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间神经炎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肋间神经炎

❖ 将一手掌掌根紧贴膻中穴,适当用力做顺时 针摩揉0.5~1分钟。以局部发热为佳。
❖ 功效:理气散淤,宽胸利膈。
第八步 分推胸肋间
❖ 双手指张开呈爪状,将指尖附于同侧胸骨旁 肋间处,适当用力从胸前正中线沿肋间向两 侧分推0.5~1分钟。
❖ 功效:宽胸理气,缓急止痛
第九步 分推肋下
❖ 将双手4指并拢,分别放于同侧剑突旁,沿肋 骨分推0.5~1分钟。
1、穴位及指压法
❖ 在手背距横纹三指幅处有“外关”。在小脚 趾和第四趾之间用指尖向上搓,到了尽处就 是“临泣”穴。指压时只要在这两处穴位上, 一面缓缓吐气一面轻压6秒钟,左右各按10次 就能去除疼痛。指压前先用温湿布覆盖患处, 可以增加疗效。
2、十步推拿法
❖ 预备式 ❖ 推擦大椎穴 ❖ 揉按肩井穴 ❖ 掐合谷穴 ❖ 按揉曲池穴 ❖ 合按内关、外关穴 ❖ 掌揉膻中穴 ❖ 分推胸肋间 ❖ 分推肋下 ❖ 按揉缺盆穴
6、电针
❖ 取穴 (1).主穴: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 (2).配穴:太冲、至阳、肝俞、肾俞、行间、丘 墟。
❖ 治法 :主穴取2~3穴,配穴1~2穴。得气后施捻转 手法,先补后泻,运针10分钟,再通电针,负极接 主穴,正极接配穴。用密波或疏密波,强度以患者 可耐受为度,通电5分钟~20分钟。每日1次
❖ 将一手中指指腹放在对侧肩部肩井穴上, 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双肩交替进 行。
❖ 功效:放松肌肉,活血通络。
第四步 掐合谷穴
❖ 将一手拇指指尖按在另一手的合谷穴上, 其余4指附在掌心,适当用力掐压0.5~1 分钟,以有酸胀感为佳。双手交替进行。
❖ 功效:理气通腑,解痉止痛。
第五步 按揉曲池穴
❖ 肝阴不足:胁肋隐痛,绵绵不休,两目干涩,爪甲枯脆,口干咽躁,心中烦热, 颧红,潮热,或有筋挛。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 功效:理气散淤,宽胸利膈。
第八步 分推胸肋间
❖ 双手指张开呈爪状,将指尖附于同侧胸骨旁 肋间处,适当用力从胸前正中线沿肋间向两 侧分推0.5~1分钟。
❖ 功效:宽胸理气,缓急止痛
第九步 分推肋下
❖ 将双手4指并拢,分别放于同侧剑突旁,沿肋 骨分推0.5~1分钟。
1、穴位及指压法
❖ 在手背距横纹三指幅处有“外关”。在小脚 趾和第四趾之间用指尖向上搓,到了尽处就 是“临泣”穴。指压时只要在这两处穴位上, 一面缓缓吐气一面轻压6秒钟,左右各按10次 就能去除疼痛。指压前先用温湿布覆盖患处, 可以增加疗效。
2、十步推拿法
❖ 预备式 ❖ 推擦大椎穴 ❖ 揉按肩井穴 ❖ 掐合谷穴 ❖ 按揉曲池穴 ❖ 合按内关、外关穴 ❖ 掌揉膻中穴 ❖ 分推胸肋间 ❖ 分推肋下 ❖ 按揉缺盆穴
6、电针
❖ 取穴 (1).主穴: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 (2).配穴:太冲、至阳、肝俞、肾俞、行间、丘 墟。
❖ 治法 :主穴取2~3穴,配穴1~2穴。得气后施捻转 手法,先补后泻,运针10分钟,再通电针,负极接 主穴,正极接配穴。用密波或疏密波,强度以患者 可耐受为度,通电5分钟~20分钟。每日1次
❖ 将一手中指指腹放在对侧肩部肩井穴上, 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双肩交替进 行。
❖ 功效:放松肌肉,活血通络。
第四步 掐合谷穴
❖ 将一手拇指指尖按在另一手的合谷穴上, 其余4指附在掌心,适当用力掐压0.5~1 分钟,以有酸胀感为佳。双手交替进行。
❖ 功效:理气通腑,解痉止痛。
第五步 按揉曲池穴
❖ 肝阴不足:胁肋隐痛,绵绵不休,两目干涩,爪甲枯脆,口干咽躁,心中烦热, 颧红,潮热,或有筋挛。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肋间神经炎

第二步 推擦大椎穴
将右手4指并拢,紧贴在大椎穴上,适当用力反 复推擦0.5~1分钟,至局部发热为佳。 功效:疏风散寒,调理肺气。
第三步 揉按肩井穴
将一手中指指腹放在对侧肩部肩井穴上,
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双肩交替进 行。 功效:放松肌肉,活血通络。
第四步 掐合谷穴
将一手拇指指尖按在另一手的合谷穴上,
预备式 推擦大椎穴 揉按肩井穴 掐合谷穴 按揉曲池穴 合按内关、外关穴 掌揉膻中穴 分推胸肋间 分推肋下 按揉缺盆穴
2、十步推拿法
第一步 预备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
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 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 1~2分钟。
六、治疗措施
1、穴位及指压法 2、十步推拿法 3、体针 4、拔罐 5、皮肤针 6、电针 7、中医中药治疗 8、其他措施
1、穴位及指压法
在手背距横纹三指幅处有“外关”。在小脚
