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小知识

合集下载

粮食生产知识

粮食生产知识

粮食生产知识指南1. 种子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种子是粮食生产的关键。

在选择种子时,应考虑其抗病性、产量和品质。

同时,确保种子来源正规,避免购买假冒伪劣种子。

2. 土壤管理土壤质量对粮食生产至关重要。

保持土壤肥沃,通过合理轮作、绿肥种植、有机肥料施用等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

同时,注意土壤的酸碱度和排水性,确保土壤健康。

3. 种植技术合理的种植密度、播种深度和时间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

根据作物特性,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如穴播、条播或撒播。

掌握科学的种植间距,确保作物得到充足的光照和营养。

4. 施肥方法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合理施肥。

有机肥料能提供全面的营养,同时改善土壤结构。

但要注意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盐碱化或污染。

5. 灌溉技巧掌握正确的灌溉时机和水量对粮食生长至关重要。

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土壤湿度,合理安排灌溉。

既要避免干旱影响作物生长,也要防止水分过多导致根部腐烂。

6.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粮食生产的常见问题。

通过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合理轮作、增加有机肥等手段提高作物抗病性。

同时,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及时控制病虫害的蔓延。

7. 收获与储存适时收获是保证粮食质量的关键。

根据作物成熟度,选择合适的收获方式和时间。

储存粮食时,注意防潮、防虫和防霉变,确保粮食安全。

8. 农业政策与法规了解当地的农业政策与法规,如农业补贴、土地流转等,有助于更好地规划和管理粮食生产。

同时,遵守相关法规,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

9. 市场分析与销售掌握市场动态,了解粮食价格走势和市场需求。

通过多渠道销售,如农贸市场、电商平台等,提高粮食销售效益。

同时,关注国家对粮食产业的支持政策,争取相关补贴和优惠。

粮食小知识

粮食小知识

粮食小常识一、原粮1、原粮种类:原粮亦称“自然粮”。

一般是未经加工粮食的统称。

如稻谷、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谷子、蚕豆、豌豆等。

原粮一般都具有完整的外壳或保护组织,在防虫、防霉以及耐储性能方面都比成品粮高。

国家目前收购的大宗原粮有小麦、玉米、稻谷和大豆四类,平常称之为原粮的,大都指向这四类粮食。

2、粮食质量,粮食籽粒饱满,色泽气味正常,混在粮食中的绳头瓦片、秸秆泥土之类的杂质少,虫蚀的、发芽的、破损的、生霉的等受到危害的粮粒少,就是常说的好粮食。

我国粮食标准中小麦玉米都是采用容重定等,稻谷用出糙率也就是通常说的出米率定等;杂豆类一般用纯粮率定等。

容重定等就是用一种叫做容重器的仪器来测定粮食在一定容积内的重量,再根据重量大小定等。

不管用哪种方法定等,粮食籽粒饱满,水分底、受损粮粒少,杂质少,等级就高,质量也越好。

我国对小麦、玉米、稻谷和大豆的质量,在标准上分为5个等级。

一等质量最高,其他等级次之。

质量好的小麦,籽粒饱满、皮薄的,出粉率高,籽粒的面筋含量也高,蒸出的馒头体积大,有弹性,口感好,色泽好看,包成的饺子,下锅不破皮露馅,擀成的面条,筋道不断条,不糊汤;质量好的玉米籽粒饱满的,色泽好,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含量高,吃起来也香甜。

3、粮食储存,粮食讲究颗粒归仓,就是要把收获的粮食保管好。

储存粮食的总要求是不发生鼠害虫害,不生霉变质,色泽气味正常,粮食的营养损失少。

为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求储存容器隔热、防潮、密闭性好,存取方便。

过去农村常见的储粮装具有水泥柜、木柜、瓷瓮等。

近年来,国家粮食局推广实施的农户科学储粮示范工程,米用了新型彩钢板组合仓,这种储粮仓是由国家粮食局专门组织专家设计,经我省试点得到农户充分认可的一种新型储粮装具,由彩钢板制成,每个仓可装粮食1000公斤左右,能够满足3至5 口人的一年口粮留存需要。

