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千兆以太网的全光网

合集下载

FTTR新一代家庭千兆全光组网白皮书

FTTR新一代家庭千兆全光组网白皮书

白皮书0711*******.1网线组网2.2无线组网2.3电力线组网2.4光纤组网2.5方案对比FTTR解决方案131414151516171718181818193.1FTTR方案的构成3.1.1主光猫3.1.2从光猫3.1.3家庭光网络3.1.4云端管理平台3.2FTTR方案的特点3.2.1高带宽:真千兆到房间3.2.2好体验:无缝漫游、无感知切换3.2.3智运维:网络可视可管3.3FTTR可成为家宽业务增长的重要推动力3.3.1FTTR为家宽业务建立起用户体验优势3.3.2FTTR是支撑家庭创新业务的重要网络基础034.3施工指南4.3.1暗管施工方案4.3.2明线施工方案(PVC透明防水贴)4.3.3光缆面板安装4.4验收指南2323242626FTTR商业模式与产业生态3737396.1后装与前装商业模式6.2产业生态建设总结与展望39FTTR实践案例27272933355.1大平层:某248㎡大平层FTTR改造实例5.2复式:某320㎡二层复式FTTR改造实例5.3别墅:某200㎡三层别墅FTTR改造实例050607通信网络是信息基础设施的根基,光纤宽带是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只有无线通信与光纤宽带并驾齐驱,5G与F5G协同,才能为大数据、云计算、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保驾护航。

目前,5G无线通信建设如火如荼,光纤宽带网络也进入F5G时代,呈现出全光联接、超高带宽、云网融合、智能化和极致体验等发展趋势。

放眼全球,光纤接入已成为固定宽带网络建设的主流,光纤到户渗透率全球平均水平已达到65%。

近年来,我国的光纤宽带发展持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据工信部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通信业经济运行情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数据安全设施区块链人工智能融合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车联网和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水利设施智慧环保设施智慧市政设施智慧医院智慧学校智慧健康养老基础设施卫星互联网光纤宽带和骨干网物联网5G 数据中心云计算/智能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1.3家庭网络问题影响体验,业务呼唤“真千兆”人们不断提升宽带套餐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上网体验,包括更高的网络速率,更好的网络覆盖。

智慧家庭FTTR千兆全光网建设方法研究

智慧家庭FTTR千兆全光网建设方法研究

DCWTechnology Study技术研究17数字通信世界2023.091 智慧家庭FTTR千兆全光网建设背景1.1 落实网络强国战略的切实需要“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我国要坚定不移地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全面统筹新型基础设施的系统布局,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而智慧家庭FTTR 千兆全光网建设是网络强国建设战略中的关键任务,其在优化用户数字生活体验、完善数字化社会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加速智慧数字家庭建设与数字社会整体建设步伐。

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发布的关于“双千兆”建设计划中也指出,应协同千兆光网与5G 发展,实现两者优势互补。

即应展现出室内或复杂环境下千兆光网的极强抗干扰能力、微秒级连接、超高带宽优势;并同步展现出5G 移动性强、灵活性高、连接稳定优势,从而适度超前统筹“双千兆”网络部署,优化端到端的业务体验,进而全方位提高家庭全光网络体验[1]。

1.2 新基建、千兆光网建设的需求千兆光网是“十四五”新基建范畴内的重要建设任务,也是数字经济时代推动社会生产生活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新基座。

当前,在全球各大运营商加速提升宽带品质、加大光纤网络建设投入背景下,我国也致力于开发FTTR 、光传送网(OTN )等业务,增加固网收入。

全光网络作为打造智慧城市基石的重要地位已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在新基建背景下,加速千兆宽带全光网络建设,增加智慧家庭数量,能够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1.3 加速二次光改进程的有效手段基于FTTR 技术打造智慧家庭全光网络进一步推动了“二次光改”,是我国全面推进家庭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环节。

“二次光改”是数字家庭、智慧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通过光纤换网线不仅可以为社会智慧家庭FTTR千兆全光网建设方法研究马延晖(中移铁通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0)摘要:智慧家庭FTTR千兆全光网建设实现了智慧家庭组网技术的又一次升级,彻底突破了当前家庭内部组网的瓶颈,满足了广大家庭网络提速升级需要,完善了数字社会建设。

