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福建教师招聘《中学语文》真题

合集下载

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2.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单项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包扎(zhā) 细菌(jūn) 惩(chéng)罚唯(wéi)唯诺诺B.档(dàng)次桂冠(guān) 纠葛(gé) 铩(shā)羽而归C.果脯(fǔ) 压轴(zhóu) 溃(huì)脓靡靡(mí)之音D.拎(līng)包应(yìng)届躯壳(qiào) 不着(zhuó)边际正确答案:B解析:A项,“包扎”的“扎”应读作“zā”;C项,“压轴”的“轴”应读作“zhòu”,“靡靡之音”中的“靡”应读作“mǐ”;D项,“拎包”中的“拎”应读作“līn”,“应届”中的“应”应读作“yīng”。

本题当选B项。

2.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兵马俑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融洽,战胜敌人。

(比喻)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夸张)C.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

(比拟)D.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无名指和小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设问)正确答案:A解析:A项句子赋予兵马俑以人的动作、神态,运用了比拟中的拟人修辞手法。

句中虽然出现“好像”一词,但并不存在喻体,未运用比喻修辞。

故本题当选A项。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玉树大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心系灾区,不仅亲临现场指导救灾工作,还派人给灾区群众送来了各种各样的救援物资和食物。

B.国家出台抑制房价上涨过快的政策后,一些跟风炒房者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这充分说明这些投资者的投资观念和理财水平有待提高。

C.“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用人制度的实施,不仅拓宽了人才的选拔任用渠道,而且有效遏制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试卷11_真题-无答案(3)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试卷11_真题-无答案(3)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试卷11(总分62,考试时间90分钟)1.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单项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沛公军霸上B. 大楚兴,陈胜王C. 邻之厚,君之薄也D. 以乱易整,不武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不是动词的一项是( )。

A.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B. 衣冠而见之C. 军书十二卷D. 六王毕,四海一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 项伯杀人,臣活之B. 欲因此时降武C. 何久自苦如此D.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4. 下列句子中,“壮”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

A. 单于壮其节B. 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C.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D.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5. 下列句子中,没有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

A. 会盟而谋弱秦B. 渔人甚异之C.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D. 吾妻之美我者6.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不闻机杼声B. ①拔剑切而啖之②日啖荔枝三百颗C. ①左右或欲引相如去②引壶觞以自酌D. ①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②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7.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此殆天所以资将军②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B. ①挟天子而令诸侯②挟飞仙以遨游C. ①老夫聊发少年狂②聊乘化以归尽D. 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②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8.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衡少善属文属:连接B. 如惠语以让单于让:责备C.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驽:愚劣、无能D. 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9.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图,心意B.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归:返回C. 风力虽尚劲劲:猛,强有力D. 夫不能以游堕事堕:坏,耽误10.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2. 3. 4. 5.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恣意妄为蓬荜生辉乔装打扮以逸待劳B.出奇制胜敲榨勒索摩拳擦掌绿草如荫C.如不敷出切肤之痛要言不烦墨守成规D.大放厥词自立更生惨绝人寰卷帙浩繁正确答案:A解析:B项“敲榨勒索”中的“榨”应为“诈”,“绿草如荫”中的“荫”应为“茵”;C项,“如不敷出”中的“如”应为“入”;D项,“自立更生”中的“立”应为“力”。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歇后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再过十来天就开始中学生生活了,这一堆看过的动漫书刊扔也不是,不扔也不是,真是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啊!B.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竟然还有人上当受骗。

老王叹息道:“唉!那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别人着急也没用。

”C.这次试卷的难度很大,十道题小张错了六道,他长叹一声:这真叫做牵牛过河——六脚全湿啊。

D.老先生的想法有些过时了,和这位年轻人说的明显是老水牛拉马车——不合套了。

正确答案:C解析:牵牛过河——六脚全湿:比喻大家起被牵连到某事中去。

用在此处不合适。

3.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你不敢轻视了静坐于酒馆一角独饮的老翁或巷头鸡皮鹤首的老妪,他们说不定就是身怀绝技的奇才异人。

