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综合计算(难题)

合集下载

高三力学综合难题

高三力学综合难题

1、一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运动,现将质量为M 2.0kg 的小物块抛上传送带,如图甲所示。

地面观察者记录了小物块抛上传送带后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以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得到小物块的v-t 图像如图乙所示。

取。

(1)指出传送带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计算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3)计算0-6s内传送带对小物块做的功;(4)计算0-6s内由于物块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

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停放一上表面水平的平板车C,C质量为3m,在车上左端放有质量为2m木块B,车左端靠于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的圆弧形光滑轨道,已知轨道底端切线与水C上表面等高,另一物块质量为m的A从轨道顶端由静上释放,与B碰后立即粘于一体为D,在平板车C上滑行,并与固定于C右端水平轻质弹簧作用后被弹回,最后D刚好回到车的最左端与C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设AB碰撞时间极短,A、B均视为质点. 求:(1)木块AB碰撞后瞬间D的速度大小;(2)AB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3)弹簧压缩过程中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3、如图所示,质量为3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2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静止在木板上的A 端,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现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射人物块并穿出,已知子弹穿出物块时的速度为,子弹穿过物块的时间极短,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①子弹穿出物块时物块的速度大小。

②子弹穿出物块后,为了保证物块不从木板的B端滑出,木板的长度至少多大?4、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弹簧左端固定,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置于水平桌面上的A点,并与弹簧右端接触,此时弹簧处于原长。

现用水平向左的推力将P缓慢地推至B点,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21J。

撤去推力后,P沿桌面滑上一个停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长木板Q上,已知P、Q的质量分别为m=2kg、M=4kg,A、B间的距离L l=4m,A距桌子边缘C的距离L2=2m,P与桌面及P与Q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g取10m/s2,求:①小物块P滑至C点的速度?②要使P在长木板Q上不滑出去,长木板至少多长?5、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两物体A.B分别与轻质弹簧的两端相连接,将它们静止放在地面上。

高考物理历年真题-力学综合计算题10道及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历年真题-力学综合计算题10道及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历年真题-力学综合计算题10道及答案解析
- 题目一:
一个圆柱体半径R和质量m用绳子连接到一条竖直支架上,
该支架上仍有另一端的绳子,使用Newton定律可以知道,当
绳子拉长的距离为L时,它的线速度v及角速度ω分别为多少?
解:
根据牛顿定律,在围绕支架旋转的圆柱体m的力F = ma,其
中m是质量,a是圆柱体的加速度。

而加速度的表达式可以写成:a = v2/r,其中r是竖直支架的半径。

于是,有:F = mv2/r。

根据力的定义F = mω2L,可以得到:ω2 = F/mL = v2/rL。

于是,就可以得到绳子拉长距离为L时,线速度v及角速度ω
分别为:v = √(rF/m),ω = √(F/(mL)).
- 题目二:
一个质量为m2的圆柱体在水中自由落体,同时,一个质量
为m1的球体在水面上以初速度V移动,请问,当他们相遇时,球体的速度V'是多少?
解:
由于在物体相遇时,动能守恒,所以原球体速度V应该等于
最终球体速度V'。

水的阻力力大小可以用系数k表示,有F_water = kv (即
F_water = -kmv)。

令变量x表示球体的速度变化量,有:V = V + x,V' = V - x
根据动能守恒定律,有:m1V^2 / 2 + m2v^2/2 = m1(V + x)^2 / 2 + m2(V - x)^2 / 2
代入m1V^2 / 2、m2v^2/2以及F_water,则可以求得最终球体速度V':
V' = V - (k/2)(m1 + m2)V。

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综合计算》专项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综合计算》专项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综合计算》专项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我国承建的印尼高铁试运行成功,预计下月通车。

列车总质量为5×105kg。

列车停在水平轨道上,轨道的总受力面积为20m2。

车头上的雷达向正前方发出激光,3×10-7s后接收到障碍物反射回的激光信号。

(g=10N/kg)求:(1)障碍物与列车的距离;(2)列车的重力;(3)轨道所受压强。

2.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如图所示.大桥全长55km,设计时速为100km/h.一辆总质量为1.8t的轿车若以设计时速匀速通过大桥全程.(1)求轿车匀速通过大桥全程所用的时间;(2)若轿车匀速直线通过大桥桥面5km,此时轿车受到的阻力为轿车总重的0.1倍.求牵引力做的功.3.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轻质容器分别盛有质量为10千克的甲、乙两种液体,甲液体的体积为1.25×10-4米3,乙液体为水,两容器中液体深度分别为0.6米、0.5米。

①求甲液体的密度ρ甲;①求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乙;①若分别从两容器中抽出高度均为h的液体后,使剩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求h的大小。

4.由于陆地上的资源被人类大量采集,变得越来越匮乏,人们又把眼光投向了海洋。

某海洋勘探船从某位置以最高速度30节匀速航行到预定海域用时1h(大约1节1海里/小时公里/小时);到达预定海域后,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5s接收到1.85回波。

求:(1)此过程中海洋勘探船行驶的路程?(2)该处海洋的深度?(3)能否利用这种方法测量月球和地球的距离?为什么?5.一边长为10cm,密度为0.6g/m3的正方体木块,用细线置于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求:(1)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2)细线的拉力大小?(3)细线剪断后,木块静止时,木块下方所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6.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玻璃杯,质量为0.2kg,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10﹣3m2。

八年级力学综合计算(偏难)

八年级力学综合计算(偏难)

八年级力学综合计算题(偏难)1.(2017,天水)如图甲所示,不吸水的长方体物块放在底部水平的容器中,物块的质量为0.2 kg,物块的底面积为50 cm2,物块与容器底部用一根质量、体积均忽略不计的细绳相连,当往容器中缓慢注水至如图乙所示位置,停止注水,此时,物块上表面距水面10 cm,绳子竖直拉直,物块水平静止,绳子的拉力为2 N。

已知ρ水=1.0×103 kg/m3,g=10 N/kg。

求:(1)物块的重力;(2)物块的密度;(3)注水过程中,绳子刚好竖直拉直时到图乙所示位置时,水对物块下表面压强的变化范围。

2.(2017,重庆A改编)不吸水的长方体A固定在体积不计的轻杆下端,位于水平地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杆上端固定不动,如图甲所示,现缓慢向容器内注入适量的水,水对容器的压强p与注水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导学号14184182)(1)当p=600 Pa时,求容器中水的深度。

(2)若ρA=0.5 g/cm3,当注水体积V=880 cm3时,求杆对A的作用力大小。

3.(2017,重庆B)如图甲所示为中国首艘国产航母001 A下水时的情景。

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航母下水前的一个过程,他们将一个质量为2 kg的航母模型置于水平地面上的一个薄壁柱形容器底部,该柱形容器质量为6 kg,底面积为0.03 m2,高为0.4 m,如图乙所示。

现在向容器中加水,当加水深度为0.1 m时,模型刚好离开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继续加水直到深度为0.38 m,然后将一质量为0.9 kg的舰载机模型轻放在航母模型上,静止后它们一起漂浮在水面。

求:(导学号14184183)(1)图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多少帕?(2)图丙中航母模型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多少立方米?(3)放上舰载机后整个装置静止时,相对于水深为0.38 m时,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加了多少帕?4.(2017,泰安)如图所示是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重为810 N物体的示意图,某段过程中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为0.1 m/s,工人拉力F的功率为90 W,物体上升10 s,拉力F克服滑轮组的摩擦做的功是60 J,不计绳重。

力学难题,经典题(独家收录)

力学难题,经典题(独家收录)

