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西格玛项目最佳案例

合集下载

六西格玛黑带项目案例

六西格玛黑带项目案例

六西格玛黑带项目案例项目背景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提高效率、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质量管理和业务流程改进。

六西格玛(Six Sigma)作为一种业务流程改进管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和组织中。

本文将介绍一个六西格玛黑带项目的案例,展示其应用过程和取得的成效。

项目目标该项目旨在提高一个制造企业的生产线效率和质量水平。

项目团队的目标是将生产线的缺陷率从目前的2%降低到0.5%,同时提高产品的生产速度。

DMC方法该项目采用了六西格玛方法中的DMC(Define、Measure、Analyze、Improve、Control)改进周期。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取得的成绩。

Define(定义)在这个阶段,项目团队明确了项目的目标和范围,同时确定了关键问题和要解决的业务痛点。

通过与业务部门和生产线工人的讨论,团队明确了以下几个要素:•项目目标:将生产线缺陷率降低到0.5%;•项目范围:仅限于某个特定的生产线;•项目关键问题:什么原因导致了缺陷率高、生产速度低的问题。

Measure(测量)在这个阶段,项目团队收集了与生产线相关的数据,并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分析。

通过使用六西格玛的统计工具和方法,团队发现了一些关键的缺陷点和生产过程中的瓶颈。

团队还制定了一套标准的测量指标,以便在后续的改进过程中进行跟踪和评估。

Analyze(分析)在这个阶段,项目团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找出了导致生产线缺陷率高和生产速度低的根本原因。

通过使用问题解决方法,如因果关系图、5W1H等,团队确定了以下几个可能的原因:•人员培训不足;•设备维护不及时;•生产线布局不合理。

Improve(改进)在这个阶段,项目团队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方案,并进行了实施和验证。

团队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改进:•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计划;•定期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对生产线进行重新布局,以提高生产效率。

六西格玛管理项目案例

六西格玛管理项目案例

研究日期: 报表人: 产品名称: 其他:
2009年4月28日 杨泰泉 轮胎
检验员与标准
100
90
95.0% 置信区间 百分比
样品 1
2 3 4 5 6 7
测试者 王君山
王君山 王君山 王君山 王君山 王君山 王君山
判定 NG
OK OK OK OK OK NG
标准 NG
NG OK OK OK NG NG
分析:2006年开始,尖山铁矿购入130运矿大车,130运矿大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逐步 取代7548D和7555B。
10
D5 Y的缺陷定义
DMA I C
一、定义、公式 缺陷的定义:
1、磨损—运矿大车在载重行驶过程中胎面与地面摩擦引起的胎面磨平、裂纹、 剥落、掉块、分离、轻微溶胀等现象。
2、刺破——运矿大车在载重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锋利浮石和岩角来回切割引起 的胎侧、胎肩异常划伤或轮胎爆炸现象。
降低130运矿大车的轮胎消耗
实施单位:尖山铁矿 倡 导 者:武豪杰 项目组长:孙俊如 实施时间:2009年4月至11月
项目团队
DMA I C
总倡导者:武豪杰 项目组长:孙俊如
项目发起人:杨忠林
工艺
点检
生产
设备
姓名 郑永泉 姜振望 杨泰泉 刘永政 候效伟 闫四虎
部门 设备能源科 调度室 采矿点检站 运输作业区 筑排作业区 采矿作业区
NG
60
60
2
宋建平
OK
NG
2
宋建平
OK
NG
3
宋建平
OK
OK
3
宋建平
OK
OK
50
50
4
宋建平

六西格玛经典案例

六西格玛经典案例

六西格玛经典案例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中,通过分析和改进业务流程,以减少缺陷和提高效率,从而实现优秀质量和高度效益。

以下是三个经典的六西格玛案例。

1. Motorola的六西格玛实践Motorola是六西格玛的奠基者之一、20世纪80年代,Motorola采用六西格玛方法,以改进生产过程并提高质量。

在一个以缺陷率而不是零缺陷为标准的产业中,Motorola在一年内将缺陷率从超过三十万个降低到每百万个产品中只有5个。

六西格玛的成功引起了其他公司的注意,并成为其他公司实施质量管理的典范。

2. General Electric(GE)的六西格玛实施GE是六西格玛的早期采用者,它将六西格玛引入公司的各个部门和业务领域。

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在1995年将六西格玛作为公司的战略重点。

GE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成功案例是其航空发动机业务部门,该部门通过六西格玛方法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缺陷率,并提高了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GE的成功证明了六西格玛可以在各种行业中实现卓越的结果。

