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歌剧魅影》经典唱段赏析
音乐剧《歌剧魅影》经典唱段《ThinkofMe》的演唱分析

音乐剧《歌剧魅影》经典唱段《Thinkof Me》的演唱分析【摘要】:音乐剧《歌剧魅影》中克里斯蒂的咏叹调《Think of me》在整部歌剧中出现了三遍,在剧中起到了一定的架桥作用,在剧中人物的成功塑造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因此,本文着重研究《歌剧魅影》中经典唱段《Think of me》的创作概述、旋律特点、演唱特征和意见还有情感表达。
【关键词】:《歌剧魅影》;《Think of Me》;演唱技术一、音乐剧《歌剧魅影》的创作概述韦伯于1948年出生于英国伦敦。
《歌剧魅影》是改编自一部同名的法国通俗小说,讲述了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发生的神秘而鼓舞人心的爱情悲剧。
该作品的成功体现在它将时下最具流行的音乐元素和古典时期的美声元素相结合,而这部剧一个很大的特征就是剧中剧,将歌剧与音乐剧融合在了一起,让观众能够更加喜爱更加能够接受。
因此,《歌剧魅影》无疑是音乐剧中当之无愧的一把手,同样也是音乐史上一部非常了不起的巨著,也是众多热门音乐剧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
二、《Think of me》的音乐特点及演唱建议(一)歌曲结构这部歌曲的曲式结构布局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布局。
而这首曲子是由四个乐段组成,并且乐段之间都彼此独立。
这部作品在演唱部分的最开始为4/4拍,调性为D大调,旋律节奏非常舒缓、流畅,并且还带了一丝丝伤感之情。
在第二段开始后《Think of me》的调性从D大调转向降E大调,而且还从排演的场景转向了正式表演的华丽舞台。
在歌曲最后的结尾部分,有一段加花的乐段,是利用了美声唱法中的花腔,整首曲子在花腔的高潮中结束。
曲式结构图如下:||:A BA’:||a (1-8) a’(9-16) b(17-20) b’(21-24) a (25-32) a’(33-41)8 8 44 8 8调性:D bED(二)演唱特征这首曲目在旋律的编配上采用了古典的和声作曲的手法,并且歌曲的低音部分是由钢琴的分解和弦伴奏,伴奏织体衬托了整首歌曲不同的情感氛围,在第二段调性的转换也使得音乐拥有了更多的感染力,且旋律的跨度大,在歌曲的结尾部分由于加花,使得音程跨度达到了两个八度。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歌曲赏析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歌曲赏析《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剧院魅影/歌剧魅影/歌剧院幽灵)是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代表作之一,以精彩的音乐、浪漫的剧情、以及华丽的舞蹈,成为音乐剧中永恒的佳作。
这首歌曲中,旋律优美动人,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
通过管风琴、电子琴、吉他等乐器的巧妙运用,曲子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引人入胜。
同时,歌曲中的歌词也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表达了魅影对于歌剧院的深深眷恋和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
除此之外,《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在音乐结构上也堪称完美。
这首曲子包含了丰富的音乐元素,从古典到摇滚,从独唱到合唱,每一种音乐元素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而且,整首曲子节奏紧凑,旋律跌宕起伏,既有深沉的低音,又有激昂的高潮,让人听得过瘾。
此外,这首歌曲的影响范围也非常广泛。
作为人物角色歌,《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传唱度最高,影响范围最广。
它不仅在音乐剧领域有着极高的地位,在电影、电视剧、广告等领域也经常被引用和改编。
总的来说,《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是一首充满魅力和感染力的歌曲。
它以优美的旋律、浪漫的歌词和丰富的音乐元素征服了无数的听众。
同时,这首歌曲也展现了音乐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和无限可能性。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的成功离不开韦伯的创作才华和演员们的出色表现。
