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素诱导大蒜多倍体
实验三 植物多倍体细胞的诱发实验及其观察

三、材料
大蒜根尖(2n=16):数目少,个体比较大,易 观察。
四、方法步骤
大蒜水培生根后,在0.05%秋水几次,分别进行酸解、酶解; 2-3人用一个根尖,用卡包品红染色5-10min; 盖上盖玻片,压片,镜检。
五、观察结果
观察染色体加倍情况,并绘图。
它能抑制分裂期纺锤体的形成而对染色体的结构和复制没有影响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核若染色体加倍的细胞继续分裂就形成多倍性的组织进而产生多倍性的植物
实验三 植物多倍体细胞的诱发实验及其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了解多倍体的诱发原理及方法,掌握多倍体的鉴 定技术。
二、原理
植物多倍体是指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具有三整套或更多套数的 植物。 多倍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界,目前已知道被子植物中有1/3或更多是 多倍体。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也很多,分为物理方法(温度剧变、机械损 伤、各种射线处理等);化学方法(各种植物碱、麻醉剂、植物生 长激素等)。 秋水仙素是诱发植物多倍体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它能抑制分裂期纺 锤体的形成,而对染色体的结构和复制没有影响,从而产生染色体 数目加倍的核,若染色体加倍的细胞继续分裂,就形成多倍性的组 织,进而产生多倍性的植物。
大蒜根尖细胞多倍体观察与制片

大蒜根尖细胞多倍体观察与制片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人工诱导多倍体植物的方法和技术,观察多倍体的特点2.利用染色体分析的方法对多倍体细胞做出准确判断。
二.实验原理物种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体的细胞核中都有相对稳定的染色体数目,这些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组,或称基因组。
三.实验步骤1.取材:取大蒜(洋葱,蚕豆,小麦等)发根至0.5-1cm然后转入盛有0.15%秋水仙素水溶液的培养皿中继续培养24小时,待观察到根部有膨大时取出固定,与在水中培养的材料做对照2.固定:在卡诺固定液中固定24小时,移至70%乙醇中保存或备用3.解离:植物的分生组织如根尖、茎尖等需要经过处理以便除去细胞之间的果胶层并使细胞壁软化,经解离的组织才能使压片步骤顺利进行。
解离常用酸解法和酶解法。
①酸解法:固定后的材料用清水洗漆后用1MHCl在60°C水浴中恒温处理5-10min.在酸解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温度和时间,若解离不够,则压片不是分散。
若解离太过,在下一步处理材料的由于材料过软而易丢失。
然后水洗3次。
②酶解法:用10-20g/L的果胶酶,或与10-50g/L的纤维素酶混合使用4.染色:切取根尖分生组织区,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15min5.压片:将染色后的材料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盖上两层吸水纸,用一个双面刀片,插到盖片与载片之间的一角,用左手食指压紧盖片,防止滑动,用右手持解剖针,用针柄轻敲盖片,使材料均匀分散开。
然后将刀片轻轻撤出,再用针柄重敲盖片,使细胞分散压平。
一张制片好的细胞染色体制片至少符合如下条件:①在一张制片中应有较多的中期分裂相。
②染色体分散而不重叠。
③染色体不断裂、扭曲、有溢痕,随体清晰④染色体着色较深而细胞质不着色或着色很浅,背景清晰无过多杂质。
选择中期分裂相好的细胞观察,通过观察和计数中期染色体数目,确定细胞类型。
五.实验结果六.结果分析所制的片子好多细胞未破裂,有的染色体溢出,应该是压片不好所致,这样就导致所观察的染色体条数不对。
洋葱根尖染色体观察

大蒜根尖多倍体诱导与染色体观察实验目的:1、了解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的方法。
2、掌握大蒜根尖制片的方法。
3、通过对玻片的观察,统计染色体数目。
4、对比不同的大蒜根尖染色体数目,理解二倍体和四倍体的区别实验原理:1. 有丝分裂完整的有丝分裂相包括G1期(合成前期)、S期(合成期)、G2期(合成后期)和M期(分裂期),其中G1期、S期和G2期合称间期,细胞完成DNA勺复制以及有丝分裂的准备,而M期又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为了形态观察的方便,本实验采用后一种分法。
观察有丝分裂,重点在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
