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聿初●微课堂】作文指导:双线巧并行,情景相辉映
双线并行的作文。急用 。。。。。

双线并行的作文。
急用。
《起飞》:人生是一条直线,由无数个尝试的点组成。
一只很小的鸟儿,它刚刚长着羽毛,那看上去显得稚嫩的翅膀似乎不堪一击。
它躲在己的小窝里,羡慕地看着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头雁。
它憧憬蔚蓝的天空,金色的阳光以及在香的风中飞翔的自由。
它看着自己的翅膀,想:我的翅膀太嫩了,我是飞不起来的。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摇头晃脑地背古诗,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也许是喜欢那种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快感;也许是爱上了诗的那种纯朴的幽美。
我成了一个喜欢诗的女孩。
拜伦,济慈,泰戈尔,叶宁,北岛,舒婷……有时心里会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可我想,我只能做做梦而已。
蓝天白云对小鸟而言越来越具有诱惑,它想飞的念头清晰并且逐渐强烈。
它习惯轻轻拍拍自己的翅膀。
我开始有了自己的一本小笔记。
总是随身带着,有时在田野里闻到泥土的气息;有时朦胧的云雾中看到一颗小星;有时在河边扔下一颗石子荡起圈圈涟漪……生活中每一个恬静的影子化成一句很短的话记在我的笔记本里。
大雁对小鸟说:“出来吧,小东西! 拿出你的勇气,飞出来拥抱蓝天吧。
”小鸟的眼睛亮亮的。
它问自己:“我可以试试看吗?”我开始串联一些简短的句子,开始写成行。
我的老师说:“试试看吧。
也许你也可以写诗,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我于是用很长的一段时间去寻找和酝酿一些真正的灵感。
小鸟站在树枝上。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它决定试试看。
即使失败,也得先坠落一次呀。
它带着几分怯弱拍起了它的翅膀,越拍越快,它不再有胆怯,而是充满自信和勇气。
呼!一瞬间,它飞了起来,终于飞在广袤的蓝天之下了。
写完最后—行,我的喜悦之情掩饰不住地在眼底流转。
我的第一首诗,终于成功了。
原来写诗并没有我想得那么难。
看着自己的诗发表在杂志上,涂鸦终于变成了铅字。
于是,我微笑着踏进了诗歌的门槛。
回头看我的人生,尝试把每一个点串联起来。
不管是成功和失败,飞鸟的翔程永远在它起飞之后。
作文指导单线和双线上课讲义

作文指导单线和双线作文指导——单线结构和双线结构一、一线穿珠这里的“神不散”,指的是主题思想的集中、凝练以及有一条明显的行文线索。
这种以一条特殊的线索组织材料的结构技巧,叫做“一线穿珠”。
掌握这种技法,行文时驾驭材料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就可以从众多复杂纷乱的材料中撷取所需之材料,有章有序地组织文章,使行文完美流畅,章法严谨和谐。
作为“穿珠”的“线”,可以是物,可以是事,也可以是一种思想感情,只要能够体现题材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的主题思想即可。
有位同学以《生命的季节》为题,以生命为彩线,用“懂事之春”、“灼热之夏”、“硕果之秋”、“沉思之冬”四个小标题,描绘了生命的多姿多彩。
文中虽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四个小标题由一线相连,恰似一串珍珠,熠熠生辉;每一个小标题,又各侧重一个方面,环环相扣,使得文章结构十分紧凑。
运用一线穿珠法,一要有珠,材料要一个比一个棒,像珍珠一样光艳夺目;二要有美丽的彩线,必须选用最能体现文章主旨,又能贯穿全篇的连缀物;三要贵藏忌露,有虚有实,或明或暗,形成文章的起伏变化,既不能让读者一目了然,又要让读者有迹可寻。
奶奶的口头禅“这时代我是跟不上了。
”这是奶奶的一句口头禅。
一天,爸爸下班回来,说要全家一起去饭店吃饭。
奶奶自然不同意,说:“在家吃点儿就行了,浪费那钱干什么?”爸爸说:“现在生活好了,花两个钱儿算什么?”“奶奶,走吧!走吧!”我拉着奶奶的胳膊,又把那套死缠硬磨的功夫使了出来,可奶奶就是不同意。
唉,一顿美味佳肴就这么从我嘴边儿“溜”走了。
我急得乱蹦乱跳,可还是无济于事,只好在家吃了。
吃饭时,奶奶见爸爸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就问:“怎么啦?不爱吃吗?”爸爸吞吞吐吐地回答:“爱吃。