趾和第四趾之间用指尖向上搓,到了尽处就 是“临泣”穴。指压时只要在这两处穴位上, 一面缓缓吐气一面轻压6秒钟,左右各按10次 就能去除疼痛。指压前先用温湿布覆盖患处, 可以增加疗效。
等神经功能损害表现。
五、中医临床分型
寒滞肝脉:胁肋痛、腹冷或牵引前阴坠胀疼痛,遇寒则甚,得热则缓,形寒肢冷, 口淡不渴。舌质暗苔白滑,脉沉弦或弦紧。 肝经火盛:胁肋灼痛、或掣痛、烦躁易怒、头痛眩晕、口苦咽干、面红目赤、便 秘溲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邪犯少阳:胁肋疼痛,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口苦,咽干, 目眩,舌淡苔白滑,脉弦。 痰饮内停:咳嗽转侧、呼吸时牵引胸胁疼痛加剧,胁胁胀满,气息短促,呼吸困 难,苔薄白,脉沉弦或沉滑。 肝气郁结:胸胁满闷胀痛,疼痛每随情志变化而增减,或连及少腹,精神抑郁, 善太息,饮食减少,苔薄白,脉弦。 瘀血停着:胁肋部刺痛,固定不移,日轻夜重,痛处拒按,或胁下有痞块。舌质 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 肝阴不足:胁肋隐痛,绵绵不休,两目干涩,爪甲枯脆,口干咽躁,心中烦热, 颧红,潮热,或有筋挛。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肝胆湿热:胁痛口苦,或绞痛,心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或目黄身黄,或有 潮热,身热不扬,小溲黄赤,脉弦数或弦滑。
肋间神经痛疾病宣讲PPT

肋间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如按摩、理疗和针灸等可以 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
常见的误区与 注意事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常见的误区与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用力:在治疗期间避 免剧烈运动或过度用力,以免 加重症状。 不要久坐不动:保持适度的活 动可以促进康复,但避免久坐 不动。
常见的误区与注意事项
寻求医生帮助: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 间较长,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肋间神经痛疾病宣讲PPT
目录 介绍肋间神经痛 如何预防肋间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误区与注意事项
介绍肋间神经 痛
介绍肋间神经痛
什么是肋间神经痛:肋间神经痛是 一种由肋间神经受损或受压引起的 疼痛疾病。 病因:常见病因包括背部肌肉劳损 、肋骨骨折、脊柱退行性变等。
介绍肋间神经痛
症状:肋间神经痛的主要症状是胸部或 背部的剧痛,常伴随着刺痛或灼热感。
如何预防肋间 神经痛
如何预防肋间神经痛
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 保持不良的姿势,如弯腰、驼 背等。 加强腹肌锻炼:通过加强腹肌 锻炼,能够减轻对背部肌肉的 过度使用。
如何预防肋间神经痛
预防骨折:避免意外伤害,尤其是对胸 部和脊柱的损伤。
肋间神经痛的 治疗方法
肋间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休息与热敷:休息可以缓解疼痛, 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 张。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非处方药物如 止痛药和抗炎药来减轻疼痛和炎症 。
肋间神经痛演示课件

02
肋间神经痛病因探究
脊柱源性肋间神经痛
脊柱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脊柱可能发生退 行性变,如椎间盘突出、骨质增 生等,压迫或刺激肋间神经引发
疼痛。
脊柱外伤
脊柱受到外力冲击,如车祸、高处 坠落等事故,可能导致脊柱骨折或 脱位,进而损伤肋间神经。
脊柱炎症
脊柱感染、结核等炎症性病变,以 及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均可累及肋间神经,引发疼痛。
的疗效。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病例或药物治 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
治疗。
06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工 作部署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01 02
开展肋间神经痛知识讲座
组织专业医生定期为患者开展肋间神经痛知识讲座,通过讲解疾病的发 病原因、症状表现、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等内容,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 知。
