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徽州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徽州古民居旅游发展路径及其保护研究

表 1 微 州 古 村 落 与 黄 山市 、 山风 景 区旅 游 接 待 规模 ( 人 次 ) 比 黄 万 对
和神奇 的感 召 力 。
年 黄市 份 山
1 2. 1 23 11 O1 8. 1 .8 78 4 1 .9 81 8 2 .71 05 22 .1 9 4 28 .69 9
着诸 多不足。本文结合徽 州古民居保存 和旅游开发的具体现状 , 对开展 古民居旅 游发展提 出合理化的措 施 , 实施有效保护 , 充分
发 挥 古 民居 的旅 游 价值 和 功 能 , 动 区域 旅 游发 展 进 程 。 推
关键词 : 古民居 ; 旅游开发 ; 保护 ; ,文化 ; 徽/ I 1 黄山市 中图分类号 : 5 2 74 F 9 .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9 9 3 (0 6 O 一O 5 —0 10 - 7 5 20 )3 0 4 4
维普资讯
20 年 6月 06 第2 2卷第 3期
皖 西 学 院学 报
J u n l f e tAn u ie st o r a s h i 0 W Un v r i y
Jr 2o uL, o 6
Vo_ 2 NO. l2 3
徽 州古 民居 旅 游 发 展路 径 及其 保 护 研 究
朱 国兴
( 山学院 旅游 系, 黄 安徽 黄 山 2 5 2 ) 40 1 摘 要 : 民居是一种重要的历 史文化遗 产, 着重要 的保 护和旅 游开发价值 。徽州 文化 区域 内存在 着数 量庞 大、 色显 古 有 特
著、 分布 广 泛 的 古 民居 , 构成 区域 旅 游 重要 的 吸 引物 , 已 目前 徽 州古 民居 的破 坏严 重 , 游 开 发 处 于粗 放 型 的初 级 发 展 阶 段 , 在 旅 存
浅析徽州文化旅游

游 , 应 耙 自 然 号 观 和 文 化 景 观 紧 密 鲒 夸 对 培 养 人 正 确 的 价值 观 . 高 民族 素 质 , 物 馆 、 老教 堂 、 马废 墟 、 术 馆 、 乐 提 古 罗 艺 音
起 来 。 理规划 。 夸 托力 宣传 奉 文 主要 就 增强民旗凝聚力 , 具有 良好的推 动作用 如 何 充 分 实现 徽 文化 的旅 游 价 值 作 出
【 关键词】
旅 游赍珊
文化旅游
微 州文化 困 。特别是文化 的差异 , 使一个国家 民 的 东 方 文 化是 吸 引 国 际旅 游 者 来 我 国旅
族 对 另 一 个 国家 、 民族 产 生 强 烈 的 好 奇 游 的 主 要 因 素 . 资料 统 计 , 据 日本 人 来 华 心 , 过文化旅游 , 通 人们 可 以 了 筚 男 一 个 旅 游 的 兴趣 分 类 大 体是 : 了 解 中 国 历史 民旌 和 国 家 的 文化 、 俗 、 仰 、 民 信 禁 等 . 文 化 、 迹 的 占 4 % , 察 民俗 风
2 世 纪 是 知 识 经 济 时 代 , 识 经 济 可 增 进 各 国 人 民 的相 互 了解 加 深 各 2 %, 1 知 2 观赏文 艺美 术的 占 7 品尝风 味 %, 是 建 立 在 知 识 生 产 分 配 使 用 上 的 经 国人 民的 友 谊 . l 必 要 的 误 解 , 利 佳 肴 的 占 45 . 见 , 弓 国 际 游 客 来 消 象不 有 .可 % 吸 f
文 化 旅 游 作 为 超 越 于 观 光 旅 游 之 上
“古徽州、新黄山”乡村旅游策划方案【经典案例参考】

“古徽州、新黄山”乡村旅游策划方案【经典案例参考】一、古徽州乡村旅游的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愈向往走出喧闹的城市投奔自然,以期返朴归真、陶治情操、宁静安神,乡村旅游应运而生。
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奇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黄山市乡野风光迷人,古村落星罗棋布,有着世外桃源般的意境,一座座青山绿水环抱的村落中,点缀着幢幢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徽派建筑,村前田园遍布,到处弥漫着茶香、果香和稻香……“人尚古衣冠”的淳朴民风依然在这里延续,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深深浸润着这方热土,是中外游客回归自然、体验风情的美好家园。
“古徽州、新黄山”将成为我市旅游发展的主旋律,如何打造好古徽州、特别是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将是我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又一个重点。
古徽州乡村迷人的魅力、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谐安详的人文环境,为打造“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要借助第九届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期间举办的古徽州乡村旅游系列活动(古徽州乡村旅游线路推介、黟县乡村旅游考察、中国乡村旅游论坛举办、中国乡村旅游联盟建立等),进一步烘托出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
二、黟县在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中的地位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万众瞩目和心向往之的地方;黟县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让人产生美好的憧憬。