“四网合一FTTH”电力复合光缆的研究

“四网合一FTTH”电力复合光缆的研究

经 与 “ 网合 一 ” 电 力通 信 接入 网项 目相关 单 位 联 四 系 ,本 着宣传 电力通 信接 入网 、介绍 接入 网新型光缆 的 目 的 ,凯乐科 技现将 “ 四网合一 ”电 力通信接 入网新 型光缆 的研 究情 况作一 简要 介绍 。
维普资讯

力通信光纤接入 网新 型光缆 的设计生产 、该系列 光缆相关标 准编写 、起草单位 ,凯乐科技代表也应邀参加 了本次验收会
议 ,并 向专 家组介 绍 了该新 型光缆 的综 合性 能。 20 0 5年 ,为进一步试验 “ 四网合一”电力通信光纤接入 网的各项改进性能 ,由湖北 电力主持 ,某 电力三星级商务酒 店的光纤接入项 目全部采用 了 “ 四网合一 ”电力通信接入网
色护套料。 我们 为项 目组设计提交 了最大芯数为2 芯 的电力复合光 4
缆 ( 图三 )
图 三 :2 4芯 室 外 分 支 电 力复 合 光 缆 示意 图
33室内垂 直电力复合光缆 . 对 于室 内垂 直输 电要求 , 经研 究协商 ,我们参考 了 GB 5 2 . ~5 2 . J 7 41 5的标准要求采用了适 宜截 0 31 0 34和 B8 3 . ~. 面 的实心铜导体 , 用了 4 07 0绝缘级 P C绝缘 。 采 5 /5 V
20 0 4年 3月 “ 国家 8 3计划 ”全 国首次 “ 6 四网合一”
电力通 信光纤接入网试验网络专家验收会 议在湖北荆州召开。
经专家验收组认真测试 、 验收 , 本次 由华 中科技大学主持 、 湖 北 电力王德清协助并具体 实施的全 国首次 “ 基于千兆 以太网 的宽带 无源光 网络系统—— 四网合一 电力通信光纤接入网试 验验收网络 ”一次测试 、验 收成功 ;而作 为 “ 四网合一”电

4.7.2-千兆以太网-(Gigabit-Ethernet)解析

4.7.2-千兆以太网-(Gigabit-Ethernet)解析

1000BASE-T 物理层 编码器/译码器
1000BASE-LX 1000BASE-SX 1000BASE-CX 1000BASE-T
收发器
收发器
收发器
收发器
802.3z
802.3ab
传输媒体
千兆以太网的最大传输距离
千兆以太网关键技术
千兆以太网工作在半双工方式时: 必需进展冲突检测,由于速率比以前又提高10倍,因此 只能减小最大电缆长度10倍或增大最短幀长度10倍,前者使最 大电缆长度减小到10m,有用价值太小;后者在发送短数据时 开销又太大,所以在保持网段最长100m的同时,承受下法: (1) 载波延长 (carrier extension) (2) 分组突发〔packet bursting) 千兆以太网工作在全双工方式时: 通信双方可同时进展发送和接收数据,此时无冲突发生, 不使用冲突检测,因此不使用载波延长和分组突发。
载波延长法
8 字节 6 字节 6 字节 2 字节
4 字节
前同步码 目地地址 源地址 数据长度 数 据 FCS
载波延长
MAC 帧的最小值 = 64 字节 加上载波延长使 MAC 帧长度 = 争用期长度512 字节
在以太网上实际传输的帧长
最小帧长仍保持64字节〔512位〕不变,但规定争用期为 512字节〔即4096位时间〕。当发送一帧时,假设帧长小于512 字节,那么物理层将发送一个特殊的“扩展载波”符号序列进 展填充,直至帧长到达512字节。
1000Base-T 的实现
使用增加型5类(超5类) 或6类UTP,一根UTP电缆中的8根线(4对) 全部用上
1000Base-T PHY 中的编码※
千兆以太网的应用
千兆以太网实现

