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历史小典故

合集下载

在山东诸城有一座山叫常山,是名山吗?苏轼曾在此狩猎留下了一首千古名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在山东诸城有一座山叫常山,是名山吗?苏轼曾在此狩猎留下了一首千古名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在山东诸城有一座山叫常山,是名山吗?苏轼曾在此狩猎留下了一首千古名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山东诸城常山是一座名山。

苏轼曾在常山狩猎,写下了千古名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密州,北宋时州治在诸城县,州治在诸城城里,密州包括现在的诸城、五莲、莒县、莒南、日照、胶南、胶西(板桥镇)、胶州、高密和安丘。

常山因苏轼而出名。

常山原是一座很普通的山,之所以叫常山,是因这里年年干旱,当地百姓到山上祈雨显灵,所以把这座很普通的山叫了常山,封了这座山为常山神,并在山北麓,建了常山神祠,成了当地百姓祈雨祭神的场所。

苏轼在北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秋,由杭州通判擢升密州任知州,担任一把手。

他来到密州的第二年春天,密州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

苏轼听说了在城南有座常山,祈雨显灵。

为祈雨,苏轼领着所有州府官员,去常山祈雨。

常山传说,苏轼几次祈雨无果,心中闷闷不乐。

这天,苏轼带着自己写的祭文,又去常山祈雨。

读罢祭文,还不见降雨,苏轼恼火了。

苏轼一怒之下,把香炉里盛上了火药,在火药上点了三炷香,然后,怒怼常山神说:“假如再不降雨,等这柱香烧到火药处引爆,我们就与您同归于尽!”刚说完,大雨倾盆。

从此,常山祈雨次次显灵。

苏轼见状十分高兴,领着百姓重修了常山神祠,并再作文祭之。

苏轼先后写了六篇《祭常山神文》,一年之内六次登常山祈雨,可见苏轼为民精神多么地可嘉!苏轼又纳谏皇帝,诏封常山神为润民候。

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诏封了常山神为润民侯。

雩泉原貌苏轼还在常山祈雨后,返回城里的路上,在常山神祠外,常山北麓溪谷中,意外发现了一汪泉水。

苏轼在这泉水之上,又建了一座亭,取名“雩泉亭”,并赋文《密州常山雩泉亭记》(简称《常山雩泉记》),把他在常山祈雨发现溪泉的这件事记录下来。

“雩”就是“求雨”,苏轼《雩泉记》文中“吁嗟求雨”的意思。

苏轼离任之后,宋徽宗大观四年(公元1110),又诏封常山神为灵济昭应王;宣和七年(公元1125),诏封常山神妻为灵顺夫人。

1912年至1960年诸城大事记

1912年至1960年诸城大事记

1912年至1960年诸城大事记国元年(1912·中华民国)2月3日,民军司令王长庆率兵百余名,在开明绅士臧汉臣、同盟会员王凤翥等人配合下,占领县城,赶走知县吴勋,组织山东军政分府,宣布诸城独立,推举臧汉臣为临时民政长,王凤翥为副民政长。

2月24日夜,清兵攻城。

翌日晨,城破,臧汉臣等300余人牺牲。

民国2年(1913)春,柴沟“小刀会”首领曹志成领导农民在千佛阁起义,打富济贫,活动20余年。

是年,县劝学所在城关园通庵创办诸城县小学教员讲习所,分期分批训练塾师,以改良私塾,兴办新学。

1915年讲习所改为师范讲习所。

民国3年(1914)2月,北洋军阀发行的袁世凯头像银币,在诸城市面流通。

是年,田赋改征银元。

是年,耶稣教堂办瑞华小学1处。

后发展成为完小。

1947年传教师令约翰被逐后停办。

民国5年(1916)5月9日,中华革命军东北军第三支队攻下高密城后,诸城籍的郑耀臣同谢宝奎带领200余人进驻诸城境内的白龙山,竖起农民起义大旗,宣布反袁护国、反帝反封建、保护穷苦百姓,群众纷纷响应。

