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简介

合集下载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简介

红楼梦资料汇编一、曹雪芹介绍曹雪芹(约1715—1763)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因其很喜欢竹林七贤之“阮籍”,故取字中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祖籍辽阳,他的先世原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就是说他家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

注:包衣就是家奴。

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yóng、父亲曹頫fǔ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

他的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皇帝玄烨的乳母,(也即是保姆)。

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侍读(即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极受康熙帝玄烨宠信。

两个女儿入选王妃。

康熙皇帝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

(即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

曹寅病故,其子曹颙、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

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

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曹雪芹自幼及时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

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锦衣纨绔”“饫yù甘餍肥”的贵族生活,曹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

他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

嗜酒,才气横溢,善谈吐。

雍正即位后,雍正初年,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清除政敌的斗争。

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皇室内部争夺权力斗争的牵连下,他的父亲曹頫因事获罪免职并被抄家,(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

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

)后又遣回北京(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家道从此衰落,到他著书时已过着贫困生活。

补充:曹家败落本质原因:太子之争,曹家当时支持的是八阿哥,但最终即位的是四阿哥雍正。

因而受牵连。

当时苏州也有织造,(曹頫在担任江宁织造之前曾短期地担任过一段时间苏州织造,后才担任江宁织造。

)苏州织造官署是现在的市十中。

担任苏州织造的是李煦。

李旭和曹家交好,苏州织造,江宁织造,李家和曹家其实可以说是当时康熙帝放在民间的两个密探。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红楼梦的创作者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红楼梦的创作者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红楼梦的创作者曹雪芹,作为清代的一位杰出小说家,创作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小说之一——《红楼梦》。

本文将从曹雪芹的生平背景、创作背景、作品特点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曹雪芹作为《红楼梦》的创作者。

曹雪芹,字梦阮,号雪芹,江苏吴县(今义乌市)人,于清代康熙年间(1668年)出生,约于1763年逝世。

他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曾祖父曹钺是明末曹有贞的后人,父亲曹秋驺曾任紫禁城画师,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

曹雪芹自幼喜爱书法、绘画、音律等艺术,对文学兴趣浓厚。

在创作《红楼梦》之前,曹雪芹曾先后在康熙和乾隆两朝任职过,但并未有太高的官职。

据史料记载,曹雪芹曾在乾隆年间辞去了与行宫的职位,回到家中过着清贫的生活。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创作,反而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写作中。

《红楼梦》的创作大约开始于公元1744年,完成于公元公元1791年之间。

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中心,围绕着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展开。

作品描写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通过对人物形象和家族命运的描绘,展示了虚无缥缈的人生境界和封建伦理的丑陋面目。

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采用了纯艺术手法,运用了大量的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作品更具有深度和表现力。

他善于通过物品的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

例如,黛玉的“草堂烦暑”与宝玉的“秋菊诗情”就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物。

此外,《红楼梦》还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独树一帜。

曹雪芹的描写手法非常细腻,他能够将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以精妙的笔法展现在读者面前。

同时,他还善于运用诗词和歌谣,为小说增添了许多艺术魅力。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也很独特。

他塑造的女性既有娇媚聪慧、文雅端庄的贾演,也有倔强坚强、独立自主的林黛玉。

通过对不同类型女性形象的揭示,曹雪芹向人们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的种种局限。

总的来说,曹雪芹作为《红楼梦》的创作者,凭借其独特的创作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创作出了一部不朽的文学经典。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简介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简介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简介作者背景曹雪芹(1715年-1763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和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

他是清代乾隆朝的官员,出身于一个文化世家。

他曾经历过兴盛与衰落的富贵生活,也经历了家族的孽障和流离失所。

这些经历成为他创作《红楼梦》的重要素材,使他能够深入人心地描绘人性和社会的种种弊病。

作品背景《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

这本小说以18世纪的封建社会为背景,通过对贾宝玉与林黛玉等主要人物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伪、腐败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这本小说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社会的一些丑态和人们的追求与悲欢离合,从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创作过程据史书记载,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耗时多年,几经波折。

他以自己独特的手法刻画了一系列丰满的人物形象,塑造了复杂的情感和人性关系。

他的笔触细腻,描写入微,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

同时,他善于运用对话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使小说更具生动性和可读性。

影响和意义《红楼梦》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它不仅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其他国家和文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人生紧密结合,对于揭示人性和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展示了他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智慧。

他探索了诸多哲学和人生问题,如命运、爱情、权力以及人生的意义等等。

这使得《红楼梦》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有哲学和人文价值,被广大读者所推崇和研究。

总结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的作品《红楼梦》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对人性世故深刻揭示的才华,成为中国文学的珍贵遗产。

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使读者得以窥探封建社会的阴暗面,进而触动人们对人性与社会的思考。

《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面镜子,反映出的不仅是历史和社会的问题,更是人性和情感的真谛。

