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学绘画

合集下载

丰子恺《学画回忆》记叙的两件事

丰子恺《学画回忆》记叙的两件事

丰子恺《学画回忆》记叙的两件事摘要:1.童年学画经历2.开染坊店的影响3.涂色书的趣事4.二十四孝中的大舜耕田图5.对绘画的热爱与执着正文:**丰子恺《学画回忆》:童年的画与故事****一、童年学画经历**丰子恺在《学画回忆》中,深情回忆了自己的童年学画经历。

他提到,自小就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那时的他,眼神清澈,心灵纯真,用手中的笔,描绘出心中的世界。

**二、开染坊店的影响**丰子恺的家开着染坊店,这给了他极大的启发。

他向染匠司务讨些颜料来,溶化在小盅子里,用笔蘸了为书上的单色画着色,涂一只红象,一个蓝人,一片紫地,自以为得意。

**三、涂色书的趣事**《千家诗》是丰子恺幼年时的读物,每页上端有一幅木板画。

记得第一幅画的是一只大象和一个人,在那里耕田,后来他知道这是二十四孝中的大舜耕田图。

但当时并不知道画的是什么意思,只觉得看上端的画,比读下面的“云淡风轻近午天”有趣。

**四、二十四孝中的大舜耕田图**那幅大舜耕田图,是丰子恺童年最深刻的记忆。

它不仅是他对绘画的热爱开始,也是他对传统文化的初步接触。

虽然当时并不明白画中的含义,但那幅画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成为他日后绘画的灵感来源。

**五、对绘画的热爱与执着**丰子恺的绘画之路,从红象、蓝人、紫地开始,一路走来,他始终保持对绘画的热爱和执着。

他的作品,如他的人品一般,朴素而真诚,展现了他内心世界的纯净和善良。

在《学画回忆》中,丰子恺以回忆的方式,描绘出了自己童年时期的绘画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他出色的绘画才华,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学画回忆丰子恺阅读理解

学画回忆丰子恺阅读理解

学画回忆丰子恺阅读理解一、丰子恺的学画经历丰子恺(1898-1975)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

他从小酷爱绘画,曾跟随多位大师学习,如李叔同、倪贻德等。

在求学过程中,丰子恺不断摸索自己的艺术风格,最终形成了独特的绘画技巧和艺术思想。

二、绘画技巧和风格丰子恺的绘画技巧多样,擅长水墨画、漫画和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

他的画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

在绘画中,他善于运用简练的线条和浅淡的墨色表现自然与人生之美,给人以亲切、质朴之感。

三、丰子恺对艺术的感悟和理解丰子恺认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他强调艺术家应该深入生活,观察自然,体验人生,以获得真正的艺术灵感。

同时,他认为艺术应该具有思想性和人文精神,能够启迪人的内心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四、丰子恺的作品和成就丰子恺的作品丰富多样,其中包括《护生画集》、《子恺漫画》等经典著作。

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内外艺术奖项,被广泛收藏和展示。

丰子恺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他的作品本身,更在于他对中国现代艺术的推动和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五、丰子恺的创作态度和人生哲学丰子恺的创作态度非常严谨,他追求艺术的完美和纯粹。

他的人生哲学是“真诚、善良、美好”,这种哲学思想也贯穿了他的艺术创作。

他认为,艺术家应该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以艺术的方式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六、丰子恺与其他艺术家的比较与同时期的其他艺术家相比,丰子恺的艺术风格更加注重生活情趣和人文精神。

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美好的事物,用简洁的笔触表现生活的真谛。

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丰子恺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独树一帜,与其他艺术家形成鲜明的对比。

七、丰子恺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丰子恺的艺术思想和创作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和读者,让他们关注生活、热爱自然、追求美好。

同时,丰子恺的艺术教育理念也影响了许多后来的艺术家和教育家。

他强调艺术的人文精神和思想性,呼吁艺术家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这些理念在当今的艺术教育和创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丰子恺的故事