不久,起义军发展到500余人,军队经过整训后,开始打地主斗恶霸。

先将东埠头村地主宁云溪(外号宁三刀子)之父带到白龙山关押起来,游街示众,将其家中粮食作为给养,家具财产分给农民,后将黔陬等村庄的大地主的财产分掉。

11月,起义军奉调济南。

5月17日,中华革命军东北军第二支队马海龙率兵百余名来诸城,县长黄维谦逃跑。

诸城宣布独立,公举邢九龄为知事。

后称“诸城讨袁独立运动”。

6月初,廖仲恺来诸城视察。

6月,沂州府沂防营千余人包围诸城,向中华革命军发起攻击,激战1天,沂防营撤走。

是年,商业界重新组织成立商会。

是年,德国人在桃林雇人开采云母,进行矿产掠夺。

民国6年(1917)春,张培荣会同邑绅徐毓丰、陈启昌试办保卫团。

是年,诸城招募劳工赴欧洲,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

1919年回国。

民国7年(1918)是年,开征地方五成串票捐。

转东国名地诸城

转东国名地诸城

转东国名地诸城在我国山东半岛西南部,有一个叫做诸城的小城市,这里地方虽小,但至今却已拥有七千多年的历史。

它不仅交通便利、经济富庶,而且文化繁荣,因此享有"东国名地"的美称。

说起诸城这个名字的由来,与我国古代"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还有着一段渊源,诸城人至今仍以舜帝故里而自豪。

史籍《孟子•离娄下》这样记载:"舜生于诸冯,东夷之人也。

"东夷,专指今山东省及淮河以北那些非华夏方国和部落。

在今天诸城北郊的潍河西岸,还有一个叫做"诸冯"的村庄,村北有一土岭,人称"历山"。

相传,这里曾经就是舜帝亲自耕种的地方。

此地历代还传有"尔乐乐,我乐乐,尔我同乐乐"的上古歌谣。

据说,今天诸城这个名字,就是从诸冯演变而来的。

不过这里在两千多年前还不叫诸城。

早在春秋时期,齐国为了防御南方等国的入侵,更是历时三百余年,在山东半岛构筑起了一道雄伟的军事防御工程--齐长城。

齐长城历经了2300多年的风雨剥蚀,今天我们通过这段后来修复的长城景象,可以遥想千年前的齐长城会是何等的壮观。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诸城获得了短暂的安宁,但这种和平的景象随着秦朝的灭亡,也立刻被战火硝烟所取代。

诸城中部流淌着一条潍河,古称潍水,是山东省内第一大河,自南向北蜿蜒200多公里,最后注入渤海莱州湾。

就在诸城境内的潍河边上,2200多年前曾发生过一场著名的战役--潍水之战。

公元前203年,楚汉相争进入了高潮。

韩信所率的汉军在河两岸与楚军形成对峙。

善于用计的韩信暗令军士夜间用一万多个沙包将潍水截流。

当第二天韩信带领大军直接淌水过河进攻楚军时,佯装败走。

楚军不知是计,乘胜追击。

先头部队刚过河,早有准备的韩信移开上游的沙包,汹涌澎湃的潍水直流而下,此时诈败的汉军开始反击追到西岸的楚军,改变了楚汉之战的局面。

当楚汉相争尘埃落定之际,刘邦建立的西汉政权当然忘不了给自己带来生死转折的这片土地,在这里设置了诸县。

恐龙之乡——诸城

恐龙之乡——诸城

恐龙之乡——诸城诸城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23处乡镇(街道),105万人。

诸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西汉初年设东武县,隋代改称诸城。

诸城因上古名君舜帝出生于城北的诸冯村而得名。

诸城宋代为密州州治所在地,苏东坡在此任太守两年,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千古绝句。

诸城名人辈出,古有孔子的学生、女婿公冶长,《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宋代宫廷画家张择端,北宋金石学家赵明诚,清代宰相刘墉,《四库全书》总编窦光鼐等名士重臣,近有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当代“诗翁”臧克家名垂青史。

这里还是全国罕见的恐龙化石宝库,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鸭嘴恐龙化石就出土并陈列于诸城,因此,诸城又称“龙城”。

诸城地理位置优越。

北依世界风筝都潍坊,东临滨海名城青岛,南靠新兴港口城市日照。

胶新铁路和即将开工建设的济青高速公路南线贯穿诸城,市内6条干线公路四通八达,乘车1小时可达青岛、日照两大港口和青岛、潍坊两大机场。

诸城是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的新兴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创造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改制、为民服务联动等闻名全国的“诸城经验”,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去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76.4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1.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08元。

