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中药学论文

美容中药学论文
美容中药学论文

中药治疗痤疮的现代研究

作者:宋嘉豪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摘要:痤疮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再有遗传因素的条件,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和毛囊口内的痤疮杆状菌等微生物的作用是痤疮发病的两个主要因素。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表明,中药对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代谢、促进肉芽组织上皮化、瘢痕组织内血液和营养供应方面等方面均有影响,对瘢痕防治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字:痤疮中药美容

引言:痤疮俗称“青春痘”,又叫“面疱”“粉刺”“酒刺”“暗疮”等,是最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因皮脂腺管与毛孔的堵塞,皮脂外流不畅所致。

一、痤疮的定义

痤疮俗称“青春痘”,又叫“面疱”“粉刺”“酒刺”“暗疮”等,是最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因皮脂腺管与毛孔的堵塞,皮脂外流不畅所致。自青春发育期后,几乎每个人都会在脸上或其他部位生过痤疮,只是有些人数量少,时间短,一般在25岁以后自然趋向痊愈,所以不必放在心上;有的人数量多,表现为丘疹、黑头、脓疱、脓肿、结节、囊肿,甚至瘢痕,常有碍美观。有的人胡乱求医或自己乱治,以致病情恶化,产生更多的瘢痕,遗恨终生。

痤疮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在有遗传因素的条件下,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尤其是皮肤组织中的双氢睾酮增多)和毛囊口内的痤疮棒状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是痤疮发病的两个主要因素。人体皮脂腺的发育与皮脂分泌直接受雄性激素的支配,青春期由于雄性激素水平显著提高,刺激皮脂腺,使皮脂分泌功能异常活跃,皮脂大量分泌,使皮肤油光发亮,毛囊口亦随之扩大,由于毛囊皮脂腺导管或毛囊口的角化堵塞,过多的皮脂不能及时排出,淤积在毛囊内形成脂,即所谓粉刺。痤疮棒状杆菌所产生的溶脂酶、蛋白分解酶及透明质酸酶可分解皮脂中的三酸甘油脂,成为游离脂肪酸,它能破坏毛囊壁,使毛囊内含物进入和刺激真皮及毛囊周围组织,引起毛囊皮脂腺周围炎症反应,导致一系列痤疮症状。一部分脓疱是由于毛囊虫寄生或白色葡萄球菌的继发感染。[1]

二、现代研究痤疮的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为多因素性疾病,确切的病因尚未清楚多数认为与雄性激素皮脂生成和杆菌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造成皮脂腺管与毛孔的阻塞,致使皮脂外流不畅所致而过食脂肪糖类食物及消化不良常为本病发病诱因在中医方面,从六淫致病分析,风淫首病,火性炎上,湿邪阻滞,日久成毒,故热湿毒; 从六经辨证归属,病涉太阳阳明少阴诸经; 从脏腑角度来看,肺主皮毛,心则其华在面,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阳明经循行重点在面,故本病涉及粉刺乃邪伤于络,涉及诸经,关系脏腑,病于颜面之疾正如外科启玄中言:凡疮疡,皆由五脏不和,六腑壅滞,则令经脉不通而生焉。而粉刺之所生,乃邪郁在络,而非在经,故络为易存邪和生疮之地该病邪既可自外受,又可从内生,可犯及太阳少阴或阳明病位可在肺,亦可在心,或在胃病机为气血郁滞,化热成火,化火成毒,邪郁络滞,壅于腠理,搏结颜面,发为此疾,此起彼伏,不断续发,病程缠绵根据以上病因病机,调解此病,在肺者,须复宣降; 在心者,须清热解毒,引邪从小便而去; 在胃者,须清热凉血临床上,三法合用,以达痊据此,用方首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以麻黄( 生用) 为君,在于宣降肺气,玄府开合适度,邪不存皮毛若风从外束,风虽属阳邪,然着于人身,带有三分寒意,毛窍易闭,闭着之邪不易外散,化热成火; 若邪从内生,既须从皮毛而散,宣而扬之*麻黄功能针对二者病机之需,且归经入肺,辛重苦轻,辛味以宣,苦味以降,欲宣先降,故取其辛重苦轻,意在宣之而扬弃再者,其性为温,温而透,透则开,开遂出,以凑其效以连翘为臣,清心降火,引邪从小便去其味苦,苦入心; 其性凉,凉清热,以下行心火,不使邪热在经脉壅滞然,已在经络之热,用其质轻上达$芬芳轻扬之性,以散郁结*仅对疮疡而言,荣卫通和则疮疡消。本草正义言: 连翘,能散结而泄化络脉之热。本经治瘘疠,痈肿疮疡,瘿瘤结热,固以诸痛痒疮,皆属于热,而疏通之质,非特清热,亦以散其结滞也。[2]

三、中药治疗痤疮的现代研究

(一)、中药内服

张氏辨证治疗痤疮208例,将其分为肺热型、热毒型、湿热型、阴虚型、痰瘀互结型,分别采用枇杷清肺饮、五味消毒饮、龙胆泻肝汤、增液蛇舌草汤加味(玄参、麦冬、生地、天花粉、白花蛇舌草各30 g,桑白皮、地骨皮各15 g,石斛、芦

根各10 g,生草5 g)、海藻玉壶汤加减治疗,结果:基本治愈142例,显效60例,进步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152%。赵氏等辨证治疗痤疮70例,基本方:生地、金银花、土茯苓各30 g,赤芍、野菊花、紫草、蒲公英、白花蛇15g、丹参、牡丹皮各12 g,黄芩、连翘、枇杷叶、川芎、生甘草各10 g,桑白皮9 g,栀子、黄连各3 g。脾胃湿热者加大黄、瓜蒌,湿热重者加茵陈、虎杖各15 g,脾虚者加茯苓、白术。结果:基本痊愈37例,显效21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3%。杨氏运用加味泻心汤(大黄10 g、黄芩10 g、黄连10 g、焦栀子15 g、连翘12 g、生枇杷叶10 g、桑叶10 g、丹参30 g、丹皮10 g、赤芍10g、紫草10 g、白芷6 g)加减治疗38例寻常痤疮,结果:痊愈12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11%。李氏运用苦参片联合痤疮饮(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黄芩、黄柏、栀子、生地、牡丹皮、丹参、紫草、皂角刺、白芷、甘草)治疗寻常痤疮72例,1个月为一疗程。结果:痊愈15例,显效5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0.13%,疗效优于对照组。王氏等运用自拟中药方(枇杷叶12 g、霜桑叶10 g、黄芩6 g、野菊花10 g、白芷10 g、丹参12 g、生白术15 g、赤芍10 g、栀子9 g、薏苡仁30 g、板蓝根30 g、生甘草6 g)加减治疗痤疮32例,结果:痊愈14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175%。许氏运用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面部痤疮50例,结果:痊愈3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10%。庄氏等运用十味平痤胶囊(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天葵子、紫花地丁、大黄、石膏各1 000 g,当归、红花各500 g)治疗寻常痤疮69例,总有效率为95.1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146%。[3]