B.一个天使般的微笑若能化解一个人多年的苦闷,就应该是无价的,也应该是解决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

C.“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世界园艺博览会历届占地面积最大、活动最丰富、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

D.这些陈旧的观念不清除,将会直接阻碍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进行。

对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正确答案:A解析:B项“解决困境”搭配不当。

应为“解决矛盾”或者“摆脱困境”。

C 项语序颠倒,应该为“是历届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占地面积……”。

D项,“阻碍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进行”句式杂糅。

应该去掉“的进行”。

2016福建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综真题

2016福建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综真题

2016福建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综真题
欢迎来到福建教育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信息网是福建教师资格证考试门户网站,提供福建中小幼儿教师招聘以及教师资格考试信息、考试培训、笔面试辅导、资料下载、公益讲座等全方位备考信息。

详情查看福建教师考试备考大全。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欢迎来到福建教育考试网,4月17日我们如期迎来了2016福建教师招聘笔试考试。

在此,中公教育特为各位考生收集了最新的教师招聘真题,以反馈各位考生对我们一年以来的支持。

接下来的日子里,中公教育将继续为各位考试提供教师招聘面试培训、辅导、面试公益讲座、免费面试模拟等。

我们在福建教育考试网等着你回来。

更多福建教师资格备考资料以及福建教师招聘最新讯息,请关注福建教育信息网。

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2.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单项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恪守(gé) 症结(zhēng) 卷帙浩繁(zhì) 弄巧成拙(zhuō)B.疏浚(jùn) 喷香(pèn) 自怨自艾(ài) 以讹传讹(é)C.散落(sàn) 熟稔(rèn) 牵强附会(qiǎng) 千载一时(zǎi)D.揩油(kāi) 木讷(nè) 百折不挠(náo) 长吁短叹(xū)正确答案:D解析:A项“恪”读kè;B项“艾”读yì;C项“稔”读rěn。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核辐射一海水污染一盐业危机,这个故事的逻辑看起来并不突兀。

但与前段时间大蒜等在炒作中价格飙涨从而让不法商人从中牟取暴利的商品不同,食盐作为民众生活必需品,其价格却是国家控制的B.本文通过对一个淳朴善良、恪守贫穷道义的底层人物的追忆,歌颂了人类底层的所有美好品质;对经济的发展导致人类的贪婪吞噬了原有的淳厚质朴现象的担忧,表达了对自己心中神话般的底层消失的迷惘之情C.平心而论,大量古村落还没有列人遗产保护范筹,没有严格可靠的保护监督,没有将现代文明融入历史文明的任何计划、构想,乃至尝试,仍处在想拆就拆的危境中D.我在画册中看到过那乡间居室,是木结构的精致小屋,依山傍水,能看见涓涓细流的清澈和活泼,能感受到松涛的呼吸和脉搏,也能看到万籁俱寂时的月色阑珊,更有旭日和夕阳在蓝天上描绘的粗犷与瑰丽正确答案:C解析:“范筹”应改为“范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世博会杭州城市实践馆以当代艺术手法与传统造型,结合少量高科技影像技术,形成一种未完成之感,用以暗示杭城发展正在进行时B.赖声川导演的融人了越剧因素的《新暗恋桃花源》在杭州受到热捧,首场演出门票在开演一周前就全部售罄C.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D.水库露底、河水断流、农田龟裂、水井干涸……我国西南正遭受着60年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干旱,其中云南和广西的部分地区的旱情甚至百年一遇正确答案:C解析:A项成分残缺“以……为主”;B项累赘,“全部”“售罄”重复;D 项“云南和广西的部分地区”产生歧义。

2016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中学语文考试真题

2016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中学语文考试真题

北京·广州·上海·西安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汇编及全真模拟试卷中学语文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编著严格依据最新教师招聘考试要求编写前言教师招聘考试是由各省、市、地区教育部门或人事部门统一组织的教师竞争上岗考试,是一种公开选拔优秀教师的新型录用制度。