这种储粮装具,不仅价格低、外形美观、操作简便,同时较好的解决了鼠害,虫害、密闭性问题,每年还可减少粮食的自然损耗达5刎上。

粮食食品安全知识

粮食食品安全知识

粮食食品安全知识
一、粮食采购
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粮食,确保来源可靠。

2. 查看产品标签,了解产品产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

3. 注意检查粮食是否有霉变、虫蛀等情况。

二、食品储存
1. 粮食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潮湿和高温。

2. 定期检查粮食的储存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3. 使用防潮、防虫、防腐等措施,确保粮食安全储存。

三、食品加工
1. 加工前应对粮食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污染物。

2. 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3. 加工后的食品应妥善保存,避免二次污染。

四、食品烹饪
1. 烹饪前应对食材进行充分清洗和处理。

2. 烹饪过程中要注意火候和时间,避免食物过熟或未熟。

3. 烹饪后的食物应妥善保存,避免细菌滋生。

五、食品食用
1. 食用前应注意检查食物的卫生状况和口感。

2. 遵循食品安全原则,适量食用各种食物。

3. 注意饮食均衡,搭配各种食物,保持身体健康。

六、食品废弃
1. 食品废弃前应妥善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2. 食品废弃后应及时清理,保持环境卫生。

3. 注意分类投放垃圾,促进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七、粮食安全监管
1. 加强粮食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2.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3.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粮食商品知识

粮食商品知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讲 粮食安全
• 5. 完善粮食储备体系 • ( 1)完善粮食储备调控体系。 • ( 2)优化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 • ( 3)健全储备粮管理机制。 • 6. 完善粮食加工体系 • ( 1)大力发展粮油食品加工业, 引导粮油食品加工业向规模化和
集约化方向发展。 • ( 2)积极发展饲料加工业。 • ( 3)适度发展粮食深加工业。 • 7. 引导科学节约用粮
返回
图 1-6 2013 年世界稻谷主要 生产国产量情况
返回
图 1-7 2013 年世界玉米产量 洲际分布情况
返回
图 1-8 2013 年世界玉米主要 生产国产量情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讲 粮食安全
• 二、粮食安全评价指标
• 1. 粮食自给率的水平 • 粮食自给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的粮食产量占当年粮食消费量的
比重。 通常情况 下 ,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自给率达到 100% 以上, 表明其处于完全自给的状态; 自给率在95% ~ 100% , 表明其处于基本自给状态; 自给率在 90% ~ 95% , 表明 其处于可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状态; 自给率低于 90% , 表明其 处于粮食供求风险较大的状态。
上一页
返回
图 1-1 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返回
表 1-1 2014 年我国各地区粮 食产量十强
返回
图 1-2 2003—2014 年我 国粮食总产量
返回
图 1-3 2013 年世界小麦产量 洲际分布情况
返回
图 1-4 2013 年世界小麦主要 生产国产量情况
返回
图 1-5 2013 年世界稻谷产量 洲际分布情况
上一页
返回

粮食宣传周小知识

粮食宣传周小知识

粮食宣传周小知识一、粮食定义与分类粮食是指植物性食品原料,包括谷物、豆类、薯类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粮食按其种类可分为谷物、豆类、薯类和其他杂粮等。

谷物主要包括稻谷、小麦、玉米等;豆类主要包括大豆、绿豆、红豆等;薯类主要包括马铃薯、红薯等。

二、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日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为应对全球粮食危机而设立的纪念日,定于每年的10月16日。

世界粮食日旨在提高人们对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促进各国政府和民间组织加强粮食安全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粮食危机。

三、中国粮食安全形势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对于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至关重要。

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粮食安全,包括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行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抗灾能力等。

