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安全风险防范”答案
安全给药制度试题及答案

1. 安全给药制度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下哪项不属于安全给药制度的内容?A. 药物说明书规范B. 药物储存管理C.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D. 医疗保险政策答案:D解析:医疗保险政策属于医疗保障体系的一部分,与安全给药制度无直接关系。
2. 以下哪项不属于药物不良反应?A. 药物过量引起的副作用B. 药物与食物相互作用产生的反应C. 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D. 药物引起的依赖性答案:D解析:药物依赖性属于药物滥用范畴,不属于药物不良反应。
3. 在安全给药制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药师职责?A. 患者用药咨询B.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C. 药物储存管理D. 医疗保险政策制定答案:D解析:医疗保险政策制定属于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不属于药师职责。
4. 以下哪项不属于药物相互作用?A. 药物作用增强B. 药物作用减弱C. 药物作用消失D. 药物作用改变答案:C解析:药物作用消失不属于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是因为药物剂量不足或患者病情恶化等原因。
5. 以下哪项不属于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方法?A. 患者报告B. 医疗机构报告C. 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上市后的监测D. 药物临床试验中的监测答案:C解析: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上市后的监测属于安全给药制度的内容,不属于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方法。
二、判断题1. 安全给药制度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
(√)2.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3.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在同一患者体内同时或先后使用时,产生的药效变化。
(√)4. 药师在患者用药过程中,只需关注药物说明书,无需关注患者病情。
(×)5.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仅限于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
(×)三、简答题1. 简述安全给药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安全给药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药物说明书规范:确保药物说明书内容准确、完整,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安全用药测试题及答案

安全用药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安全用药的基本原则?A. 合理用药B. 按需用药C. 随意用药D. 按时用药2. 药物的剂量应该由谁来确定?A. 患者自己B. 药师C. 医生D. 药店销售人员3. 以下哪种药物使用方式是正确的?A. 同时使用多种药物B. 按说明书自行调整剂量C. 按照医生的处方使用D. 根据朋友推荐使用4. 以下哪种情况需要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A. 药物效果不明显B. 出现轻微副作用C. 出现严重过敏反应D. 药物价格较贵5. 以下哪种药物不适合孕妇使用?A. 维生素B. 抗生素C. 镇静剂D. 以上都是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 所有药物都可以在药店自行购买使用。
()7. 儿童用药剂量应根据体重计算。
()8. 过期药物仍可使用,只是效果可能减弱。
()9. 药物的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合理用药来降低风险。
()10. 长期服用同一种药物,身体会产生耐药性。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12. 列举至少三种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
13. 描述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咨询医生更换药物。
14. 解释为什么儿童不宜使用成人药物。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患者李某,因感冒自行购买了多种感冒药,结果出现了严重的肝功能损害。
分析可能的原因,并给出合理建议。
16. 孕妇王某因牙痛自行服用了止痛药,后来发现对胎儿有影响。
分析可能的风险,并给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7. 论述如何提高公众的安全用药意识。
18. 讨论在家庭中如何妥善管理药物,避免儿童误食。
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C4. C5. D二、判断题6. 错误7. 正确8. 错误9. 正确 10. 正确三、简答题11. 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在于确保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避免药物滥用和依赖,提高治疗安全性和经济性。
安全用药制度试题及答案

1. 以下哪种药物不属于处方药?A. 阿司匹林B. 头孢菌素C. 麝香保心丸D. 布洛芬答案:C解析:麝香保心丸属于中成药,不属于处方药。
