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途中跑技术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短跑途中跑技术教学教案

短跑途中跑技术教学教案

短跑途中跑技术教学教案第一章:短跑途中跑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短跑途中跑的概念和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短跑途中跑的基本技术要领。

培养学生对短跑运动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1.2 教学内容短跑途中跑的定义和意义。

短跑途中跑的技术要领:步频、步幅、身体姿势、摆臂等。

短跑途中跑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短跑途中跑的概念和要领。

示范法:示范短跑途中跑的正确技术动作。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短跑途中跑概念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掌握短跑途中跑技术的熟练程度。

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步频、步幅、身体姿势、摆臂等方面的表现。

第二章:短跑途中跑技术的基本要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短跑途中跑技术的基本要素。

让学生掌握短跑途中跑技术的基本要素的训练方法。

培养学生对短跑运动的热爱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2.2 教学内容步频:短跑途中跑的步频与速度的关系,如何提高步频。

步幅:短跑途中跑的步幅与速度的关系,如何提高步幅。

身体姿势:短跑途中跑的身体姿势对运动效果的影响,如何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摆臂:短跑途中跑的摆臂技术对运动效果的影响,如何正确的摆臂。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短跑途中跑技术的基本要素及其重要性。

示范法:示范短跑途中跑技术的基本要素的正确动作。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短跑途中跑技术的基本要素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掌握短跑途中跑技术的基本要素的熟练程度。

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步频、步幅、身体姿势、摆臂等方面的表现。

第三章:短跑途中跑技术的训练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短跑途中跑技术的训练方法。

让学生掌握短跑途中跑技术的训练方法。

培养学生对短跑运动的热爱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3.2 教学内容短跑途中跑技术的基本训练方法:步频训练、步幅训练、身体姿势训练、摆臂训练等。

短跑途中跑技术的进阶训练方法:间歇训练、重复训练、比赛训练等。

短跑中的途中跑教学设计及教案

短跑中的途中跑教学设计及教案

短跑中的途中跑教学设计及教案第一章:途中跑技术要领1.1 途中跑的姿势保持身体直立,略微前倾手臂弯曲成90度,自然摆动步幅要均匀,脚掌落地要轻盈1.2 途中跑的步频与步幅保持适当的步频,避免过快或过慢步幅要适中,不要过大或过小1.3 呼吸与节奏保持规律的呼吸,每两步一吸气,两步一呼气保持稳定的节奏,不要忽快忽慢第二章:途中跑训练方法2.1 基本训练方法进行400米跑练习,注重途中跑的技术和节奏进行800米跑练习,提高途中跑的耐力2.2 专项训练方法进行短距离(如50米)快速途中跑练习,提高速度和爆发力进行长距离(如100米)稳定途中跑练习,提高耐力和稳定性第三章:途中跑的训练强度与密度3.1 强度与密度的概念强度:训练中对身体产生的负荷大小密度:训练中动作的准确性和质量3.2 途中跑训练强度的控制根据学生的体能和水平,适当调整训练强度通过改变距离、速度和间歇时间来控制强度3.3 途中跑训练密度的提高注重动作的细节,提高动作的质量进行反复练习,提高动作的熟练程度第四章:途中跑的安全与恢复4.1 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充分的热身和拉伸,预防运动损伤避免在疲劳状态下进行高强度训练4.2 途中跑的恢复方法进行适当的慢跑和拉伸,帮助肌肉恢复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促进身体恢复第五章:途中跑的训练计划制定5.1 制定训练计划的原则考虑学生的年龄、体能和水平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强度和密度5.2 示例训练计划周一:400米跑,注重途中跑技术周二:800米跑,提高途中跑耐力周三:50米快速途中跑,提高速度周四:100米稳定途中跑,提高稳定性周五:进行适当的拉伸和放松训练第六章:途中跑训练的监测与评估6.1 监测方法使用速度和距离测量工具,如计时器、跑步机等观察学生的动作质量,如姿势、步频、步幅等6.2 评估标准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水平,设定相应的评估标准评估学生的技术、速度、耐力和稳定性等方面第七章:途中跑训练的进阶与挑战7.1 进阶训练逐渐增加训练距离和强度,提高学生的体能和水平引入复杂的训练情境,如变化路线、障碍物等7.2 挑战与竞赛组织学生参加短跑比赛,提高竞争意识和比赛能力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短跑竞赛,展示训练成果第八章:途中跑训练的辅助训练8.1 力量训练进行针对性的力量训练,如深蹲、跳箱等加强腿部肌肉和核心肌群的力量,提高跑步效率8.2 柔韧性训练进行全身的柔韧性训练,如瑜伽、拉伸等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第九章:途中跑训练的个性化调整9.1 考虑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能和水平等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9.2 调整训练内容和方法根据学生的进步和反馈,及时调整训练内容和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训练,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第十章:途中跑训练的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总结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10.2 学生评价收集学生的反馈和评价,了解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重点和难点解析:六、七、八、九、十章中的重点环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大学短跑途中跑教案