韦伯以他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对于剧情的深刻理解,创作出了这首永恒的经典。
而演员们的出色表现和精湛的演技,则为这首歌曲注入了生命力和灵魂。
歌剧魅影各唱段赏析

歌剧魅影各唱段赏析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是一部由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创作的音乐剧,自1986年首次上演以来,一直备受观众的喜爱。
这部音乐剧以法国巴黎歌剧院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神秘的魅影和一位年轻歌剧歌手之间的爱情故事。
歌剧魅影中的唱段充满激情和情感,每一首歌曲都深深地吸引着观众,让他们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歌剧魅影中的各个唱段进行赏析,探讨其音乐和情感上的魅力。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歌剧魅影中的开场曲《歌剧魅影》。
这首歌曲以庄严的音乐和悲伤的旋律揭开了整个故事的序幕。
歌曲中的男女合唱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歌剧院的热爱和对歌剧魅影的神秘感。
这首歌曲通过宏伟的编曲和动人的旋律,为观众营造了一种紧张而悲壮的氛围,让人不禁为主人公的命运而感到担忧。
接下来,让我们来聆听一下Christine在剧中的第一次独唱《天使的歌声》。
这首歌曲以柔美的旋律和清澈的嗓音展现了Christine的天赋和美丽。
在这首歌曲中,Christine表达了对歌剧院的热爱和对音乐的执着,同时也展现了她对未知力量的恐惧和好奇。
整首歌曲充满了梦幻和渴望,让人感受到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
而在歌剧魅影中,魅影的独唱《魅影的音乐》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这首歌曲以男高音的嘹亮声音和悲伤的旋律,展现了魅影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渴望。
在这首歌曲中,魅影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整首歌曲充满了悲情和力量,让人不禁为魅影的命运而感到心痛。
除此之外,歌剧魅影中的合唱曲《夜晚的歌声》也是一首令人难忘的经典。
这首歌曲以宏伟的编曲和悠扬的旋律,展现了歌剧院内外的繁华和神秘。
在这首歌曲中,男女合唱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音乐和爱情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对未知力量的恐惧和好奇。
整首歌曲充满了热情和激情,让人仿佛置身于歌剧院的璀璨之中。
最后,让我们来聆听一下歌剧魅影中的经典合唱曲《歌剧魅影之歌》。
歌剧魅影赏析片段

歌剧魅影赏析片段《歌剧魅影》是一部享誉世界的音乐剧作品,它以其优美的音乐、精彩的剧情和动人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这部音乐剧讲述了一个神秘的魅影与一位年轻的歌剧女主角之间的爱恨情仇,充满了悬念和情感的碰撞。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歌剧魅影》中的一些精彩片段,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和音乐之美。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段经典的开场曲。
在这段音乐中,交响乐团奏响了雄壮的序曲,气势磅礴的旋律犹如一幅宏伟的画卷展开在观众的面前。
这段音乐以其激昂的节奏和丰富的音色展现了音乐剧的壮阔气势,为整部作品的开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观众在欣赏这段音乐时,往往会被它的震撼力所深深吸引,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充满魔力的世界之中。
接下来,让我们来欣赏一段感人至深的唱段。
在这段音乐中,女主角用她天籁般的嗓音演绎了一首充满悲伤和绝望的歌曲,她的声音仿佛是一把利剑,刺破了观众的心灵。
这段音乐以其深情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触动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观众在欣赏这段音乐时,往往会被它的情感所打动,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真挚情感和深刻内涵。
最后,让我们来欣赏一段震撼人心的对唱。