在细胞分裂前期,细胞核解体,染色质凝聚显现出染色体的形态;在前中期,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细胞的中部;在中期,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受到微管的牵引,着丝粒成行排列于赤道板上;在后期,染色体受到动粒微管的牵引,向细胞两级运动;在末期,染色体重新解螺旋,细胞核重新形成。
细胞染色体过程示意图见图1.图1: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示意图2. 大蒜的根尖大蒜根尖的整体结构如图2,其中只有分生区的初生分生组织由于细胞始终处于持久而强烈的有丝分裂之中而作为我们的观察对象, 当尽其余部分在制片时都应量剔除来保证观察效果。
FWuv. I g Ttw 呼材■ rwi 啊血af In r«f <rtp. Air B M号*C* niEdtsn. t z>»e af *tgl・n gr^vKHi ・>d a i«%eie TM: ih* IWE InniiEd.图2:大蒜根尖结构示意图3. 多倍体诱导秋水仙素易溶于冷水、不易溶于热水、有毒、针状结晶或淡黄色粉末,是诱导多倍体的一种常用试剂,其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鳞茎和种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生物碱。
它的作用机理是与微管蛋白单体结合,抑制微管的形成,进一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单体分离受阻,形成同源多倍体。
因此,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如生长点才能产生作用,诱导多倍体的形成。
大蒜根尖染色体观察实验

大蒜根尖染色体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实验要求1、掌握洋葱培养的方法,掌握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的方法。
2、掌握洋葱根尖制片的方法,复习染色、压片的基本操作。
3、通过对于有丝分裂相的观察,统计洋葱染色体数目,加深对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
4、对比进行多倍体诱导前后的洋葱根尖,理解四倍体与二倍体的区别,认识微核和植物细胞分裂期的各形态特征。
5、体验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生物实验意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获取实验知识的能力和撰写实验报告水平。
二、实验方案1、实验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试管、烧杯、小塑料管、滤纸、刀片、解剖针、滤纸等2、实验药品新鲜、健康的洋葱鳞茎一个;0.02%秋水仙素、1mol/L HCl、醋酸洋红染液、卡诺氏固定液,碱性品红、乙酸,乙醇等。
3、实验原理(1)洋葱的根尖洋葱根尖的整体结构如右图,其中只有分生区的初生分生组织由于细胞始终处于持久而强烈的有丝分裂之中而作为我们的观察对象,其余部分在制片时都应当尽量剔除来保证观察效果。
(2)多倍体的诱导多倍体的诱导使用秋水仙素,秋水仙素可以阻止微管蛋白的聚合,从而使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体不能正常形成,但是姐妹染色单体照常想成,只是没有被拉向两级,于是染色体数目加倍。
各步骤的作用:固定液可以迅速杀死细胞,保持细胞形态在有丝分裂相。
解离可以破坏细胞的胞间层(果胶),使细胞之间的联系变松散,有利于压片和染色。
漂洗可以洗去过量的盐酸,防止解离过度破坏细胞结构或影响染色效果(盐酸是酸性,而醋酸洋红是碱性染料)。
(3)有丝分裂完整的有丝分裂相包括G1期(合成前期)、S期(合成期)、G2期(合成后期)和M期(分裂期),其中G1期、S期和G2期合称间期,细胞完成DNA的复制以及有丝分裂的准备,而M期又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为了形态观察的方便,本实验采用后一种分法。
如表一。
表一植物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4、实验步骤(1)将大蒜剥皮后放进垫了滤纸的培养基中,加入清水,放进25℃恒温培养箱中2~3天,催化大蒜生根。
9 实验九 植物多倍体诱发

洋葱(Allium cepa, 2n=16) 蚕豆(Vicia faba, 2n=12) 西瓜(Citrullus vulgaris , 2n=22)等作物的种
子、根尖、花蕾或幼苗
四、实验用具药品
1.用具:水浴锅、显微镜、培养皿、载 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解剖针、 纱布、吸水纸等
抑制纺锤丝微管的形成进而抑制抑制纺锤丝微管的形成进而抑制染色体移向两极的运动使细胞停滞在中染色体移向两极的运动使细胞停滞在中期期不能分裂成二个新的子细胞不能分裂成二个新的子细胞秋水仙素对染色体结构并无明显的影响对细胞也不产生严重毒害细胞解除秋水仙素环境后仍可正常生长分裂因而出现细胞含有多个染色体组的情况构成多倍体细胞
遗传育种学实验