同时,中国还积极推进粮食储备体系的建设,以确保在灾害等特殊情况下能够及时保障粮食供应。

四、粮食生产与保护粮食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而保护耕地和水资源是保障粮食生产的关键。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行绿色发展理念,提高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

同时,还加强了对转基因作物的监管,以确保粮食生产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五、粮食储藏与流通粮食储藏和流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

中国政府加强了对粮食储藏和流通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了粮食储存技术和流通效率。

同时,还加强了对粮食质量安全的监管,确保消费者能够购买到安全、可靠的粮食。

六、粮食健康饮食与营养粮食不仅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还富含各种营养素。

科学的饮食和营养搭配对于保障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中国政府加强了对健康饮食和营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鼓励人们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七、粮食节约与环保粮食节约和环保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广节约粮食、减少浪费的理念,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环保意识的普及和落实。

例如,在餐饮行业推行“光盘行动”,鼓励消费者减少浪费;在农业生产中推行有机肥料替代化学肥料等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储粮知识

储粮知识

储粮知识130问1、粮食籽粒的主要化学成份是什么?答:主要有糖类、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和酶等。

2、储粮害虫防治工作方针是什么?答: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3、粮食霉变的过程是生霉、初期变质和霉烂吗?答:不是。

粮食霉变的过程包括:初期变质,生霉和霉烂。

4、何为“双低储粮”?答:“双低储粮”是指低氧、低药。

5、完全变态昆虫分为哪四个发育阶段?答:完全变态昆虫有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4个发育阶段。

6、清洁卫生防治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方面工作?答:大致可分为清洁、消毒、改造、隔离等4个方面工作。

7、80%敌敌畏乳油用于空仓消毒时的用药剂量是多少?答:0.1—0.2g/m3。

8、粮食保管半年以上至一年内,自然损耗率规定是多少?答:不超过0.15%。

9、使用磷化铝等熏蒸剂熏蒸时,对仓房环境的要求是什么?答:密封严实。

10、请说出露天堆常规储粮的五个要点:答:抓好入库粮质、防虫防鼠、冬季通风、夏季控温和定期检测五个要点。

11、储粮发热的类型有哪些?答:局部发热、上层发热、下层发热、垂直发热、全仓发热。

12、磷化铝熏蒸时,每点投药量是多少?答:每点粮面施药不能超过150克,埋藏施药不能超过30克。

13、粮食保管时间在一年以上直至出库,保管自然损耗率累计不能超过多少?答:0.20%14、磷化铝熏蒸安全距离是多少?答:20米。

15、储粮害虫防治原则是什么?答:安全、经济、有效。

16、请说出粮堆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员分为几大类?答: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7、请问谷蠹的最适应温度是多少?答:32—35℃。

18、请问粮食发芽应具备哪些条件?答:必须有适宜的水分、氧气和温度,三个环境条件缺一不可。

19、什么叫粮食容重?答:粮食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

20、无害虫、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称为“四无”粮仓,正确吗?答:错,无霉变应为无变质。

21、请问诱发粮食局部发热的直接原因有哪些?答:漏雨、渗水、潮粮混装等。

粮食常识知识点总结

粮食常识知识点总结

粮食常识知识点总结1. 粮食的种类:粮食主要包括谷物、豆类和薯类。

谷物包括大米、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糜子、荞麦等;豆类包括黄豆、绿豆、大豆、花豆、红豆等;薯类主要是指马铃薯、甘薯等。

这些粮食种类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主食,但都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

2. 粮食的营养价值:粮食是人类主要的能量来源,它提供了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大米、小麦等谷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们主要的能量来源;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能够帮助人体补充营养;薯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有助于人体健康。

3. 粮食的种植和收获:粮食的种植需要合理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

一般来说,粮食的种植要求充足的阳光和适量的雨水,土壤要求肥沃、排水良好。

粮食的收获需要合理的农业技术和工具,以保证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4. 粮食的加工和储存:粮食的加工主要包括去壳、磨面、碾米等工艺,以便人们更好地食用。