大学短跑途中跑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短跑途中跑的基本技术要领,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动作。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短跑途中跑技术,提高短跑成绩。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自信心和毅力。

教学内容:1. 短跑途中跑的基本技术要领2. 短跑途中跑的练习方法3. 短跑途中跑的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准备活动1. 热身跑:慢跑800米,让学生充分活动开身体。

2. 拉伸运动:全身拉伸,提高肌肉的柔韧性。

二、基本技术讲解与示范1. 讲解短跑途中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包括:- 起跑姿势:蹲踞式起跑,前倾角度约为45度。

- 离地姿势:摆动腿积极下压,支撑腿保持稳定。

- 脚步动作:脚掌着地,快速向前推进。

- 身体协调:摆动腿和支撑腿协调配合,保持身体平衡。

2. 示范正确的短跑途中跑动作。

三、练习方法1. 单脚跳:练习脚掌着地,提高跑步速度。

2. 交叉步:练习摆动腿和支撑腿的协调配合。

3. 小步跑:练习跑步姿势,提高身体协调性。

四、分组练习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进行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五、总结与放松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短跑途中跑的基本技术要领。

2. 学生进行放松运动,缓解肌肉疲劳。

第二课时一、准备活动1. 热身跑:慢跑800米,让学生充分活动开身体。

2. 拉伸运动:全身拉伸,提高肌肉的柔韧性。

二、短跑途中跑的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1. 讲解短跑途中跑的常见错误,如:- 起跑姿势不正确- 脚步动作不协调- 身体姿势不正确2. 示范纠正方法,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动作。

三、分组练习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进行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四、模拟比赛1. 学生进行短跑途中跑模拟比赛,提高实战能力。

2. 教师对比赛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与放松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短跑途中跑的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短跑“途中跑”》体育教学设计

《短跑“途中跑”》体育教学设计

《短跑“途中跑”》体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短跑“途中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掌握短跑“途中跑”的基本动作要领;3.培养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和协调性;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内容:1.短跑“途中跑”的基本知识;2.短跑“途中跑”的动作要领;3.短跑“途中跑”的训练方法;4.短跑“途中跑”比赛技巧。

三、教学步骤:1.热身运动(5分钟)可选择热身操、腿部拉伸等热身运动,为后续训练做好准备。

2.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短跑“途中跑”的基本概念和规则,并讲解每个动作要领的重点。

3.动作练习(20分钟)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依次练习短跑“途中跑”的各个动作要领,包括起跑姿势、节奏控制、抬腿高度、摆臂等。

4.训练方法介绍(15分钟)讲解短跑“途中跑”的训练方法,包括逐渐增长距离和速度、练习爆发力和耐力等。

5.组织比赛(30分钟)设计适当的比赛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既能锻炼技能,又能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6.冷静伸展(10分钟)进行适当的冷静伸展运动,缓解肌肉疲劳,预防运动损伤。

四、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通过示范,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动作要领,让学生理解和模仿。

2.分组合作法: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小组合作训练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激励教学法:通过奖励和赞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动作表现,评估其学习的效果和进步情况。

2.参与比赛的小组,根据成绩评选出优胜小组,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

3.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总结训练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以改进训练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资源:1.课堂教学用具: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2.学生个人装备:运动服、运动鞋等。

3.比赛场地:标准短跑道或室内运动场。

短跑《途中跑》教案

短跑《途中跑》教案

短跑《途中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途中跑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途中跑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途中跑技术动作教学:起跑后的加速跑、保持速度、冲刺阶段。

2. 途中跑训练方法:分组练习、接力赛跑、计时赛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途中跑的技术动作、呼吸节奏、步伐频率。

2. 教学难点:途中跑的节奏感、力量与速度的结合、冲刺阶段的加速。

四、教学资源:1. 体育器材:跑道、起跑线、接力棒、计时器等。

2. 教学课件:途中跑技术动作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慢跑、拉伸等热身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2. 技术教学(15分钟):(1)讲解途中跑的技术要领,展示途中跑的动作示范。

