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江油马角坝地区地质构造分析

合集下载

马角坝地质实习报告,交通位置图

马角坝地质实习报告,交通位置图

马角坝地质实习报告,交通位置图地质工程江油填图实习报告(孙xx)西南科技大学地质填图实习报告I四川江油让水地区地质填图实习报告摘要:地质填图是地质工作的基础,其内容包括了地质工作的许多基本方法,在各种地质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地质填图实习是在学完普通地质学、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的基础上,通过地质填图的全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基本层序、步骤以及数字化填图的理论与方法;学会对各类沉积岩的野外观察、鉴定和描述;初步掌握各类地质构造的野外观察、描述的方法;掌握岩石地层和填图单位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学会测制实测地层剖面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主要综合图件及地质报告的编制方法等??实习区地层区划属于扬子区,龙门山分区北段。

主要为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地层。

地层走向与区内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 沉积岩为测区仅有的岩石类型。

其中地层以上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碎屑岩次之。

沉积岩主要包括陆源碎屑岩、泥岩和碳酸盐岩??匡南地区,西北以江油为界,东南以香水断层为界,其间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向北西倾斜的断层和倒转褶皱组成典型的叠瓦式断褶皱层。

江油市断层西北盘为泥盆系,石炭系组成的唐王寨大向斜,香水断层东南盘为中,新生界组成的四川盆地。

区内褶皱﹑断裂多处可见被中侏罗统千佛崖组以不整合所覆盖??关键词:江油、实习、三叠系、地层、侏罗系、产状、构造、断层、褶皱、灰岩、白云岩、砂岩、砾岩.西南科技大学地质填图实习报告II目录第1章绪言 (1)1.1工作区域概述 (1)1.1.1地理位置及山川地势 (1)1.1.2交通情况行政区划 (1)1.1.3气候条件植被情况经济地理 (2)1.1.4工作区域露头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马角坝地质实习报告

马角坝地质实习报告

马角坝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时间:2021年7月5日到7月20日地点: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马角坝镇实习单位:四川省地质调查局实习人数:10人实习内容:马角坝镇地质勘查二、实习过程1.学习志愿在实习前,实习单位向我们介绍了马角坝地区的地质特征及勘查需要,我们对于即将展开的工作充满了向往。

2.前期调研在实习开始前,我们需要对于马角坝地区的地理、气候、建筑、民风民俗等信息进行了解和调研。

并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当地的习俗及风土人情。

3.实地勘查实习过程中,我们全程负责马角坝地区的地质勘查。

包括地质调查、地质测量、矿物鉴定、地面探查等配合工作。

这都需要我们与当地居民紧密配合,协调工作,做好防护工作。

4.勘查报告实习结束后,我们对于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撰写地质勘查报告,向实习单位提交。

三、实习感悟在实习期间,通过对于地区地质的了解和实地勘查,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地质勘查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实地勘查的压力和艰辛。

在这里,我们感谢实习单位对于我们实习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也感谢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

通过实习,我们不仅提高了自身专业知识的水平,也对于实际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相信这次实习对于我们的未来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

四、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不仅了解了地质勘查的工作内容和操作流程,也加深了对于该地区地质特征和矿藏分布的认知。

同时,实习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身体素质。

相信这次实习对于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马角坝地质实习报告

马角坝地质实习报告

马角坝地质实习报告第一篇:马角坝地质实习报告马角坝区域地质实习报告1序言1.1交通位置及地理概况1.1.1交通位置工区为四川江油市马角镇,距江油市57km,距成都市214km。

马角坝地区交通方便,宝成铁路自北向南纵贯该区,国道108线从东南缘穿过,北经广元出川,南经江油、绵阳可达成都。

区内有公路,北通雁门坝,西至澄水,南达文胜等乡镇。

山区有矿山公路和山间大道通行。

附马角坝交通位置图1-11.1.2自然地理马角坝地区位于龙门山系的前山带。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部为中山区,海拔>1200m,东南部为低山区,海拔<1000m。

工区最高点大圆包海拔1028m,马角镇海拔640m,切割一般为300-400m,属于浅切割区。

工区山系呈北东-南西走向,属于构造山系。

山间有马角坝、魏家坝等河谷平原。

工区河流属涪江水系,马角坝河自北向南流经工区;主要支流澄水在马角坝镇注入梓潼江。

河水的流量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夏天水流量多,冬天减少,属于典型的上游河流的特点。

工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1255ml,其中7-8月280ml,12月10ml。

日照充足,无霜期211天。

四季分明,冬天平均气温4-7º,夏天25º左右。

最低气温-3º,最高气温34.5º。

10月份降雨量74ml,气温8-25º,11月份降雨量25ml,气温2-21º。

1.1.3经济地理马角镇面积146.56km2,人口2.3万,其中农业人口为1.1万。

农业耕地1.18万亩,播种面积2.22万亩。

主要出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和蔬菜,年产粮食5300吨,农业总产值791万元。