丰子恺的故事

丰子恺的故事丰子恺,中国近代著名画家、作家,被誉为“中国漫画鼻祖”、“中国民间美术开山祖师”,他的一生精彩非凡,下面将围绕丰子恺的生平、事迹、艺术成就等方面展开介绍。

一、生平丰子恺于1916年出生在上海,父亲是吴语戏剧家,母亲是京剧演员,家庭背景正是促使他对艺术产生浓厚兴趣的原因。

他的书法、画法、篆刻等方面的学习经历相当丰富,其中以学习篆刻和绘画最为深入,后来他的创作方向便趋于漫画和图画书。

二、事迹1. 初涉绘画丰子恺早在上小学时,就开始涉猎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

上海北新华学校就读期间,因为在课堂上以画画为乐,不少老师就利用他的绘画才能进行试验性的文化教育教学。

2. 创作漫画上大学后的丰子恺,正式涉足漫画领域。

他在1935年应聘《上海商报》漫画栏目编辑,开始了长达20年的漫画生涯。

逐渐成为中国漫画的代表人物,创作了一批伟大的漫画作品,如《一笔画》、《相声新话》、《新故事会》等,纷纷打破了传统漫画的束缚,成为中国当代图画书创始人之一。

3. 文学成就丰子恺在绘画创作之余,也不忘写作,先后写作了《碎草集》、《残笺集》、《纯粹的中华》、《文学真经》等著作,对于中国文学界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艺术成就丰子恺对画笔的使用非常熟练,他的花卉画、山水画、字画、书法、篆刻等多领域的作品均作品荟萃。

而以往传统的中国漫画,常以线条简短为主,他对线条和色彩的处理的独到之处,让人非常容易的产生视觉艺术上的享受。

四、遗产丰子恺对于近代中国文艺事业的贡献不容置疑,他的作品活跃于当今中外国际艺术市场,既是中国民间美术的代表人物,更是当代中国艺术之光。

总之,丰子恺是近代中国传媒艺术业的开创者之一,他的逝世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惋惜,但他在文学、绘画、漫画等领域所作出的贡献,仍然将永久地留在历史上。

《丰子恺漫画》课件

《丰子恺漫画》课件

3 意想不到的结局
他常常以出乎意料的方式结束故事,令人惊喜。
丰子恺漫画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丰子恺的作品不仅仅是幽默的笑料,他的漫画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同方面和人们的真实生活。
丰子恺漫画中的形象描绘
丰子恺善于捕捉人物的特点和情感,通过简单的线条,创造出独特的形象。
丰子恺与当代漫画的关系
丰子恺的作品对当代漫画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风格和创作理念可以在很多 现代漫画家的作品中找到。
《丰子恺漫画》PPT课件
丰子恺(1898年-1995年),中国著名美术家和漫画家,他的漫画作品深受广 大读者喜爱。本课件将介绍丰子恺的生平和他作品的特点。
丰子恺的生平介绍
丰子恺是中国著名的美术家和漫画家,他的创作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绘画、插图和漫画等。他 的作品风格独特,充满幽默和温情。
丰子恺漫画的特点
丰子恺的漫画作品以轻松幽默的风格著称,他独特的语言表达和夸张的画笔 手法,赋予了他的作品独特的魅力。
丰子恺作品的分类
人物漫画
描绘了各种有趣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
动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言
以动物为形象,寓意深刻,带有启发性。
社会讽刺
通过幽默的方式,批判社会现象和人们的 行为。
童话故事
以童话为题材,展现了美好和奇幻的世界。
丰子恺漫画集子的出版历史
1
1940s
丰子恺的第一本漫画集子《洗马的
1950s
2
日子》出版。
多部漫画集子相继出版,深受读者
欢迎。
3
1960s
丰子恺的作品在国内外展览和出版 发行。
丰子恺漫画中的幽默元素
1 夸张的画风
丰子恺的画风夸张有趣,让人捧腹大笑。

