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医疗急救小常识

合集下载

幼儿园基本急救常识和防范

幼儿园基本急救常识和防范

幼儿园基本急救常识和防范1. 哎呀呀,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跑来跑去,难免会摔倒受伤呀!那要是不小心擦破了皮该咋办呢?就像小明上次在操场摔倒了,这时候老师就得赶紧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压住伤口,可不能让血一直流呀!然后给伤口消毒,贴上创可贴。

大家想想,要是不这样及时处理,那多吓人呀!家长把宝贝交给幼儿园,咱们可一定要保护好他们呀!2. 有没有想过小朋友要是吃东西噎住了咋办呢?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呀!就像上次小红吃水果太快噎住了,这时候就得赶紧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呀!从背后抱住小朋友,快速按压腹部,把东西挤出来。

这多重要呀,万一没处理好,后果不堪设想呢!这可是救命的方法呀,大家都得学会呀!3. 你们知道吗,小朋友要是发烧了可不能马虎!就像上次小强突然发烧了,老师得赶紧给他量体温呀。

要是温度不高,就给他多喝水,用湿毛巾擦擦身体降温。

但要是温度很高,就得赶紧通知家长呀!这就像一场战斗,咱们得迅速行动呀,可不能让小朋友一直难受呀!4. 天呐,如果小朋友不小心被烫伤了咋办呀?就像上次幼儿园里热水不小心洒出来烫到了小李,这时候千万不能用手去碰呀!要用流动的凉水冲呀,至少冲十几分钟呢!然后赶紧把受伤的地方露出来,不能捂着。

这可一定要重视呀,要不然小朋友得多疼呀!5. 想象一下,小朋友要是被虫子咬了起了大包咋办呢?这时候可不能乱抓呀!就像上次小王被蚊子咬了,老师赶紧给他涂上止痒的药膏,告诉他不要抓挠。

大家说这重要不重要呀,要是抓破了感染了那可不得了呀!6. 万一小朋友鼻子出血了可咋办呀?这也经常会发生呀!就像上次小张在玩的时候突然鼻子流血了,这时候要让他把头稍微向前倾,可不能后仰呀!然后用手指捏住鼻翼,过一会儿血就止住啦。

这可是基本常识呀,咱们都要知道呀!总之,幼儿园的急救常识和防范真的太重要啦!咱们老师和家长都要多多学习,保护好这些可爱的小宝贝们呀!。

幼儿园基本急救常识防范自救的基本方法

幼儿园基本急救常识防范自救的基本方法

幼儿园基本急救常识防范自救的基本方法
【原创版4篇】
《幼儿园基本急救常识防范自救的基本方法》篇1
幼儿园基本急救常识防范自救的基本方法有:
1. 止血:可直接压迫止血或用止血带止血。