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
痛、灼痛或刀割样痛。
01
病毒感染
如带状疱疹病毒等感染可引起肋间神 经炎症和疼痛。
03
胸膜病变
如胸膜炎、胸膜肿瘤等刺激肋间神经引起疼 痛。
05
02
发病机制
肋间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以下因 素有关
04
脊柱病变
如脊柱退行性变、脊柱结核、肿瘤等 压迫或刺激肋间神经引起疼痛。
06
其他因素
如外伤、糖尿病等引起的神经病变也可能导致 肋间神经痛。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包括疾病知识、用 药指导、生活方式调整等方面,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
03
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制作肋间神经痛相关的健康教育资料,如手册、宣传册等,方便患者随
时查阅和学习。
心理干预策略探讨
肋间神经炎诊断与治疗PPT

THEME TEMPLATE感谢观看饮Fra bibliotek注意事项与禁忌
避免辛辣 刺激性食 物,如辣 椒、花椒 等
避免油腻 食物,如 肥肉、油 炸食品等
避免饮酒, 酒精会加 重神经炎 症
增加富含 维生素B1、 B6、B12 的食物, 如瘦肉、 鸡蛋、牛 奶等
增加富含 钙、镁、 钾的食物, 如绿叶蔬 菜、豆制 品、坚果 等
避免咖啡 因和糖分 过高的食 物,如咖 啡、可乐、 糖果等
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避免 过度紧张和焦
虑
肋间神经炎的并发症及处 理方法
章节副标题
常见并发症
胸痛:肋间神经炎可能导致胸痛,严重时可能影响呼吸 呼吸困难:肋间神经炎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影响日常生活 肌肉萎缩:肋间神经炎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影响运动功能 神经损伤:肋间神经炎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影响感觉和运动功能
章节副标题
肋间神经炎的诊断
章节副标题
症状表现
疼痛:肋间神经 分布区域出现疼 痛,可放射至背 部、肩部或上肢
麻木:肋间神经 分布区域出现麻 木感,可伴有肌 肉无力
感觉异常:肋间 神经分布区域出 现感觉异常,如 烧灼感、刺痛感 等
运动障碍:肋间 神经分布区域出 现运动障碍,如 肌肉萎缩、肌力 下降等
章节副标题
饮食原则
避免辛辣刺 激性食物, 如辣椒、胡
椒等
避免油腻食 物,如肥肉、 油炸食品等
避免饮酒, 酒精可能加 重神经炎症
增加富含维 生素B1、B6、 B12的食物, 如瘦肉、鸡 蛋、牛奶等
增加富含钙、 镁、钾的食 物,如绿叶 蔬菜、豆制 品、坚果等
增加富含膳 食纤维的食 物,如全谷 物、水果、
THEME TEMPLATE
内科学_各论_症状:肋间神经痛_课件模板

内科学症状部分:肋间神经痛>>>
简介:
经痛是指一个或几个肋间部位发生的经常 性疼痛,并有发作性加剧。原发性肋间神 经痛极少见,继发性者多与病毒感染,毒 素刺激,机械损伤及异物压迫等有关。其 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灼痛,并沿肋间神经 分布。
内科学症状部分:肋间神经痛>>>
病因:
不同原因的损害,如:胸椎退变、胸 椎结核、胸椎损伤、胸椎硬脊膜炎、肿瘤、 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或肋骨、纵膈、胸膜 病变,肋间神经受到上述疾病产生的压迫、 刺激,出现炎性反应,而出现以胸部肋间 或腹部呈带状疼痛的综合征.。
内科学各论症状部分 肋gt;>>
身体部位: 胸部。
内科学症状部分:肋间神经痛>>>
科室: 骨科 神经内科。
内科学症状部分:肋间神经痛>>>
简介:
肋间神经痛又名肋间神经炎,是一组症状, 指胸神经根(即肋间神经)由于不同原因的 损害,如:胸椎退变、胸椎结核、胸椎损 伤、胸椎硬脊膜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 等疾病或肋骨、纵膈、胸膜病变,肋间神 经受到上述疾病产生的压迫、刺激,出现 炎性反应,而出现以胸部肋间或腹部呈带 状疼痛的综合征。 肋间神
内科学症状部分:肋间神经痛>>>
诊断: 暂无相关的资料。
内科学症状部分:肋间神经痛>>>
检查项目: 胸部平片、肌电图、脑脊液神。
内科学症状部分:肋间神经痛>>>
相关症状:
脊神经根受损 疱疹后神经痛 神经失用 神经根刺激 神经伤 神经疼痛 放射性疼痛 脊柱前突变直局部叩痛。
内科学症状部分:肋间神经痛>>>
相关疾病:
肋间神经痛诊断与治疗PPT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 劳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 疾病
