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探究报告
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一、实验目的
1、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 2、分辨血管的种类。
二、实验材料、用具
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 显微镜 培养皿 滴管 纱布
三、实验步骤
第一步:准备显微镜 第二步:包裹小鱼 第三步:安放观察 第四步:整理仪器
四、注意事项
1、操作显微镜的顺序:对光——放培养皿——低倍镜观察— —目标对准视野中央(载玻片盖着的尾鳍)。 2、培养皿中不能装入水,只要用湿润的纱布包裹住鱼即可。 不能连续的往纱布上滴水,水多了会影响观察。 3、鱼在培养皿中会跳动,应等鱼安定后再观察。 4、把尾鳍单层平铺,再盖载玻片。(不能让尾鳍重叠) 5、实验过程中要爱护小鱼。 6、观察后及时记录在任务卡中。
Hale Waihona Puke 思考:1.人手背上的一条条“青筋”是( B ) A.毛细血管 B.静脉 C.动脉 D.动脉和静脉 2.下列血管中,血流速度最快的是( A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无法判断 3.下面对人体的血管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动脉的血流速度最慢 B.动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C.毛细血管的管壁最厚 D.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共同构成血流的管道
• 血管好 寿命长 • 19世纪法国名医卡萨尼斯的名言“人与动脉同寿”
血管早期病变90%是可以逆转的
心情不好、熬夜、酗酒、暴饮暴食、口味大、 压力过大、运动少、急躁、要强、喜竞争
自测血管年龄
1、最近情绪感到压抑 2、对事情过于认真 3、爱吃方便食品、饼干或者点心 4、喜食肉类 5、缺少一定的锻炼 6、吸烟指数(=吸烟支数×吸烟年龄) ≥ 400 7、爬楼时会感到胸痛
血管年龄 -89、、实常经常常际觉丢年得三龄手落≥足 四5发,凉需、引麻木起重视!
10、血压偏高 11、胆固醇或者血糖值偏高 12、亲属中有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二、对光
低倍镜 左眼看 右眼睁 转反光 PS:当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而光线较弱时则用凹面镜
三、 观察 压标本 下镜筒 左眼看
上镜筒
达标检测
1、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 最细 , 流动,看到毛细血管_____ 血流速度______, 最慢 血细胞呈 单行 _______通过。
2、读图(箭头为血流方向):
图中A为静脉 血管;B为 动脉血管; C为 毛细 血管。 A B
C
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一 、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 左手托 略偏左 安完目镜安物镜
材料用具: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显微镜,培养 皿,棉絮,滴管,载玻片等
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1、用湿的棉絮将小鱼包裹起来,只 露出口和尾部。
思考:为什么要用湿的纱布包裹小鱼?
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
注意:鱼在培养皿中会跳动,应等鱼安定后再观察。
一、目的: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二、材料用具:人血的永久涂片,显微镜 三、方法步骤: 1.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 进行观察。 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注意对照下图,认识红细胞、白细胞, 比较它们的形态、大小和数量。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目的要求: 1、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 2、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 动情况。
讨论 • 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这些血管中血流速度一样吗? • 你能区别几种不同的血管吗?
实验结果:
⑴、血管的粗细是 不同的 ; ⑵、血液流动是有 方向的,血液 从 动脉血管流向毛细 血管;再汇 集到 静脉血管。 不同的 ⑶ 血液的流动速度是 _______.
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的进一步探究

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的进一步探究作者:罗益群沈勇兵来源:《中学生物学》2013年第04期摘要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从实验材料选择、材料处理、器材替换、图像共享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小鱼尾鳍血液流动实验探究实验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1.选题目的《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科书中有“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实验的目的是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该实验是初中生物中为数不多采用动物活体做为实验材料的实验之一,学生对此实验充满兴趣,课堂十分活跃。
但一堂课结束后,发现实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学生反映:①实验材料难找,即使找到小鱼,也容易在存放和实验过程中死亡;②实验过程不好操作,容易损坏实验器材;③实验现象不明显,部分实验小组难以看到血液流动,即使其他实验组能成功地观察到血液流动,由于显微镜一次只能容一人观察,难以实现图像共享,不方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指导学生生物兴趣小组对该实验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2.实验器材活的小鱼、显微镜、培养器、滴管、清水、棉花。
3.探究实施3.1实验材料的探究教材要求选用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
用什么样的小鱼好呢?小金鱼尾鳍色素浓,不容易辨认血液流动。
此实验开设时是春季,学校所在地又处于丘陵地区,鲫鱼等其他小鱼较少,一次要找到几百条大小符合实验要求的小鱼确实不容易。
通过市场观察和实际操作,笔者选用泥鳅。
泥鳅在本地分布广,栖息在河流、山塘、水库及水田的泥底,人们也常常在干燥稻田的软泥中捉到,现在人工养殖的也较多,市场上一年四季都能找到。
泥鳅个小,尾鳍薄而透明,含色素少,生命力强,耐寒,离水后用肠辅助呼吸而不易死亡,比小鱼更利于观察尾鳍血管和血管中血液流动情况。
实验中宜选每条重2-3g,长度为5-7cm、小于培养皿直径1cm左右的泥鳅,既经济合算,实验效果又好。
虽然蝌蚪也是该实验的好材料,但根据教学进度,实验时,蝌蚪还未大量出现。
《实验报告》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活动十 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活动十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实验准备一、实验目的1.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