在这段音乐中,魅影和女主角用他们独特的音色和表演演绎了一场激烈的对决,他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犹如两股强大的力量在舞台上激烈碰撞。
这段音乐以其激烈的节奏和动人的旋律展现了两个角色之间的爱恨情仇,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场激烈的战斗之中。
观众在欣赏这段音乐时,往往会被它的震撼力所震撼,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力量和激情。
通过欣赏《歌剧魅影》中的这些精彩片段,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音乐剧的壮阔气势和动人情感,还可以深刻领略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和音乐之美。
这部音乐剧以其优美的音乐、精彩的剧情和动人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成为了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它仍将继续为观众带来无尽的欢乐和感动。
《歌剧魅影》唱段分析--音乐剧声乐演唱特征

— —
音 乐剧 声 乐 演 唱 特 征
● 全 艳 广 东 技 术 师 范 学 院天 河 学 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摘要 : e P h a n t o m 0P e m 选段 位 于 整 部 音 乐剧 《 歌剧魅影》 的 中 间部 分 , 它 是 整 部 歌剧 华 彩 的部 分 , 同 时该 曲也 是 男 女 主
的 演绎 也 能 随 之 变 化 。它集 美声 唱 法 与 通俗 唱法 的优 点 于 一 身 . 既 有 古 典 风 格 歌 曲 要 求 的较 高演 唱 技 术 为基 础 .又 保 留 了流 行 音 乐 演 唱 的 自然 与 细腻 , 从 而 反 射 出 了一 种 新 的 艺 术 演 唱 形 式 . 并 形成 了 自身 独 特 的 声 乐演 唱风 格 二、 音 乐剧 中的 声 乐 演 唱 与歌 剧 演 唱
f 一) 音 乐剧 与 歌 剧 的相 同
单 明了、 节 奏 型平 稳 , 使 得 该 段 的 演 唱 风格 可 以 以更 加 平 静 无 需
太 多华 丽 的技 巧 . 趋 于通 俗 演 唱 , 而 该 乐段 的伴 奏 织 体 也 是 和 引
子 部 分 节 奏 无 明 显 变 化 。 男 主 角 魅 影演 唱 曲段 也可 以很 明显 的
演 唱 方式 已 经 心有 余 而 力不 足 .从 而 当 我 们 大 众 听 到 该 乐 段 演 绎 的 时候 特 别是 在 首 演 演 员莎 拉 布 莱 曼 版 本 中可 以 很 明 显 的 感
情和情 感演绎 。 演 唱 曲 目通 俗 易 懂 , 简洁 明 了: 3 . 表 演 趋 干 生 活
角 的对 唱 曲 目。 从 曲 式 结构 上 看 该 乐段 是 全 曲 的 引子部 分, 从 结构 上 我 们 可 以 分析 出 . 开 头 小 节的 引子很 明 显是 贯 穿全 曲
《歌剧魅影》唱段分析

《歌剧魅影》唱段分析作者:全艳来源:《音乐时空》2015年第10期摘要:The Phantom Opera选段位于整部音乐剧《歌剧魅影》的中间部分,它是整部歌剧华彩的部分,同时该曲也是男女主角的对唱曲目。
从曲式结构上看该乐段是全曲的引子部分,从结构上我们可以分析出,开头小节的引子很明显是贯穿全曲的动机,该乐段采用了固定低音变奏的创作方式以及旋律声部反复离调手法,并且高声部旋律位置节奏型从四分音符6拍进入到十六分音符2拍结束更是让作品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戏剧感,作品从听觉上充满了紧张的色彩,引人入胜。
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是近现代作品它的配乐使用了大量的流行乐器,让大多数人可以更近距离地理解该音乐作品。
关键词:歌剧魅影唱段分析一、The Phantom Opera谱例及演唱简析歌曲中情境:克里斯汀在首演结束后,想到了魅影,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抒发内心的疑惑和仰慕。
从谱例上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由女主角演唱的该乐段旋律声部,整体音高偏低,旋律简单明了、节奏型平稳,使得该段的演唱风格可以以更加平静无需太多华丽的技巧,趋于通俗演唱,而该乐段的伴奏织体也是和引子部分节奏无明显变化。
男主角魅影演唱曲段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声乐歌唱开始部分的旋律声线也是平稳、深沉,起伏不大,音域跨度不大,便于演唱。
男演员演唱该乐段时处理起来偏于流行音乐演唱。