妈,我……我想辞职。
”“辞职?”我和奶奶不约而同地叫了起来。
爸爸放下碗筷,说:“不错!虽然单位里月月能保证开资,可那么几千块钱怎么能养活5口人呢?我想,辞职以后干地板加工,虽然风险大,可挣钱多啊!”奶奶说:“不行,虽然厂里工资少,可这里铁饭碗啊!”爸爸坚持说:“我已经写好了辞职书,明天就给领导送去。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讲座课件“双线”结构——作文方法指导

方法
1.要有线索意识,动笔之前明确文 章的明线和暗线; 2.找准作为线索的切合点; 3.明线写景描物绘画面,暗线写人 记事抒心情。愤慨 悲愤怀念,鼓励方法
1.以事件为载体,可以把人物塑造 与情感抒发同时融入其中; 2.两线索是微信交公错众号在:一初中起语,文匠不是截然 分开的。
贰
以物为载,物微情浓
植物
为线
紫
藤
明 作者对紫藤萝瀑布的描写
萝
瀑
暗 作者看到紫藤萝瀑布后 情绪及情感上的变化
布
赏花
忆花
悟花
我只是伫立凝望……有的只是精神的静静和生的 喜悦。(看花后心情的转变)
可,还是失败了。 看着镜子里奶奶周而复始却不断失败的样子,我怔住了,眼眶微润。 “奶奶,我来帮你。”不一会儿,丝线便一穿而过。 笑纹在她脸上荡漾开来,银针在奶奶的指下生出了花,一针一线都仔仔细细,一针一 线都饱含着深情。凝视着镜子中她那早已失去当年色泽的鬓发,才发现在十多年的低头缝 补之间,我身形已经越发高大,而她那执著到近乎固执的背影已一日日越发佝偻。我在这
着。
我沉浸在一片茫茫题海 中,想空闲一下,手中 的笔却迟迟不肯放下。
中考的日子转眼就 到,以前的艰辛已 经化为了动力。
双线交错:蜗 牛如我,在不 懈的努力着, 我似蜗牛,为 小小的梦不断 拼搏着。蜗牛
告知我,当你
暗 蜗牛在阳台上慢慢 爬过。
蜗牛爬过阳台,它正向屋顶
夕阳西下,小小的
在梦想的途中 脚踏实地留下
202X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讲座课件
双线并行,导法激趣

双线并行,导法激趣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厚积才能薄发。
在大复习期间,要想使学生作文水平突飞猛进,似乎很难。
但我们也不能无为而治,让学生独自去蜗行摸索。
老师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和对他们写作兴趣的努力激发,应该也一定能让学生的作文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使他们的作文升格到高一个档次。
为了实现学生作文的升格,我的作法是“双线并行,导法激趣”。
一、双线含义有两层含义:即作文复习时一方面注重方法指导,另一方面重视兴趣激发;作文方法指导又从“作文形式”和“作文升格技巧”两方面入手复习。
二、作文形式的复习指导中考作文形式一般包括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
现在又出现了新材料作文一说。
这些作文形式三年来我们都练习过,学生对他们的面貌也较熟悉。
但是我们可能没有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对这几种作文形式作分析比较,学生对不同形式的作文的把握不一定到位。
所以在大复习期间,老师对不同类型的作文作一些重点的指导,应该对学生的写作有一定帮助。
比如命题作文重点训练学生读题审题的能力。
题目有几个字?如果字少,可加怎样的限制词语使之变得具体易写呢?如07年四川内江的题目“路上”,是写“上学路上”还是“人生之路”呢?如果字多,题眼是什么?怎样写才能切合题目要求?比如作文题《有这样一种声音》,审题时就要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词语,写作时就要扣住其中的“这样”“一种”“声音”展开。
“这样”是强调,特指,文章需要用叙述描写具体写出是怎样的声音;“一种”强调了数量,是“一”而非“几”。
那么,可不可以写几种声音呢?学生的写作实践中就遇到了这个问题,有同学写了几种声音而不是一种。
而这些写几种声音的文章,有的是符合要求的,有的是不合要求的。
不合要求的文章写出的几种声音彼此独立,毫无关联,真正属于几种;而合要求的文章虽然写了几种声音,但这几种声音都有着相似点,是统一在一个大主题下的,属一类声音。
比如“父母的唠叨,老师的批评,朋友的问候,汶川地震中寻找生存者的敲击‘有人吗’,奥运中的‘加油’”……这几种声音都传递着力量和关怀,它们都属于爱的声音。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双线并行式结构作文模板