曹雪芹生平简介

曹雪芹生平简介

曹雪芹生平简介
曹雪芹(1715年6月17日-1763年11月5日),原名曹黄华,号林黛玉,清代女
性小说家,代表作《红楼梦》,世所公认的中国古典四大小说之首。

曹雪芹出生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带,祖籍安徽黄山,是清朝文学家、吏部尚书曹丕生的
长女,因“两曹共生”而称曹雪芹。

曹雪芹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学问渊博,勤奋好学,在她的父亲和教师的指引下,湿润了诗文、墨论、山水画等各种文学知识。

曹雪芹自幼以诗词饰业家,以精湛的文字和优美的笔调赢得仁宗的推举,并荣授宣政
院文录大学士。

后来,曹雪芹入宫,担任宫廷文秘,深受仁宗侯恩垂的推崇。

曹雪芹因其
聪慧、敦厚和风度纭攒而被称为“太虚仙子”。

曹雪芹于1740年起写作《红楼梦》,初作《林黛玉记》,经过11年艰辛斗争,完成
全书七十二回。

《红楼梦》是当时最具有影响力的小说之一。

曹雪芹在书中结合玄、理、
杂三家思想,描绘以林黛玉为中心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同时以生动的独特的老文笔表现出
人物心理敏感,引人入胜。

曹雪芹的创作技巧,也受到当时学者的高度评价。

此外,她也不愧是当时舞台上的了
不起女性,她有着宏伟的理想,对于贫贱之后,她以自己高尚的精神力量在人际社会中发
挥重要的作用。

曹雪芹的令人惊叹的成就,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伟大珍宝。

曹雪芹的作品,不仅
塑造了一个现实生活的精美场面,其语言的出彩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曹雪芹的睿智和深刻
的小说作品,闪耀着灿烂的星空,世世代代流传不衰。

曹雪芹

曹雪芹

曹雪芹曹雪芹(1724—1764),清代小说家。

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祖籍河北省丰润县。

清初,入满洲正白旗籍。

他本人生于南京。

他出身于富贵家庭,曾祖、祖父和父亲曹家三代四人相继担任江宁织造60多年,显赫一时。

雍正五年(1727年),大约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雪芹之父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等罪名,被人参奏,革职抄家,家庭开始败落,此后一蹶不振。

晚年流落到北京西郊,生活十分穷困,靠朋友接济和卖画维持生计,最终贫病而卒。

家庭由盛而衰,使曹雪芹的生活和思想发生巨变,得以接触到广大下层百姓生活,获得认识和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因而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巨著。

他性格豪放,工诗善画。

在穷困艰难的环境里,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坚持创作长篇小说《红楼梦》。

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80回的稿子(生前已传抄行世)。

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

姓名: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生卒:1715-1763(或作1764)描述:中国清代著名作家。

长篇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籍贯:辽阳,祖先原为汉人,后入旗籍,为正白旗“包衣”人。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

曾祗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

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

玄烨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

曹寅病故,其子曹颙、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

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

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

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

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

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

这时,曹雪芹随著全家迁回北京居住。

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濎渐衰微。

经历了生活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著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

曹雪芹简介及作品介绍

曹雪芹简介及作品介绍

曹雪芹简介及作品介绍一、曹雪芹简介曹雪芹(约1715年-约1763年),字雪芹,号芹溪,是中国清代作家、诗人,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的作者。

曹雪芹的生平鲜为人知,关于他的生平和经历知之甚少,仅能从他的作品中窥见一二。

据考证,曹雪芹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父亲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官僚,从小受到良好文化熏陶。

曹雪芹从小聪明好学,文学才华超群,尤其擅长吟诗作对。

然而,年少的曹雪芹家境突变,陷入家庭纷争和贫困之中,使他倍感挫折和失落。

据史书记载,曹雪芹曾参加过一些科举考试,但均未成功。

终其一生,曹雪芹在文学创作方面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和赏识。

甚至在他去世后,曾经的作品《红楼梦》才逐渐被人们发现和推崇。

二、《红楼梦》简介《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中心,描绘了“荣府”的兴衰和贾家的历史多舛。

小说的背后还贴切地展示了封建社会的众多弊端和封建道德的虚伪。

整个小说分为五十回,共一百二十回。

其中,《贾府秋思》、《制灯迷》、《雪芹诉怨》等回以作者自述的方式,让人对曹雪芹的心境和写作动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思考。

《红楼梦》以其深刻的人物形象、细微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场景刻画,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其作品中既有对于封建社会现象的揭示,也有对于人性和人情的细腻剖析。

曹雪芹通过小说,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宏大而精彩的世界,使人流连忘返。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不仅对后世的文人墨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也让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结语曹雪芹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伟大作品《红楼梦》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感动了无数读者。

他通过小说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虚媚,让人们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虽然曹雪芹一生困顿而且在他离世后许多年才被人们所发现,但他的作品却流传至今,被誉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曹雪芹的简介

