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检查表法
scl安全检查法

scl安全检查法
安全检查表法(SafetyCheckList,缩写SCL)是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主要是依据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国家、地方的相关安全法规、规定、规程、规范和标准,行业、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2.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
3.行业及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特别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引发事故的各种潜在不安全因素及成功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成功经验。
4.系统安全分析的结果,如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找出的不安全因素,或作为防止事故控制点源列入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法适用于工程、系统的各个阶段,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最基础、最简便、广泛应用的系统危险性评价方法。
安全检查表法

缺点
检查项目可能 遗漏
检查结果可能 受主观因素影
响
检查标准可能 不够明确
检查过程可能 耗时较长
安全检查表法与其他安全管 理方法的比较
第六章
与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法的比较
安全检查表法:通过检查表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法:通过辨识危险源,评估风险,制定控制措施
区别:安全检查表法侧重于现场检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法侧重于风险评估和控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自动化检查: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 安全检查,减少人工操作,降低成 本
智能预警: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 提前预表: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安全检查表的电子化和智能化
远程检查: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安全检查和实时监控
智能分析: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安全检查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提高检查效 率和准确性
检查人员按照检查表逐项进 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检查结果记录在检查表上, 便于后续分析和改进
检查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 人员,以便及时整改和处理
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收集检查数据:收 集检查过程中发现 的问题、隐患和整 改建议
分析检查结果:对 收集到的数据进行 分类、整理和分析, 找出问题点和隐患 点
集成化平台:建立统一的安全检查平台,实现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安全检查数据共享 和协同管理
标准化发展
制定统一的安全检查表标准,提高检查效率和质量 建立安全检查表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 开发智能化安全检查表系统,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加强安全检查表法的培训和推广,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其他领域
建筑行业:建筑工 地的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表(SCL)法知识

为了系统地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表就叫作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及时发现并制止违章行为的一个有力工具。
由于这种检查表可以事先编制并组织实施,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应用以来已发展成为预测和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
系统的设计、验收、运行、管理阶段以及事故调查过程,应用十分广泛。
1.1安全检查表的优缺点:①能够事先编制,故可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来编写,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至于漏掉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②可以根据规定的标准、规范和法规,检查遵守的情况,提出准确的评价;③表的应用方式是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刻,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
表内还可注明改进措施的要求,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检查改进情况;④简明易懂,容易掌握;⑤只能作定性的评价,不能给出定量评价结果;⑥只能对已经存在的对象评价。
1.2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①检查表的编制系统全面,可全面查找危险、有害因素,避免了传统安全检查中易遗漏、疏忽的弊端;②检查表中体现了法规、标准的要求,使检查工作法规化、规范化;③针对不同的检查对象和检查目的,可编制不同的检查表,应用灵活广泛;④检查表简明易懂,易于掌握,检查人员按表逐项检查,操作方便可用,能弥补其知识和经验不足的缺陷;⑤编制安全检查表的工作量及难度较大,检查表的质量受制于编制者的知识水平及经验积累。
1.3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主要包括四个操作步骤:收集评价对象的有关数据资料;选择或编制安全检查表;现场检查评价;编写评价结果分析。
编制安全检查表应收集研究的主要资料:①有关编制、规程、规范及规定;②同类企业的安全管理经验及国内外事故案例;③通过系统安全分析已确定的危险部位及其防范措施;④装置的有关技术资料等。
安全检查及安全检查表法SCL全解

安全检查及安全检查表法SCL全解什么是安全检查?安全检查是一项评估工作场所安全风险的过程。
常见的安全检查包括对设备、工具、环境、程序以及员工进行评估,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安全检查可以是内部检查,由公司员工或安全主管进行,也可以是由第三方安全专家进行的外部检查。