学画回忆丰子恺阅读理解

学画回忆丰子恺阅读理解

学画回忆丰子恺阅读理解【题目】: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学画回忆(节选)丰子恺放假时我挟了书包和先生交给我的一张纸回家,便去向大姐商量。

大姐教我,用一张画方格子的纸,套在画谱的书页中间。

画谱纸很薄,孔子像就在格子范围内清晰可见了。

大姐又拿缝纫用的尺和粉线袋给我在先生交给我的大纸上弹了大方格子,然后从镜箱中取出她画眉毛用的柳条枝来,烧一烧焦,教我依方格子放大的画法。

那时候我们家里还没有铅笔和三角板、米突尺,我现在回想大姐所教我的画法,其聪明实在值得佩服。

我依照她的指导,竟用柳条枝把一个孔子像的底稿描成了,同画谱上的完全一样,不过大得多,同我自己的身体差不多大。

我伴着热烈的兴味,用毛笔钩出线条;又用大盆子调了多量的颜料,着上色彩,一个鲜明华丽而伟大的孔子像就出现在纸上。

店里的伙计,作坊里的司务,看见了这幅孔子像,大家说:“出色!”我在许多人的盛赞声中,俨然成了一个小画家。

把画交给先生去,先生看了点头。

次日画就粘贴在堂前名匾下的板壁上。

学生们每天早上到塾,两手捧着书包向它拜一下;晚上散学,再向它拜一下。

我也如此。

自从我的“大作”在塾中的堂前发表以后,同学们就给我一个绰号“画家”。

每天来访先生的那个大块头看了画,点点头对先生说:“可以。

”这时候学校初兴,先生忽然要把我们的私塾大加改良了。

他买一架风琴来,自己先练习几天,然后教我们唱“男儿第一志气高,年纪不妨小”的歌。

又请一个朋友来教我们学体操。

我们都很高兴。

有一天,先生呼我走过去,拿出一本书和一大块黄布来,和蔼地对我说:“你给我在黄布上画一条龙。

”又翻开书来,继续说,“照这条龙一样。

”原来这是体操时用的国旗。

我接受了这命令,只得又去向大姐商量;再用老法子把龙放大,然后描线,涂色。

但这回的颜料不是从染坊店里拿来,是由先生买来的铅粉、牛皮胶和红、黄、蓝各种颜色。

我把牛皮胶煮溶了,加入铅粉,调制各种不透明的颜料,涂到黄布上,同西洋中世纪的壁画画法相似。

龙旗画成了,就被高高地张挂在竹竿上,引导学生通过市镇,到野外去体操。

学画回忆

学画回忆

《学画回忆》这篇文章是丰子恺先生从童年到少年时代如何走上绘画道路的回忆。

虽然丰子恺先生没有正规的美术教育和训练,但是依然成为了一代漫画大师,这篇文章给了我答案,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从小就接触过很多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小孩子拿着
两把蒲扇当自行车车轮,在那边骑车的漫画,真的是既充满童趣,又很富有时代
特色和生活气息。

而且不仅仅是这幅画,丰子恺先生的很多漫画题材都来源于生
活。

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数学活动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着
眼于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和谐发展。

精心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心灵深处
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便形成渴望学习的内部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丰子恺先生有一付善于观察的眼睛,有一付善于分析的大脑,有一付善于描
写现实的手。

在数学教学中也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特别是在小
组教学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旁引导,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丰子恺漫画》PPT课件

