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点线面
二年级美术课《点线面》说课稿

二年级美术课《点线面》说课稿本文是的网友推荐,并由的二年级美术课《点线面》说课稿范文精选,仅供写作参考。
说教材教材分析:《点、线、面》是苏少版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教材第4册第10课内容。
它是整套教材中以双基一条线展开的编写内容之一,相关双基内容还有《七彩生活》、《圆圆的世界》、《方方的物》、《找找三角形》、《点彩游戏》、《原色和间色》、《黑、白、灰》、《近大远小》、《退远的色彩和变化的笔触》等组成。
《点、线、面》旨在使学生了解它是构成画面的最基本元素,同时也是组成现实生活中俯拾皆是的造型的最基本条件。
对于“点、线、面”的理解与表现既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是生活的,也可以是非生活的。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对学习领域的划分,本课应属“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通过学习,应让学生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并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同时,学生可以了解艺术形式的美感以及与设计功能的统一。
提高学生对生活用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学习此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和动手创造能力。
中的教师应该遵循学生认知开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特别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更应加强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愿望。
教学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或材料,表现一幅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的画面。
教学目标:了解点、线、面是构成画面(图案)最基本的要素等知识。
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了解点、线、面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学会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表现画面并合理搭配。
感受现实生活中点、线、面的美。
教学重点:学会用点、线、面表现画面。
(可具象,也可抽象)教学难点:画面中点、线、面的搭配巧妙,布局合理,富有美感。
教学准备:铅画纸、水彩笔、彩色铅笔、油画棒、毛笔、颜料等。
教师:教师找几幅较为典型的“点、线、面”图案作品。
学生:看一遍书上的文字及图片,最好多准备几种不同类型的笔和画纸。
《点线面》 康定斯基 考研名词解释

《点线面》康定斯基考研名词解释《点线面》康定斯基考研名词解释一、点线面的基本概念:1.1 点线面的定义在美术学中,点、线、面被认为是造型表现的基本元素。
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先从点开始。
点是最基本的基本图形,它没有长度、宽度和厚度,只有位置,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
而线是由无穷多个点连在一起形成的,它具有长度和方向,是由点构成的对象之一。
而面则是由无穷多个线构成的,具有长度和宽度,是由线构成的对象之一。
点线面是二维平面几何中的基本要素,它们是画画、创作图案的基础,也是构成立体的基本形态。
1.2 康定斯基对于点线面的理解在二十世纪初期,俄国画家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对点线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他将点线面与色彩结合起来,提出了用抽象艺术表示现实的观点。
他认为,点线面和色彩是艺术创作的最基本元素,通过它们的组合和变化,可以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内涵。
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运用了点线面的形式,创造出了富有抽象、形式主义风格的艺术作品,开创了现代艺术的新方向。
二、对点线面的全面评估2.1 从点线面对艺术的启示点线面这一概念对于艺术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可以通过对点、线、面的组合和运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点线面的运用不仅可以丰富作品的形式,还可以表达作品的情感和内涵,给作品赋予生命和灵魂。
2.2 点线面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除了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点线面的概念也在建筑设计中得到广泛运用。
在建筑设计中,点线面不仅是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还是建筑空间的表达手段。
通过对点线面的组合和运用,建筑师可以创造出不同风格和氛围的建筑空间,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美学的追求。
2.3 点线面对于思维的启发点线面这一简单的概念,也给我们的思维带来了启发。
通过对点线面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和艺术,拓展我们的思维和视野。
三、总结和回顾通过对点线面这一概念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看到它在艺术、建筑和思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美术点线面课件

03
线的色彩和质感
通过改变线的色彩和质感,可以创造 出不同的视觉体验和情感表达。例如 ,鲜艳的线可以营造出活泼、热烈的 感觉,而柔和的线则可以产生温暖、 舒适的感觉。
面在美术中的实践案例分析
面的形状和大小
面的色彩和明暗
面的纹理和质感
通过改变面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创造 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例如 ,圆形面可以营造出柔和、饱满的感 觉,而方形面则可以产生稳重、刚毅 的感觉。
线的粗细和曲直
01
通过改变线的粗细和曲直,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
表达。
线的方向和动态
02
通过改变线的方向和动态,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
表达。
线的色彩和质感
03
通过改变线的色彩和质感,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情感
表达。
面在美术中的创作技巧与运用
面的形状和大小
通过改变面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 达。
线在美术中的表现形式
线的形状
线可以表现为直线、曲线、折线 等不同的形状,不同的线条形状 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
感。
线的方向
线的方向可以表现出运动感和方 向感,如水平线可以传达出平静 、稳定,斜线可以传达出动感和
不安。
线的色彩
线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来表现出 不同的情感和氛围,如红色可以 传达出热情、活力,蓝色可以传
通过改变面的色彩和明暗关系,可以 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例如,暖色调的面可以营造出温馨、 舒适的感觉,而冷色调的面则可以产 生冷静、清新的感觉。同时,通过调 整面的明暗关系,还可以表现出立体 感和空间感。
通过改变面的纹理和质感,可以创造 出不同的视觉体验和情感表达。例如 ,粗糙的面可以产生粗犷、豪放的感 觉,而光滑的面则可以产生细腻、柔 滑的感觉。同时,通过运用不同的绘 画技巧和方法,还可以表现出更加丰 富的纹理和质感效果。
绘画点线面PPT课件

