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JI无印良品的品牌符号分析

合集下载

无印良品

无印良品

发展历程
西友集团自主品牌
品牌概念由田中一光从 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意识 中提炼。(1980年正值 世界经济低迷时期,日 本陷入能源危机。当时 消费者希望能够买到品 质和价格都从优的商品, “无品牌”的概念由此
诞生。)
良品计划株式会社
1990年从西友集团脱离, 在此期间由撰稿人日暮 真三提出“无印良品” 的名称。田中一光确立
无印良品这个广告,就像那个的容器一般,能够同时容纳多角度的 文化和思想,也能够为我所用的发挥。追求“简洁”的概念最终呈 现在很多广告上。
宜家是来自瑞典的一个家居用品品 牌,它即是传承了斯堪的纳维亚风 格的一个代表。宣扬人文关怀、避 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既 注重功能和生产工艺对产品要求又 不忽视形式对人们生活和心理产生 的影响,节制、有度又不失情趣, 体现了北欧文化对爱与和平的追求。
而MUJI的设计理念源自于日本的 和式风格。融合,发展出体现日本 禅宗思想、侘寂美学、虚空思想的 一种新的设计风格。其特点是朴实、 自然、谦逊、安静。推崇追求产品 的本质,获得一种返璞归真的审美 体验。
Ikea一进去就有种色彩缤纷的视觉 感受,用色明艳活泼,年轻人儿童 男女老少通吃。连购物商场都设计 的游园地一般。其实跟muji比更通 俗大众,而且主要是做家具的,家 具选择更多。以性价比取胜。商品 质量说实话不如muji,当然价格也 确实实惠。但微微在表现上有些直 白粗浅。
MUJI的设计理念源自于日本的和式风 格。20世纪后半期,日本的工业设计 开始发展,时任东京日本民艺馆总监 的柳宗理被称为日本工业设计第一人, 他认为民间工艺可以让人们从中汲取 美的源泉,促使人们反思现代化的真 正意义。他将西方功能主义的思想与 民间工艺融合,发展出体现日本禅宗 思想、侘寂美学、虚空思想的一种新 的设计风格。。

极简主义 及无印良品案例分析

极简主义  及无印良品案例分析
极简主义 MUJI無印良品乊家
极简主义
起源:12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和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思潮,也可以追溯到构成
主义,以及对包豪斯元素的吸取。 20世纪50年代,涌现出以直角、线条、简单几何体为主的艺术作品,引収简约思 潮,奠定极简主义思想理论基础。
概念:去掉多余的装饰,用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来追求其最精华的部分。
木乊家
窗户,框架:内部树脂框架与双重玻璃结构,提高绝热
性。高性能绝缘框栺,打通整个住宅,夏季凉爽,冬日充分采光。 为防止住宅内部存在温度差,框栺外侧纹使用高性能的铝 制素材,使得室内难以出现传热现象。 双重玻璃结构上阻隔所有的热冷气,绝热效果为单板玻璃 的2倍左右。且双层皆为low - e玻璃(低辐射玻璃)。
雨篷:不需要图案和标志,无谓凹凸和奇怪形状,亦不
需奢侈材料。该住宅用最为常见的雨篷,满足功能,符合 主题。雨篷使用与 外墙一样的钢板,确保高耐用性。
玄关的门:亦是营造简化,舒适感觉。为了尊重住宅
整体及门口,玄关门无需奢华,重点在于材料与景观协调。 该门使用铝绝缘材料。与普通材料框栺一样,绝热性、密 封性机极强,防盗措施使用2look方式。
木乊家
地板:采用天然纯硬件涂装木地板,天然树表面的
单板使用得色泽恍若千年古木,树实木可散収清新感。 因其已足够光滑,无需再涂蜡。光脚可感舒适,自然, 符合主题要求。
楼梯,台阶:台阶半包围的设计,提升空间开放
感,一二楼的交流亦无遮拦。满足功能的同时,加大 环境流通感,风与光可可达到最大利用。室内亦可保 持自然清爽。
的餐厅,实际上与同水平看见的起居室“楼高”不同,起居室 天花板约有3米高,餐厅天花只有2.4米高。skip floor设计可使使 用者在二楼便能观察一三楼的空间生活状态。

