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生产学XXXXXXXX第六章
牛生产

第一章绪论一.给人类带来食品和工业原料1食品:牛肉、牛奶2原料:牛皮、牛骨、牛毛(绒)、牛血清3其他:激素(从下丘脑、垂体)、SOD二.牛更能适应自然和利用自然1耐寒:牦牛(-20~40℃)2耐热:大额牛、娟姗牛3耐热、耐湿:瘤牛三.食性广泛,能利用自然界中的牧草1是节粮型畜牧业和秸杆畜牧业的主角2秸杆产量:5亿吨/年(麦秸、玉米秸、稻秸等)3牛对CF的消化率:50%~90%。
4利用方式:氨化、碱化、青贮、微贮等四.牛业的发展趋势:1个体产奶量不断提高2肉牛业发展迅速,品种追求大型化3奶牛品种单一化4牛场生产管理向集约化、专业化、自动化方向发展5充分利用草原发展肉牛业第二章牛的分类及品种第一节牛的起源一、牛在分类学上的地位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偶蹄目反刍亚目牛科1牛属(家牛):奶牛、黄牛瘤牛牦牛 2 半野牛属褐牛大额牛爪哇牛3野牛属美洲野牛属欧洲野牛属4 水牛属印度水牛印度野水牛菲律宾野水牛5 非洲野水牛属二、牛的起源和驯化根据古生物学研究,牛亚科动物在地球上起源于地质年代的中新世中期(1700万牛前)水牛分化:上新世中前期(8500万年前)牦牛分化:上新世中后期(750万年前)1、中国黄牛(包括普通牛和瘤牛)野生祖先:欧洲原牛亚洲原牛中国本地有野生牛的祖先2、牦牛:祖先是原始牦牛,存在青藏高原。
现有野牦牛,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约在4600年前由藏族先民(古羌人)驯化而来。
3、水牛:祖先是野水牛,在中国。
驯化时间:仰韶文化时期之初(5000-6000年前)第二节奶牛品种1、黑白花奶牛:又称荷兰牛,荷斯坦-弗里生牛,或荷斯坦牛,或弗里生牛。
因其毛色黑白相间,界限分明。
故普遍称为黑白花奶牛。
原产地:荷兰、德国外貌特点:毛色为界限分明的黑白花,额部有白星,四肢下部、腹下和尾帚为白色,体格较大。
乳用:美国、加拿大、日本典型的乳用型牛外貌特征,楔形、乳静脉发达、乳房大,皮下脂肪少。
肉用:荷兰体格较乳用型小,体格宽深,向肉用方向发展,略成矩形。
牛生产学

⑷牛场生产管理向集约化、专业化、 自动化方向发展。
牛场管理软件:乳牛场、肉牛场 Dairy Star 2000(上海益民科技有限公司) 奶牛场管理专家系统2.0 :北京佑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Dairy Plan 4.1:是一套由德国引进的全群自动化生产 管理软件 中国奶业信息网: 中国种猪信息网:
⑴ 牛耐寒、耐热、抗病力强。
耐寒:牦牛(-20~-40℃) 耐热:大额牛、娟姗牛。 耐热、耐湿:瘤牛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一、养牛业的地位 > 3. 牛更能适应自然和利用自然
⑵牛是反刍家畜。食性广泛,能利用自 然界中大量存在的牧草。
牛对CF的消化率:50-90%。
⑶养牛业是节粮型畜牧业和秸杆畜牧业 的主角。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牛的分类及品种 第三章 牛的产品及其评定 第四章 牛的体型外貌及其评定 第五章 牛的育种 第六章 牛的繁殖 第七章 牛的消化生理和营养需要 第八章 牛的饲养管理 第九章 牛舍建筑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一、养牛业在畜牧业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世界养牛业发展水平及趋势
三、我国养牛业发展概况