(二)、中药外用

李氏等运用痤疮酊(黄连、黄柏、地肤子、苦参、陈皮各15 g,黄芩、丹参各20 g,冰片10 g,甲硝唑2 g,螺内酯1 g,维生素B62 g,60%乙醇适量)治疗痤疮102例,总有效率为96%。冯氏等运用自制寻常痤疮膏(大黄、苦参、黄连、白芷、僵蚕、白及、桃仁、茯苓等按软膏制备工艺制成)治疗寻常痤疮284例,总有效率为88.173%。宋氏运用玫芦消痤膏治疗寻常型痤疮150例,结果:痊愈61例,显效57例,好转2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8%。[4]韩氏运用山百合保健面膜(山百合50 g、苦参30 g、槐花40 g、防风50 g、草河车30 g)治疗痤疮1 629例,结果:1周治愈者1 020例(62.162%),3周治愈者595例(36.153%),6周治愈11例(68%),8周治愈3例(列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9.182%。[5]石氏等运用枇杷清肺饮加鱼腥草6g煎汁,

放入雾化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痤疮35例,结果:痊愈29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100%。

(三)、中医拔罐

朱国军取肺俞穴、胃俞穴, 局部常规消毒后, 用三棱针迅速点刺出血, 然后用闪火法在穴位处拔罐, 留罐 10min, 每周 2次, 3周为 1疗程。治疗痤疮 32例, 其中痊愈 20例, 有效 11例, 无效 1例, 总有效率为 96. 9% 。柳钢取耳背上角小静脉、大椎、肺俞、脾俞诸穴, 采用刺络拔罐法治疗痤疮 50例中, 痊愈 16例, 显效23例, 有效 8例, 无效 3例, 总有效率 94% 。一般轻症患者治疗 4次即见效。王庆等取大椎、肺俞 (双 )、脾俞 (双 )、肝俞 (双 )、膈俞 (双 )。用大三棱针 (自制 ), 在选取的穴位上, 常规消毒后, 快速点刺, 然后加拔大火罐, 留罐 10m in。每次选取3个俞穴 (交替、交错使用 ), 1周治疗 2次。疗程一般最少需治疗 4次, 最多需治疗 10次。共治疗痤疮50例, 其中痊愈 30 例, 显效 10例, 好转 5例, 无效 5例, 总有效率为 90% 。[6]

四、药物的选择

(一)、丹参

中药丹参性微寒"味苦"无毒!有活血"通络"凉血"消肿等作用。有研究认为丹参酮有抗菌作用!可以对致病菌产生强大的抑制作用,其中隐丹参酮对革兰阳性细菌抗菌作用强!可明显减少痤疮丙酸杆菌数量!而且能抑制急性及亚急性炎症反应!口服可经胃肠道吸收!快速分布到全身!作用强!排泄慢性激素尤其是雄性激素同痤疮的发生"发展"持续状态有密切的关系丹参酮具有调节内分泌的作用!有温和的雌激素样活性和抗内酸睾丸酮作用!抗雄激素作用和抗皮脂腺分泌作用确切!从而维持体内激素水平的平衡。同时丹参酮避免了通常应用雌激素治疗痤疮!干扰患者体内代谢的缺点!从多方面改善了痤疮的临床症状。[7]

(二)、银杏:银杏痤疮水可用于痤疮的局部治疗,银杏痤疮水具有雄激素拮抗的作用,有效治疗浓度较高,可竞争性结合皮脂腺细胞内的雄激素受体,使细胞内 (L7 的形成及增生减少,并进一步减少皮脂的分泌!在治疗中阻止痤疮丙酸杆菌繁殖主要通过抗生素,使用方法可选择口服或局部外用!银杏痤疮水采用局部外用抗菌效果较好,是因为其中的抗菌剂为脂溶性抗生素,脂溶性抗生素可透过皮肤角质层渗透进皮脂腺,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减少游离脂肪酸!血小板

活化因子是一种对人趋化作用强大的炎性介质,银杏痤疮水含有的白果内酯可阻止与受体的结合,抑制的趋化作用,阻止皮肤炎症反应!银杏痤疮水具有抑制皮脂过度分泌"丙酸杆菌"白细胞趋化等多种作用,同时其剂型中含有新型透皮促进剂,外用治疗痤疮效果明显,起效快!而且,由于其颜色较浅,使用后不会在皮肤上产生色素沉着![8]

(三)、牡丹皮

牡丹皮酊剂所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丹皮酚。丹皮酚具有改善微循环、保护缺血组织、增强免疫力、抗菌和抑制皮肤色素合成的作用,同时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皮损愈合。据孙则胜等报道应用20%丹皮和口服丹皮汤治疗导常型痤疮;还有雷学军报道丹皮酚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丹皮酚可起到防止皮肤色素沉着的作用;另据日化方面报道,丹皮酚能抑制细胞内氧自由基产生,使皮肤增白,能将皮肤沉积色素还原退色,可以直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防止黑素生成及黑素转运,机制是多方面的。牡丹皮酊剂应用于寻常型痤疮的临床治疗,有着较大的优越性。[9]

(四)、赤芍

赤芍的主要功效为清血分实热,以活血散瘀见长,实验表明赤苟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通过抑制凝血酶和激活纤溶酶原而发挥抗血栓作用。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使中、低切速下全血枯度降低,红细胞电汰时间延长,血小板聚集性降低,降血脂和抗动脉硬化作用,实验表明赤苟可使高脂血兔的血裝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h )、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h )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画醇(HDL-Ch)及HDL2-Ch显著高于对照组。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疲。主要有抗炎及抗变态反应,抗血小板聚集。[10]

(五)、连翘

连翘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散结消胖,连翘在体外的抑菌作用与金银花大体相似;为银寇散中抗菌之主要成分。连寇酴在试管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浓度为1: 5120。有“掩家圣药”之称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具有清热解毒,消肺散结,疏散风热。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现代药理作用有:(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花和藤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一定

抑制作用;(2)抗炎和解热作用;(3)加强免疫机能作用,进白细胞的吞嗟功能。[11](六)、麻黄

麻黄在于宣降肺气,玄府开合适度,邪不存皮毛若风从外束,风虽属阳邪,然后着于人身,带有三分寒意,毛窍易闭,闭着之邪不易外散,化热成火; 若邪从内生,既须从皮毛而散,宣而扬之麻黄功能针对二者病机之需,且归经入肺,辛重苦轻,辛味以宣,苦味以降,欲宣先降,故取其辛重苦轻,意在宣之而扬弃再者,其性为温,温而透,透则开,开遂出,以凑其效。[12]