无印良品品牌分析

无印良品品牌分析

在所有无印良品的商品上,顾客很难找到
品牌标记,即便在衣领后面也不设商标-
-至多在衣服上贴一张透明胶带纸标明尺
寸,并在试衣时撕去。对于厌倦了追求名
牌和奢华生活的都市人来说,无印良品的
主张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b
8
本季主题
本季“无印良品”主题定位为大自然的 语言,主要体现回归自然体验自然感受 自然。
将该次设计的展示区划分为四个不同的 展位,主要设计灵感来源于原木色以及 木纹给人们带来的大自然的感受,运用 天然的造型来打造该主题专卖店,每一 个展位相辅相成各有特色但又主题鲜明, 展位成矩形排列。
b
3
品牌背景故事
诞生于一九八○年的无印良品,原本是西友集团旗 下的自有品牌。当时,日本重视以视觉强化品牌识 别,并流行用外来语取名;然而,当时西友总裁堤 清二对此很不以为然,因而提出「反品牌」的概念, 并与田中一光等知名设计师讨论之后,开创「无印 良品」。以生活型态提案商店(Life Style Store) 为特色的无印良品,强调自然、简单、环保、便宜, 大受消费者欢迎。
悖论二:品牌无穷制延伸
定位理论之父艾·里斯曾说过:“品牌是根橡皮筋,你多舒展一个品种, 它就多一份疲弱”。当今品牌竞争日趋白热化,出于强化竞争力的需 要,这也是一个品牌不断夸大 “聚焦”的年代,而通用电器“不做第 一就做第二”的经典案例也早已深入人心。
b
7
在当今的都市生活中,人们生活的方方面 面都被打上了各种标签,品牌背后所包含 的基于社会阶层以及虚荣心理的消费价值 观,经常掩盖了人的真实感慨感染。
b
13
共同点:两个品牌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色理念,而且品牌旗下的产品都是 百货丰富,且设计独特简洁大方。
不同点:基本生活主要以产品可循环利用环保出发,而无印良品则从 舒适简洁优良出发,基本生活有主要色调富有活力的绿色,而无印良 品则不会有鲜明的颜色以大地色灰色调为主及其标签品牌。面对的人 群也不大一样,前者对面的更商业更上班族一点,而无印则面对各年 龄段的人群。

MUJI无印良品品牌分析ppt课件

MUJI无印良品品牌分析ppt课件
3、强大的细节, 通过强大的店面陈列来说服用户
;.
MUJI 無印良品
16
MUJI
無印良品
1、挖用户痛点 2003年,MUJI实施名为“观察”的开发计划,开发团队会直接拜访消 费者,观察其日常生活,并对房间内每一个角落,乃至每件商品一一拍照, 照片随后被提交讨论分析,以此挖掘潜在消费需求。
;.
17
MUJI
以平实的价格还原了商品价值的真实意义
;.
13
;.
14
MUJI
“生活良品研究所”
無印良品
每个顾客的反馈意见均会直达社长金井政明的 手机邮箱。此类邮件到达的高峰时周三,总数超 过100件。有人指责某款晾衣架会因紫外线的照射 而变脆断裂,有人抱怨最新款的拖鞋“头太小”。
;.
15
1、挖用户痛点
2、让产品尖叫的原点 是“使用便利性”
;.
18
MUJI
無印良品
1、挖用户痛点
包括商场周边环境、商圈内零售销售额、店面到车站的距离、顾客人数、物业承 租者数量、区域消费者2、年让龄产层品次尖及叫男的女原比点例、商场的客流动向,以及周边是商区、居住
是“使用便利性” 区还是学区等细节。VMD则据此确定门店每块陈列区域所展示的商品种类及数量。如果 消费主要群体为女性,VMD便会在门店入口出摆放女装及美容护肤产品,若商圈附近拥 有儿童娱乐设施,文具类商品的陈列则会更显眼。
;.
22
MUJI
無印良品
在占中国总销售额50%的服装销售区,MUJI要求但凡折叠摆放的衣服,必将每一 摞衣服最上面一件的领口向外对准通道—MUJI发现顾客购买衣服时往往很在意领口, 如此摆放能让顾客不弯腰亦能轻易看清每层货架衣服的领口款式。