1935年: 4826.8万(黄牛:3528.2万 , 水牛:1298.6万) 1949年: 4393.6万(黄牛: 3373.2 万 , 水牛: 1018.4万)
下降:8.7%(黄牛:4.3%; 水牛:21.6%) 原因:战争、流行病。
第四章 牛的体型外貌及其评定
第一节 牛体各部位特征 一、牛的体表部位名称 二、牛体各部分特征 第二节 各种用途牛的体形外貌特点 一、奶牛的外貌特点 二、肉用牛的外貌特点 三、役用牛的外貌特点
第三节 牛的外貌鉴别 一、肉眼鉴别 二、测量鉴别
牛生产学

泌乳期:指奶牛分娩到干奶期开始的这一时间段,理论说法是305天。
标准乳:乳脂含量4%的乳。
FCM:4%的标准乳,校正乳,fat corrected milk,FCM。
FCM=M(+)M为乳脂率为F为牛奶量,F为牛奶的实际乳脂率。
前乳房指数:是度量各乳区泌乳的均衡性的主要指标,它是指一次挤奶中前乳区的挤奶量占总挤奶量的百分比。
泌乳均衡性:指一个泌乳期内产奶量的稳定情况。
补偿生长:当幼畜营养贫乏,饲喂量不够或由于饲料质量不好,牛的生长度变慢或停止,当营养液恢复正常时,生长加快,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才能长到正常体重的特性。
初乳:母牛产犊后5-7d内所分泌的乳。
常乳:常乳是指雌性哺乳动物产后14天后所分泌的乳汁,也称作成熟乳。
早期断奶:即人为缩短犊牛的哺乳期,减少犊牛的哺乳量,降低犊牛培育成本,使消化系统得到锻炼,提高培育质量。
干奶,为了保证乳腺得以恢复与更新,在母牛妊娠期的两个月采用人为的方法使母牛停止泌乳,称为干奶。
干奶的方法有:1逐渐干奶法2快速干奶法3一次干奶法干奶母牛:指在妊娠最后两个月停止泌乳的母牛,停奶后的妊娠母牛称为干奶牛,干奶这段时间称为干奶期。
干奶期:能量正平衡,不产奶,体重增加。
后备母牛:包括犊牛,育成牛和妊娠青年母牛。
(培育犊牛从出生到一次产犊前称后备牛).牛的品种和产地: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偶蹄目,反刍亚目,洞角科,牛亚科。
肉牛:海福特牛-英国威尔士地区的海福特县及领近诸县-中小型早熟牛肉品种。
皮埃蒙特牛-意大利北部皮埃特地区. 德国黄牛-德国和奥地利。
其安妮特牛-意大利多斯加尼地区。
南德温牛-英格兰,南德文郡乳用牛:荷斯坦牛-荷兰-乳牛品种之冠-乳脂率较低,不耐热,高温产奶下降。
娟删牛-英吉利海峡南段的娟删岛艾尔夏牛-艾尔夏郡英国更赛牛-英国梗塞岛兼用品种:西门塔尔牛-瑞士阿尔卑斯山西部西门河谷-耐粗饲,适应性强,四肢坚实,繁殖力强。
中国黄牛-秦川牛-陕西关中地区的八百里秦川。
牛生产学

2007年法国全国牛奶生产商联合会12月 19日宣布,2008年第一季度牛奶预计提 价37%,每千升103.7欧元。英国著名奶 制品企业Dairy Crest,从2007年11月1日 起,牛奶收购价提高了0.7便士/升,达到 7.2便士/升。
2007年我国牛奶主产区原料奶价格上涨明显, 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和黑龙江6 个 主 产 省 市 原 料 奶 平 均 价 格 2 . 2 8 元 / kg, 比 2006年同期上涨了19.4%。其中北京2.48元 /kg,天津、河北2.54元/kg,内蒙古2.25元/kg, 山西1.92元/kg,黑龙江2.12元/kg。
5、奶业在畜牧业中的比重较 小
奶牛业是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中效益最高的畜牧 业,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0%左右。发达国家所 占的比重较高,美国占21%,加拿大占26%, 澳大利亚占31%,而我国占5%
