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法典教案

合集下载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目标1.了解拜占庭帝国的位置和版图、查士丁尼及其法典、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等基本史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历史事件的影响和价值。

2.识读地图,从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阅读出自《查士丁尼法典》的史料,透过现象看本质。

3.通过对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的学习,认识到法律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维护统治秩序的规范。

4.通过对拜占庭文化的了解,认识到历史是在传承中发展的,激发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和热情;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多元的,只有在扬弃中才能获得发展。

教学重点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教学难点《查士丁尼法典》;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1953年,在咸阳底张湾的一座隋墓中,出土了一枚拜占庭帝国的金币。

为什么中国会出土拜占庭帝国的金币?拜占庭帝国是怎样的国家?这枚金币能说明什么问题?进而导入本课。

探究新知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一)编纂背景【教师活动】出示地图《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帝国东部的拜占庭设立新都。

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后,这里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因此,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学生活动】了解拜占庭帝国的由来。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结合材料思考:拜占庭帝国强盛起来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分析材料后回答:东罗马帝国的版图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教师活动】小结: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二)编纂过程【教师活动】出示图片《查士丁尼一世(483—565)》,简要介绍查士丁尼。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528年,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出示《罗马民法大全》相关知识表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填写表格。

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

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

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拜占庭帝国灭亡对我们的启示。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使学生明白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教学重点】《查士丁尼法典》。

【教学难点】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此时的东罗马帝国又如何呢?为什么人们会把东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帝国”呢?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师:东罗马帝国的版图有什么?生: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罗马民法大全》是《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的统称。

师:拜占庭帝国对文化有什么影响?生: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师:拜占庭帝国的兴衰过程是什么?(预设:经过三十多年的征服战争,拜占庭帝国的版图一度扩张到北非、意大利、西班牙和巴尔干半岛沿海一带。

连年的征战使拜占庭帝国国力耗竭,民穷财尽。

到了十五世纪中期,帝国已名存实亡,仅剩下君士坦丁堡一座孤城。

一四五三年,奥斯曼帝国大军攻占君士坦丁堡,这个千年帝国至此完全覆灭了。

)师:编纂法典的目的是什么?生: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师:说说《查士丁尼法典》的概况。

生:查士丁尼继任皇帝后,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师:《查士丁尼法典》和哪三部法律一起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生:《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法典教案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法典教案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法典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文案策划、工作计划、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copywriting planning, work plan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speech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法典教案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法典教案主要涉及拜占庭帝国的基本情况、《查士丁尼法典》的编制背景及其在法律史上的地位。

第10课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第10课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兴亡;学习和领会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历史教训以及帝国在文化方面的重要贡献;掌握有关《罗马民法大全》的知识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拜占庭帝国兴亡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拜占庭帝国的兴亡史,使学生认识到开放宽容导致文明进步,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进而坚定我国走改革开放之路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拜占庭帝国的兴亡,《查士丁尼法典》难点: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历史教训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知识点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查士丁尼: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

2.法典——《罗马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3.《罗马民法大全》(1)特征: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2)内容: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3)意义: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知识点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4.灭亡(1)背景: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国势日渐衰弱。

(2)灭亡: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进攻。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5.拜占庭帝国:(1)地域: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影响:①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②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二、导入新课拜占庭帝国由古代罗马帝国分裂而成,因其以东部城市士坦丁堡为首都,历史上又称东罗马帝国。

其国运延续千年久,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这幅图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述的这个帝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皇帝的画像。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docx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docx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拜占庭帝国的基本概况;知道《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认识《罗马民法大全》的影响;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及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认识到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陞使文明衰落。

教学重点:《查士丁尼法典》内容及其影响,拜占庭帝国创造的辉煌成就。

教学难点:认识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教学用具:教案、PPT教学程序:1、导入: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此时的东罗马帝国又如何呢?为什么人们会把东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帝国"呢?一起进入第11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的学习。

(明确课题)二、新授(一)查士丁尼及其法典1 .拜占庭帝国概况公元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帝国东部的拜占庭设立新都。

后来,该城被称为君士坦丁堡。

罗马帝国分裂后,这里成为了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因此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PPT展示拜占庭帝国的整域图,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基本概况。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49-51页内容,完成拜占庭帝国兴衰的时间轴。