禅的美学设计理念——无印良品(Muji)

禅的美学设计理念——无印良品(Muji)

禅的美学设计理念——无印良品(Muji)2012-07-01 18:59无印良品(Muji),是当今日本以至世界都相当知名的品牌,它的设计理念、美学主张、素材选择等等,已经超脱了商品品牌的局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代名词。

无印在日文中是没有花纹的意思,Muji“无印”意为“No Brand”(无品牌),然而靠着它的无华简朴,及还原商品本质的手法,追求低调的无印良品反而成为闻名世界的“No Brand”(无品牌),做到了古人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牌胜有牌的境界。

无印良品已经被认为是日本当代最有代表性的“禅的美学”。

“无印良品”又称“简约无华”,而简约无华正是日本品牌“无印良品”的精神真谛——致力于提倡简约、自然、富质感的生活哲学。

“禅的美学” 无印良品 (Muji) 无印良品的概念是田中一光先生在1980年以“最适合的形态展现产品本质”为指导思想提出来的,它追求带给消费者“这样最好”的满足感,并将使“这样最好”的满足感尽量提升到最高端为目标。

无印良品创立于1980年,它是“株式会社良品计画”的下属事业之一。

无印良品的理念是删繁就简、去除浮华、直逼本质、以人为本。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无印良品就提醒人们去除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颜色,去欣赏原始素材和质料的美感。

其产品以极简主义的色彩、干净利落的现代工业设计与个性化为标准,单一色系、工整线条中包含趣味十足的创意,简约中注重精神文化层面的提高,使其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倡导。

从家具、家饰到服装、食品,皆给人一种亲切熟悉感。

无印良品从1980年只有31个品种起步,到2005年已经发展到5000多种商品,基本涵括了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所有东西。

1991年无印良品开始拓展海外市场,第一家海外专卖店于该年7月在伦敦开业,此后在英国、法国、瑞典、意大利、挪威、爱尔兰等国家也开始开设专卖店。

2005年7月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专卖店,希望它能在中国市场走的更好。

“无印良品”极简主义品牌理念

“无印良品”极简主义品牌理念

极简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现代艺术重要倾向和流派之一。

日本的“无印良品”很早就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顺应时代潮流,在品牌标识、产品设计、广告表现等方面,践行极简主义理念,不仅彰显其品牌的社会价值,也为自身赢得竞争优势,无疑是当今最有代表性的极简主义品牌之一。

一、简洁明快的品牌标志,无限想像空间20世纪80年代,为了对抗市场上的品牌泛滥,时任西友株式会社总裁的堤清二建议采取无品牌策略,在西友超市内部开设了“无印良品”专柜,“无印”在日语中引申为没有品牌的意思,未曾想却因“无牌”最后发展为“大牌”。

无印良品的品牌标志是典型的简约风格。

首先,其品牌标志以暗红色为底平铺,字体没有采用渐变、叠加等花哨的变化,以“MUJI”在上,“無印良品”在下,对齐居中显示,简单平实的字体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其次,无印良品在标志色彩上偏好运用单色和自然色,没有使用繁复华丽的色彩搭配,简洁又不乏醒目。