五、处方

丹参15克,银杏12克,牡丹皮12克,赤芍12克,连翘9克,麻黄9克。

六、开发成产品

由于现在市面上还没有应用此处方来治疗痤疮的成药,因此这个处方的开发还有很广阔的前景,可以做成中药颗粒剂,丸剂,膏剂和面膜等等。

(一)、中药颗粒剂

以上六味药打成颗粒。中药颗粒剂是由生产企业将单味原药材经过现代制药技术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包装而成的单味中药的浓缩颗粒"它是在传统中药汤剂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科技方法和先进的中药制剂技术将中药饮片制成规范化!标准化的颗粒剂免煎中药颗粒剂的出现是中药汤剂改革的一种尝试它既保留了中药汤剂的优点又将中医药传统的汤剂转变为一种快捷简单方便的剂型。[13]

(二)、凝胶膏剂

以上六味药磨碎加入凝胶制成膏剂。凝胶膏剂(原巴布剂)系指提取物!饮片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帖膏剂川与传统外用制剂相比,凝胶膏剂具有载药量大,保湿性强,与皮肤的相容性好;给药剂量可控、可反复揭贴江业化生产中无有机溶媒污染等优点。[14]

(三)、面膜

将上六位药磨碎制成面膜。面膜对皮肤的护理作用主要通过3种方式:一是封包作用,面膜覆盖于面部时,使面部皮肤与外界空气隔绝,阻止汗液蒸发,保持面部皮肤充分的营养和水分,增强皮肤的弹性和活力,使面膜中的中草药等营养物质可以有效地渗进皮肤,达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宣导气血的作用,促进

上皮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二是吸水作用,增加皮肤角质层内外浓度差,使角质层吸收能力增强。三是黏附作用,面膜在揭去时,皮肤污物随面膜一起粘除,使皮肤毛囊通畅,皮脂顺利排出,减少甚至避免丘疹、脓疱、囊肿的形成,使面部皮肤整洁、滋润。[15]

参考文献:

[1]李艳萍. 痤疮病因病机探讨. 中国知网. 2004,11

[2]朱松青. 痤疮的病因及治疗进展.中国知网. 2009,06

[3]高兴华. 中药口服治疗痤疮的现代研究进展. 中国知网. 2009,11

[4]郑水丽. 痤疮乳膏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 中国知网. 2006,04

[5]陈丽华. 痤疮面膜治疗痤疮的现代研究进展. 中国知网. 2008,08

[6]李丁文. 刺络拔罐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国知网. 2003,04

[7]郑海燕. 丹参酮胶囊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中国知网. 2010,06

[8]严峻霞. 银杏痤疮水外用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中国知网.2011,09

[9]侯刚健. 牡丹皮酊的制备及临床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中国知网 2006,

10

[10]严序文. 桑赤蚤方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知网. 2010,03

[11]王丹.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清胃散治疗寻常痤疮. 中国知网. 2009,11

[12]曹建. 皮黄芩汤加减辨证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中国知网. 2012,01

[13]邓亮. 中药颗粒剂的现代研究进展. 中国知网. 2010,02

[14]罗正军.中药凝胶膏剂现代研究概况. 中国知网. 2011,03

[15]张敏.中药面膜现代研究进展. 中国知网. 2009,11

中药学毕业论文参考

中药学毕业论文参考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中药学毕业论文参考 【摘要】以中药学特点为基础,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改革实践,对中药学提高教学效果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中药学;教学效果;探究 中医药学是世界传统医学体系中最完整的传统医学,其独到的学科理论和突出的临床疗效,较符合当代社会和人们解决难治疾病不断增多、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日益显现、日益沉重的医疗费用等难题的需要。中药学是阐述、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中药学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立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医的基础之一,同时又是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枢纽课程。中药来自于天然药物,是中医用来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主要手段。中药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本学科成绩,而且也将直接影响到方剂学和其他临床课程的学习。学好中药学对于在校学生学习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以及其他的内、外、妇、儿、骨伤、眼等临床各科,对未来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成为优秀的中医临床工作者,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 ? 鉴于中药学学科自身特点,对中药学教学应从中药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出发,从而制定一套较好的教学模式。中药学内容涉及的面广,中医学方面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各学科内容,而药学方面则包括

药理、化学、炮制、药用植物等。在教授学科交叉知识的时候,应注意各科之间的相关联系,若某些方面讲解不清楚的话,常常影响学生的理解。大部分人在学习中药学的时候总觉得内容多而杂,特别容易混,不容易记住,结果考试考不好,要用用不上。因此,保证中药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学好中药学,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实行全方位多学科联系式教学 ? 中药学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中药的基本理论(即总论中的性能、炮制、配伍、应用等)和各论中每一章节的概述部分(包括定义、功能、主治和应用范围、使用注意事项等)。这些是中药理论的精华,是正确运用中药的理论指导,必须保证讲好。尤其是每一节的总概述部分一定要讲细讲透,对这一类药物的功效主治相同之处要认真地加以罗列和讲述,然后再把每味药的特点讲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当堂课就能记住每一类药的大致功效和主治,即使是记不住也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课后稍一复习就能够牢记。第二,中药的基本知识,也就是每味药物的来源、处方用名、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剂量以及炮制等内容。对这些具体药物也应采取突出重点,带动一般的讲授方法,对其中某些(约250种)应用多、功效广、理论深的药物有重点地讲深讲透。由于中药学的涉及面广,应与相应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方剂学、植物学等学科相结合,使学生能举一反三,通过运用联系法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

中药学简历模板

中药学简历模板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药学的 模板,欢迎大家的阅读。 姓名:××× 国籍:中国 目前所在地:广州 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韶关 婚姻状况:未婚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医院/医疗/护理/美容保健类:中医师 工作年限:5 职称:中级 求职类型:全职 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20xx--3500 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毕业院校:广州中医药大学 最高学历:大专毕业-20xx-07-01 所学专业:中医学 受教育培训经历: 20xx-20xx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大专 20xx-至今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 20xx.9.22-23 考取国家执业中医师 主修课程: 中医基础学解剖学生理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药理学西医内科学诊断学中医诊断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西医外科学中医急症学针灸学医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医学心理学大学英语计算机操作与应用等课程 外语:英语一般 国语水平:优秀 粤语水平:优秀 xxxx年10月-20xx年4月乳源县中医院中医士 20xx年7月-20xx年3月广东省银行医院中医士 20xx年9月22日考取国家执业助理中医师

