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4.火烧云课堂实录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火烧云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1)

一、导入1.师:同学们,大自然里有许多奇异的景象,那种神奇常常令人们惊叹不已。
现在咱们就来欣赏一组图片。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景色吗?(生:火烧云)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刚才看到火烧云的图片,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预设生:高兴、激动、喜悦......)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心情朗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火烧云的什么?2.检查字词的学习。
师:课件出示两组词语第一组:模糊一模一样模:多音字指生读。
及时评价。
第二组:紫檀色笑盈盈威武一位小老师领读,全班跟读。
师评价。
(1)出示词语“威武”,指导书写。
三、精读课文,感受变化。
1.课文主要写了火烧云的什么?师:课文主要写了火烧云的什么? (预设1:颜色预设2:形状预设3颜色和形状......)板书:颜色形状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一自然段是写颜色的变化,哪些自然段是写形状的变化呢?指生回答。
2.学习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1)师:作者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呢?指生朗读第3自然段。
师生评价朗读情况,再指生读,教师范读,反复体会感悟。
引导学生找出火烧云有哪些颜色。
(2)PPT出示颜色的词语,生齐读。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呢?生说分类,师总结。
(3)师生配乐朗读第3自然段,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
师:火烧云仅仅有这些颜色吗?(提醒学生在文中找依据)(4)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说说其他的颜色。
(5)感受火烧云颜色变化之快。
提示学生注意排比句“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指生朗读,指导朗读。
3.指导背诵。
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定两分钟时间学生尝试背诵,检查、评价。
4.播放火烧云的小视频。
学生直观感受火烧云的神奇变化,谈感受。
5.学习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1)学生默读4-6自然段,用“______”划出火烧云的形状。
(2)指生朗读第4、5、6自然段,感受形状变化。
《火烧云》教学实录

火烧云教学实录介绍在气象学中,火烧云是一种非常罕见的云层现象,它通常出现在日落或日出时天空的西北部,外形像火苗般的云彩。
本文将为你介绍如何通过教学实录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火烧云的形成原理以及观察方法。
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实录,学生将了解到以下知识:1.火烧云的形成原理;2.火烧云的观察方法;3.火烧云对天气变化的指示作用;4.如何科学观察火烧云。
准备工作在进行火烧云的教学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材料:1.天气预报;2.望远镜;3.相机;4.笔和笔记本。
过程1. 火烧云的形成原理让学生首先了解火烧云的形成原理,通过介绍大气环流与风向对火烧云的形成产生的影响使学生能够理解火烧云的形成原理。
并且说明火烧云只出现在天气晴好的时候,有时还和空气湿度和温度有关。
2. 火烧云的观察方法告诉学生火烧云通常出现在日出和日落时,位置在天空的西北部。
可以通过望远镜或相机来观察火烧云,甚至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
注意观察时不能直视太阳,最好在望远镜或相机中观察。
3. 火烧云对天气变化的指示作用通过火烧云与天气变化的联系,学生将真实了解到火烧云有对气象的影响,并且让学生了解火烧云的许多形态以及所代表的意义。
我们建议学生在观察火烧云的时候,同时查看相关的气象预报,以增进学生对天气变化的认识。
4. 科学观察火烧云为了能够更好地观察火烧云,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选择观察火烧云的时间,最好在天气晴好的时候,这样火烧云会更加明显;2.选择观察火烧云的地点,最好能够远离电线杆等干扰因素;3.带上望远镜和相机,以便更好地观察和记录。
结论通过本次教学实录,我们让学生充分了解了火烧云的形成原理、观察方法、其对天气变化的指示作用,以及如何科学观察火烧云。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更多有关天气科学的知识,并且增强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学习愿望。
部编版《24、火烧云》课堂教学实录

②形状变化除了多以外,还特别快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忽然”“过了两三秒钟”“一转眼”“接着”“正在”。(相机变红词语)
3.想象:天空中还可能出现什么?什么样子的?是怎样变化的?
课件出示:就在这时,天空中又来了( )
4.请你用一个词概括火烧云的形状。(课件出示)
5.试背课文。(结合表格,背诵课文)
6.小结方法:抓住事物的颜色、形状、变化等特点,再上恰当的形容词,就能把事物的特点说清楚。
四、学习最后一自然
1.个别朗读。(课件出示文段)
2.学习词语:恍恍惚惚(由于事物变化快而看不真切、看不清楚。)
文章中哪句话可解释“恍恍惚惚”,齐读。这句话也说明了火烧云变化多。(补充板书: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部编版《24、火烧云》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课题
24、《火烧云》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2、能抓住课文中表现叙述顺序的句子了解叙述顺序。
了解课文是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叙述的。
并懂得课文以“变”为主线,突出火烧云变化“多”与“快”两个特点。
补充:火烧云的相关资料(课件出示)
早晨或傍晚,太阳光是斜射的,它通过空气层的路程比较长,受散射影响被减弱得很厉害。减弱得最多的是紫色光,减弱得最少的是红色、橙色光,这些减弱后的彩色阳光,照射在天空中、云层上,就形成了鲜艳夺目的火烧云。
板书设计
火烧云
变化(多):红彤彤 金灿灿……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白 百合色……
1.边朗读边体会这些词的作用。
四、导学第一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七单元 23.海底世界+24.火烧云(课堂实录)