诸城工业发展迅速。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6家,主要工业产品320多种,并培育起了国家级品牌6个、省级品牌39个,汽车、食品、纺织服装三大主导产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实现的产值、利税分别占全市工业总量的85%以上。

同时,还着力培植了造纸包装、橡胶轮胎、木器家具、建筑建材、医药化工等新兴产业,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诸城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目前已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出口企业发展到309家,出口产品达到20大类200多种,日本住友、伊藤忠、仁木,韩国尚真、兴亚,美国泰森、沃尔玛,马来西亚金狮,以及北汽福田、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诸城建立了独资或合资合作企业。

诸城10名人故事

诸城10名人故事

诸城名人故事初一陈佳艺1、臧克家(,诸城吕标镇臧家庄人。

臧克家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

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的《有的人》被世人熟知。

1933年他的处女作诗集《烙印》问世。

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不辞劳苦,辛勤耕耘。

不但写新诗,也写旧体诗,还擅长散文,也尝试着写过小说,诗论和文艺随笔。

50多年来,臧克家结集出版的新诗、旧体诗、散文、小说、诗论等著作近60部。

对我国新诗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国内外文坛负有盛名。

臧克家早在1945年重庆谈判时就同毛泽东见过面,并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毛泽东,你是一颗大星》的诗。

解放后,毛泽东又亲邀他去勤政殿谈诗,以后同臧老又有数次书信往来。

臧老曾对我说起他与毛泽东谈诗的往事。

毛泽东在臧老心中永远是一位可亲可近的诗友,他为自己能成为毛泽东诗稿的先睹者而感到十分荣幸。

毛泽东不耻下问,臧老也敢放胆修改毛泽东的诗句。

他当《诗刊》主编时,经常写信向毛泽东索稿。

“文革”后,人们对毛泽东的功过有不同的看法,有人问臧老如何看待此事。

臧老认为别人有批评毛泽东缺点的自由,我也有不想说的权利。

毛泽东对我有知遇之恩,这是不能忘怀的。

做人要有一点原则,应有自己的主见,不能随风飘摇,人云亦云。

著名学者季羡林称臧老表里如一,内外通明,从臧老的口中不会有半句假话流出。

臧老说,毛泽东知道《诗刊》即将创刊,很高兴,当时纸张困难,为了争取份数,臧老同文化部的一位负责同志、老朋友争得面红耳赤。

臧克家向毛泽东报告,《诗刊》只准印一万份,太少了!毛泽东反问他,你看印多少?他说:“五万份。

”毛泽东说:“好,我答应你们印五万份。

”毛泽东充分估计的是诗歌的意义和影响,而不仅仅是纸张问题。

毛泽东欣悦地对他说:“你在《中国青年报》上评论我那篇《咏雪》的文章,我看过了。

”当毛泽东送他们出客厅的大门时,还高举大手送别,说:“把你们的作品送给我一份呵!”终身喜爱孩子臧老的夫人郑曼告诉我,臧克家永远怀着一颗童心、一颗善良的心,听到有灾情,总带头捐钱捐物。

5个诸城历史名人事迹

5个诸城历史名人事迹

5个诸城历史名人事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大全、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计划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报告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deeds,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port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5个诸城历史名人事迹5个诸城历史名人事迹5篇在中国历史上,每个时期都涌现出无数的名人,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大大小小的贡献,他们的优秀品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山东诸城历史沿革

山东诸城历史沿革

山东诸城历史沿革山东诸城历史沿革黄海西畔潍水滨,琅玡古密天下闻。

十万人家读书处,英才荟萃遗风存。

诸城是世界上少有的恐龙化石宝库,有"恐龙之乡"的美誉。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化石--"巨型山东龙",就是从这里出土的。

诸城,历史悠久。

远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已在这里定居繁衍,世代开辟着这块肥美的土地。

据考古学家考证,诸城地区属晚期大汉口文化和龙山文化。

诸城原名"诸",夏商时属介夷、莱夷活动区,《禹贡》称"青、徐二州之城",即为青州南境、徐州北境的毗连地带。

西周初,诸城地属莒子国封地。

莒子国疆域,有16邑,诸城境内有娄、防、兹等邑。

春秋时期,诸城南部地区属鲁,北部归齐。

春秋时期,诸城境内的琅玡被越国占领。

鲁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665年)冬,鲁国在今城区西南15公里石屋山东北,潍河南岸"城诸设防,取名诸邑(旧址在今日枳沟乔庄)。

