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地下硐室围岩应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ppt

合集下载

岩石力学 第六章 地下空间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

岩石力学 第六章 地下空间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

行支护达到人工稳定; 支护和破裂岩体本应是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但 现在还做不到完全用共同作用理论为指导来解决支 护设计问题; 古典地压学说:1907年,普氏学说——俄罗斯学者; 1942年,太沙基学说——美国学者; 在60年代,共同作用理论提出以后的30多年,弹塑 性力学的研究方法在岩石力学研究中一直占据主导 的地位,古典地压学说则被冷落一旁;
r , r p0

解析表达式
R02 1 2 p0 r r
净水压力下围岩应力分布
2019/1/20
《岩石力学》
7

讨论
开巷(孔)后,应力重新分布,也即次生应力场;
, 均为主应力,径向与切向平面为主平面; r
应力大小与弹性常数 周边
2019/1/20
c cot
《岩石力学》
24
塑性区半径
( p0 c cot )(1 sin ) R p R0 P c cot 1

1sin 2 sin
讨论
R p与 R0 成正比,与 p0 成正变,与 c 、
塑性区应力与原岩应力
900 , 2700 处, p0 (3 1) ; 0 0 p0 (3 ) ; 在巷道的侧边,即 0 , 180 处,
在巷道的顶、底板,即
2019/1/20
《岩石力学》
14

应力集中系数与 , 的关系
2019/1/20
《岩石力学》
15

巷道周边位移
o
开挖后(周边)
u (1 ) p 0 R0 E
《岩石力学》
11
2019/1/20

地下硐室围岩应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共75页文档

地下硐室围岩应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共75页文档
地下硐室围岩应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与评价36页PPT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与评价36页PPT
谢谢!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89页PPT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89页PPT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

地下硐室围岩应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PPT课件

地下硐室围岩应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PPT课件
mb p
将上式代入(3-8):
p m ( m 2 ) c 2 o s s 2 2 i s i m n p 2 n c ( 2 m 2 1 o ) s 2 s i m 2 n c 2o s
p 1( 12 )co 2 sssi2 i2 n n ( 1 )(2 2 c o 2 1 )ssi2n ( 1)2co 2s
1p (1 m 2) p (1 2 b a )
(a)
坑道周边顶底板中点处(θ=3π/2,π/2)切向应力为:
2 p ( 1 2 m ) 1 p ( 1 2 a b ) 1
(b)
若(a)=(b),即σθ1 =σθ2, 则可得:
a 1 q
地下硐室围岩 应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
本章内容
§3-1 §3-2 §3-3 §3-4 §3-5 §3-6 §3-7
概述 弹性理论计算坑道围岩与衬砌应力 坑道围岩应力分布的弹塑性力学分析法 坑道围岩位移 围岩压力计算 坑道支护 竖井围岩应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
本章的重点难点:
1、圆形坑道围岩应力弹塑性理论分析方法; 2、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原理; 3、弹塑性理论计算围岩压力 4、块体平衡理论计算围岩压力; 5、压力拱理论计算围岩压力; 6、太沙基理论计算围岩压力; 7、喷锚支护的力学作用; 8、圆形竖井围岩应力分布与稳定性评价。
p q a 2 q p a 4 2(1 r2)2(1 3 r4)c2 os
(3-1)
rq 2p(12a r2 23a r4 4)si2 n
(1)当r→∞时,
r
pqqpco2s
22
p2 qq 2pco2s
r
qpsin2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第一节概述1.地下洞室(underground cavity):指人工开挖或天然存在于岩土体中作为各种用途的构筑物。

2.我国古代的采矿巷道,埋深60m,距今约3000年左右(西周)。

目前,地下洞室的最大埋深已达2500m,跨度已过50m,同时还出现有群洞。

3.分类:按作用分类:交通隧洞(道)、水工隧洞、矿山巷道、地下厂房仓库、地铁等等;按内壁有无水压力:有压洞室和无压洞室;按断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或门洞形和马蹄形洞室等;按洞轴线与水平面间的关系分为:水平洞室、竖井和倾斜洞室三类;按介质,土洞和岩洞。