黟县理应成为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的核心,要加大以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地为龙头、其它特色各异的古村落和外围乡村景点为辅助,整合包装风景游览、文化考察和休闲度假兼备的古徽州乡村旅游产品,打造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引领徽州乡村旅游走向世界。
三、古徽州乡村旅游的主题定位和口号主题定位:中国画里乡村——徽州水墨大徽州,江南挑花源桃源意境以区别于江浙风情,并突出“水墨”色彩的艺术境界和徽文化底蕴,树立集自然生态美、生活方式美、文化艺术美于一体的大徽州文化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
徽州古民居保护与旅游开发建议

徽州古民居保护与旅游开发建议古村落是一种传统的人类聚居空间,是地方人文历史的缩影,沉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与辽阔的地域形成了不同气质的古村落。
同时也成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徽州古村落作为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唯一的古村落型旅游地,凭借着它独特的历史性、科考性和艺术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研究者。
与此同时不断攀升的客流量正在威胁着徽州古村落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古村落资源的价值,保护好这些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才能真正实现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1、徽州古村落特点西递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
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二十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
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1) 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徽州古村落是徽州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古徽州的历史风貌。
是皖南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历史文化内涵深厚。
(2) 环境优美,布局巧妙。
西递、宏村选址精妙,遵循徽州建筑的风水原理,注重“天人合一”,依山造屋,傍水结村。
尤其是宏村还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
村落的布局十分考究,往往都着意模仿一些有寓意的图案,西递的整个村落呈船形,宏村水系则是依牛的形象设计。
加之宏村完备的供水系统,使得村民“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渠”。
给村名的生活、生产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堪称“中华一绝”。
(3) 建筑至今保存完整。
黟县境内至今还保存着3500多幢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
其中西递村目前保存有明代民居建筑1 幢,清代民居建筑122 幢,被誉为“明清民居博物馆”,宏村现存有明清时期修建的民居158 幢,其中有137 幢较为完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发展探索——以古徽州为例

h ra e a d t ̄ s v lp n , d f  ̄y r a zd tes san l v lp n f na gbe c h rlb f a e i n i tHuz o . ei g t n o m d eo me t a n e l e u tia ed eo me t t il u u a i g A ce i u e n i i h b e oin e t n n h
徽州文化旅游创意策划方案

徽州文化旅游创意策划方案# 徽州文化旅游创意策划方案## 1. 简介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徽州地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拥有众多古老建筑、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丰富多样的传统手工艺品。
本文将着重讨论如何利用徽州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创意策划,以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 2. 目标群体通过本次创意策划,我们的目标是吸引以下类型的游客:- 文化爱好者:对传统中国文化感兴趣,愿意深入了解徽州文化的历史和特色。
- 摄影爱好者:喜欢通过摄影记录美丽风景和文化遗产的独特瞬间。
- 家庭出游者:希望带着家人一起体验徽州文化,享受亲子时光。