2.进一步巩固分辨血管的种类的方法。
3.描述血液在不同类型血管中流动的情况。
二、实验材料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或载玻片、湿棉花(或湿纱布)。
实验过程一、方法步骤1.用湿棉花(或湿纱布)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尾部,放在培养皿或载玻片上,将尾鳍展开(如下图)。
2.在低倍镜下观察尾鳍内血管和血流情况。
观察后将小鱼放回鱼缸或水槽。
二、注意事项1.棉花(或纱布)要保持湿润,以免小鱼死亡。
2.如果选用培养皿,切忌不要加水,以免毁坏。
3.操作过程中不要伤着小鱼,实验完毕及时将小鱼放回鱼缸或水槽。
三、实验记录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四、实验结论根据实验记录情况,你得到的结论是:。
五、疑惑与讨论1.如何根据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和血管特点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2.红细胞是怎样在毛细血管中运行的?跟踪训练一、填空题1.体循环是指血液由流入,再流经、、,最后汇集到,流回的过程。
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血变成血。
2.肺循环是指血液由流入,再流经,最后由流回的过程。
血液经过肺循环后,由血变成血。
二、选择题1.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辨别毛细血管的依据是()A.管腔较小B.管腔较大C.血流方向D.管内红细胞呈单向流动2.体循环和肺循环汇合的部位是()A.主动脉 B.肺动脉C.肺部 D.心脏3.哈维是英国生理学家,他做了如下一个实验:他用丝带扎紧人的上臂时,发现丝带下方的静脉隆起而动脉却变得扁平;在丝带上方的动脉隆起而静脉扁平。
这一事实说明了()A.血流方向相反,动脉离心方向,静脉向心方向B.血流方向相反,动脉向心方向,静脉离心方向C.血流方向一致,静脉有静脉瓣所以隆起D.血流方向一致,动脉有动脉瓣所以隆起4.人体血液在各种血管中流动速度的大小关系是()A.静脉>动脉>毛细血管B.动脉<静脉<毛细血管C.动脉>静脉>毛细血管D.动脉=静脉=毛细血管5.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
观察小鱼尾鳍中血液流动现象(刘为民 育才学校)

实验目的: 1.观察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现象; 2.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 3.描述血液在不同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观察材料
小活鱼
草金鱼、麦穗鱼、泥鳅、蝌蚪
1
草金鱼
2 3 4
浅色草金鱼(尤其是白色个体)尾鳍内色 素细胞少,对观察的干扰小。 小血管密集度比大多数野生鱼类要略多, 观察效果较好。 但个体往往偏大,观察时材料放置较麻烦。
观察小鱼尾鳍内 血液流动现象
北京市育才学校 刘为民
概念落实 实验目的 观察材料选择 操作注意事项 观察要求
概念落实
本实验相关内容涉及一级主题中的“生物圈中的 人”。 相关重要概念:血液循环系统包括 心脏、动脉、静 脉、毛细血管和血液,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 化碳、营养物质、废物和激素等物质。 本实验要解决的内容: 1.血管包括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血液在流动中由小动脉经毛细血管流入小静脉; 3.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具有各自的特点。
2 3
蝌蚪
蝌蚪鳍内没有鳍条,一方面避免了鳍条对观察 的干扰;另一方面,也不会像鱼类那样小动脉 和小静脉沿鳍条分布,毛细血管连于其间,而 是小血管交织成网状,微循环状况更近似于人 体内的情况。鳍膜内小血管密集度大于大多数 鱼类,便于寻找和观察。 耐受离水能力较强,但耐受机械挤压能力差, 操作时需注意。
麦穗鱼
麦穗鱼容易获得,尾鳍内色素细胞较少。
但小血管密集度较小,观察部位的寻找较难。
易受环境影响,离水、温度变化、外力挤压等 都会影响尾鳍微循环的进行。操作时需注意, 避免对其强烈刺激。 抗离水的能力较差,实验操作时间受到限制。
1
2
1
泥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泥鳅容易获得,尾鳍内小血管密集度明显 大于大多数鱼类,便于寻找和观察。 抗逆性强,可耐受长时间离水,在保持体 表湿润的情况下,离水数小时而能保持存 活,可在实验中连堂使用。 但活动能力强,在实验中难以固定位置, 不便于材料的处置。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原理(一)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原理(一)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简介在生物学研究中,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是一项常用的实验方法。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鱼类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了解血液在动物体内的运输方式。
本文将从浅入深地解释相关原理。
实验步骤1.选取一条小鱼,将它固定在显微镜的平台上,确保尾鳍暴露在观察范围内。
2.使用显微镜调整焦距和放大倍数,以便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3.使用一根细微的玻璃毛细管,轻轻穿刺小鱼尾鳍的下表皮,将毛细管插入血管中。
4.观察毛细管内的血液流动以及血管的构造情况。
原理解释循环系统基本原理在动物体内,循环系统负责将氧气、营养物质和其他必需物质输送到各个细胞,并将代谢产物带回排泄器官。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液和血管组成。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的运动推动血液流动,血液通过血管沿着一定的路径流动。
血管的构造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动脉将氧气和养分丰富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组织和器官,静脉将含有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从组织和器官带回心脏,而毛细血管则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连接通道。
毛细血管壁十分薄,方便更好地与周围组织交换物质。
血液的流动原理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受到两个主要力量的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以及血管壁的弹性。
心脏的收缩使得血液被推送到血管中,血管壁的收缩和扩张则帮助维持血液的流动。
此外,血液中的细胞和质子也对血液的流动起到一定的阻力和推动作用。
实验结果与启示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我们可以发现血液在毛细血管中的缓慢流动,这是因为毛细血管的直径非常小,血管壁与血液中的细胞紧密接触,增加了血液与周围组织交换物质的机会。
这个实验也启示我们,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密切联系,只有心脏、血液和血管的协同工作,才能保证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养分供应。
