《歌剧魅影之歌》。

音乐美学——歌剧魅影

音乐美学——歌剧魅影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亦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

音乐是有目的的,也是有内涵的,在表现生活体验、思想情怀的同时,也带给人美的享受。

当音乐进入电影时,既能够渲染电影画面也为之润色添彩,还能烘托电影的场景气氛,使电影情节高潮迭起。

下面就影片《歌剧魅影》的音乐特征进行分析,展示电影艺术与音乐艺术的完美结合。

二、电影音乐与人物特征分析影片中一首All I Ask of You的旋律反复出现,Raoul与魅影对这首歌的不同演绎表现了他们各自对于女主角Chris,tine不同的爱情,最后主题在管弦乐中浮现,显示了爱情最终战胜了悲剧。

1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与情感表现音乐是最具情感的艺术。

通过音乐可以揭示画面所不能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抒发人物的内心感情,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精神世界。

影片中男主角魅影这一角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演员本身的完美塑造,画面刻画出的白色面具之下的恐怖之外。

音乐也起了巨大的衬托和剖析作用。

在片中作曲家用沉重幽怨以及强烈激动的旋律,把魅影悲惨的命运和自卑又倔强的性格刻画得十分完美。

通过音乐给人以巨大的心灵震撼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强化了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抒发了所要表达的感情。

如同神来之笔将人物形象鲜明地呈现于观众面前,融入观众心里。

如果没有这一音乐的衬托,以上的种种效果都会失去,那么电影的感染力也会降到一个无法想象的低点。

2音乐对气氛的渲染音乐能为影片创造一种特定的背景气氛,包括环境气氛、时代气氛、地方色彩、民族特色等,从而深化视觉效果。

有的音乐可以只为影片的局部渲染气氛,也可以用来贯穿全片。

本片中旋律All I Ask of You就是贯穿全片的音乐,也是克里斯汀、魅影和劳尔感情纠缠的纽带。

音乐不是简单重复画面上的视觉效果,而是细致入微地为影片创造一种总体气氛,“旁敲侧击”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3音乐对剧情的贯穿、推动作用电影音乐可以对整个剧情起着推动及调节作用。

《歌剧魅影》音乐剧的艺术表现特征

《歌剧魅影》音乐剧的艺术表现特征

《歌剧魅影》音乐剧的艺术表现特征
《歌剧魅影》是一部由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作曲、理查德·斯蒂尔编剧的音乐剧。

该剧在音乐、舞台、服装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特征。

首先,《歌剧魅影》的音乐风格独具特色。

剧中的音乐深受意大利歌剧、德国歌剧等传统音乐形式的影响,但又有许多浓郁的现代音乐元素,比如摇滚乐、流行音乐、电子音乐等。

尤其是剧中名曲《魅影的诅咒》、《天使之声》、《思念》等旋律优美,动情而深刻。

同时,剧中的配乐也很精彩,根据不同情节和角色设计了不同的音乐风格和编曲,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音乐世界。

其次,舞台设计方面,《歌剧魅影》的艺术表现特征也十分突出。

剧中的舞台设计别出心裁,灵活变幻。

比如,剧中的场景设置既有豪华的歌剧院,也有幽暗的地下迷宫,还有梦幻般的天使之翼。

这些场景的设计采用了现代科技的支持,通过先进的灯光、音响设备和舞台效果等手段,打造了独具特色的视听效果,让观众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舞台世界之中。

最后,服装设计也是《歌剧魅影》的一大特色所在。

剧中的服装设计风格非常独特,几乎包含了所有时期的流行元素,例如文艺复兴时期鬼魅般的面具,18世纪的维多利亚式礼服,以及现代时尚的衣裤。

不同角色的服装设计非常个性化,某些角色在服装设计上透明又神秘,让观众对角色的身份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突出了音乐剧的基调与情感。

总之,《歌剧魅影》的音乐、舞台和服装设计等方面凸显了其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

这种魅力与独特的音乐、舞台和服装设计相结合,使得这部音乐剧一经上演,即可激发观众的情绪和想象力,带领观众走进一个充满神奇和魅力的艺术世界。

《歌剧魅影》之音乐鉴赏

《歌剧魅影》之音乐鉴赏

《歌剧魅影》之音乐鉴赏歌剧魅影是一部由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作曲的百老汇音乐剧,讲述了发生在巴黎歌剧院的一个神秘而凄美的爱情悲剧。

本文主要对其内容进行了介绍并加以评论,并就其中的精华即背景音乐和插曲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赏析。

