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生产学(1)
牛生产学

牛生产学名词解释:1.肉牛的生产力:又称产肉力,是指肉牛在一定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一定的时间内所提供出来的一定标准、一定数量牛肉产品的能力。
2.补偿生长:当幼牛营养贫乏,饲喂量不够或由于饲料质量不好,牛的生长速度变慢或停止。
当营养恢复正常时,生长加快,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仍能长到正常体重。
3.肥育:在宰杀之前的一段时期使猪、鸡等家畜、家禽很快地长肥。
通常是喂给大量的精饲料。
也叫育肥、催肥。
4.胴体重:宰前活重-(头重+皮重+血重+内脏重+腕跗关节以下的四肢重)。
5.泌乳周期:母牛第一次产犊后便进入了成年母牛的行列,开始了正常的周而复始的生产周期。
因为乳用母牛的主要生产性能是泌乳,所以它的生产周期事围绕着泌乳进行的,因而称为泌乳后期。
6.围产期:奶牛临产前15天到产后15天这段时间。
按传统方法,前15为干奶期,后15为泌乳期。
7.全混合日粮(TMR):根据牛群营养需要的粗蛋白、能量、粗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把揉切短的粗料、精料和各种预混料添加剂进行充分混合,将水分调整为45%左右而得的营养较平衡的日粮。
8.酒精阳性乳:是指用68%、70%、72%、75%酒精与等量牛奶混合而产生微细颗粒或絮状凝块的牛奶。
分为高酸度酒精阳性乳(酸度为18-20°T以上,加酒精发生凝固的牛奶)和低酸度酒精阳性乳(酸度在11-18°T之间,加酒精可产生细小絮状凝块的牛奶)。
9.早期断奶:人为缩短犊牛的哺乳期,减少犊牛的哺乳量。
10.泌乳曲线:奶牛在从产犊到干奶的整个泌乳过程中,产奶量呈一定规律性的变化,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产奶量为纵坐标,所得的泌乳期奶牛产奶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1.干奶:为了保证母牛在妊娠后期体内胎儿的正常发育,使母牛在紧张的泌乳期后能有一充分休息的时间,使其体况得到恢复,泌乳得以修复与更新,在母牛妊娠的最后两个月采用人为的方法使母牛停止泌乳。
12.肉牛异地肥育:在甲地繁殖并培育犊牛、架子牛,在乙地专门进行肉牛肥育,发挥各种优势。
牛生产学复习参考题库 (1)

养牛学复习参考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泌乳月2常乳3犊牛4初生犊5初乳6育肥7母乳8混合乳9干乳10体质11外貌12全乳13脱脂乳14育成牛15成母牛16后备母牛17干乳期18补偿生长19奶牛能量单位(NND)22TMR 23泌乳周期24泌乳曲线25围产期26开食料27发情控制28代乳品29早期断奶二、填空1 犊牛母亲所分泌的乳是______,许多母牛常乳的混合是_________。
2与泌乳有关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乳牛尻部的外形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7日龄以内的牛叫_________,6月龄以下的牛叫_____________。
5 初生犊的护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牛年龄鉴定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从世界范围看,荷斯坦牛分为大体型___________荷斯坦牛与小体型___________荷斯坦牛。
8 我国的四大黄牛品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牛的维持能量需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切相关。
10 一般将牛的整个躯体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我国荷斯坦育成母牛在0—6、6—12、12—18月龄的适宜日增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犊牛的喂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牛在满足营养需要的条件下,其6、12、18、24月龄的体重分别占成年体重的_____、_____、_____、_____。