马角镇以核桃、木耳、黄花为特色农产品。

马角镇有省、市属工矿企业和乡镇企业230多个,其中以水泥厂为主,还有锅厂、钢铁厂、磷肥厂、电石厂、砂厂等,工业总产值1.35亿元。

其中双马矿山是区内最大的企业,年产水泥100多万吨,双马水泥是四川的名牌产品。

马角坝地质实习分析报告

马角坝地质实习分析报告

马角坝区域地质实习报告1序言1.1交通位置及地理概况工区为四川江油市马角镇,距江油市57km,距成都市214km。

马角坝地区交通方便,宝成铁路自北向南纵贯该区,国道108线从东南缘穿过,北经广元出川,南经江油、绵阳可达成都。

区内有公路,北通雁门坝,西至澄水,南达文胜等乡镇。

山区有矿山公路和山间大道通行。

附马角坝交通位置图1-11.1.2自然地理,300-。

日照2.22万元。

187220、;将“广。

朱森、1942)首。

段片区。

1.3工作概况作为石油地质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古生物学》、《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的基础上,应该进行一次较完善的野外实习,以达到理论结合实际的目的。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完成地层系统的建立和岩石地层的划分,剖面的测制,化石、岩石标本的野外采集和观察研究,各种构造观测以及填制地质图工作,编制一些基本地质图件,掌握区域地质工作中的主要工作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实测地质剖面,明白如何进行地质点的观察、描述以及如何进行地质填图。

本次实习工作主要分为4个阶段。

分别为:野外踏勘,实测地层剖面,野外自由填图,室内资料整理和作图、编写实习报告。

工作计划安排合理,除去因天气、计算机考试原因稍有耽搁,工作进展还算顺利,各阶段填图任务基本完成。

附完成工作量表1-12地层2.1概述马角坝地区地层属扬子区龙门山分区,其东南紧邻四川盆地分区,该区出露地层有寒武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第四系。

其中泥盆系~中三叠统以海相碳酸盐岩建造广泛发育为特征,第四系以碎屑岩松散沉积为主。

由于工区内发育F1-F7及F2’北东-南西走向的逆断层,所以除石炭系地层较全外,其余地层皆出露不全。

工区地层基本为北东-南西走向,地层(S1-2h),)和嘉陵2-1 (S)粉砂质泥岩及;可见三叶虫、笔石等化石;中统顶部不全,未见顶底,工区可见厚度大于100米,分布于工区西北角,工区内与二叠系栖霞组为断层接触。

马角坝实习

马角坝实习

部,与沙窝子组整合接触(岩性分界)。
3、石炭系(C):
工区石炭系分2个组,以石灰岩为主,岩石类型 多样。在川西地区有代表性。本次工区在矿山梁~ 海豹山露头良好,可作重点观察与实测。 (1)总长沟群(C1-2Z,群的代号z用大写斜体) (相当于以前的大塘组):厚度100米,岩性:底 部为紫红色泥岩含鲕状赤铁矿,横向上有变化,之 上是“似瘤状”灰岩,含珊瑚化石;中部为泥晶、 球粒、鲕粒、核形石灰岩组成;上部由砾屑灰岩、 介壳灰岩、砂屑灰岩等组成的风暴岩序列,介壳层 主要为细线贝、长身贝组成。分布于工区西北角。 与下伏茅坝组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分界紫红色 泥岩分界标志)
三叠系飞仙关组断层接触。
2、泥盆系(D):
(2)沙窝子组(D3s):分为三段。
沙一段( D3s1 ),厚度约100米。岩性:灰、浅灰、 灰黄色厚层状白云岩为主,夹有灰岩、白云质灰岩。分布 于工区西北部,与观雾山组整合接触。(豹斑灰岩分界) 沙二段( D3s2 ),厚度约100米。 岩性:灰、浅灰色 中~厚层石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底部夹薄层团块状、 瘤状泥质灰岩(有几层),最底一层瘤状灰岩约1米厚 (分界标志) ;分布于工区西北部,与沙一段整合接触。 沙三段( D3s3 ),厚度约120米,岩性:灰、灰黄色 中~厚层状白云岩为主,刀砍纹明显,分布于工区西北部, 与沙二段整合接触。(岩性明显不同分界标志)
(三)构造
龙门山是个巨大的推覆体,是从北西方向 的青藏板块推覆来的。 工区位于马鞍塘冲断带,存在一系列深断 裂,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是三叠系 末印支运动的结果。沿塑性地层滑动。喜山运 动使构造进一步发展,形成现今的构造格局。
(三)构造
本次实习工区内褶皱和断裂都比较发育,下面分 别介绍。 1、褶皱:工区褶皱可分为三个级别. 一级褶皱:马角坝倒转背斜;分布于天子山~娃 娃岩一带,核部为飞仙关二段地层,翼部为嘉陵江、 雷口坡地层;北西翼正常,南东翼倒转,北西翼发育 一系列走向逆断层。 二级褶皱:小白岩山背斜;由飞仙关一段、二段 地层组成,南东翼被断层切割,发育不完整。 三级褶皱:灌林包背斜;由嘉陵江四段地层构成。 规模较小,属于穹隆构造。

江油市自然资源

江油市自然资源

江油市自然资源
江油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城市。

江油市境内山川起伏,河流纵横,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农业和林业发展。

下面将从地质特点、水资源、气候
条件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介绍江油市的自然资源。