最后简要阐述了中美音乐剧的差异以及音乐剧与歌剧的差异。

《歌剧魅影》可以说是一部折射着后现代魅力的剧作,首先它成功的改编了加斯通·勒鲁的原作小说,既保留了原作的风格又使之更适合舞台演出,提升了作品的可看性。

其次,巧妙的戏中戏令观众徘徊于现实与虚幻之间。

尤其是追逐幽灵的那一场戏,整个剧院,台上台下、四面八方响起了幽灵的声音,使观众置身其中,那句“我在这里”似乎就在他们的身边。

这部音乐剧的电影版和舞台剧版的情节基本一致,描述了十九世纪发生在法国巴黎歌剧院的爱情故事。

《歌剧魅影》中,背景音乐的表现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一、作为特定时间和空间出现的背景音乐,如在一开始的拍卖会上,当拍卖品水晶吊灯上的盖布被拉下时,音乐突然闯入画面,管风琴严峻的演奏营造出了突兀诡异的气氛。

这时出现了一支雄伟的旋律,随后旋律由弦乐和铜管乐器一起演奏,很好地表现给观众当年歌剧院热闹的场面以及非凡的气派;二、表现角色心理活动的背景音乐,当舞台上魅影的面具被克里斯汀揭下时,随着水晶吊灯的坠落,魅影趁机将克里斯汀带入地下。

在这里,前面出现过的多个主题音乐被连缀在一起并进行了变奏,音乐的紧张度不断加深,同时也体验出女主角的心理活动随着音乐的发展变得复杂起来;三、表现角色外在情感的音乐,由于克里斯汀被带走,所有的人都在焦急寻找她的下落,在这里,由双簧管的连续跳音构成主旋律,节奏欢快跳跃,旋律诙谐幽默,这段旋律充分体现出了众人的不知所措,起到良好的艺术效果,此外,这段音乐还采用了传统歌剧的演唱方式,既有独唱,又有重唱,把人物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通过音乐的修饰表现得淋漓尽致。

《歌剧魅影》中的插曲因为融会了复杂的爵士节奏和富于冲击力的音响律动,着重深入揭示人物内心情感,给了观众以细细咀嚼回味的余地。

《歌剧魅影》音乐剧的艺术表现特征

《歌剧魅影》音乐剧的艺术表现特征

《歌剧魅影》音乐剧的艺术表现特征《歌剧魅影》是由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创作的一部音乐剧,首次于1986年在伦敦上演。

这部作品经过多年的演出,依然受到观众和艺术界的赞誉。

《歌剧魅影》的艺术表现特征较为突出,其音乐、舞台设计、服装和表演都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该音乐剧的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特征。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以其独特而华丽的音乐风格而闻名,而《歌剧魅影》更是展现了他的音乐才华。

音乐剧中的歌曲旋律优美,旋律线条清晰,充满了戏剧性和情感。

歌剧魅影的主题曲“魅影的幽灵”、克里斯汀的“想念”,拉乌尔的“音乐会”,都成为了音乐剧的经典曲目,让人难以忘怀。

韦伯在音乐剧中的运用了壮丽的管弦乐队和歌剧式的合唱,使得整个音乐剧的音乐气势磅礴,令人为之动容。

音乐剧的舞台设计也是其艺术表现的重要特征。

《歌剧魅影》的舞台设计简直可以说是视觉盛宴。

从灰扑扑的地牢到闪亮的歌剧院,再到神秘的幽灵藏身的地方,每一个场景都设计得精美绝伦,充满了悬念和惊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魅影的藏身之处的设计,如悬臂、暗道、吊桥等,都展现了设计师的巧思和匠心,为观众呈现了极致的艺术享受。

音乐剧中用抽象的影子来展现魅影的幽灵形象,更是为音乐剧增添了一份神秘和难以预测的艺术感。

除了音乐和舞台设计,音乐剧《歌剧魅影》中的服装也是其艺术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音乐剧中,角色的服装设计既符合了19世纪的欧洲贵族社会,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克里斯汀的白色晚礼服,魅影的黑色斗篷,都成为了音乐剧中不容忽视的艺术元素。

服装的设计与舞台情节相辅相成,呈现出了不同的人物特征与角色关系。

音乐剧中人物的服装设计不仅是外貌的展示,更是人物性格与情感的外化,给音乐剧增添了更多的戏剧张力和情感共鸣。

音乐剧《歌剧魅影》中的表演也是其艺术表现的亮点。

音乐剧中的演员凭借着精湛的表演技巧和深厚的表演功底,将音乐剧中的角色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歌剧魅影》音乐赏析
电影《歌剧魅影》自2004年公映以来好评如潮,甚至被奉为经典。

其中优美音乐功不可没。

电影中的音乐既完美地渲染了电影情节气氛,也成功烘托暗示人物心理感情状态和性格。

其中有几首旋律在剧中反复出现(如1、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2、angle of music3、the music of the night 4、all I ask of you 5、the point of no return),让人耳熟能详,其处理有所不同,前后又有互相呼应,基本上建立起了整部影片的基本架构,是影片的精华精彩之处。