粮食的储存需要合理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保证粮食的品质和食用安全。

5. 粮食的消费和利用: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利用粮食,主要包括食用、加工和制作各种食品。

人们需要合理饮食,避免浪费,提高粮食的利用率。

同时,人们还可以利用粮食制作各种食品,如面包、饼干、面条等,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总的来说,粮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之一,了解粮食的常识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粮食资源,提高粮食的利用率,减少浪费,从而更好地保障人类健康和生存。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珍惜粮食资源,适量饮食,避免浪费,共同保护我们的粮食资源。

粮食领域知识点归纳总结

粮食领域知识点归纳总结

粮食领域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粮食的概念和分类1. 粮食的概念:粮食是指人们用来生产食品、饲料、工业原料和种子的主要农作物,主要包括谷物、薯类、豆类和油料等。

2. 粮食的分类:(1) 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粱、大麦、燕麦等。

(2) 薯类:主要包括马铃薯、甘薯等。

(3) 豆类:包括大豆、黄豆、绿豆、豌豆、芸豆等。

(4) 油料:包括花生、菜籽、大豆等。

二、粮食的生产1. 粮食的生产关键因素:(1) 土地资源:粮食的生产需要充足的耕地资源,包括良好的土壤质量和适宜的气候环境。

(2) 种子资源:优质的种子对于粮食的生产至关重要,包括良种选育和良种推广。

(3) 技术手段: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对于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耕作、肥料、灌溉、植保和收获等方面的技术手段。

(4) 劳动力和资金:充足的劳动力和资金保障了粮食生产的顺利进行。

2. 粮食的生产方式:(1) 传统种植:主要依靠人工劳作进行种植和管理,生产效率较低。

(2) 现代化种植:借助机械化生产和科学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

三、粮食的贸易1. 粮食的国际贸易:(1) 出口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是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家,主要出口大豆、小麦、玉米等。

(2) 进口国家: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家是主要的粮食进口国家,主要进口大豆、小麦、大米等。

2. 粮食贸易的影响:(1) 促进了粮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2) 调节了全球粮食供需关系,保障了不同地区的粮食安全。

四、粮食的储存1. 粮食储存的重要性:(1) 保障粮食安全:储存是保障粮食品质和数量的重要手段,可以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

(2) 促进粮食流通:储存有效地调节了粮食的供需关系,稳定了粮食价格。

2. 粮食储存的方式:(1) 传统储存:主要包括地窖、晒场等方式,存在着粮食变质、腐烂的问题。

(2) 现代储存:主要包括仓储、冷藏等方式,能有效地保障粮食的品质和数量。

五、粮食安全1. 粮食安全的概念:粮食安全是指人们在充分获得营养食品的同时,不受食品质量和数量的影响,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食小常识一、原粮1、原粮种类:原粮亦称“自然粮”。

一般是未经加工粮食的统称。

如稻谷、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谷子、蚕豆、豌豆等。

原粮一般都具有完整的外壳或保护组织,在防虫、防霉以及耐储性能方面都比成品粮高。

国家目前收购的大宗原粮有小麦、玉米、稻谷和大豆四类,平常称之为原粮的,大都指向这四类粮食。

2、粮食质量,粮食籽粒饱满,色泽气味正常,混在粮食中的绳头瓦片、秸秆泥土之类的杂质少,虫蚀的、发芽的、破损的、生霉的等受到危害的粮粒少,就是常说的好粮食。

我国粮食标准中小麦玉米都是采用容重定等,稻谷用出糙率也就是通常说的出米率定等;杂豆类一般用纯粮率定等。

容重定等就是用一种叫做容重器的仪器来测定粮食在一定容积内的重量,再根据重量大小定等。

不管用哪种方法定等,粮食籽粒饱满,水分底、受损粮粒少,杂质少,等级就高,质量也越好。

我国对小麦、玉米、稻谷和大豆的质量,在标准上分为5个等级。

一等质量最高,其他等级次之。

质量好的小麦,籽粒饱满、皮薄的,出粉率高,籽粒的面筋含量也高,蒸出的馒头体积大,有弹性,口感好,色泽好看,包成的饺子,下锅不破皮露馅,擀成的面条,筋道不断条,不糊汤;质量好的玉米籽粒饱满的,色泽好,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含量高,吃起来也香甜。