23.《海底世界》课堂实录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师:请坐!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并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第二自然段告诉我们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生:第二自然段告诉我们海底是一个暗中有光的世界。
师板书暗中有光师:想不想到这样的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呢?生齐声:想师: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步入海底世界。
播放海底世界的录象片,2分钟后录象结束……(生发出慨叹声)师:老师和你们一样也是意犹未尽呀,这样吧,现在让我们去品位一下书中的文字,相信那里的海底世界也会让你留恋忘返的。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3——6自然段,看看你对哪个自然段最感兴趣?生汇报,喜欢哪个自然段的都有,但大部分孩子对三、四自然段最感兴趣。
师:这样吧,现在你们可以自由组合,然后选择你们喜欢的学习方式去学习你们最感兴趣的那一段,一会汇报给全班同学,好吗?生在小组内讨论研究,教师巡视,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大约5分钟时间。
师: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结果?1、柴华小组汇报:我们小组学习的是课文第三自然段,我们是用背诵的方式来学习这一段的,请同学们听我们的背诵: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小组有感情地齐背)师:你们小组真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这一段背下来了,那你们能不能说说,你们怎么背得这么快,把你们的好办法介绍给其他同学,好吗?柴华:我们是先把这一段读一下,看看每句话写的是什么,然后根据我们的理解就把这段背下来了。
师:小组其他同学有补充吗?郭小凡:第一句话“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是提出疑问,第二句“不是的。
”回答了第一句的问题。
第三句写了海底的动物常常窃窃私语。
师:海底的动物窃窃私语说了什么,我们能听到吗?生:不能。
师:老师现在想看看什么样才算是窃窃私语,你们能表演一下吗?学生们都和周围伙伴一起窃窃私语。
师:海底的动物们呀就和你们一样,也经常这样窃窃私语,那你们小组快发给全班每个学生每人一个水中听音器,让我们去听听,海底的动物都发出那些声音?杨路:“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象在打鼾……”师:杨路说的这一句话写得真有趣,有哪个小组把这句话积累下来了吗?有三个小组举手。
火烧云课堂实录

火烧云课堂实录火烧云》课堂教学实录一、谜语导入。
教师说出谜语:天上有个魔术家,爱给大家变戏法,变猪变羊又变马,都得大家哈哈笑。
学生说出答案。
二、板书课题:火烧云(出示课件1)师:大家知道火烧云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出现吗?生:清晨太阳出来或者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师:那么那位同学知道我们课文上写的火烧云是什么时候的?生: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师:(出示课件2)大家想不想看一看火烧云是什么样子的?生:(异口同声)想。
教师出示课件3,学生欣赏各类云的图片。
师:同学们,看了那些云,此时此刻你有哪些感受?生:(异口同声)美。
师:那么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读出它的美,好吗?三、研究课文。
1、研究2-3自然段。
(出示课件4)师:这2个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甚么?生:火烧云的颜色。
师:火烧云的颜色怎么样?生:火烧云的颜色变革多并且快。
师:课文中都写了火烧云有哪些颜色?生: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师:除了课文中写的颜色,你还看到或想到什么颜色?生:香蕉黄、苹果红、黑色……师: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我们可以用一个甚么词来概括?生:五颜六色、五花八门、花团锦簇……2、研究课文4-6自然段。
(出示课件5、6、7)师:这3个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甚么?生:火烧云的形状。
师:火烧云的形状怎么样?生:火烧云的形状变革多并且快。
师:从哪些词可以体会到形状的变革快?生: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师:课文中都写了火烧云像什么样子?生: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
师:再次朗读这3个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按甚么顺序写的?生:按“出现——样子——变革——消逝”的顺序来写的。
师:那么,除了课文中写的火烧云的形状,你还看到或想到甚么样的火烧云?学生七嘴八舌的开始议论。
师:好,看来人人看到或想到的火烧云的样子还不少呢!那么你能把那种云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的顺序说给你的同桌听吗?学生同桌互相说。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火烧云》课堂实录