按照时间抽顺序分别讲述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大事件。

2 .查士丁尼的统治(PPT展示查士丁尼的人物介绍)483年,查士丁尼出生于托莱索(今南斯拉夫境内)的一个农民家庭里,从小就表现出超人的精力和智慧。

518年,查士丁尼的叔父被拥立为皇帝,即查士丁尼一世。

查士丁尼一世对自幼跟随着自己的侄儿查士丁尼寄予了厚望,让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自杳士丁尼一世即位后,查士丁尼就协助叔父常理政务,公元527年,查士丁尼继承了其叔父的权位,正式成为东罗马皇帝,被誉为最后一位伟大的罗马皇帝。

拜占庭XX和查士丁法典教案

拜占庭XX和查士丁法典教案

拜占庭和查士丁法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 使学生知道查士丁尼法典的产生背景、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拜占庭帝国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点。

2. 查士丁尼法典的产生背景:查士丁尼一世其人、政治和经济背景。

3. 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法典的结构、主要法律条款、对基督教的影响。

4. 查士丁尼法典对后世的影响:对欧洲法律制度的发展、对拜占庭帝国的稳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拜占庭帝国的基本情况,查士丁尼法典的产生背景、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教学难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具体内容和对后世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查士丁尼法典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

3.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拜占庭帝国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拜占庭帝国的兴趣。

2. 讲解拜占庭帝国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3. 讲解查士丁尼法典的产生背景,介绍查士丁尼一世其人、政治和经济背景。

4. 讲解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分析法典的结构、主要法律条款和对基督教的影响。

5. 分析查士丁尼法典对后世的影响,包括对欧洲法律制度的发展、对拜占庭帝国的稳固。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查士丁尼法典在拜占庭帝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观察学生对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的理解程度,以及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查士丁尼法典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拜占庭帝国历史地位的把握。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教学方法。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历史教材,确保学生获取准确的信息。

第十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第十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第十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拜占庭帝国及其历史背景;2. 了解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影响;3. 学习讨论和分析查士丁尼法典对欧洲法律及文化的影响。

教学内容:一、拜占庭帝国概述1. 拜占庭帝国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2. 拜占庭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二、查士丁尼法典介绍1. 查士丁尼法典的制定背景和目的;2. 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概述;3. 查士丁尼法典对欧洲法律和文化的影响。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并提问学生对于这两个概念的了解程度。

2. 拜占庭帝国概述(10分钟)讲解拜占庭帝国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并辅以地图和图片展示,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3. 查士丁尼法典介绍(15分钟)讲解查士丁尼法典的制定背景和目的,并介绍其主要内容。

可以将法典的重点进行划分,例如:家庭法、财产法、刑法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法典的内容对于当时社会和人民有何影响。

4. 查士丁尼法典的影响(10分钟)讨论查士丁尼法典对欧洲法律和文化的影响。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法典如何影响了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以及法律对社会和文化的作用。

5. 总结和小结(5分钟)总结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的重要内容,并提问学生思考本课所学的重要观点和影响。

6. 拓展延伸(10分钟)一些学生可能对于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有更多的好奇和兴趣,可以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和影片给有兴趣深入了解的学生。

教学资源:1. 地图、图片等教学媒体;2. 查士丁尼法典相关的教学材料和书籍。

评估方式:1. 课堂讨论和问题回答;2. 课后作业或小测验。

备注: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和学生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以增强他们对于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的理解和认知。

拜占庭XX和查士丁法典教案

拜占庭XX和查士丁法典教案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兴衰过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掌握查士丁尼法典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查询、讨论等方式,分析拜占庭帝国的原因;以案例分析的形式,理解查士丁尼法典的特点和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认知,特别是对中古欧洲历史和拜占庭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和历史成就的态度,提高他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拜占庭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过程;查士丁尼法典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教学难点: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查士丁尼法典的法律原则和实际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拜占庭帝国的地图和建筑,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历史时期;简要介绍拜占庭帝国的兴起背景,引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文化成就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提问,对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原因进行探究。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和分享。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内容,进行点评和讲解;重点讲解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原因,以及查士丁尼法典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5.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查士丁尼法典的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法典的特点和作用;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享学习体会。

四、课后作业1. 编写一个关于拜占庭帝国的简短报告,包括其兴起、发展和衰落过程;2. 分析查士丁尼法典的特点和作用,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说明;3. 选择一个与拜占庭帝国相关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究。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法典教案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法典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

2.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

3.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拜占庭帝国灭亡对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罗马民法大全》【教学难点】分析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此时的东罗马帝国又如何呢?为什么人们会把东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帝国”呢?(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知识点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2.《查士丁尼法典》:(1)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2)编纂组织者:查士丁尼。

(3)内容: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

3.《罗马民法大全》是《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的统称。

4.《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知识点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5.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拜占庭帝国皇帝把行省改为军区,把自由农民编入军队。