2.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药物相互作用?A. 服用抗生素时,同时服用抗过敏药物B. 服用感冒药时,同时服用维生素C. 服用抗高血压药时,同时服用降血脂药D. 服用止痛药时,同时服用退烧药答案:C解析:抗高血压药和降血脂药同时服用可能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属于药物相互作用。
3.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药物过敏反应?A. 服用抗生素后,出现皮疹B. 服用解热镇痛药后,出现恶心、呕吐C. 服用抗高血压药后,出现头晕、头痛D. 服用降糖药后,出现低血糖反应答案:A解析:服用抗生素后出现皮疹,属于药物过敏反应。
4. 以下哪种药物属于精神药品?A. 阿司匹林C. 麝香保心丸D. 布洛芬答案:B解析:氯丙嗪属于精神药品,具有镇静、抗精神病作用。
5.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药物依赖性?A. 服用抗生素后,出现皮疹B. 服用解热镇痛药后,出现恶心、呕吐C. 服用抗高血压药后,出现头晕、头痛D. 服用止咳药后,出现药物依赖答案:D解析:服用止咳药后,长期使用导致身体对药物产生依赖,属于药物依赖性。
6.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药物不良反应?A. 服用抗生素后,出现皮疹B. 服用解热镇痛药后,出现恶心、呕吐C. 服用抗高血压药后,出现头晕、头痛D. 服用止咳药后,出现药物依赖答案:A解析:服用抗生素后出现皮疹,属于药物不良反应。
7. 以下哪种药物属于非处方药?A. 阿司匹林B. 头孢菌素C. 麝香保心丸答案:A解析:阿司匹林属于非处方药,可在药店自行购买。
8. 以下哪种药物属于抗生素?A. 阿司匹林B. 头孢菌素C. 麝香保心丸D. 布洛芬答案:B解析:头孢菌素属于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
9.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药物相互作用?A. 服用抗生素时,同时服用抗过敏药物B. 服用感冒药时,同时服用维生素C. 服用抗高血压药时,同时服用降血脂药D. 服用止痛药时,同时服用退烧药答案:C解析:抗高血压药和降血脂药同时服用可能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属于药物相互作用。
医疗风险防范试题(含答案)

医疗技术风险防范考核试卷科室: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 )是避免药源性反应的最基本方法。
A、皮下试验B、选择毒副作用小的药物C、减少药量D、不使用药物2. 作为护士,语言不应在"( )"上下功夫。
A、巧妙和细腻B、准确和生动C、油嘴滑舌D、启发和诱导3. 下面各选项不属于辅助性检查的是( )。
A、各种常规检验B、生化检验C、免疫学检验D、开药方4. 职责法定原则也叫()原则,是指只有法律有规定的,才应当负法律责任。
A、过错法定B、法定过错C、法律过错D、法制过错5. 要想正确的处理医疗纠纷案件,首先要( )A、调查B、实事求是C、分清责任D、认真6. ( )是常用的侵人性治疗措施,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A、外科手术B、针灸C、肌肉注射D、按摩7. 所谓医疗机构,是指按照国务院1994年2月颁发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已经取得了( )正式的机构。
A、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B、医疗卫生许可证C、商业机构许可证D、药品经营许可证8.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失实的媒体炒作加剧了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B、医务人员在平时主动官一些科普文章、宣传医学知识、可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C、在进行重大手术前、一定要拟好告知书、并让患者签字D、在医疗过程中对朋友和熟人不能大包大揽9. 从预防医患纠纷规避风险角度讲,值得注意的是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其特点不包括是( )。
A、患者年龄较大B、患者年龄小C、平时和健康人无二样D、无任何预兆10. 下列哪项不是理想的医患关系所必须( )A、以诚信为基础B、互相的尊重和信任C、互相间配合默契D、相互平等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行政调解中双方协议一旦确立,主要的方法是靠双方当事人自觉履行,以结束纠纷,这种协议就有法律强制效力。
( )2. 虽然诉讼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但是在没有把握胜诉的情况下,建议一般性的纠纷最好还是选择友好协商解决。
药品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药品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近年来,药品安全问题不断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人们对药品安全的认识和意识,下面是一些药品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1. 药品安全是指()A. 临床疗效显著B. 药品价格合理C. 药品质量合格、使用安全D. 临床试验合格答案:C2.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药品不良反应()A. 药物使用后疗效不佳B. 药物使用产生不良体验C. 药物使用引发过敏反应D. 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轻微头晕答案:C3. 药品临床试验的目的是()A. 验证药品的药效B. 验证药品的安全性C. 验证药品的价格D. 验证药品的疗效时间答案:A和B4. 购买药品时,以下哪种行为是不正确的()A. 购买中标药品B. 购买非法乱象药品C. 购买过期药品D. 购买正规渠道的药品答案:B和C二、判断题1. 药品包装标签上标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文号”的药品可以放心购买和使用。