目前,我国肉类消费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蛋 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3%,而奶类产量仅占 1%,我国的乳制品一直呈持续增长趋势。
4、产品单一,档次不高
我国牛奶消费以鲜奶为主,品种较少,而牛奶 市场又以低档奶为主,如袋装、瓶装奶,高档 奶市场较小,这主要与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 生活水平以奶源质量有关,南方牛奶生产与消 费季节相矛盾。
牛肉消费以鲜牛肉为主,缺少牛肉的深加工, 我国牛肉深加工不足10%,从而影响了牛肉的 生产。
第6章肉牛饲养与管理更新版20111130

内蒙古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学院 敖日格乐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第一节 繁殖母牛的饲养与管理
1、牛群结构与分群要点 饲养肉用牛时,为了作到科学的饲养与管理, 饲养肉用牛时,为了作到科学的饲养与管理, 应将基本情况相似的牛组成一群, 应将基本情况相似的牛组成一群,尽最大能力 作到单一化。 作到单一化。 繁殖母牛群的分群要点
妊娠中期母牛日粮为:青饲料25~30kg或秸秆( 妊娠中期母牛日粮为:青饲料25~30kg或秸秆(或干 25 或秸秆 4kg,精料2 3kg。 草)3~4kg,精料2~3kg。 精饲料配方:玉米60%, 精饲料配方:玉米60%,饼(粕)类26%,糠麸10%,磷 60% 26%,糠麸10%,磷 10%, 酸氢钙2% 食盐1% 微量元素维生素预混料1% 2%, 1%, 1%。 酸氢钙2%,食盐1%,微量元素维生素预混料1%。
分娩后2周内,母牛体质较弱,生理机能差, 分娩后2周内,母牛体质较弱,生理机能差,饲 养上应以恢复体质为主。 养上应以恢复体质为主 。 自由采食优质青干草 补给少量的精饲料。 ,补给少量的精饲料。 精饲料最高给予量不要超过2kg/d。 精饲料最高给予量不要超过2kg/d。 /d 产犊后应给予温热麸皮盐钙汤10 ~ 15kg kg。 产犊后应给予温热麸皮盐钙汤 10~15 kg 。 可多 10 次供给,以防子宫脱落。 次供给,以防子宫脱落。
4.4、妊娠后期 4.4 从妊娠8个月至分娩的时期为妊娠后期。 从妊娠8个月至分娩的时期为妊娠后期。 胎儿生长迅速,需要母体供给大量营养。 胎儿生长迅速,需要母体供给大量营养。同时 母牛也需储存一定营养物质,使日增重达0.3 0.3~ 母牛也需储存一定营养物质,使日增重达0.3~ 0.4kg。故此期应增加精饲料饲喂量, 0.4kg。故此期应增加精饲料饲喂量,多饲喂蛋 白质含量高的饲料。 白质含量高的饲料。
牛生产学(XXXX-XXXX)(第六章)

第六章 牛的营养与饲料
常用的瘤胃发酵类型调控剂:
①瘤胃素→C3↑—应用于肉牛生产 ②盐霉素钠→C3↑—应用于肉牛生产 ③碳酸氢钠—调节酸碱度C2/C3,1.5%(肉牛) ④氧化镁—调节酸碱度C2/C3, 0.8%(肉牛) 常用:磷酸氢钠0.8%+氧化镁0.4%(占干物质比率)
F. 肝脏 胆汁——脂肪或油——乳状
G. 大肠 粘素 有助于
排泄未消化物质
第六章 牛的营养与饲料
三、瘤胃的机能
①反刍胃 gas的组成
H2 ——0.18 O2 ——0.56 CH4 ——26.76
②反刍胃的收缩运动
H2S ——0.01 N ——7.00
CO2 ——65.35
A 维持PH
B 促进微生物饲料的接触
0℃时为0.402 W0.75, –5℃时为0.414 W0.75, –10℃时为0.427 W0.75, –15℃时为439 W0.75,
产奶的能量需要:牛奶的能量含量就是产奶净
能的需要量
第六章 牛的营养与饲料