但是,限于篇幅与个人能力问题,本文将只重点对The phantom of the opera这一首出现频率较高且对剧情发展、人物刻画有重要作用的旋律在不同地方出现的处理和由不同角色诠释进行对比和赏析。

影片一开始是一幅黑白画面,在萧条没落的剧院里正在举行一场拍卖会,气氛压抑感伤。

然而随着华丽的水晶灯被拉起,梦幻般的画面切换,灰尘拂去、焰火烧起,剧院瞬间重回往日绚丽繁华时光。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电影主题音乐在这时黑白与彩色转换之际突然冲入画面,音乐激烈雄厚,不断重复的音阶,仿佛在庄严地带领观众穿梭过时空,去感受剧院过去的辉煌气派,去聆听那惊心动魄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管弦乐器加入,这热闹繁华感觉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渲染。

当旋律音强渐渐淡出,故事正式开始展开。

这一旋律的再次出现是在克里斯丁成功演唱完think of me后,回到后台,在魅影的神秘歌声召唤下,克里斯丁穿过镜子,纤细的手慢慢伸向带着黑手套的魅影的手那一刻轰然响起。

交响乐队以强劲的摇滚节奏,配合电声乐器再次奏响,音乐更加富于力量。

克里斯丁与魅影的初次见面的二重唱就在这神秘热烈的音乐展开。

在去往地下宫殿的地道与地下湖途中,克里斯丁用优美的歌声表达了对魅影崇拜之情,而魅影则视克里斯汀为自己的音乐天使,野性热烈的歌声表达了强烈的占有欲。

两种不同的情绪在这里激烈的碰撞,形成音乐上强烈的对比,增强了情节的戏剧性。

这一旋律第三次出现是魅影为报复剧院的人没按他的要求安排角色,吊死舞台技师。

当绚丽的舞台上,小舞蹈演员忘情地舞蹈、飞快地旋转着雪白的蓬裙时,赫然,舞台技师被勒着脖子从天而降,瞬时舞台上下的人员惊恐万分,混乱一片,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旋律在这时恰好其分地响起,完美地烘托出了其恐怖的景象和混乱的场景。

紧接着,在克里斯丁带着劳尔走过人群和爬上楼梯走向剧院楼顶过程中,唱出了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的不同歌词版本,其两重唱,节奏紧凑,情感紧张,表达了克里斯丁对魅影的恐惧之情和劳尔对魅影存在的怀疑和对克里斯丁的关心之情。

这一旋律的第四次出现是在克里斯丁与劳尔在剧院屋顶以all I ask of you 互诉爱慕之情离开后,魅影一个人捡起被克里斯丁丢掉的红玫瑰,独自一人悲伤的吟唱那首all I ask of you,突然间,一股由悲伤和背叛转换成的气愤让他冲上雕塑顶端,吼出:“you will curse the day you did not do, all that the phantom asked of you”。

这时,激烈的主题音乐又再次响起,一方面在烘托魅影的气愤之情,另一方面也好像在暗示着某些未知而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充满了悬念感。

这一旋律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假面舞会上。

在一片歌舞升平的狂欢假面舞会上,人人都开心地庆祝新年,以为魅影从此不再出现。

而突然间,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主题音乐的轰然响起,喜庆的舞会灯光暗下,人们纷纷惊恐转头,身着红色服装面戴白色面具的魅影凭空出现在这舞会之上。

旋律烘托出众人心中的恐惧和面对突发状况的不知所措,同时也烘托了魅影神出鬼没的神秘又恐怖的形象。

总结以上5次的主题音乐出现,我们可以看到第1、4、5次仅用了旋律的开头反复的音阶,它相同的作用是渲染一种或庄严或恐怖或悬疑的气氛,能造成听众的紧张感,让听众更投入剧情。

而第2、3次这一旋律分别配了歌词让克里斯丁分别和魅影、劳尔对唱。

克里斯丁与魅影的二重唱中旋律加入了节奏感极强的架子鼓渲染一种隆重而神秘的气氛,但是克里斯丁
的唱腔呈现出一种温和舒缓感觉,魅影的唱声中优美美声与野性摇滚唱法结合,感情浓烈浓厚,表现出了对克里斯丁的强烈喜欢和占有欲。

在克里斯丁与劳尔的二重唱中,歌曲节奏紧凑,极好地表现了心急的劳尔对克里斯丁穷追猛打追问魅影事情,而克里斯丁则表现出惶恐、惊慌不知所措的样子。

总之,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的主题音乐在情节的不同地方恰好其分的出现,为这部经典影片增色很多,同时也可以说是歌剧魅影一标志性音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