2003年教育部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制定了“凡进必考”的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制度。

近年来,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广西、四川、新疆等省(或自治区)在全省(或自治区)范围内实行统考,其他省、市、地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也在逐渐走向正规化、专业化。

从各地教师招聘考试公告来看,考试的科目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种。

公共科目考试内容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为主;专业科目的考试内容为相关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为帮助更多有崇高理想,立志耕耘三尺讲台的朋友们顺利加入教师队伍中,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研发人员结合多年研究成果,在总结全国教招考试考情和真题的基础上,倾力编写了这套适用于各省、市、地区教师招聘考试的试卷,相信这套试卷必能解您备考之忧,提高备考效率。

本套试卷具有以下显著特点:★精选真题,代表性强★真题是考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能让考生的复习备考更有目标性和方向性。

本套试卷精选了全国各地6套最具代表性的真题,帮助考生从整体上把握考试的难度,全面熟悉考试考查的特点和命题趋势,为考生的复习备考指明方向,点亮教师招考的征程。

★名师预测,命中率高★本试卷从考生的角度出发,着重培养考生的应考能力并对未来的考试加以预测。

每套模拟试卷都是在仔细研究真题命题特点和趋势的基础上命制的,试卷的难度、题型题量、考点分布均与真题高度契合,帮助考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把握考试脉搏,有效应对考试。

★深度解析,实用性佳★本试卷所有的题目和答案均经过多次讨论和反复推敲,力求答案精准、解析透彻,引导考生在解题过程中理清解题思路,举一反三,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达到高效实用的目的,从而顺利通过考试。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6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试卷精选.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6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试卷精选.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6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试卷精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读音完全一致的是( )。

(A)<u>怡</u>悦 <u>怠</u>工 <u>贻</u>笑大方百战不<u>殆</u>(B)<u>揣</u>度 <u>湍</u>急 <u>惴</u>惴不安气<u>喘</u>吁吁(C)<u>诋</u>毁 <u>抵</u>赖刨根问<u>底</u> 中流<u>砥</u>柱(D)奴<u>婢</u> <u>裨</u>益 <u>稗</u>官野史 <u>髀</u>肉复生2 下列作家、作品、作品人物搭配错误的是( )。

(A)巴金——《家》——高觉新(B)余华——《活着》——徐福贵(C)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冉.阿让(D)阿.托尔斯泰——《复活》——聂赫留朵夫3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送东阳马生序》里有“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一句,“加冠”是指男子十六岁(B)《兰亭集序》中“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癸丑”采用的是干支纪年(C)《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是指农历十六(D)《项羽本纪》鸿门宴中,项羽与项伯向东而坐,可见向东是指室内最尊贵的座位4 关于高中生45分钟内完成的语文作文字数,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字数应是( )左右。

(A)450(B)500(C)600(D)700文言文阅读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伶官传序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u>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福建教师招聘真题语文试卷(含答案)

福建教师招聘真题语文试卷(含答案)

福建教师招聘真题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红楼梦》的作者?A. 曹雪芹B. 吴承恩C. 施耐庵D. 罗贯中2. 下列哪个朝代不属于“唐宋元明清”?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3. “一问三不知”出自哪部古典小说?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4. 下列哪个字是“楷书”的组成部分?A. 横B. 竖C. 撇D. 点5. 下列哪个选项是《庐山谣》的作者?A. 杜甫B. 白居易C. 苏轼D. 李白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福建省中学语文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一致的是( )。

A.怡悦怠工贻笑大方百战不殆B.揣度湍急惴惴不安气喘吁吁C.诋毁抵赖刨根问底中流砥柱D.奴婢裨益稗官野史髀肉复生2~3.缺4.下列作家、作品、作品人物搭配错误的是( )。