2. 包扎:可用绷带或布料包扎。

3. 骨折:若受伤部位能动,可慢慢移至安全地方。

4. 脱险:当发生重大意外时,幼儿应由大人抱着离开现场。

《幼儿园基本急救常识防范自救的基本方法》篇2
幼儿园基本急救常识防范自救的基本方法有:
1. 止血:可直接压迫止血或用止血带止血。

2. 包扎:用消毒纱巾或清洁毛巾对伤口进行包扎。

3. 骨折固定:对骨折处进行固定,避免移动。

4. 人工呼吸:用胸外心脏按压进行人工呼吸。

《幼儿园基本急救常识防范自救的基本方法》篇3
幼儿园基本急救常识防范自救的基本方法有:
1. 止血:可直接压迫止血或用止血带止血。

2. 包扎:如用绷带包扎、用清洁布块包扎等。

3. 固定:将骨折部位固定在一定位置上。

4. 送往医院。

《幼儿园基本急救常识防范自救的基本方法》篇4
幼儿园基本急救常识防范自救的基本方法有:
1. 止血:可直接压迫止血或用止血带止血。

2. 包扎:如用绷带包扎、用清洁布块包扎等。

3. 骨折固定:对骨折处妥善固定,如骨折部位用木板固定等。

4. 伤处体位与保暖:发生意外后,受伤者应保持清醒,避免移动受伤部位。

如呼吸、心跳停止或有大出血,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或口对口吹气等急救措施。

幼儿园幼儿扭伤急救常识

幼儿园幼儿扭伤急救常识

幼儿园幼儿扭伤急救常识
1. 哎呀呀,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跑来跑去,可难免会有扭伤的时候呀!就像不小心摔倒的明明,那脚一下子就扭到了。

这时候咱们该咋办呢?要马上让小朋友停止活动,找个地方坐下来或者躺下来休息休息。

可别不当回事儿继续玩呀!
2. 你们想想看,要是扭伤了还硬撑着跑跳,那不是更严重啦!就像受伤的小鸟还拼命飞,这能行么?所以呀,赶紧把受伤的部位抬高,像给小脚搭个小架子一样,让它高于心脏,这样能减少肿胀哟!比如说小花扭伤了脚,老师就可以帮她这样做呀。

3. 不要小瞧了冷敷呀!这就好像给扭伤的地方吃了个“清凉药”,可以缓解疼痛呢!就像大热天吃口冰激凌的感觉。

拿个冰袋或者冷毛巾敷在扭伤处,千万别忘了用毛巾包一下,别把小朋友冻伤啦。

要是强强扭伤了,咱们就得赶紧给他冷敷呀。

4. 扭伤后的包扎也很重要呢!这就像是给受伤的地方穿个“保护衣”,但也别包得太紧啦,不然血液不流通可不行啊。

就像给花束绑丝带,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

比如悦悦扭伤了,咱们得正确地给她包扎呀。

5. 小朋友扭伤了可不兴乱按揉呀!这可不是面团随便揉呢!就像不能随便去摆弄受伤的小猫咪一样。

要是随便揉,可能会让情况更糟糕哟!
6. 哎呀,一定要多观察小朋友呀!看看他是不是还疼,有没有更肿啦。

这就像时刻看着宝贝一样仔细。

要是小轩扭伤了,老师得随时看看他的情况有没有变化。

7. 最后呀,一定要赶紧告诉家长呀!这可不是小事呢!就像有重要消息得赶紧传达一样。

让家长带小朋友去看看医生,这样大家才能放心呀!总之,幼儿扭伤了别慌张,按照这些方法来,就能更好地帮助小朋友啦!。

幼儿园急救安全教育常识(3篇)

幼儿园急救安全教育常识(3篇)

第1篇一、前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接触各种意外情况的高风险时期。

为了确保孩子们的生命安全,提高幼儿园师生的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以下将介绍一些幼儿园急救安全常识,旨在帮助幼儿园师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正确地采取行动,保障孩子们的生命安全。

二、幼儿园急救安全教育的意义1. 提高师生安全意识:通过急救安全教育,使幼儿园师生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2. 增强自救互救能力:在紧急情况下,幼儿园师生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为伤者争取宝贵的时间,降低事故带来的伤害。

3. 促进家庭和谐:幼儿园急救安全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家长了解相关急救知识,提高家庭应急能力,保障家庭成员的生命安全。

三、幼儿园急救安全教育的对象1. 幼儿园师生:包括教师、保育员、厨师、清洁工等。

2. 幼儿家长: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为家庭提供安全保障。

3. 社会公众:普及急救知识,提高社会整体应急能力。

四、幼儿园急救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1. 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1)跌倒、碰撞:教会幼儿正确站、坐、走姿势,避免跌倒;对于跌倒或碰撞的幼儿,及时检查是否受伤,如有伤口,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并给予适当包扎。

(2)烫伤、烧伤:教育幼儿不要接触高温物体,如火炉、热锅等;一旦发生烫伤、烧伤,立即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并给予适当包扎。