- 工艺品爱好者:对纯手工制作的传统工艺品感兴趣,希望亲自体验制作过程。
- 美食探索者:希望品尝当地特色美食,了解徽州饮食文化。
## 3. 创意内容### 3.1 传统建筑参观之旅邀请导游带领游客参观徽州地区的传统建筑,如徽派古民居、古老的庙宇等。
导游将为游客讲解建筑的历史背景、设计理念以及建筑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同时,提供与传统建筑相关的手绘课程,让游客亲自体验绘制徽派建筑的过程。
### 3.2 民俗文化体验提供民俗文化体验之旅,游客可以参与戏曲、舞蹈等民俗表演的学习,了解徽州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
此外,安排与当地居民互动,让游客亲身感受徽州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 3.3 手工艺品创作工坊开设传统手工艺品工坊,游客可以亲自参与教学,学习制作徽州特色的手工艺品,如剪纸、木雕、织锦等。
提供专业工艺师傅的指导,让游客亲自制作一件属于自己的手工艺品,留作纪念。
### 3.4 主题摄影之旅组织主题摄影之旅,带领游客前往徽州地区最美的风景拍摄点,让他们感受旅游目的地独特的一面。
安排摄影导师进行摄影技巧指导,帮助游客拍摄出精美的照片。
同时,为游客提供机会参与摄影比赛,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作品。
### 3.5 美食文化之旅安排美食之旅,带领游客品尝徽州地区的传统美食,如徽州酥饼、徽菜等。
徽派文化发展方案

徽派文化发展方案一、背景介绍徽派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徽州地区为代表,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为了推动徽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制定了以下发展方案。
二、总体目标通过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徽派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推动地方文化经济的繁荣。
三、发展重点与举措1.文化遗产保护:制定详细的文化遗产保护计划,对徽派古建筑、传统工艺、传统节庆等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和修复,确保其历史原貌的保存。
2.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徽派文化产业的发展,包括徽派特色手工艺品、传统绘画、徽派建筑风格的文创产品等,提升徽派文化的市场竞争力。
3.文化旅游推广:开展徽派文化主题的旅游推广活动,打造徽派文化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欣赏徽派建筑、体验传统文化,促进地方旅游业的繁荣。
4.文化教育推进:加强徽派文化的教育普及工作,通过学校、社区等多种途径,向公众传授徽派文化知识,培养新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5.文化节庆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节庆活动,包括传统的徽派年画展览、徽州古城民俗表演等,提升徽派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6.数字化传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徽派文化的数字化传承。
建设徽派文化数字图书馆,记录传统工艺、建筑、艺术等方面的资料,以便更好地传承和推广。
四、组织与管理机制1.成立徽派文化保护与发展委员会: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徽派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与推广工作,协调各方力量,推动方案的实施。
2.建立徽派文化发展基金:筹措专项资金,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旅游的推广等方面的项目,确保方案的资金支持。
3.建立社会参与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徽派文化的发展,与企业、公益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徽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五、评估与调整机制设立定期评估机制,对徽派文化发展方案进行定期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通过以上方案,我们有信心在传承中发扬、在发展中创新,使徽派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为地方文化的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徽州文化

论徽州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摘要:徽州文化是我国三大地方文化之一, 是历史上的徽州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富有地域特色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徽州文化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高价值的旅游资源。