3、粮食储存,粮食讲究颗粒归仓,就是要把收获的粮食保管好。

储存粮食的总要求是不发生鼠害虫害,不生霉变质,色泽气味正常,粮食的营养损失少。

为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求储存容器隔热、防潮、密闭性好,存取方便。

过去农村常见的储粮装具有水泥柜、木柜、瓷瓮等。

近年来,国家粮食局推广实施的农户科学储粮示范工程,采用了新型彩钢板组合仓,这种储粮仓是由国家粮食局专门组织专家设计,经我省试点得到农户充分认可的一种新型储粮装具,由彩钢板制成,每个仓可装粮食1000公斤左右,能够满足3至5口人的一年口粮留存需要。

这种储粮装具,不仅价格低、外形美观、操作简便,同时较好的解决了鼠害,虫害、密闭性问题,每年还可减少粮食的自然损耗达5%以上。

粮食也是生命体,密闭不仅能防鼠害,而且能减少仓内含氧量,进而抛光、呼吸和虫害的繁殖,一般空气含氧量在21%,当含氧量降到8%时,仓虫不能繁殖,降到2%时,仓虫就会死亡。

低氧富氮储粮技术已在大型粮库运用,成为现代低碳环保绿色储粮的应用技术之一。

其次,要低温低水。

安全储存小麦水分应小于12%,大体掌握用牙咬10粒,有2-3粒声响不脆时即可,玉米13%,取10粒用手指甲压胚部,感觉有1-2粒有较软感觉时即可。

多年储存粮食发现,储粮害虫,在温度低于4℃时有的会死亡,当温度在 8-20℃时开始生长发育;25℃时繁殖最快;35℃时生长开始受到抑制,50℃时害虫都会死亡,因此,储存粮食的温度最好在20℃以下。

小麦属于耐高温的品种,新收获的小麦可以利用夏季的高温天气,把小麦晒到50℃左右时趁热入仓,既可杀虫防虫,还可以促进后熟,改善小麦品质。

第三,减少破损粒。

这类粮粒易受微生物和害虫的侵害,易吸潮而导致粮堆发热,结露而霉变。

因此粮食水分低,杂质、不完善粒越少,粮食越容易保管,也就是说粮食要干、净、饱,才能安全保管。

国家标准规定在收购时小麦水分小于12.5%,玉米小于14.5%,杂质小不超过1%,超过这个规定的粮食,企业就要进行整理,使之达到标准要求,所发生的费用就要在收购时预先扣除,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扣价或扣量的解决办法。

二.成品粮。

1、成品粮种类。

成品粮是由原粮经加工而成的符合一定标准的成品粮食的统称。

亦称“加工粮”,是“原粮”的对称。

原粮经过加工脱去皮壳或磨成粉状的粮食有面粉、大米、玉米粉、小米等。

由于原粮品种及品质不同,成品粮出品率也不相同,一般的转换率大约在70%~80%左右。

现成品粮多指小麦粉和大米。

2、面粉2.1小麦粉种类。

面粉在国家标准里称为小麦粉,它是我国北方居民主食原料。

通用性小麦粉有特制一等粉、特制二等、标准粉和普通粉,商品名有时也称为雪花粉、特制粉、精粉、全麦粉等;专用性小麦粉有高筋小麦粉、低筋小麦粉、面包用小麦粉、面条用小麦粉、饺子用小麦粉、馒头用小麦粉、发酵饼干用小麦粉、酥性饼干用小麦粉、蛋糕用小麦粉、糕点用小麦粉、自发小麦粉、小麦胚粉等。