同时同频全双工的成功的启示在无线通信领域,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Simultaneous Full Duplex,SFD)是一项重要的创新,它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技术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不仅对无线通信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的成功启示我们,只要我们敢于挑战现有的技术极限,不断探索创新,就有可能实现看似不可能的目标。
在传统的无线通信中,由于收发信号在同一频段发生冲突,导致无法同时进行双向通信。
然而,通过巧妙的信号处理和干扰消除算法,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成功实现了一个信道同时传输和接收两个不同方向的信号,充分利用了频谱资源,大大提高了无线通信的效率。
这一突破性的技术创新鼓舞着我们,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勇于尝试,不断创新,就有可能攻克一些看似不可能的技术难题。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的成功还启示我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可以借鉴不同领域的经验和思路。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的实现离不开多领域的交叉融合,包括信号处理、电路设计、射频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
这种跨学科的合作和思维碰撞,为技术的突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因此,我们在解决其他复杂问题时,也可以借鉴这种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吸取不同领域的优秀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的成功还告诉我们,在技术发展中,关注用户需求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是至关重要的。
在无线通信中,用户通常需要同时进行双向的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应用。
传统的半双工通信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的出现,则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通信体验。
这也提醒我们,在技术研发过程中,要始终以用户为中心,关注用户需求,不断改进技术,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的成功还启示我们,在技术创新中注重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的实现需要多个团队的协同合作,各个团队之间需要紧密配合,共同解决技术难题。
这样的协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促进了技术的创新和突破。
2020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双线并行式结构作文模板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双线并行式结构作文模板【模板解说】双线结构是指文章在同一叙述流程中设置两条线索,其同时展开故事情节,形成两个故事,互相契合,互相生长。
两条线索或平行前进,或交织发展,在特定契合点汇合成一线,完成文章主旨的表达。
【例文展示】待蒲公英开满山坡当清风轻拂过大地的时候,漫山遍野的蒲公英开始搭载风之列车,启程了。
一座小木屋前,一位双眸清澈的青年轻轻关上门,身背满载着梦想的画板,出发了。
①没走多久,一条小溪闯入了他的视野。
被风吹皱的水面上泛着粼粼的波光,水底五颜六色的石子清晰可见,水流不紧不慢地流淌在属于自己的地盘上。
岸边的野花散发出芳香,沾染了小溪的些许湿气,迎面飘来。
如此赏心悦目的景色可不容错过,青年将所有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倾注笔尖,一笔一笔描绘出这美丽的风景。