产奶牛不同生理阶段的能量需要:
①产后泌乳初期的能量需要: 母牛的食欲和消化机能较差,能量进食不足,须动 用体内贮存的能量去满足产奶需要。往往在产后的 头15d为剧烈减重阶段,在此期间既应保持消化机 能并注意增加采食量,防止过度减重。 ②泌乳后期和怀孕后期的能量需要:已知泌乳期用
因形成凝乳块,在小肠中缓慢地分解吸收利用。
第六章 牛的营养与饲料
2、胃的机能(真胃) Hcl(胃壁细胞) Prorenin(凝乳酶原)
蛋白质→肽+氨基酸 D.小肠 ① 乳糖 → 葡萄糖+半乳糖 ②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 ③ 蔗糖 → 谷氨酸+果糖 ④蛋白质→肽 + 氨基酸
肉用牛生产

肉牛生产性能的评定
• 四、胴体中肌肉、脂肪和骨骼比例 • 肉骨比、肉脂比 • 五、屠宰率、净肉率 • 胴体重=活重-(头重+皮重+血重+内脏 重+腕跗关节以下四肢重) • 屠宰率=胴体重/活重×100% 净肉率=净肉重/ 活重×100% • 六、眼肌面积 • 倒数第一和第二肋骨间脊椎上背最长肌的 横截面积
肥育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 二、肉牛日粮配合要求与方法 • 日粮配合的一般原则: • 1、以肉牛饲养标准及肉牛饲料营养成分表为 依据。 • 2、日粮组成要多样化,有助于营养互补、齐 全、适口性好,增加采食量。 • 3、注意牛的采食量和饲料体积的关系。 • 4、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饲料资源。 • 日粮配制方法
黑白花牛与海福特阉牛的比较
月龄 6月龄 12月 龄 18月 龄 24月 龄 品 种 海福特 黑白花 海福特 黑白花 海福特 黑白花 海福特 黑白花 头 数 4 4 4 4 4 4 4 4 胴体重(kg) 肌肉(%) 脂肪(%) 骨骼(%) 68 94 132 154 236 260 294 333 61.1 62.2 60.8 62.8 52.4 55.6 52.4 53.4 13.5 12.0 17.2 13.9 32.5 25.4 32.5 28.9 15.5 15.8 14.0 16.5 10.6 12.7 10.6 12.1 结缔组织 及淋巴(%) 9. 9 10.0 8. 0 6. 8 4. 5 6. 3 4. 5 5. 6
部 位
鉴 定 要 求 品种特征明显,体尺达到要求,体质结实,乳肉兼用 母牛的乳用性状及肉的肉用体型明显;公牛有雄相, 各类牛的肌肉丰满,毛色合乎品种要求,皮肤柔软有 力;公牛睾丸发育正常,精液品质好
前躯 中躯 后躯 乳房
胸深宽,前胸突出,肩胛宽平,肌肉丰满
养牛学(第六章)1

加500~600元,同时初次产犊时的体重及体高与产奶量密
切相关,可见后备牛的科学饲养的重要。
1、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是指出生到6月龄的牛,这个时期犊牛经历了从母 体子宫环境到体外自然环境、由靠母乳生存到靠采食植物
性为主的饲料生存、由反刍前到反刍的巨大生理环境的转
c、当犊牛连续3d采食1.0~1.5kg开食料即可断奶。在 此之前要适当控制干草的喂量,以免影响开食料的采食 量,但要保证日粮中所含的中性洗涤纤维不低于25%。 缩短哺乳期,减少哺乳量的犊牛,虽然头3个月体重增 长较慢,但只要精心饲养,在断奶前调整好采食精料的 能力,并在断奶后注意精料和青粗饲料的数量和品质, 犊牛在早期受阻的体重在后期可得到补偿,不影响后备 牛的配种月龄、繁殖以及投产后的产奶性能。
(2)犊牛饲养
犊牛饲养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哺育方法和断奶。
