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运动的执行体系.

合集下载

人体运动的执行结构习题与答案

人体运动的执行结构习题与答案

1.人体运动是以骨为,关节为,肌肉为而完成的。

2.骨按形态分类可分为()、()、()和()。

3.骨的化学成分含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

有机物主要是和(),使骨具有;无机物主要是,使骨具有。

4.骨的基本结构可分为()、()、()。

5.骨的发育可分为()、()。

6.骨连结可分和两种,其中又称关节。

7.关节的基本结构有、和。

8.关节的辅助结构有、、、和等。

9.关节的屈伸运动是绕轴在面内进行的;收展运动是绕轴在面内进行的。

10.滑液在关节运动中具有作用,它是由分泌出来的。

关节腔内为真空,呈状态,这有利于关节的稳固性。

11.肌肉的基本结构有和。

12.肌肉的辅助结构有、、和等。

13.肌肉的物理特性是和。

14.上肢骨包括()和()15.上肢带骨包括()和()。

16.自由上肢骨包括()、()、()和()。

17.手骨包括()、()和()。

18.下肢骨包括()和()19.下肢带骨由()组成,其又由()、()和()组成。

20.自由下肢骨包括()、()、()()和()。

21.足骨包括()、()和()。

22.椎骨可分()、()、()()和()。

23.所有椎骨的椎孔连成,以容纳。

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孔,有通过。

24.颅骨可分为()和()。

25.在人体体表上可以触摸到肩胛骨的、、、、等表面形态结构。

肩宽是指与之间的距离。

26.在人体体表可触摸到尺骨的、、等表面形态结构。

在人体体表可触摸到桡骨的、、等表面形态结构。

27.上肢带骨借助于关节和关节连结而成为一个整体。

28.肩关节是由和构成。

主要辅助结构有、。

29.肘关节是由、、3个关节组成,它们共同被包在一个内,加固肘关节的韧带有、、。

30.在肘关节处于屈位时,可触及的骨性结构在内侧是、外侧是、后面是。

31.完成两臂侧平举动作,主要是和肌,前者起自,止于;后者起自,止于。

32.单杠反握引体向上时,肘关节绕做的运动,主要由肌和肌在固定条件下收缩完成的。

33.推铅球时的上肢出手动作,肩关节做的运动,主要由和肌在固定情况下完成的;肘关节做的运动,主要由和肌在固定条件下完成的。

人体运动的执行体系

人体运动的执行体系

4.影响骨生长的因素
骨生长的影响因素很多,内因如种族、遗传和激素的作用等,外因如营养及维生素供应、机械力或体育锻炼等。
(1)种族和遗传 种族和遗传是影响骨生长最重要的内在因素。
(2)激素 内分泌对骨的生长发育有很大作用。
(3)营养 除了保障足够的热量外,蛋白质和维生素A、C、D对骨的生长也有重要作用。
三个缘:上缘锐薄,近似水平位,自内侧角达喙突根部,外侧端有一切迹称肩胛切迹。内侧缘锐薄,始于内侧角,终于下角。外侧缘亦称腋缘肥厚而微凹,自关节盂下缘达下角。
两个面:肩胛骨前面为一浅而大的窝,称肩胛下窝,与肋骨相邻。后面隆凸有一横行的骨嵴,称肩胛冈,冈上和冈下分别有浅窝,称为冈上窝和冈下窝;肩胛冈外侧端的扁平突起称肩峰,其内侧有肩峰关节面,与锁骨的肩峰面相关节。
(一) 附肢骨
附肢骨由上肢骨和下肢骨组成,上肢骨和下肢骨又分别由带骨和自由骨组成。
1.上肢骨
上肢骨bones of upper limb,包括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上肢带骨由锁骨和肩胛骨组成。
(1)上肢带骨
① 锁骨clavicle 为S状弯曲的长骨,无骨髓腔,横架于胸廓的前上方。分一体两端,内侧端粗大呈圆柱状,接胸骨的锁骨切迹;外侧端呈扁平状,与肩胛骨的肩峰关节面相接,其体部的内2/3凸向前,外1/3凹向后。
(3)上肢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①锁骨位于胸廓前上方,全长易在皮下摸到。
②肩胛骨位于背外上方,易在皮下触及中内侧缘及下角、肩胛冈和肩峰。肩峰为测量肩宽的体表标志。
③肱骨位于上臂,其中的大结节可在肩部最外侧皮下触及,前臂内、外上髁位于下端两侧皮下,其中内上髁较隆起。
④尺骨位于前臂内侧端,从鹰嘴到茎突全长位于后面内侧皮下。其中鹰嘴在屈肘时,茎突在前臂旋内时更明显,可在尺骨头下方摸到。