POL全光网络方案

POL全光网络方案

POL全光网络方案1.1POL全光网络方案1.1.1全光网络是校园网的发展趋势1.1.1.1全光网络介绍全光网络POL(Passive Optical LAN)是一种基于PON技术的企业类局域网络,通过一套光纤网络为用户提供融合的数据、语音、视频及其他弱电类业务接入。

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一种点到多点(P2MP)结构的无源光网络,GPON (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PON技术中的一种,是由ITU-T G.984.x系列标准定义的千兆比特PON。

GPON的网络架构➢OLT(Optical Line Terminal)是放置在局端的终结PON协议的汇聚设备。

➢ONU(Optical Network Unit)是位于客户端的给用户提供各种接口的用户侧单元或终端,OLT和ONU通过中间的无源光网络ODN连接起来进行互相通信。

➢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是由光纤、一个或多个无源分光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在OLT和ONU间提供光通道,起着连接OLT和ONU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全光网络POL是PON技术在企业、校园、商业综合体、政府等环境的应用,其网络结构、有源和无源组成部分都与PON FTTx网络类似,但是由于网络规模、接入的用户类型不同,POL做了相应的优化以适配用户的需求。

其网络结构示意图如下:全光网络POL结构示意图1.1.1.2全光网络发展趋势2013年,IBM组织成立了APOLAN(Association for Passive Optical LAN)全光网络联盟,旨在通过产业链的合作,推进POL在企业园区的商用进程,2015年,欧洲分委会成立,众多运营商和大GPON厂家也开始参与进来。

同时,PON也被通信行业协会纳入了商业楼宇的布线和验收标准。

全光网络POL中关键GPON技术已在全球成熟商用多年。

宽联(BroadLinK)系统介绍-磊科网络

宽联(BroadLinK)系统介绍-磊科网络
ONU终端
特征 业务类型 结构类型 PON口数量 描述 以太网(FE/GE)、语音(VOIP)、视频(CATV)、 专线(E1、串口) 材质(金属、塑料)、尺寸(标准19英寸、非标准)、 适用环境(工作场所、对应等级) 单PON口、双PON口
端口数量
电源类型
对称、非对称(以以太网接口数量为主)
交流电、直流(-48V、12V)
GE LAN
ONU
WLAN modem
FTTB/C ONU ONU
LAN
FTTB/C GE E1
PBX
EMS
modem
住宅小区
解决方案-电信网络
解决方案特点
全业务接入,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数据(以太网、wifi、xDSL)、语音、 视频、专线(TDM)等业务接口
设备类型丰富,可适应电信接入网复杂组网要求
丰富的管理手段,灵活的业务方式 灵活的配置模式,插卡式设备、支持堆叠等 持续的演进能力
技术简介-网络拓扑
星型
ONU 1 ONU 2 Passive splitter OLT ONU 2 Passive splitter ONU n ONU 5 ONU 4
树型
ONU 1
OLT
ONU n
总线型
ONU 1 ONU 3 ONU n+1 Passive splitter OLT ONU n
EMS
业务服务器
业务服务器
TTU 智能监控
解决方案-电力专网
解决方案特点
丰富的业务接口,提供以太网与串行接口,满足电力组网 需求; 电信级设备,极高的安全性,支持网络与系统保护方式 低功耗、工业级设计,满足复杂应用环境 29dB功率预算,可配置的差分距离,可组成超长距网络 模块化设计,可快速灵活的扩充业务与接口

基于千兆以太网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基于千兆以太网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层 ,如 图 1 所示 J ,每一层分别 负责不同的通信功能 。
收 稿 日期 :2 1 —6 2 0 00 —8
图 1 T PI C / P协议 分层 结构
T P I 议 是 一 个 协 议 族 ,集 成 有 数 据 传 输 、 C /P协
流量 控制 、校验 、纠错 以及管 理等 多种功 能 。要通 过
关键 词 千 兆 以太 网 ;高速 数 据 传 输 ;F G PA
中 图分 类 号
T 3 3 1 P 7 . P9 . ;T 2 4 2
文 献 标识 码

