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研究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
方法:将我院精神科在2020年1月-2021年11月内发生93例护理不良事件作为本次研究内容,对其进行原因分析与改善对策制定。
结果:不良事件主要包含跌倒及坠床32例,占比34.41%,外走11例,占比11.83%,用药错误8例,占比8.60%,设备损毁9例,占比9.68%,暴力行为5例,占比5.38%,沟通不良15例,占比16.13%,走失6例,占比6.45%,噎食4例,占比4.30%,压疮3例,占比3.23%;不良事件因素包含护理人员护理操作能力低43例,占比46.24%,设备保障性低19例,占比20.43%,责任意识低7例,占比7.53%,管理制度落实性低13例,占比13.98%,环境因素9例,占比9.68%,风险意识明显不强3例,占比3.23%。
结论:应加强对精神科护理管理重视度,并将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综合实力水平、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并高效落实、加强对硬件设施保障、及时改善精神科环境质量等作为提升护理质量与安全性基础保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创新,尽可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人身安全、避免其精神症状加剧。
关键词:精神科;不良事件;原因;改善对策在进行精神病患者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思想与行为具有一定特殊性,同时受护理人员综合实力水平、医护资源等因素影响,进而常有各种不良事件发生,对患者自身、家属、医护人员、医院形象、社会稳定等均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需及时根据不良事件进行具体原因分析、对策改善制定等,充分保障患者人身安全、避免精神病症加剧、改善护患关系等,因而本文将主要研究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精神科在2020年1月-2021年11月内发生93例护理不良事件作为本次研究内容,对应93例患者中男45岁,女48岁,年龄26-73岁,平均(54.37±3.45)岁,病程6-64年,平均(39.86±2.57)年。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探讨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探讨【摘要】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频发,影响患者康复和安全。
本文从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对策探讨、加强监管措施、提高护理质量等方面进行探讨。
探讨了导致不良事件的原因,如护理人员素质不高、工作压力大等。
然后,提出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如提升专业技能、加强沟通能力等。
接着,针对不良事件提出了一些对策,如加强院内规章制度建设、提高护理标准等。
强调了加强监管措施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性。
结尾总结归纳了讨论的要点,并展望未来,希望通过各方努力,能够避免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对策、护理人员、监管措施、护理质量、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精神科护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关乎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经常听到一些关于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报道。
这些事件往往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严重的伤害和痛苦,同时也会对护理人员和医疗机构造成负面影响。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于护理人员的不专业、不负责任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医疗机构的管理不善和监管不力所致。
这些原因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还会对整个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声誉造成损害。
我们有必要对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权益,提高护理质量,建立起一个安全和可靠的医疗环境。
1.2 问题提出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问题的提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导致护理不当;二是医疗机构管理不严,监管不到位,使得不良事件发展势头难以遏制。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在于护理人员的技能和理念不够成熟,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难以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导致错误的护理措施和处理方式,进而引发不良事件的发生。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国卫生产业C HI NAHE A L T H I NDUS T RY[作者简介]杨金花(1981.9-),女,江苏南京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精神科风险管理和精神病康复护理工作。
精神科的护理不良事件跟普通病房相比发生概率高,事件具有突发性、多变性、严重性等特点,一旦发生对患者、家庭以及护理人员来说都是极大的伤害。
注重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强调精神科护士专科理论知识的不断提升,改进精神科病房的不合理布局和物品管理方法,确保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对保障精神科患者和工作人员的身心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该研究对该院1998年12月—2015年3月期间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制定出防范对策,减少对病人的意外伤害。
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选取该院1998年12月—2015年3月期间的54例精神病人为研究对象。
病人的年龄最大81岁,最小16岁,平均(44.94±16.92)岁。
其中精神分裂症40例(74.07%),抑郁症4例(7.40%),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3例(5.56%),精神活性药物所致精神障碍2例(3.70%),双相情感障碍2例(3.70%)。
男性38例(70.37%),女性16例(29.63%),男女比例为2.38:1。
1.2调查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医院17年间记录的护理不良事件为研究内容,对登记的54例不良事件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到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2结果54例护理不良事件的构成:外逃12例(22.22%)、自杀8例其中死亡4例(14.81%)、跌倒7例(12.96%)、冲动伤人7例(12.96%)、误服药品5例(9.26%)、吐食DOI :10.16659/ki.1672-5654.2015.20.175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杨金花,王世茹,陈慧雯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江苏南京211103[摘要]目的对精神科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制定出防范对策,减少对病人的意外伤害。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探讨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探讨精神科护理常常带有高风险性,且涉及到复杂的治疗方案。
拉慕洛证明了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至少高于普通病房;这些事件会给患者的健康和福祉带来不良影响。