注意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举重 等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避免长时间弯腰或低头,保持 颈部和背部挺直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或手机, 适当休息和放松
定期复查
复查时间:根 据病情和医生 建议,定期进
行复查
复查项目:包 括疼痛程度、 疼痛部位、疼
痛频率等
复查目的:了 解病情变化, 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复 查前避免剧烈 运动,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加重病情
心理支持
保持积极心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面对疾病 提供心理辅导: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医生应耐心倾听患者需求,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家庭支持: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共同面对疾病挑战
预防措施
避免过度劳累,适当休息和 放松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 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 烟、戒酒、保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等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潜在的疾病
康复训练
呼吸训练:深呼吸、腹式呼吸等
运动疗法:游泳、瑜伽等有氧运动
肌肉放松训练:拉伸、按摩等 姿势矫正: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等
体格检查
触诊:检查肋 间神经分布区 域是否有压痛
叩诊:检查肋 间神经分布区 域是否有叩击
痛
神经功能检查: 检查肋间神经 功能是否正常
影像学检查:X 线、CT、MRI 等检查肋间神 经分布区域是
否有异常
影像学检查
X光检查:观察肋骨、胸椎和腰椎 的情况
CT扫描:观察肋间神经周围的软组 织情况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 疾病
注意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举重 等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避免长时间弯腰或低头,保持 颈部和背部挺直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或手机, 适当休息和放松
定期复查
复查时间:根 据病情和医生 建议,定期进
行复查
复查项目:包 括疼痛程度、 疼痛部位、疼
痛频率等
复查目的:了 解病情变化, 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复 查前避免剧烈 运动,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加重病情
心理支持
保持积极心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面对疾病 提供心理辅导: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医生应耐心倾听患者需求,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家庭支持: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共同面对疾病挑战
预防措施
避免过度劳累,适当休息和 放松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 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 烟、戒酒、保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等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潜在的疾病
康复训练
呼吸训练:深呼吸、腹式呼吸等
运动疗法:游泳、瑜伽等有氧运动
肌肉放松训练:拉伸、按摩等 姿势矫正: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等
体格检查
触诊:检查肋 间神经分布区 域是否有压痛
叩诊:检查肋 间神经分布区 域是否有叩击
痛
神经功能检查: 检查肋间神经 功能是否正常
影像学检查:X 线、CT、MRI 等检查肋间神 经分布区域是
否有异常
影像学检查
X光检查:观察肋骨、胸椎和腰椎 的情况
CT扫描:观察肋间神经周围的软组 织情况
肋间神经痛健康宣讲PPT课件