20xx年3月至今从师省第二中医院学习临床知识 20xx年9月22-23日考取国家执业中医师 本人遵守国家纪律、遵纪守法、性格开朗,待人温和诚恳、热 情大方。本人通过学校的实习安排以及个人从师学习期间,学会如 何与病人沟通,能热忱对待病人、关心病人,并掌握了临床上常见 疾病和多发疾病的诊治。除常见病外,还突出了对内分泌疾病和代 谢性疾病的诊治,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脂肪肝、痛风等疾病。 本人自我约束能力纪律性强,能恪守时间,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本人能吃苦耐劳、积极向上,于20xx年10月再次考入广州中医药 大学本科,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医学知识和自身素质。相信在 贵单位培养和自我奋斗下,我定会胜任本职工作。 移动电话:182×××××××× 邮箱:xx@xxxxx 简历是有针对性的自我介绍的一种规范化、逻辑化的书面表达。以 下为大家分享的是大学生个人简历英文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想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干货资源社!【1】大学生个人简历 英文版20xx年OBJECTIVEE-Business Correlation.In... 基本信息姓名: CNrencai性别:女年龄: 25岁婚姻状况:未婚 民族:汉学历:本科身高: 170现居住地:石家庄市户口所在

[业务]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

[业务]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 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 前言1.1 龙芪柔肝胶囊简介龙芪柔肝胶囊为信阳市中医院院内制剂,由黄芪、丹参、党参、生地黄、北沙参、当归、地龙、醋白芍、鳖甲、黄精、五味子、灵芝、桃仁、红花、炒穿山甲共 15 位中药制备而成。主治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症。具有益气养阴,活血柔肝的功效。方中地龙有较强的异味,穿山甲属名贵药材以打粉入药。因胶囊剂具有能够掩盖药物不良臭味,载药量大的特点,故选用胶囊剂4。1.2 处方分析方中以黄芪、地龙为君药,以丹参、当归、生地黄、北沙参、党参为臣药。方中黄芪甘温入脾肺经,补中气、升清阳,益肺气、实皮毛,以扶正;地龙同入肝脾经,息风止痉,通络,以开血脉阻滞,二者共为君药。丹参、当归并用,生血、活血且化瘀、通络而不伤血;生地、北沙参并用,滋阴而又养阴;党参补气以行血;五者共为臣药。取君二臣五,奇之制之意。五味子、醋白芍共同辅助君药抑阳敛阴,以柔肝;鳖甲、黄精、灵芝共用助君药滋补肝阴。五者共为佐药。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穿山甲消肿排脓,三者共同引药归经,均为使药。本方为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和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的复合方。一为补气,一为活血祛瘀,二者并用以达到益气养阴、 )活血柔肝的功效5。1.3 中药药理学分析黄芪主含多糖类和皂苷类成分,能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包括增加 WBC 和中性粒细胞、M 吞噬功能。地龙提取物口服,对小鼠 S180 和 H22 均有抑瘤作用,并可增强 5-Fu 受体活化,从而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丹参中主含丹参酮‖A ,丹参酮‖A 磺酸钠可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窦房结自律性,能促进肝、骨、皮肤等多种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其中促进肝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尤为显著3。因此丹参酮‖A 也是本药的重要和关键性成份。1.4 小结本文重点探索了 HPLC 法测定龙芪柔肝胶囊中丹参酮‖A 含量时方法的建立及优化,为全面评价

中药学术语翻译

常用中药学词汇翻译 一、药材产地:四川等地 Medicinal origin:Sichuan and other provinces the medicine material plant base herbal plantation built according to GAP 4、岗梅Iliex asprella 13、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18、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40、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41、人参Panax ginseng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42、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 45、狗脊Cibotium barometz 47同 52、半夏Pinellia ternate 62、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63、绞股蓝Gynostemma pewaphylium 67、鸡蛋花Plumeria rubra 78、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81、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83、溪黄草Rabdosia lophanthoides(基地种的是线纹香茶菜和纤花香茶菜) 84、板蓝根Isatis indigotica 87、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90、钩藤Uncaria hirsute 103、牛大力Millettia specisoa(原来拉丁名Champ改为正体Champ) 二、药用部位: 根及根茎roots and rhizomes 块茎tubers 全株: whole-plant 地上部分aerial part 花蕾flower buds 茎叶stems and leaves 树皮bark(黄柏)根皮 root bark (厚朴)干皮、根皮及枝皮bark of the trunk, root and branch 果皮peel,pericarp,rind 含有树脂的心材heartwood with resin 带钩茎枝stems

大专药学毕业论文

大专药学毕业论文 中西药配伍禁忌探讨 摘要: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今天,怎样联用中西药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也是临床药师研究的重要内容。本 文将就不恰当的中西药联用时药物所发生的理化性质的改变、药理变化,导致药物的治疗 效果的降低、毒性反应的增加等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合理配伍用药安全 引言: 中西药配伍,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的一个手段,中西药配伍,有此能提高疗效,降低 毒副作用,但有些却降低疗效或产生毒副反应,中药的应用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 长期实践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中西药的配伍禁总在临床上却重视不够,常存在不合理用药 现象。现从药理化学和药理学两方面讨论中西药的配伍禁忌。 一、理化性质改变。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 1、形成沉淀含有鞣质的地榆、石榴皮、五倍子、大黄等中药以及麻仁丸、利胆片等 中成药与某些西药制剂联用会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与四环素类、红霉素等甙类,麻 黄素、阿托品等生物碱以及亚铁盐制剂、碳酸氢钠制剂联用会产生沉淀,影响吸收。 2、形成络合物含有槲皮素的中药柴胡、桑叶、槐角及含有这些中药的制剂与含各种 金属离子的西药合用会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3、酸碱中和五昧子、女贞子等酸性中药与氧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西药合用,煅龙骨、煅牡蛎、硼砂等碱性中药与胃蛋白酶合剂、乙酰水杨酸等酸性西药合用都会起中和反应,使药效降低甚至失去药效。 二、药理变化。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 1、药动学变化 1硼砂、海螵蛸、瓦楞子、皂角等碱性中药及其制剂与心得安、氯丙嗪、硫酸亚铁等 联用会使其吸收降低,与奎宁、氯奎、强力霉素、新斯的明联用会使其从尿排出,促使血 药浓度降低,与奎尼丁联用会导致排出减少,血药浓度增加而引起中毒。 2碱性中药如硼砂、煅牡蛎等,使尿液酸化药等解离增多,排泄加快,使作用时间和 作用强度降低。