(2)引导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3)进行接力赛跑,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技术。

3. 训练环节(15分钟):(1)分组进行途中跑训练,设置距离和时间目标。

(2)引导学生注重呼吸节奏,保持稳定的步伐频率。

(3)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4. 冲刺阶段训练(5分钟):(1)讲解冲刺阶段的技术要领,示范动作。

(2)引导学生进行冲刺阶段训练,注重力量的发挥和速度的提高。

(3)进行计时赛跑,检测学生的途中跑能力。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1)教师总结本次教学中学生的表现,表扬优秀学生。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3)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课后加强途中跑训练。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是否能够正确地完成途中跑的技术动作,包括起跑后的加速跑、保持速度和冲刺阶段。

2.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通过计时赛跑等方式,观察学生的速度、耐力和力量等方面的提高情况。

3. 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评估:在接力赛跑等活动中,观察学生的配合默契程度,是否能够有效地完成传递接力棒和配合冲刺等任务。

大学短跑直道途中跑教案

大学短跑直道途中跑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短跑直道途中跑的基本技术要领,了解途中跑对身体素质的要求。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短跑直道途中跑的速度、力量和协调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1. 途中跑的摆臂和蹬腿技术动作。

2. 跑步姿势和节奏的掌握。

教学难点:1. 途中跑技术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2. 力量分配和节奏控制。

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田径场、跑道2. 教学器材:秒表、标志物、音响设备等3. 教学内容:途中跑技术讲解、示范、分组练习、比赛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短跑直道途中跑的重要性及对身体素质的要求。

2. 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二、途中跑技术讲解与示范1. 教师讲解途中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包括摆臂、蹬腿、跑步姿势等。

2. 教师进行示范,让学生观察并模仿。

三、分组练习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途中跑技术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四、总结与反馈1.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途中跑技术要领。

2. 学生进行热身活动。

二、分组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途中跑技术练习,包括摆臂、蹬腿、跑步姿势等。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三、节奏控制与力量分配练习1. 学生进行节奏控制练习,如慢跑、快跑等。

2. 学生进行力量分配练习,如深蹲、跳跃等。

四、比赛与总结1. 学生进行短跑直道途中跑比赛,教师计时。

2. 教师对比赛情况进行总结,表扬优秀者,指出不足。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强调途中跑技术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途中跑技术要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如速度、力量、协调性等。

短跑途中跑大学教案

短跑途中跑大学教案

课时:1课时年级: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短跑途中跑的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

2. 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和耐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教学重点:1. 短跑途中跑的技术动作要领。

2. 学生短跑速度和耐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短跑途中跑技术动作要领的掌握。

2. 学生短跑速度和耐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1. 田径场、计时器、秒表、录音机、音响设备等。

2. 教学课件、示范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短跑途中跑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

2. 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状态。

二、技术讲解与示范1. 教师详细讲解短跑途中跑的技术动作要领,包括起跑、加速、冲刺等环节。

2. 教师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短跑途中跑的动作要领。

三、分组练习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练习。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短跑途中跑的练习,包括起跑、加速、冲刺等环节。

3.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注意观察、分析、总结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动作。

四、分组比赛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短跑途中跑的比赛。

2. 教师计时,记录学生成绩。

3. 比赛结束后,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指出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短跑途中跑的技术动作要领。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本次课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动作要领掌握程度。

2. 记录学生在比赛中的成绩,分析学生的速度和耐力水平。

3. 了解学生对短跑途中跑技术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和示范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加强学生的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和耐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途中跑教学设计(多篇)

途中跑教学设计(多篇)

途中跑教学设计(多篇)篇:途中跑设计《途中跑》教学设计一、课的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系初一年级的学生,从学生的整体水平来看,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技能、技术都相对较差。

因此,本着体育教学大纲的精神,这堂课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着重抓学生的速度耐力,并辅助一些其它的身体练习,从而达到综合的提高学生体质的效果。

首先,通过游戏,启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反应性和灵敏性。

其次,通过一些跑的辅助练习和途中跑,来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

本节课能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都较为简单和直观,以便使学生能初步学会一些自我锻炼的方法和手段。