力学难题,经典题(独家收录)力学综合一、选择、填空题【例1】潜水艇在海面下航行时排开水的质量为m1,在海面上航行时排开水的质量为m2,设海水的密度为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在海面下航行时所受浮力等于(m1?m2)gB.它在海面下航行时所受的压力差(m1?m2)g C.当潜艇在海面上航行时,水中部分的体积为m2 ?D.要使潜艇潜入海面下要充入重为(m1?m2)g的海水【例2】边长是10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水槽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水槽中溢出了600g水,已知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g?10N/kg)则:A.木块受到的浮力为6N B.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为600Pa C.木块的密度为6g/cm3 D.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60N【例3】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两杯液体,甲杯内装有水,乙杯内装有酒精.已知两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且两杯液体内A、B两点距底部的距离hA?.A、B 两点处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p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ApB,且pA?pB??水ghB D.pA>pB,且pA?pB??水ghB【例4】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小球,已知甲球的密度为5?103kg/m3,乙球的密度为2?103kg/m3.将两小球如图所示放入水槽中沉底后,甲、乙两个小球对水槽底部的压力之比F乙?_________.甲:Fpage 1 of 10 【例5】所示,甲、乙两容器内装有A、B两种体积相同的液体,甲容器的底面积是乙容器底面积的一半,B刚好把乙容器下半部装满,乙容器开口部分的面积和底面积之比为2:3,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若将一得为G金属球投入到A液体中,金属球受到甲容器底的支持力为其重力的1/3,将此金属球放入乙容器中,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将增大,设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液体均未溢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液体的密度之比?A:?B为2:1B.乙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增大了3G/2C.两容【例1】器中投入金属球后,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仍然相同 D.乙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增大了G【例6】如图所示的一个容器中盛有水,容器下部的横截面积是50cm2,上部的横截面积是10cm2,水深h是40cm,A点到容器底的高度h1是10cm,再向容器中倒入的水且不溢出,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N.Nkg9./【例7】如图所示,两柱形容器的底面积SA?3SB,容器内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容器底受到的压强pA?pB.若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块分别投入A、B两液体中,液体均未溢出,且甲物块在A中悬浮,乙物块在B中沉底,甲物块密度是乙物块的3倍,这时液体A、B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增加了?pA、?pB,已知pB?2?pA,那么,原容器内所装液体的高度之比hA:hB?_________. hA A SA SB【例8】在A、B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等质量的水.现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A、B两个容器中,小球均可浸没且水不会溢出容器.已知构成甲、乙两小球物质的密度分别为?甲?2?103kg/m3,?乙?6?103kg/m3.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球受到的浮力之比F甲:F乙?1:3B.放入小球后,A、B两容器底部对甲、乙两球的支持力之比N甲:N乙?3:5 =3:1 C.放入小球前、后,A、B两容器底部受到水产生的压力增加量之比?F乙甲:?FB hB D.放入小球后,桌面对A、B两容器的支持力之比为1:1 page 2 of 10【例9】杠杆两端悬挂A、B两个物体,已知:OD=2OC.物体A的高hA是物体B的高hB的两倍物体A底面积SA是物体B底面积SB的两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如图所示,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1,两个物体的密度分别为ρA、ρB.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个物体的密度关系:2ρA?ρBB.两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是GA:GB?2p1:ρBghB C.物体B单独放置,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B?2ρAghB?p1 ρB:2(ρA?ρ水) D.物体A如图放置与将它浸没水中未触底时,A所受杠杆的拉力之比是TA:TA【例10】如图所示,有一个截面为梯形的物体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液体的密度为?,深度为H,物体高度为h,体积为V,较大的下底面面积为S?,较小的上底面面积为S??,容器的底面面积为S,则该物体受到水向下的压力是F是A.?g(HS??V)B.?gV??ghS? C.?ghSgV D.?g(H?h)S?【例11】小宇自制的训练器械如图所示,轻杆AB长,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自转动,A端用细绳通过滑轮悬挂着底面积为的重物G,在B端施加一个大小为650N竖直向上的推力时,重物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当推力变为450N时,重物对地面的压强为5?103Pa;当重物对地面压强为8?103Pa时,小宇对地面的压力为980N,则A.小宇的质量为55kg B.重物的重力325NC.当重物对地面压强为?104Pa时,小宇对地面的压力为820N D.轻杆OA与OB之比为3:2page 3 of 10【例12】如图所示,在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水槽底部有一个金属球,圆柱型的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若把金属球从水中捞出放在烧杯里使其底部保持水平漂浮在水中,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2,此时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与捞起金属球前的变化量为p,水的密度为ρ水.根据上述条件可知金属球捞起放入烧杯后A.烧杯受到的浮力为F2?F1F?F1B.烧杯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2ρ水gC.金属球受的支持力为F2?F1?pS D.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变化了pS【例13】如图甲所示,A、B两个实心正方体所受重力分别为GA、GB,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A、ρB,它们的边长分别为hA、hB.若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若将它们放入柱状容器的1水中,物体静止后,如图乙所示,A物体有的体积露出水3面,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比未放入两物体时增加F1;B物体静止在水中,若将B物体取出轻压在A物体上,待物体静止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比未放入两物体时增加F2.若已知pA?2pB,F1?,g取10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A:hB?3:1 B.hB?C.pA?pB?200Pa D.GA?GB?;F2?F1【例14】如图所示装置中,杠杆和滑轮的重力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杠杆AB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转动,A端通过竖直方向的轻绳与滑轮组相连,在B端用一轻绳沿竖直方向将杠杆拉住,使其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在滑轮组的下方,悬挂一圆柱形的物体,此物体被浸在圆柱形容器内的液体中.已知杠杆O点两侧的长度关系为AO?2OB,圆柱形物体的底面积为10cm2、高为12cm,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50cm2.若容器中的液体为水,在水深为20cm时物体的上表面恰与水面相平,此时杠杆B端绳上的拉力为F1;打开圆柱形容器下方的阀门K,将水向外释放,直2到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其总体积的时,将阀门K关闭,此时杠杆B端绳上的拉3力为F2,且F1:F2?3:4.若容器中液体为某种未知液体,其质量与最初容器中的水的质量相等,此时未知液体的深度为18cm,杠杆B端绳上的拉力为F3.取g?10N/kg,则 A.圆柱形物体的密度为2g/cm3 C.未知液体的密度为/cm3page 4 of 10 B.作用在B端的拉力F3大小为D.未知液体对圆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980Pa 【例15】用细绳系着底面积为S1、高为H的圆柱体,将圆柱体缓慢浸没到底面积为S2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内密度为ρ的液体中,且圆柱体未接触容器底部,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了.【例16】一个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某种液体.将体积为V的金属块A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没在该液体中.金属块A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将木块B放入该液体中,静止后木块B露出液面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为7:12,把金属块A放在木块B上面,木块B刚好没入液体中.