实验九 植物多倍体诱发
一、实验目的
了解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 了解用秋水仙碱诱发多倍体植物的方法 学习识别多倍体细胞学特点
二、实验原理
秋水仙素: 细胞有丝分裂的抑制剂
作用:抑制纺锤丝微管的形成,进而抑制 染色体移向两极的运动,使细胞停滞在中 期, 不能分裂成二个新的子细胞
秋水仙素对染色体结构并无明显的影响, 对细胞也不产生严重毒害,细胞解除秋水 仙素环境后仍可正常生长分裂,因而出现 细胞含有多个染色体组的情况,构成多倍 体细胞。
细胞学观察
用根尖压片法制成染 色体玻片标本,在显微 镜下认真观察和染色体 计数,与对照进行对比。
洋葱根尖细胞中期分裂相(左,2n;右,4n)
二倍体和四倍体
大蒜
六、作业及思考题
1.所观察种的染色体数目?处理后得到了哪 些染色体数目变异类型的细胞?
2.许多染色体畸变的类型可以通过多倍体传 递下去,且多倍体植物对环境具有更强的适 应性,为什么?
(二)恢复生长24小时左右,诱导后细胞为
遗传学实验实验十 植物多倍体的诱发

多倍体
二倍体
六. 作业:绘制大蒜根尖4n细胞图。
三、实验材料、实验用具及试剂 大蒜根尖; 显微镜、染缸、酒精灯、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
镊子、解剖针、刀片、擦镜纸、吸水纸等; 0.1%秋水仙素溶液、卡诺氏固定液、1mol/L盐酸、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四、操作步骤 1.生根:
将小烧杯或广口瓶装满自来水,把大蒜鳞茎洗干净, 用剪刀将鳞茎上的老根剪除,再把其放在小烧杯或广口瓶 上,使其生根部位恰好接触到水面,在25℃下培养2-3日 至根尖长1.5-2cm。 2.秋水仙素处理:
遗传学实验实验十 植物多倍体的诱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
理,并初步掌握用秋水仙素诱发多倍体的一般 方法。
二. 实验原理
生物体的细胞核中都有相对稳定的染色体数目,这是物 种的基本特征之一。如玉米的体细胞具有20 条染色体,人类则 具有46 条染色体,但是这些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并不是杂乱无序 的,而是组成一个或多个染色体组(genome),或称基因组。在 同一染色体组内所有的染色体在形态上以及染色体上携带的基 因都不相同,但是它们包含了这一物种最基本的全套遗传物质, 并以完整而协调的方式发生作用,构成了完整、协调的基因体 系。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选择压力的影响,这些基因以其平衡、 协调的方式与环境相互作用,缺乏染色体组中的任何成分将面 临淘汰的危险。
利用一些诱发因素可以人工诱导植物产生多倍体。这 些因素包括物理的因素,如温度的剧变、射线处理等,还 有化学因素,如植物碱、植物生长激素等。在众多的化学 药品中,秋水仙素是诱导多倍体形成最为有效和常用的药 品之一。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的作用下,它既可以有效 地阻止纺锤体的形成,又不至于对细胞发生较大的毒害。 因此,当细胞继续分裂后,可以使细胞的染色体数加倍。 如果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的根尖,则在根尖分生区内可检 测到大量染色体加倍的细胞,若处理植物幼苗的芽,则可 以得到染色体加倍的植株。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膨大率总结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膨大率总结
对于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膨大率的总结,我可以提供如下信息:
秋水仙素是一种植物源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中的多倍体诱导研究。
多倍体是指具有两个或更多完全一样的染色体组的有机体。
通过秋水仙素的处理,可以诱导植物细胞或组织发生多倍化现象,即增加染色体数量,进而改变植物的某些性状。
然而,具体的多倍体膨大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不同植物品种的反应性、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的选择、培养基成分等。
因此,不同研究所得的多倍体膨大率可能会有差异。
总体而言,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膨大率的提高可以通过优化培养条件、选用适宜的植物种类、调整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等方式进行。
但具体的操作方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植物生物技术研究都需要符合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规定,保证安全性和合法性。
大蒜根尖染色体观察实验.