直至进入到第40小节男女主角合唱部分才逐渐开始出现了和第一歌唱乐段旋律织体类似的音乐素材,音域跨度明显增大,在第45小节出现了该乐段的高潮部分,此时对于演唱者的歌唱要求就比较严格了,因为本身作品要求演唱出来是的音像感觉是一种空旷宽广的感觉,所以如果有之前乐段的演绎方式显然就很片面了,对此男女歌唱演员在该部分的演唱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古典声乐发生的影响,明显头腔共鸣增多,需要一定的演唱技巧。
在此之后的乐段曲式结构基本雷同,只是在演唱内容上有不同的变化,演唱方式也比较一致。
在进入到全曲后半段,全曲高潮部分时,女主角克里斯汀的演唱完全属于炫技音域,从中央F直至“high E”,并且从第105小节直至最后一小节,完全在高音区域,此时的演唱,用普通的演唱方式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当我们大众听到该乐段演绎的时候特别是在首演演员莎拉布莱曼版本中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她在该乐段演绎时的真假声结合的演唱状态,并和之前平稳音域乐段有所不同。
歌剧魅影选段赏析

By ——刘晓玲
左一:韦伯 中间:沙拉
女主角:Christine 男一号:The Phantom 男二号:Raoul 故事场景:巴黎的一家歌剧院
剧情: 在巴黎的一家歌剧院里,怪事频繁地发生,原来 的首席女主角险些被砸死,剧院出现一个令人毛骨 悚然的虚幻男声。这个声音来自住在剧院地下迷宫 的“幽灵”,他爱上了女演员克丽斯汀,暗中教她 唱歌,帮她获得女主角的位置,而克丽斯汀却爱着 富二代拉乌尔,由此引起了嫉妒、追逐、谋杀等一 系列情节。而最终“魅影” 独自消失在昏暗的地下 迷宫里。
墓园 Wishing you were somehow here again 歌曲场景介绍
著名选段: Phantom of the Opera The music
音乐赏析之《歌剧魅影》

音乐赏析之《歌剧魅影》喜欢的音乐实在太多了,在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一部经典音乐剧里出现的一些音乐吧。
《歌剧魅影》是一部由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作曲的经典百老汇音乐剧,改编自加斯通·勒鲁著《歌剧幽灵》。
1986年首演,于1988年获得七项托尼奖,是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之一。
1986年伦敦的首演由麦克尔·克劳福德和莎拉·布莱特曼担任男女主角,该剧一成名。
至今全球已有16个制作版本,也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上映。
1988年,该剧移师百老汇,就此与《悲惨世界》、《西贡小姐》、《猫》一起并称为世界四大音乐剧。
《歌剧魅影》可以说是一部折射着后现代魅力的剧作,首先它成功的改编了加斯通·勒鲁的原作小说,既保留了原作的风格又使之更适合舞台演出,提升了作品的可看性。
其次,巧妙的戏中戏令观众徘徊于现实与虚幻之间。
尤其是追逐幽灵的那一场戏,整个剧院,台上台下、四面八方响起了幽灵的声音,使观众置身其中,那句“我在这里”似乎就在他们的身边。
这部音乐剧的电影版和舞台剧版的情节基本一致,描述了十九世纪发生在法国巴黎歌剧院的爱情故事。
时值1870年,在歌剧院的地下深处,传说住着一名相貌丑陋、戴着面具、却学识渊博的音乐天才,多年来他神出鬼没,躲避世人惊惧鄙夷的目光,被众人称之为“魅影”。
他动辄以鬼魅之姿制造各种纷乱,赶走他讨厌的歌手,甚至干涉歌剧院的主角人选和剧码安排。
幼年丧父的小克莉丝汀·戴伊被吉里夫人带到歌剧院接受舞蹈训练,成为一名芭蕾舞女。
当深夜无法入睡时,小克莉丝汀总期盼父亲向她许诺过的音乐天使会出现。
同情她的孤独,魅影假扮音乐天使,隔着墙对她说话,安慰她幼小的心灵,并教她歌唱的技巧。
就这样九年过去了,年轻貌美的克莉丝汀在魅影的帮助下因偶然机遇凭借美妙的歌喉一夜成名。
然而,最初发自于精神层面的音乐之爱,却逐渐转化成为强烈的占有欲。
走火入魔的魅影更以实际行动,把所有妨碍克莉丝汀歌唱事业的人一一除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剧《歌剧魅影》经典唱段赏析
作者:王茜
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11期
【摘要】《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是英国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代表作之一,以精彩的音乐、浪漫的剧情、完美的舞蹈,成为音乐剧中永恒的佳作。
并且与《猫》、《西贡小姐》、《悲惨世界》并称为世界四大音乐剧。
本文通过对《歌剧魅影》的剧情进行简要介绍,并针对剧中的几段经典唱法进行深入赏析,希望能够让读者体会到音乐剧的魅力。
【关键词】音乐剧;歌剧魅影;经典唱段;赏析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24-01
《歌剧魅影》是根据法国作家卡斯顿·勒胡的小说《Le Fantom De L'opera》改编的。