安全检查通常包括以下要素:1. 检查工作场所的危险点和安全风险2. 确认是否存在合适的安全设备和工具3. 特别注意机器安全和电气安全4. 评估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培训需求5. 评估应急预案和安全手册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了确保安全检查得到充分开展和准确评估,使用安全检查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强准确性。
什么是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是一个用于记录安全检查结果的文件或表格。
它列出了所有应该检查的安全方面,包括机器安全、电气安全、环境安全等。
通过使用安全检查表,可以准确地记录安全问题和违反安全规定的情况,还可以记录应该采取的纠正措施。
安全检查表包括以下要素:1. 工作场所信息:包括工作场所的名称、地址、联系人等基本信息。
2. 检查人员:记录进行安全检查的人员,以及他们的职务和签名。
3. 检查时间和频率:记录检查的日期和时间,以及规定的检查频率。
4. 检查对象:记录检查的对象,包括设备、工具、环境和程序。
5. 检查结果:记录检查结果,包括发现的安全隐患和违规行为。
6. 纠正措施:记录应采取的纠正措施,以确保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7. 备注:记录其他相关信息,如采取纠正措施的方式和进展情况。
什么是安全检查及安全检查表法(SCL)?安全检查及安全检查表法(SCL)是一种组织和管理安全检查和安全检查表的系统。
该系统涵盖了从准备、实施到审查整个安全检查过程的各个方面。
SCL包括以下要素:1. 准备:确定检查的目的、范围和方法,确定检查人员和检查的时间表和频率。
2. 实施:对要检查的安全方面进行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和纠正措施,并把结果反馈给相关人员。
3. 审查:对SCL进行定期审查,以确保它仍然有效且符合最新的安全要求。
分析及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SCL)法

分析及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SCL)法为了系统地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表就叫作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及时发现并制止违章行为的一个有力工具。
由于这种检查表可以事先编制并组织实施,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应用以来已发展成为预测和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
1.安全检查表的优缺点:(1)能够事先编制,故可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来编写,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致于漏掉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2)可以根据规定的标准、规范和法规,检查遵守的情况,提出准确的评价;(3)表的应用方式是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刻,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
表内还可注明改进措施的要求,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检查改进情况;(4)简明易懂,容易掌握;(5)只能作定性的评价,不能给出定量评价结果;(6)只能对已经存在的对象评价。
2.安全检查表的编制安全检查表应列举需查明的所有会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因素。
它采用提问的方式,要求回答“是”或“否”。
“是”表示符合要求,“否”表示存在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所以在每个提问后面也可以设改进措施栏。
每个检查表均需注明检查时间、检查者、直接负责人等,以便分清责任。
安全检查表的设计应做到系统、全面,检查项目应明确。
编制安全检查表主要依据是:(1)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国家及有关部门发布了各类安全标准及有关的文件,这些是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一个主要依据。
为了便于工作,有时将检查条款的出处加以注明,以便能尽快统一不同意见。
安全检查表法(SCL)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S)评价记录单位:龙口滨港液体化工码头有限公司岗位:巡检班风险点(区域/装置/设备/设施)名称:螺杆泵 No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或车间主任。
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单位:龙口滨港液体化工码头有限公司岗位:巡检班、发油班风险点(区域/装置/设备/设施)名称:输油管道 No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或车间主任。
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单位:龙口滨港液体化工码头有限公司岗位:巡检班、发油班风险点(区域/装置/设备/设施)名称:阀门 No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或车间主任。
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单位:龙口滨港液体化工码头有限公司岗位:计量班风险点(区域/装置/设备/设施)名称:化验设备 No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或车间主任。
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单位:龙口滨港液体化工码头有限公司岗位:发油班、巡检班风险点(区域/装置/设备/设施)名称:伴热系统 No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或车间主任。
安全检查表法(SCL)进行危险源辨识时按照单元或装置进行划分列出设备设施清单同一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遵循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动态循环模 式。 答案:正确
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时作业活动的划分按岗位工作任务和作业流程进行划分,填 入《作业活动清单》。 答案:正确
安全检查表法(SCL)是以经验为主的方法,便用其进行危险源辨识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检查表编制人员的专 业知识和经验水平,如果检查表不完整,评价人员就很难对危险源作有效的分析。
答案:正确
安全检查表法(SCL)进行危险源辨识时按照单元或装置进行划分,列出设备设施清单, 同一单元或装置内介质、型号相同的设备设施可合并,不同介质的设备设施不可合并。 答案:正确