人体运动的执行体系

人体运动的执行体系

前臂骨连结(桡尺连结)与运动
1、桡尺近侧关节 (肘关节已叙述) 2、前臂骨间膜 连结尺骨和桡骨的骨间缘之 间的坚韧纤维膜。 3、桡尺远侧关节 由桡骨的尺切迹与尺骨小 头环状关节面,以及尺骨小头与关节盘之间构成, 为圆柱关节。
前臂骨的运动
桡尺近侧关节与桡尺远侧关节在结构上是独 立的,但在机能上却是联合关节,属圆柱状关节, 可绕垂直轴作旋内与旋外运动,其旋转轴为通过 桡骨头中心至尺骨头中心的连线。
临床观察法
观察临床病人因某些肌肉或神经疾患引起的运动功 能障碍,于正常人比较,推测肌肉的功能。
二、上肢骨连结和运动上肢的主要 肌群
上肢骨连结与运动
运动上肢的主要肌群 常用的上肢皮肤标志、肌性和腱性标志
发展上肢主要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练习举例
上肢骨连接与运动 上肢带关节与运动 自由上肢关节与运动
上肢带关节
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伸展性和弹性 肌肉受外力作用具有被拉长 的特性称肌肉的伸展性。当外力解除后,肌肉又 可逐渐缩回到原来长度的特性为肌肉的弹性。
粘滞性 肌肉收缩和舒张时,其内部所含有 胶状物质分子之间以及肌纤维之间因摩擦产生的 阻力称粘滞性。
骨骼肌的配布规律
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的原动力,全身有数百块肌 肉参与躯体的随意运动,而每一块肌肉在运动中发 挥着不同的作用。肌肉的配布主要与人体的进化和 关节运动轴有关。 (1) 肌肉配布与直立行走及劳动特点有关
自由上肢关节
肩关节 肘关节
桡尺关节 手关节
肩关节与运动
结构: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借关节囊 连结而成。
特点:关节头大,关节窝小,关节面之间的 弧度差大;关节囊薄而松弛,其下壁更为松弛, 加之下方缺少肌肉附着,开成了肩关节的薄弱处。
辅助结构:关节盂唇、喙肱韧带、盂肱韧带、 喙肩韧带、肱二头肌长头腱。

认识人类的运动系统

认识人类的运动系统

认识人类的运动系统人类的运动系统是人体内控制和实现各种运动活动的重要系统之一。

它由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神经系统组成,经过复杂的协调和配合,使人体能够做出各种动作和姿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类的运动系统及其功能。

一、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类运动系统的基础,它主要由骨骼和关节组成。

人体的骨骼支撑着身体的结构,可以分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骨骼通过关节相连,使得身体可以完成各种运动。

骨骼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支撑和保护身体内部器官,使身体保持稳定,并提供连接和缓冲作用。

此外,骨骼还参与到造血、储存矿物质等生理过程中。

二、肌肉系统肌肉系统由肌肉、肌腱和筋膜组成,主要负责人体的运动和维持姿势。

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其中,骨骼肌是主要控制人体运动的肌肉类型。

肌肉系统通过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来实现人体的各种运动。

当神经系统发出指令,肌肉收到刺激后会收缩,产生力量,从而推动骨骼关节运动。

肌肉的协调运动使得人体可以进行精细的动作,如握笔、走路等。

三、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控制人类运动系统的调节中枢,它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

大脑通过指令发送给脊髓和周围神经,调节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控制人体的运动。

神经系统通过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递,使得人体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例如,当脚底受到刺激时,神经系统会调整肌肉的运动,使人体保持平衡。