肋间神经痛健 康宣讲PPT课件
目录 引言 什么是肋间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的原因 肋间神经痛的症状 肋间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预防肋间神经痛的方法
引言
引言
肋间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健康 问题因、症状和治疗方法,以帮助 大家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这一问 题。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肋间神经痛的 治疗方法
肋间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休息和避免过度活动,给受伤 的肌肉时间恢复。 使用冷敷或热敷帮助缓解疼痛 和减轻炎症。
肋间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如按摩、拉伸和加强肌肉。 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
肋间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如果疼痛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 ,应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 和治疗。
预防肋间神经 痛的方法
预防肋间神经痛的方法
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 姿势。
避免重复性动作或过度用力,注意适度 休息。
预防肋间神经痛的方法
加强背部和腹部肌肉的锻炼, 维持肌肉的平衡和稳定。 注意保持适当的体重和健康的 饮食。
预防肋间神经痛的方法
避免过度抬重或扭曲动作,尽量保持身 体的平衡。
肋间神经痛的原因
肋骨骨折或创伤引起的神经受损。 长时间的不良姿势或重复性动作,如长 时间使用电脑。
肋间神经痛的 症状
肋间神经痛的症状
胸部或背部的锐痛或刺痛感, 可能会向腹部或肩膀放射。 活动或深呼吸时疼痛加剧。
肋间神经痛的症状
触碰或推压疼痛区域时疼痛加剧。 可能伴有肌肉紧张、酸痛或痉挛的感觉 。
什么是肋间神 经痛
什么是肋间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是指肋骨间的神经受到刺激 或受损,导致神经痛的状况。
它通常表现为胸部或背部的锐痛或刺痛 感,可能会向腹部或肩膀放射。
肋间神经痛的 原因
目录 引言 什么是肋间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的原因 肋间神经痛的症状 肋间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预防肋间神经痛的方法
引言
引言
肋间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健康 问题因、症状和治疗方法,以帮助 大家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这一问 题。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肋间神经痛的 治疗方法
肋间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休息和避免过度活动,给受伤 的肌肉时间恢复。 使用冷敷或热敷帮助缓解疼痛 和减轻炎症。
肋间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如按摩、拉伸和加强肌肉。 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
肋间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如果疼痛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 ,应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 和治疗。
预防肋间神经 痛的方法
预防肋间神经痛的方法
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 姿势。
避免重复性动作或过度用力,注意适度 休息。
预防肋间神经痛的方法
加强背部和腹部肌肉的锻炼, 维持肌肉的平衡和稳定。 注意保持适当的体重和健康的 饮食。
预防肋间神经痛的方法
避免过度抬重或扭曲动作,尽量保持身 体的平衡。
肋间神经痛的原因
肋骨骨折或创伤引起的神经受损。 长时间的不良姿势或重复性动作,如长 时间使用电脑。
肋间神经痛的 症状
肋间神经痛的症状
胸部或背部的锐痛或刺痛感, 可能会向腹部或肩膀放射。 活动或深呼吸时疼痛加剧。
肋间神经痛的症状
触碰或推压疼痛区域时疼痛加剧。 可能伴有肌肉紧张、酸痛或痉挛的感觉 。
什么是肋间神 经痛