再者,在主LOGO以外则是大面积的留白,没有其他装饰特点的标识,进而呈现“空”的理念,极具现代感的张力。

按照“AIDMA法则”,简洁的视觉符号更容易被记忆,并产生兴趣,进而促成消费行为。

当今社会,各种信息推送铺天盖地、纷繁复杂,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更倾向于追求简单透明的感官体验,越是简单的东西,越能传递少而精的信息。

无印良品简明的品牌标志正好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并通过极简主义的“留白”,给消费者预留更深层次想像空间和吸引力,诱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二、去繁求简的产品设计,平实好用的功能主义无印良品很早就确立了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奉行“还原本质”的功能主义设计原则,追求形式简单,注重功能。

其产品功能简单朴实,造型设计上讲究“形式追随功能”,去繁求简,反对多余装饰,甚至减掉品牌标识与包装。

生产过程中也尽量去掉不影响功能的组件和流程,最后只保留素材和功能本身。

1983年无印良品向市场推出一款简便实用的自行车,在研发过程中,他们对市面上的自行车进行拆卸,发现诸如车灯、挡泥板、车篮等并非必需的组件,却会增加成本,于是,他们设计出一款只配备必要零件的自行车,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其他车型也没有再增加零件。

无印良品

无印良品

利用地平线的透视对视觉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加上“无印良品” 文字LOGO,再没有其他多余的元素。选用的都是自然风景的图 片,但是他很好的传达了无印良品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那就 是自然、简约、质朴。因为,大自然是无需修改的设计。无印良 品的设计,我觉得是师法自然,水到渠成的。
除了海报,无印良品的网站也遵循了简单、一目 了然的原则,没有一般网站五颜六色的广告和夸 张的宣传语。其实我觉得,风格既定,根本不需 要一些没有必要的多余说辞。
原研哉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 大学教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 对于MUJI,很多人都抱着一种既喜爱又疑惑的态度。原研哉说:“MUJI这个 名字已经存在了一定的时间,大众对MUJI的印象已经确立下来了,也就很难摆脱 ‘品牌’这个包袱。但我仍然会说,MUJI不是一个品牌。因为MUJI没有刻意营造 自己的人气。一般品牌的做法是,用力把品牌的名气推高,然后让被 原研哉与无 印良品 吸引到的人愿意用比较高的价钱去购买他们的商品。”
「背景化」 「无色」 「去特征」 「重整造型」
背景化─商品成为消费者家中的背景,让商品回归其功能的本质。 无色─趋近于无色的淡色系是背景化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去特征─锁定商品的主要功能,去除与功能无关的特征。 重整造型─经由背景化、无色、去特征后,是无印良品商品开发的最后阶段。
Muji的材质、设计和包装风格非常鲜明,以至于无论在任何地方你都就能看出这 是无印良品出品。
“muji”的标志鲜艳清晰,我们一目了然,即使我们不懂日文,还是可以一眼看出商 标想要传达的内涵。 “无印”在日文中是没有花纹的意思。就是没有商标。 “良品”就是指 “好东西”。 “Muji”(无印”)意为“No Brand”(无品牌)。 “无印良品””的意思就是“无品牌标志的好产品”。 简单的红色是在无印良品的专卖店中少有鲜艳的颜色 ,更加显示出产品的简洁和质 朴。