4.地下洞室→引发的岩体力学问题过程:地下开挖→天然应力失衡,应力重分布→洞室围岩变形和破坏→洞室的稳定性问题→初砌支护:围岩压力、围岩抗力(有内压时)(洞室的稳定性问题主要研究围岩重分布应力与围岩强度间的相对关系)第二节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1.围岩:指由于人工开挖使岩体的应力状态发生了变化,而这部分被改变了应力状态的岩体。

2.地下洞室围岩应力计算问题可归纳的三个方面:①开挖前岩体天然应力状态(一次应力、初始应力和地应力)的确定;②开挖后围岩重分布应力(二次应力)的计算;③支护衬砌后围岩应力状态的改善。

3.围岩的重分布应力状态(二次应力状态):指经开挖后岩体在无支护条件下,岩体经应力调整后的应力状态。

一、无压洞室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1.弹性围岩重分布应力坚硬致密的块状岩体,当天然应力,地下洞室开挖后围岩将呈弹性变形状态。

这类围岩可近似视为各向同性、连续、均质的线弹性体,其围岩重分布应力可用弹性力学方法计算。

重点讨论圆形洞室。

(1)圆形洞室深埋于弹性岩体中的水平圆形洞室,可以用柯西求解,看作平面应变问题处理。

无限大弹性薄板,沿X方向的外力为P,半径为R0的小圆孔,如图8.1所示。

任取一点M(r,θ)按平面问题处理,不计体力。

则:图8.1柯西课题分析示意图……………………①式中为应力函数,它是和的函数,也是和的函数。

岩体力学-第六章 地下坑硐.PPT

岩体力学-第六章 地下坑硐.PPT

r cos 2 (2 B
r (r a) 0 r (r a ) 0
q p cos 2 2 q p r ( r b) sin 2 2
r ( r b)
q p a2 a2 r (1 2 )(1 3 2 ) cos 2 2 r r q p a4 (1 3 4 ) cos 2 2 r q p a2 a4 r (1 2 2 3 4 ) sin 2 2 r r
ri 2 (a 2 r 2 ) r (a ri )
2 2 2
a i2 (ri 2 r 2:围岩的刚度系数k,在衬砌外围处,围岩变形和衬砌 变形相等。 a r
1 c ua (1 c ) c r Ec
有内压坑道围岩和衬砌应力计算
1.内压引起的时围岩附加应力计算
r
ri2 (a 2 r 2 ) r (a ri )
2 2 2
pi pi
a i2 (ri2 r 2 ) r (a ri )
2 2 2
pa pa
ri 2 (a 2 r 2 ) a i2 (ri 2 r 2 ) r 2 2 2 2 2 2 k1 pi r (a ri ) r (a ri ) ri 2 (a 2 r 2 ) a i2 (ri 2 r 2 ) 2 2 2 2 2 2 k1 pi r (a ri ) r (a ri )
无内压椭圆形坑道周边应力分布图
(具体推导《弹性力学》吴家龙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八章 平面问题的复变函数解答)
r r 0
p[m(m 2) cos 2 -sin 2 ] p[(2m 1)sin 2 m2 cos 2 ] sin 2 m2 cos 2 mb a

第六章 地下洞室围岩应力与围岩压力计算

第六章  地下洞室围岩应力与围岩压力计算

第六章地下洞室围岩应力与围岩压力计算第一节概述一、地下洞室的定义与分类1、定义: 地下洞室(underground cavity)是指人工开挖或天然存在于岩土体中作为各种用途的地下空间。

2、地下洞室的分类按用途:矿山巷道(井)、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地下厂房(仓库)、地下军事工程按洞壁受压情况:有压洞室、无压洞室按断面形状:圆形、矩形、城门洞形、椭圆形按与水平面关系:水平洞室、斜洞、垂直洞室(井)按介质类型:岩石洞室、土洞二、洞室围岩的力学问题(1)围岩应力重分布问题——计算重分布应力1)天然应力:人类工程活动之前存在于岩体中的应力。