每一个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每年必须保持统一的标准,更新风险信息时,风险评价准则不 得更新。 答案:错误
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
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法是由一些对工艺过程、机械设备和作业情况熟悉并富有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经验的人员,事先对分析对象进行详尽分析和充分讨论,列出检查单元和部位、检查项目、检查要求、各项赋分标准、评定系统安全等级分值标准等内容的表格(清单)。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选择安全检查表
安全评价人员从现有的检查表中选取一种适宜的检查表,如果没有现成的安全检查表可用,分析人员必须编制合适的安全检查表。
(2)安全检查
对现有系统装置的安全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按检查表的项目条款对工艺设备和操作情况逐项比较检查。
检查人员依据系统的资料,对现场巡视检查、与操作人员的交谈以及凭个人主观感觉来回答检查条款。
当检查的系统特性或操作有不符合检查表条款上的具体要求时,分析人员应记录下来。
(3)得到评价结果
检查完成后,将检查的结果汇总和计算,最后列出具体的安全建议和措施。
对系统进行评价、验收时,对照安全检查表逐项检查、赋分,从而评价出系统的安全等级。
当安全检查表用于设计、维修、环境、管理等方面查找缺陷或隐
患时,可省略赋分、评级等内容和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编制安全检查表的难度和工作量大。
4.要有事先编制的各类检查表,有赋分、评级标准。
分析及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SCL)法
为了系统地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表就叫作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及时发现并制止违章行为的一个有力工具。由于这种检查表可以事先编制并组织实施,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应用以来已发展成为预测和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
4、系统安全分析的结果,如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找出的不安全因素,或作为防止事故控制点源列入检查表。
简介
编辑
安全检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潜在危险、督促各项安全法规、制度、标准实施的一个较为有效的工具。它是安全系统中最基本、最初步的一种形式。
历史
编辑
安全检查表是的产物。当时,20世纪30年代工业迅速发展时期由于安全系统工程尚未出现,安全工作者为了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日益增多的事故,运用系统工程的手段编制了一种检验系统安全与否的表格。系统工程广泛应用以后,安全系统工程开始萌芽时期,安全检查表的编制逐步走向理论阶段,使得安全检查表的编制越来越科学、全面和完善。它们的内容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编制的依据和方法不同;前者运用系统工程手段,后者源于安全系统工程的科学分析。
(3)安全检查表的类型为了使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的评价能得到系统安全程度的量化结果,有关人员开发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评价计值方法,根据评价计值方法的不同,常见的安全检查表有否决型检查表、半定量检查表和定性检查表三种类型。
①否决型检查表。否决型检查表是给定一些特别重要的检查项目作为否决项,只要这些检查项目不符合,则将该系统总体安全状况视为不合格,检查结果就为“不合格”。这种检查表的特点就是重点突出。
评价人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熟知国家及地方的安全评价法规、标准中规定的各类安全检查表,根据评价对象正确选择适宜的安全检查表。
2.安全检查表的编制
当无适宜安全检查表可选用时,安全评价人员应根据评价对象正确选择评价单元,一句法规、标准要求编制安全检查表。
(1)编制安全检查表应注意的问题编制安全检查表是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的重点和难点,编制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主要是依据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国家、地方的相关安全法规、规定、规程、规范和标准,行业、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2、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
3、行业及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特别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引发事故的各种潜在不安全因素及成功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成功经验。
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法(Safety Checklist Analysis,缩写SCA)是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适用于工程、系统的各个阶段,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最基础、最简便、广泛应用的系统危险性评价方法。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中“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现场检查表”属于此类型检查表。
②半定量检查表。半定量检查表是给每个检查项目设定分值,检查结果以总分表示,根据分值划分评价等级。这种检查表的特点是可以对检查对象进行比较。但对检查项目准确赋值比较困难。
安监管二字[2003]50号文《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生产现状评估工作的通知》中“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评估标准”属于此类检查表。
①检查表的项目内容应繁简适当、重点突出、有启发行性;
②检查表的项目内容应针对不同评价对象有侧重点,尽量避免重复;
③检查表的项目内容应有明确的定义,可操作性强;
④检查表的项目内容应包括可能导致事故的一切不安全因素,确保能及时发现各种安全隐患。
(2)编制安全检查表时评价单元的选择安全检查表的评价单元确定是按照评价对象的特征进行选择的,例如编制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检查表时,评价单元可分为安全管理单元、厂址与平面布置单元、生产储存场所建筑单元、生产储存工艺技术与装备单元、电气与配电设施单元、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单元、公用工程与安全卫生单元、消防设施单元、安全操作与检修作业单元、事故预防与救援处理单元和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单元等。