二、课时计划:教材:途中跑素质练习教学任务:复习改进途步跑的动作技术,提高奔跑的能力,并通过素质练习提高身体的综合体能。

(一)开始部分: 3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出缺勤2、宣布本课的内容和任务3、安排见习生(二)准备部分: 6游戏: 贴膏药(三)基本部分: 261、跑的辅助练习6 次数a、原地快速跑要求:两腿交替的频率要快15\“×2b、原地俯卧撑要求:屈臂尽量充分5-10×3c、原地高抬腿要求:腿抬起要与腰平15\“×2组织教学:采用全班集体练习,三种练习穿插起来进行练习,队形如图:× × × × × × × × × ×× × × × × × × × ×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2、途中跑,仰卧起坐20a、途中跑: (次数: 200米×3)学习重点:跑的过程用前脚掌扒地,后蹬有力,角度好,送髋摆臂配合好。

b、仰卧起坐(次数10-20次×3)动作要求:两手抱后脑,肩触垫,屈体肘关节触膝关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跑途中跑技术教学教案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和快乐体育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课针对水平五的学生设计的。

跑是所有运动项目都需要的技能,高中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平时缺乏针对性的练习,大部分的同学会跑,但能跑的好的同学还是比较少的,特别跑途中跑的时候。

还有跑是比较枯燥的项目,所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作技术,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思,本课主要以限制训练法,启发、引导学生。

让学生在途中跑的过程中体验运动的快乐,树立上进心
三.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使85%学生初步掌握途中跑的技术动作要领、做法以及完整动作的相关原理,进一步提高跑的速度,为100米跑打下良好的基础。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途中跑动作要领的练习方法。

3、情感目标:本课通过途中跑与游戏的练习,让学生了解爱护大自然的知识认知,提高学生自主互助的合作能力、做到善于思考、团结、合作等优秀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直道途中跑技术
难点:大小腿折叠高抬,拉大步幅技术。

短跑途中跑技术教学教案
上课对象: 人数:任课教师:上课时间:
度不超过下额,后摆较大。

2.高抬腿
保持上身挺直的情况下,两腿交替抬至水平,频率越快,效果越好.主要作
用是训练腿部爆发力,提高下肌肉群
的蹬撑能力。

3.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动作。

×××××××××××
×××××××××××

接受新知识
15′1.强化短跑途中
跑基本动作概念。

2.加深学生对途
中跑技术的掌握。

3.建立途中跑的
技术概念。

4.发展学生的速
度素质
1.学习直
道途中跑
技术
2.素质
练习
(1)跑
格子练习
(2)跳障
碍练习
(3)原地
阻力摆臂
练习
(4)原地
推肩阻力
跑练习
1.学习直道途中跑技
术:途中跑的技术包
括后蹬与前摆、腾空、
着地与缓冲等动作。

当身体重心移过支点
垂直面时就进入了蹬
地腿的后蹬与摆动腿
的前摆。

摆动腿前摆
动作由大腿肌群发力
开始加速。

从支撑腿
蹬离地面至摆动腿着
地为腾空。

当摆动腿
的前脚掌着地的瞬
间,即开始了着地缓
冲动作。

2.分四小组练习,练
习时注意安全,动作
到位,协调一致,轻
松自然。

1.讲解示范,然后让学
生练习.用70%、80%、
100%的速度跑完全程
2.注意观察学生的动作,
再集合矫正动作,并请做
得好的学生示范。

3.教师要多与学生之间
进行互动,通过自身的肢
体语言让学生系统地了
解动作结构。

1.教师讲解示范直
道途中跑技
术。

2.教师强调讲解放
松跑的作用
要求:①动作放松。

②足前掌着地,充分
发挥踝关节弹性,体
会正确的缓冲技术。

③步幅不宜过大。


延伸部分
10′发散思维,激发学
习的热情,增进身
心健康。

比赛实践
迎面接力
把学习的技术灵活的
运用到实际中,学生
之间多点互动.
教师临场指导,提高学生
的学习热情。

给予一定的提示,发
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身心放松
5′放松肌肉,减少乳
酸堆积,消除疲
劳。

放松活动学习动作
跟随老师进行放松
讲解示范动作和功能作
用。

指导学生进行放松。

带领学生做放松练
习。


课的设计
一、指导思想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课程的推进与完善,体育教学传统的模式需要相应地发生变革,体育教学需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上进行创新,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驱动下,本次课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的目标要求,采用“体验观察、启发思维、合作互动”为主线,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既有教师指导下的学练,又有学生间的创新、互探、合作的学习,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二、组织形式和教学特点
1、准备活动中利用多种激趣练习,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通过练习发展学生下肢肌肉富有弹性,增强下肢力量,培养学生自学、自创、自练的能力,最终达到体验成功的愉悦心情。

3、短跑途中跑的教学通过学生自主、对比、合作、探讨的多种形式来完成,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为运动技能学习与掌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单县五中
孙卫国
2011年11月1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