又称地应力、初始应力、一次应力等。

2)重分布应力:由于工程活动改变了的岩体中的应力。

又称二次分布应力等。

地下开挖破坏了岩体天然应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洞室周边岩体将向开挖空间松胀变形,使围岩中的应力产生重分布作用,形成新的应力状态,称为重分布应力状态。

(2)围岩变形与破坏问题——计算位移、确定破坏范围在重分布应力作用下,洞室围岩将向洞内变形位移。

如果围岩重分布应力超过了岩体的承受能力,围岩将产生破坏。

(3)围岩压力问题——计算围岩压力围岩变形破坏将给地下洞室的稳定性带来危害,因而,需对围岩进行支护、衬砌,变形破坏的围岩将对支衬结构施加一定的荷载,称为围岩压力(或称山岩压力、地压等)。

(4)有压洞室围岩抗力问题——计算围岩抗力在有压洞室中,作用有很高的内水压力,并通过衬砌或洞壁传递给围岩,这时围岩将产生一个反力,称为围岩抗力。

天然应力,没有工程活动 开挖洞室后的应立场,为重分布应力,与天然应力有所改变在附近开挖第二个洞室,则视前一个洞室开挖后的应力场为天然应力,第二个洞室开挖后的应力场为重分布应力第二节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一、围岩重分布应力的概念围岩:洞室开挖后,应力重分布影响范围内的岩体。

