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件】第五讲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合集下载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传播学概论 教学PPT课件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传播学概论 教学PPT课件
1.历史与逻辑
人传 类播 传学 播的 的研 历究 史史
2.形态与类型
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
(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
3.结构与功能
传播的五大要素
(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研究、传播效果)
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他的团 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收到影响,怎样互相 影响,……要研究传播学,应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
第五讲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二)人内传播的特征
1)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信息处理的过程,但 这个过程并不是孤立的,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 关系。(输入源泉是外部环境,输出对象也是外 部环境) 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它 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 社会性和实践性。
第五讲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联系的,应该符合一个社会普遍认可的真善美价值尺度。 • 自我表达的目的是让别人充分认识自己。不是单纯的通过刻意修饰,而是通过展
示真实的自我,而使人格的感染力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够真正得到周围人的高度 评价。
第五讲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如何取得良好的人际传播效果? 人物访谈节目是在大众传播背景下进行的人际传播,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如何更好的发挥人际传播的效果? 首先,以真诚、平等的态度,与嘉宾打破陌生感和距离感。主持人要淡化自己和嘉宾的社会 角色,把嘉宾当作朋友,建立真诚的谈话。 其次,善于倾听和提问。在访谈节目中,信息主要是通过主持人和嘉宾的对话传递给观众, 这要求的主持人有良好的沟通技巧。 再次,非语言信息营造轻松的人际交流环境。非语言包括面部表情、目光的接触与注视,衣 着与姿态等等,运用得当会给谈话大大加分。
(一)人际传播的含义 1.什么是人际传播?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05-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PPT课件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05-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PPT课件

.
30
一、人际传播的概念
1.人内传播是一个行为主体内部的信息活动; 2.人际传播是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活动。 3.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 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传播系统。 4.人际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 富的传播现象。 5.范畴:面谈、书信、电子邮件、电话、一对一 网络聊天等。
感觉 知觉 表象 概念 判断 推理
表象是感觉和知觉信息在人头脑中的在现。我 们见过西瓜,吃过西瓜之后,在听到西瓜或想 起西瓜的时候,我们头脑中会复现出西瓜的形 状、颜色、味道。这就是表象。
.
10
(一)人内传播的结构要素
人内传播主要要素:
感觉 知觉 表象 概念 判断 推理
感觉 知觉 表象 概念 判断 推理
<符号化层> <筋腱运动层>
听觉信息 视觉信息接收系列 听觉信息接收系列 输出系列 视觉信息输出系列
信息输入过程
信息输出过程
图 人的视听觉信息. 处理模式
6
二、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
(一)人内传播的结构要素 (二)人内传播的性质
.
7
(一)人内传播的结构要素
人内传播主要要素:
感觉 知觉 表象 概念 判断 推理
.
23
(一)基模的概念及特点
(一)基模的概念及其特点
一是基模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之一,但随着人的成长可以发展 和改造;
二是基模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呈层化结构,类似于一个树型图;
.
24
(一)基模的概念及特点
(一)基模的概念及其特点
三是基模是知识的集束或有机的联合。基模中包含着知识、经验以 及对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也包含着价值甚至情感倾向,且按照 一定的关联性,以有机的结构预存在我们的大脑中;

5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5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主 我
有 意 义 的 象 征 符
客 我
客我可促使主我发生 新的变化, 新的变化,而主我反 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 ,两者互动形成新的 自我 . 人内传播具有社会性 双向性和互动性, ,双向性和互动性, 互动的介质是信息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精灵
(二)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布鲁默- 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布鲁默- 象征互动论》 《象征互动论》1969-人能够进行自我互 - 动 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 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在认识外界和 他人的同时也认识着自身 . 本质上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 本质上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即 与他人的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 自我互动不是这种反映的简单再现, 自我互动不是这种反映的简单再现,而是 具有独立的特点 .
重庆的一对新人扮僵尸逛街
新人在洋人街上牵 手漫步,惹来旁人 羡慕眼光,谁知转 过头来,两人却是 一副僵尸扮相,吓 倒一大片路人.新 娘裸露在外的皮肤 全部涂上了白粉, 惟独嘴唇却是鲜红 ,如同刚刚吸完血 ,脖子上还有勒痕 .新郎也是一身白 ,让人不寒而栗. 这对"新人"自称 展现的是行为艺术 .

第二节 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人与 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 动.是一种最典型的 社会传播活动, 社会传播活动,也是 人与社会最直接的体 现.
一,人际传播的动机
1,获得信息 , 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 3,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
社会组织》 镜中 库利 1909 《社会组织》"镜中 关于自我认知) 我"(关于自我认知) 关于自我认知
库利认为, 库利认为,人 的行为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对自 我的认识, 我的认识,而这 种认识主要是通 过与他人的社会 互动形成的, 互动形成的,他 人对自己的评价, 人对自己的评价, 态度等等, 态度等等,是反 映自我的一面 镜子' '#34;自己的想象 ,关于他人如何"认识" 2,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关于他人如何"评价" 3,自己对他人的"认识"或"评价"的感 评价" ,自己对他人的"认识" 情. 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感觉
知觉
表象
概念
判断
推理
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明确的互动机制。 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解释这种现象: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内省理论
第一节、人内传播
01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I and the me)
05
自我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I),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是自我意识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将三者的关系用三角形的方式进行图解,肯定关系和否定关系分别用“+”、“-”号表示。
如果三种关系从各方面看都是肯定的,或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相反,三种关系都是否定的,或者两种关系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则存在不平衡状态。共有8种形式,其中4种是平衡的结构,4种是不平衡的结构。
01
基模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之一,但是 随着人的成长可以发展和改造 基模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呈层化结构,
基模具有以下特点:
02
类似于一个树形图
基模是知识的集束或有机的联合 基模具有预测和决策控制功能
第一节、人内传播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的信息处理过程模式
接触新信息,激活相关基模
新信息与认知基模吻合 采取原有的解释和态度
自我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变迁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社会关系网络是建构和决定个体行动的作用力之一;
意义:
第一节、人内传播
忽视社会分层与变动状况;
忽视人们在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控制和被控制的状况;
无法解释社会系统中的权力关系。
局限性:
第一节、人内传播
社会心理学家库利( Charles Horton Cooley,1864-1929)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PPT课件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PPT课件