若已知金属块A的体积与木块B的体积之比为13:24,则金属块A的密度为____________.【例17】如图甲所示,用细线系住一圆柱使其浸入水槽内的水中,当圆柱体有7/8的体积露出水面时,细线施加的拉力恰好为3N.如图乙所示,用细线将该圆柱体拉入水槽内的水中,当细线施加的拉力为圆柱体所受重力的3/4时,圆柱体有7/8的体积浸在水中.若要使图乙所示状态下的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圆柱体静止时绳子向下的拉力应为_________N.【例18】在一个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深为20cm的水.现将一质量为200g的密闭空心铁盒A放入水中时,空心铁盒有一半浮出水面;当铁盒上放一个小磁铁B时,1铁盒恰好浸没水中,如图甲所示;当把它们倒置在水中时,A有的体积露出15水面,如图乙所示.小磁铁B的密度为kg/m3.【例19】如图所示,在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将质量为的木块浸滑在水中,用细线系在容器底,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力的1/5,则木块的密度为kg/m3.page 5 of 10【例20】一个密度计如图所示,其刻度部分的A、B两点,分别是最上面和最下面的刻度位置,这个密度计的测量范围是?103kg/m3??103kg/m3,把这个密度计放入某种液体中,液面的位置恰好在A、B的中点C处,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g/cm3.【例21】如图所示,底面积为S1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未知密度的液体.将一密度为ρ的正方体金属块放入底面积为S2的长方体塑料盒中,塑料盒漂浮在液面上,其浸入液体的深度为h1.若把金属块从塑料盒中取出,用细线系在塑料盒的下方,放入液体中,金属块不接触容器,塑料盒浸入液体的深度为剪断细线,金属块会沉到容器的底部,塑料盒漂浮在液面上,其浸入液体的深度为h3.若h2.塑料盒始终处于如图所示的直立状态而未发生倾斜,则细线剪断前、后液体对圆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强减小了.二、实验题【例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分析及结论:.【例2】小明家买的某种品牌的牛奶喝着感觉比较稀,因此他想试着用学过的知识测量这种牛奶的密度.他先上网查询了牛奶的密度应该为/cm3,然后他找来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木棒,在木棒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蜡,并在木棒的一端绕上一段金属丝,做成了一支“密度计”.小明又找来一个足够深的盛水容器和一把刻度尺.请你按照小明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将一段金属丝绕在木棒的一端,制成“密度计”,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L;将“密度计”放入盛水的容器中,使其漂浮在水中,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露出水面的高度h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牛奶密度的表达式为:.【例3】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各一个;水、盐水、细线适量;一大块橡皮泥;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各一块;体积不同的铁块各一块.要求从实验桌上选择适当器材,设计一个方案,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是否有关”.从给定的器材中选择弹簧测力计、烧杯一个、水、细线,除此之外,你还需要实验器材有.实验步骤:根据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探究结论:.page 6 of 10 【例4】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细毛衣针两根.第一小组同学:探究金属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物体受到的浮力:方法一: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所示,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 N.方法二: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mL,根据F浮?G排=ρ水V排g可计算出浮力.第二小组同学:探究木块上浮的条件.他们应该选用上述两种方法中的的步骤,但操作中还必须采取的措施是:.【例5】小阳要探究金属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与浸在水中深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高为8cm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在金属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记下金属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拉力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 1 2 3 4 5 6 7 8 深度h/cm 0 2 4 6 8 10 12 14 拉力F/N 第四次实验时,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___N.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金属圆柱体浸在水中受到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例6】小明利用轻质硬棒和透明塑料小桶等器材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测量液体密度的秤:用细线做成提纽系在O点将硬棒吊起,棒的一端悬挂塑料小桶.另外找一个重物做为秤砣,通过调节秤砣在硬棒上悬挂的位置,可使硬棒处于水平平衡.以下是小明测量某种待测液体密度时的实验步骤的一部分,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小桶内不加液体,手提O点处的提纽,移动秤砣位置,当秤砣置于A位置时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测量并记录此时O点到A点的距离l0;将适量的水注入小桶中,在桶壁上标记水面位置.移动秤砣到某一位置,使杠杆再次处于水平平衡,测量并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小桶内的水全部倒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写出计算待测液体密度?液的表达式:液?_____________.page 7 of 10 【例7】小东同学学习浮力的知识后,认为“漂浮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下沉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小东同学的说法是错误的.实验提供的器材有:符合实验要求的量筒和足量的水.请你在全部使用提供的实验器材的基础上,再补充其它的实验器材并完成实验步骤.补充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例8】通过实验同学们已经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但小欣同学仍然认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似乎跟它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请你帮她完成验证此猜想是否正确的实验.现已提供的器材有:石块、细线、烧杯、适量的水.为完成此实验,还必须提供的一种器材是:____________.请将下面不完整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用细线系牢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下,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②将石块浸没在水中某一深度,且不与烧杯接触,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分析与论证:若F?F1?F?F2,则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它浸没的深度有关;若F?F1?F?F2,则.【例9】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细长平底试管一支、小汤匙一个、刻度尺一把、大水槽一个、足量的水、足量的细沙子、天平及配套砝码.要求从实验桌上选择适当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液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成正比.要求: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例10】给你足够的水,量筒一只,怎样测定小瓷酒杯的密度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密度表达式.三、计算题【例5】图所示是自动冲水装置,柱形水箱截面积为,箱内浮筒P是圆柱形,底面积为200cm2,出水口上有一厚度不计,质量为的盖板Q,面积为50cm2,与P底部用细线相连,当连线恰好被拉直时,水箱底与浮筒P的底部距离L为20cm,若进水管的进水量为/h,试问:冲水前箱中水的深度为多少米?从一次放水完毕到下一次放水的时间间隔为多少分钟?page 8 of 10【例2】小林设计了一个蓄水罐供水的自动饮水槽,如图所示,带有浮球B的直杆AB能绕O点转动.C为质量与厚度不计的橡胶片,AC之间为质量民粗细不计的直杆,当进水口停止进水时,AC与AB垂直,杆AB成水平静止状态,浮球B恰没于水中.浮球B的体积为1?10?4m3,此时橡胶片恰好堵住进水口,橡胶片C距水槽中水面的距离为.进水管的横截面积为4cm2,B点为浮球的球心,OB?6AO.不计杆及浮球B的自重.求:平衡时细杆对橡胶片C的压力大小;蓄水罐中水位跟橡胶片处水位差应恒为多少米.【例3】如图所示是课外小组的同学们设计的一个用水槽来储存二次用水的冲厕装置.其中重为1N的浮球固定在横杆AB右端,杆AB能绕O点转动,且OB是OA长度的4倍.横杆AB左端压在厚为1cm的进水阀门C上,进水口的横截面积为4cm2.阀门C露出水面,浮球B的体积为.进水口距箱底30cm,水箱内溢水管长为40cm,D是一个横截面积为30cm2、厚为1cm的排水阀门.用金属链将排水阀门D与水箱顶部排水按钮相连,当按动按钮时,铁链向上拉起排水阀门D使其打开,水箱排水.要打开排水阀门D,铁链给它的拉力至少是..求:进水阀门C所受水箱中水的向下的压力;停止蓄水时水槽中的水面比溢水管管口高出多少?