围岩(重分布)应力:应力重分布影响范围内岩体的应力。

围岩应力与围岩性质、洞形、洞室受外力状态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p
2
q
(1
a2 r2
)
q
2
p
(1
4
a2 r2
3
a r
4 4
)
cos
2
p q (1 a 2 ) q p (1 3 a 4 )cos 2
2
r2
2
r4
r
q 2
p
(1
2
a r
2 2
3
a4 r4
)
s
in
2
(2)当r=a时,即坑道周边的应力为:
(5-1)
或:
r r 0
p(1 2cos 2 ) q(1 2cos 2 )
p(3 ) 0 p(3 1) 0
解得: 1 3
3
当θ=0,π时, p(3 ) 当θ= 3π/2 ,π/2时, p(3 1)
不同的λ下,坑道周边切向应力σθ 的分布:
λ
θ=0,π θ=π/2, 3π/2
4
-p
11p
3
0
8p
2
p
5p
1
2p
2p
1/2
2.5p
制作单位——采矿教研组
矿山岩石力学
一、无内压坑道围岩应力分布
1、圆形坑道围岩应力分布 设原岩垂直应力为p,水平应力为q,作用在围岩边
界,忽略围岩自重的影响,按弹性理论中的基尔希公式 计算围岩中任一点M(r,θ)的应力:
制作单位——采矿教研组
r
p
2
q
(1
a2 r2
)
q
2
p
(1
4
a2 r2
3
a r
矿山岩石力学
第五章 地下硐室围岩 应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
制作单位——采矿教研组
矿山岩石力学
本章内容
§5-1 概述 §5-2 弹性理论计算坑道围岩与衬砌应力 §5-3 坑道围岩应力分布的弹塑性力学分析法 §5-4 坑道围岩位移 §5-5 围岩压力计算 §5-5 坑道支护 §5-7 竖井围岩应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
制作单位——采矿教研组
矿山岩石力学
§5-1 概 述
一、地下硐室的分类 地下硐室(underground cavity)是指人工开挖或天然存在于岩 土体中作为各种用途的构筑物。 1.分类 按用途:矿山巷道(井)、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地下厂房 (仓库)、地下军事工程 按硐壁受压情况:有压硐室、无压硐室 按断面形状:圆形、矩形、城门洞形、椭圆形 按与水平面关系:水平硐室、斜硐、垂直硐室(井) 按介质类型:岩石硐室、土硐 按应力情况:单式硐室、群硐
制作单位——采矿教研组
矿山岩石力学
2.围岩及矿山压力 围岩(wall rock):受开挖影响而发生应力状态改变的周围岩体。 应力重新分布(redistributional stress):从原始地应力场变 化至新的平衡应力场的过程。 次生应力(secondary stress):重分布形成的新的平衡应力。
制作单位——采矿教研组
矿山岩石力学
要求
1、掌握本课程重点难点内容; 2、掌握圆形坑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 3、了解椭圆形、矩形坑道周边应力分布; 4、掌握有内压圆形坑道围岩与衬砌的应力计算 5、了解塑性区半径、松弛区半径及围岩位移的计算公式; 6、了解岩体构造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 7、掌握井壁压力的平面挡土墙计算方法; 8、了解井壁压力空心圆柱体挡土墙计算方法。
制作单位——采矿教研组
矿山岩石力学
授课学时: 12学时 关键术语:围岩应力,围岩压力,弹性去,塑 性区,松弛区,围岩变形压力,围岩松动压力, 危岩,普氏平衡拱,喷锚支护,稳定性。
制作单位——采矿教研组
矿山岩石力学
本章的重点难点: 1、圆形坑道围岩应力弹塑性理论分析方法; 2、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原理; 3、弹塑性理论计算围岩压力 4、块体平衡理论计算围岩压力; 5、压力拱理论计算围岩压力; 6、太沙基理论计算围岩压力; 7、喷锚支护的力学作用; 8、圆形竖井围岩应力分布与稳定性评价。
普氏压力拱理论 太沙基理论
制作单位——采矿教研组
矿山岩石力学
§5-2 弹性理论计算坑道围岩与衬砌应力
p
基本假定:岩体为均质、连续和各向同性
q
的介质。
研究围岩二次应力状态的方法:
将巷道和围岩视为无重量的有孔平板的平面应变问题,平 板所受到的外力即原岩应力。巷道上部和下部的初始应力不相等, 但当巷道埋深大于其高度的20倍时,这种应力差即可略去。于是, 当p=q,即λ=1,可视为二向等压下有孔平板平面应变问题,当 p≠q时,即 λ ≠1,则视为二向不等压的有孔平板平面应变问题。 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这种计算误差不超过1%。
2
r2
2
r4
(5-1)
r
q 2
p
a2
(1 2 r 2
3
a4 r4
)
s
in
2
(3)当p=q,即λ=1时,
r
p(1
a2 r2
)
可见, σθ、σr与θ无 关, λ=1(轴对称)时
p(1
a2 )
r2
对圆形坑道围岩应力分布 (5-5) 最有利。
p (1 ) 2(1 )cos 2
(5-3) (5-4)
式中:λ=q/p为侧压力系数。
p
由: p (1 ) 2(1 )cos 2
q
可见,σθ 与λ和θ密切相关。
当θ=0,π时, p(3 ) 当θ= 3π/2 ,π/2时, p(3 1)
由于岩体的抗拉强度很小,认为岩体不抗拉, 因此,坑道周边不能出现拉应力的条件为:
max S
umax U
确定地下工程结构荷载:确定地下岩石条件;地应力; 开挖影响;支护结构刚度。
制作单位——采矿教研组
矿山岩石力学
§5-1 概 述
二、地下硐室围岩应力分析方法
根据围岩的结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各向同性岩体
完整结构的岩体:弹塑性力学分析 各向异性岩体
块状结构岩体:块体平衡理论分析 碎裂和松散结构岩体:松散体力学分析
4 4
)
cos
2
p q (1 a 2 ) q p (1 3 a 4 )cos 2
2
r2
2
r4
r
q 2
p
(1
2
a r
2 2
3
a4 r4
)
s
in
2
(1)当r→∞时,
r
p q q p cos 2
2
2
p q q p cos 2
2
2
r
q p sin2
2
上式即为极坐标中的原岩应力。
(5-1) (5-2)
0.5p
1/3
2.57p
0p
1/4
2.75p
-0.25p
不同的λ下,坑道周边切向应力σθ 的分布:
不同的λ下,坑道周边切向应力σθ 的分布:
不同的λ下,坑道周边切向应力σθ 的分布:
r
p q a2 q p
a2
2 (1 r 2 ) 2 (1 4 r 2
3
a r
4 4
) a 4 )cos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