A.巴金—《家》—高觉新B.余华—《活着》—徐福贵C.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冉•阿让D.阿•托尔斯泰—《复活》—聂赫留朵夫5.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送东阳马生序》里有“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一句,“加冠”是指男子十六岁B.《兰亭集序》中“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癸丑”采用的是干支纪年C.《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是指农历十六D.《项羽本纪》鸿门宴中,项羽与项伯向东而坐,可见向东是指室内最尊贵的座位6~8.缺9.关于高中生45分钟内完成的语文作文字数,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字数应是( )左右。

A.450B.500C.600D.70010.缺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12.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13._____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前赤壁赋》)14.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1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16.《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________的诗。

17.鲁迅的小说集除了_____________,还有《呐喊》《故事新编》。

18.《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是________小说的代表人物。

19.缺20.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听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2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4分)22.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词。

(4分)四、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3~24题。

(27分)伶官传序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23.文本解读(12分)(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2分)①函梁君臣之首函②抑本其成败之迹函(2)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6分)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3)本文最重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做简要分析。

(4分)24.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15分)(1)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维度为《伶官传序》设计一个教学导语,200字左右。

(6分)(2)下面是某教师教学《伶官传序》第③④段的教学设计(摘录)。

(9分)步骤一:教师指导学生集体朗读第③④段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让学生完成第③④段的翻译。

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句。

(20分钟)步骤二:课堂互动学习,学生讨论问题。

(15分钟)1.第③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第③段和第④段是什么关系?试具体说明。

3.第④段以问句结尾有何具体作用?步骤三: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提问并加以总结评价。

(10分钟)问: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结合课程性质与文体特点,分析该教学设计的优缺点。

(二)阅读下文,完成25~26题。

(25分)快阁的紫藤花徐蔚南①细雨蒙蒙,百无聊赖之时,偶然从《花间集》里翻出了一朵小小的枯槁的紫藤花,花色早褪了,花香早散了。

啊,紫藤花!你真令人怜爱呢!岂仅怜爱你,我还怀念着你的姊妹们———一架白色的紫藤,一架青莲色的紫藤———在那个园中静悄悄地消受了一宵冷雨,不知今朝还能安然无恙否?②啊,紫藤花!你常住在这诗集里吧,你是我前周畅游快阁的一个纪念。

③快阁是放翁饮酒赋诗的故居,离城西南三里,正是鉴湖绝胜之处,去岁初秋,我曾经去过了,寒中又重游一次,前周复去是第三次了。

但前两次都没有给我多大印象,这次去后,情景不同了,快阁的景物时时在眼前显现———尤其使人难忘的,便是那园中的两架紫藤。

④快阁临湖而建,推窗外望,远处是一带青山,近处是隔湖的田亩。

田亩间分出红黄绿三色:红的是紫云英,绿的是豌豆叶,黄的是油菜花。

一片一片互相间着,美丽得远胜人间锦绣。

东向,丛林中,隐约间露出一个塔尖,尤有诗意,桨声渔歌又不时从湖面飞来。

这样的景色,晴天固然极好,雨天也必神妙,诗人居此,安得不颓放呢!放翁自己说:“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放翁。

”是的,确然天叫他称放翁的。

⑤阁旁有花园二,一在前,一在后。

前面的一个又以墙壁分成为二,前半叠假山,后半凿小池。

池中植荷花,如在夏日,红莲白莲,盖满一地,自当另有一番风味。

池前有春花秋月楼,楼下有匾额曰“飞跃处”,此是指鱼言。

其实,池中只有很小很小的小鱼,要它跃也跃不起来,如何会飞跃呢?⑥园中的映山红和紫竹都很鲜艳,但远不及山中野生的自然。

⑦自池旁折向北,便是那后花园了。

⑧我们一踏进后花园,便有一架紫藤呈在我们眼前。

这架紫藤正在开最盛的时候,一球一球重叠盖在架上的,俯垂在架旁的尽是花朵。

花心是黄的,花瓣是洁白的,而且看上去似乎很肥厚的。

更有无数的野蜂在花朵上下左右嗡嗡地叫着———热热闹闹地飞着。

它们是在采蜜吗?它们是在舞蹈吗?它们是在和花朵游戏吗?……⑨我在架下仰望这一堆花,一群蜂,我便感觉这无数的白花朵是一群天真无垢的女孩子,伊们赤裸裸地在一块儿拥着,抱着,偎着,卧着,吻着,戏着;那无数的野蜂便是一大群的男孩,他们正在唱歌给伊们听,正在奏乐给伊们听。