24.《火烧云》教学实录一、设计理念:一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是从语文课程角度出发,变“教课文”为“用课文教语文”。
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
2.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能力。
3.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4.培养学生善于摘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
四、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多彩画面,感悟火烧云的绚丽多姿和丰富多变。
五、教学流程:(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师:这几天由于气候原因很多同学都发烧了,烧了好几天,妈妈可心疼了,一听说发烧大家都非常害怕。
有一种事物,他可爱发烧了,每天早晨和晚上他都朝着太阳喊:“我要发烧!我要发烧!”知道他是谁吗?对,他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主人公“火烧云”。
(板书:火烧云)师:谁注意观察过火烧云,给我们描述一下。
(没人举手)师:咱班学生大多住在城市里,高楼大厦遮挡了我们的视线,视野的狭小使我们常常忽略了这美妙的自然景观,老师找了几幅火烧云的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
师:图片是静止的,拍的时候只能截取到一个点,而作家小红笔下的火烧云是动态的,要比这漂亮好多倍,快来读读课文欣赏一下。
(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师: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读课文时,你有没有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出示:红彤彤、笑盈盈、金灿灿、一模一样、模糊)师:找同学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火烧云的?(生汇报,师板书:发生发展变化消失)师:什么叫“火烧云”呢?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出示句1: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和句2: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红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火烧云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3)