综合而言,人类的运动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由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神经系统相互协调工作。

它使人体能够完成各种动作和姿势,并对内外界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

了解人类的运动系统对于保持健康和预防运动损伤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锻炼和合理的运动方式,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协调性,并保护骨骼和关节的健康。

总结起来,掌握人类的运动系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机能,合理安排锻炼计划,提高生活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保持良好的体姿,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注意休息与营养的平衡,从而维持我们的身体健康。

人类的运动系统和肌肉骨骼

人类的运动系统和肌肉骨骼

人类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人类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神经系统组成的复杂网络,它们共同协调和执行人体的运动功能。

以下是对人类运动系统组成和功能的详细介绍:骨骼系统骨骼系统由骨骼、关节和韧带组成。

骨骼是人体内最坚硬的组织,它提供了身体的结构和支持,并保护内部器官。

骨骼还参与到血液细胞的生成和矿物质的储存中。

关节连接骨骼,使得骨骼能够在关节处进行运动。

韧带则连接骨骼,增强关节的稳定性。

肌肉系统肌肉系统由肌肉组织和肌腱组成。

肌肉是由肌纤维组成的,能够通过收缩产生力量和运动。

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其中骨骼肌主要负责人体的主动运动,平滑肌和心肌则负责内脏器官的运动。

肌腱是将肌肉与骨骼连接起来的结缔组织,传递肌肉的力量。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控制人类运动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

大脑通过神经信号的传递来控制和协调肌肉的收缩和放松。

脊髓作为神经信号的传输通道,将大脑发出的指令传递给肌肉。

周围神经则将信号传递到身体各部位,使得运动得以实现。

功能与协调人类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人体的运动和姿势调节。

它使我们能够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如行走、跑步、举重等。

此外,运动系统还参与到维持身体平衡和姿势稳定的过程中。

通过骨骼、肌肉和神经的协调作用,人体能够做出精确的动作,保持身体的平衡。

运动适应性与训练效果运动系统具有适应性,它可以通过训练和锻炼来增强和改善其功能。

定期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加骨骼的密度,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增强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

此外,运动还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代谢系统等产生积极影响,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人类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人体运动的基础,了解它们对于理解人类运动的原理和进行科学训练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锻炼和训练,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运动系统的潜力,保持身体健康和活力。

骨骼系统的结构和作用骨骼系统是人体内一系列骨骼组成的框架,它为身体提供结构和支持,并在运动、保护内部器官、储存矿物质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人体运动的执行体系 动作分析 PPT

人体运动的执行体系 动作分析 PPT
1、 克制工作:又称向心收缩,肌肉的拉力矩大于阻力矩, 肌肉缩短,动点向定点靠拢,例如负重弯举的上举时期。
2、 退让工作:又称离心收缩,肌肉的拉力矩小于阻力矩, 肌肉紧张,但慢慢被拉长,动点与定点逐渐分离,例如负 重弯举下降时期。
(三)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
依照肌肉跨过关节的数量可分为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 (一)单关节肌 只跨过一个关节,一般比较短而粗,作用力集中在一个
作为原动肌当多关节肌收缩发力时,对其中一个关节发挥作用后, 对其余关节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种现象称多关节肌主动不足。 如在屈腕的情况下,再屈指就会特别困难。
2、多关节肌的被动不足:
作为对抗肌当多关节肌已在其中一个关节被拉长后 ,在其余关节 就不能被充分拉长,这种现象称多关节肌“被动不足”。如当膝 关节伸直时,大腿在髋关节处屈的程度就会大幅度减小,这是骨后 肌群被动不足的缘故。
❖ 只是在运动实践中往往有这种情况,即同样是髋关节屈曲,不一
定都是髋关节屈肌在收缩用力,例如跑步时髋关节屈,是屈髋肌 在收缩用力;在落地缓冲时髋关节屈,却是伸髋肌在收缩用力。 同是髋关节屈曲,原动肌却是截然相反的两群,是由于环节受力 情况不同,因此要正确分析动作,需要掌握环节受力情况。
二)环节受力分析法 ❖ 环节运动是在力作用下产生的。作用于环节的力可分为
2、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同:
(1) 环节运动速度快
环节运动方向
[快-同]