他们是结恋了。

他们是在痛快地享乐那阳春。

他们是在创造只有青春,只有恋爱的乐土。

⑩这种想象绝不是仅我一人所有,无论谁看了这无数的花和蜂都将生出了种神秘的想象来。

同去的方君看见了也拍手叫起来,她向那低垂的一球花朵热烈地亲了个嘴,说道:“鲜美呀!呀,鲜美!”她又说:“我很想把花朵摘下两枝来挂在耳上呢!”11离开这架白紫藤十几步,有一围短短的冬青。

绕过冬青,穿过一畦豌豆,又是一架紫藤。

不过,这一架是青莲色的,和那白色的相比,各有美处。

但是就我个人说,却更爱这青莲色的,因为淡薄的青莲色呈在我眼前,便能使我感得一种和平,一种柔婉,并且使我有如饮了美酒,有如进了梦境。

12很奇异,在这架花上,野蜂竟一只也没有。

落下来的花瓣在地上已有薄薄的一层。

原来这架花朵的青春已逝了,无怪野蜂散尽了。

13我们在架下的石凳上坐了下来,观看那正在一朵一朵飘下的花儿。

花也知道求人爱怜似的,轻轻地落了一朵在膝上,我俯下看时,颈项里感得飕飕地一冷,原来又是一朵。

它接连着落下来,落在我们的眉上,落在我们的脚上,落在我们的肩上。

我们在这又轻又软又香的花雨里几乎睡去了。

14猝然“骨碌碌”一声怪响,我们如梦初醒,四目相向,颇形惊诧。

即刻又是“骨碌碌”地响了。

15方君说:“这是啄木鸟。

”16临去时,我总舍不得这架青莲色的紫藤,便在地上拾了一朵夹在《花间集》里。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每取出这朵花来默视一会儿。

25.文本解读(10分)(1)快阁的紫藤花给了作者怎样的生命感悟,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2)有人说结尾写啄木鸟的句子有画蛇添足之嫌,应删去,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简述理由。

(4分)26.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为九年级学生)(15分)(1)从文本特点和九年级学生认识特点出发,确定本文的教学重点,要求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各写一点,并说明理由。

(6分)(3)第四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和内容提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文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请就本文第③段写一个片段教学设计(只需写出其中的教学过程部分即可)。

(9分)五、作文(本大题共50分)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近日某报调查发现有八成的老人表示帮孩子排过队,有七成的老人表示自己有大把的时间,无须子女相求便会自觉揽下这苦活。

对于这项调查结果网络上议论纷纷。

有人认为子女要理解父母的付出,有人认为无私帮助孩子有助于提高老人晚年生活质量,让他们觉得自己活得有价值。

有人认为帮助孩子排队要适度,老人过度呵护子女未必是好事。

对于以上看法你怎么看?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表明你的态度,简述你的看法,完成写作任务,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

解析:A项词语加点字读音分别为“yí、dài、yí、dài”;B项词语加点字读音分别为“chuǎi、tuān、zhuì、chuǎn”;C项词语加点字读音均为“dǐ”;D项词语加点字读音分别为“bì、bì、bài、bì”。

故本题当选C项。

2~3.缺4.【答案】D。

解析:D项,《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聂赫留朵夫是其中的男主人公。

阿•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怪人》和《跛老爷》。

故D项搭配有误,当选。

5.【答案】A。

解析:A项,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以示成年,句中“加冠”即指男子二十岁。

故A项说法有误,当选。

6~8.缺9.【答案】C。

解析: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必修课程”中关于表达与交流的要求可知,高中生45分钟应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