结论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鱼类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血液在动物体内的运输方式。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原理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原理以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原理为标题,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鱼类的循环系统以及血液在身体中的运输作用。
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包括显微镜、载玻片、封口胶带、小鱼、盐水和荧光染料。
首先,我们将小鱼放入盐水中,使其适应新的环境。
然后,我们将小鱼取出并用封口胶带固定在载玻片上,确保尾鳍暴露在外。
接下来,我们需要准备荧光染料。
荧光染料可以帮助我们观察血液在小鱼尾鳍内的流动情况。
将荧光染料溶解在适量的水中,然后将溶液滴在小鱼尾鳍上。
荧光染料会迅速被小鱼吸收,并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传输到尾鳍。
现在,我们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了。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调整合适的倍率和焦距。
通过观察显微镜镜片下的图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观察时,我们会发现血液在小鱼尾鳍内形成了一个血管网络。
血液从一个血管进入另一个血管,同时在血管之间形成连接。
这个血管网络的存在使得血液可以顺畅地流动,并将养分和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注意到血液的流动速度。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非常迅速,这是因为鱼类的循环系统相对较简单,血液不需要经过心脏等器官来进行加压。
因此,血液在小鱼尾鳍内的流动速度较快。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鱼类的循环系统以及血液在身体中的运输作用。
同时,这个实验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除了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其他与循环系统相关的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观察血液在不同部位的流动速度是否有差异,或者探究不同荧光染料对血液流动的影响等等。
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鱼类的循环系统以及血液在身体中的运输作用。
这个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已经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巩固学生显微镜的操作技能,并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完成实验来感知血管的不同种类和血液的不同流动情况,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是每年初中会考必考内容。
在此次实验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兴趣和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目的要求】1、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2、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3、画出三种血管的示意图4、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注意事项】(1)为了控制小金鱼的跳动,最好用浸湿的棉絮从小鱼头部的鳃盖、躯干部一直包裹到尾鳍,只露出口和尾鳍。
(2)小鱼在培养皿中会跳动,应等鱼安定后,将载玻片盖在尾鳍上3)观察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应适量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滴水过多,影响观察),让鱼鳃始终保持湿润,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
如果时间过长,可以把小鱼放回鱼缸,另取一条小鱼观察。
实验后,将小鱼放回鱼缸,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4)为了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实验中要时常注意用擦镜纸擦拭镜头(物镜)。
(5)做这个实验时,学生往往比较快地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并容易满足于这一点而不再深入比较不同的血管内血液流动的特点。
因此,教师在开展实验前可以先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本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特别要注意研究以下几个问题:①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这些血管中血流速度一样吗?②你能区别几种不同的血管吗?③管径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它最终又汇入什么血管中?(6)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观察到小鱼尾鳍的末端,这个地方容易找到毛细血管,它的内径只容许红细胞单行通过,便于识别。
然后,边观察边缓缓地移动培养皿,以便根据血流的情况分别找到小动脉和小静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塘中心学校七年级下册生物探究实验报告
姓名合作者班级日期
实验名称: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实验目的:1、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
2、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实验器材:显微镜,大号培养皿(10cm),棉絮(棉质小方巾或纸巾亦可),大烧
一、实验步骤
1.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鱼尾平帖在培养皿上,并在尾鳍上放载玻片。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低倍镜下观察鱼尾鳍血管内血液情况。
4.寻找鱼尾鳍中的三种血管(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5.换高倍目镜寻找毛细血管的起点和终点。
6.注意:①显微镜要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②实验过程中保持小鱼湿润。
二、记录
项目
管腔特点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其他情况血管类型
三、清洁、整理实验用具
1、将显微镜复原,放回显微镜箱。
2、将培养皿、滴管等冲洗干净并清洁实验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