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论文模板

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论文模板1

————————————————————————————————作者:————————————————————————————————日期: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 法学(医药卫生)专业本科生毕业学位论文基本规范要求 159dian 2717hua 1195 一、学位论文的一般要求2~3~qq4~9~5~2~6~3~5 / 2`6248qq0221 学位论文的形式要求 (一)论文应含内容: 1、题目:力求简明、恰当,包括副标题和标点符号不超过36个汉字。 2、摘要:应以精炼、准确的语言,说明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及内容,尽可能地保留原论文的重要信息;中文摘要字数为300字左右,并加入关键词(3—5个),关键词应反映全文主要内容信息;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一致。 3、目录: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含引(序、前)言,主要内容的篇、章、节的标题、序号和结论、参考文献、注释附条等。 4、正文:为学位论文的主体,内容须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5、注释:为论文中的字、词等作进一步说明的文字,一般以脚注形式置于该页下方。切忌在文中注释。注释原则上不能低于6个。 6、结论:为本文最终的、总体的总结性文字,要求明确、精炼地总括本论文的观点,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 7、参考文献(中外文):要求依次写明作者、书名(文章题目)、出版地、出版单位(期刊名)、出版时间(期数)版次、页码。参考文献原则上不能低于10篇。 (二)论文的打印、装订格式: 论文采用word文档书写,文件名统一用个人姓名。 1、封面:论文封面上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用初号华文楷体字加粗打印,“论文题目、姓名、班级”用二号华文楷体字加粗打印。论文题目、姓名、班级的内容用宋体加粗小二号字,本页下方居中写上完成论文的年、月。 2、中文摘要: (1)论文题目为三号黑体字,可以分成1或2行居中打印。 (2)论文题目下空一行居中打印“摘要”二字(小三号黑体),两字间空三格(注:“一格”的标准为一个汉字,以下同)。 (3)“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四号宋体)。段落按照“首行缩进”格式,每段开头空二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4)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四号宋体)。 3、英文摘要:一律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论文英文题目全部采用大写字母,可分成1~3行居中打印。每行左右两边至少留五个字符空格。 (1)英文题目下空三行居中打印“ABSTRACT”,再下空二行打印英文摘要内容,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 (2)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留四个字符空格。

中药综述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135212032.html, 中药综述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药综述论文选题参考 1、含重金属中药制剂的临床药理及毒性综述 2、提高中药系统综述/Meta分析质量的建议 3、语义Web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综述 4、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技术的应用综述 5、国内中文期刊发表的中医药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文献质量再评价 6、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综述 7、中药颗粒剂制粒技术综述 8、中药胃粘膜保护作用研究进展(综述0 9、中药的先进提取方法综述 10、补肾健脾类中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综述 11、中药刺五加研究进展综述 12、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近况(综述) 13、含山楂中药制剂分析的研究综述 14、中药有效成分牛磺酸综述 15、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综述 16、部分中草药致药物性肝损害的报道综述 17、中医药参与治疗SARS综述 18、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综述 19、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研究综述 20、含重金属中药制剂的临床药理及毒性综述

https://www.360docs.net/doc/135212032.html, 二、中药综述论文题目大全 1、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综述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与中药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综述) 3、中草药提取物水果保鲜应用研究综述 4、中医药治疗失眠进展综述 5、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综述 6、中医中药治疗外伤性截瘫综述 7、中草药中二氧化硫的使用研究现状(综述) 8、中药免煎颗粒研究综述 9、中草药治疗糖尿病的系统综述 10、中医药治疗癫痫综述 11、怎样写中医药文献综述 12、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研究现状综述 13、中西药配伍不良反应综述 14、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综述 15、中药抗炎治疗肺纤维化的综述 16、中草药防治奶牛乳腺炎的研究综述 17、心肌细胞移植现状综述及中医药在此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18、国外中西药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综述 19、中药蒲参胶囊的研究综述 20、中药妊娠毒理研究进展(综述) 三、热门中药综述专业论文题目推荐

美容中药学论文

中药治疗痤疮的现代研究 作者:宋嘉豪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摘要:痤疮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再有遗传因素的条件,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和毛囊口内的痤疮杆状菌等微生物的作用是痤疮发病的两个主要因素。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表明,中药对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代谢、促进肉芽组织上皮化、瘢痕组织内血液和营养供应方面等方面均有影响,对瘢痕防治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字:痤疮中药美容 引言:痤疮俗称“青春痘”,又叫“面疱”“粉刺”“酒刺”“暗疮”等,是最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因皮脂腺管与毛孔的堵塞,皮脂外流不畅所致。 一、痤疮的定义 痤疮俗称“青春痘”,又叫“面疱”“粉刺”“酒刺”“暗疮”等,是最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因皮脂腺管与毛孔的堵塞,皮脂外流不畅所致。自青春发育期后,几乎每个人都会在脸上或其他部位生过痤疮,只是有些人数量少,时间短,一般在25岁以后自然趋向痊愈,所以不必放在心上;有的人数量多,表现为丘疹、黑头、脓疱、脓肿、结节、囊肿,甚至瘢痕,常有碍美观。有的人胡乱求医或自己乱治,以致病情恶化,产生更多的瘢痕,遗恨终生。 痤疮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在有遗传因素的条件下,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尤其是皮肤组织中的双氢睾酮增多)和毛囊口内的痤疮棒状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是痤疮发病的两个主要因素。人体皮脂腺的发育与皮脂分泌直接受雄性激素的支配,青春期由于雄性激素水平显著提高,刺激皮脂腺,使皮脂分泌功能异常活跃,皮脂大量分泌,使皮肤油光发亮,毛囊口亦随之扩大,由于毛囊皮脂腺导管或毛囊口的角化堵塞,过多的皮脂不能及时排出,淤积在毛囊内形成脂,即所谓粉刺。痤疮棒状杆菌所产生的溶脂酶、蛋白分解酶及透明质酸酶可分解皮脂中的三酸甘油脂,成为游离脂肪酸,它能破坏毛囊壁,使毛囊内含物进入和刺激真皮及毛囊周围组织,引起毛囊皮脂腺周围炎症反应,导致一系列痤疮症状。一部分脓疱是由于毛囊虫寄生或白色葡萄球菌的继发感染。[1]

【毕业论文选题】中药毕业论文题目

中药毕业论文题目 中药起源于中国。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多为植物药,也有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中药的优点是副作用小,缺点是见效慢。但是总的来说中药是我国的精髓。在这个世界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下面是中药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中药毕业论文题目一: 1、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TRIPs协议的药品专利制度与中药专利保护 3、中药熏洗结合运动手法、针灸理疗对颈肩腰腿痛治疗的临床体会 4、从ADR报告谈中药注射剂的问题及对策 5、中医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研究探讨 6、复方中药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临床观察 7、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研究 8、中药治疗硬皮病文献分析 9、中药产业化的关键问题及其对策 10、中药方剂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 11、《组合中药学》及其理论系统的建立 12、-种基于寒性对照抗原的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方法 13、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14、中药电泳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15、加入WTO条件下中药行业发展对策研究 16、中药电导入对关节影响的实验研究 17、中药质量控制多维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研究 1