这篇文章旨在探讨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以及如何制定对策以降低事件发生率。
原因:1. 护理标准缺乏在一些精神科病人的治疗中,护理标准缺乏所致的不良事件很常见。
医院管理者和护士可能从未受到过有效的培训和其工作职责,因此他们可能会在病人需求和承受负担的方面产生误解或者没有正确识别和对待病人的问题。
2. 人为因素精神病患者常常存在较高的自杀风险,让他们接受治疗护理变得更加复杂。
护理者机械性地执行自杀防范措施却忽视了病人的个体化需求,也会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3. 不专业的护理行为在精神科护理现场,护理行为可能不专业,例如在药物管理方面不精细,没有进行良好的观察和监控病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并没有根据病人的特别需求制定治疗计划。
4. 不合理的应急处理当患者在急诊室、状态改变时或在某些困境中发生突发问题时,没有正常、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可能会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对策:1. 增加护士的技能管理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精神科护士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实践机会来增加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从而有效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2. 制定标准化的护理计划标准化的护理计划可以使护士更好地理解和响应患者需求,减少出现差异化护理过程造成的问题。
3. 持续监察与进行性评估护士应定期监察病人的心理状况和责任情况,共同设计和管理诊断和治疗方案;对出现意外情况,应迅速采取措施,并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改善工作。
4. 为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策略制定针对不同情况的处理策略,和简单的执行自杀防范措施不同,要针对具体人员和情况采取需要的护理行为,也可以与其他工作人员协同合作,进行相关应急处理。
总之,通过协作和不断地尝试新方法来增加护士的就业技能,我们可以减少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以保持病人的健康和福祉。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探讨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探讨【摘要】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频发,严重影响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
本文从定义、原因、问题及风险、对策探讨以及改进措施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
不良事件的定义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超出正常预期且有害的事件。
而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医护人员素质不高、护理环境不佳、制度不健全等多方面因素。
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包括对患者造成伤害、医疗纠纷增加等。
对策探讨主要包括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加强护理环境管理、完善护理制度等方面。
最后给出了改进措施建议,如加强培训、规范操作流程等。
总结回顾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并展望未来精神科护理质量的提高和不良事件的减少。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存在问题、风险、对策探讨、改进措施、建议、总结回顾、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这些事件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频率较高,且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需要医护人员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疾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对精神科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精神科护理工作常常面临挑战和困难,不良事件的发生也时有所闻。
本文旨在探讨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及对策,以期为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和安全性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深入分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成因,寻找解决之道,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护理服务,实现精神病患者的康复与社会融合。
1.2 研究意义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是当前医疗领域中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对患者的健康和医疗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对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不良事件的定义和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全面地了解不良事件的特点和规律,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能够帮助相关部门和机构更好地制定改进措施和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医疗安全水平。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探讨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探讨【摘要】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频发,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本文通过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护理人员素质、改善护理环境、加强患者评估和监测、建立健全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等对策。
强调了专业培训和护理质量保证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对策建议,可以有效减少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加强专业培训和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是解决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问题的关键,也是提升护理质量不可或缺的环节。
建议相关机构和个人重视这些问题,共同努力提升精神科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护理人员素质,护理环境改善,患者评估监测,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对策建议,专业培训,护理质量保证。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是目前医疗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精神科护理中,患者往往因为疾病的特殊性和患者本身的特点,容易出现各种不良事件,例如自残、自杀、暴力行为等。
这些不良事件对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和负担。