画完后,他收拾好画板,久久伫立在小溪前,终于恋恋不舍地迈开脚步,继续踏上他的旅程,他相信只要一点点积累每一处风景,每一处美好,每一次灵感,最终一定能成为一位出色的画家。
②蒲公英随风而飘,飞过山川,越过峡谷,定居在一个美丽的山坡。
然后,将身体埋入土壤,开始一点点汲取养分,等待最后的盛开。
③青年路过一个繁华的街市,映入眼帘的是人们在各种店铺前精心挑选着物品,人人神采各异,表情丰富,甚至有人不时用上手脚比划着。
店铺老板的叫卖声,买东西的人的赞美声,小孩子玩闹时的欢笑声……周围的一切都淹没在各种声音里。
这样热闹非凡的景象让青年陶醉了,他迫不及待地拿起画板,勾勒出这个街市的繁华以及人们的喜悦。
④青年一路走一路画,在画板上描绘出他所见到的美好。
有繁花盛开、新叶初裁,有江河万里、层林尽染,有江畔听涛、品茗吟诗的人,有踏雪赏梅、围炉夜话的人,这些都被他用画笔一一记录下来,同时他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⑤蒲公英每一天都不放弃努力,不停积蓄养分。
当初夏的清风吹过大地时,它们为了这美丽的盛开,用上积累的养分,全力展现出了它们的风采。
那么久的积累,终于在这宁静的初夏显示出了作用。
记叙文写作双线并进讲义

“双线并进”类作文构思指导学生写作,迫于时间所限,往往多注意于作文的选材立意和语言表达,而缺乏一种良好的结构意识,从而陷入腹内文未成稿、笔下艰涩难行的困境。
鉴于此,推介一种作文快速结构技法——“双线”结构一、关于双线结构在文章的写作中,我们要考虑到实虚、远近、深浅、明暗、疏密、张弛、动静等因素,这些因素涉及内容,关乎技法。
其中,实的、近的、深的、明的、张的、动的,要比虚的、远的、浅的、暗的、弛的、动的显眼,更带有直观性,处于审美活动的优势地位,我们可谓之“显”的因素,后者容易被忽视,就处于审美的劣势地位,属于“隐”的因素。
写作活动中,必须处理好“显”“隐”之间的关系,安排好“显”与“隐”的格局,使显现处笔墨酣畅,生机勃勃,人物和事物跃然纸上;使隐处含蓄精当,意韵深远,笔墨虽少而尽得风流。
写作从模仿与借鉴起步,这是最根本的规律。
运用“双线并进”“显隐相依”的方法构思作文,我们的阅读资料库有许多可借鉴的范本。
“背影”采用了双线结构的方法,一条是以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换为顺序记事写人的明线:徐州见父、回家奔丧、南京送行、北平读信,这四件事按时间先后依次写来。
前两件事写得简略,南京送行写得详细,诸如决定亲自送子、过江、进站、买票、讲价、登车、拣座、买橘、话别,每个细节也未放过,特别是买橘一事,犹如电影中的慢镜头似的,把背影的全部过程叙述了出来;然后又转入略写,几句话就概括了父亲的大半生。
另一条是以“背影”为标志的、作者思想感情起伏变化的暗线。
如开头点背影,望父买橘——写背影,父子分手——找背影,篇末再扣背影。
全文四次写背影,有力地表达了作者感情的变化,反复照应了标题,使文章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背影”则是贯串始终的一条内在的主线。
一篇文章,内容丰富,就需要巧妙而艺术地将生活素材作一番恰到好处的调动与安排,以求“显”与“隐”的艺术地有机地结合。
所以,我们在知道了“显”与“隐”的类型之后,写作时还需要注意技法上的一些要求:从“显”与“隐”的内容上来说,需要处理好双线主次、实虚、明暗等因素间的关系。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双线并行,相映生辉

精心创结构,用心写文章双线并行,相映生辉一、目标概说1、教学目标(1)通过例文分析能发现“双线并行”的文章的优点和写作时应注意的问题(2)通过思考讨论能给“双线并行”类作文补写相应的片段,试着列出“双向并行”类文章的提纲。
(3)培养写作兴趣,树立写作信心。
2、教学重点总结写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3、教学难点补写片段,构思作文。
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就像一根线串起颗颗珍珠,线索也连接起记叙文中的素材,而当我们的素材有远近之分、明暗之别时,我们就需要两条线索将它们串连起来形成一篇文章,这样的文章,内容更丰富,主题更突出。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精心创结构,用心写文章”,让我们的文章“双线并行,相映生辉”。
(二)分析例文总结“双线并行”文章的优点和注意事项。
学生读下面的文章并思考问题:(一)蜗牛•痕迹•我1看着蜗牛在阳台上缓缓爬过,我的视线就被它吸引住了,对它身后一条长长的“线”产生了兴趣。
我不清楚小小的蜗牛要到哪里去,但它分泌的黏液却告诉我它曾经到过这里,这是它留下的痕迹。