鲁文公十二年(公元前615年)冬,鲁大夫季孙行文率兵再次修筑诸邑。

战国之时诸城尽为齐地。

齐威王六年(公元前351年),齐国为防楚国入侵,在县境南部诸山之巅筑城为防,后称"齐国长城",系齐国南境之重要边睡。

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设置琅玡郡。

今诸城之地隶属该郡。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陆续分封功臣和同姓子弟为王。

诸城境内始置东武县(治今城关古城子村)、诸县(即鲁诸邑)。

琅玡县(治今胶南夏河城)、平邑县(治今石桥子镇都吉台)。

横县(卢山北)、昌县(治今昌城村)、石泉县(治今古县)。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在全国置十三州刺史部,琅玡郡移治东武,辖于徐州刺史部。

公元14年(西汉王莽天风元年)改东武为祥善。

公元23年(西汉淮阳王刘玄更始元年)复为东武。

王莽末年,各地天灾人祸连年不断,终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绿林、赤眉起义。

诸城老城墙的历史故事

诸城老城墙的历史故事

诸城老城墙的历史故事
诸城老城墙是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的一处历史古迹,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下面就为您讲述一些诸城老城墙的历史故事。

一、建造历史
诸城老城墙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当时明朝政府为了加强对边疆的控制,下令在诸城建造城墙。

城墙全长3.5公里,高约10米,墙体宽1.5米,共有城门4座,城楼16座。

城墙采用夯土夯筑,墙体坚实,历经风雨依然屹立不倒。

二、历史事件
1.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曾攻打诸城,但因为城墙坚固,最终未能攻破。

2.清朝时期,诸城曾发生过一起惨烈的战斗。

当时,清军攻打诸城,城中守军奋勇抵抗,双方激战多日,城墙上留下了无数弹痕和刀痕。

最终,清军攻破了城门,城中守军英勇抵抗,大部分士兵牺牲,仅有少数人逃脱。

3.抗日战争期间,诸城老城墙曾被日军占领。

当时,日军在城墙上设置了机枪,对城中抗日武装进行了猛烈的攻击。

城中守军英勇抵抗,最终击退了日军。

三、现状
诸城老城墙作为一处历史古迹,现在已成为诸城市的一大旅游景点。

游客可以在城墙上漫步,欣赏城墙的壮丽景象,感受历史的沉淀。

此外,诸城老城墙还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国家的保护和维护。

四、结语
诸城老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墙建筑的典范之一,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今天,它依然屹立在这片土地上,向人们展示着历史的魅力和文化的底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城历史悠久,诸城市古称密州,据考证,中国上古名君虞舜就出生在我市的诸冯村,诸城自此得名。

西汉初年置县,始称东武,隋代改称诸城,宋、金、元属密州。

明、清称诸城。

建国后设诸城县,1987年撤县建市。

世界最大的鸭嘴龙化石——“巨型山东龙”,出土于此。

诸城又称“龙城”,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恐龙之乡”。

与高密市(凤城)是姊妹城市。

总面积2193平方公里,人口110多万。

诸城历史悠久,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人杰地灵,名士辈出,养育了世代众多彪炳史册的名人,出过8位宰相。

其中,有满腹韬略的政治家,有展一代雄风的军事家,有成就卓著的文学艺术家,更有为远大理想报效祖国的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

他们犹如璀璨的群星,不仅在诸城,而且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有闪烁着夺目的光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做密州太守时,留有200多首诗词歌赋,著名词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他做密州太守进写下的。

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千古名句。

小典故:
1 传说当年在北宋东京的相国寺里,住着一些靠给寺院绘画谋生的民间画师,其中有一个青年画师,他说可以把首都东京城的繁华盛景搬到画上来,这个青年就是来自山东诸城的张择端。

张择端住在相国寺的香积厨里,潜心作画。

一天宋徽宗赵佶在皇家卫队的护卫下,声势浩荡地驾临相国寺降香,宋徽宗赵佶听说相国寺里住着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画师,便命宰相蔡京去了解情况。