排水阀门D 的最大质量为多少千克?page 9 of 10【例4】如图所示为一种蓄水箱的放水装置,AOB是以O 点为转轴的轻质杠杆,AO是水平状态,A、O两点间距离为40cm,B、O两点的水平距离为10cm,B、O两点的竖直距离为7cm.A点正下方的Q是一个重为5N、横截面积为200cm2的盖板,它通过细绳与杠杆的A端相连.在水箱右侧的水平工作台上,有一质量为60kg的人通过滑轮组拉动系在B点呈竖直状态的绳子,从而可以控制水是否能从出水口流出.若水箱中水深为50cm,当盖板恰好要被拉起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F1,人对绳子的拉力为F2,工作台对人的支持力为N2.已知N1与N2之比为69:77.盖板的厚度、绳重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人对绳的拉力与人所受重力在同一直线上,取g?10N/kg.求:当水箱中水深为50cm时,盖板上表面所受水产生的压强;人对绳子的拉力F1的大小;若与杠杆A、B两端连接的细绳足够结实,而人拉滑轮组的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30N,则为能实现使用图中的装置放水,水箱中水的最大深度不得超过多少.三、计算题【例1】火车与公路交叉处设置人工控制的栏杆,图是栏杆的示意图.栏杆全长AB=6m,在栏杆的左端安装配重,使栏杆和配重总体的重心位于O点.栏杆的P点安装转轴,转轴与支架C连结,使栏杆能绕P在竖直平面无摩擦转动,支架C用两块木板做成,中间空隙可以容纳栏杆.栏杆的B端搁置在支架D上,当支架D上受到压力为FD时,栏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当体重为G人的管理人员双脚站在水平地面时,他对地面的压强是p1;当他用力F1竖直向下压A端,使栏杆的B端刚好离开支架,此时人双脚对地面的压强是p2.管理人员继续用力可使栏杆逆时针转动至竖直位置,并靠在支架C上.火车要通过时,他要在A端用力F2使栏杆竖直位置开始离开支架C,使栏杆能顺时针转动直至栏杆B端又搁置在支架D上.已知3AP?OP?1m,PE?m,O点到栏杆下边缘的距离OE?,p1:p2?2:1,栏杆与配重的总重2FD;G人;F2的最小值,此时F2的方向. G杆?2403N.求:page 10 of 10力学综合一、选择、填空题【例1】潜水艇在海面下航行时排开水的质量为m1,在海面上航行时排开水的质量为m2,设海水的密度为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在海面下航行时所受浮力等于(m1?m2)gB.它在海面下航行时所受的压力差(m1?m2)g C.当潜艇在海面上航行时,水中部分的体积为m2 ?D.要使潜艇潜入海面下要充入重为(m1?m2)g的海水【例2】边长是10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水槽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水槽中溢出了600g水,已知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g?10N/kg)则:A.木块受到的浮力为6N B.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为600Pa C.木块的密度为6g/cm3 D.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60N【例3】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两杯液体,甲杯内装有水,乙杯内装有酒精.已知两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且两杯液体内A、B两点距底部的距离hA?.A、B 两点处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p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ApB,且pA?pB??水ghB D.pA>pB,且pA?pB??水ghB【例4】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小球,已知甲球的密度为5?103kg/m3,乙球的密度为2?103kg/m3.将两小球如图所示放入水槽中沉底后,甲、乙两个小球对水槽底部的压力之比F乙?_________.甲:Fpage 1 of 10 【例5】所示,甲、乙两容器内装有A、B两种体积相同的液体,甲容器的底面积是乙容器底面积的一半,B刚好把乙容器下半部装满,乙容器开口部分的面积和底面积之比为2:3,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若将一得为G金属球投入到A液体中,金属球受到甲容器底的支持力为其重力的1/3,将此金属球放入乙容器中,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将增大,设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液体均未溢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液体的密度之比?A:?B为2:1B.乙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增大了3G/2C.两容【例1】器中投入金属球后,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仍然相同 D.乙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增大了G【例6】如图所示的一个容器中盛有水,容器下部的横截面积是50cm2,上部的横截面积是10cm2,水深h是40cm, A点到容器底的高度h1是10cm,再向容器中倒入的水且不溢出,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N.Nkg9./【例7】如图所示,两柱形容器的底面积SA?3SB,容器内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容器底受到的压强pA?pB.若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块分别投入A、B两液体中,液体均未溢出,且甲物块在A中悬浮,乙物块在B中沉底,甲物块密度是乙物块的3倍,这时液体A、B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增加了?pA、?pB,已知pB?2?pA,那么,原容器内所装液体的高度之比hA:hB?_________. hA A SA SB【例8】在A、B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等质量的水.现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A、B两个容器中,小球均可浸没且水不会溢出容器.已知构成甲、乙两小球物质的密度分别为?甲?2?103kg/m3,?乙?6?103kg/m3.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球受到的浮力之比F甲:F乙?1:3B.放入小球后,A、B两容器底部对甲、乙两球的支持力之比N甲:N乙?3:5 =3:1 C.放入小球前、后,A、B两容器底部受到水产生的压力增加量之比?F乙甲:?FB hB D.放入小球后,桌面对A、B两容器的支持力之比为1:1 page 2 of 10【例9】杠杆两端悬挂A、B两个物体,已知:OD=2OC.物体A的高hA是物体B的高hB的两倍物体A底面积SA是物体B底面积SB的两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如图所示,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1,两个物体的密度分别为ρA、ρB.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个物体的密度关系:2ρA?ρBB.两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是GA:GB?2p1:ρBghB C.物体B单独放置,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B?2ρAghB?p1 ρB:2(ρA?ρ水) D.物体A如图放置与将它浸没水中未触底时,A所受杠杆的拉力之比是TA:TA【例10】如图所示,有一个截面为梯形的物体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液体的密度为?,深度为H,物体高度为h,体积为V,较大的下底面面积为S?,较小的上底面面积为S??,容器的底面面积为S,则该物体受到水向下的压力是F是A.?g(HS??V)B.?gV??ghS? C.?ghSgV D.?g(H?h)S?【例11】小宇自制的训练器械如图所示,轻杆AB长,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自转动,A端用细绳通过滑轮悬挂着底面积为的重物G,在B端施加一个大小为650N竖直向上的推力时,重物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当推力变为450N时,重物对地面的压强为5?103Pa;当重物对地面压强为8?103Pa时,小宇对地面的压力为980N,则A.小宇的质量为55kg B.重物的重力325NC.当重物对地面压强为?104Pa时,小宇对地面的压力为820N D.轻杆OA与OB之比为3:2page 3 of 10【例12】如图所示,在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水槽底部有一个金属球,圆柱型的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若把金属球从水中捞出放在烧杯里使其底部保持水平漂浮在水中,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2,此时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与捞起金属球前的变化量为p,水的密度为ρ水.根据上述条件可知金属球捞起放入烧杯后A.烧杯受到的浮力为F2?F1F?F1B.烧杯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2ρ水gC.金属球受的支持力为F2?F1?pS D.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变化了pS【例13】如图甲所示,A、B两个实心正方体所受重力分别为GA、GB,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A、ρB,它们的边长分别为hA、hB.若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若将它们放入柱状容器的1水中,物体静止后,如图乙所示,A物体有的体积露出水3面,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比未放入两物体时增加F1;B物体静止在水中,。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计算专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计算专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计算专题及答案1. 有一种简易的“浮力秤”,可间接地测算出液体的密度,其构造如图所示,已知小筒底=1.0×103kg/m3)面积为100cm2,小筒和秤盘总重为0.8N.