无印良品品牌分析综述

无印良品品牌分析综述

品牌背景故事
诞生于一九八○年的无印良品,原本是西友集团旗下 的自有品牌。当时,日本重视以视觉强化品牌识别, 并流行用外来语取名;然而,当时西友总裁堤清二 对此很不以为然,因而提出「反品牌」的概念,并 与田中一光等知名设计师讨论之后,开创「无印良 品」。以生活型态提案商店(Life Style Store)为 特色的无印良品,强调自然、简单、环保、便宜, 大受消费者欢迎。
在所有无印良品的商品上,顾客很难找到 品牌标记,即便在衣领后面也不设商标- -至多在衣服上贴一张透明胶带纸标明尺 寸,并在试衣时撕去。对于厌倦了追求名 牌和奢华生活的都市人来说,无印良品的 主张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本季主题
本季“无印良品”主题定位为大自然的 语言,主要体现回归自然体验自然感受 自然。 将该次设计的展示区划分为四个不同的 展位,主要设计灵感来源于原木色以及 木纹给人们带来的大自然的感受,运用 天然的造型来打造该主题专卖店,每一 个展位相辅相成各有特色但又主题鲜明, 展位成矩形排列。
我们曾经向品牌大师沃利·奥林斯(Wally Olins)征求过他对无印良品 (MUJI)的看法。“即便它是没有品牌的品牌(no-brand brand),但 你也不能否认,这依然是一个品牌。”他这句话解释听起来有点拗 口,却道出了无印良品的核心。
早晨,你可以穿着“无印 良品”的睡袍,在“无印 良品”的床上醒来,然后 用“无印良品”的牙刷刷 牙,喝“无印良品”咖啡 机煮出来的咖啡,坐在 “无印良品”的沙发上, 听“无印良品”的音响送 出音乐……所有的一切,简 简单单,不矫揉,不造作, 却又认真贴切地照顾到我 们的生活需要。
共同点:两个品牌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色理念,而且品牌旗下的产品都是 百货丰富,且设计独特简洁大方。 不同点:基本生活主要以产品可循环利用环保出发,而无印良品则从 舒适简洁优良出发,基本生活有主要色调富有活力的绿色,而无印良 品则不会有鲜明的颜色以大地色灰色调为主及其标签品牌。面对的人 群也不大一样,前者对面的更商业更上班族一点,而无印则面对各年 龄段的人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给大家介绍和分析的这个品牌,在他所有出品的商品上,你很难找到其品牌的标记。

其它的产品姑且不论,就说它出品的服装,即使是最最含蓄的那种领子后面的一个商标牌它都没有,一般也就是在衣服上贴上一张透明胶带纸,标明尺寸。

有人可能会问,没有品牌标记,怎么让人记住它?
的确,环顾我们四周,有哪样产品没有印上他们的标记或者logo?但是这个品牌就反其道而行之,甚至起到了无牌胜有牌的效果。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的,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品牌,无印良品。

之前的问题,没有品牌标记,怎么让人记住它?甚至广为流传?
他的年营业额超过1100亿日圆,员工数超过2800名,是日本最大的Life Style Store。

他在在英国、法国、香港三地已经成立子公司,在海外的店铺数达70多家。

日本曾在29岁至32岁的消费族群进行品牌好感度调查是第一名,高达
51.1%
可见他在日本消费者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品牌,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他从当初的几十种商品发展到今日约5000种商品,小到牙刷大到汽车,从食物到电器,从眼镜铺到餐厅,从实品商店到网络商店到成为完整的生活提案店,
你从早到晚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无印良品。