①犊牛的哺育方法 犊牛出生后的4~5d饲喂初乳,初乳期后饲喂常奶,常 奶的哺育一般有两种方法:即犊牛随母牛自然哺乳和人 工哺乳。乳用犊牛一般采用人工哺乳方法。人工哺乳既 可人为地控制犊牛的哺乳量,又可较精确地记录母牛的 产奶量,同时可避免母子之间传染病的相互传播。人工 哺乳又可分为全乳充裕哺育法、全乳限量哺育法和脱脂 哺乳法等。 自然哺乳 全乳充裕哺育法 犊牛的哺育方法 全乳限量哺乳法 人工哺乳 脱脂哺乳法
脱脂乳哺育法 脱脂乳哺育法以脱脂乳哺育犊牛, 脱脂乳来源于黄油生产的副产品。此法较常奶哺育成本低, 多用于从事黄油生产的牧场。因脱脂乳的能量含量较常奶 低,因而脱脂乳哺育法的喂奶量要比常奶大,并应 在脱 脂乳中添加脂溶性维生素。
犊牛的哺乳期和哺乳量 传统上犊牛哺乳期为6 个月,喂奶量为800 ~1000kg,随着人们对犊牛消化生理 认识的深入,为了降低犊牛的培育成本,使哺乳期不断 缩短,喂奶量不断降低。目前犊牛培育的哺乳期和喂奶 量差别很大,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的原则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已生成的VFA往上推
第六章 牛的营养与饲料
③瘤胃微生物 重要性:
A 有机物的60—65%(微生物消化)。 分泌纤维分解酶——消化30—50%纤维素和半纤维。 淀粉分解酶——50—60%
B 产生VFA。 C 微生物本身是优质的蛋白质。 种类:细菌:摄取干物质————生成。 数量 108—1014个/g 60%附在饲料,40%添于液体 种类 896种,其中常见的有200多种。
第六章 牛的营养与饲料
第一节 牛的消化生理
一、牛的消化器官发育 (一)从无反刍机能转变成反刍机能的过程。 1.出生→21天 无反刍机能(三周)。 ①反刍胃不发达
犊牛与成年牛的胃容积比较
%
瘤胃
30
80
蜂巢胃(第二胃)
5
重瓣胃(第三胃)
8
真胃 (第四胃) 70
7
第六章 牛的营养与饲料
②无反刍行为 ③瘤胃内无宿住微生物 必须供给适当的优质蛋 白质能量及维生素B来满足犊牛生长所需要的营养 物质。 2. 22天→56—84天(转换时期) 转换时期→有一点反刍机能 影响因素:① 食物的组成
② 营养成分 3.反刍机能→84天以后 ①瘤胃内有宿住微生物(形成瘤胃微生物区系) ②产生VFA,供动物所利用。
第六章 牛的营养与饲料
牛的胃容积大小变化
%
出生
4
8
16 成熟
反刍胃
38 52 60 67 85
(瘤胃、蜂巢胃)
重瓣胃 真胃
13 12 13 18
7
49 36 27 22
8
(二)反刍胃的发育 1.机械刺激:饲喂植物性饲料(刺激瘤胃的发育
30—40%的机能还没有发现。 纤毛虫:105—106 个/g 比细菌大,牛为31种。
第六章 牛的营养与饲料
反刍微生物的功能:
①利用NPN:NH3,合成菌体蛋白。 ②可利用粗纤维、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③合成B族维生素和VK。 ④P的利用率上升。 ⑤解毒作用:棉酚 ⑥生产优质蛋白质。
第六章 牛的营养与饲料
因形成凝乳块,在小肠中缓慢地分解吸收利用。
第六章 牛的营养与饲料
2、胃的机能(真胃) Hcl(胃壁细胞) Prorenin(凝乳酶原)
蛋白质→肽+氨基酸 D.小肠 ① 乳糖 → 葡萄糖+半乳糖 ②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 ③ 蔗糖 → 谷氨酸+果糖 ④蛋白质→肽 + 氨基酸
第六章 牛的营养与饲料
E. 胰腺 ①淀粉酶 ②Lipase(脂肪分解酶) 脂肪——→甘油 +脂肪酸 ③蛋白分解酶
犊牛吸吮时合龙形成管,乳汁绕过瘤胃、网胃 通过重瓣胃进入真胃。
※ 可溶性的蛋白质,食盐,高浓度的NaHCO3→刺激食道沟 的闭合。
第六章 牛的营养与饲料
C.胃的消化机能
1.犊牛的年龄与胃分泌机能