(3)异物吸入:教育幼儿不要将小物件放入口中,一旦发生异物吸入,立即采取头低脚高位,用手拍背,帮助异物排出。

2. 急性疾病的处理(1)发热:对于发热的幼儿,应及时就医,并给予适当休息;在等待就医期间,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给予降温措施。

(2)呕吐、腹泻:对于呕吐、腹泻的幼儿,注意观察症状,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给予适量饮水,必要时就医。

(3)癫痫发作:对于癫痫发作的幼儿,保持冷静,避免强行制止抽搐,将幼儿放在安全的地方,等待发作结束。

3. 心肺复苏(CPR)(1)心肺复苏的适用对象:心脏骤停、呼吸骤停的幼儿。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引言概述: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的第一批学习和成长场所,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急救处理知识是每个幼儿园工作人员都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帮助幼儿园工作人员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一、急救前的准备工作1.1 学习基本急救知识:幼儿园工作人员应该参加相关的急救培训课程,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

1.2 携带急救工具:在幼儿园工作期间,工作人员应随身携带急救工具,如急救箱、急救手册等,以备不时之需。

1.3 组织演练活动:定期组织急救演练活动,让工作人员熟悉急救流程和技巧,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二、常见急救处理技巧2.1 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当幼儿出现窒息或心脏骤停时,工作人员应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保证幼儿的呼吸和心跳正常。

2.2 创伤处理:在幼儿园中,常常会发生跌倒、撞伤等意外情况。

工作人员应掌握正确的创伤处理方法,包括止血、消毒、包扎等,以减少伤害。

2.3 中毒处理:幼儿园中的化学品、药品等可能会对幼儿造成中毒。

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洗胃、给予解毒药物等,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

三、常见急救场景处理3.1 意外溺水:幼儿园中的游泳池、水池等场所是幼儿溺水的高发地。

工作人员应迅速施救,将溺水幼儿从水中救出,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3.2 窒息情况:幼儿在进食或玩耍时可能会误吸异物导致窒息。

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如拍背、人工呼吸等,将异物排出,保证幼儿的呼吸畅通。

3.3 高温中暑:夏季高温天气下,幼儿容易中暑。

工作人员应将中暑幼儿移到阴凉处,给予适当的补水和降温措施,如冷敷、通风等。

四、急救后的处理4.1 通知家长:幼儿在急救后,工作人员应及时通知家长,并向家长详细说明情况和处理措施,以便家长做进一步的处理。

4.2 填写急救记录:工作人员应在急救后及时填写急救记录,包括幼儿的基本信息、急救过程和处理结果等,以备后续参考。

幼儿园18种意外事故急救常识

幼儿园18种意外事故急救常识

幼儿园18种意外事故急救常识1. 意外跌倒:先检查是否有严重伤口,如有骨折或大面积出血等需要及时转送医院就诊。

2. 意外碰撞:先观察孩子是否有明显疼痛或淤血,如有需要冷敷,并及时通知家长或幼儿园负责人。

3. 意外烧伤:迅速将烧伤部位放入冷水中降温,避免使用冰块,然后及时就医。

4. 意外溺水:迅速将溺水者从水中抢救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异物,同时进行心肺复苏,立即就医。

5. 意外中毒: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清除口腔内的毒物,不要喂食,用清水漱口,尽快就医。

6. 意外触电:先切断电源,迅速拨打急救电话,不要直接接触触电者,如触电者无呼吸或心跳则进行心肺复苏。

7. 意外窒息:迅速采取解救措施,如背部拍击、呼吸道清除等,如无法解救则进行人工呼吸,尽快就医。

8. 意外扭伤:先用冷敷减轻疼痛和肿胀,然后给予适当的按摩,保持伤部稳定,尽快就医。

9. 意外咬伤:先用清水冲洗伤口,用干净的纱布进行止血包扎,尽快就医。

10. 意外撞击头部:观察孩子是否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有则立即就医,同时保持伤部稳定。