(ρ水(1)图甲中小筒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和距离水面的深度分别是多少?(2)若把一个质量为2.32kg的物体放在秤盘里,再把它放在另一种液体中,静止时筒底部距离液面的深度h=0.2m,则此时“浮力秤”受到的浮力大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是多少?2. 如图所示,带阀门的柱形容器B水平放置,底面积是60cm2,里而装有10cm深的水,水面与阀门相平,将高为25cm,底面积为20cm2,密度为1.2×103kg/m3的柱形物体A缓慢竖立放入容器底部,溢出水的质量为200g.求:(1)物体A受到的浮力;(2)物体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3)若关闭阀门K,将溢出的200g水全部倒入容器B内(水未溢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 如题图甲所示的地面清洁机器人,质量为3kg,要求对水平地面压强不超过3000Pa,机器人在水平地面运动时,所受推力与速度关系如题图乙所示.(g取10N/kg).求:(1)该机器人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至少多少m2?(2)该机器人所提供的水平推力为300N 时,匀速直线运动10s 能通过多远路程?(3)该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以0.5m/s 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推力的功率是多大?4. 一个底面积为50cm 2的烧杯中装有某种液体(液体密度未知),将一个木块放入烧杯的液体中,木块静止时液体深h 1=10cm ,如图甲所示;把一个小石块放在木块上,液体深h 2=16cm ,如图乙所示;若将小石块放入液体中,液体深h 3=12cm ,如图丙所示,石块对杯底的压力F =1.6N ,求:(1)小石块的体积;(2)液体的密度;(3)小石块的密度.(1)潜水器在水面下30m 处,受到水的压强为多少?(ρ水=1.0×103kg/m 3)(2)向潜水器水仓中注入50kg 水后,潜水器刚好以1.2m/s的速度匀速下潜,求注水后潜水器的平均密度.(3)潜水器加速下潜时,所受阻力f 与速度v 的关系式.6. 新能源车已经成为汽车市场的热点.有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有三种工作模式:纯电动模式、混动模式和纯燃油模式.当以纯电模式行驶时,内燃机不工作,由蓄电池提供能量;当以燃油模式行驶时,内燃机工作,给汽车行驶提供能量;以混动模式行驶时,内燃机工作,内燃机既向车轮提供能量,又向蓄电池充电,同时蓄电池又将部分能量通过电动机向车轮输送,此时,内燃机和电动机共同驱动车辆前进.某款油电混合动力小汽车,其相关信息如下表,在某次水平道路测试中,该车以中速匀速行驶170km ,共消耗汽油10L .之后,工作人员又进行了制动测试,描绘出了制动距离(从刹车开始到车停止的距离)与制动时的速度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1)在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________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由图象可知,车速越________,制动距离越长.(2)该车空载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g取10N/kg)(3)在水平道路上的中速匀速行驶测试中,若平均阻力为800N,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4)在水平道路上的中速匀速行驶测试中,若该车内燃机的效率为53%,此过程最终使蓄电池增加了多少能量?(忽略蓄电池和电动机的热损失,汽油ρ=0.7×103kg/m3、q= 4.6×107J/kg)7. 深海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是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支持的深海重大科技装备.2020年10月27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突破1万米达到10058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在万米深渊中含氧量也非常的低,不过在万米深渊中发现了很多体积比较小的海参,这就说明在万米深=1.0×103kg/m3;一个标准大气压取渊中也是存在生命的,这也是一重大发现(ρ海水1×105Pa)试计算:(1)在10000米深处海水的压强是多少帕?这个压强相当于多少个标准大气压强?(2)这么大的压强,小海参什么还能够自由自在生存呢?(3)“奋斗者”前端有一个面积30cm2的观察窗,在1万米深处观察窗承受的海水压力有多大?8. 随着科技的发展,广州赛特智能生产的一种智能送药机器人,空载时质量约为50kg.在疫情期间由机器人配送物资可以顶替四个人的工作,减少感染,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个型号的机器人一次最多可以配送200kg物品,速度最快可达到2m/s,充一次电最长可以行驶5h,则:(1)机器人充一次电最远可以行驶多远的距离?(2)这辆机器人满载物品时重是多少牛?(3)若机器人满载行驶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02倍,则机器人水平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是多少牛?9. 如图所示,容器重4.2N,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上部是边长5cm的立方体,下部是边长10cm的立方体,若向容器内注入1.1kg水.求:(1)这个装着水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多大?(2)这个装着水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多大?(3)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多大?10. “五一”小明驾车出游,如图所示汽车总质量1.6×103kg,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1000cm2,该车在平直公路上0.8h内行驶48km,若行驶过程中牵引力是汽车总重的0.05倍.求:(1)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2)汽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3)汽车在该行驶过程,牵引力做功多少.11. 如图所示,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99A主战坦克,具备火力猛、机动性好、防护性强、信息化程度高等鲜明特点,99A主战坦克质量为54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103kW,某次执行任务时,该坦克在平直公路上以最大功率匀速行驶4200m用时210s,消耗了15kg柴=4×107J/kg,g取10N/kg).求此次任务中:油(q柴油(1)坦克发动机的牵引力;(2)坦克发动机的效率.12. 如图甲所示是某品牌电饭煲,图乙是该电饭煲的原理图.它有加热和保温两档,通过开关S进行调节,R0与R为阻值不同的电热丝.现在将该电饭煲接在220V的电源上,用加热=档工作时,电路的总功率为1000W;用保温档工作时,电路的总功率为440W.已知c水4.2×103J/(kg∘C).求:(1)电饭煲在低温档时,开关S应________(选填“闭合”或“断开”).(2)电热丝R0的阻值是多少?(3)当电饭煲在额定功率下工作时,要使质量为2kg的水温度升高30∘C,需要多长时间(不计热量损失)?(4)若电饭煲的质量为2.5kg,底面积为500cm2,每次煲饭可加入1.5kg的大米和1kg的水,那么煲饭时,电饭锅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少(g取10N/kg)?1.【答案】(1)图甲中小筒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80Pa,距离水面的深度是8×10−3m.(2)此时“浮力秤”受到的浮力大小为24N,液体的密度是1.2×103kg/m3.2.【答案】(1)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2N;(2)物体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4N;(3)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5×103Pa.3.【答案】(1)该机器人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至少0.01m2.(2)该机器人所提供的水平推力为300N时,匀速直线运动10s能通过6m的路程.(3)该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以0.5m/s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推力的功率是75W.4.【答案】(1)小石块的体积为1×10−4m3;(2)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为2.4×103kg/m3.(3)小石块的密度ρ石5.【答案】(1)潜水器在水面下30m处,受到水的压强为3×105Pa.(2)注水后潜水器的平均密度为1.15×103kg/m3.(3)关系式为f=200N⋅s/m×v+60N (v>1.2m/s).6.【答案】(1)压缩,大(2)该车空载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1.5×105Pa.(3)牵引力做的功是1.36×108J.(4)此过程最终使蓄电池增加了能量为3.466×107J.7.【答案】(1)在10000米深处海水的压强是1×108帕,这个压强相当于103个标准大气压强;(2)小海参体内也有这么大的压强,与海水的压强平衡.(3)“奋斗者”前端有一个面积30cm2的观察窗,在1万米深处观察窗承受的海水压力有3×105N.8.【答案】(1)机器人充一次电最远可以行驶的距离为3.6×104m.(2)这辆机器人满载时物品的重为2500N.(3)地面对机器人的摩擦力为50N.9.【答案】(1)这个装着水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15.2N.(2)这个装着水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520Pa.(3)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为14N.10.【答案】(1)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60km/h;(2)汽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6×105Pa;(3)汽车在该行驶过程,牵引力做功为3.84×107J.11.【答案】(1)坦克发动机的牵引力为5×104N;(2)坦克发动机的效率为35%.12.【答案】(1)断开(2)电热丝R0的阻值是48.4Ω;(3)当电饭煲在额定功率下工作时,要使质量为2kg的水温度升高30∘C,需要252s.(4)煲饭时,电饭锅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1000Pa。