文章编号
10 7 2 (0 1 0 — 4 O 0 7— 80 2 1 ) 1 04一 3
Th sg fa Hi h- pe d Da a Tr ns iso y t m s d o g b tEt e n t e De i n o g S e t a m s i n S s e Ba e n Gi a i h r e
为 4 0 M / ,快 速 以太 网为 10 M / ,千 兆 以 太 网 8 b s 0 b s
为 l 0 / 。此 外 ,光 纤 接 口和 P I 口传 输 速 0Mbs 0 Ce接
度也较 高 ,但 难 以与普通 计算机 互连 。 因此 千 兆 以太 网技术 是 电路 系统 与计算 机进行 高速数 据传 输 的必 然 趋势 。千兆 以太 网兼 容原 以太 网标准所 规定 的全 部技
网络接 口实 现数 据 传 输 ,没有 必要 实 现 完 整 的 T P C/ I P协议 ,而且 在 有 限 的硬 件 资 源 上 实 现 整 个 协议 族 也是不 切实 际 的。图 1 T P I 为 C /P协议 族 的分 层结构 ,
摘 要

gepon 标准

gepon 标准

GEPON,全称为千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是一种基于千兆以太网的PON技术。

它根据IEEE 802.3协议,包长可变至1518字节传送数据。

此外,还有EPON和GPON两个主要的PON标准。

EPON,全称为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是IEEE 802.3ah工作组制定的标准。