长线具有持续性、速度性和时间性的运动感;
短线具有断续性、迟缓的动感。粗线具有厚重感 和迟缓性;细线具有轻松感和敏锐性。
曲线具有丰满、优雅、柔软、和谐和律动的 审美意味,富有女性性格的情感特征
几何曲线如圆、椭圆、抛物线等,具有节 奏、比例、规整性与单纯中的和谐感,富于 现代感的审美意味。自由曲线如开放曲线、 波形线、螺旋线等,曲率不定,富于变化, 是极富个性的曲线。追求自然的节奏感和韵 律感时,常运用自由曲线。
线的排列可以表现出虚面的特性,线与线之间相距越 短虚面的特性愈强。不同粗细、不同曲直、不同方向的线 作交差排列,可以表现出变化丰富的虚面。
不同粗细或不同疏密的直线(曲线),作有秩序的 渐变排列,可以表现具有三次元空间的“曲面”,给人 以强烈的节奏与韵律感。
线的运用
在图案表现中,线的使用是最广泛的。线有直线和曲线的区别有 粗细、轻重、刚柔、强弱、虚实等多种变化,还有枯笔、润笔的效果。 线还能表现不同的质感。在描绘对象形体结构和渲染艺术效果方面,线 有着丰富表现力,可完全用线勾画出一张图案,不同内容的纹样,可选 用不同形式的线来表现。
面的表现方法
不同形态的面,是由点或线密集,或线的移动构成的。
面的形态,富有整体感的视觉特征。面和线一样,具有 多形态的属性。作为视觉元素的面,一般有以下一些形态:
几何性的面,即由数学方式构成的面。 有机性的面,即由自由曲线构成的面。 直线性的面,即由直线随意构成的面。 偶然性的面,即由特殊技法意外获得的面。
THANK YOU
2019/7/23
点的运用
点在
图案设计 中起着重 要作用, 点可以构 成纹样中 的线,也 可以组成 纹样的面。 用点可以 再现出图 案的明暗、 深浅和层 次,效果 细腻、精 美。
小学美术二年级《点线面》

小学美术二年级《点线面》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美术上册第九课《点线面》,本课是造型表现课,主要通过点线面的疏密有致的变化及组织,表现出有空间感的画面。
本课重点是感受疏密有致画面的美感。
难点是会用疏密来表现有空间感的画面。
通过欣赏和评述,了解大师的绘画方法,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尝试用点线面创作一幅有空间感的画。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大师的绘画方法,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情感目标:感受疏密有致画面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技能目标:尝试用点线面创作一幅有空间感的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疏密有致画面的美感。
教学难点: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用点线面创作一幅有空间感的画。
四、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范画、绘画纸、彩笔等。
学生:绘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欣赏大师作品,感受点线面的美感。
师:今天老师带来几幅大师的画,想不想看?在欣赏的同时,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画面中的图形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画面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大师作品)生欣赏并思考。
师提问并总结:这些大师都用了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画面,画面的疏密变化非常有节奏感,看起来很美。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九课《点线面》。
(板书课题)3、复习点的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点有哪些?你能说出一些吗?生回答,师总结。
今天老师带来几个特别的“点”,想不想看?(课件展示各种形状的点)师总结:这些“点”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圆点”。
(课件圆点)除了圆点外,还有一种最简单的点叫“方点”。
(课件方点)其实还有很多种形状的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研究一下。
4、复习线的美感:除了各种各样的点外,还有一种叫“线”。
(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线)这些线有什么特点?生回答,师总结。
除了以上几种线外,还有一种最简单而且又常见的线叫“直线”。
(课件直线)同学们能不能说出直线的特点?其实还有很多种线,如曲线、折线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研究一下。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案例解析《点线面》