()答案:对2.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人体在正常使用药品时出现的心理与生理反应。
()答案:错3. 以下情况下可以购买激素类药品:只要有护士的处方,就可以。
()答案:错4. 到医院就诊时,应当主动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药品和剂量。
()答案:对三、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答:药品不良反应分为预言性不良反应和非预言性不良反应两大类。
预言性不良反应是指在用药前就可以预见到的不良反应,例如药物使用者的过敏史、药物说明书中提示的不良反应等。
非预言性不良反应是指用药后才会出现的、无法预见的不良反应。
2. 购买药品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答:购买药品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药品,避免购买假冒、劣质药品;其次,仔细查看药品包装上的信息,包括药品批准文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此外,购买药品时要注意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内含物是否正常。
3. 接受药物治疗时,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药品?答:正确使用药品要遵循以下几点:首先,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按时按量服用药品;其次,不得随意更改药品的剂量和使用方式;此外,使用药品时要注意是否有与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定期向医生报告药物使用情况。
药物警戒专题培训知识考核参考答案与试题

药物警戒专题培训知识考核参考答案与试题一、选择题1.()是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他药物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活动。
(D)[单选题]A.药品安全B.不良反应C.不良事件D.药物警戒2.药品不良事件、药物警戒、药品不良反应的包含关系是。
(B)[单选题]A.药品不良事件药物警戒>药品不良反应B.药物警戒>药品不良事件>药品不良反应C.药物警戒>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事件D.药品不良反应>药物警戒>药品不良事件3.药物警戒从进入临床阶段开始,贯穿了药物的。
(B)[单选题]A.非临床阶段B.整个生命周期C.临床阶段D.实验室研究阶段4.2019年8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第二次修订药品管理法,实施时间为。
(C)[单选题]A.2019年9月1日B.2019年10月1日C.2019年12月1日D.2020年1月1日5.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共章()条。
(C)[单选题]A.十章100条B.十二章135条C.十三章155条D.十五章165条6.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首次明确提出,把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升到国家制度层面。
(A)[单选题]A.国家建立药物警戒制度B.药品质量管理规范C.质量风险管理D.药物安全7.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开展药物警戒工作。
(B)[单选题]A.质量管理体系B.药物警戒体系C.药物安全体系D.药品研究体系8.药物临床试验通常分期顺序进行,也可根据药物特点和研究自的进展一个或者者多个分期研究,或者交叉重叠进行,一般分为(A)期。
[单选题]A.四B.三c.二D.五9.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制定药品上市后,主动开展上市后研究,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进行进一步确证,加强以上市药品的持续管理。
(D)[单选题]A.风险控制B.质量风险管理C.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D.风险管理计划10.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每年向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药品生产销售、上市后研究风险管理等情况。
2024年全国安全用药月安全用药知识题库大全含答案

2024年全国安全用药月安全用药知识题库大全含答案1.包装上印有“OTC” 专有标识是()A.处方药B.非处方药正确答案:B说明:非处方药的包装印有国家制定的非处方药专有标识【OTC】。
0TC 标识又分为红色和绿色两种,甲类非处方药标识为红底白字,乙类非处方药标识为绿底白字。
绿色的表示药品的安全性更高一些。
2.药物的“忌用”,意思是()A.该药可以谨慎使用B.绝对禁止使用C.避免使用,即最好不用正确答案:C说明:药物的慎用、忌用、禁用区别如下:【慎用】:可以谨慎使用,并非绝对不能用,但必须密切观察用药后情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向医师咨询;【忌用】:避免使用,即最好不用;【禁用】:绝对禁止使用。
3.中西药可以自行搭配,一起吃吗?A.不能B. 能正确答案:A说明:中药、西药联用,有时能达到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但有时候合并用药不一定能提高疗效,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
这里面的情况非常复杂,故不能自行搭配,应充分听取医生的意见。
注意:在服含铁的西药时,不宜同时服中药。
否则,既影响疗效,又易产生副作用。
4.发烧时,下列使用退烧药的原则哪个是正确的?()A.病因不明不用药B.短期低烧免用药C.暴发高烧慎用药D.小儿发烧早诊治E.服药期间多饮水F.必要时辅以物理降温G.以上选项全对正确答案:G说明:退烧药必须慎重使用基本原则应该是能不用就尽量不用。