文章立足于对徽州文化进行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挖掘与开发,针对徽州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有效对策,促进徽州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化旅游;徽州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一、引言文化旅游,是指以独具特色的区域性历史文化现象及其遗存为核心内容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
由于地理区位、习俗、社会结构的独特性以及文化本身的惯性,徽州文化经受了历史的检验,保留了大量历史遗存,构成了宝贵的徽州文化资源[1]。
同时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反映,徽州是儒家、释家、道家文化的一个厚实的沉淀区。
因此徽州文化旅游的发展拥有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和文化环境。
二、徽州文化及徽州文化旅游资源概况(一)徽州文化徽州文化是与敦煌文化、藏文化并列的我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是指宋元明清以来,根植于徽州本土,并经由徽州商帮和徽州士人向外传播和辐射,进而影响其他地域文化进程的一种区域性历史文化。
徽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新安理学、徽州朴学、新安画派、新安医学等等徽州流派;以“徽骆驼”、“绩溪牛”为形象代表,以徽商经营哲学、经营理念为内在特制的精神文化,以徽商经营商品、会馆、商标商号、商业环境等为代表的徽商文化;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代表的徽派古建筑、古村落文化;以徽剧、徽州三雕、徽州篆刻、徽派篆刻、徽派版画为代表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此外,还有徽菜、徽派盆景、徽州漆器、徽州竹编、徽墨、歙砚、徽州方言等。
由此可见徽州文化的广博、深邃。
(二)徽州文化旅游资源徽州大量的文化遗存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大量有形文化遗存为徽州地区发展徽州文化旅游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诸如民居、祠堂和牌坊等具有独特地域色彩的古建筑,徽州的文房四宝、三雕等艺术,以及受徽州医学影响而创制的宜于养生保健的膳食、菜肴,山区出产的山珍如香菇、竹笋、野菜等,适宜发展休闲购物旅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徽州文化旅游发展战略___北京中坤投资集团总规划师:姬旭升中广网11月12日21:18古徽州文化旅游规划主题依托传统的历史文化资源,顺应市场创新需求,创建一个新概念的旅游市场板块,形成一个以黄山为窗口和枢纽、以黟县为综合基地、全面带动7+4的古徽州文化旅游体系。
古徽州文化旅游规划原则以古徽州的概念来统一整合旅游资源实现高效保护利用,以古徽州的概念来打造一体化的世界级旅游度假目的地,以古徽州的概念来建立统一的产品大体系并实现产业分工互补,以古徽州的概念来实现空间的有机有效分工和旅游流的科学引导,以古徽州的概念来吸引大投资商的进入并实现高水准统一管理.徽文化的历史沿革徽文化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在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都有深厚的底蕴和杰出的创造。
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徽文化体系现存徽文化,是现存中华文化的袖珍缩影。
徽州文化的现存,不论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民俗学、教育学、建筑学、美学、医学、艺术、科技,还是从旅游、经济、贸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徽文化体系五要素C B M E A“C”代表文化(culture)“B”代表徽商、贸易(business)“M”代表医学(medicine)“E”代表教育(education)“A”代表建筑(architecture)徽文化内涵徽文化的内涵,不仅体现了中国最正统的儒家思想,也受到了释家、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因此,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反映,徽州是儒家、释家、道家文化的一个厚实的沉淀区。
古徽州文化旅游的价值研究徽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徽文化亦是中国历史上汉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与汉文化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它的内涵极其丰富,是多种文化交融的智慧结晶。
徽州文化,品味极高,源远流长。
目前全国已经形成以西递、宏村等世界文化遗产古村落民居、歙县历史文化名城、屯溪老街、棠樾牌坊群等“寻根问主”徽文化旅游形式,同时以徽墨、歙砚、徽菜徽雕、徽派建筑、徽派盆景开发以及体育业、演艺娱乐业、影视业、文博业等为辅的徽文化产业格局也初具规模。