精神科护理的不良事件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包括患者的病情和行为特点,也包括护理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同时还有护理环境和管理制度等因素。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我们迫切需要深入分析其原因,寻找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以提高精神科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本研究旨在针对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对护理人员素质的要求、护理环境的改善、对患者的评估和监测以及建立健全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提升精神科护理服务质量和确保患者安全提供参考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如何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护理环境,加强对患者的评估和监测以及建立健全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
通过对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确保护理质量,从而提升精神科护理的质量和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精神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精神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许成花(吉林省延边社会脑康医院, 吉林 延吉)摘要:目的探究精神科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积极探究解决方法,以很好地解决问题,提高护理效果。
方法研究资料为本院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精神科住院患者所发生的不良事件共计100起,并对此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结果精神科患者与一般患者不同,由于受到精神疾病因素的影响,患者经常出现暴力、出走、情绪激动等情况,而导致这些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多为护理质量、医院制度、护士责任心等方面。
结论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找出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依据此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进而不断提升医疗质量。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解决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75.110本文引用格式:许成花.精神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162,164.0 引言精神科病人与其他临床患者具有较大的不同,患者由于疾病因素常常表现为不正常的情绪与行为,这就导致精神科疾病患者是容易发生不良事件。
因此,在治疗方面,不仅要给患者及时应用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除此以外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治疗也是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方面[1]。
但由于治疗过程中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例如:护士责任心差、工作疏忽及工作制度执行不严等造成不良事件发生,由此对治疗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或者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为此,本文对精神科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此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将本院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精神科住院患者所发生的不良事件共计100起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性患者60例与女性患者40例,患者的年龄为25-65岁。
精神科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精神科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安全问题是精神科管理的主要议题,安全管理水平是衡量精神科以至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笔者主要分析精神科意外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从制度、人力、环境和治疗上提出安全管理对策。
标签:精神科;不良事件;原因;对策精神科患者因容易受幻想、幻觉和妄想等精神问题支配而产生自杀、自伤、触电、吞食异物、毁坏财物和暴力伤害等意外事件,这严重危及了患者自身和精神科管理人员的安全。
1 精神科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1.1患者方面①精神障碍支配:精神病患者时常产生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表现为丧失理性,容易冲动,不安心住院,并且随时都可能发生伤人、自残、外逃、自杀等意外事件;②心理因素:患者长期住院往往感觉到前途无望,失去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悲观厌世,从而导致意外事件发生;③社会与家庭因素:社会上对精神病患者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歧视或不接纳,使得患者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导致意外事件发生;④现实因素:如失业、经济窘迫、离婚等也可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⑤精神病患者大多属于被迫住院,因而对医院环境反感,抗拒治疗,表现为躁动不安,毁物、伤人,外逃甚至自杀;⑥少数患者体质特异,对精神类药物敏感,并伴有内外科系统疾病。
1.2管理方面①管理人员不足:有些医院认为,精神科治疗、护理操作较少,因而人员安排不充足。
加之部分护理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思想不够牢固,对长期在精神科工作有排斥情绪,工作责任感不强,心理素质较差,体力不支,工作不认真,对患者的观察不够仔细,埋下了意外事件的隐患。
另外,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特别是男性医护人员不足,缺乏对意外事件的应对能力,也是导致意外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
②相关人员专业知识及技能不精,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医护人员业务水平不精,操作技术不当,缺乏预见性,无法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或采取相关措施。
临床治疗上操作不当、执行制度不严、违反操作规程也是导致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如护士发药时不按规定检查患者口腔、手、容器,导致患者私藏药物而顿服自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对精神科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制定出防范对策,减少对病人的意外伤害。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该院1998年12月—2015年3月期间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
结果54例不良事件中外逃占22.22%、自杀占14.81%、跌倒占12.96%、冲动伤人占12.96%、误服药品占9.26%、吐食异物占7.40%、猝死占7.40%、烫伤占5.56%、噎食占3.70%、压疮占1.85%、食物中毒占1.85%。
结论精神病人因为疾病和非疾病等因素,意外事件的发生率高,医务人员防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作用重大,精神科要不断加强病房和门诊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进行安全教育和专科培训。