从他相比较而言最鲜艳的标志
开始分析。

我们一目了然,即使我们不懂日文,还是可以一眼看出商标想要传达的内涵。

“无印”在日文中是没有花纹的意思。

就是没有商标。

“良品”就是指“好xx”。

“Muji”(无印”)意为“No Brand”(无品牌)。

“无印良品””的意思就是“无品牌标志的好产品”。

简单的红色是在无印良品的专卖店中少有鲜艳的颜色,更加显示出产品的简洁和质朴。

我们都知道符号是传递信息的媒介,而构成一个产品在人们心中的印象,标志是其一。

无印良品的标志简单又好记,色彩又鲜明,可以牢牢印在初次见到的人的脑海中。

这是其一。

我认为另一个巧妙的地方在于,这个品牌的名称和我们的生活中的常见的现象是相背的,我们都认为好的产品,他的产品必然要印上公司的标志,以宣扬公司的文化。

而无印良品这四个字这就是最好的一个商标。

这名字让人有好奇感。

这是什么?没商标?这不是有吗?这就在人们内心加深了对这个品牌的印象。

满是logo的手提袋我们不能说他就是不好的产品。

而无印良品这个品牌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也绝对不是标志给人营造的。

整个产品给人印象的营造,除了标志,还有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他的造型。

那款壁挂式CD播放机,将所有不必要的装饰通通抛弃,超简约没有任何多余的配件,轻拉电源即可轻易打开或关闭音响,曾获得德国iF金奖,是无印良品最经典的商品之一。

他的造型极其简单,就是简单的方圆搭配,但是在细节的处理上,有流畅的倒角设计。

整体看上去干净利落但又含有人情味,并非棱角分明。

中间的容器也是一样。

但是这个造型的得来是经过许多步骤的。

一开始,是由一名美术大学的学生到友人家访问,将其房间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连皮包里的东西,全都拍照下来。

之后改成了在网络上募集自愿受访者,并由一名无印良品的员工进行访问。

访问所得的照片便被分送到各企划设计室,让相关人员由各种角度进行讨论,从中挖掘出新需求,进行企划设计。

浴室里的洗发精、润发素等用品容器的大小都不同,而且多为圆筒型,很难放置于浴室的墙上或浴缸边缘。

无印良品正是在得知了这些问题的情况下,设计出了中间这款容器的造型。

方形的容器,能让你整理得有条不紊。

这也充分体现出了,无印良品在造型上,是为功能服务的。

造型设计上的克制也体现了东方礼仪化的低调气质。

低调并非一见就忘,简单并非没有看头。

相反。

无印良品的产品一贯都秉承这种风格,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就是符号之二—造型,为无印良品塑造的简单、大方、实用的印象。

颜色
上。

无印良品的颜色并非单一,相反,在他的产品中,我们可以看见蓝色、灰色、褐色等。

但是颜色给人的感觉就是宁静、朴素。

无印良品在颜色上也有自己的恪守,无论当年的流行色是多么受欢迎,也决不超出设计原则去开发商品。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无印良品就提醒人们去除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颜色。

我们知道,染料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无印良品对颜色的限制和恪守在一方面统一了品牌的自身形象,而且还对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除了在颜色上去繁就简,去除浮华,在材质
上,追求的就是返璞归真,提醒人们去欣赏原始素材和质料的美感。

就材料来说,日本是个非常缺乏原材料的国家,但是无印良品把全世界当成它的原材料库。

得商品制作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保证能生产出高质低价的优良产品。

我们可以看到,他使用的材料非常简单和便宜,但是无印良品知道尊重材料的特性来制造适合的生活用品。

像藤编的果篮,如果放入水果就有自然和新鲜的味道,像木质的椅子冬天坐上去不会凉飕飕,而夏天坐上去又不会热得发烫。

像棉质的服装能透气又能吸汗。

像皮质的表带能够经久耐用。

而麻质的袋子耐磨耐腐蚀,凉爽,久洗不缩水。

由此可见,无印良品材质的选择也是服务于功能的。

给人仿佛这个物品就该是这个材质的感觉。

而且将我们从众多繁琐华丽的材料包围中解脱出来,回归自然,也是回归我们的内心对这个产品的期待,那就是
平实,好用
除了产品基本的形色质、
要将产品更深入人心,还可以在宣传上做文章
无印良品的海报宣传和他的产品风格一致。

原研哉所设计。

利用地平线的透视对视觉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加上“无印良品”文字LOGO,再没有其他多余的元素。

选用的都是自然风景的图片,但是他很好的传达了无印良品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那就是自然、简约、质朴。

因为,大自然是无需修改的设计。

无印良品的设计,我觉得是师法自然,水到渠成的。

通过这次的品牌符号分析,在一方面,我对这个品牌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另一方面,无印良品的设计,我理解为是一种慢设计,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设计来感受一种叫做“缓慢生活”的生活方式。

提倡简约、自然式现代生活哲学。

这就是品牌符号系统的功劳,他不关传播的是产品本身,不光传播的是品牌本身,而是一种生活方式,那种影响千万个你我的生活方式,那就是生活得更幸福,更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