军事将领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

6.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7.拜占庭帝国对文化的影响: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阅读P47~P48教材,探讨下列问题。

(1)编纂法典的目的是什么?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2)说说《查士丁尼法典》的概况。

查士丁尼继任皇帝后,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3)《查士丁尼法典》和哪三部法律一起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4)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探究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拜占庭皇帝为什么会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结果怎样?原因: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

结果: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2.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①穷兵黩武,四处征讨,国库空虚,财尽民穷;②外族势力入侵。

3.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4.谈谈拜占庭帝国对文化的影响。

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法典教案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理解拜占庭帝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学习情境,设置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利用材料研究历史问题,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体会论从史出、辩证看待问题等历史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罗马法律,认识到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并且对古代西方社会和近代文明产生都有重要影响。

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教学难点:探讨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之后帝国不断扩张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若干年后,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西罗马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但后来却逐渐衰落、灭亡了,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走近这个曾极度繁荣的古老帝国,感受它的辉煌,了解它的衰亡。

(二)讲授新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图片展示:《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2、教师提问:拜占庭盛极一时的原因有哪些?地理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继承和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东西文明交汇,互相影响。

3、教师讲述: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4.材料展示:《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5.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说《查士丁尼法典》的概况。

《罗马民法大全》包含哪几部法律?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和《查士丁尼法典》。

6.问题思考: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矗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拜占庭帝国的繁荣帝国的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并拥有发达的商业和手工业。

在中世纪早期的几百年中,拜占庭一直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它的货币索利都斯(Solidus)长期以来是欧洲和西亚的国际流通货币。

君士坦丁堡自古以来就是世界各地商船汇集的地方,也是丝绸之路的终点,发达的国际转口贸易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拜占庭帝国在国际经济和文化交流方面还起过东西方的“金桥”作用。

2、拜占庭帝国灭亡的过程图片展示:《拜占庭帝国的衰亡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1))6世纪,查士丁尼时期四处征讨,财尽民穷,外患不断。

(2)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3)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4)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征服。

(5)15世纪中期: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3、教师提问:拜占庭皇帝为什么会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结果怎样?原因——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

结果——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4、教师提问: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①穷兵黩武,四处征讨,国库空虚,财尽民穷;②外族势力入侵。

5、问题思考: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教训?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

我们坚信宽容开放的中国一定会更加繁荣,更加富强,未来的中国会更美好。

拜占庭帝国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法典教案三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拜占庭帝国的地理范围;《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罗马民法大全》;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的历史地位。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分析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拜占庭帝国曾经创造辉煌的文化,对东欧的影响巨大,但是后来,由于统治者无视西方城市兴起,资产阶级文化,衰落了。

给我有哪些启示,有许多值得我们吸取教训的地方。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查士丁尼法典》内容及其影响,拜占庭帝国创造的辉煌成就难点: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此时的东罗马帝国又如何呢?为什么人们会把东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帝国”呢?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二)、讲授新课: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地理范围: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2、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的前身——古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城,所以人们把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

3、查士丁尼:查士丁尼一世(约483年5月11日-565年11月14日),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皇帝(527年-565年),史称查士丁尼大帝查。

士丁尼一世是古罗马时代末期最重要的一位统治者,也是一名野心家,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北非汪达尔王国、意大利东哥特王国,领土扩大。

在东方,他与罗马的历史旧敌-波斯的萨珊王朝也进行过多次战争。

在他统治期间拜占庭帝国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光复了许多曾经属于罗马帝国的土地,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和北非等重要的行省,使地中海再度成为罗马的内海,同时灭亡了许多日耳曼蛮族在西罗马废墟上建立的王国,结束了他们对于罗马的和平长期以来的威胁。

他还下令纂成《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总称《民法大全》),为罗马法的重要典籍,对后世法律影响很大。

他的统治期一般被看作是历史上从古典时期转化为希腊化时代的东罗马帝国的重要过渡期,也被认为是最后一个属于真正罗马人的时代。

在他去世后,尽管拜占庭在马其顿王朝再度繁荣过一次,但再也没有能像他统治的时代一样成为让整个欧洲惧怕的真正意义上的帝国。

查士丁尼也被称为“最后一位伟大的罗马皇帝”4、《查士丁尼法典》A、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编撰过程:查士丁尼继任皇帝后,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从529年起,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B、《罗马民法大全》:由《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查士丁尼法典》四部法律组成。

C、地位:《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它是欧洲民法的基矗历史地位:《罗马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阿拉伯人、日耳曼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领土面积不断缩校2、查士丁尼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大规模的征战,基本恢复了罗马帝国的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