标签:精神病人;护理不良事件;原因与对策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dverse events occurring in the psychiatric department,find out the causes of the incident and formulate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accidental injury to the patient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adverse events of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December 1998. Results 54 cases of adverse events and escape accounted for 22.22%,suicides account for 14.81%,falls accounted for 12.96%,impulse hurt for 12.96%,accidental drug,accounting for 9.26%,spit food foreign body 7.40%,sudden death 7.40%,scald 5.56%,choking 3.70%,pressure ulcer 1.85%,food poisoning 1.85%. Conclusion Mental patients because of disease and non disease and other factors,the incidence of unexpected events,medical personnel in the prevention of adverse events,the role of major,the spirit of the hospital shoul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wards and outpatient,strictly implement the core system,safe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Key words] Mental patients;Nursing adverse events;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精神科的护理不良事件跟普通病房相比发生概率高,事件具有突发性、多变性、严重性等特点,一旦发生对患者、家庭以及护理人员来说都是极大的伤害。
注重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强调精神科护士专科理论知识的不断提升,改进精神科病房的不合理布局和物品管理方法,确保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对保障精神科患者和工作人员的身心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该研究对该院1998年12月—2015年3月期间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制定出防范对策,减少对病人的意外伤害。
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取该院1998年12月—2015年3月期间的54例精神病人为研究对象。
病
人的年龄最大81岁,最小16岁,平均(44.94±16.92)岁。
其中精神分裂症40例(74.07%),抑郁症4例(7.40%),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3例(5.56%),精神活性药物所致精神障碍2例(3.70%),双相情感障碍2例(3.70%)。
男性38例(70.37%),女性16例(29.63%),男女比例为2.38:1。
1.2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医院17年间记录的护理不良事件为研究内容,对登记的54例不良事件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到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2 结果
54例护理不良事件的构成:外逃12例(22.22%)、自杀8例其中死亡4例(14.81%)、跌倒7例(12.96%)、冲动伤人7例(12.96%)、误服药品5例(9.26%)、吐食异物4例(7.40%)、猝死4例(7.40%)、烫伤3例(5.56%)、噎食2例其中死亡1例(3.70%)、压疮1例(1.85%)、食物中毒1例(1.85%)。
其中占首位的是外逃,其次是自杀、冲动伤人、跌倒。
3 讨论
精神病人因为疾病本身的原因,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常常有突发性、不可预料性,多变性。
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由于精神症状的支配、药物不良反应、意识障碍等疾病因素,以及护理不当、警惕性放松、设施问题等非疾病因素使意外事件发生存在较高风险[1]。
根据该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找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采取相应的对策。
3.1定期对精神科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定期组织全院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会3.6注意服药安全,防止病人错服、漏服、抢服和藏药
发药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如病人有疑问应重新核对无误后再发药,每次服药时看服下肚,并认真检查口腔和水杯确认咽下,防止病人藏药和蓄积后一次性吞服。
出院带药和门诊开药要交与家属管理,防止病人有一次性吞服的机会。
注意观察患者因服药引起的各种药物不良反应。
早、中、晚药杯用不同的颜色,便于区分和核对。
3.7饮食护理
开饭时安排病人有序排队,防止拥挤和争吵。
病房设置照顾桌,将进食需要看护的病人集中,如拒食、抢食、不知饥饱、暴饮暴食、有的因妄想怀疑食品有毒,有进食异物者,并安排专人看护,对进食困难和容易出现噎食的患者每餐喂食。
防止病人出现噎食,护士掌握噎食的急救措施[5]。
食堂的饮食卫生做好督促和检查。
护理部和行政后勤定期检查食堂的卫生,
检查食物的准备环节。
食堂的食品每餐留样。
3.8重建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
家庭支持系统是患者获得的支持系统中最直接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家庭干预,可以减轻精神病理过程带来的创伤,促进疾病的康复[6]。
建议家属至少每周探视患者一次,让患者感受家庭的温暖和支持,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平时加强患者生活技能训练,帮助患者制定适宜的作息时间,逐步开始有规律的生活,积极引导病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进行自我管理、听音乐、看电视、看书读报、做手工,年轻力壮者可参加一些健身活动。
增加患者对生活的热情,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切忌整日卧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所事事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崔莉敏,段隆芳.SHEL模式在预防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15):146-147.
[2] 肖爱祥,林建葵,韦红梅,等.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1):11-13.
[3] 许云华,姜森林,付雪梅,等.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现状及其应对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4):143-146.
[4] 刘波,王晶.运用SHEL模式分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3(6):106-107.
[5] 李佳翠.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精神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7(11):95-97.
[6] 徐亚金,陈洪生,余海鹰,等.无惩罚上报制度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J].精神医学杂志,2013,26(1):57-58.
(收稿日期:201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