宋徽宗赵佶和宰相蔡京不但喜欢绘画,并且都是绘画的高手。

宋徽宗赵佶命宰相蔡京将张择端召进翰林图画院,亲自命题让张择端绘画北宋东京的繁华盛景。

张择端被召进了宫中翰林图画院,但是他提出请求不能关在皇宫里面作画,他要求在安静的农舍中作画,宋徽宗赵佶同意了张择端的请求,命宰相蔡京为张择端在北宋东京都城的郊外,找了一处安静的农舍,从此张择端披星戴月潜心作画。

谁能想到,这样一幅北宋东京的繁华盛景,竟是在东京都城郊外的偏僻农舍里创作完成的。

当宰相蔡京将张择端绘画的长卷呈给宋徽宗赵佶看时,宋徽宗赵佶见了张择端的绘画大喜过望。

从此,《清明上河图》被宋徽宗赵佶收入皇宫内府。

北宋灭亡后,宋徽宗赵佶和儿子宋钦宗赵桓被金人俘虏到北方,藏于北宋内府的《清明上河图》及六千件艺术品也被金兵掠获。

宋徽宗赵佶的第十一个儿子宋高宗赵构杭州称帝。

张择端为了让宋高宗赵构不忘国仇家恨,坚决抗金,他闭门谢客,呕心沥血,又绘制出一幅《清明上河图》长卷,献给宋高宗赵构。

宋高宗赵构与父亲宋徽宗赵佶不同,他对画根本不感兴趣,并将画退了回来。

张择端展开长卷,心绪难平,他一气之下,将自己呕心沥血绘制的《清明上河图》长卷付之一炬,幸好被家人及时抢出一半。

沉痛的打击下,不久张择端忧郁而死。

张择端两次献《清明上河图》的故事是否真实无法考证,但是传说中,张择端却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画家。

2刘墉巧计杀和珅
传说有一年的秋天,乾隆皇帝带着一帮子人到居庸关一带去行围射猎。

随行人员除了亲王、驸马外,还有大学士刘墉。

早晨路过清河的时候,但见河水缓缓地流着,水清见底,河底里的小石头子一粒一粒的看得清清楚楚。

刘墉一边看着河水,一边想着主意。

到沙河的时候,天快晌午,大队人马就在沙河岸上扎营休息。

这沙河是清河与榆河会合后的河流,水势比清河湍急多了。

就在御膳房的太监在河旁摆上琼浆玉液、熊掌、燕窝,准备用膳的时候,刘墉连忙上前跪奏道:“臣有一事不明,特向万岁求教。

”乾隆正要用膳,随口说道:“有话请讲,何必行此君臣大礼?”刘墉站起来,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扔到河里。

噗嗵,石头掉进了河底,只溅起一点小小的水花儿。

“陛下,您看这水有多深?”刘墉问。

乾隆摸了摸胡子,心里说:你个刘罗锅,这么点事你还想难我呀!就说:“一丈五,差不离。


“那清河呢?”刘墉又问。

“清河吗?”乾隆又摸了摸胡子,“丈把深吧!”
“这么说,是清河深呢还是沙河深?”
“当然沙河深。


“真的?”
“当然是真的!”乾隆想:你刘罗锅鬼主意多,想糊弄我?我不上你的当。

他捻着胡须,洋洋得意地靠在御椅上。

刘墉看了看正在兴头上的乾隆,转身叫过一个太监说:“你快回城传圣旨:杀和珅!”
“这……这……”太监吓了一跳,“这陛下让杀吗?”
“你刚才没听陛下说…杀和珅‟吗?你只管去好了,有事我担当。


那太监平日里也看不惯和珅对乾隆吹牛拍马,对下边的人奸诈刁恶那一套。

反正万岁爷有话,这是大家都听见了的,管它是真是假?再说,真要有事,还有刘墉顶着呢!便说了声:“遵旨!”便跨马奔了京城。

那天,乾隆玩得还挺痛快,獐子、野鸡什么的,打得也不老少。

第二天,高高兴兴地回到城里,刚进宫就有太监来禀报说:“和珅已伏法。


乾隆一听,立刻拍桌子瞪眼地大叫:“这,这是谁叫杀的?”
“是,是刘墉传——”太监一句话还没说完,刘墉就大模大样地走了进来。

“你,你为什么叫杀和珅?”乾隆怒冲冲地奔到刘墉面前。

“陛下息怒。

您怎么那么健忘?杀和珅是您昨儿个去打猎时说的呀!我还钉问了一句:…是真的吗?‟你说:…是真的!‟”刘墉不慌不忙。

“我,我——”乾隆气得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心里狠狠地骂着:“好你个刘罗锅呀,原来你装傻充愣是在这儿等着我。