徽文化旅游在全国正异军突起古徽州文化的旅游价值体现一、大量现存的古建饱含徽文化内容物质形态是可观性的徽州文化教材,是形象化的徽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有着最宽广的旅游市场。
二、皖南的徽文化人文景观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徽州文化的丰富性、全面性,造成一种经久不衰的旅游发展形势。
三、徽州区域范围内民风淳朴民俗丰富多彩,充分表现的德治规范、伦理推崇,是现代人共同关心的人间关系的主要命题,因此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闪光点.要了解中国帝王的生活,请到到北京去,要了解中国古代民众的生活,请到徽州来.古徽州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皖南古文化村落:是徽文化浓缩展现的空间载体古徽州文化旅游的资源特色1、典型的象征意象徽州文化是幸存于皖南崇山峻岭中中国封建社会绵延数千年的中原汉民族儒家农耕文化的一个缩影,与藏文化、敦煌文化、纳西文化等其他地域文化相比,其包装成旅游产品后更具有华夏主流文化的典型意象,适于集中展现汉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
对于汉文化圈内的旅游者,徽州文化旅游产品易懂、易亲近、易欣赏;对于西方旅游者,走进徽州文化也是走进中国文化的一个捷径。
2、深厚的文史内涵在中国明代以来形成的商帮中,惟有徽商尤为重视读书和教育,儒贾并重,以儒学义利之说决胜商场,以理学忠孝节义修身齐家。
与福建土楼、晋商大院、江南民宅、丽江古街相比,同样是古民居、古村落、古建筑,但徽州文化旅游产品所蕴涵的厚重文史承载和睿智儒商理念却独步大下。
3、精美的表现形式得益于历代高素质移民的文化传承和明清两代徽州商帮称雄海内的经济实力,徽州文化创造了很多高雅的外在表现形式,如徽剧、徽墨、徽派绘画、盆景、徽派雕刻、徽菜等,几乎遍及旅游业六大要素各个方面,这种特点在别的地域文化中十分罕见。
4、理想的现存状态与周庄、丽江纳西古城、晋商大院等古民居类景点仅限于一院一村一镇;乌镇等景点多以仿古、补建为主不同,徽州民居在质量上均为明清时代古迹,在数量上不仅整个村落全由古民居组成,而且在整个地区遍布众多古村落,其未来深度开发的潜力无与伦比。
5、质朴的人居环境徽州文化旅游产品的古民居大都由原村民居住,仍保持着世代沿袭的田园农耕生涯的活力,炊烟相望、鸡犬相闻,是一种目前仍未受现代工业文明嬗变的旧日乡野牧歌式的人居样式。
质朴、热情的村民本身就构成强烈感染力,这与国内外发达地区古民居景点内日常大多已无人居住,日益向展示陈列的博物馆模式演变的空寂状况形成很大反差。
6、清丽的山水依托古徽州卧于安徽南部大范围的青绿山水中,其境内有黄山、齐云山、牯牛降、新安江等众多名山秀水,历史上士子徽商远行天涯海陬,其眼界胸襟、商旅情怀、思乡愁绪、诗酒唱和、艺术韵致均与这片山水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
徽州文化旅游产品在近距离内能有如此高品位自然景观与之交相辉映,实属难得。
7、时尚的传播机遇徽州文化因其独特的典型意象,近年来已日渐为国内外瞩目,成为电影、摄影、美术、戏剧等许多时尚艺术样式的聚焦背景,粉墙黛瓦马头壁的徽派建筑风格实际上已成为全国许多地方汉族特色民间仿古建筑的摹本,这也为徽州文化旅游产品的推广传播提供了其他同类产品不具备的良好机遇。
8、优越的地理位置国内目前一些古朴的文化类景点大都远离客源输出地,而古徽州地区如今却位于中国最繁华喧闹的华东腹地,四围皆是拥有大量可就近多次进入该区域客源的大中城市,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完成,徽州文化旅游产品的地理位置优势必将最终显现。
古徽州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徽文化旅游区一般意义的徽文化旅游区,是我们一直沿用“一府六县”的概念,即原徽州府属歙、黟、婺源、休宁、祁门、绩溪六县。
在长达890 年的时间里,这六个县一直稳定地隶属于徽州,现在意义的徽文化旅游区是一个跨区域经济实体概念,即徽州文化地域基本属地的黄山市三区四县( 黟县、歙县、休宁、祁门、徽州区、屯溪区、黄山区) 加上历来属于和基本上属于徽州文化地域的江西婺源县、宣州市绩溪县、旌德县和浙江淳安县。
古徽州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路1、实施以国际旅游绝品和国内旅游名品为重点的非均衡倾斜开发战略2、本着“市场导向”、“开发有据,开发有序,突出重点,保持后劲”和“旅游开发与保护同步并重”的原则,合理配置旅游资源,保证徽文化旅游永续发展。
3、要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加强“新”与“旧”的融合、“自然”与“文化”的融合.融合,是徽文化的历史题材,与现代旅游需求相得益彰.古徽州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思路1、继续发展观光旅游2、探求特色旅游和专项旅游产品3、积极发展主题旅游产品4、推出系列跨国旅游产品5、大力发展组合旅游产品古徽州文化旅游的客源市场分析徽州文化旅游区地处现安徽省黄山、齐云山之间,紧邻长三角经济圈,属黄山风景名胜区腹地。
徽州旅游区比邻的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国内旅游三大客源地之一,其周围省、市的旅游业均较为发达,且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尤其是黄山腹地的特殊区位,扩大了对客源地的吸引半径,有利于旅游客群的集聚。