请大家牢记6句退烧药使用原则病因不明不用药短期低烧免用药暴发高烧慎用药小儿发烧早诊治服药期间多饮水必要时辅以物理降温5.润喉片可以当作“口气清新糖”偶尔来一片吗?()A.可以,只要不吃太多就行B.不行,润喉片也是药物正确答案:B说明:润喉片也是药物,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润喉片当然也不例外。
如果在没有炎症的情况下滥用,润喉片中的抗菌成分会杀灭口腔中的正常菌群,反而更易诱发炎症的产生,还有可能产生一些其他的不良反应,如口腔溃疡等。
药物警戒培训试题及答案

药物警戒培训测试题部门: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题8分,共40分)1、国家建立药物警戒制度,对药品不良反应及其他与用药有关的有害反应进行()、()、()、()。
2、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开展药品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疑似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对已识别风险的药品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3、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停止()、()、()等紧急控制措施,并应当在五日内组织鉴定,自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
4、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未按照规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或者报告疑似药品不良反应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5、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已上市药品的()、()、()定期开展上市后评价。
必要时,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开展上市后评价或者直接组织开展上市后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药物警戒的简称是()A、PMB、QAC、QCD、PV2、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原则是()A、确定上报B、强制报告C、可疑即报D、主动报告3、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
A、已经载明B、未载明C、不能判定D、可能发生4、国家药监局《关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直接报告不良反应事宜的公告》从何时起实行()A、2019年1月1日B、2019年7月1日C、2019年12月1日D、2019年12月31日5、死亡病例及药物群体不良事件应当自发现或获知当日起()内上报A、立即B、15日C、30日D、60日三、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是药品安全责任的主体,应当()A、指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负责人,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B、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直接报告药品不良反应C、持续开展药品风险获益评估,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D、对获知的不良反应隐藏不报2、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下列哪些情况属于严重报告()A、危及生命B、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C、功能丧失/致残D、先天异常或出生缺陷3、药品生产企业有哪些情形,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改正、通报批评、警告甚至罚款()A、无专、兼职人员负责不良反应监测工作B、未按要求报告不良反应C、隐瞒不良反应相关资料D、发现不良反应匿而不报4、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药品不良反应()A、质量不合格B、药品杂质C、使用方法不当D、患者自身体质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15分)1、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答案一1、监测、识别、评估、控制2、主动收集、跟踪分析3、生产、销售、使用4、警告、停产停业整顿、5、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二、DCBAA三、ABC、ABCD、ABCD、BD四、1、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安全风险防范
药品安全性监测与风险防范
1、B型药品不良反应与(D)有关
A、药物固有作用
B、剂量
C、药理作用
D、人体特异体质及制剂的质量
2、药品的再评价内容不包括(D)
A、有效性
B、安全性
C、经济学和药剂学
D、药代动力学
3、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大量药物致聋儿童,主要药物是(A)
A、氨基糖甙类药物
B、氯碘羟喹
C、氨基比林
D、四环素
4、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不包括(D)
A、安全
B、有效
C、经济
D、联合用药
5、药品质量问题引起药物不良事件的特点是(C)
A、散发
B、频发
C、群发
D、不可预防
6、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是(B)
A、药物不良事件
B、药品不良反应
C、不良事件
D、毒性反应
7、以下各项属于B型药品不良反应的是(B)