11. 意外食物异物卡喉:迅速采取击背法或腹部挤压法,如仍无法解除卡喉,立即就医。

12. 意外眼部异物:不要用手擦眼睛,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无法清除则就医。

13. 意外窗户坠落:立即将摔倒的孩子抱起,检查有无外伤,如有骨折或严重出血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14. 意外游戏伤害:立即给予清洁处理,清洗伤口并进行适当包扎,如有需要则就医。

15. 意外车辆撞击:先确保孩子的安全,然后立即就医。

16. 意外动物咬伤:迅速冲洗伤口,并用干净的纱布进行止血包扎,尽快就医。

17. 意外自然灾害:迅速转移到安全地点,避免站在高处、树下等易危险地点,尽快向教师或家长报告。

18. 意外感染疾病:给予孩子充足的休息和饮水,如有高烧、严重腹泻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幼儿园急救常识的培训 (共5篇)

幼儿园急救常识的培训 (共5篇)

幼儿园急救常识的培训(共5篇)幼儿园急救常识的培训一、气管异物倒拎拍背法:适合用于小年龄幼儿,将其倒提,在两肩胛骨间拍击;趴卧拍背法:适合用于大龄幼儿,可让其趴卧在成人腿上,胸部紧贴急救者的膝部,头部朝下,拍其背部。

站位急救法:成人站在患儿身后,双臂围绕幼儿腰部,一手握拳,拳头的拇指顶在患儿的上腹部(脐稍上方),另一手握住握拳的手向上、后方猛烈挤压上腹部。

易进入气管,随气管扩张改变形状,不易排出而造成危险。

一般人常会采用拍打后背的方法来帮助伤者清除进入气道的异物。

但事实上,这种方法对清除像果冻、年糕、汤团等具有一定粘性的食物所引起的气道阻塞,往往难以见效。

可采用哈姆立克急救法。

具体的做法是:施救者站在伤者的后面,以拳头的大拇指侧与食指侧,对准伤者肚脐与剑突之间的腹部,另一手置于拳头上并紧握,而后快速向上方压挤。

使横隔膜突然向上,压迫肺部,以使阻塞气管的异物喷出。

②鱼刺:急救措施较小的鱼刺,有时随着吞咽,自然就可滑下去了。

如果感觉刺痛,可用手电筒照亮口咽部,用小勺将舌背压低。

仔细检查咽峡部,主要是喉咽的入口两边,因为这是鱼刺最容易卡住的地方,如果发现刺不大,扎得不深,就可用长镊子夹出。

对较小的细刺,也可用食醋或威灵仙煎汤含漱,效果也较为理想。

注意事项较大的或扎得较深的鱼刺,无论怎样作吞咽动作,疼痛不减,喉咙的入口两边及四周如果均不见鱼刺,就应去医院治疗。

当鱼刺卡在嗓子里时,千万不能让患者囫囵吞咽大块馒头、烙饼等食物。

虽然有时这样作可以把鱼刺除掉,但有时这样不恰当的处理,不仅没把鱼刺除掉,反而使其刺得更深,更不宜取出,严重时感染发炎就更麻烦了。

二、头部摔伤一、凡孩子头部着地跌倒或被硬物碰撞头颅,即使当时无任何症状,也应让他安静休息,并注意观察。

观察最少需要24小时,若达48小时则更为安全出血时,立即用一块消毒纱布轻轻按压伤口,并及时送医院;:如嗜睡、恶心呕吐、头痛、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出现就要引起重视紧急送往医院。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引言概述: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然而,孩子们在幼儿园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伤害。