牛生产学实验

第一篇牛生产学实验教程实验一牛的品种识别实验二牛的编号、打号和去角实验三牛的外貌认识、体尺测量与体重估测实验四牛的年龄鉴别实验五牛的体型外貌评定实验六奶牛体型线性评定实验七奶牛体况评分实验八母牛配种产犊计划的编制实验九牛群周转计划的编制实验十奶牛生产力的计算与分析实验十一牛群产奶计划的编制实验十二牛奶采样和感观、密度、新鲜度测定实验十三牛奶的卫生质量检测实验十四牛奶脂肪含量(乳脂率)的测定实验十五肉牛屠宰和肉用性能的测定实验十六泌乳奶牛的日粮配方制定实验十七计算机在奶牛场生产管理中的应用附录Ⅰ牛场参观教学实习提纲附录Ⅱ牛场生产常用表格第二篇羊生产学实验教程实验一分析毛样的采集实验二羊毛(绒)纤维组织结构观察实验三羊毛纤维类型分析及羊毛种类的识别实验四羊毛(绒)细度的测定实验五羊毛长度测定实验六羊毛密度的测定实验七净毛率的测定实验八羔皮与裘皮的品质鉴定实验九羊品种的识别实验十细毛羊、半细毛羊的外貌鉴定实验十一乳用山羊的外貌鉴定实验十二肉用山羊的外貌鉴定实验十三绒用山羊的外貌鉴定实验十四肉用羊的屠宰测定实验十五羊肉品质的测定实验十六现代化养羊场的设计与布局第三篇猪生产学实验教程实验一猪的品种、外貌鉴定与仔猪编号实验二种猪卡认识与猪的系谱图建立实验三规模化猪场建设常规知识实验四公猪的采精与精液品质检查实验五猪的配种技术实验六仔猪接产与管理实验七猪的行为特征观察实验八猪的屠宰测定实验九猪的肉质评定实验十猪场生产经营管理实验十一猪场生产记录档案实验十二猪场生产计划的编制第四篇禽生产学实验教程实验一家禽外貌识别、鉴定及生产性能评定实验二家禽内部器官观察实验三家禽品种识别与鉴定实验四家禽的屠宰和肌肉品质测定实验五禽蛋构造及品质鉴定实验六家禽人工授精实验七孵化器的构造及操作管理实验八胚胎观察与孵化效果检查实验九孵化计划的编制和孵化效果的计算实验十初生雏鸡的雌雄鉴别实验十一雏鸡的分级、剪冠、断喙、去趾及其他管理技术实验十二家禽饲养设备的构造及其使用实验十三家禽场的参观实验十四家禽饲养管理综合技术实例(录像或VCD)实验十五禽场计划编制参考文献。
牛羊生产(12年下学期选修课)1—牛的生物学特性(1学时)

分类:鞭毛虫和纤毛虫 数量:20万~ 50万个/克瘤胃内容物 大小:40~200μm 条件:pH降至5.5或更低时活力降低
牛羊生产学 —— 第一章 牛的生物学特性
真菌
瘤胃真菌数量及特点 游走孢子约4000个/ml瘤胃液 温度范围(33~41℃) 最适pH为6.5-6.8 严格厌氧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牛唾液的分泌
牛有多个唾液腺。进食时,每分钟可产120毫 升唾液,反刍时每分钟能产150毫升唾液。即 使是停止咀嚼时仍继续产生唾液,大约每分 钟60毫升。一昼夜约分泌唾液50-60升。饲喂 含高纤维的饲料,一头牛每天咀嚼时间可达 10小时以上,每天唾液产生量可高达180升。 唾液的PH值为8.1。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牛羊生产学 —— 第一章 牛的生物学特性
牛羊生产学 —— 第一章 牛的生物学特性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3
牛羊生产学 —— 第一章 牛的生物学特性
牛羊生产学 —— 第一章 牛的生物学特性 (1)瘤胃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牛羊生产学 —— 第一章 牛的生物学特性
食管沟两侧隆起粘膜 褶称为食管沟唇,沟 呈螺旋扭转,未断奶 的犊牛的功能完善, 成年牛的食管沟闭合 不全。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7
牛羊生产学 —— 第一章 牛的生物学特性
不能啃食过矮的草,牧草高度低于 5cm 时, 放牧的牛不易吃饱。
有竞食性,在自由采食时是互相抢食。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牛生产学

头部 公牛:较宽、短、粗重、皮厚毛粗,颈部 多卷毛,具有雄性姿态。 母牛:较狭长、清秀细致,具有母牛的形 象 役牛:较粗重; 肉牛:多宽、短而多肉; 奶牛:多细长而清秀
角 公牛:较粗短而直 母牛:较细长而圆滑 阉牛:较细长 眼 公牛:大而明亮有神 母牛:明亮而温和
嘴与鼻
嘴宽、上下唇整齐;鼻梁要正直、鼻孔要大、 鼻镜要符合本品种颜色。
体重测定: 1、实测法 2、估测法
1/10/2019
1、实测法 用平台式或电子地磅称量。
2、估测法
没有地磅等时候,根据活重于体尺的关系计算,如, 肉牛估重公式: 体重(kg)=胸围*胸围(cm)*体直长(m)*100