一、导入大自然是一位魔术师,今天我们就来观赏一下他在天空中的一场魔术表演《火烧云》(板书火烧云)欣赏火烧云图片,齐读火烧云的科学常识。
二、初读感知1.师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学生思考。
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烧起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并在课文中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2.师: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
指名说。
PPT:火烧云上来了。
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大白狗变成——,红公鸡变成——,黑母鸡变成——,小白猪变成了——,老爷爷的胡子变成——。
师:火烧云上来后,周围的事物在瞬间就更改了这么多颜色。
当你看到周围的事物在瞬间变换了多种颜色,会是怎样的心情?(兴奋,激动)师:那就读出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来。
生:齐读第一段。
3、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火烧云”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在文章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到这句话了吗?(生说后课件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1)请生个别读这句话。
(2)(课件出示)看着美丽的火烧云图片,再次读读这句话。
(3)学生齐读。
4、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去描写火烧云的变化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的第3—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小组讨论。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并试着背诵。
做填空题。
师:同学们,火烧云不仅以它的颜色之多震撼了我们,还以它的形状变化之快吸引人们的目光。
作者具体写了哪几种形状?指名说(马、大狗、狮子)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我们也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绚丽多姿、瞬息万变)火烧云的形状真是千姿百态、变化多端,在同学们的朗读中显得更美了。
师:火烧云的颜色绚丽多彩,变化极快,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那么它的形状又是怎样变化的呢?让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指名学生朗读第4—6自然段。
刚才请同学们朗读了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这一部分课文,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顺序来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课堂实录【课堂实录】时间:2021年9月1日上午9:00-10:00地点: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主讲教师:李老师主题:《火烧云》李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火烧云》。
谁能告诉我,什么是火烧云?小明同学:老师,我知道,火烧云是指云层某些部分由于日出或日落而呈现出像火一样的颜色。
李老师:很好,小明同学的回答非常准确。
接下来我们来听一下《火烧云》这篇课文。
(李老师开始朗读课文)(《火烧云》课文)李老师:同学们,你们听懂这篇课文了吗?全班同学:听懂了。
李老师:那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篇课文。
作者在这篇课文中采用了什么手法?小红同学:老师,我觉得作者用了“比喻”。
李老师:非常好,小红同学,可以告诉我们,作者用了哪些比喻?小红同学:作者用了“像一块红炭”、“像一片点燃的热炭”等几个比喻。
李老师:非常好,小红同学的思维非常敏捷。
这篇课文通过比喻的手法,生动描绘了火烧云的美丽与壮观。
作者用了一些形容词来描绘火烧云,你们都听到了哪些形容词?小明同学:像“漂亮的”、“美丽的”、“壮观的”等。
李老师:不错,小明同学的回答也非常准确。
这些形容词使得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火烧云的美丽壮观。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这篇课文,读出我们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全班同学开始读课文)(读完课文后)李老师:很好,同学们读得非常好。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好词好句,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次再见。
(全班同学跟着李老师说“再见”)【总结】通过《火烧云》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们不仅对火烧云的特点和美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好词好句、好的修辞手法。
李老师通过提问和让学生读课文的形式,激发了学生们对课文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们的语文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火烧云》教学实录
、设计理念:
一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是从语文课程角度出发,变“教课文”为“用课文教语文” 。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
2.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能力。
3.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4.培养学生善于摘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
四、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多彩画面,感悟火烧云的绚丽多姿和丰富多变。
五、教学流程:
(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师:这几天由于气候原因很多同学都发烧了,烧了好几天,妈妈可心疼了,一听说发烧大家都非常害怕。
有一种事物,他可爱发烧了,每天早晨和晚上他都朝着太阳喊:“我要发烧!我要发烧!”知道他是谁吗?对,他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主人公“火
烧云”。
(板书:火烧云)
师:谁注意观察过火烧云,给我们描述一下。
(没人举手)师:咱班学生大多住在城市里,高楼大厦遮挡了我们的视线,视野的狭小使我们常常忽略了
这美妙的自然景观,老师找了几幅火烧云的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
师:图片是静止的,拍的时候只能截取到一个点,而作家小红笔下的火烧云是动态的,要比这漂亮好多倍,快来读读课文欣赏一下。
(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师: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读课文时,你有没有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
(出示:红彤彤、笑盈盈、金灿灿、一模一样、模糊)师:找同学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火烧云的?
(生汇报,师板书:发生发展变化消失)师:什么叫“火烧云”呢?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
师:(出示句1: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和句2: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红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对比两个句子哪个好,为什么
师:自己练练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1. 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师: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的变化?自己读三~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学生自由朗读)
生:写了火烧云的颜色,还写了它的形状。
(板书:颜色、形)
师:我觉得“形状” 这个词用在这里不恰当,换个什么词呢?生:形态。
因为火烧云是动的,变化的,不能叫“形状” 。
师:你很会思考问题。
(板书:态)师: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看你读懂了什么,从哪读懂的?还有什么不懂的?
生:我知道了火烧云颜色变化特别快。
(板书:快)师:你从哪些词语体
会到的?生:我从“一会儿”这个词体会到的。
生:我从“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还有红通通、金灿灿、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词知道了火烧云颜色变化非常多。
(板书:多)生:天空中不只这些颜色。
我从“还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句话知道的。
师: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用“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种带比喻的形式来说。
生:苹果绿。
生:桃红。
生:玫瑰红。
生:杏黄。
师: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
生:五颜六色。
师:概括得好!生:五彩缤纷。
生:绚丽多彩。
生:色彩斑斓。
生:五光十色。
师:真会用词。
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名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师:(出示填空)自己试着背一背。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段落结构。
)(学生自由背)师:谁愿意带着感情给大家背一背?(全班同学举手)既然这么多的同学都愿意背,那么我们一起背诵这一段话。
(学生有感情地齐背第三自然段)
2. 学习“火烧云的形态变化” 师:默读四~六自然段,看你能读懂什么?
生:火烧云的形态变化很多。
生:形态变化除了多以外,还有快。
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生:从“一会儿” 、“忽然”体会到的。
生:还有“过了两三秒钟” 、“一转眼”、“接着”。
师:当作者忽然看到天边出现一匹跪着的马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惊讶)可是还没看够,它就模糊了,找不到了,又会是什么心情?(惋惜)请你练习读四~六自然段,读出看见时的惊喜以及模糊时的惋惜。
(学生练读,指生读)
(四)体会写法,练习仿写
师:作者是怎样把火烧云写得如此各具形态、栩栩如生的呢?请小组同学交流,研究四~六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小组交流)
生:我觉得“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
马是跪着的”这是看到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背上,它才站起来似的”是想到的。
师:也就是说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
把火烧云写得很美。
(板书:看、想)
师:我们再细研究他的写法。
“天空出现一匹马” 是“出现”;“马头向南,马尾向西。
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背上,它才站起来似的”是“样子” ;“ 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一条马尾巴却不见了”是变化;“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就变模糊了” 是“消失”。
师:(手指大屛)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火烧云形态变化的?
生: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来写的。
师:说的对。
作者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
叙述的,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突出了火烧云形态变化的特点。
天空里还会有什么形态的云呢?只有动物吗?它出现时是什么样子呢?又会有
怎样的变化呢?大家想一想,想好后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互相补充。
(学生说想象的画面,指生说)
(五)回归整体,激发情感师:学完了这篇课文,能不能说一句赞美火烧云的话呢?生:火烧云真是太美丽啦!生:火烧云不但绚丽多彩,而且变幻莫测。
生:火烧云是一位神奇的画师,他把天空打扮得五彩缤纷。
(六)拓展阅读,丰富积累
出示:
霞
唐王周
拂拂生残晖,
层层如裂绯(f ē i)。
天风剪成片,
疑作仙人衣。
学生自由读,说说读懂了什么?一分钟时间看你能记住几句?学生背诵。
(七)作业
1. 以“火烧云” 或“礼花” 为内容。
想像它的形状,现、样子、
按照“出
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写一段话。
2.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给自己设计什么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