《丰子恺漫画》PPT课件

❖ 张绪之神:张绪,南朝人。言谈风雅俊逸, 不慕名利。《南齐书•列传第十四 王僧虔张 绪》:“宋明帝每见绪,辄叹其清淡。” “绪忘情荣禄,朝野皆贵其风。”
❖ 后人喜欢柳树,说它有王恭的俊美姿仪,有
张绪的风雅俊逸。 编辑ppt
15
□对紫薇郎的紫薇花、使尚书出
名的红杏、傍美人醉卧的芍药、
象征富贵的牡丹 ,作者认为:
❖ 语出《本事诗》:“白尚书有妓樊素善歌, 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 小蛮腰。’”
❖ 后人喜欢杨柳,说它的枝条如同美丽少女的
腰肢那么柔美。
编辑ppt
12
“五柳先生”陶渊明
❖ 语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 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 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 食。”
出世与入世的思想在丰子恺的作品中也时有交
织流露,总的说,读他的散文时时可以感悟到
一种恬淡的禅味,他思想中的“随缘” 。
编辑ppt
7
人品文品高,评价口碑好
❖日本作家对丰子恺先生极为推崇, 高度评价他是------
“现代中国
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编辑ppt
8
教学目的与要求:
❖ 1、了解丰子恺的生平及其 散文风格
❖ 《两家的父亲》
编辑ppt
29
丰子恺漫画欣赏
编辑ppt
30
丰子恺漫画欣赏
编辑ppt
31
丰子恺漫画——画诗词
❖ 丰子恺把最耐人寻味的景象凝固了,定格下来,给
人以细细的、长久的回味,让人感受到二、三十年
代典型的文化氛围。 编辑ppt
32
丰子恺漫画——画人生

丰子恺生平介绍

丰子恺生平介绍

丰子恺的作品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 丰子恺 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他自谓其漫画创作 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是描写古诗词时代, 第二是描写儿童相时代, 第三是描写社会相时代, 第四是描写自然相时代。 但又交互错综,不能判然画界,只是漫画中含 有这四种相的表现而已。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 人寻味被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来自《 阿 Q 正 传 》
《 爸 爸 回 来 了 》
• 建国以后主要从事翻译俄文与日文的文 学作品。译有《猎人笔记》《夏目漱石 选集》《源氏物语》等。画集方面出版 的有《绘画鲁迅小说》《子恺漫画选》 (一九五五年)《丰子恺儿童漫选》英 文本与印尼文本(一九五六年)、彩色 的《丰子恺画集》(一九六三年)。
一 钩 卷 帘 栊 , 便 是 十 分 心 情 。 , 一 , 后 杯 散 茶 人 个 《 几 画 , 漫 》 画 水 幅 如 一 天 第 月 的 新 表 发 开

从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三七年间陆 续出版的画集有《子恺画集》 《护身画集》《学生漫画》《儿 童漫画》《都会之音》《云霓》 《人间相》等。其中除描写诗词 意境、儿童生活与学生生活的画 外,有大量的画揭露旧社会的黑 暗与劳动人民所受的苦难。
谢谢您的关注!
《子恺画集》
《护身画集》
《学生漫画》
儿 童 漫 画
• 抗战期间在西南各省出版的画集有《漫 画阿Q正传》《大树画册》《客窗漫画》 《画中有诗》等。一九四一年在遵义绘 成《子凯漫画全集》,一九四六至四八 年住在杭州期间出版的画集有《又生画 集》与彩色版《子恺漫画选》等。
《 大 树 画 册 》
你知道漫画的由来吗? 让我们来认识他-丰子恺
丰子恺( 丰子恺(1898-1975) 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和翻译家。 原名丰润、丰仁。 浙江崇德人。1914年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 习音乐和绘画。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任 图画教师。1921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 国在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1924年,文艺刊物 《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 水》。其后,他的画在《文学周报》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 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解放后曾 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 会副会长等职。从此我国正式统一使用漫画二字,并作为一个 画种的名称。1975年9月15日辞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子恺学绘画
丰子恺学绘画
1919年,二十二岁的丰子恺毕业于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