18、液相色谱和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19、中药安全性问题探悉 20、论中药的专利保护 21、论中药的双向调节 22、近年来我国中药的安全性评价研究现状 23、中药超微细化及有效成分溶出特性研究 24、肝外DHBV复制治疗学意义及中药体外抗肝纤维化筛选平台的探讨 25、抗IBDV中药筛选、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26、中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干预的实验研究 27、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28、针刺中药联合治疗在围绝经期失眠症中的临床研究 29、基层医院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探讨 30、中药(新药)临床疗效综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 31、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32、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 33、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118例临床疗效探讨 34、中药企业创新路径选择--以香港维特健灵和培力为借鉴 35、浅谈中药制剂标准化与质量控制科学化 36、面向新版GMP的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研究 37、薄层扫描色谱在中药质量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38、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39、补肾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 40、中药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41、中药外敷及口服扶他林联合微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 42、2007~2008年国内期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回顾性研究 43、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分析 2

药学专业论文题目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合成及抗炎镇痛活性的研究2.硫杂杯芳烃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3.奥沙普嗪的化学结构修饰研究 4.分蘖葱头中甾体皂苷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5.新型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研究 6.锰超氧化物岐化酶模拟酶的研究进展 7.吡唑衍生物类环氧合酶-2抑制剂研究进展8.呋喃酮衍生物类环氧合酶-2抑制剂研究进展9.硫杂杯芳烃的研究进展 10.氯化镉对人体的毒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11.某院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12.感冒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1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14.某院某科抗生素使用调查分析 15.2011年我国抗生素市场分析 16.某种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17.临床抗感染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 18.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19.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20.临床抗生素应用调查分析 21.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22.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23.抗癌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新进展 24.铂类抗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5.某医院调查报告 26.某药厂调查报告 27.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现状 28.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29.中国临床药师发展现状调查 30.中国临床药师发展现状调查 31.药物分析在药学各领域的应用 32.某药检所调查报告 33.分析仪器公司调查报告 34.某医院药剂科参观报告 35.中国本土制药企业新药研究开发发展的研究36.某药品的质量研究方法

37.某中药制备工艺的研究 38.现代药品分析方法与技术的研究进展39.试论中药及天然产物在某领域的研究进展40.关于加强中药质量控制的一点探索 41.唐松草研究的现状 42.西洋参中奥克梯隆型皂苷的研究 43.藜植物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44.人参皂苷的研究进展。 45.人参皂苷药理活性研究的概况。 46.绿色化学。 47.烯胺酮化合物简介。 48.天然药物中无机元素的测定方法。 49.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50.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方向。51.甜菜树茎叶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 52.甜菜叶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53.仙人掌研究概况。 54.枸杞子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55.猪毛菜的研究现状。 56.藜科植物菠菜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57.菠菜的研究进展。 58.玉米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59.葱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60.葱属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61.洋葱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62.薤白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63.大豆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64.苦碟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65.人参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66.西洋参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67.玉米须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68.红姑娘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69.中药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70.银杏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71.五味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72.枸杞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73. 洋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74. 玉米须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整理]

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整理] 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 前言1.1 龙芪柔肝胶囊简介龙芪柔肝胶囊为信阳市中医院院内制剂,由黄芪、丹参、党参、生地黄、北沙参、当归、地龙、醋白芍、鳖甲、黄精、五味子、灵芝、桃仁、红花、炒穿山甲共 15 位中药制备而成。主治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症。具有益气养阴,活血柔肝的功效。方中地龙有较强的异味,穿山甲属名贵药材以打粉入药。因胶囊剂具有能够掩盖药物不良臭味,载药量大的特点,故选用胶囊剂4。1.2 处方分析方中以黄芪、地龙为君药,以丹参、当归、生地黄、北沙参、党参为臣药。方中黄芪甘温入脾肺经,补中气、升清阳,益肺气、实皮毛,以扶正;地龙同入肝脾经,息风止痉,通络,以开血脉阻滞,二者共为君药。丹参、当归并用,生血、活血且化瘀、通络而不伤血;生地、北沙参并用,滋阴而又养阴;党参补气以行血;五者共为臣药。取君二臣五,奇之制之意。五味子、醋白芍共同辅助君药抑阳敛阴,以柔肝;鳖甲、黄精、灵芝共用助君药滋补肝阴。五者共为佐药。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穿山甲消肿排脓,三者共同引药归经,均为使药。本方为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和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的复合方。一为补气,一为活血祛瘀,二者并用以达到益气养阴、 )活血柔肝的功效5。1.3 中药药理学分析黄芪主含多糖类和皂苷类成分,能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包括增加 WBC 和中性粒细胞、M 吞噬功能。地龙提取物口服,对小鼠 S180 和 H22 均有抑瘤作用,并可增强 5-Fu 受体活化,从而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丹参中主含丹参酮‖A ,丹参酮‖A 磺酸钠可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窦房结自律性,能促进肝、骨、皮肤等多种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其中促进肝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尤为显著3。因此丹参酮‖A 也是本药的重要和关键性成份。1.4 小结本文重点探索了 HPLC 法测定龙芪柔肝胶囊中丹参酮‖A 含量时方法的建立及优化,为全面评价

中药学调查报告

中药学市场调查报告 **学院**系**班中药学市场调查作业 调查成员: 调查内容: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 调查地点:贵阳市各大药店 调查对象:发散风寒和发散风热药 调查时间:2011年4月 市场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社会各个领域的要求越来越来高,促进了社会各个领域不断的提高来满 足人们日益提高的要求。而医药领域作为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更应该提高自己的技术来应对社会的要求。 中药作为我国的国粹,在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高科技设备的更加完善使中药的研究有了更进的发展。作为一名药学专业的大学生,虽然我们现在所掌握的知识和专业的人士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来缩小这种差距。中药学作为我们的一门专业课,我们还有许多的知识还要进行学习。但是对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走进药店进行一次简单的市场调查时对我们的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不但可以锻炼我们的交际能力同时使我们对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市场调查对于在校大学生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使我们在平时有时间进入社会,对社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市场调查的形式与内容 调查组各成员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在贵阳市的各大药店进行此次市场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发散风寒药与发散风热药 两类中成要在市场的种类等内容。 各成员调查结果汇总 六味地黄丸、复方板蓝根颗粒、热炎宁胶囊、黄连上清片、双黄连口服液、复方金银花颗粒、九味羌活丸、藿香正气水、感冒 软胶囊、维c银翘片、999感冒灵、银翘解毒丸、牛黄消炎片 以上是调查组成员调查的结果汇总,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在市场上的品种还是较广。其中的大部分都为人们所熟知。 市场报告总结 从此次的市场报告的调查过程中,我们把我们平时在书本上学习到的东西应用到了我们的平时生活中。一个很小的市场调查篇二:中药学研究报告 中药学毕业论文参考 中药学是阐述、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中药学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立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医的基础课程之一,同时又是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枢纽课程。中药来自于天然药物,是中医用来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主要手段。中药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本学科成绩,而且也将直接影响到方剂学和其他临床课程的学习。学好中药学对于在校学生学习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以及其他的内、外、妇、儿、骨伤、眼等临床各科,对未来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成为优秀的中医临床工作者,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鉴于中药学学科自身特点,对中药学教学应从中药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出发,从而制定一套较好的教学模式。中药学内容涉及的面广,中医学方面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各学科内容,而药学方面则包括药理、化学、炮制、药用植物等。在教授学