1/10/2019
5、年龄鉴别 年龄是评定牛经济价值和种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也是 采取不同饲养管理措施的依据。根据产犊记录是确定牛 年龄的最准确方法,在缺乏记录的情况下,可根据门齿 的变化鉴别其年龄。此外,通过角轮的观察和外貌的表 现也可大致看出其年龄。
役用牛的鉴定要点
上看一张皮 下看四肢蹄 前看胸膛鼓 后看屁股齐
肉牛:具有宽深而肌肉丰满的体躯。 役牛:具有骨骼结实、肌肉发达和强壮 有力的四肢。 奶牛:具有明显发达的泌乳器官。
四、牛外貌鉴定方法和体尺测量
外貌鉴定方法 1· 观察鉴定 2· 测量鉴定 3· 评分鉴定
1/10/2019
尻部 以骨盆、荐骨及第一尾椎为基础构成。尻部宜长、宽、平或微 低。 性器官 公牛:发育健全,睾丸发育良好、对称、大小、长短一致。 母牛:大且肥润,闭合完全。 后肢 1、大腿 要求宽而深 有适当的长度 2、小腿 以胫骨为解刨基础的体表部位 要求适当长度 与股骨构 成的角度为100~130度 3、飞节 以跗关节为基础的体表部位 高低要适度 4、后管 介于飞节和球节之间 “眀筋亮骨”
牛生产学说课PPT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我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核 心课程,该课程是理论加实践课。本 课程是基于牛的生产与疾病防治的工 作任务所设置,内容涉及到牛饲养过 程中牛饲养、繁殖等岗位所必须知识 与技能。
一、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课程地位 课程目标
课程性质
《牛生产学》是畜牧兽医类专业课 程体系设置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以 《动物解剖》、《动物生理》、《家畜 繁育改良》等知识为基础,与《养猪生 产》、《养禽生产》、《羊生产学》等 课程同期开设,为畜牧兽医类专业的重 要的专业课。
《牛生产学》说课
说课内容
第一部分
整体设计说课
第二部分
教学单元说课
1 2 3 4 5 51 6
一、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三、学生基础和智能特点分析 四、课程内容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五、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六、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及现实情况
一、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课程地位 课程目标
1 2 3 4 5 1 6
一、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三、学生基础和智能特点分析 四、课程内容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五、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六、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及现实情况
二、课程的设计理念理念与思路
依据对畜牧兽医专业职业能力和典型工作 任务分析,围绕饲养员、防疫员、兽医等岗位 的实际需求而设置这门课程。课程内容突出对 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紧紧围绕牛的生产与疾 病防治的工作任务的需要来进行,包含牛的生 物学特性、牛的育种繁殖技术管理和牛的营养 需要和饲养管理等单元模块来进行。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 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 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概论》说课
五、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牛生产学资料(完整版1)

牛生产学资料(完整版)●体高:是指从鬐甲的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