3.美国政府的六西格玛应用六西格玛方法不仅在企业界取得成功,而且在政府部门中也有很好的应用。

美国政府决定在1995年引入六西格玛方法,以提高效率并减少浪费。

例如,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使用六西格玛方法改进了飞行管制和管理过程,减少了航班延误和事故。

美国海军也采用了六西格玛方法来改善军舰维护和修理过程,提高了战斗力和减少了成本。

以上是六西格玛的三个经典案例,它们都展示了通过六西格玛方法来实现质量改进和效益提高的潜力。

这些案例证明了六西格玛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质量管理方法,可以在各个领域带来显著的结果。

无论是在制造业、服务业还是政府部门,六西格玛都能够提供一个可靠的框架来解决质量和效率方面的挑战。

六西格玛案例分析

六西格玛案例分析

六西格玛案例分析六西格玛(Six Sigma)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旨在通过减少误差和缺陷来提高业务流程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使用六西格玛的方法,组织可以通过识别和消除造成业务流程中变异的根本原因,实现持续的过程改进和优化。

以下是一个关于六西格玛案例分析的示例。

案例名称: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故障率背景:一家汽车制造公司生产线上的故障率较高,导致了高成本的返工和客户投诉。

公司决定采用六西格玛方法来识别和消除生产过程中造成故障率的根本原因,并提高汽车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1. 定义(Define)阶段:在这个阶段,团队进行了以下任务:-确定了项目目标:将故障率降低到行业标准水平以下,减少返工成本和客户投诉;-确定了关键绩效指标(KPIs):故障率、返工成本、客户投诉率等。

2. 测量(Measure)阶段:在这个阶段,团队进行了以下任务:-收集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包括故障率、返工成本和客户投诉数量;-分析了数据以了解当前生产过程的性能和偏差;-使用了一些六西格玛工具,如过程流程图和直方图。

3. 分析(Analyze)阶段:在这个阶段,团队进行了以下任务:-确定了导致故障率升高的根本原因;-使用了五力分析和鱼骨图等工具,以识别可能的原因;-根据数据和分析结果,确定了一个或多个关键影响故障率的因素。

4. 改进(Improve)阶段:在这个阶段,团队进行了以下任务:-开发了改进计划,包括减少故障率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实施了改进措施,并记录了结果。

5. 控制(Control)阶段:在这个阶段,团队进行了以下任务:-实施了独立检查和监控措施,以确保改善措施的可持续性;-追踪关键绩效指标,如故障率、返工成本和客户投诉;-确立了持续改进的机制,以确保过程持续优化。

通过使用六西格玛方法,该汽车制造公司成功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故障率。

在实施改进措施后,故障率从10%降低到行业标准的3%以下,成功降低了返工成本和客户投诉率。

此外,公司在生产线上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和监控机制,以确保持续改进和优化。

精益六西格玛案例

精益六西格玛案例

精益六西格玛案例
精益六西格玛是一种管理方法,它结合了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的优点,旨在提
高效率和质量。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的案例,了解精益六西格玛是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

某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和
产品质量不稳定。

经过分析,他们决定引入精益六西格玛方法来改善生产流程。

首先,他们进行价值流分析,找出了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瓶颈。

然后,他们采
用精益工具,如5S和Kanban,对生产车间进行了重新布局和标准化。

同时,他们
还对员工进行了培训,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精益工具。

在改善生产流程的同时,公司还引入了六西格玛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和流程
控制,找出了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公司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产品质
量稳定性也得到了保障。

公司的客户满意度得到了提升,市场竞争力也得到了增强。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精益六西格玛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

它不仅可以
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带来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精益六西格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生
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效率和质量,实现持续改进和持续增长。

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引入精益六西格玛,实现可持续发展。

精益六西格玛项目案例

精益六西格玛项目案例

精益六西格玛项目案例1.项目背景跨国制造企业拥有庞大的供应链网络,但由于供应链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了成本上升、交货期延迟、库存堆积等影响企业业绩和客户满意度的情况。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该企业决定引入精益六西格玛项目进行供应链管理的优化。