曹雪芹的简介

曹雪芹(1715年—1763年),字廷珪,号外史锦,又号南宋重臣,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士家乡人。

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生前也常受尊重,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子”,被尊称为“文章第一英豪”。

曹雪芹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巨大的影响力,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红楼梦》。

作为一部长篇巨著,《红楼梦》出版时间比较长,从1754年到1791年,整本书共有四十回,记录了清末尚书的婉容、林黛玉的苦难以及其他人物的故事。

《红楼梦》不仅宏大的描写了清末的生活和社会,而且表达了曹雪芹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变迁的前瞻性思考。

此外,曹雪芹还有其他一些作品,包括《山海经一剑》、《活色生香》、《柳窗烛影》等。

这些作品都具有同样的文学特色,即把古典文艺形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此来表达曹雪芹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曹雪芹的文学成就与他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曹氏家族历来都是尚书,曹雪芹本人也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私塾教育。

因此,他从小就掌握了大量的古典知识,他以十分优秀的文学成绩在科举考试中考取了相当高的位次,甚至有机会任翁太尉。

但由于他抗争社会不公和反对滥权,最终被贬为杭州知州,一路辗转,最终回到绍兴。

曹雪芹的创作,得到了当时文豪们的赞誉,其讽刺的文字及舆论被人们所熟悉。

他也给文学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史,被誉为“百代文章之一”。

曹雪芹是一位深刻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文风温柔,善于观察,把古典文学的精华与实际的文章相结合,突破了古典小说写作以来的传统困境,受到许多人的赞赏。

关于曹雪芹的个人简介

关于曹雪芹的个人简介

关于曹雪芹的个人简介曹雪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曹雪芹的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作者简介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

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人物生平出身豪门康熙五十四年(1715)正月,时任江宁织造的曹顒在北京述职期间病逝。

康熙大帝恩旨,以曹顒堂弟曹頫过继给曹寅,接任江宁织造。

是年三月初七,曹頫奏折:“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

”此遗腹子即曹雪芹,于四月二十六日(公历1715年5月28日)生于南京江宁织造府。

曹雪芹满月后数日,六月初三,曹頫奏折:“连日时雨叠沛,四野沾足。

”此即曹雪芹名“沾”的机缘,天时地利人和均占。

“沾”字取《诗经·小雅·信南山》“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有“世沾皇恩”之意。

“雪芹”二字出自苏轼《东坡八首》之三:“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芹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主政江宁织造达五十八年,家世显赫,有权有势,极富极贵,成为当时南京第一豪门,天下推为望族。

康熙六下江南,曹寅接驾四次。

不过,曹雪芹晚生了几年,本人并没有亲历康熙南巡盛事。

《红楼梦》第16回可以为证,原著写到比贾宝玉年长的凤姐都要听赵嬷嬷等长辈的口述去了解那段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1715~1763)是清代小说家。

名霑(zhan),字梦阮,号雪芹、芹
圃、芹溪,先世本来是汉人,后来成为满洲正白旗“包衣”。

康熙年间,从曾祖父曹玺起,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60年,成了煊赫一时的贵族世家。

后因清宫内部斗争激烈,其父被株连,获罪削官,家产被抄,家道日渐衰微。

曹雪芹一生恰值曹家由盛极而衰的时期。

曹雪芹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贫困。

1762年他的小儿子夭亡,曹雪芹悲痛欲绝,一病不起。

1763年2月12日终因贫病无医而去世(也有说1764年去世的)。

曹雪芹是一位诗人,其诗立意新奇,风格近于唐代诗人李贺。

他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

可惜,他的诗画留存下来的不多。

曹雪芹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文学巨著《红楼梦》。

《红楼梦》写于曹雪芹凄凉困苦的晚年,原名《石头记》,基本定稿80回,曾以手抄本流传。

1791年,程伟元、高鹗第一次以活字版印刷出版,全书120回,书名改为《红楼梦》。

小说写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从中表现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渐趋崩溃的社会真实内幕,反映了那个时代对个性解放和人权平等的要求以及初步的民主主义精神。

《红楼梦》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自然、逼真地叙述和描写了丰富的现实社会生活,塑造了一大批典型人物。

作者善于在日常生活矛盾中根据人物身分地位刻画人物,又善于以艺术氛围烘托人物内心情绪。

他笔下的人物,如多情而又富有叛逆精神的贾宝玉,孤芳自赏、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贤淑善良又巧于迎合的薛宝钗,泼辣、狠毒的王熙凤,逆来顺受的尤二姐,刚烈不屈的尤三姐等无一不是栩栩如生。

在事件和人物的刻画上,作者采用对比的方法,将美与丑、虚与实、统治与被统治的描写相互补充,创造出一个含蓄深沉、博大精深的艺术世界。

《红楼梦》语言简洁纯净,准确传神而多彩,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书中诗词歌赋的运用,对人物塑造、情节展开起了很好的作用。

《红楼梦》的光辉成就达到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对后世家庭社会小说有极大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