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第12讲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49~1956年) 1.新中国成立和民主政治建设

(1)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新中国建设的历程。

(2)制度建设

①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1949年新政协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规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法制建设: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1)1952年,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2)1953年,党公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同时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3.外交奠定基础

(1)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2)1949年,中苏建交。

(3)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4)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了日内瓦会议,为推动解决印度支那和平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5)1955年,亚非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4.思想文化

(1)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2)确立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人民教育方针。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1956~1978年) 1.探索成就与失误

(1)成功探索

①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主要矛盾和任务。

②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2)探索失误

①1958年,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随之轻率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左”倾错误发展,造成国民经济困难。

②1966~1976年,“左”倾错误继续发展,“文化大革命”爆发,民主政治、经济领域都遭受冲击,国民经济损失严重。

2.民主政治的挫折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社会秩序混乱。

3.外交突破

(1)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与中日邦交正常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4.思想、科技与文化

(1)思想: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