八年级物理力学难题

八年级物理力学难题

八年级物理力学难题一、摩擦力相关难题1. 题目: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30N 的拉力作用时,物体静止不动。

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解析: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因为拉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30N,所以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也为30N。

2. 题目:在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用10N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将拉力增大到15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g = 10N/kg)解析:根据G = mg求出物体的重力G=5kg×10N/kg = 50N。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摩擦力f = F = 10N。

当拉力增大到15N时,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仍然是10N。

因为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拉力大小无关。

二、压力与压强相关难题1. 题目:一个正方体木块,边长为10cm,重为6N,放在面积为1m²的水平桌面中央。

求木块对桌面的压强。

解析:首先求木块的底面积S =(10cm)²=100cm² = 0.01m²。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F = G = 6N。

根据压强公式p=F/S,可得p = 6N/0.01m²=600Pa。

这里要注意受力面积是木块的底面积,而不是桌面的面积,因为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木块的底面积。

2. 题目:有两个实心圆柱体A和B叠放在一起,并且完全接触,放在水平地面上。

A的底面积为100cm²,高为10cm;B的底面积为50cm²,高为5cm。

A的密度为2g/cm³,B的密度为3g/cm³。

求:(1)A对B的压强;(2)B对地面的压强。

力学综合计算(难题)

力学综合计算(难题)

实用标准文案力学综合计算专题:常见的解题方法1.整体法2.单独法专题:常见的题型分类1.常规比例题型2.特殊滑轮题型3.杠杆滑轮组合题型4.起重机题型5.水箱题型6.黑箱题型7.打捞船题型8.双支点题型题型一、常规比例题型【题1】(2016hd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A,物体A受到的重力大小为G A.在匀速竖直提升物体A 的过程中,物体A上升的速度大小为v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已知:G A=800N,v A=0.4m/s,η=80%,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求:(1)动滑轮所受的重力G动;(2)拉力F做功的功率P.【答案】(1)200N;(2)400W【题2】(2016xc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从水中提升物体A,物体A完全在水面下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已知:F=400N,η=80%,物体A的体积V=9dm3,g取10N/kg,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均忽略不计.求:(1)物体A的浮力F浮.(2)物体A所受的重力G A.【答案】(1)90N;(2)730N;【题3】 (2016hr1)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M,已知被提升的物体M重为760N,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将物体M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到10m的高度.拉力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滑轮与轴的摩擦.(1)滑轮组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2)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η;(3)动滑轮的重力G动.【答案】(1)7600J;(2)95%;(3)40N.【题4】(15cy1)如图所示,是某科技小组设计的打捞水中物体装置的示意图.在湖底有一个体积为0.02m3实心铸铁球,其所受重力为1400N,现用滑轮组将铸铁球打捞出水面,铸铁球浸没在水中和完全露出水后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分别为F1、F2,且F1:F2=15:17.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做功的功率保持340W不变.不考虑滑轮组摩擦、绳重和水的阻力,g取10N/kg.求:(1)铸铁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2)铸铁球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铸铁球提出水面后匀速上升的速度.【答案】(1)200N ;(2)80%; (3)0.2m/s.【题5】 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M 1,动滑轮A 所受重力为G 1,物体M 1完全在水面下以速度v 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 1,拉力F 1做功的功率为P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η;为了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用所受重力为G 2的动滑轮B 替换动滑轮A ,如图乙所示,用替换动滑轮后的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M 2,物体M 2完全在水面下以相同的速度v 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 2,拉力F 2做功的功率为P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2η.已知:G 1-G 2=30N ,2η-1η=5%,151621=P P ,M 1、M 2两物体的质量相等,体积V 均为4×10-2m 3,g 取10N/kg ,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均可忽略不计.求: (1)物体M 1受到的浮力F 浮; (2)拉力F 1与F 2之比; (3)物体M 1受到的重力G.【答案】(1)400N(2)16:15(3)760N【题6】 如图所示,某工地用固定在水平工作台上的卷扬机(其内部有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滑轮组匀速提升货物,已知卷扬机的总质量为120kg ,工作时拉动绳子的功率恒为400W.第一次提升质量为320kg 的货物时,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为F 1,对工作台的压力为N 1;第二次提升质量为240kg 的货物时,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为F 2,对工作台的压力为N 2.已知N1与N 2之比为25:23,取g=10N/kg ,绳重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求:(1)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F 1的大小;(2)第一次提升货物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前后两次提升货物过程中货物竖直向上运动的速度之比.【答案】(1)800N ;(2)80%; (3)4:5.【题7】 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正方体A 、B 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分别是P A 、P B ,且P A :P B =1:2.用如图(a )所示的甲、乙两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A 、B 两物体,甲、乙中动滑轮重均为G 动,不计绳重和摩擦,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之比F 1:F 2 =5:22,求: (1)A 、B 两物体的边长之比L A :L B ; (2)动滑轮重与物体A 重之比;(3)若一个质量为60kg 的人站在地面上,利用如图(b )所示的另一个滑轮组,从水中将物体A 匀速提起,提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随物体A 被提升高度h 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c )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A 在露出水面前和完全露出水面后,人对地面的压力之比是多少?(g 取10N/kg )【答案】(1)1:2(2)1:4 (3)29:28(a )甲乙F1A F 2B(c )h/cmη/%50602040 60808070 (b )A【题8】质量为80kg的工人利用滑轮组按如图23所示的方式把货物和人运到高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综合计算专题:常见的解题方法1.整体法2.单独法专题:常见的题型分类1.常规比例题型2.特殊滑轮题型3.杠杆滑轮组合题型4.起重机题型5.水箱题型6.黑箱题型7.打捞船题型8.双支点题型题型一、常规比例题型【题1】(2016hd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A,物体A受到的重力大小为G A.在匀速竖直提升物体A 的过程中,物体A上升的速度大小为v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已知:G A=800N,v A=0.4m/s,η=80%,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求:(1)动滑轮所受的重力G动;(2)拉力F做功的功率P.【答案】(1)200N;(2)400W【题2】(2016xc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从水中提升物体A,物体A完全在水面下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已知:F=400N,η=80%,物体A的体积V=9dm3,g取10N/kg,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均忽略不计.求:(1)物体A的浮力F浮.(2)物体A所受的重力G A.【答案】(1)90N;(2)730N;【题3】 (2016hr1)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M,已知被提升的物体M重为760N,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将物体M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到10m的高度.拉力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滑轮与轴的摩擦.(1)滑轮组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2)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η;(3)动滑轮的重力G动.【答案】(1)7600J;(2)95%;(3)40N.【题4】(15cy1)如图所示,是某科技小组设计的打捞水中物体装置的示意图.在湖底有一个体积为0.02m3实心铸铁球,其所受重力为1400N,现用滑轮组将铸铁球打捞出水面,铸铁球浸没在水中和完全露出水后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分别为F1、F2,且F1:F2=15:17.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做功的功率保持340W不变.不考虑滑轮组摩擦、绳重和水的阻力,g取10N/kg.求:(1)铸铁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2)铸铁球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铸铁球提出水面后匀速上升的速度.【答案】(1)200N ;(2)80%; (3)0.2m/s.【题5】 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M 1,动滑轮A 所受重力为G 1,物体M 1完全在水面下以速度v 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 1,拉力F 1做功的功率为P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η;为了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用所受重力为G 2的动滑轮B 替换动滑轮A ,如图乙所示,用替换动滑轮后的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M 2,物体M 2完全在水面下以相同的速度v 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 2,拉力F 2做功的功率为P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2η.已知:G 1-G 2=30N ,2η-1η=5%,151621=P P ,M 1、M 2两物体的质量相等,体积V 均为4×10-2m 3,g 取10N/kg ,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均可忽略不计.求: (1)物体M 1受到的浮力F 浮; (2)拉力F 1与F 2之比; (3)物体M 1受到的重力G.【答案】(1)400N(2)16:15(3)760N【题6】 如图所示,某工地用固定在水平工作台上的卷扬机(其部有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滑轮组匀速提升货物,已知卷扬机的总质量为120kg ,工作时拉动绳子的功率恒为400W.第一次提升质量为320kg的货物时,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为F1,对工作台的压力为N1;第二次提升质量为240kg的货物时,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为F2,对工作台的压力为N2.已知N1与N2之比为25:23,取g=10N/kg,绳重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求:(1)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F1的大小;(2)第一次提升货物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前后两次提升货物过程中货物竖直向上运动的速度之比.【答案】(1)800N;(2)80%;(3)4:5.【题7】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正方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分别是P A、P B,且P A:P B=1:2.用如图(a)所示的甲、乙两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A、B两物体,甲、乙中动滑轮重均为G动,不计绳重和摩擦,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之比F1:F2 =5:22,求:(1)A、B两物体的边长之比L A:L B;(2)动滑轮重与物体A重之比;(3)若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地面上,利用如图(b)所示的另一个滑轮组,从水中将物体A 匀速提起,提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随物体A被提升高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c)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A在露出水面前和完全露出水面后,人对地面的压力之比是多少?(g取10N/kg)【答案】(1)1:2(2)1:4(3)29:28(a)甲乙F1AF2B(c)η/%506020 40 60 808070(b)A【题8】质量为80kg的工人利用滑轮组按如图23所示的方式把货物和人运到高处。