① 乳蛋白 凝乳酶
凝乳块(Curd)
② 凝乳块的组成成分
乳糖,矿物质,乳蛋白,脂肪球。
③ 形成凝乳块的重要性
C3→转变成血糖 C4→丁酸盐 C2→在瘤胃内不参加代谢,直接被吸收
第六章 牛的营养与饲料
二、消化器官的机能 1.贮藏机能 2.复杂的化合物→简单,能够吸收的物质 3.吸收营养,排泄未消化物质 4.理化作用 A.口腔——机械作用、分泌唾液 成年公牛200L,
成年母牛150L,肥育牛30—50L。 B.食道沟及食道沟反射 食道与重瓣胃的连接
瘤胃微生物负面作用:
①优质饲料蛋白的利用率下降 ②CH4的热量损失大。 ③药品被微生物分解。 ④高精料→微生物生成乳酸→通过反刍胃壁 的吸收→血液PH值降低→ 采食量下降 ⑤硝酸盐中毒
第六章 牛的营养与饲料
四、瘤胃发酵调控
瘤胃发酵:提供必要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
造成饲料能量和氨基酸的损失 控制瘤胃发酵: 提高日粮的营养价值
饲料养分在瘤胃降解的调控:
热处理:加热可降低饲料蛋白质的降解率。 溶解度↓ 分解度↓ 消化率↓ 小肠的吸收↑ 化学处理:→甲酸处理(引起变性)。 包被处理:对饲料蛋白质、淀粉均有保护。
第六章 牛的营养与饲料
五、唾液的分泌及影响因子 1.唾液的组成及分泌量 成年公牛 200升/日 成年母牛 150升/日 育成牛 30—50升/日 2.唾液的机能
水分含量↑ →唾液↓ 精饲料↑ 74-110l/d 粗饲料↑ 98—190l/d
③休息—36% 采食—27% 反刍—37%
④ ↓咀嚼→↓唾液
第六章 牛的营养与饲料
4、唾液分泌量减少而引起的不良效果。
①↓在瘤胃内粗纤维的消化率
反刍胃PH值 粗纤维消化率
6.8
50%
6.4
37%
6.0
< 30%
②反刍胃的运动量下降
F. 肝脏 胆汁——脂肪或油——乳状
G. 大肠 粘素 有助于
排泄未消化物质
第六章 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营养与饲料
三、瘤胃的机能
①反刍胃 gas的组成
H2 ——0.18 O2 ——0.56 CH4 ——26.76
②反刍胃的收缩运动
H2S ——0.01 N ——7.00
CO2 ——65.35
A 维持PH
B 促进微生物饲料的接触
饲料粒子粉碎度下降——饲料的表面积下降。
反刍时间下降,微生物的活力下降。
③干物质采食量下降。
④VFA——↑C3, ↓C2
第六章 牛的营养与饲料
增大瘤胃的容积、刺激突起的发育)
①开食料→生后2周开始饲喂→1kg/d→可断奶。 ②限制哺乳量,控制体重的9%。
第六章 牛的营养与饲料
③开食料的发酵性能要好,含有适量的优质干草。 2.化学刺激 反刍胃→食物→VFA→刺激瘤胃内突起的发育。 ①VFA→促进瘤胃突起的吸收能力。 ②VFA→促进瘤胃胃壁上细胞的代谢活动。 ③VFA→促进突起的生长。
减少发酵过程中养分损失 提高饲料利用率 改善生产性能
第六章 牛的营养与饲料
常用的瘤胃发酵类型调控剂:
①瘤胃素→C3↑—应用于肉牛生产 ②盐霉素钠→C3↑—应用于肉牛生产 ③碳酸氢钠—调节酸碱度C2/C3,1.5%(肉牛) ④氧化镁—调节酸碱度C2/C3, 0.8%(肉牛) 常用:磷酸氢钠0.8%+氧化镁0.4%(占干物质比率)
①浸泡饲料、软化饲料有助于吞咽 ②起缓冲剂的作用,中和过量酸,维持胃内环境。
PH = 5.5-7.0 ③含有少量的消化酶 ④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给瘤胃微生物的活动创造条件。 ⑤给矿物质, P Mg Cl K Na N ⑥含有粘素,防止膨胀症的发生。
第六章 牛的营养与饲料
3.影响唾液分泌的因子 ①干物质采食量 ②饲料的物理性质 粒子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