中药学毕业论文修订稿

中药学毕业论文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中药学毕业论文【摘要】以中药学特点为基础,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改革实践,对中药学提高教学效果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中药学;教学效果;探究 中医药学是世界传统医学体系中最完整的传统医学,其独到的学科理论和突出的临床疗效,较符合当代社会和人们解决难治疾病不断增多、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日益显现、日益沉重的医疗费用等难题的需要。中药学是阐述、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中药学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立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医的基础之一,同时又是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枢纽课程。中药来自于天然药物,是中医用来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主要手段。中药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本学科成绩,而且也将直接影响到方剂学和其他临床课程的学习。学好中药学对于在校学生学习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以及其他的内、外、妇、儿、骨伤、眼等临床各科,对未来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成为优秀的中医临床工作者,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 鉴于中药学学科自身特点,对中药学教学应从中药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出发,从而制定一套较好的教学模式。中药学内容涉及的面广,中医学方面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各学科内容,而药学方面则包括药理、化学、炮制、药用植物等。在教授学科交叉知识的时候,应注意各科之间的相关联系,若某些方面讲解不清楚的话,常常影响学生的理解。大部分人在学习中药学的时候总觉得内容多而杂,特别容易混,不容易记住,结果考试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病人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其核心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我国医药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三甲医院已普遍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我国临床药学研究的内容主要以有关血药浓度监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等的西药临床药学为主,但对于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我国独特资源优势的中医药的重视还不够,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规范标准及方法存在一定缺陷[1]。当前,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是对传统中医药理论(如中药的性、味、归经、配伍等理论),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进行的再研究;二是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如新制剂的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等)来研究中药[2]。但相比西药的临床药学工作,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更复杂,更有挑战性[3],由此中药临床药学在开展过程中不免存在一些问题。 1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相关法规不完善 尽管我国卫生部在xx年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但其对临床药师的义务和责任规定的不够明确,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加之临床药师工作形势和内容也无标准化规范,使得介入临床用药工作的途径比较模糊,只能在《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中的法规许可范围内工作,无处方权及修改处方权,临床药师工作时难以摆正自身位置,导致临床药学的实施难以践行。 1.2人才培养工作不到位

由于中药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中医师丰富的临床经验又是目前临床中药师最为缺乏的,加上中医强调个体化用药方案,这些又增加了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难度,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中药师的作用。虽然我国已经在大部分中医药院校成立了有关中药临床药学的重点学科,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但这些中药临床药学的人才培养工作才刚刚起步,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制不够长,难以安排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缺少像西药临床药师那样的培训基地,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较缺乏等等。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培养工作的不足使得药学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基层医院的中药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第一学历和职称结构偏低,知识面较窄、知识运用率不高,专业知识老化等问题,专业人数和人才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实际工作需要,中药临床药学人员如不努力进行自我强化训练学习,并由有关职能部门和医院从组织、经费上予以重点保证,难以造就高水平临床中药学人才。 1.3中药安全性认识不足 目前中药应用情况较为混乱,不仅多种中药同服、中药与西药同服现象非常普遍。首先,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监测存在不足。本来中药的成分有很多还不明确,在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在连续用药时中间追加间隔液,但由于中药注射剂的监管力度不够强,在临床实际使用时大部分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其次,当前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大多是为了新药的开发而开展的,且大多是在动物体内进行的,对人体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真正为临床开展用药监测的研究目前还很少,限制了进一步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展开。再次,全国各地医院开展中成药的处方点评工作不太多,对中药与中成药的合理应用难以把握,在“中药安全无毒”的错

药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范文三篇

文一: 中西药配伍禁忌探讨 摘要: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今天,怎样联用中西药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也是临床药师研究的重要容。本文将就不恰当的中西药联用时药物所发生的理化性质的改变、药理变化,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的降低、毒性反应的增加等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合理配伍用药安全 引言: 中西药配伍,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的一个手段,中西药配伍,有此能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但有些却降低疗效或产生毒副反应,中药的应用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实践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中西药的配伍禁总在临床上却重视不够,常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现从药理化学和药理学两方面讨论中西药的配伍禁忌。 一、理化性质改变。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 1、形成沉淀含有鞣质的地榆、石榴皮、五倍子、大黄等中药以及麻仁丸、利胆片等中成药与某些西药制剂联用会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与四环素类、红霉素等甙类,麻黄素、阿托品等生物碱以及亚铁盐制剂、碳酸氢钠制剂联用会产生沉淀,影响吸收。 2、形成络合物含有槲皮素的中药柴胡、桑叶、槐角及含有这些中药的制剂与含各种金属离子的西药合用会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3、酸碱中和五昧子、女贞子等酸性中药与氧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西药合用,煅龙骨、煅牡蛎、硼砂等碱性中药与胃蛋白酶合剂、乙酰水酸等酸性西药合用都会起中和反应,使药效降低甚至失去药效。 二、药理变化。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 1、药动学变化 (1)硼砂、海螵蛸、瓦楞子、皂角等碱性中药及其制剂与心得安、氯丙嗪、硫酸亚铁等联用会使其吸收降低,与奎宁、氯奎、强力霉素、新斯的明联用会使其从尿排出,促使血药浓度降低,与奎尼丁联用会导致排出减少,血药浓度增加而引起中毒。

关于中药学的论文范文2篇

关于中药学的论文范文2篇

关于中药学的论文范文一:中药医治包块病例分析 盆腔炎性包块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严重损害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西医抗菌素治疗往往不能完全奏效,中医治疗本病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我们自制盆腔炎性包块经验方口服加灌肠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6年7月—2011年8月年我们病房及门诊病人,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检查,收治了确定为盆腔炎性包块,中医辨证属湿热瘀结证病人64例。均有性生活史,病程半月~5年,以上64例病人按入组序号随机分位为两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年龄18~53岁,平均(35.40±9.3)岁,b超显示包块(4.5×4.6×3.1)~(11.2×7.0×4.6)cm3,对照组年龄19~52岁,平均(34.43±8.7)岁,b超显示包块(4.4×4.7×3.2)~(10.7×6.8×4.9)cm3。两组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依据 根据《中医妇科学》[1]盆腔炎湿热瘀结证,主要证候:低热起伏,小腹隐痛或刺痛,或胀痛,拒按,检查有包块,痛连腰骶,经期或过劳后加重,胸闷纳少,口干不欲饮,带多色黄或黄白相间,质黏稠,有异味,大便秘结或溏稀,小便色黄,舌质偏红,