什么是肋间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是指肋骨间的神经受到刺激 或受损,导致神经痛的状况。
它通常表现为胸部或背部的锐痛或刺痛 感,可能会向腹部或肩膀放射。
肋间神经痛的 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肝阴不足:胁肋隐痛,绵绵不休,两目干涩,爪甲枯脆,口干咽躁,心中烦热, 颧红,潮热,或有筋挛。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 肝胆湿热:胁痛口苦,或绞痛,心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或目黄身黄,或有 潮热,身热不扬,小溲黄赤,脉弦数或弦滑。
精品ppt
6
六、治疗措施
❖ 1、穴位及指压法 ❖ 2、十步推拿法 ❖ 3、体针 ❖ 4、拔罐 ❖ 5、皮肤针 ❖ 6、电针 ❖ 7、中医中药治疗 ❖ 8、其他措施
❖ 揉按肩井穴
❖ 掐合谷穴
❖ 按揉曲池穴
❖ 合按内关、外关穴
❖ 掌揉膻中穴
❖ 分推胸肋间
❖ 分推肋下
❖ 按揉缺盆穴
精品ppt
9
第一步 预备式
❖ 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 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 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 1~2分钟。
精品ppt
10
第二步 推擦大椎穴
❖ 功效:宽胸理气,缓急止痛
精品ppt
17
第九步 分推肋下
❖ 将双手4指并拢,分别放于同侧剑突旁,沿肋 骨分推0.5~1分钟。
❖ 功效:调中和胃,理气止痛
精品ppt
18
第十步 按揉缺盆穴
❖ 一手半握拳,中指伸直,将中指指腹放在 对侧缺盆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以肩部有酸胀为佳。两侧交替进行。
❖ 功效:通经活络,解痉止痛。
精品ppt
19
十步推拿法注意事项
❖ 以上手法每天操作1~2次。在治疗前应明确 疼痛的原因,以排除按摩禁忌症。按摩时手 法操作宜轻柔,一般可缓解疼痛。
精品ppt
20
3、体针
❖ 取穴:主穴:照海、丘墟、曲池。 配穴:支沟、阳陵泉、华佗夹脊(病变相应节段)、
蠡沟。
❖ 治法 :主穴每次仅取一穴,效不明显者加配穴。照海,取双 侧,随吸气进针1寸~1.5寸,反复捻转结合提插,持续3分 钟~5分钟,施泻法,留针15分钟。丘墟穴,宜左病右取, 右病左取,针法同照海。曲池,取健侧穴,针剌得气后,以 小幅度高频率捻转,同时嘱患难与共者作深呼吸,并按摩患 处。留针15分钟。华佗夹脊,深刺使针感沿肋间神经放射, 只取患侧穴,施平补平泻法,余穴均取双侧,针法同照海。 每日l~2次。
❖ 功效:理气通腑,解痉止痛。
精品ppt
13
第五步 按揉曲池穴
❖ 将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曲池穴上,其余4指 附在肘后,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双手 交替进行。
❖ 功效:疏风通络,镇静安神。
精品ppt
14
第六步 合按内关、外关穴
❖ 将一手中指和拇指指腹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和 内关穴上,两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 双手交替进行。
精品ppt
7
1、穴位及指压法
❖ 在手背距横纹三指幅处有“外关”。在小脚 趾和第四趾之间用指尖向上搓,到了尽处就 是“临泣”穴。指压时只要在这两处穴位上, 一面缓缓吐气一面轻压6秒钟,左右各按10次 就能去除疼痛。指压前先用温湿布覆盖患处, 可以增加疗效。
精品ppt
8
2、十步推拿法
❖ 预备式
❖ 推擦大椎穴
精品ppt
3
三、临床表现
❖ 肋间神经痛发病时,可见疼痛由后向前,沿 相应的肋间隙放射呈半环形;
❖ 疼痛呈刺痛或烧灼样痛。 ❖ 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时疼痛加重。 ❖ 疼痛多发于一侧的一支、体格检查
❖ 胸椎棘突旁和肋间隙有明显压痛; ❖ 典型的根性肋间神经痛患者,屈颈试验阳性; ❖ 受累神经的分布区常有感觉过敏或感觉减退
❖ 将右手4指并拢,紧贴在大椎穴上,适当用力反 复推擦0.5~1分钟,至局部发热为佳。
❖ 功效:疏风散寒,调理肺气。
精品ppt
11
第三步 揉按肩井穴
❖ 将一手中指指腹放在对侧肩部肩井穴上, 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双肩交替进 行。
❖ 功效:放松肌肉,活血通络。
精品ppt
12
第四步 掐合谷穴
❖ 将一手拇指指尖按在另一手的合谷穴上, 其余4指附在掌心,适当用力掐压0.5~1 分钟,以有酸胀感为佳。双手交替进行。
❖ 功效:安神镇静,和胃理气
精品ppt
15
第七步 掌揉膻中穴
❖ 将一手掌掌根紧贴膻中穴,适当用力做顺时 针摩揉0.5~1分钟。以局部发热为佳。
❖ 功效:理气散淤,宽胸利膈。
精品ppt
16
第八步 分推胸肋间
❖ 双手指张开呈爪状,将指尖附于同侧胸骨旁 肋间处,适当用力从胸前正中线沿肋间向两 侧分推0.5~1分钟。