我算上了你的大当了!”但他也不敢对刘墉怎么着。

一是不管怎么说,自己说过这样的话;二是他还真离不开刘罗锅,没有刘罗锅他就玩不转了。

刘墉呢,心里暗自高兴,因为他到底替朝廷、替百姓除了这一大害。

3李敖与刘墉:
想起来一个故事,不知是真是假——台湾当今的名人刘墉去见名人李敖,这个李敖恃才傲物,想从气势上先压倒刘墉,便出一上联:“骑青牛,出函谷,老子姓李。

”你瞧瞧!李敖这家伙要占人家便宜,不过对联本身没毛病,讲的是
老子(李耳)骑牛出函谷的典故。

那刘墉岂是等闲之人?心想你跟我玩这个,休想占得便宜,随口便作出下联:“斩白蛇,入咸阳,高祖是刘。

”同样用的是典故,说的是汉高祖(刘邦)斩
蛇起义攻占秦都咸阳的历史场景。

好刘墉,我真佩服!如果这故事是真实的,刘墉不是天才也是奇才!你们看:首先下联的气势完全压倒上联,气势磅礴,场面宏大;其次是对仗工整,无懈可击;最后是反击有力,一剑封喉。

真乃大快我心!也是因为这个故事,我只
买刘墉的书,从来不买李敖的书。

4 诸葛亮神机妙算
相传,诸葛亮在临死前对后代说:“我死后,你们中的一个将来会遇到杀身大祸。

到那时,你们把房拆了,在墙里面有一个纸包,有补救的办法。


诸葛亮死后,司马炎打下天下当了皇帝。

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员将军是诸葛亮的后代,便想治治他。

有一天,司马炎找了个借口,把这个将军定了死罪。

在金殿上,司马炎问:“你祖父临死前说了些什么?”这个将军就一五一十地把诸葛亮的话说给他听。

司马炎听后,使命令上兵们把房子拆了,取出纸包。

只见纸包里面有封信,上面写着“遇皇而开”。

土兵们把信递给司马炎,司马炎打开信,只见里面写道:“访问后返三步。

”司马炎立即站起身退后三步。

他刚站稳,只听“咔嚓嚓”一声响,司马炎龙案上面正对的房顶上,一根玉掉下来。

把桌椅砸得粉碎。

司马炎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反过来再看信后面写道,“我救你一命,请你留我后代一命。

”看完这封信,暗暗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后来.他把那个将军官复原职
5. 终身喜爱孩子----臧克家
臧老的夫人郑曼曾经说过,臧克家永远怀着一颗童心、一颗善良的心,听到有灾情,总带头捐钱捐物。

臧老的大女儿臧小平在一旁插话道:父亲太关心孩子了,有一次,一个刚进幼儿园的男孩哭闹着不肯去,父亲见了心中不忍,百般劝慰后又给了一大把糖果。

孩子送去以后,父亲几次走到幼儿园门口,听听没有再哭闹,才放下心来。

10年前,郑曼讲了臧老关心甘肃武威县一孩子失学的事情,至今记忆犹新。

一位叫常清玉的女孩,父亲是建材总厂工人,她以高分考入高中,后母也有小孩,家境比较困难,她很苦闷,在《甘肃日报》看到访臧老的文章,感到他可以信赖,就请报社转信给臧克家。

臧克家看了信后,叫夫人回信,让她不要气馁,并举了华罗庚、齐白石等人的例子鼓励她奋进。

又通过《少年文史报》总编辑吴辰旭,请他帮助解决孩子就近入学问题。

这件事引起了甘肃省的重视,希望工程给她拨款400元补助,学校免去了她的学杂费。

臧克家夫妇每学期资助三四百元。

甘肃省委书记为此专门在省报上撰文,指出一个老作家如此关心失学儿童,要求全社会重视“希望工程”。

我想看看省委书记写的那篇文章,臧老摇摇手说,这是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必要宣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