因此,了解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匡助大家应对意外情况。

一、窒息或者呼吸难点的处理1.1 判断窒息或者呼吸难点的症状:窒息或者呼吸难点的症状包括面部发红、咳嗽无声、无法说话、手指或者嘴唇发紫等。

当发现孩子浮现这些症状时,应即将采取措施。

1.2 进行急救处理:首先,让孩子弯腰向前,用手拍打其背部,匡助其排出异物。

如果无效,可采用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急救方法。

同时,及时呼叫急救车辆。

1.3 预防措施:幼儿园应定期进行窒息和呼吸难点的预防教育,教授孩子们正确咀嚼食物、不乱跑乱玩时进食等安全常识,减少窒息的发生。

二、意外伤害的处理2.1 判断意外伤害的严重程度:意外伤害的严重程度有轻微、中度和重度之分。

轻微伤害包括擦伤、轻微烧伤等;中度伤害包括深度创伤、骨折等;重度伤害包括大面积烧伤、颅脑损伤等。

2.2 进行急救处理:针对不同的伤害程度,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轻微伤害可用清水冲洗、涂抹消毒药膏等;中度伤害需进行包扎、止血等处理;重度伤害应即将呼叫急救车辆,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2.3 预防措施:幼儿园应加强安全教育,教授孩子们正确使用玩具、避免攀爬高处等,同时,定期检查幼儿园设施设备的安全性,保证孩子们的安全。

三、中暑和热伤风的处理3.1 判断中暑和热伤风的症状:中暑和热伤风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面色苍白、体温升高等。

当孩子浮现这些症状时,应即将采取措施。

3.2 进行急救处理:将孩子移到阴凉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额头和颈部,喝适量的清凉饮料。

如症状严重,应即将送往医院。

3.3 预防措施:幼儿园应加强室内外通风,控制室内温度,定期检查空调和风扇的使用情况,避免孩子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四、骨折和扭伤的处理4.1 判断骨折和扭伤的症状:骨折的症状包括剧烈疼痛、变形、肿胀等;扭伤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医疗急救小常识
幼儿园应该随时准备应对幼儿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医疗急救小常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医疗急救小常识一、烧伤
应为烧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

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儿童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儿童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幼儿园医疗急救小常识二、碰伤
应为碰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

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儿童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儿童送去医院救治。

幼儿园医疗急救小常识三、扭伤
应为扭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将扭伤的儿童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

如果儿童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儿童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幼儿园医疗急救小常识四、烫伤
家长应为烫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

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

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3、由于小孩皮肤特别娇嫩,耐受力较差,烫伤后往往比较严重,更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合并症。

因此,最好不要自行用药,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错误处理:
1、用麻油、酱油涂抹伤口。

2、用牙膏涂抹伤口。

3、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涂抹药膏。

幼儿园医疗急救小常识五、切割伤
家长应为切割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伤口不深,只是划破皮肤少量出血,只需用清水(或淡盐水)和肥皂清洗好患处,消毒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敷盖患处就可以了,这样可防止伤口感染。

在清洗伤口时要确保将所有的赃物从伤口处洗出。

2、不要将棉花或其他绒毛状的物质敷盖在伤口处,因为它们会粘在伤日上面阻碍伤口愈合;
3、在包扎伤口时要保证伤口有较好的透气性,不能包扎得太紧。

4、每天都要换一次敷料,夜间可以让患处暴露在空气中,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5、伤口严重时,赶快送儿童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幼儿园医疗急救小常识六、中暑
儿童中暑时,体温增高可达40℃以上,皮肤干燥、面色潮红、无汗、头晕、口渴、恶心、呕吐、烦躁,精神恍格。

有的因出汗过多而丢失大量盐分引起肌肉酸痛甚至痉挛,严重的可有抽风、昏迷、血压下降、皮肤出血等。

家长应为中暑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中暑时,家长可用冷水、冰块或酒精擦体,或用低于体温3—5℃的温水洗澡。

或在患儿腋下、腹股沟放冰袋,给儿童进冷饮,争取使体温降至38℃以下。

2、设法降低室温。

3、多让儿童喝水。

可给儿童服用藿香正气胶囊等去暑药。

4、重症者赶快送医院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