该剧自1986年在伦敦西区首演以来,长盛不衰,成为伦敦西区第二长寿的音乐剧。
在美国纽约百老汇,该剧的纽约制作版自1988年上演至今,于2006年打破了由《猫》创造的连演纪录,成为了百老汇历史上最长寿的音乐剧。
《歌剧魅影》大量采用了古典音乐背景,在音乐剧中套入歌剧,成为一部音乐剧力作。
一、剧情简介
《歌剧魅影》讲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1870年世界著名的法国巴黎歌剧院,在歌剧院中发生了一连串的恐怖故事,剧院出现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虚幻男声。
这个声音来自住在歌剧院地下迷宫叫艾瑞克的“幽灵”,他整天带着面具,神出鬼没,被人们称之为“魅影”。
艾瑞克爱上了女演员克里斯汀,经常教她唱歌,帮她重新获取女主角的位置。
但是有一天克里斯汀的恋人拉乌尔出现了,艾瑞克非常嫉妒,于是将克里斯汀绑架到一个湖边。
拉乌尔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了克里斯汀,克里斯汀爱上了拉乌尔,但她还是深表同情地给了艾瑞克一个吻。
艾瑞克意识到自己理想中的爱情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成全了克里斯汀和拉乌尔,留下了披风和面具,独自消失在昏暗的地下迷宫之中[1]。
二、经典唱段赏析
音乐剧《歌剧魅影》中的音乐极为成功,神秘而优美,对故事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许多都已经成为音乐剧的经典名曲。
(一)《Think of me》(就会紧紧抓住你的心)。
这是剧中的一首歌曲,一首咏叹调,主要抒发了对恋人的思念与不舍,演唱者为歌剧中的女主角克里斯汀。
原来的女主角由于一些原
因放弃了排练,于是由没有名气克里斯汀代替演唱,克里斯汀婉转的歌声打动了现场观众,并赢得了满场的掌声。
该歌曲音域跨度较大,极富浪漫主义气息,再加上克里斯汀非常具有亲和力的唱腔,体现出了音乐剧的喜剧色彩。
随着第二大段中管弦乐队的介入,克里斯汀越唱越有自信,把歌曲推向了高潮。
前半段主要采用流行唱法,而高潮部分则利用了意大利美声唱法,并通过将两者有效结合,从而通过综合的演唱风格完美演绎了该歌曲[2]。
(二)《The Phantom of Opera》(歌剧魅影)这是与该剧同名的主题曲,由男女主人公合唱。
这首歌曲扣人心弦、气势恢宏,通过两人天衣无缝的配合演唱,使该首歌曲成为音乐剧唱段之中的巅峰之作。
音乐一开始就通过鼓点和管风琴演奏出强烈的音效,给观众营造出一种紧张、阴森、恐怖的气氛,带来一种强烈震撼的感觉。
接下来是摇滚节奏和电音乐器的配合,充分展现了克里斯汀天籁般的歌声,体现出其音乐才华。
而魅影的唱段基本与女主角相同,具有神秘感和野性的歌声表达了对克里斯汀的爱和控制欲望。
这两种歌声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并且美妙地融合到一起。
在歌曲的结尾处,魅影一次又一次的“Sing,my angel of mu sic”叫喊般的歌唱,使克里斯汀声音如同陷入了疯狂一般越发高亢,让克里斯汀和魅影的情绪都在音乐中释放了出来,把整个音乐剧推向了高潮[3]。
(三)《The Music of the night》(夜的音乐)。
这首歌曲是在女主角进入到地下迷宫
后,发现了无数蜡烛从水中升起,在这种浪漫的情景下,男主角演唱了这首歌曲,主要是为了表达对女主角克里斯汀的爱意。
这首歌的主题风格主要以摇滚为主,也是以古典风格和流行音乐元素相结合的手法,让这首歌也成为了经典曲目。
在前半段,魅影通过自己的歌声来表达对克里斯汀的爱意,伴随着魅影中低音区直白的演唱,让观众体会到了魅影的孤独和对爱情的向往。
在后半段,魅影的歌声逐渐高亢,随着旋律的提升以及管弦乐队的交响乐响起,把整个歌曲的演奏推向了高潮。
三、结语
《歌剧魅影》完美的舞台设计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以及美妙的歌声,让现场的观众仿佛置身其中,并通过将古典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展现了现代音乐剧的艺术价值,这是《歌剧魅影》能成为音乐剧经典之作的根本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陈卉.音乐剧《歌剧魅影》的声乐演唱特征探析[J].艺术评鉴,2016,(08):1-3.
[2]刘可英.电影《歌剧魅影》同名主题曲的艺术特色[J].电影文学,2012,(14):127-128.
[3]官群.音乐剧《歌剧魅影》三首经典唱段的演唱分析[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0,(01):141-142.
作者简介:
王茜(1982- ),四川音乐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声乐、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