外力
快速运动
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同侧
2、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同:
(2)环节运动速度慢
环节运动方向
[慢-反] 伸
外力 慢速运动
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反侧
二、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运动系统概论

运动系统概论
bone),质地致密, 耐压性较大,配布于 骨的表面。
·
9
骨松质(spongy bone),呈海绵状, 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 (trabeculae)排列而 成,配布于骨的内部, 骨小梁的排列与骨所 承受的压力和张力的 方向一致,因而能承 受较大的重量。
·
10
(2)、细胞
骨祖细胞(骨原细 胞):存在于骨外膜 和骨内膜贴近的骨组 织处
·
19
·
20
但在慢性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 可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而在椎 骨、骼骨、肋骨、胸骨及肱骨和股骨的近 侧端松质内,终生都是红骨髓,因此,临 床常选骼后上嵴等处进行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象。
·
21
(二)、骨的分类
长骨(long bone)
主要存在于四肢,呈长管 状。可分为一体两端。体 又叫骨干,其外周部骨质 致密,中央为容纳骨髓的 骨髓腔。两端较膨大,称 为骺。骺的表面有关节软 骨附着,形成关节面,与 相邻骨的关节面构成运动 灵活的关节,以完成较大 范围的运动。
长骨由骨松质、骨密质、
骨膜、关节软骨及血管、
神经等构成
·
22
短骨(short bone )
为形状各异的短柱状 或立方形骨块,多成
群分布于手腕、足的
后半部和脊柱等处。
短骨能承受较大的压
力,常具有多个关节
面与相邻的骨形成微
动关节,并常辅以坚
韧的韧带,构成适于
支撑的弹性结构。
·
23
扁骨(flat bone)
·
27
化学成分所决定它的物理特性 骨不仅坚硬且具一定弹性,抗压力约为
15kg/mm2,并有同等的抗张力。
·
28
有机质与无机质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 变化,幼儿骨的有机质较多,柔韧性和弹 性大,易变形,遇暴力打击时不易完全折 断,常发生青枝样骨折。老年人有机质渐 减,胶原纤维老化,无机盐增多,因而骨 质变脆,稍受暴力则易发生骨折。

人体运动的执行体系

人体运动的执行体系
验证实,每平方厘米的股骨能承受170-220公 斤的压力(轴向),超过花岗岩的载荷能力。
骨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随着年龄的变化,有机 物与无机物的比例关系也 随之改变。 成年人有机物约占1/ 3,无机物约占2/3, 这个比例的骨最坚韧,并 有较好的弹性; 儿童少年有机物多,可 达1/2,骨弹性强但硬度 较低,可塑性大 老年人则无机物多,故 骨质脆性大,易骨折。
2 骨内膜:衬附于骨髓腔的内面,内膜中有破骨细胞存在, 亦与骨的生长发育有关。
(三)骨髓
骨髓存在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网眼内。幼年期都是红骨髓, 成年后骨髓腔中聚集大量的脂肪细胞,变成了黄骨髓。而骨松质 中仍为红骨髓,红骨髓有造血的功能。当大量失血时,黄骨髓 又会变成红骨髓,参与造血功能。
骨的理化性质
骨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构成的,骨的硬度和弹性则由 这两种物质的比例关系所决定。
成人骨(脱水骨)中有机物约占总重量的3.0%-4.0%, 有机物主要为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 无机物约占干骨总重量的60%-70%,无机物主要
是磷酸钙、碳酸钙等。 无机物使骨具有很高的硬度, 有机物则使骨具有很强的韧性和一定的弹性。 两者结合则使骨十分坚韧,能承受很大的压力。据实
3 扁骨:扁骨呈板状面积较大,薄而坚固。扁骨分布于脑 颅骨和肩胛骨等处
4 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这种骨主要分布在躯干骨(如 椎骨),髋骨和颅骨等处。
5 籽骨:包在肌腱内的小骨,称为籽骨,如髌骨。籽骨的 作用主要有三点:①减少摩擦,保护肌腱。②改变肌力牵引方 向。③增大力臂,提高肌肉作功和肢体运动速度 。
2骨密质:骨密质厚而致密,由紧密排列的骨板构成。 各层骨板中纤维的排列方向不同,相邻两层的纤维呈 交叉状,因而具有较强的抗压力和抗扭转能力。骨密 质主要分布在长骨的骨干、扁骨的内、外层和其他骨 的表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篇人体运动的执行结构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执行人体的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第三章运动系统运动系统locomotor system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约占成人体重的60%~70%。