●体斜长:指从肩端前缘到坐骨端后缘之间的距离。
●经济杂交:是以生产性能较低的母牛与培育品种的公牛进行杂交。
●胚胎移植:将一头良种母牛的早期胚胎取出,移植到另一头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牛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为新个体的技术。
●产犊指数:又叫产犊间隔,指牛群两次产犊所间隔的时间。
●反刍:是指牛采食粗糙,仅混以大量唾液形成食团进入瘤胃,使食物搅拌发酵后一定时间后,又重新把饲料反回到口腔进行咀嚼的过程。
●粗饲料:是粗纤维含量高(超过20%)、体积大、营养价值较低的一类饲料。
主要包括秸秆、秕壳和干草等。
●精饲料:是指可消化营养物质含量高,体积小,粗纤维含量少,用于补充牛基本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不足的一类饲料。
●奶牛能量单位:用相当于1 ㎏含脂4%的标准乳能量,即3.138MJ 产奶净能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NND)”。
●DHI:是指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亦称奶牛群改良)。
●TMR 技术:是一种将粗料、精料、矿物质、维生素和其他添加剂充分混合,由发料车发料,牛群自由采食的一种先进饲养技术。
●奶牛热应激:是指由于环境温度升高使奶牛体温与环境温度差别减少,对蒸发散热依赖性加强、相对湿度增加而造成蒸发散热效果减弱而造成的奶牛应激。
●高产奶:是指1 个泌乳期305 天产乳6000kg 以上含乳脂率3%-4%的牛群或个体乳牛。
●胴体重:指称取屠体除去头、皮、尾、内脏器官、生殖器官、腕跗关节以下四肢而带肾脏及周围脂肪的重量。
●补偿生长:指牛在生长发育的某个阶段,由于饲料不足,生活环境突然变化或因疾病造成生长速度下降,甚至停止,一旦恢复高营养水平饲养或环境条件满足了生长发育需要,则生长速度比正常时还快,经过一定时期的饲养,仍能恢复到正常体重。
01220401—2●持续肥育:是指犊牛断奶后直接进入肥育期直到出栏为止,分就地肥育和易地肥育两种形式。
●架子牛:是指未经肥育或不够屠宰体况,年龄在1~3 岁以内的牛。
牛生产学概述

牛生产学概述1. 引言牛生产学是畜牧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和探讨牛的生理特性、繁殖、生育过程以及优化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其提供了丰富的肉类和乳制品资源。
因此,牛生产学的研究对于农业发展和人类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牛的生理特性牛的生理特性是牛生产学研究的基础,具体涉及牛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2.1 消化系统牛的消化系统主要包括咀嚼、胃部结构和功能、肠道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内容。
牛是反刍动物,其消化系统具有特殊的适应性,能够有效地利用植物纤维素来提供能量和养分。
掌握牛的消化系统知识对于合理饲养和营养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2 呼吸系统牛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如鼻腔、食管、肺等。
牛的呼吸过程主要通过鼻腔吸入空气,然后通过食管进入肺部进行氧气交换。
了解牛的呼吸系统对于预防和控制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生殖系统牛的生殖系统是牛生产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牛的生殖系统包括雌性生殖系统和雄性生殖系统。
雌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等器官,主要负责卵子的产生和胚胎的孕育过程。
雄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精子等器官,主要负责精子的产生和交配过程。
研究和掌握牛的生殖系统,对于提高繁殖效率和改良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牛的繁殖牛的繁殖是牛生产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牛的繁殖过程包括发情、配种、妊娠、分娩等阶段。