在幼儿园大班的美术教学中,选择适合儿童认知和表达特点的艺术教材至关重要。
《点线面》是一本专为幼儿设计的美术教材,通过对点、线、面这些基本视觉元素的引导和运用,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对美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对《点线面》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的案例进行解析,探讨其深度和广度,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教材。
1. 点的表达方式在《点线面》这本美术教材中,点被赋予了丰富的表达方式。
教材通过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绘制和表现点的形态,比如用毛笔、油画棒等绘制不同大小、颜色和形状的点,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点的多样性。
教材还通过点的排列、组合和变化,引导幼儿创作出丰富多彩的点作品。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在实践中了解和运用了点这一基本视觉元素,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2. 线的表达方式除了点,线也是《点线面》教材重点引导幼儿认知和表达的元素。
在教材中,线的表达方式多样,既有让幼儿用铅笔、彩色笔等工具绘制线条,又有引导幼儿通过不同材料和技法创造出有趣的线条作品。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线的基本形态和特点,还培养了他们的绘画基本功和审美能力。
3. 面的表达方式在美术教学中,面是一个更加复杂和抽象的概念,教材《点线面》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和运用面这一视觉元素。
教材引导幼儿通过色彩、纹理、形状等来创造丰富多彩的面作品,让他们感受面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在探索面的培养了他们的绘画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总结回顾通过对《点线面》教材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本教材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对幼儿的美术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对点、线、面这三个基本视觉元素的引导和运用,教材帮助幼儿建立起对美的认知和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点线面》这本教材的理念和方法,为幼儿打造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学习环境。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美术教学者,我深深地认识到《点线面》这本教材的重要性和价值。
点线传情——造型元素之点线面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选修绘画(22张PPT)

在掌握了点、线、面的知识后,让我们完成下列的练习: 1. 请你从本页《点、线、面构成》中选择一幅图,运用本 课所学点、线、面的知识,在小组中描述它带给你的感受。 2. 请你用铅笔临摹作品《几个圆圈》。 3. 请你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在《几个圆圈》的 基础上完成 一件新的作品。
几个圆圈 油画 布面油彩 1926 年 140cm×140cm
2. 请你运用本课所学知识,用点、线、面独立完成一件有 创意的作品。
3. 请你尝试用绘画记日记。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涤 水彩画 纸本水彩 1995 年 54cm×76cm 王维新 中国美术馆 画面以线为主,表现了水的流动。
苏州博物馆建筑方案图 设计图 贝聿铭(美国)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继承了江南传统建筑粉墙黛瓦的特色,又以直线、
斜线组成了富于节奏韵律的几何平面,凸显了建筑的现代感。
点、线排列后可以形成面。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形 状
极其繁多,有圆形、方形、三角形和曲线构成的形等。
不同的形状会引发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有时我 们 并不描绘对象的具体细节,而是用剪影式的图形呈 现,
思考· 探究
也很有表现力。面与面之间有大小、体量的不同, 具有 很强的形式感,对画面整体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正方形:给人以方正、坚实的感觉。 长方形:横长 方形给人以平静、威严、沉重的感 觉,竖长方形则给人 以高耸、挺拔的感觉。 等腰三角形:给人以稳定向上的
都市之夜
彩墨画 纸本彩墨 1997 年 145cm×368cm
吴冠中 中国美术馆
大小不同、形状各异、颜色丰富的点,营造出充满活力的繁华都市。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油画 布面油彩 1884 年—1886 年 207.5cm×308.1cm 修拉(法国) 芝加哥艺术学院(美国)
美术《点线面》教案