人内传播的特点
1、隐蔽性
.
35
2、内动性
.
36
3、短途性
.
37
4、思维性
.
38
5、具有语言传播的特点
.
39
语言传播的基本条件
1、传播者:主我
.
40
2、信息:内储信息
.
41
3、语言:内部语言
.
42
4、接受者:客我
.
43Leabharlann 5、反馈:内省.44
(三)内省式思考
人内传播不是孤立、封闭和绝对的“主观 精神”的活动,而是一个与人的社会实践相联 系的活动,是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本质的反映。
.
29
主我
象征符
客我(me)
.
30
自我
“如同冲动与理智互动产生心灵一样, 主我与客我的互动产生自我。而自我的本 质又是通过主我与客我的互动结果——现 实的行动表现出来的。这些行动包括主我 与客我间的对话、谈判等方式。主我提出 要求、愿望,客我对这些加以裁定,哪些 可行,哪些应该中止。”
.
31
(二)自我互动
.
20
2、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应, 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
21
3、人的意识与思维活动具有鲜明的 社会性和创造性,是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 的反应。
.
22
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 基础。
.
23
三、人内传播:社会心理过程
人内传播不仅具有社会性也具有明确 的互动机制。
.
24
(一)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美-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最早从 传播的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 程进行系统研究 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 策有重要的影响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四、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 播 强调姿态的传播功能
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


自我表达与社会价值规范
四、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 播 强调姿态的传播功能
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


自我表达与社会价值规范
库利 1909年 《社会组织》 “镜中我”



二、人际传播的特点

渠道多,方法灵活;
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三、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是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二是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

三、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是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二是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布鲁默 1969年 《象征互动论》
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


“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是与他人的社会互 动性的内在化。
“自我互动” 有助于理解社会传播与自我 的关系:人不但与他人进行传播,而且与 自身进行传播,即自我传播。
内省式思考

内省是人对自己的一种反思活动,也是一 种重要的人内传播方式。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一节 人内传播
第二节 人际传播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一节 人内传播
第二节 人际传播

第一节 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也称内向传播、内在 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 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第5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5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人的内在传播是在人体内部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信 息交流活动发生在两个“我”之间。人的内在传播集传者 与受者于一身。 表现为:自言自语、自我推敲、自我反省、自我克制、 自我剖析、自我陶醉、内心矛盾等等。 人的内在传播是外界刺激所引起的人的内部的心理调 节。目的是为了适应周围的环境。
第5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瑞士心理学
爬行动物 哺乳动物
皮亚杰
第5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一节 人内传播
四、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模理论
我们之所以能够有效地认知、分析和判断新信息或新 事物,是因为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种被称为“认知基模” (cognitive schema)的东西在起作用。
瑞士心理学 皮亚杰
第5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5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主我与客我”的理论: 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 人内传播 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 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 三、人内传播的社会学分析 “主我”(I),它通过个人 人内传播并不是孤立、封闭和绝对的“主观精神”的活 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 动,而是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互动性。 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 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 人内传播是在本质上是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能动 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 反映。 (me),人的自我是在“主我” 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 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 第一节
第5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一节 人内传播
二、人内传播的心理学分析
人内传播伴随着积极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这是区别 于其他动物传播的根本特点。 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任何一种其他类型 的传播都必然伴随着人内传播的环节。
第5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主我与客我”的理论: 人内传播 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 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 三、人内传播的社会学分析 “主我”(I),它通过个人 人内传播并不是孤立、封闭和绝对的“主观精神”的活 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 动,而是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互动性。 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 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 人内传播是在本质上是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能动 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 反映。 (me),人的自我是在“主我” 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 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 第一节

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二、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互动的人内 传播
人内传播产生过程中的决定环节 1. 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级 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2. 由刺激感应的反应形式到高级动物的 感觉和心理 3. 由一般的动物感觉和心理到能动的人 的意识的产生
要素
1、感觉-人内传播的出发点 2、 知觉-即感觉的集合,或在感觉的 基础上对信息属性的综合 3、 表象-记忆中保存的感觉和知觉信 息在头脑中的再现 4、 概念-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属 性的认识。包括外延和内涵 5、 判断-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进 行定性的思维活动,在驾驭表象和概念 的基础上进行 6、推理-从已知的事物属性和关系中 推导出未知的属性和关系的思维活动
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明确的互 动机制 (一)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美-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最早从 传播的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 程进行系统研究 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 策有重要的影响 自我 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 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 的我,是自我意识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人的自我意识在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 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也体现着 这种互动 .
(三)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
身高、体形、脸型、 饰物、 发型、服装
(四)自我表达与社会价值规范
自我表达不是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 是与他人和一定的社会价值规范相联系的, 应该符合一个社会普遍认可的真善美的价 值尺度。
重庆的一对新人扮僵尸逛街
新人在洋人街上牵 手漫步,惹来旁人 羡慕眼光,谁知转 过头来,两人却是 一副僵尸扮相,吓 倒一大片路人。新 娘裸露在外的皮肤 全部涂上了白粉, 惟独嘴唇却是鲜红 ,如同刚刚吸完血 ,脖子上还有勒痕 。新郎也是一身白 ,让人不寒而栗。 这对“新人”自称 展现的是行为艺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