牛的繁殖周期较长,通常在一年左右。
掌握牛的繁殖知识对于提高繁殖效率和保证牛群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牛的生育过程牛的生育过程包括怀孕期、分娩期和哺乳期等重要阶段。
在怀孕期,母牛需要适当的饲养和营养管理,以保证胎儿的健康成长。
分娩期是牛的重要时期,需要及时监测和干预,确保母牛和新生犊牛的安全。
在哺乳期,母牛需要提供充足的乳汁给犊牛喂养,以达到犊牛快速生长的目标。
5. 优化生产管理优化生产管理是牛生产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生产学(1)
二、养牛生产存在的问题
n 1、生产水平低,人均占有量低 n 我国只有少部分奶牛场单产水平超过8000㎏,
全国平均牛产奶量只有3590㎏,以色列8600㎏ /头,日本8300㎏/头,美国8000㎏/头。 2006 年人均奶牛占有量虽然接近25kg,但与世界平 均水平以及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2006年 世 界 平 均 水 平 98kg/ 人 , 亚 洲 40kg/ 人 , 日 本 70kg/人,印度73kg/人。
n 4、产品单一,档次不高 n 我国牛奶消费以鲜奶为主,品种较少,而牛奶
市场又以低档奶为主,如袋装、瓶装奶,高档 奶市场较小,这主要与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 生活水平以奶源质量有关,南方牛奶生产与消 费季节相矛盾。
n 牛肉消费以鲜牛肉为主,缺少牛肉的深加工, 我国牛肉深加工不足10%,从而影响了牛肉的 生产。
牛生产学(1)
n 2、养殖规模小,饲养管理水平偏低
n 我国奶牛饲养主要以农户饲养为主, 80%左右的奶牛饲养在规模低于20头的 养殖场或养殖户手中,饲养管理水差, 大多数是手工挤奶,牛奶质量较低,乳 房炎发病率高。 肉牛主要以黄牛为主, 而且主要集中在牧区,以放牧为主,饲 养周期长,生产水平低。
牛生产学(1)
牛生产学(1)
2020/11/21
牛生产学(1)
绪论
n 我国是养牛大国,牛的饲养量居世界第 一位。黄牛、水牛的饲养量较大,奶牛 饲养量较少。
牛生产学(1)
一、我国养牛生产现状和发展 趋势
n 1、奶牛生产发展迅速 n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乳产品的
需求量不断增加,奶牛养殖发展迅速, 乳品生产高速增长。2001年饲养量577万 头,牛奶总产量为1152万吨,人均8.8㎏; 人均10㎏以上; 2006年我国奶牛饲养量 达 到 了 1330 万 头 , 牛 奶 总 产 量 达 到 了 3245万吨,2015年计划30㎏/人。
牛生产学(1)
n 2007年法国全国牛奶生产商联合会12月 19日宣布,2008年第一季度牛奶预计提 价37%,每千升103.7欧元。英国著名奶 制品企业Dairy Crest,从2007年11月1日 起,牛奶收购价提高了0.7便士/升,达到 7.2便士/升。
牛生产学(1)
n 2007年我国牛奶主产区原料奶价格上涨明显, 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和黑龙江6 个 主 产 省 市 原 料 奶 平 均 价 格 2.28 元 /kg , 比 2006年同期上涨了19.4% 。其中北京2.48元 /kg,天津、河北2.54元/kg,内蒙古2.25元/kg, 山西1.92元/kg,黑龙江2.12元/kg。
牛生产学(1)
n 2、黄牛、水牛比重较大
n 2006年黄牛存栏数达9955万多头,水牛 2228万多头,奶牛只有1330万头,主要 原因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黄牛 和水牛是农村农耕、农运起主要作用。 20世纪以前,除少数民族地区以外,大 多数地区的肉食以猪肉和禽类为主,牛 肉、牛奶的消费量较低。
牛生产学(1)
6、环境污染严重
n 牛的排泄量较大,一个1000头规模的奶 牛场,每天的排泄物、废水等达到80- 120吨。对环境污染较大。
牛生产学(1)
三、养牛业发展的趋势
n 牛奶、牛肉营养丰富,容易吸收,能为 人类提供优质的能量和蛋白质。牛皮是 很好的现象。
牛生产学(1)
1、政府扶持的力度不断加大