2.2小麦加工。

实际是将小麦粒中的胚乳(麦心)与麦皮(果皮和种皮)和胚分离,并研磨成粉的过程。

小麦经过三道筛理及风选设备处理后,除去其中的绳头、瓦片、秸秆、皮壳、土杂,通过打麦设备去掉麦毛及腹沟中的尘土、并肩泥土,再经去石、去磁、精选、加水润麦后入磨粉机研磨,通过筛理分级、清粉、刷麸等工序,使皮、心、渣料分离并分别研磨制粉,再通过配粉达到成品小麦粉质量要求。

小粉厂生产的面粉有时牙碜主要是清理工艺效果不佳,混在小麦中的土石没有完全去除所致。

2.3面粉不是越白越好。

我国居民追求小麦粉面白,似乎越白面食越好,面粉质量就越高,其实不然。

面粉的颗粒大小、本身含有的色素、储存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混进去的小麦外皮都会影响面粉粉色,但这些并不影响它的质量。

小麦粉在磨制过程中,取自小麦籽粒的胚乳(磨面时去掉了麦粒的其他部分——果皮、种皮、胚等组织,就是通常所说的麸皮),而胚乳是个由淀粉和蛋白质组成的营养储存仓库,面粉的颜色,一般来说,面粉颗粒越细,对光线的反射效果越好,在视觉上就显得更白。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小麦胚乳都能磨得一样细,这跟其中的蛋白含量密切相关。

蛋白质含量越高,面粉颗粒就越不容易被磨细,面粉自然就显得黑了。

通常在相同工艺下,含蛋白高的硬粒小麦粉比软粒小麦粉要来得黑一些。

除了颗粒度的影响,小麦胚乳本身还含有一些色素,如叶黄素,胡萝卜素等。

新面粉微黄的色泽,就是因为这些物质引起的。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物质会逐渐降解。

在存放一段时间后的面粉“后熟”就找不到这种特别的色泽了。

小麦胚乳中还潜藏着不安定分子--多酚氧化酶(PPO)。

它会把接触到的无色的酚类物质变成黑色的“颜料”。

面粉中的多酚氧化酶也会转化酚类物质,这也是造成面粉、面条越放越黑的重要原因。

当然,影响面粉的因素还不光是小麦胚乳本身,小麦外皮的颜色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特别是红粒小麦的外皮,会破碎成带颜色的小颗粒(被称为“麸星”),如果筛分时过枯,麸星就会让进入面粉而变黑。

相较而言,白粒小麦的外皮即使混入面粉,影响也比较小。

在我国,白粒小麦的收购价要面粉实际上,红粒小麦的蛋白质含量通常会更高,它们也是目前国际上种植面积最大的种类。

2.4面包粉、面条粉、饺子粉、馒头粉、饼干粉的区别。

这几种面粉都属专用粉范畴,其主要区别在于根据蒸煮食品的特性及感官品尝,制做食品的原料--面粉,要求其内在的面筋质量和数量不同。

如面包粉要求湿面筋含量高、同时还要求湿面筋筋力高,其他质量指标也要好,通常面包粉要求湿面筋30%-33%之间,粉质曲线稳定时间7-10min;面条粉要求湿面筋在26%~28%之间,粉质曲线稳定时间3-4min;饺子粉要求湿面筋在28%~32%之间,粉质曲线稳定时间大于或等于3.5min;馒头粉要求湿面筋在25%~30%之间,粉质曲线稳定时间大于或等于3min;发酵饼干粉要求湿面筋在24%~30%之间,粉质曲线稳定时间大于或等于3.5min。