大蒜根尖染色体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实验要求1、掌握洋葱培养的方法,掌握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的方法。
2、掌握洋葱根尖制片的方法,复习染色、压片的基本操作。
3、通过对于有丝分裂相的观察,统计洋葱染色体数目,加深对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
4、对比进行多倍体诱导前后的洋葱根尖,理解四倍体与二倍体的区别,认识微核和植物细胞分裂期的各形态特征。
5、体验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生物实验意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获取实验知识的能力和撰写实验报告水平。
二、实验方案1、实验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试管、烧杯、小塑料管、滤纸、刀片、解剖针、滤纸等 2、实验药品新鲜、健康的洋葱鳞茎一个;0.02%秋水仙素、1mol/L HCl、醋酸洋红染液、卡诺氏固定液,碱性品红、乙酸,乙醇等。
3、实验原理 (1 洋葱的根尖洋葱根尖的整体结构如右图,其中只有分生区的初生分生组织由于细胞始终处于持久而强烈的有丝分裂之中而作为我们的观察对象,其余部分在制片时都应当尽量剔除来保证观察效果。
(2 多倍体的诱导多倍体的诱导使用秋水仙素,秋水仙素可以阻止微管蛋白的聚合,从而使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体不能正常形成,但是姐妹染色单体照常想成,只是没有被拉向两级,于是染色体数目加倍。
各步骤的作用:固定液可以迅速杀死细胞,保持细胞形态在有丝分裂相。
解离可以破坏细胞的胞间层(果胶),使细胞之间的联系变松散,有利于压片和染色。
漂洗可以洗去过量的盐酸,防止解离过度破坏细胞结构或影响染色效果(盐酸是酸性,而醋酸洋红是碱性染料)。
(3 有丝分裂完整的有丝分裂相包括G1期(合成前期)、S 期(合成期)、G2期(合成后期)和M 期(分裂期),其中G1期、S 期和G2期合称间期,细胞完成DNA 的复制以及有丝分裂的准备,而M 期又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为了形态观察的方便,本实验采用后一种分法。
如表一。
表一植物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4、实验步骤(1 将大蒜剥皮后放进垫了滤纸的培养基中,加入清水,放进25℃恒温培养箱中2~3天,催化大蒜生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水仙素诱导大蒜多倍体Garlic polyploid induction by colchicine摘要:[ 目的] 了解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学习用秋水仙素诱发多倍体大蒜的方法,学习识别多倍体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其细胞学特点。
[ 方法] 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 比较不同浓度对大蒜的多倍体诱导效应。
[ 结果] 经秋水仙素处理过的植株,在相同的处理时间内, 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升高, 染色体加倍率升高。
)当处理时间相同,秋水仙素浓度分别为0、0 .05 % 、0 .1% 、0.15%、0.2%时,加倍率分别为0、57%、19%、20%和24% 。
当秋仙素浓度为0 .05% , 染色体加倍率达到最高, 为57% 。
多倍体在形态、细胞组织学上与二倍体差异明显,细胞核变大,染色体数目加倍。
关键词:大蒜多倍体秋水仙素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 of artificially induced polyploidy and the way to learn with colchicine inducing polyploid garlic, Learn to identify the morphological and cy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lyploid plants. [method] With colchicine as mutagen, compar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garlic of polyploid induction effect. [results] With the same induced time,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centration of colchicine, chromosome doubling rate rises. When inducing with the same time, the colchicine concentration were respectively 0, 0. 