A、毒性反应
B、药物变态反应
C、副作用
D、首剂效应
8、从事治疗药物监测的专岗临床药师的职责是(A)
A、深化个体用药服务
B、追踪用药质量
C、强化药品安全监测
D、把关用药安全风险
9、引起海豹肢畸形儿的药物是(C)
A、氨基比林
B、心得宁
C、反应停
D、己烯雌酚
10、药品再评价的具体措施不包括(C)
A、直接撤市
B、更换适应证
C、注销批件
D、修改说明书
PIVAS的管理探索与实践
1、《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的发布,有利于(D)
A、提高静脉用药质量
B、促进静脉用药合理使用
C、保障静脉用药安全
D、以上都是
2、注射用环磷酰胺的水溶液可维持稳定(B)
A、1~2小时
B、2~3小时
C、3~5小时
D、6~8小时
3、不宜用5%GS溶解的药物是(D)
A、奥利沙铂
B、卡铂
C、吡柔比星
D、羟喜树碱
4、配制好的皮试液应在冰箱中保存,不得超过(B)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的PH值为(D)
A、4.5-7.5
B、6.0-7.5
C、4.5-7.0
D、3.5-5.5
6、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的建设模式不包括(C)
A、门诊型
B、药房内置型
C、病房内置型
D、专科集中型
7、PIVAS流程链上的质量管控,要做到管理方式(B)
A、标准路径化
B、信息主导化
C、持续常态化
D、安全精准化
8、不是必须作皮试的药品是(C)
A、抗毒素类及免疫血清
B、含碘造影剂
C、头孢菌素类的药物
D、门冬酰胺酶
9、以下各项不属于药师培训内容的是(D)
A、掌握住院药房的工作流程
B、掌握医嘱及处方调配技能
C、掌握药品及医嘱的合理性审核
D、掌握药品剂量与单位的换算,做到抽药准确
10、归属综合性医院的药学部门管理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的建设模式是(B)
A、专科集中型
B、全面集中型
C、门诊型
D、药房内置型
临床药师在药品安全风险防范中的作用
1、以下各项不是临床药师的职责的是(D)
A、药品采购
B、药品调剂
C、医嘱审核
D、销售药品
2、临床药师的工作范畴不包括(D)
A、医嘱审核
B、合理用药咨询
C、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D、药物毒性的研究
3、医嘱审核的重点关注方向不包括(D)
A、基于药物PK/PD优选品种、给药方案
B、静脉用药比例偏高
C、规避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D、围术期麻醉药的使用
4、不能与伏立康唑联合应用的药物是(B)
A、异烟肼
B、利福平
C、吡嗪酰胺
D、醋酸卡泊芬净
5、关于合理用药咨询(D)
A、是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B、能更好地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
C、要求临床药师具备全面的技能和与时俱进的素质
D、以上都对
6、以下各项,不属于临床药师四查的对象的是(A)
A、查药效
B、查处方
C、查配伍禁忌
D、查用药合理性
7、美国的一项调研资料表明,致死性药品不良反应中,可以通过药师的工作加以预防的占(C)
A、67%
B、84%
C、57%
D、41%
8、关于临床药师的概念说法错误的是(B)
A、以系统药学专业知识为基础,具有一定临床医学、医疗文书、药物治疗学和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
B、具备独特的专业知识和技巧,精于病人相关资料的收集、解释和应用
C、直接参与临床用药,发现、解决、预防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
D、保障患者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经济的药学专业人才
9、关于药物缬沙坦的说法错误的是(B)
A、本药不经生物转化,主要以原形排泄,83%从粪便排泄
B、长期给药有蓄积作用
C、已有孕妇无意中服用缬沙坦时,发生自然流产、羊水过少和新生儿肾功能不全的报告
D、在妊娠第1个3个月时使用存在先天缺陷的潜在性风险
10、临床药师培养的背景不包括(C)
A、药物不适当的应用受到普遍关注
B、药学人员的整体技能滞后于临床药学的快速发展
C、新的医改政策的实施
D、药师缺乏与临床和患者有效沟通交流的技能和专业素质
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实践与案例解析
1、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动态报告的要素不包括(B)
A、事件发展变化情况
B、事件的基本情况
C、对初次报告情况的补充和修正
D、采取的应对措施和效果
2、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的报告特点,不包括(D)
A、往往是以医疗机构为最小的报告载体
B、往往需要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现场调查
C、报告应该分为初次报告、动态报告和总结报告
D、事件的性质通常为用药错误
3、药品安全事件防范、发现与处置的关键控制点是(C)
A、临床药师
B、医师
C、医疗机构
D、药品生产企业
4、对不良事件报告的审查内容不包括(D)
A、真实性
B、规范性
C、完整性
D、严重性
5、目前医疗机构ADR报告的来源主要是(C)
A、门诊退药登记
B、用药咨询
C、以自发报告为主
D、输液反应登记
6、关于单病例报告的注意事项说法正确的是(D)
A、患者在院外用药信息不详,应尽可能多的填写项目,并在报表备注处注明“本例报告为院外用药”
B、不良事件的结果是死亡时,尽可能选取描述主要死因的术语
C、用药不足一天,需注明用药持续时间
D、以上都对
7、应该立即报告的不良事件是(D)
A、新的不良事件
B、严重的不良事件
C、一般不良事件
D、死亡或者群体事件
8、不良反应报告的原则是(B)
A、核实无误后上报
B、可疑即报
C、逐级上报
D、有医疗机构以单位的名义上报
9、新的或者严重不良事件报告的时限是(A)
A、15日以内
B、20日以内
C、30日以内
D、立即上报
10、暴露问题和风险警示信号产生的过程是(B)
A、对ADR报告的预期性评价
B、对ADR报告的关联性评价
C、对ADR报告完整性的评价
D、对ADR报告严重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