一般来说,饺子粉不宜做面包,饼干粉不宜包饺子。

2.5、面粉储存。

面粉是供直接食用的成品粮,在家庭多数袋装储藏。

由于粉粒细小,活化面积大,空隙小,极易结块成团,吸湿发热霉变,严重时会酸败变苦。

针对这些特点,保存面粉首要是严格控制小麦粉的水分,密封防潮。

打开后应存放于通风较好环境,切忌与有异味的物品堆放在一起,以免吸附异味。

存放环境要洁净,便可减少害虫的滋生,微生物的繁殖,进而减低面粉受污染的机会。

最好离墙离地,减少受潮、虫鼠的侵害。

另外,面粉不耐储藏,家用一次不宜购买太多。

3.大米3.1大米的种类。

从粒形上分为籼米、粳米和糯米;从食用品质上分为普通大米和优质大米。

从种植环境及加工过程上分为绿色大米和有机大米。

绿色大米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识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有时称之为“生态食品”、“自然食品”、“蓝色天使食品”、“健康食品”等;有机大米主要特点来自于生态良好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加工,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化学防腐剂等合成物质,也不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有机大米是原料来自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和安全环保的生态食品。

我国的大米质量等级分为4级,一级加工精度最高,四级最低。

优质大米分为三级。

3.2稻谷加工,实际就是脱去稻谷谷壳(颖壳)和皮层(糠层)的过程。

稻谷经过筛理风选、去石、磁选、除稗,去掉秸秆、稻穗、绳头瓦片、稻壳、并肩石及杂草种子,经过砻谷(脱壳),谷糙分离,碾米、擦米、白米分级、色选、抛光等工序达到等级不同的大米质量标准。

3.3大米并非“越亮越好”。

目前国内大型米厂在加工精米过程中,一般都要经过低温烘干、除尘、除石、砻谷、碾米、磁选、色选等数十道工序,其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抛光。

其实,抛光环节的目的之一是去除大米表面的糠粉,主要起到的是“美容”效果。

新米经过打磨、抛光后,其表面会光透润滑,会有个好的卖相。

抛光既不能让大米更有营养,也不会提高大米的内在品质。

实际上,稻谷储藏较长时间以后,米的表面原有的正常光泽会逐渐消失。

陈米经过抛光后,米变得光亮许多,跟新米色泽接近,就有鱼目混珠之嫌。

好在这些抛光处理多是用抛光机进行机械抛光,如果是使用植物油甚至是添加剂进行抛光,不光会导致大米品质的改变,还会让本来可以食用的大米变成“毒大米”。

3.4如何选大米.眼睛看包装:在购买包装大米时,首先应查看包装上标注的内容。

包装上必须标注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企业面粉经销企业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QS标志等。

认真看色形:安全的大米颗粒大小均匀、丰满光滑,有光泽。

如果米粒颜色不正常,如显出青绿色或色泽暗淡、凹陷处有黄色或淡黑色污点、芽胚部白色成分少等,有可能是掺油米或陈米。

用手反复搓:选购大米前,请注意洗净手,不要擦任何护手霜。

然后将手在米袋中上下反复插几次,如果手上留有米粉、糠皮等杂物,是正常米;如果手上光滑、油腻、发亮、无粉末,就可能是掺油大米。

细看芽胚根:信手抓取一小撮米,观察大米芽胚根部的白色凹陷部分,若大部分为白色粉状,边缘清楚的,就是正常大米;若仅有很少的几粒米为白色,其余的颜色暗淡,边缘不清,有黑色、黄色污点的,不是陈米就是掺油大米。

哈口热气闻:手中取少量大米,向大米哈一口热气或用手摩擦发热,然后立即嗅其气味,安全的大米具有清香味,无异味。

3.5大米储存。

大米由于胚乳直接暴露在外,易受外界湿热等不良条件的影响,容易吸湿引起发热,同时大米不能骤冷骤热,不宜高温烘干和日光曝晒,否则会造成大量爆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