05%, 0. 1%, 0.15%, 0.2%, and the double rate was 0, 57%, 19%, 57% and 24%. When autumn fairy element concentration is 0. 05%, the chromosome doubling rate is highest, at 57%. Polyploid and diploid differences in morphology, cell histology, cell nucleus, chromosome number.Key words:garlic polyploidy colchicine多倍体育种是植物育种的重要途径之一, 它不仅可对性状进行改良, 还可提高植物体内相关成分的含量。
植物多倍体往往表现出部分器官增大, 营养成分丰富, 产量高, 次生代谢成分增加以及抗逆性强等优点。
多倍体育种对改良无性繁殖作物的营养器官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大蒜( Alliumsativum L.) 为百合科葱属蔬菜, 有抗癌, 防癌, 杀菌作用, 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基于大蒜属于无性繁殖作物,染色体数较少( 2 n =16) , 因此十分适合进行多倍体育种。
近年来, 利用化学诱变剂进行多倍体诱导研究和实践越来越多, 其中秋水仙素是较理想的诱变剂之一 , 但目前利用秋水仙素对大蒜进行多倍体诱导研究较少。
因此, 我们通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大蒜鳞茎生长点进行相同时间的处理, 探讨大蒜多倍体的诱导,旨在探索一般条件下诱导大蒜染色体加倍的有效方法。
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供试材料: 在市场购买的普通大蒜。
1 .2 试验方法1 .2 .1 材料预培养。
将饱满大蒜蒜瓣去皮后, 插在干净湿润细沙中,室温下培养,待根尖长至2 mm 左右时将蒜瓣取出, 洗去沙子, 挑生长良好的蒜瓣作为多倍体诱导的材料和对照材料。
1 .2 .2 秋水仙素处理。
用饱含浓度分别为0 .05 % 、0 .1% 、0.15%、0.2%秋水仙素溶液和作为对照含有等量蒸馏水的培养皿培养36h,每一组合处理4到5个蒜瓣。
1 .3 倍性鉴定在8 :00 ~9 :00 切取幼嫩根尖, 用自来水洗净, 放在固定液(无水乙醇—冰醋酸 3∶1) 中固定24 h, 蒸馏水漂洗3 次, 每次10 min,60 ℃水浴中用1 mol/ L 盐酸解离5 min, 蒸馏水漂洗2 ~3 次, 漂去盐酸,小心切取根尖, 置载玻片中央, 加石炭酸品红1 滴, 染色15min 后, 压片, 镜检并拍照。
2 结果与分析2 .1 变异植株的细胞学鉴定秋水仙素处理后的大蒜, 用根尖压片法鉴定其细胞染色体数。
显微镜下观察发现, 经秋水仙素处理过的植株, 含有染色体数目为2 n = 4x = 32 的细胞, 均形成了嵌合体, 而对照组均为染色体数目为2n = 2x =16 条的二倍体( 图1 、2) 。
图1 图22.2 细胞学鉴定结果表1不同浓度处理的大蒜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比例2 .3 秋水仙素对大蒜的诱导效应由表1 可知, 秋水仙素对大蒜具有明显的诱导效应。
不同的秋水仙素浓度的植株根尖压片进行染色体数目鉴定后, 发现它们的体细胞中既有二倍体细胞又有四倍体细胞, 大部分植株形成了嵌合体, 而对照组全部是二倍体细胞。
这说明秋水仙素对大蒜多倍体的诱导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秋水仙素对中期细胞的纺锤丝起作用, 防止其形成, 影响染色体移向两极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该试验没有诱导出纯合的四倍体大蒜, 经秋水仙素处理只形成了四倍体细胞和二倍体细胞共存的嵌合体植株, 因此对经秋水仙素处理过的大蒜的细胞加倍率进行了统计分析。
由表一可以看出, 在相同的处理时间下, 随秋水仙素浓度的升高, 细胞加倍率基本呈升高趋势;但也有例外现象,当秋水仙素浓度为0 .05 % 时, 加倍率达到最高, 为57 %,差异极显著。