2.项目目标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库存、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交货迅速性和客户满意度,并最终达到优化供应链管理的目的。

3.项目执行首先,为了了解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和问题,项目团队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数据分析。

调研发现,该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存在以下问题:-供应商的交货期不稳定且经常延迟-供应商之间的协作不够紧密,导致库存堆积-物料订购量过大,导致过高的库存成本-生产计划缺乏准确性和可靠性,难以满足客户需求然后,团队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找出了供应链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并使用六西格玛方法进行问题解决。

4.项目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和改善,该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通过与供应商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交货期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延迟交货的情况大幅减少。

-通过改进订货流程和优化库存管理,库存量减少了50%,减少了库存成本。

-通过改进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通过对关键流程的改进和优化,供应链管理效率得到提高,运营成本降低。

总之,通过精益六西格玛项目的实施和改进,该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提高了运营效率,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竞争优势。

5.项目经验这个案例表明,在面对供应链管理问题时,精益六西格玛可以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帮助企业实现供应链的优化和改善。

以下是该项目的一些经验教训:-项目团队应该充分了解和分析供应链中的问题,并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关键问题所在。

-高效的沟通和协作是改善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因素,应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

-建立准确和可靠的数据跟踪体系,以便随时监控和调整供应链管理的改进措施。

-运用六西格玛的工具和方法,如流程映射、根本原因分析、改进方案评估等,来指导实施和改进。

六西格玛改进案例

六西格玛改进案例

六西格玛改进案例以六西格玛改进案例为题,列举如下10个案例:1. 生产流程改进案例:在一个制造业公司,生产流程中存在着许多瑕疵品。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该公司采用了六西格玛方法进行改进。

通过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确定了引起瑕疵品的主要原因,并通过改进工艺和设备,减少了瑕疵品的产生率。

2. 供应链管理改进案例:一家零售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存在着库存过剩和缺货的问题,导致了销售额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公司运用了六西格玛方法,对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优化。

通过提高库存预测的准确性,优化订货策略,以及改进供应商管理,该公司成功解决了库存过剩和缺货问题。

3. 客户投诉处理改进案例:一家电信运营商的客户投诉率较高,影响了公司的声誉。

为了改善客户满意度,该公司运用了六西格玛方法,对客户投诉处理流程进行了改进。

通过提高投诉处理的效率和质量,该公司成功降低了客户投诉率,并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4. 销售流程改进案例:一家保险公司的销售流程存在着繁琐和低效的问题,导致了销售人员的工作效率低下。

为了提高销售业绩,该公司采用了六西格玛方法,对销售流程进行了改进。

通过简化流程、优化销售工具和培训销售人员,该公司成功提升了销售人员的工作效率和销售业绩。

5. 质量管理改进案例:一家制药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着缺陷,导致了产品质量不稳定。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该公司采用了六西格玛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改进。

通过加强质量控制、改进检验方法和加强员工培训,该公司成功提升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6. 项目管理改进案例:一个IT项目存在着进度延误和成本超支的问题,导致了项目无法按时交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公司采用了六西格玛方法,对项目管理进行了改进。

通过优化项目计划、加强资源管理和改进沟通机制,该公司成功提高了项目的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能力。

7. 售后服务改进案例:一家家电企业的售后服务存在着响应速度慢和问题解决率低的问题,导致了客户的不满意。

6西格玛课题优秀案例

6西格玛课题优秀案例

6西格玛课题优秀案例
六西格玛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旨在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和工具来降低产品和服务的缺陷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下面是一些六西格玛课题的优秀案例:
1. LG 电子的微波炉门泄漏问题:LG 电子在制造微波炉时遇到
了门泄漏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

通过使用六西格玛方法,LG 电子的团队确定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制定了改进计划,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2. 波音公司的飞机维修成本降低:波音公司使用六西格玛方法来降低飞机的维修成本,通过分析和测量,确定了问题的的根本原因,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维修成本。

这项改进不仅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还提高了飞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沃尔玛的库存管理优化:沃尔玛使用六西格玛方法来优化库存管理,通过测量和分析问题,制定了一套优化方案,成功地降低了库存成本和提高了供应链的效率。