由于最早的EPON标准基于100M快速以太网传送,市场上很多被称为EPON的产品实际上都是基于百兆以太网PON技术。

而GPON,全称为千兆比特无源光网络,是由ITU/FSAN制定的Gigabit PON(GPON)标准。

它是原来ITU-T以155Mbit/s ATM技术为基础的APON(ATM PON)标准发展而来。

EPON和GPON是两种标准,而不是EPON可以升级为GPON。

此外,分路比即一个OLT端口(局端)带多少个ONU(用户端),EPON 标准定义分路比1:32。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准确全面的信息,建议咨询网络工程师获取专业解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干兆以太网帧的主要gt点 是它与两端主机的帧结构相同,不需 要把数据重新装入其它的传送协议 (如SoNET/SDH或ATM)中去,因 此在路由器接口上也无须SAR和比 特填充操作来适配数据帧和传送帧。 另外,千兆以太网的分路设备成本也 较低。目前千≥lSbk以太网的收发双向 累加带宽是2.5Gb/s。以太网的传送 距离目前还不够长,一些公司的带激 光器的千兆以太网和lOGE交换机的 最大传送距离可达1 10公里。预计用 不了多久,以太网的传送距离可达 1000公里。
下面简要介绍GE over DWDM 问世的背景、技术、特性及应用,探 讨未来全光网的最佳解决方案。
.GE over DWDM帧的构成是采 用了干兆以太网的帧结构。它虽没有 像SoNET/SDH那样多的网络状态 信息,但它成本低,且大多数计算机 局域网都使用这样的帧,故很有吸引 力。但是以太网最初是LAN协议,在 WAN中的使用还有待IEEE标准的 完善和实践的进一步考验。
应用及技术的比较
GE技术将取代ATM成为局域 网、城域网骨干的首选技术。首先,价 格方面由于ATM往往只承做网络的 骨干,而终端用户的桌面系统仍然使 用以太网,通过LANE等技术实现网 络的互连,大大地增加了系统的复杂
性和 造价。而干兆以太网可以实现与
原有的lOM和100M以太网的无缝连 接,大大地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和复杂 性。其次,由于网络被越来越多的用 于IP业务的传输,而这正是ATM的 劣势,因为ATM传输IP包会增加 30%的额外开销,这也正是目前IP OVeI-SDH、IP 0ver WDM等技术 呼声日高的原因所在。实现GE over WDM,必须解决传输自愈恢复方法 问题,目前已经有多种解决方案。 SD}{网是以重复备份来增加生存性, 在传输网络的核心建立故障容错系统 需要大量增加备份。GE o V e r DWDM也可采用与SDH类似的自愈 恢复方法,如进行通道保护,将GE 光信号经两个GE波长转换板按两个 方向传输,在接收端采用两个收板, 根据业务情况选则其一接收信号并将 其传给GE设备,此方式的保护倒换 时间小于50ms。对于IP网,可以利 用其特有的容错、自愈能力,采用单 层生存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问 题是如何提高自愈恢复速度,并且能 够工作于跨自治域的大网。目前已经
传统的电信厂商也在开发以太
网技术,在1 9 9 9年5月的 NetWorld+Interop上,贝尔实验室 演示了10Gb/s以太网复用器。这种 称作GigaChannel的以太网复用器可 以把8个千兆以太网比特率复用到一 条光纤链路中,穿过整个园区网或城 域网传送。贝尔实验室的产品的最大 传送距离是15公里以上,可以直接与 DWDM相兼容,保持与本网以太网 帧格式的一致性。
总之,千兆以太网被认为是一种 简单、便宜的组网解决方案,目前已 经开始延伸到园区网,MCI WorldCom和 其它的业务提供者正在注视着10G以 太网的发展,希望它们能够代替IP over SoNET/SDH以及其它的传统 WAN技术。
提出了多种第三层自愈恢复方法,尚 无标准。从发展角度来看,MPLS的 第三层自愈恢复方法最有希望成为标 准,它可以达到和SDH相当的速度, 用于跨自治域的大网建设。
GE oVer DWDM同PoS (Packet Over SDH)Over DWDM 相比,具有成本优势。SDH帧需要用 SAR进行格式转换,成本高、效率低。 GE帧格式不像SDH那样有一组网络 状态位,但是它与计算机网使用同样 的帧,不需要进行协议转换,也不需 要线路卡上的SAR,大大简化了设 备,降低了成本。此外,这种系统不 使用电再生器,节点和路由交换机同 时起电再生器的作用。
2.GE的特性
以太网支持网络升级的方法简 单,对新应用和数据类型的处理灵
活、网络可伸缩,使GE成为高速、宽 带网络的战略性选择。它主要有以下 特性:
1)简便。直接的高性能升级。 无网络崩溃的危险。 网络管理员所面临的一个重要 问题是如何获得更宽的网络带宽,而 不至于使网络发生瘫痪。GE采用和 传统的10M、100M以太网相同的格 式,执行同样的功能。在单工操作模 式下,GE采用同样的基本CSMA/ CD访问方式解决共享介质的冲突问 题。使用局域网交换机或路由器连接 现有的低速以太网设备和GE设备非 常简单,只需要同样的线路速率互联 即可。GE使用同样的MAC帧格式。 由于所有的以太网的帧格式和长度都 相同,没有必要作网络的其它变动。 这种革命性的网络升级途径使得GE 可以“无缝”融入现存的以太网和快 速以太网之中。以太网MAC帧具有 两种格式:SNAP(802.3)和Eth2。 作为对比,其它的高速网络技术使用 完全不同的帧格式。如ATM采用定 长的数据信元,当ATM和以太网、快 速以太网连接时,交换机或路由器必 须作ATM信元和以太网帧之间的转 换,造成一定的网络时延及设备的复 杂性。 按IEEE802.3X的规定,通过全 双工、交换方式连接的两个节点可同 时发送、接收数据包。GE在双工操 作模式下遵照同样的标准,使得GE 的联网距离不再受CSMA/CD方式 的限制。在单工操作模式下,GE采 用同样的CSMA/CD基本访问方法, 通信距离非常短。 从以太网过渡到快速以太网,大 多数网络管理员所熟悉的基本管理方 法仍可在G E上继续采用。例如, SNMP利用管理信息库(MIB)记录 关键性的统计信息,其它信息由远程 监视(RMoN)代理收集,通过网络 管理的应用程序汇集各种统计数据。 由于GE使用标准以太网帧,所以可 以使用同样的MIB和RMoN代理,