地质特点:江油市地处川东北,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

盛产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水资源:江油市境内有沱江、大邑河等重要河流,水资源充沛。

水质清澈,适宜
用于灌溉农田和供应居民生活用水。

气候条件:江油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气候温和湿润,
适宜各类作物的生长。

生物多样性:江油市的森林覆盖率较高,植被丰富多样。

各类动植物种类繁多,
生态环境良好,是珍稀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

江油市自然资源的丰富为当地经济发展
和生态保护提供了宝贵支持。

四川盆地马角坝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环境分析

四川盆地马角坝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环境分析

摘要:分析认为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主要为湿地扇、河流-三角洲、湖泊等几种类型。

晚三叠世早期,川西地区为一套海相沉积,向东主要为海相三角洲沉积环境,随着龙门山岛链缓慢上升,逐渐由海盆转变为陆盆。

须二、须四、须六段充填作用大于沉降作用,盆地周缘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向盆地内至川中平台区,主要为浅水湖盆沉积。

须三、五段湖盆面积扩大,物源减少,主要发育泛滥平原及浅湖-半深湖沉积。

须二、须四段砂体分布面积广,厚度稳定,成分和结构成熟度较高,是须家河组主要的产层。

须二、须四段砂岩主要是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被波浪和湖流部分或全部改造后,形成由多个三角洲前缘砂体和滨浅湖滩坝砂体组成的叠加层,并随着岸线的迁移,最终遍布整个盆地。

四川盆地位于上扬子准地台北部,西界为龙门山断褶带,北为米仓山隆起,东北边缘为大巴山断褶带,东南侧为鄂湘黔断褶带,南侧是峨嵋山-凉山块断带,是扬子古板块上的一个多旋回沉积盆地。

震旦纪—中三叠统为海相沉积,中三叠世末发生的印支早幕运动使上扬子海盆结束了自震旦纪以来大规模海域分布的历史,特提斯海水逐渐退出川西盆地,使得四川地区雷口坡组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

同时中三叠世末发生的印支早幕挤压构造运动,使龙门山岛链开始缓慢上升,由海盆逐渐转变为陆盆[1]。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一套假整合于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海相碳酸盐岩侵蚀面之上,不整合-整合伏于侏罗系红层之下的一套以砂泥岩为主的地层,沉积厚度西厚东薄,沉降中心紧靠龙门山逆冲断层一侧,厚度超过4000m。

根据现有文献将须家河组地层分为须一至须六共6个层段,部分地区可能因剥蚀或未沉积而缺少部分层段(见表1),其岩性在垂向上旋回性明显。

须一段以黑色泥岩夹煤层为特征,其中川西地区主要为浅海相灰岩和砂泥岩;须二、四、六段主要为灰白色砂岩,间夹少量的黑色泥岩与薄层煤线,在盆地中西部成都一带,多为稳定的泥岩夹煤层沉积;须三段、五段又是以黑色泥岩、炭质泥岩夹粉砂岩及煤线为特征。

江油马角坝区域地质实习报告

江油马角坝区域地质实习报告

马角坝实习区地质报告1.绪言1.1自然经济地理概况马角镇行政区划归属省市江油市。

理工大学实习基地就建于马角镇的中心。

地理座标为东经105°04′,北纬32°05 ′。

马角镇南西距江油市62km,距市214km,交通较为方便。

宝成铁路在区纵贯南北,108国道-高速公路从实习区东南侧通过,与宝成铁路相伴而行的江油-雁门坝公路通过实习区,其它级别的公路四通八达,村村皆能通行。

实习区地处岷山山脉,龙门山系的前山带的边缘;属我国第一地势与第二地势面的过渡带靠近盆地的一侧,实习区山系呈北东-南西走向,属于构造山系,马角坝地区地层区划属于扬子地层区上扬子地层分区(龙门山分区)小区。

马角坝地区的地层出露较全,其中包括古生代的寒武系、奥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代的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代的第四系。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部为深切割的,海拔>1200m,东南部为低山-丘陵,海拔<1000m实习区最高点大圆包海拔1028m,最低处为马角坝河,海拔630-640m,切割300-400m,属于浅切割区。

山间有马角坝、家坝河谷平坝实习区河流属于涪江水系(长江-嘉陵江上游),马角坝河(梓潼江)自北向南流经实习区;主要支流澄水在马角坝镇注入梓潼江。

河水的流量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夏天的雨季多,冬天减少,属于典型的上游河流的特点实习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1255ml,其中7-8月280ml,12月10ml。

日照充足,无霜期211天。

四季分明,冬天平均气温4-7º,夏天25º左右。

最低气温-3º,最高气温34.5º。

10月份降雨量74ml,气温8-25º,11月份降雨量25ml,气温2-21º。

马角镇属于典型的“山区镇、工业镇、资源镇”,三大特点造就了马角镇特有的优势。

一、山区镇:马角镇属龙门山北段褶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倾,西北是起伏不断的低,东南是以低山平坝及丘陵为主,境最高海拔1632米(梅花洞),最低海拔640米(两江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