❖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 显效:疼痛减轻三分之二;
好转:疼痛减轻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无效:疼痛不明显。
精品ppt
21
4、拔罐
❖ 取穴
(1)主穴:阿是穴。 (2)配穴:内关、阳陵泉。 (3)阿是穴位置:疼痛最明显处。 ❖ 治法 ;令患者仰卧,先取配穴进行针刺,以捻转进针法刺内 关,待有感应后用提插法加大刺激量,使针感向上臂放射。 同时,患者行深呼吸,深刺阳陵泉,直透至阴陵泉。待有感 应后,用捻转法加大刺激量,使针感上通下达。留针30分 钟~5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然后于阿是穴,即疼痛 最明显处,常规消毒后,取皮肤针,由轻而重进行叩刺,叩 刺至皮肤发红,以闪火法或投火法吸附其上,或用真空拔罐 器吸拔。留罐10分钟~15分钟,待皮肤瘀血呈紫红色时取罐。 隔日治疗一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日~5日。
❖ 痰饮内停:咳嗽转侧、呼吸时牵引胸胁疼痛加剧,胁胁胀满,气息短促,呼吸困 难,苔薄白,脉沉弦或沉滑。
❖ 肝气郁结:胸胁满闷胀痛,疼痛每随情志变化而增减,或连及少腹,精神抑郁, 善太息,饮食减少,苔薄白,脉弦。
❖ 瘀血停着:胁肋部刺痛,固定不移,日轻夜重,痛处拒按,或胁下有痞块。舌质 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
肋间神经炎
精品ppt
1
一、概念
❖ 肋间神经痛又名肋间神经炎,是一组症状,指胸 神经根(即肋间神经)由于不同原因的损害 而产生的压迫,刺激,出现炎性反应,而出现以 胸部肋间或腹部呈带状疼痛的综合征。
精品ppt
2
二、发病机制
肋间神经痛分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 ❖ 由胸椎退变、胸椎结核、胸椎损伤、胸椎硬
脊膜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可继发 根性的肋间神经痛;肋骨、纵膈或胸膜病变 会继发干性的肋间神经痛。 ❖ 原发性的肋间神经痛少见。
等神经功能损害表现。
精品ppt
5
五、中医临床分型
❖ 寒滞肝脉:胁肋痛、腹冷或牵引前阴坠胀疼痛,遇寒则甚,得热则缓,形寒肢冷, 口淡不渴。舌质暗苔白滑,脉沉弦或弦紧。
❖ 肝经火盛:胁肋灼痛、或掣痛、烦躁易怒、头痛眩晕、口苦咽干、面红目赤、便 秘溲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 邪犯少阳:胁肋疼痛,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口苦,咽干, 目眩,舌淡苔白滑,脉弦。
❖ 肝胆湿热:胁痛口苦,或绞痛,心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或目黄身黄,或有 潮热,身热不扬,小溲黄赤,脉弦数或弦滑。
精品ppt
6
六、治疗措施
❖ 1、穴位及指压法 ❖ 2、十步推拿法 ❖ 3、体针 ❖ 4、拔罐 ❖ 5、皮肤针 ❖ 6、电针 ❖ 7、中医中药治疗 ❖ 8、其他措施
❖ 揉按肩井穴
❖ 掐合谷穴
❖ 按揉曲池穴
❖ 合按内关、外关穴
❖ 掌揉膻中穴
❖ 分推胸肋间
❖ 分推肋下
❖ 按揉缺盆穴
精品ppt
9
第一步 预备式
❖ 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 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 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 1~2分钟。
精品ppt
10
第二步 推擦大椎穴
❖ 功效:宽胸理气,缓急止痛
精品ppt
17
第九步 分推肋下
❖ 将双手4指并拢,分别放于同侧剑突旁,沿肋 骨分推0.5~1分钟。
❖ 功效:调中和胃,理气止痛
精品ppt
18
第十步 按揉缺盆穴
❖ 一手半握拳,中指伸直,将中指指腹放在 对侧缺盆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以肩部有酸胀为佳。两侧交替进行。
❖ 功效:通经活络,解痉止痛。
精品ppt
19
十步推拿法注意事项
❖ 以上手法每天操作1~2次。在治疗前应明确 疼痛的原因,以排除按摩禁忌症。按摩时手 法操作宜轻柔,一般可缓解疼痛。
精品ppt
20
3、体针
❖ 取穴:主穴:照海、丘墟、曲池。 配穴:支沟、阳陵泉、华佗夹脊(病变相应节段)、
蠡沟。
❖ 治法 :主穴每次仅取一穴,效不明显者加配穴。照海,取双 侧,随吸气进针1寸~1.5寸,反复捻转结合提插,持续3分 钟~5分钟,施泻法,留针15分钟。丘墟穴,宜左病右取, 右病左取,针法同照海。曲池,取健侧穴,针剌得气后,以 小幅度高频率捻转,同时嘱患难与共者作深呼吸,并按摩患 处。留针15分钟。华佗夹脊,深刺使针感沿肋间神经放射, 只取患侧穴,施平补平泻法,余穴均取双侧,针法同照海。 每日l~2次。
❖ 功效:理气通腑,解痉止痛。
精品ppt
13
第五步 按揉曲池穴