这是一所以培养小学教师为目的的初级师范学校,文化程度相当于初中。

对绘画有着浓厚兴趣的丰子恺,无意当一名小学教员,渴望在绘画上能得到深造。

但是,他的家境既不允许他继续深造,更不允许他专修绘画。

踌躇之际,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吴梦非和刘质平,邀请他一起去上海,创办一个培养绘画和音乐教员的专科师范学校。

“我也不自量力,贸然应允,成了创办人之一,在学校之中教授西洋画等课。

”丰子恺说这话,不是假惺惺的谦虚,是真心认为,以自己当时掌握的绘画技能,去教授学生,有点“勉为其难”。

他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一部日本明治年间出版的《正则洋画讲义》,从中汲取知识补充和提升自己。

当时,国内画界尚在“闭门造车”阶段。

对石膏模型写生很有兴趣的丰子恺,利用休息时间,在图画教室费了十七个小时,描成维纳斯头像的木炭画,给学生做示范,并主张学生走“忠实写生”路线。

但渐渐地,美术界的“海归”们,在上海相继办起了教授外国绘画知识的学校和美术杂志,给国内绘画界注入
了一股新的血液。

丰子恺买来几本杂志,从中了解了一些关于欧美及日本美术界的信息,深深觉得自己“土包子”的水平和知识远远落后了。

开始懊悔冒昧地当了这教师,误人子弟。

一次美术课上,他给学生布置静物写生标本时,被一只青皮橘子弄得伤感和自卑起来:自己不就是这一只半生半熟的橘子,带着青皮卖掉,给人家当作习标本吗?惭愧和自责,让他突然间作出一个决定——出洋留学,学成个美术家归来。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彼时,已为人夫的他,做教师所得的微薄工资,养家尚且不够,哪来的钱留学深造呢?纠结、彷徨、矛盾、挣扎了一段日子后,他仍不甘心,决定不顾一切,冒险去东京。

好心的姐夫倾其所有,借给他400块钱。

可这在异国他乡能维持几天呢?他不管这些,只想:大不了,用完这些钱就回来,也总算去东京美术界长了见识了。

让他喜出望外的是,到了东京,国内的亲戚朋友(包括吴梦非、刘质平)给了他大约两千块钱的经济资助。

不过,这也仅够他在东京维持十个月的用度。

而此时的丰子恺,就像沙漠里跋涉了很久猛然见到水源的人,十分兴奋和贪婪,既想学绘画、学日语,又想学英语和音乐。

他精心做了个学习计划:在前五个月,上午,到洋画研究会中心学习画画,下午学日文;五个月后停学日文,转为下午到音乐研究会学习提琴、晚上学英文;其间,还要挤出时间去听音乐会,去图书馆翻阅资料、看各种各样的绘画展览......要学的知识太多太多,而他,只有十个月的时间。

“要获得一种知识,必先定一个范围,立一个预算,每日学习若干,每日切实地实行,非大故不能间断,如同吃饭一样。

”他说。

他觉得外文学习班老师授课太慢,索性辍学,去旧书店买来相关教材,每晚伏在简陋的旅舍中自修。

他限定自己在几个礼拜之内学完一本日文小说或英文名著,他把书中的所有生字抄写在纸上,剪成一块块纸牌,放在一个盒子里,每天算命一般向盒子里探摸纸牌,进行温习和背诵。

这样学了三个多月,他已经能全篇通读日文、英文版书籍了。

而那些日文、英文班,才刚刚教到全书的几分之一。

短短十个月,丰子恺学习了西洋绘画、提琴、日文、英文,参观了各种画展,开拓了视野。

回国后,他为了还债和生计,仍旧做教师——教图画、音乐和艺术理论。

空闲的时候,他不停阅读有关中国和外国的绘画、音乐艺术方面的书籍,把经典的故事翻译出来,写成教课讲义。

几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将他积累的讲义印成书稿,它们竟然大受推崇和欢迎。

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他由此走上了一条翻译编著之路。

最终,他成为了多才多艺的文学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