4. 通用电气的生产效率提高:通用电气使用六西格玛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分析和测量,确定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效率,最终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这些案例展示了六西格玛方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成功的结果,不仅提高了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还降低了成本和提高了生产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样本极差
值 H
60
测量人员
Xbar 控制图(按 测量人员)
姜彩虹 56 张娜娜 赵时枚
张娜娜 测量人员
赵时枚
测量人员 乘 编号 交互作用
测量人员
样本均值
平均
_ _ UCL=54.29 X =54.01 LCL=53.74
56 52 48
姜彩虹 张娜娜 赵时枚
研究变异 %研究变 来源 标准差(SD) (6 * SD) 异 (%SV) 合计量具 R&R 0.14335 0.8601 5.72 重复性 0.14335 0.8601 5.72 再现性 0.00000 0.0000 0.00 测量人员 0.00000 0.0000 0.00 部件间 2.50289 15.0173 99.84 合计变异 2.50699 15.0419 100.00
制造三部高内阻改善项目
选题 理由 VOC CTQ MSA Y现状 能力 Y分布 规律 目标 设定 财务 分析
Six sigma
08年高内阻Y的公布:对比07年无明显下降趋势
1-4月汇总高内阻趋势图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0.50% 0.00%
4V M7 4 V K 23 M7 4 V K 28 M7 4 V L 01 M7 4 V L 05 M7 4 V L 11 M7 4 V L 17 M7 4 V L 20 M7 4 V L 25 M7 4 V L 28 M8 4 V A 01 M8 4 V A 04 M8 4 V A 08 M8 4 V A 11 M8 4 V A 18 M8 4 V A 22 M8 4 V A 24 M8 4 V A 28 M8 4 V A 31 M8 4 V B 05 M8 4 V B 12 M8 4 V B 15 M8 4 V B 19 M8 6 V B 29 M8 4 V B 22 M8 4 V B 28 M8 4 V C 04 M8 4 V C 07 M8 4 V C 10 M8 4 V C 13 M8 4 V C 19 M8 4 V C 22 M8 4 V C 25 M8 4 V C 28 M8 D0 To 1 ta l
Six sigma
07年高内阻Y的不良率分布
07年10月份至12月份高内阻推移图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0%
4V M7 H 4V 23 M7 H 4V 24 M7 H 4V 25 M7 K 4V 02 N7 J 4V 12 N7 J 4V 13 N7 J 4V 18 N7 J 4V 19 N7 J 4V 20 N7 J 4V 25 N7 J 4V 26 N7 J 4V 27 N7 K 4V 05 N7 K 4V 08 N7 K 4V 10 M7 K 4V 21 M7 K 4V 22 M7 K 4V 23 M7 K 4V 24 M7 K 4V 26 M7 K 4V 27 M7 K 4V 28 M7 K 4V 29 M7 K 4V 30 M7 L 4V 01 M7 L 4V 03 M7 K 4V 23 M7 K2 7 To ta l
52
48
1
2
3
4
5 6 编号
7
8
9
10
由无人员误差,测量系统非常好。
MSA测量系统: %研究变异 ≤30%,测量系 统合格
制造三部高内阻改善项目
选题 理由 VOP CTQ MSA Y现状 能力 Y分布 规律 目标 设定 财务 分析
Six sigma
高内阻不良项目y 的分布柏拉图
500 100
按08年1 月至4月 份止产出 的高内阻 不良品数, 不良率合 计是 10200PP M计算得 出
放电 解剖钢 壳
OK
判定高内阻原因:负极耳虚焊
测量电池内阻值
2.电芯内部不明断路NG NG 1.判定高内阻原因:正极耳抽出 NG
测量正极耳与钢壳内阻值 检查正极耳状态 OK
解剖顶 盖
测量帽盖内阻值
NG
判定高内阻原因:帽盖内阻NG
高内阻电池原因分析解剖流程图
制造三部高内阻改善项目
选题 理由 VOP CTQ MSA Y现状 能力 Y分布 规律 目标 设定 财务 分析