2我在学习的道路上缓缓地前进着,我知道前方的困难会随处可见,我知道讨厌的绊脚石会越来越多,但是我拥有一分坚定的信念:冲破困难的牢笼,不到终点绝不停止!我要将我的脚印留在探究的路上。
3蜗牛已经爬过了阳台,它正在向屋顶出发,缓慢的它更加慢了,小心翼翼地,勇敢地向上爬,它身后的痕迹依旧存在,让人联想到了它前进的艰辛。
我很想帮它一把,刚想伸出手却又不自由主地停住了,脑中蹦出一个想法:不曾体味过程的艰辛,胜利的终点对它又有什么意义呢?4正如那天在教室里,我沉浸在一片茫茫的题海中,想空闲一下,手中的笔却迟迟不肯放下。
休息之余,想到两点一线的生活,想到堆积如山的作业,心中一阵烦闷,怪自己太笨,不懂得“复制”别人的作业,让自己放松一下,可这个念头才一出世,就被理智给抹杀了。
是啊,我要的是才学,并不是那纸上的分数。
5夕阳西下,柔和的金色光芒洒满了大地,白色的墙也变成了金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聿初●微课堂】作文指导:双线巧并行,情景相辉映
七年级语文下册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是我们喜欢的课文,文章用两条线索来构思:景线是写眼前,我参加毕业典礼;情线是忆往事,爸爸对我的爱。
两线交相辉映,既推动情节,又使“父爱”和“成长”的主题深入人心。
这种“双线并行”的构思方法能使文章别开生面、情景相融、过渡巧妙、耐人寻味。
这一技法需要注意:情线一般是文章的主要情节,景线则围绕某一景物,呈现的方式可以多样,如:事发场所、营造意境、情节推动、烘托人物、作象征物等。
情线笔墨应多于景线,人物描写要饱满。
景线往往为文章穿针引线,宜针脚细密、适当渲染,衔接上下文要巧妙自然。
下面就以一篇考场作文为例来讲解这一技法:
特别的玉兰花香
904班郑禧喆
那年,阳光正好,我们单纯得没有烦恼;那年,微风拂晓,带来那一阵阵沁入心田的玉兰花香。
(开头营造意境,情线“友谊”和景线“玉兰花”亮相,点题。
)
亲爱的闺蜜,你还记得吗?实验课上的那次小灾难?(每个场景以相同的呼告重章叠唱,亲切真挚。
)我操作着实验器材,却没有意识到危险所在。
我看向窗外那棵玉兰树,在绿意盎然间,点缀着白色的玉兰花。
(景线推动情节。
)忽然,只听见“啪”的一声,你抱住我,往后拉去,我吓得闭住双眼。
没有想象中的疼痛,我才缓缓睁开眼睛,你的那句“小心”还回荡在耳边。
映入眼帘的是你受伤的手,娇嫩的小臂上,一个透明的小水泡正立在上头,周围是烫伤的痕迹,浅红色的一圈,触目惊心。
(抓住“动情点”描摹,中心和人物个性才突出。
)我的心里像是被什么压住似的,沉重极了,眼底也蒙上一层水雾。
你轻轻地拍了拍我的手,笑了笑,对我说道:“我没事,不用担心!”我也只好点点头,尝试用冷水给你的手臂消肿。
微风经过回廊,卷起庭前的玉兰花瓣带到我们身旁,你拾起那一片洁白的玉兰花瓣,对我微微一笑。
你就如这玉兰花一般,给了我一节难忘的实验
课。
(景线设计巧妙,如清新的蜡笔画,玉兰花的冰清玉洁象征好友善良的心。
)
亲爱的闺蜜,你还记得吗?树下,石椅上,我们并肩而坐、笑谈古今的身影?阳光被玉兰树枝顽皮地拆开,化作一块块小拼图,细细碎碎地洒落在地上。
(景线营造意境,文采匹配。
)蝉声是夏天的歌唱,在那个盛夏里,在那条林荫小道上,我们随着蝉声歌唱,眺望着我们歌声随风飘去的远方。
(小浪漫,很温馨。
)玉兰树下,清甜的玉兰花香中,我们的友谊长存!(景线烘托友谊。
)
亲爱的闺蜜,你还记得吗?绿色的球场,红色的塑胶跑道上,我们拼搏奋进的脚步?当那一声“预备”响起,我的脚软了软。
当听到那声“跑!”我还是奋力向前奔去,只是在中途,明显感觉到力不从心,钉鞋正紧紧地抓着脚下的塑胶跑道,脚上像注了铅般,迈不开腿。
玉兰树下,你正焦急地看着我。
(景线地点。
)我不禁加快了脚步,脑海中,实验课上你的帮助,玉兰树下我们的畅谈,体育课你教我跑步技巧……(剪辑不同时空的画面,排比细节,好友的体贴、两人的情谊已跃然纸上。
)一向体育为软肋的我,竟也得了个不错的成绩。
你向我跑来,满脸欣喜:“这次你跑得很快哩!太好了!”玉兰清香蹿入鼻中,特别醉人。
(景线衬情。
)
你还记得那个藏满花瓣的香包吗?在我们分离之际,你送给我一个装满玉兰花瓣的香包,里面装着的,不仅是芬芳的花瓣,还有我们至深的友谊!(景线象征友谊。
有始有终,深情更隽永!)离别之际,让我们再一次去那条林荫小路上,看那纯洁无瑕的白,嗅那特别的花香,忆我们特别的友谊!(诗情画意的景线总结中心、巧妙点题。
)
总评:小作者很好地用双线并行来构架文章。
景线“玉兰花”的出现巧妙多样:“玉兰树”、“玉兰花瓣”、“玉兰树枝”、“玉兰花香”、“玉兰树下”、“玉兰香包”,情景相映,令人赞叹。
情线既写两人的深情厚谊,又能挖掘对方的真善美,材料的精挑细选使文章充满正能量。
而语言的锤炼也使文章清新脱俗,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