运动系统的功能许多,主要有三个功能。

第一是执行人体运动、第二是支持作用、第三是保护作用。

第一节骨知识与应用一、骨的概述骨 bone 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骨是以骨组织为主体构成的器官,是在结缔组织或软骨基础上经过较长时间的发育过程形成的。

活体骨是一种有生命的器官。

(一)骨的分类 1.骨的部位分类成年人全身共有206块骨,根据其存在的部位,可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两部分。

2.骨的形态分类人体各部位骨的形态各异,大体可归为4类:即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1)长骨long bone 一般呈长管状,可分为中央的骨体(或称骨干和两端膨大的骨骺。

骨干内有一管状腔称骨髓腔;骨骺表面较光滑,称为关节面。

骨干与骨骺相连的部分称干骺端。

长骨主要分布在四肢,起运动杠杆和支撑等作用。

(2)短骨short bone 一般近似立方体且成群分布。

短骨主要分布于手腕和足踝部。

(3)扁骨flat bone 多呈板状,面积较大,薄而坚固。

扁骨主要分布于头和躯干(如肋骨)等处,参与形成体腔,具有保护脏器和为肌肉提供附着点等作用。

(4)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 形状不规则,主要分布在躯干(如椎骨、髋部和头部等处。

有些不规则骨内含有空腔,称为含气骨,如上颌骨。

此外,包裹在肌腱内,由肌腱钙化而成的扁圆小骨,称为籽骨 sesamoid bone ,如髌骨。

籽骨的作用主要有:①减少摩擦,保护肌腱。

②改变肌肉牵引方向。

③增大力臂,提高肌肉做功和肢体运动速度。

(二)骨的表面标志骨的表面因受肌腱、韧带的附着和牵拉以及血管、神经通过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种形态标志。

有些标志可以从体表清楚的看到或摸到,成为人体形态测试的重要依据。

1.骨的突起由于肌腱或韧带的牵拉,骨的表面出现程度不同的隆起。

其中明显突出于骨面的称突,末端尖的称棘;基底部较广的凸隆称隆起,其表面粗糙不平的称粗隆;小的圆形隆起称结节,有方向扭转的粗隆称转子;线形高的隆起称嵴,低的隆起称线。

2.骨的凹陷由于与邻位器官、结构相接触或肌肉附着的影响而形成。

大而浅的光滑凹面称窝,略小的凹称小窝或小凹;长形的细窄凹陷称沟;浅的如手指的压痕称压迹。

3.骨端的标志骨端圆形的膨大称头或小头,多为覆盖着软骨的关节面;头下方较狭细处称颈;椭圆形的膨大称髁,髁的最突出部分称上髁。

(三)骨的结构骨是一种器官,它是由骨膜、骨质和骨髓以及血管、神经所组成,其中,骨质是骨的主要组成部分。

1.骨膜骨膜periosteum 由结缔组织构成,分为骨外膜和骨内膜。

(1)骨外膜除关节面以外,骨的外表面都覆有骨外膜。

其又分内、外两层,外层较厚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致密而坚韧,借许多胶原纤维固着于骨面;内层疏松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2)骨内膜衬于骨髓腔的内面。

2.骨质骨质由骨组织构成,分为骨松质spongy bone和骨密质compact bone。

(1)骨松质是由许多针状或片状的骨小梁trabeculae 交织而成。

骨松质分布于长骨的两端以及其他骨的内部。

(2)骨密质质地致密,由紧密且规则排列的骨板构成。

骨密质主要分布于长骨的骨干、扁骨的内、外层以及其他形状骨的表面。

3.骨髓骨髓bone marrow存在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网眼内。

(四)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骨由无机物和有机物构成,这两种物质分别赋予骨的硬度和韧性,骨的物理特性就是由这两种物质的比例关系所决定。