导致这个反常现象的原因将在稍后分析。
在一个生长周期中, 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比较少, 而秋水仙素只对正在分裂的细胞起作用, 因而导致加倍的细胞数较少。
2.4 实验结果分析(1)当处理时间相同,秋水仙素浓度分别为0、0 .05 % 、0 .1% 、0.15%、0.2%时,加倍率分别为0、57%、19%、20%和24% 。
从数据可以看出,染色体的加倍率与秋水仙素溶液的浓度有关。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张数鑫, 谢芝馨, 于元杰, 等. 秋水仙素结合组织培养技术诱导大葱多倍体的研究),得知理论上,当处理时间相同时,随着秋水仙素溶液浓度的增大,加倍率应该呈上升趋势。
在本实验中,当秋水仙素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 .1% 、0.15%、0.2%时,加倍率随着增大。
但当秋水仙素溶液的浓度为0 .05 %时,加倍率出现了显著差异,达到了57% 。
出现这个结果的可能原因有:在配制浓度为0 .05 %的秋水仙素溶液时,出现了人为失误;大蒜根部浸入溶液的程度不一样,装有浓度为0 .05 %的秋水仙素溶液的培养皿里面的大蒜根部浸入地较完全,而其他的大蒜根部浸入溶液不够完全,秋水仙素无法完全发挥作用;计数时因视野中细胞数较多而产生了较大的误差等。
所以,为了使实验结果真实可信,最好做重复实验。
(2)在该试验的诱导处理中, 处理的是大蒜鳞茎的生长点, 因为叶芽是由多细胞构成的, 因细胞分裂不同步, 因而诱导产生了大量的嵌合体。
在一个生长周期中, 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比较少, 所以尽管秋水仙素对细胞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但低浓度处理较短的时间后去掉秋水仙素, 细胞能恢复正常的分裂功能, 由于二倍体细胞的数目多于多倍体细胞,所以二倍体细胞数目的增长指数快, 相比较而言低浓度短时间处理时产生细胞加倍率很低的嵌合体。
当处理浓度增加时, 间歇的二倍体细胞到了中期, 由于秋水仙素的作用而变成多倍体细胞, 致使植株中四倍体细胞的数量继续增多, 二倍体细胞相对数量不断减少, 因此植株中出现了加倍率稍高的嵌合体植株, 这种现象在不对细胞造成功能性损伤的前提下存在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
研究表明, 经过离体组织的培养技术, 可将嵌合体组织离体培养诱导不定芽或芽丛, 在此基础上进行逐步分离与纯化, 进而获得稳定的多倍体种质资源, 有关这方面的工作尚在进一步研究中。
(3)本实验的优缺点①优点:选材为普通大蒜,容易培养,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基于大蒜属于无性繁殖作物,染色体数较少( 2 n =16) , 因此十分适合进行多倍体育种;选取的诱变剂为秋水仙素,诱变效果较好;实验流程较简单,所需时间较短。
②缺点:因时间较紧,未进行重复试验,实验结果的可信度不够;计数时容易出现误差,易把未加倍的细胞当成加倍的细胞。
[参考文献][1 ] 赵红艳,江丽丽,马淼.濒危药用植物天山雪莲多倍体植株的化学诱导[J].种子,2012,(第2期).[2] 彭静,魏岳荣,熊兴华.植物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第11期).[3] 曹方莉,王晓明,赵思东,等. 花蕾型金银花同源四倍体的诱导和鉴定[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 9) : 3619-3621.[4 ]池坚,席梦利,张静,胡凤荣,施季森.东方百合Siberia多倍体诱导及其细胞学鉴定[J].分子植物育种,2008,(第2期).[5] 刘奕清,吴林,陈泽雄,朱菲菲.秋水仙素离体诱导金银花多倍体及倍性鉴定[J].中药材,2012,(第11期).[6] 张素芝, 李纪蓉. 秋水仙素诱导大蒜四倍体的研究[J] . 核农学报,2006 ,20(4) :303 - 308 .[7] Kermani M J,Sarasan V,Roberts A V, et al. Oryzalin induced chromosome doubling in Rosa and its effect on plant morphology and pollen viability [J].Theor Appl Genet,2003, 107( 7) : 1195-1200.[8] 莫官站,张启翔,潘会堂,孙明.秋水仙素诱导甘菊多倍体研究[J].核农学报,2010,(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