美术《点线面》教课设计1 / 1小学美术校本教材《线条的奥密》教课设计教课理念:“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美术教课要重视联系生活,联系大自然。
美术作品是自由的感情表现, 是对生活的理解和感觉的表达。
学生是有差别的而不是有等级的,开放的教课, 同等的对待是教育人性化的表现。
采纳多种方法训练学生思想的灵巧性、 变通性和发散性, 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建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育。
着重让每个学生真实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 让学生主动参加, 自主探究,并在着手实践中能力获取不一样程度的提升。
尊崇创新都是“教”与“学”的追求内容剖析:线条是视觉形式中最基本的语言,也是最简易、最直接用于表现形象的绘画手段。
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不用教, 生来就会用线绘画, 而如何指引学生用线传情达意表现美感, 是教课活动表现美术教育功能的要点。
本课以线描为训练的手段, 指引学生找寻大自然的资源, 发现自然界的纹理, 再经过学习线条认识、 掌握、运用造型元素和造型组织原理进行创建表现。
教课目标:察看自然界的漂亮图形和纹理, 感觉线条的节奏美韵律美, 认识用线装修物体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落笔勇敢,用线流利,敢想敢画,在绘画的过程中感觉绘画带 来的乐趣。
教课要点:认识不一样的线条 难点:感觉线条的感情(线条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评论:评论栏;奖品;展现;互评 工具资料准备 教具准备:油性笔;彩色笔;彩色卡纸 学具准备:大、小号油性笔;彩色笔 教课过程: 一、师生问好,提出讲堂要求,说明奖赏方法。
二、教师范画,引出课题——线条的奥密 三、指引学生赏识大自然图片,发现、认识线条,对线条进行分类 说一说、画一画)四、听音乐,感觉线条的感情:猜一猜、连一连。
五、范画线条的组合摆列,剖析线条摆列规律,再赏识作品。
六、作业部署,作业要求 (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假想 )(想想、 七、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达成比较好的同学能够使用老师奖赏的彩色卡纸)八、作业展现,评论九、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的表现方法
不同形态的面,是由点或线密集,或线的移动构成的。 面的形态,富有整体感的视觉特征。面和线一样,具有 多形态的属性。作为视觉元素的面,一般有以下一些形态: 几何性的面,即由数学方式构成的面。 有机性的面,即由自由曲线构成的面。 直线性的面,即由直线随意构成的面。 偶然性的面,即由特殊技法意外获得的面。
长线具有持续性、速度性和时间性的运动感; 短线具有断续性、迟缓的动感。粗线具有厚重感 和迟缓性;细线具有轻松感和敏锐性。
曲线具有丰满、优雅、柔软、和谐和律动的 审美意味,富有女性性格的情感特征
几何曲线如圆、椭圆、抛物线等,具有节 奏、比例、规整性与单纯中的和谐感,富于 现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审美意味。自由曲线如开放曲线、 波形线、螺旋线等,曲率不定,富于变化, 是极富个性的曲线。追求自然的节奏感和韵 律感时,常运用自由曲线。
点线面综合表现
图案的变化是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也不只限于点线面 的个别运用,往往是以点线面综合运用的形式构筑出黑白灰 的层次对比和各种形的变化,形成主题突出、特征鲜明、丰 富生动的画面效果。
点线面综合表现
点线面作品练习与欣赏
线的特点
线是点的移动轨迹。图案中的线不仅有长短, 而且有粗细。因此线也具有“面”的属性。线的判 断,依据形象的长与宽的超特差异。
空间的方向性 和长度,构成线的 主要特征。线的运 动,构成了线的多 种形态,如长线、 短线、粗线、细线、 直线(水平线、垂 直线、斜线),曲 线(几何曲线、自 由曲线)等形态。 不同的线,给人以 不同的感受,富有 极强的心理效果和 丰富的表现力。
三个以上并相隔一定距离的点,我们的视线会来回于各点之间, 而产生“面”的感觉。点的个数越多,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越短,“面” 的感觉愈强。
点的运用
点在 图案设计 中起着重 要作用, 点可以构 成纹样中 的线,也 可以组成 纹样的面。 用点可以 再现出图 案的明暗、 深浅和层 次,效果 细腻、精 美。
线的排列可以表现出虚面的特性,线与线之间相距越 短虚面的特性愈强。不同粗细、不同曲直、不同方向的线 作交差排列,可以表现出变化丰富的虚面。
不同粗细或不同疏密的直线(曲线),作有秩序的 渐变排列,可以表现具有三次元空间的“曲面”,给人 以强烈的节奏与韵律感。
线的运用
在图案表现中,线的使用是最广泛的。线有直线和曲线的区别有 粗细、轻重、刚柔、强弱、虚实等多种变化,还有枯笔、润笔的效果。 线还能表现不同的质感。在描绘对象形体结构和渲染艺术效果方面,线 有着丰富表现力,可完全用线勾画出一张图案,不同内容的纹样,可选 用不同形式的线来表现。
由线的拼合可组成面
任何形态的面,都以通过分割或面与面的相接、联 合等方法,构成新的不同形态的面,并给人以不同的 感受。
面的大、小、虚、实,也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面 积大的面,给人的视觉以扩张感;面积小的面,给人的视 觉以内聚感;实的面给人以量感和力度感,称为定形的面、 积极的面;虚的面,如由点或线密集构成的面,给人以轻 而无量的感觉,被称为不定形的面或消极的面。
绘画——点线面
装 饰 图 案 的 点 线 面
点的特点
点的形状有规则形、自 由形,点一般为圆形, 但也可以是方形、三角 形、菱形或其它不规则 的简单的形。点的组织 有疏密、大小、轻重、 虚实的变化。
各类型的点
两个大小相同并相隔一定距离的点,给人以张力感,终止感。 当视线反复于二点之间时,给人以“线”的感觉。两个大小不 同并相隔一定距离的点,我们的视线首先集中于大点,然后移 向并集中于小点,点愈小凝聚力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