古徽州文化旅游的战略开发模式1、以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为核心从培育和强化重点徽文化旅游市县的综合竞争力出发,通过对整个徽文化旅游圈相关旅游资源特色的分析,扬长避短,提出持续构建和强化徽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性系统解决方案,使徽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并保持在国内外旅游产品中的相对竞争优势。
2、以产学研一体化保护模式——市场化运作为指导对徽州文化是保护利用,不是创新,而是传承,而对徽文化文化旅游的开发是市场性创新.古徽州文化旅游的发展原则1、区域协调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各市县与大徽文化旅游圈各景区的关系,正确处理旅游业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发挥和调动地方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徽文化旅游区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式持续发展。
2、以人为本在满足游客和当地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把群众利益和民生问题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旅游发展和社区发展相结合,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给当地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给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3、文化为魂依托徽文化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强化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联动,体现和提升旅游区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味,反映徽文化特色,建设文化名市。
古徽州文化旅游的发展战略1、保护优先战略2、文化促进战略3、差异竞合战略4、PPT发展战略5、联动发展战略PPT(Pro-Poor Tourism)发展战略“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发展战略徽文化旅游要倡导保护地方文化特色的作为徽文化旅游发展目标之一,以努力减少游客行为观念给当地人民带来的负面影响、维护当地人民的生活空间和价值规范、最大程度地让当地人民获益为发展原则,尽最大努力实现当地居民经济利益最大化。
联动发展战略:徽文化旅游区做为一个跨区域经济实体概念,区域协作势在必行。
通过黄山、江西和浙江的合作、徽文化圈区域协作以及更广范围的区域协作,尤其是在旅游交通、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组织、旅游营销等方面充分合作共进,形成互动共推合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重点突破和区域联动,丰富整个徽文化地区的旅游产品,形成徽文化地区旅游的整体优势,提高旅游整体竞争力。
最终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徽文化旅游。
古徽州文化旅游的形象定位徽州文化是中国汉文化的缩影,深刻完整的反映了中国古代汉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中国汉文化分支中,徽文化是保存最完善的一支文化,她的历史悠久、延续性和完整性在汉文化中是绝无仅有的。
古徽州文化旅游的功能定位整个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将以文化观光、文化体验和度假休闲为三大产品主类,以文化观光、文化影视、节庆活动、主题旅游、特种旅游为辅助产品,从而形成完整的中国古徽州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古徽州文化旅游的总体布局以黄山整个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窗口,以屯溪为主中心,以黟县为副中心,以周边县城的中心城区为次中心,再以各县城中心城区为中心向周边景区景点发散,形成以屯溪与各县城中心城区、各县城中心城区与周边景区景点为网状连结的内部空间结构模式。
古徽州文化旅游的旅游流1、一点集中、多向发散以屯溪区为中心,分别向东、西、南三方向发散,到达各旅游区,形成东线、西线、南线等“先集中,后发散”的旅游流模式。
2、多向进入,一点集中各地游客可经由东向的绩溪、歙县,西向的祁门、黟县、黄山风景区,南向的婺源、休宁等地进入,最后汇集于屯溪区,形成“先发散,后集中”的旅游流模式。
古徽州文化旅游的开发举措1、遴选世界遗产备选名录2、培育徽文化旅游强市县城3、创建中国优秀的徽文化旅游城市4、建设特色的徽文化旅游度假区5、创建国家级徽文化旅游研究中心和旅游宣传网6、建设跨区域的徽文化旅游通道古徽州文化旅游的保护举措1、加强徽文化旅游保护“源”的研究徽文化保护的“源”——徽文化发展基础,徽州文化来源于徽州特殊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基础,徽商资本和官宦资本是徽州文化的经济基础.2、制定“7+4”徽文化旅游区旅游发展纲要聘请专家制定今后10-20年的徽旅游文化发展纲要3、开展全社会徽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宣传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