(五)骨的发生与生长 1.骨的发生骨发生于中胚层的间充质。

(1膜内成骨这种方式是先由间充质分化成为胚性结缔组织膜,然后在此膜内成骨。

(2软骨内成骨人体的长骨、短骨和一些不规则骨皆属于软骨内成骨。

2.骨的生长骨的生长是在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包括长长和长粗两个过程,且二者同时进行。

现以长骨为例,作以简要的说明。

长骨的长粗是以膜内成骨的方式进行的。

长骨的长长则依靠软骨内成骨来实现。

3.骨龄在软骨内成骨的过程中,骨化中心的出现和骺软骨的完全骨化,具有一定的年龄规律,即不同骨的骨化中心在不同的年龄出现或干骺愈合,这种年龄规律称为骨龄skeletal age. 测定骨龄,以往均由拍摄手腕骨X光片,且与标准骨龄相比较而得。

目前有研究指出可以利用X线能或超声波骨密度仪中特制软件间接推算出骨龄。

4.影响骨生长的因素骨生长的影响因素很多,内因如种族、遗传和激素的作用等,外因如营养及维生素供应、机械力或体育锻炼等。

(1)种族和遗传种族和遗传是影响骨生长最重要的内在因素。

(2)激素内分泌对骨的生长发育有很大作用。

(3)营养除了保障足够的热量外,蛋白质和维生素A、C、D对骨的生长也有重要作用。

(4)机械因素骨组织在人体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其形态、骨量(骨中矿物质的含量)和内部结构在不断地自我调整和自我更新,其目的是使本身在质量、数量、分布(结构)以及微结构完整性等4个方面皆以最佳状态来适应不断增加和变化的力学环境的需要。

(5)生物活性物质大量研究表明,骨的生长发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生长因子参与。

(六)骨的功能 1.支架作用骨与骨相连结,构成人体的支架、支持人体的重量。

2.保护作用骨形成体腔的框架,容纳和保护重要器官。

3.杠杆作用骨的外面都有肌肉附着,尤其是长骨,成为人体各种机械运动的杠杆。

4.造血作用骨松质和骨髓腔中的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5.钙磷仓库骨还是钙和磷的储备仓库,钙离子与肌肉的收缩有关,在血中要保持一定的浓度,血中钙与骨中钙不断的进行交换。

磷是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同时与ATP的形成有关。

二、骨骼人体骨骼由附肢骨和中轴骨两部分组成。

附肢骨又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其中上肢骨有64块,下肢骨有62块,共有126块。

中轴骨又包括颅骨和躯干骨,其中颅骨29块(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和听小骨6块,躯干骨51块(椎骨26块、肋骨12对和胸骨1块),共有80块。

(一附肢骨附肢骨由上肢骨和下肢骨组成,上肢骨和下肢骨又分别由带骨和自由骨组成。

1.上肢骨上肢骨bones of upper limb,包括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