3。GE over DwDM的技 术实现
DWDM技术的传输容量比单波 长传输容量大几倍甚至上百倍,从而 节省了大量光纤,降低了传输成本, 促进了多种业务的发展。DWDM与 信号速率无关,可方便地引入宽带、
万方数据
35
数据等新业务,并可兼容不同体制、 不同厂家的设备。IP OVer WDM通 俗的说法就是让IP数据包直接在光 路上传送,减少网络层之间的冗余部 分,由于省去了中间的ATM和SDH 层,其传输效率高,节省了网络运营 商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用户获得多 媒体通信业务的费用,是一种最直 接、最经济的IP网络体系结构。GE 0vet DWDM是IP oVel-DWDM的 一种廉价方式,非常适用于大型城域 IP骨干网的应用。
由于上述特点和对全双工操作 的支持,GE ovet DWDM将成为IP (特别是城域网)主干网的理想互联 技术。
GE 0ver DWDM 技术分析
1.GE物理层
与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一样, GE只定义物理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层。 物理层是GE的关键组成部分,在 IEEE802.3Z中定义了三种传输介质: 多模光纤(传输距离200m)、单模光 纤(传输距离5 km)和同轴电缆。 IEEE802.3ab则定义了非屏蔽双绞线 介质。除了以上几种传输介质外,还 有一种多厂商定义的标准1000Base- LH,它也是一种光纤标准,传输距离 最长可达100Rm。如何在千兆以太网 数据传过DWDM系统时,不对信号 进行处理(如插入开销)而实现性能 监测呢?千兆以太网的编码方式提供 了这一可能。GE信号是基于PC¥(物 理编码子层)中一种8B/10B编码方 式进行编码的,因此,GE在传输中 速率为1.25Gb/s,而不是lGb/s,每 一个8bit的字节被编成10Bit的字节。
先 需要解决的是IP层与WDM层的适
配与传输链路的管理问题。目前可供 选择的链路管理有以太网协议及 PPP/HDLC协议。笔者认为用千兆 以太网构建光互联网是最具发展潜力 的技术。
千兆以太网的技术支撑
Ethemet起源于传统的局域网技 术,其帧结构可以直接在计算机间传 输,并且以太网是非同步的,对同步 和时钟不敏感,能容忍时延和抖动问 题。但将千兆以太网用于长距离传 输,仍需要解决抖动累积与故障定位 问题。因此,在采用GE over WDM 实现长距离传输时,应能够实现对千 兆以太网(GE)信号3R中继和性能 监测,3R(再生、重整形、重定时) 中的重定时(Retiming)可以通过在 oTU卡中配置干兆(1.25G)时钟晶振 来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千兆以太网作为 高速接入手段也越来越引起业界的重 视,康宁等公司正在研究与垂直腔表 面发射激光器相连的多模光纤,希望 千兆以太网成为经济、可行的组网方 案。
GE Over DWDM的提出
~种新技术的提出总是由于市 场的迫切需要所致。Internet骨干网 的带宽每经过6—9个月就翻一番。 l 997年为622Mb/S,i 998年为 2.5Gb/s,1999生g突破10Gb/s。如果 不采用WDM,那么仅Internet的数 据流就占满整个单波光纤系统的容 量。目前,单波长光纤系统的最大传 输速率为10Gb/s。
3)对新型应用和数据类型的支 持 Intranet)应用的出现预示着新数 据类型的发展,包括视频和音频。在 过去,人们认为视频需要一种新的、 专为多媒体设计的技术,但是如今由 于下列因素,将数据和视频综合在以 太网上已经成为可能。快速以太网和 GE所扩展的网络带宽和局域网交换 所增强的性能和新型协议的出现,诸 如资源预留协议(RSVP);新标准如 802.1Q和802.1p的出现,支持虚拟 网络(VLAN)和传输数据包的优先 级;先进的视频压缩技术,如MPEG一 2。这些技术和协议的综合使GE成为 视频和多媒体通信极其诱人的解决方 案。目前新发展的IP相关技术和第二 层交换技术都与GE相兼容,这与以 太网和快速以太网的情况相同。
在园区骨干网中,干兆以太网已 经在逐步替代ATM网络,主要原因 是经济效益方面的,据Den—Oro Group的一份研究报告,在2000年的 第一季度,用户购买了201}5-食ATM LAN端口,而干兆以太网交换端口 数是33.47d个。尽管ATM在提供Qos 方面有优势,但是IT管理者认为以太 网速率更快、更易于使用。但是,在 考虑到距离与多媒体数据传送时, ATM却略胜一筹。干兆以太网的 ASIC芯片与ATM相比要便宜得多, 以太网每端口的价格是200、300到 1000美元,而ATM是每端口800到 1200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