3.现场检查评价
根据安全检查表所列项目,在现场逐项进行检查,对检查到的事实情况如实记录和评定。
4.编写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检查的记录及评定,按照安全检查表的评价计值方法,对评价对象给予安全程度评级。定性的分析结果随不同分析对象二变化,但需作出与标准或规范是否一致的结论。此外,安全检查表分析通常应提出一系列的提高安全性的可能性途径给管理者考虑。
定义
编辑
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发现系统以及设备、机器装置和操作管理、工艺、组织措施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列成表格进行分析。
优点
编辑
1.安全检查表能够事先编制,可以做到系统化、科学化,不漏掉任何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为事故树的绘制和分析做好准备。
2.可以根据现有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等检查执行情况,容易得出正确的评估。
1.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最通用的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可适用于各类系统的设计、验收、运行、管理阶段以及事故调查过程,应用十分广泛。
1.1安全检查表的优缺点:
①能够事先编制,故可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来编写,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至于漏掉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
②可以根据规定的标准、规范和法规,检查遵守的情况,提出准确的评价;
3.通过事故树分析和编制安全检查表,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充分认识各种影响事故发生的因素的危险程度(或重要程度)。
4.安全检查表,按照原因实践的重要顺序排列,有问有答,通俗易懂,能使人们清楚地知道哪些原因事件最重要,哪些次要,促进职工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
(3)通过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都是安全检查表的内容。
(4)研究成果。在现代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很快,编制安全检查表必须采用最新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包括新的方法、技术、法规和标准。
安全检查表应列举需查明的所有会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它采用提问的方式,要求回答“是”或“否”。“是”表示符合要求,“否”表示存在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所以在每个提问后面也可以设改进措施栏。每个检查表均需注明检查时间、检查者、直接负责人等,以便分清责任。安全检查表的设计应做到系统、全面,检查项目应明确。
1.4选择指导性或强制性的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有关人员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根据系统或经验分析的结果,把评价项目及环境的危险集中起来,编制了若干指导性或强制性的安全检查表。例如日本劳动省的安全检查表、美国杜邦公司的过程危险检查表、我国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表、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现场检查表、加油站安全检查表、液化石油充装站安全评价现场检查表、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安全检查表等。
1.3安全检查表分析法主要包括四个操作步骤:收集评价对象的有关数据资料;选择或编制安全检查表;现场检查评价;编写评价结果分析。
编制安全检查表应收集研究的主要资料:
①有关编制、规程、规范及规定;
②同类企业的安全管理经验及国内外事故案例;
③通过系统安全分析已确定的危险部位及其防范措施;
④装置的有关技术资料等。
5.编制安全检查表主要依据:
(1)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国家及有关部门发布了各类安全标准及有关的文件,这些是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一个主要依据。为了便于工作,有时将检查条款的出处加以注明,以便能尽快统一不同意见。
(2)国内外事故案例。搜集国内外同行业及同类产品行业的事故案例,从中发掘出不安全因素,作为安全检查的内容。国内外及本单位在安全管理及生产中的有关经验,自然也是一项重要内容。
②检查表中体现了法规、标准的要求,使检查工作法规化、规范化;
③针对不同的检查对象和检查目的,可编制不同的检查表,应用灵活广泛;
④检查表简明易懂,易于掌握,检查人员按表逐项检查,操作方便可用,能弥补其知识和经验不足的缺陷;
⑤编制安全检查表的工作量及难度较大,检查表的质量受制于编制者的知识水平及经验积累。
③表的应用方式是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刻,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表内还可注明改进措施的要求,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检查改进情况;
④简明易懂,容易掌握;
⑤只能作定性的评价,不能给出定量评价结果;
⑥只能对已经存在的对象评价。
1.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①检查表的编制系统全面,可全面查找危险、有害因素,避免了传统安全检查中易遗漏、疏忽的弊端;
5.安全检查表可以与安全生产责任制相结合,按不同的检查对象使用不同的安全检查表,易于分清责任,还可以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检验。
6.安全检查表是定性分析的结果,是建立在原有的安全检查基础和安全系统工程之上的,简单易学,容易掌握,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为安全预测和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
缺点:1.只能做定性的评价,不能定量。
③定性检查表。定性检查表是罗列检查项目并逐项检查,检查结果以“是”“否"或"不适用"表示,检查结果不能量化,但应作出与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中具体条款是否一致的结论。这种检查表的特点是编制相对简单,通常作为企业安全综合评价或定量评价以外的补充性评价。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化企业安全性综合办法》中的检查表属于此类检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