第一次运送时,放入货箱的货物质量为140kg,工人用力F1匀速拉绳,货箱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货箱对工人的支持力为N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 ;第二次运送时,放入货箱的货物质量为120 kg,工人用力F2匀速拉绳的功率为P2 ,货箱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货箱对工人的支持力为N2。

N1与N2之比为4:5(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g取10N/kg)求:(1)货箱和动滑轮的总质量m(2)功率P2(3)机械效率η1(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答案】(1)20kg(2)440W(3)92%【题9】如图所示,是工人用来粉刷楼房外墙壁的简易升降装置示意图,其上端固定在楼顶,工人用力拉绳子,装置可使工人与粉刷涂料及工具乘工作台升至所需高度,工人将绳子固定后进行粉刷墙壁工作。

已知工作台的底面积为1.5 m2,涂料和工具质量为10 kg,当工人用200 N的力竖直向下拉绳子时,工作台对地面的压强为200 P a;工人用力F1竖直向下拉绳子使自己匀速上升至某一高度进行粉刷工作,此时该装置机械效率为η1;粉刷工作结束后,工人不慎将涂料桶和工具跌落地面,工人用力F2继续竖直向下拉绳子使自己又匀速上升了2m,查看一下墙壁情况,此过程该套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2。

已知η1 :η2 =28:27(g取10 N/kg,不计绳重及摩擦)。

求:(1) 动滑轮和工作台的总重(2) F1和F2的比值【答案】(1)200N(2)9:8【题10】如图所示,科技馆里甲、乙两位同学利用滑轮组把自己匀速提升至高处。

如图31甲所示,甲同学匀速提升自已时的拉力F1为120N,滑轮组提升甲同学的机械效率为η1;如图31乙所示,乙同学利用另一套滑轮组匀速提升自已时的拉力F2为80N,滑轮组提升乙同学的机械效率为η2。