苔黄腻,脉细弦数。西医诊断依据[2]:有盆腔炎病史,有急性期表现的病人有使用抗菌素7~14天后,盆腔炎性包块不消改用中药治疗,或有低热,下腹部疼痛坠胀,腰酸,白带多,妇检扪及宫颈举痛,子宫固定压痛,子宫周围扪及边界不清包块,压痛,b 超下子宫上方或后方、左右两侧可见包块囊壁光滑,边界清晰或不清囊性的无回声区,输卵管积水呈腊肠形,囊壁较薄,周围有粘连,盆腔有积液。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自拟中药内服方:红藤15g,败酱草15g,紫花地丁15g,赤芍10g,丹皮10g,桃仁10g,皂角刺10g,川楝子10g,延胡索12g,三棱10g,莪术10g,地鳖虫10g,生薏苡仁20g,炙没药10g。水煎服,每日1剂,每月连服20天为1个疗程,经期停服,治疗3个疗程。自拟中药灌肠方:红藤30g,败酱草30g,紫花地丁20g,赤芍15g,丹皮15g,皂角刺15g,炙乳香15g,炙没药15g。将上方浓煎至100ml,温度在39~40℃,装入灌肠袋中挂于输液架上,病人侧卧,肛管插入肛内10~15cm,调整滴速60~80滴/min,30min 滴完,嘱病人尽量保留药液至次晨。每日1次,自服中药首日起连用10天为1个疗程,经期停用,连续治疗3个疗程。 2.2对照组 口服抗妇炎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连服20天为1个疗

中药学简历模板

中药学简历模板 姓名:xuexila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8年6月 毕业年月:2012年7月 最高学历:本科 毕业学院:广东药学院 所修专业:医院药学 居住地:广东省广州市 籍贯:广东省茂名市 求职概况/求职意向 职位类型:全职 期望月薪:面议 期望地点: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茂名市,广东省深圳市期望职位:医药代表销售代表 时间院校专业学历 2008年9月-2012年6月广东药学院医院药学本科 时间工作单位职务 2010年7月-2011年5月方太公司销售员 校内奖励 获得时间获得奖项学校

2009年10月二等奖学金广东药学院 校内职务 担任时间职务名称学校 2008年9月-2010年7月班长医院药学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手机: QQ/MSN: 姓名:xuexila 性别: 年龄: 婚姻状况:已婚 民族:汉族 身高:160 现居住地: 户口所在地:石家庄市 联系电话:求职意向 期望工作性质:全职、兼职 期望工作地点:石家庄市,石家庄其他地区,北京市,到岗时间:1周以内 期望月薪:4000元-4999元(税前) 毕业学校:天津大学 时间:2005-09至2007-07

专业:药学 学历:硕士 专业描述:从事抗癌中药的新剂型研究,涉及中药提取、药剂、药理、药物分析等多方面内容。担任本科生生物实验助教,对一些生物实验有所学习。 目前所在地:广州 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江门 身材:158cmkg 婚姻状况:未婚 年龄:21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 工作年限:0 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 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1500--2000 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成信超市起止年月:2007-02~2008-01

中药学毕业论文 浅谈高血压和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100

摘要 目的:通过对3间医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及特点的调查分析,阐述抗高血压药的用药合理性。方法:通过对3间医院的病历统计,对其中使用抗高血压药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钙通道阻滞剂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结论:3间医院医师应用高血压药物基本合理。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物;联合用药;合理用药。 ABSTRACT Analysis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Use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three Hospitals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utilization of antihypertensives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three hospitals. Methods: To stat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three hospitals analyse the Antihypertensive Drugs Used. Results:The first drugs used was calcium antagonists, the second was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Conclusion: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selected drugs and the way of the combined use of drugs are basically rational. Keywords:Antihypertensive agents; the combined use of drugs; the rational of drug used

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详解

如何提高药品销售行业竞争力 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 10秋药学专王敏 摘要:医药行业为提高零售药店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利润。应做到从员工层面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让顾客满意,让企业获得利润,然而,这并不容易实现,目前国内药品零售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探讨,我们应该分析顾客满意理念和顾客让渡价值理论,探讨提高顾客让渡价值的途径,提高药品销售人员的员工工作敬业度,让员工以业为本,学以致用,同时降低采购环节成本,但不能忽略药品质量,让药品销售行业决策者作出正确的营销决策。 当前,药店经营已进入微利时代,药品零售市场的“价格战”打破了原有的市场平衡,其直接结果是药店的赢利水平下降,而这使得药店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受到威胁。因此,药店依据什么样的服务理念指导其经营行为,以提高其赢利水平和竞争能力,是在当前药品零售市场激烈竞争态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人拟就此论文作一探讨。 关键词:零售药店顾客满意利润 引言 医药行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医药行业被人们称之为永远的朝阳产业,近四十年来一直以较高的速度发展。七十年代年均增长13%,80年代8.5%,1991-1995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低潮期,经济衰落几乎遍及世界所有工业化国家,英国、美国甚至出现了经济负增长,但同期世界医药行业的年均增长仍达7.5%。预计从现在到2010年,医药行业的增长将维持在7%左右。虽然社会需求和整个经济发展速度有正相关性,经济衰退抑制了一部分需求,但是社会老龄化和人口的自然增长远远消减了衰退所引起的需求减少。因此经济衰退的社会需求的负面效应并不明显。一个新兴的医药企业能够成功与否不仅是取决于它的产品是否好坏,更重要的是看它经过详细,周密,准确的一系列市场调研以后制定出来的产品定位和营销方向,是否能以最快最好的方式方法准确的切入市场。当一个医药企业需要制定新的营销计划和策略时,都必须以市场情况为依据,产品卖点为导向,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与本企业营销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料,这样医药企业才有可能作出正确,及时,有效的营销决策,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营销计划和营销策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开展完善的市场调查。市场调查是现代医药企业营销活动中一项不可缺少的经常性工作。也是为产品营销提供很重要的决策依据。 作为一名药学专业的学员,只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是不能学以致用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带给人们,所以,我深入到基层在药品销售岗位接受锻炼。初到药店工作,老同事向我说明了零售药店与医院药房的不同,医院药房的药师只需凭医师处方发药,而零售药店的顾客大多是对药品认识较少的非专业人员,所以,销售人员在对顾客销售药品时,要尽可能的多向顾客说明药品的用途及性能,对每一个顾客负责,我所在的药店经营的有中药、中成药、西药、非药及一部分器械,现将实习学习情况作一个总结报告。 一、基于顾客满意的药店服务理念 任何经营行为总是受某种服务思想或意识的影响和支配,这种服务主张、服务思想和服务意识被称为服务理念。服务理念是服务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