❖ 将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曲池穴上,其余4指 附在肘后,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双手 交替进行。
❖ 功效:疏风通络,镇静安神。
精品ppt
14
第六步 合按内关、外关穴
❖ 将一手中指和拇指指腹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和 内关穴上,两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 双手交替进行。
精品ppt
7
1、穴位及指压法
❖ 在手背距横纹三指幅处有“外关”。在小脚 趾和第四趾之间用指尖向上搓,到了尽处就 是“临泣”穴。指压时只要在这两处穴位上, 一面缓缓吐气一面轻压6秒钟,左右各按10次 就能去除疼痛。指压前先用温湿布覆盖患处, 可以增加疗效。
精品ppt
8
2、十步推拿法
❖ 预备式
❖ 推擦大椎穴
精品ppt
3
三、临床表现
❖ 肋间神经痛发病时,可见疼痛由后向前,沿 相应的肋间隙放射呈半环形;
❖ 疼痛呈刺痛或烧灼样痛。 ❖ 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时疼痛加重。 ❖ 疼痛多发于一侧的一支、体格检查
❖ 胸椎棘突旁和肋间隙有明显压痛; ❖ 典型的根性肋间神经痛患者,屈颈试验阳性; ❖ 受累神经的分布区常有感觉过敏或感觉减退
❖ 将右手4指并拢,紧贴在大椎穴上,适当用力反 复推擦0.5~1分钟,至局部发热为佳。
❖ 功效:疏风散寒,调理肺气。
精品ppt
11
第三步 揉按肩井穴
❖ 将一手中指指腹放在对侧肩部肩井穴上, 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双肩交替进 行。
❖ 功效:放松肌肉,活血通络。
精品ppt
12
第四步 掐合谷穴
❖ 将一手拇指指尖按在另一手的合谷穴上, 其余4指附在掌心,适当用力掐压0.5~1 分钟,以有酸胀感为佳。双手交替进行。
❖ 功效:安神镇静,和胃理气
精品ppt
15
第七步 掌揉膻中穴
❖ 将一手掌掌根紧贴膻中穴,适当用力做顺时 针摩揉0.5~1分钟。以局部发热为佳。
❖ 功效:理气散淤,宽胸利膈。
精品ppt
16
第八步 分推胸肋间
❖ 双手指张开呈爪状,将指尖附于同侧胸骨旁 肋间处,适当用力从胸前正中线沿肋间向两 侧分推0.5~1分钟。
❖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 显效:疼痛减轻三分之二;
好转:疼痛减轻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无效:疼痛不明显。
精品ppt
21
4、拔罐
❖ 取穴
(1)主穴:阿是穴。 (2)配穴:内关、阳陵泉。 (3)阿是穴位置:疼痛最明显处。 ❖ 治法 ;令患者仰卧,先取配穴进行针刺,以捻转进针法刺内 关,待有感应后用提插法加大刺激量,使针感向上臂放射。 同时,患者行深呼吸,深刺阳陵泉,直透至阴陵泉。待有感 应后,用捻转法加大刺激量,使针感上通下达。留针30分 钟~5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然后于阿是穴,即疼痛 最明显处,常规消毒后,取皮肤针,由轻而重进行叩刺,叩 刺至皮肤发红,以闪火法或投火法吸附其上,或用真空拔罐 器吸拔。留罐10分钟~15分钟,待皮肤瘀血呈紫红色时取罐。 隔日治疗一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日~5日。
❖ 痰饮内停:咳嗽转侧、呼吸时牵引胸胁疼痛加剧,胁胁胀满,气息短促,呼吸困 难,苔薄白,脉沉弦或沉滑。
❖ 肝气郁结:胸胁满闷胀痛,疼痛每随情志变化而增减,或连及少腹,精神抑郁, 善太息,饮食减少,苔薄白,脉弦。
❖ 瘀血停着:胁肋部刺痛,固定不移,日轻夜重,痛处拒按,或胁下有痞块。舌质 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
肋间神经炎
精品ppt
1
一、概念
❖ 肋间神经痛又名肋间神经炎,是一组症状,指胸 神经根(即肋间神经)由于不同原因的损害 而产生的压迫,刺激,出现炎性反应,而出现以 胸部肋间或腹部呈带状疼痛的综合征。
精品ppt
2
二、发病机制
肋间神经痛分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 ❖ 由胸椎退变、胸椎结核、胸椎损伤、胸椎硬
脊膜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可继发 根性的肋间神经痛;肋骨、纵膈或胸膜病变 会继发干性的肋间神经痛。 ❖ 原发性的肋间神经痛少见。
等神经功能损害表现。
精品ppt
5
五、中医临床分型
❖ 寒滞肝脉:胁肋痛、腹冷或牵引前阴坠胀疼痛,遇寒则甚,得热则缓,形寒肢冷, 口淡不渴。舌质暗苔白滑,脉沉弦或弦紧。
❖ 肝经火盛:胁肋灼痛、或掣痛、烦躁易怒、头痛眩晕、口苦咽干、面红目赤、便 秘溲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 邪犯少阳:胁肋疼痛,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口苦,咽干, 目眩,舌淡苔白滑,脉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