已知η1:η2=10:9,甲同学匀速提升自己时对吊板的压力N1与乙同学匀速提升自己时对吊板的压力N2之比为19:23,甲、乙两位同学拉力的功率相等。

不计绳重和滑轮轴摩擦。

求:(1)在匀速提升自己时,甲、乙两同学上升速度之比;(2)甲、乙两位同学各自所受的的重力G甲和G乙。

【答案】(1)6 :5(2)G甲=500N,G乙=540N【题11】(2016ft1)如图是某种升降电梯工作原理图,它由轿厢、配重、缆绳、滑轮和电动机等部件组成,连接轿厢的两根缆绳非常靠近,轿厢空载时的质量是310kg,配重的质量是300kg,某次电梯载货量为100kg,当电梯匀速上升15m,所用的时间为10s,(不计缆绳重力和轮与轴之间的摩擦,g取10N/kg)在此运动过程中,求:(1)轿厢的速度大小;(2)配重重力对配重做的功;(3)电动机的功率.【答案】(1)1.5m/s(2)4.5×104J(3)1650W【题12】 某科技小组设计的提升重物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图中水平杆CD 与竖直杆EH 、DI 组合成支架固定在水平地面上. 小亮站在地面上通过滑轮组提升重物, 滑轮组由动滑轮P 和动滑轮Q(动滑轮P 和动滑轮Q 的质量相等)以及安装在水平杆CD 上的两个定滑轮组成. 小亮以拉力F 1匀速竖直提升物体A 的过程中, 物体A 的速度为v 1,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A η. 小亮以拉力F 2匀速竖直提升物体B 的过程中, 物体B 的速度为2υ,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B η. 拉力F 1、F 2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乙中①、②所示. 已知:124υυ=, 物体A 和物体B 的质量之比为1:3, (不计绳的质量, 不计滑轮与轴的摩擦) 求:(1) 动滑轮P 的重力与物体B 的重力之比; (2) 机械效率B η与A η之比.【答案】(1)1:3(2)2:3PQ题型三、杠杆滑轮组合题型【题13】 某科技小组设计的运动员利用器械进行训练的示意图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横杆BC 可绕固定点O 在竖直平面转动,OB ∶OC=3∶2.配重A 的质量为100kg ,其底面积为5×10-2m 2, E 是定滑轮,D 是动滑轮,定滑轮E 和动滑轮D 的质量相同.质量为60kg 的小明站在水平地面上,当他对横杆C 端通过细绳竖直向下的作用力为F 1时,配重A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9×103Pa ,此时,他对地面的压力为N 1,动滑轮D 对配重A 的拉力为F A1; 当小明通过细绳对横杆C 端竖直向下的作用力为F 2时,配重A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4×103Pa ,此时,他对地面的压力为N 2 ,动滑轮D 对配重A 的拉力为F A2.已知N 1∶N 2 =10∶7,不计绳的质量,不计滑轮与轴的摩擦,g 取10N /kg.求: (1) 拉力F A1;(2)动滑轮D 受到的重力G ;(3)当小明通过细绳对横杆C 端竖直向下的作用力为F 1时,定滑轮E 对支架的拉力.【答案】(1)550N(2)50N (3)450 N支DAOBCE【题14】(15xc1)如图所示装置,轻质杠杆AB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O为杠杆的支点,OA:OB=2:3.甲、乙两容器中均装有水,物体M浸没在乙容器的水中.已知:甲容器中活塞C(含杆AC)的质量m0=0.5kg,活塞C的横截面积S=400cm2,水深h1=45cm,h2=40cm,物体M的体积V M=1×103cm3.不计摩擦和绳重,g取10N/kg.求(1)物体M所受浮力;(2)活塞受到水的压强;(3)物体M的密度.【答案】(1)10N(2)50Pa(3)2×103kg/m3【题15】如图甲所示,某工地用固定在水平工作台上的卷扬机(其部有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滑轮组匀速提升货物.为监测卷扬机的工作情况,将固定卷扬机的工作台置于水平杠杆的A端,杠杆的B端连接有配重C,其下方与压力传感器相接触,杠杆AB可绕转轴O在竖直平面自由转动.当卷扬机提升G1=1450N的重物以速度v1匀速上升时,卷扬机的拉力为F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压力传感器显示其对配重C的支持力为N1;当卷扬机提升重为G2的重物以速度v2匀速上升时,卷扬机的拉力为F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压力传感器显示其对配重C的支持力为N2.拉力F1、F2做功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29乙中①、②所示.已知卷扬机及其工作台的总重为500N,配重C所受的重力为200N,4υ1=3υ2,88η1=87η2,5AO=2OB.杠杆AB所受的重力、绳的质量和滑轮与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求:(1)卷扬机提升重物G2时的功率;(2)动滑轮所受的重力;(2)50N (3)2:3乙900W/J1800270036000 t/s1.02.00.5 1.5②①②甲CAO B【题16】工人用图所示装置把建筑材料运到楼顶,三个滑轮质量相等,绳子质量和滑轮轮与轴的摩擦不计.质量不计的杠杆AOB,O为支点,BO=4AO,B点用绳子系住一个配重G1=500N,配重与水平楼顶的接触面积为S=0.2m2.当把重为G2=2000N的建筑材料匀速竖直向上提起时5m,拉力F1=700N,此时杠杆AOB保持水平平衡.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配重对楼顶的压强.为保持杠杆AOB始终水平【答案】95.2%;625Pa;【题17】如图是从井中提升重物的装置示意图.O点为杠杆AB的支点,OA∶OB=2∶3.配重C通过绳子竖直拉着杠杆B端,其质量m C=100kg.杠杆A端连接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的质量均为m,滑轮组下安装吊篮,吊篮底部固定一电动机D,电动机D和吊篮的总质量m0=10kg,可利用遥控电动机拉动绳子E端,通过滑轮组使吊篮升降,电动机D提供的功率恒为P.当吊篮中不装物体悬空静止时,地面对配重C的支持力N0为800N,杠杆B端受到向下的拉力为F B;将质量为m1的物体装入吊篮,启动电动机,当吊篮匀速上升时,地面对配重C的支持力为N1;物体被运送到地面卸下后,又将质量为m2的物体装到吊篮里运到井下,吊篮以0.6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地面对配重C的支持力为N2.已知N1∶N2=1∶2,m1∶m2=3∶2,不计杠杆重、绳重及摩擦,g取10N/kg.求:(1)拉力F B;(2)动滑轮的质量m;(3)物体的质量m2;(4)电动机功率P.【答案】(1)200N(2)10kg(3)60kg(4)80WF1G1G2A BO【题18】如图所示,杠杆AB能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转动,水平地面上的配重乙通过细绳竖直拉着杠杆B端.已知AO:OB=2:5,配重乙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S,且S=0.04m2.当在动滑轮下面挂上重200N的物体甲静止时,竖直向上拉绳子自由端的力为T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配重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1且P1=8800Pa;如果在物体甲下面挂一个质量为动滑轮质量5倍的物体丙,并把物体丙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竖直向上拉绳子自由端的力为T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配重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且P2=8200Pa.已知物体丙的密度为2.5×103kg/m3,配重乙的体积为5×10-3m3,如果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滑轮轴间摩擦,取g=10N/kg.求配重乙的密度.【答案】8×103kg/m3【题19】如图所示是某科技小组设计的一个提升重物的装置, CD是一个以O点为转轴的水平杠杆, CO:OD=3:2. 滑轮组固定在杠杆C点, 通过固定在水平地面的电动机匀速提升重物, 每个滑轮的质量均为m0.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配重E通过细绳竖直拉着杠杆D点, 使杠杆CD始终保持水平平衡, 配重E的质量m E为100kg. 当电动机用拉力F1匀速提升重物A时,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 物体A匀速上升的速度为v1; 当电动机用拉力F2匀速提升重物B时,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 物体B匀速上升的速度为v2. 在匀速提升重物A、B的过程中, 电动机的功率保持不变. 已知F2-F1=50N, v1:v2=5:4, η2=90%. 细绳和杠杆的质量、滑轮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g取10N/kg.求:(1) 拉力F1的大小;(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3) 当电动机用拉力F2匀速提升重物B时, 配重E对地面的压力N2.【答案】(1)200N(2)87.5%(3)137.5NCEDOOA B 甲乙T【题20】 如图所示是某科研小组设计的在岸边打捞水中物品的装置示意图. 该装置由悬挂机构和提升装置两部分组成. 悬挂机构由固定杆OD 和杠杆BC 构成, O 为杠杆BC 的支点, CO:OB=4:1. 配重E 通过绳子竖直拉着杠杆B 端, 其质量m E =500kg. 安装在杠杆C 端的提升装置由支架、电动机Q 、定滑轮K 及动滑轮M 构成. 其中支架和电动机Q 的总质量m Q =12kg, 定滑轮K 和动滑轮M 的质量均为m 0. 可利用遥控电动机拉动绳子, 通过滑轮组提升浸没在水中的物品. 在一次打捞一批实心金属材料过程中, 金属材料浸没在水中匀速竖直上升, 此时电动机Q 牵引绳子的功率为P 1, 绳子H 端的拉力为F 1, 金属材料上升速度大小为v 1, 地面对配重E 的支持力为N 1,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 在金属材料全部露出水面后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 绳子H 端的拉力为F 2, 地面对配重E 的支持力为N 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 已知F 1=200N, v 1=0.2m/s, η2=95%, N 1:N 2=6:1, 绳和杠杆的质量、捆绑金属材料的钢丝绳的质量和体积、滑轮与轴及杠杆支点处的摩擦、水对金属材料的阻力均可忽略不计, g 取10N/kg. 求:(1)金属材料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电动机牵引绳的功率P 1; (2)动滑轮M 的质量m 0;(3)被打捞金属材料的密度ρ金.【答案】(1)120W(2)5kg(3)2.4×103kg/m 3【题21】 如图所示,杠杆MON 及支架是一个固连在一起的整体,且能绕O 点转动,MO ∶NO=5∶2.图中正方体D 通过细线与N 相连且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S 为8×10-2m2,物体B 的质量为2kg.当物体A 的质量为9.2kg 时,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物体D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1为4000Pa.当把物体A 换为质量为32kg 的物体C ,支点向左移至O ′,使MO ′∶NO ′=4∶3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上平衡,物体D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2为1250Pa.(杠杆、支架和托盘的重力不计,g 取10N/kg.拉物体B 的细绳系于物体B 上表面中央并沿竖直方向)求: (1)动滑轮的重力; (2)物体D 的重力.【答案】(1)20N(2)500N电动机QBCOD定滑轮K动滑轮MH金属材料E【题22】如图甲所示装置中,物体甲重G甲=150N,动滑轮重G轮=50N,人重G人=650N.轻杆AB可以绕O 点转动,且OA:OB=5:9.不计轴摩擦和绳重,当轻杆AB在水平位置时,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地面对物体乙的支持力为F1=210N.求:(1)物体乙受到的重力G乙,若用物体丙替换物体甲,并在物体乙的下方连接一个弹簧,如图乙所示,当轻杆AB在水平位置时,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弹簧对物体乙的作用力为F2=780N.(2)此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F3.【答案】(1)840N(2)425N【题23】如图所示,某工地用固定在水平工作台上的卷扬机(其部有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A,卷扬机工作时的功率始终是240W.杠杆CD可绕转轴O在竖直平面自由转动,滑轮组固定在杠杆D端,配重E通过绳子固定在杠杆C端,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且CO=2OD.物体A 浸没在水中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物体A的速度v1=0.3m/s,卷扬机的拉力为F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物体A完全离开水面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物体A的速度为v2,卷扬机的拉力为F 2.已知组成滑轮组的每个滑轮质量均相同,物体A所受的重力G A=1000N,配重E所受的重力G E=1250N,F1:F2=2:3.杠杆CD与所绳受的重力、滑轮与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g取10N/kg.求:(1)卷扬机的拉力F2;(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若利用该装置提升其它物体,能提起物体的最大质量.【答案】(1)300N(2)75%(3)300kg卷扬机ACD OE【题24】 如图所示,一根长10m 粗细不均匀的金属路灯杆,放在水平地面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