批次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高内阻不良 率
2.04% 1.69% 2.23% 2.22% 2.38% 2.11% 2.96% 2.58%
1月
4VM7L01 4VM7 L10 4VM7L27
3
3 2
K22 K23 K24 K26 K27 K28 K29 K30 L01 L03 L04 L05 L06 L07 L10 L11 L12 L14 L15 L25 L26 L28 L31 A01 A02 A03 A04 A26 A28
Batch
制造三部高内阻改善项目
选题 理由 VOC CTQ MSA Y现状 能力 Y分布 规律 目标 设定 财务 分析
10200ppm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3100ppm
综合Y的分布规律和 历史数据, 得出:主要改善方向 是对滚槽机负极耳 点焊工序进行改善, 从而降低高内阻电芯 的产出。 目标如左图
400
80
200
40
100
20
0 不良项目 数量 百分比 累积 %
负极耳虚焊 478 94.3 94.3
负极耳弯折 25 4.9 99.2
其他 4 0.8 100.0
0
Y的类别
y1:负极耳虚焊
所占工序不良率 94.28%
所占产出率PPM 9617PPM
百分比
数量
300
60
按二八法则提取对 高内阻影响最大的 y,结合y的现状能 力,分析得出: 高内阻不良是: Y负极耳虚焊, 数量占各项目Y 的94.28%
完成现状分 析和目标定 义,完成项 目财务收益 估算 完成主要X的 MSA,并找 到主要的X项 目 确认主要X
Measure
Analyze
Improve
Control
3.18-4.30
4.30-5.30
5.30-6.30
6.30-7.30
寻找对策控 制X,使X得 到有效控制 有效改善对策 的标准化,进 一步控制X
批次
10月
高内阻最高 不良批次 不良率
8.18% 2.32% 2.49% 2.05% 2.01%
4VM7 H25 4VM7J13
11月
4VM7K08 12月 4VM8K27
4VM8K29
系列2
汇总07年10-12月份高内阻电芯占生产电芯不良率为:13800PPM;而占工序检测 次品数不良率为: 24610PPM;右表为各月份高内阻电芯占批次不良最高比率的两 个批次。
Six sigma
量具 R&R 方差分量 来源 方差分量 贡献率 合计量具 R&R 0.02055 0.33 重复性 0.02055 0.33 再现性 0.00000 0.00 测量人员 0.00000 0.00 部件间 6.26445 99.67 合计变异 6.28500 100.00
O C V 1 内阻测试柜M S A 分析
制造三部高内阻改善项目
Six sigma
6sigma黑带改善
降低高内阻不良率项目
部 门: 项目黑带: 开始时间:2008.3.18 完成时间:2008.8.30
制造三部高内阻改善项目
Six sigma
团队成员
ChampionLeaderMemberMemberMemberMember 朱明星
协调公司资源对本项 目予以人员、物质等 支持和指导 方案规划、协调过程 相关事宜,进度跟踪 和控制,主导数据收 集和原因分析,协调改 善方案
400
80
200
40
100
20
0 机器号 数量 百分比 累积 %
2# 358 70.6 70.6
3# 96 18.9 89.5
1# 53 10.5 100.0
0
百分比
数量
300
60
制造三部高内阻改善项目
选题 理由 VOC CTQ MSA Y现状 能力 Y分布 规律 目标 设定
Six sigma
改善目标图
制造三部高内阻改善项目
选题 理由 VOC CTQ MSA Y现状 能力 Y分布 规律 目标 设定 财务 分析
Six sigma
负极耳虚焊机器分布柏拉图
500 100
负极耳虚焊分布机台 左图是从解剖电芯的数据, 分析负极耳虚焊所 产出的设备分布规律 柏拉图,从图中可得出: 2#滚槽机负极耳虚焊数量 占三台机器所产出的 70.6%,为三台机器中最 高。 故:后续改善可着重分析 2#滚槽机点焊工序。
高内阻电池不良项目饼图
4.9% 0.8%
类别 负极耳虚焊 负极耳弯折 正极耳抽出
94.3%
制造三部高内阻改善项目
选题 理由 VOC CTQ MSA Y现状 能力 Y分布 规律 目标 设定
Six sigma
目前Y的CTQ
I
Y:负极耳虚焊
f (X)
滚槽负极点焊
O 高内阻
制造三部高内阻改善项目
选题 理由 VOC CTQ MSA Y现状 能力 Y分布 规律 目标 设定
Six sigma
解剖寻找Y的CTQ
图三:测卷芯内阻
图一:用管钳解剖
图二:测帽盖内阻
图四:负极耳虚焊
图五:负极耳弯折未焊接
图六:负极耳弯折,半个焊点
制造三部高内阻改善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