n 农业部制定的全国奶业优势区域规划把建立奶 牛养殖示范小区作为重点项目予以支持,2002 年起,科技部开始实施奶业重大科技专项,从 奶牛良种繁育、营养调控与饲养管理、优质牧 草生产、乳品加工等技术集成与推广,为奶牛 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奶牛场提供技术支撑。2006 年开始实施的奶牛良种补贴方案,促进牛群质 量提高,扩大优质高产奶牛饲养量。制定和完 善《无公害鲜牛乳》奶源基地建设和奶牛养殖 标准以及相关配套法规。
n 由于我国牛肉出口一直受到诸多限制,因此我 国开始推进肉牛规范化饲养,进行牛肉的绿色 无公害生产与认证。
牛生产学(1)
3、加强良种牛的引进、扩繁技 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n 2002年起,科技部开始实施奶业重大科 技专项,加强优秀种公牛的生产与繁育, 推进奶牛品种改良速度,综合利用胚胎 工程技术高效繁育良种奶牛。
牛生产学(1)
n 中国财政部农业司副司长卢贵敏12月24日表示,为 扶持奶业发展,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奶业 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六项财税扶持政策措 施。一是继续执行奶牛良种补贴政策,扩大良种补贴 范围。二是建立后备母牛补贴制度,对享受奶牛良种 补贴改良后的优质后备母牛给予一次性补贴。三是将 患布氏杆菌病、结核病而强制扑杀的奶牛纳入畜禽疫 病扑杀补贴范围。四是将牧业机械和挤奶机械纳入农 机具购置补贴范围。五是建立奶牛政策性保险制度。 政府对参保奶农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六是加强对奶 牛养殖户的信贷支持。
n 4、鲜奶与奶制品价格持续上涨
n 2007年全球奶制品价格上涨明显,进口原料脱脂 奶粉价格从2007年初的2.7-2.8万元/吨上涨到5.55.6万元/吨,上涨幅度达到100%,全脂奶粉从 2.5万元/吨上涨到3.7-3.8万元/吨,上涨了50%, 乳清粉从1.1万元/吨上涨到2.6-2.7万元/吨,上涨 幅度达100%以上;2007年7月到9月,国产奶粉 从1.7万元/吨上涨到2.6-2.8万元/吨,上涨幅度达 到60%。
牛生产学(1)
n 3、肉牛生产稳步增加 n 由于黄牛、水牛作用役畜地位下降,更
多地转向肉用,随着人民肉食结构的改 变,黄牛杂交改良稳步推进,优质牛肉 需求量的增加以及价格稳步上升,肉牛 出 栏 量 和 肉 牛 产 量 逐 年 增 加 , 2003 年 603.4万吨,人均4.6kg。
牛生产学(1)
牛生产学(1)
2、推进奶源和牛肉制品的无公 害生产和认证
n 我国奶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生产、加工和乳品销 售的不平衡,乳品加工能力强,设备、工艺先 进,但奶源基地建设和乳品销售薄弱,特别是 奶源不足,我国目前日除了鲜奶量仅为加工能 力的1/3,部分地区出现这要是鲜奶,无论奶 源质量如何,均被收购的现象。
牛生产学(1)
5、奶业在畜牧业中的比重较 小
n 奶牛业是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中效益最高的畜牧 业,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0%左右。发达国家所 占的比重较高,美国占21%,加拿大占26%, 澳大利亚占31%,而我国占5%
n 目前,我国肉类消费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蛋 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3%,而奶类产量仅占 1%,我国的乳制品一直呈持续增长趋势。
n 2006年农业部开始实施的奶牛良种补贴 方案,促进牛群质量提高,扩大优质高 产奶牛饲养量。
牛生产学(1)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1
牛生产学(1)
n 3、良种化程度低
n 我国养牛生产过程中忽视了选育种工作,奶牛 声普遍存在见母就留,牛群总体质量较低,产 奶量不高,甚至一些不法商人以次充好,发假 乱真,用奶牛与黄牛的低代杂交品种充当奶牛 销售。
n 肉牛生产主要以黄牛、水牛以及淘汰的奶牛为 主,生产周期长,出栏率低,胴体重小。在现 有存栏肉牛中,良种率不到30%,大多数肉牛 肉质粗糙,导致国内牛肉市场存在一种怪现象: 国内牛肉价格低,销售难,而每年又以国外进 口几千吨的高档牛肉。我国牛肉牛生出产学(口1) 比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