上肢带骨由锁骨和肩胛骨组成。

(1)上肢带骨①锁骨clavicle 为S状弯曲的长骨,无骨髓腔,横架于胸廓的前上方。

分一体两端,内侧端粗大呈圆柱状,接胸骨的锁骨切迹;外侧端呈扁平状,与肩胛骨的肩峰关节面相接,其体部的内2/3凸向前,外1/3凹向后。

②肩胛骨scapula 位于背部的外上方,为扁骨,位于第2至第7肋骨之间。

肩胛骨呈倒三角形,底部向上方,尖部向下方,可分为三角、三缘和二个面。

三个角:上角位于上缘与脊柱缘的会合处,相当于第二肋骨上缘水平。

外侧角肥厚,位于上缘与腋缘的会合处,此角外侧面有梨形的浅窝,称为关节盂,与肱骨头相关节,关节盂的上、下方各有一粗糙隆起,分别称盂上结节和盂下结节。

三个缘:上缘锐薄,近似水平位,自内侧角达喙突根部,外侧端有一切迹称肩胛切迹。

内侧缘锐薄,始于内侧角,终于下角。

外侧缘亦称腋缘肥厚而微凹,自关节盂下缘达下角。

两个面:肩胛骨前面为一浅而大的窝,称肩胛下窝,与肋骨相邻。

后面隆凸有一横行的骨嵴,称肩胛冈,冈上和冈下分别有浅窝,称为冈上窝和冈下窝;肩胛冈外侧端的扁平突起称肩峰,其内侧有肩峰关节面,与锁骨的肩峰面相关节。

(2)自由上肢骨自由上肢骨由肱骨、桡骨、尺骨及手骨构成。

①肱骨humerus 是典型长骨,分为一体两端。

上端(近侧端)有一半球形的头称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相关节。

②尺骨ulna 呈三棱柱形,位于前臂内侧,属长骨,分为一体两端。

③桡骨radius 位于前臂外侧,属长骨,分为一体两端④手骨分为腕骨、掌骨和指骨)。

A 腕骨carpal bones,bones of wrist 位于手腕部,由8块短骨组成,排列成远、近两列,每列4块。

B 掌骨metacarpal bones 共5块,位于腕骨与指骨之间,属长骨。

C 指骨phalanges of fingers 为长骨,共14块。

其中除拇指只有2节外,其它各指均为3节。

(3)上肢骨的主要体表标志①锁骨位于胸廓前上方,全长易在皮下摸到。

②肩胛骨位于背外上方,易在皮下触及中内侧缘及下角、肩胛冈和肩峰。

肩峰为测量肩宽的体表标志。

③肱骨位于上臂,其中的大结节可在肩部最外侧皮下触及,前臂内、外上髁位于下端两侧皮下,其中内上髁较隆起。

④尺骨位于前臂内侧端,从鹰嘴到茎突全长位于后面内侧皮下。

其中鹰嘴在屈肘时,茎突在前臂旋内时更明显,可在尺骨头下方摸到。

⑤桡骨位于前臂内侧端,其下端茎突易在外侧皮下触及,在屈腕时更明显。

⑥手骨位于桡腕关节掌侧面,两侧可摸到大多角骨、豌豆骨;握拳或伸掌时,可看到或摸到各掌骨及指骨。

2 .下肢骨下肢骨包括下肢带骨lower limb girdle和自由下肢骨bone of free lower limb两部分。

下肢带骨由左、右侧髋骨ilium构成,自由下肢骨由股骨femur、髌骨patella、胫骨tibia、腓骨fibula和足骨构成。

(1)下肢带骨髋骨hip bone属不规则骨,位于躯干下端的两侧,构成骨盆侧壁(图3-1-11)。

髋骨上、下略宽,中部略细。

髋臼下方有一卵圆形大孔,称闭孔。

①髂骨ilium 构成髋骨上部。

分为髂骨体和髂骨翼两部分。

②坐骨ischium 构成髋骨的下部,分为坐骨体和坐骨支两部分。

③耻骨pubis 构成髋骨前下部,分为耻骨体、耻骨上支和耻骨下支三部分。

2 自由下肢骨自由下肢骨由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及足骨构成。

①股骨femur 是人体中最长的长骨,其长度约占身高的1/4左右,分一体两端。

②髌骨patella 为人体最大的籽骨,有维护膝关节正常功能的作用,位于股骨下端前面,在股四头肌肌腱内。

③胫骨tibia 为粗大的长骨,位于小腿内侧,分一体两端,是小腿的主要负重骨。

④腓骨fibula 细长呈管状,分一体两端,较胫骨细,位于小腿外侧,不与股骨相关节,有辅助负重功能,能够扩大肌肉的附着面,加强胫骨的支持作用。

⑤足骨由跗骨、跖骨和趾骨构成。

A 跗骨tarsal bones 属短骨,共有7块,分前、中、后三列,构成足的后部,不仅负重而且传递压力。

B 跖骨属长骨,共5块,相当于掌骨,但比掌骨长而粗,构成足的中部。

C 趾骨属长骨,共14块,比指骨短小,构成足的前部。

(3 下肢骨的主要体表标志①髋骨位于腰腹部侧面,其髂嵴全长易在皮下触及,向前、后方延伸。

前端为髂前上棘;后端为髂后上棘。

坐骨结节位于臀部后下方。

②股骨位于髋部最外侧,其大转子易在皮下触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