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210—2型电动机定子铁芯冲压模具设计

Y210—2型电动机定子铁芯冲压模具设计
Y210—2型电动机定子铁芯冲压模具设计

Y210—2型电动机定子铁芯冲压模具设计

一、产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简图

该电动机定子铁芯的材料为电工硅钢片D21,钢板厚度0.50mm,具有良好的冲裁性能。零件形状简单,对称,是由圆弧和直线组成。

对于冲小孔Φ5,冲复杂圆孔Φ80,按照冲压手册一般冲孔模对该材料(钢 <400MPa)可以冲压的最小的孔径为d≧t=0.5mm,因而小孔符合工艺要求。最小孔边距为b=3.5mm≧t,因而符合孔边距工艺要求,以上分析均符合冲裁工艺要求。

由表1、2 查出冲裁件内外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为IT11,孔中心与边缘距离尺寸公差为±0.6,对于孔心距公差为±0.1,将以上精度与零件简图中所标注的尺寸公差相比较,可认为该零件的精度要求能够在冲裁加工中得到保证,其他尺寸标准、生产批量等情况,也均符合冲裁的工艺要求,故决定采用冲孔落料复合冲裁模进行加工,且一次成形。

表1 冲裁件内外形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

二、模具类型的确定

常见的模具形式可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三种。确定模具形式,应以冲裁工件的要求、生产批量、模具加工条件为主要依据。

冲压生产批量与合理模具形式见表3 ,单工序模、级进模和复合模的比较见表4

通过以上关系比较,此工件是大批量生产,故采用冲孔落料复合冲裁模进行加工,且一次冲压成行。

所谓复合模具结构,就是在冲床的一次行程内,完成两道以上的冲压工序。在完成这些工序过程中,冲件材料无需进给移动。复合模具结构的优点(1)制件精度高。由于是在冲床的一次行程内,完成数道冲压工序。因而不存在累积定位误差。使冲出的制件内外形相对位置及各件的尺寸一致性非常好,制件平直。适宜冲制薄料和脆性或软质材料。(2)生产效率高。(3)模具结构紧凑,面积较小。

复合模具结构的选用原则:只有当制件精度要求高,生产批量大,表面要求

平整时,才选用复合模具结构。

三、冲裁间隙的选用

在冲裁模的设计中,凸凹模间隙的合理选取,是保证模具正常工作、提高冲片质量、延长模具寿命的一个关键因素。理想的间隙应该是板料冲裁断裂时,凸凹模刃口边所产生的裂纹在一条直线上,否则冲片边缘将出现不允许的毛刺,使得刃口粘结严重,磨损加快,进而影响模具的寿命。所以,如何选取合理的凸凹模间隙,是模具设计时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0. 5mm 的硅钢片, 手册表5推荐的间隙为0 . 0 6 ~0. 08mm(见表),约为材料厚度的8 %~14 %。按照这个间隙,冲出的定、转子片毛刺虽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但由于间隙偏小,使得凸模与被冲的孔之间、凹模与落料之间的摩擦严重,造成凸模和凹模侧壁产生粘结,卸料力增大,影响冲片断面的质量,刃口容易变钝,冲片易出毛刺,且毛刺增长过快,甚至发生凹模胀裂现象,致使模具寿命下降。且取小间隙时,由于弹性回跳作用,落料件尺寸大于凹模,冲出的孔径小于凸模,从而造成冲片的尺寸精度出现误差。

为提高冲片质量,延长模具寿命,根据国内外资料信息,在实践中对模具间隙做了试验摸索,证明放大间隙是非常有效的。

经过多次对0. 5mm 厚硅钢片冲裁的试验,发现间隙值在材料厚度的20 %左右范围内,即间隙值为0. 09~0. 11mm 最为合适。

采用这个间隙,可以获得如下效果:(1) 提高了冲片质量。刃口锋利时毛刺小,冲裁过程中毛刺增长缓慢。(2) 冲片表面平整度大大改善,特别是相邻孔之间。(3) 凸凹模侧壁无粘结,减小了卸料力。(4) 延长了模具寿命。刃磨一次可以保证较的冲次,从而减少刃磨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实践证明,合理地放大间隙,可使冲裁质

量得到有效的保证,且模具寿命能提高2~3 倍。

四、排样 见下图 为直排有废料排样方式 由表 6 查得最小搭边值a=1.5 a 1=1.5

排样图

毛胚面积 A=223.147517662.5r π=?=2m m 条料宽度 b=150+1.5×2=153mm 进距 h=150+1.5=151.5mm 材料利用率 117662.5100%76.2%153151.5

nA bh η?=?==?

五、计算冲压力:采用弹性卸料和上出料方式硅钢片D21的τ=190MPa

落料力F

1=Lt

b

σ=(471×0.5×230)N=54.165×3

10N

冲孔力F

2= Lt

b

σ=(441×0.5×230+15.7×9×0.5×230)N=66.965×3

10N

卸料力F

卸=K

F

1

=0.05×54.165×3

10=27.0825×3

10N

查表7 取K

=0.05

推件力F

推=nK

F2=10×0.065×66.965×3

10=32.964×3

10N

查表7 取K

=0.065

选择冲床时的总冲压力为F

总= F

1

+ F

2

+F

+ F

=140.553×3

10N

六、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因为该零件是中心对称图形,所以其压力中心位于轮廓图形的几何中心O点,如图所示

压力中心

七、计算凸、凹模的刃口尺寸

根据冲裁间隙分析 Zmin=0.09mm Zmax=0.11mm ,对零件图中未注公差的尺寸,由公差手册查出其极限偏差为0

0.1

150

-、0

0.8780- 对于外轮廓Φ150,查表 8 的凸、凹模的制造公差δ凸

=0.030 δ

=0.040

由于Zmax —Zmin=0.02mm ≤δ

不满足条件,不可采用分开加工凸模

和凹模,故采用凸模和凹模配合加工方法,以凹模为基准件。 查表 9 的因数X=0.75

落料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如下: Φ150 : B j =(B min +x Δ)04

_?

150凹=(150+0.75×0.1)00.1.4

-=150.07500.025- mm

冲孔凸模刃口尺寸计算如下:

Φ5 :d 凸=(d+x Δ)0凸δ-=(5+0.5×0.24)002.0-=5.120

02.0- mm

d 凹按凸模尺寸配制其双面间隙为0.09~0.11mm

对于冲孔Φ80,零件形状比较复杂,且为薄材料为了保证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值,必须采用凸模和凹模配合加工方法,以凸模为基准件 根据凸模磨损后的尺寸变化情况将零件图中各尺寸进行分类

A 类:0.105+、R40.20+

B 类: 00.1150-、0

0.8780-

九、冲压设备的选择

为安全起见,防止设备的超载,参照冲压手册可选取公称压力为63KN 的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J23~16

该压力机与模具设计的有关参数为:

公称压力: 160KN 滑块行程: 55mm 最大闭合高度: 220mm 最大装模高度: 180mm 连杆调节量: 45mm 工作台尺寸: 200×310 垫板尺寸: 30×140 模柄孔尺寸: 30×50 十、模具经济和技术上的分析

模具的经济性涉及到成本的高低供应是否充分,加工过程是否复杂、成品率的高低以及同一产品中使用金属或钢材型号的多少等。在我国当前情况下,考虑以铁代钢和以铸代锻还是符合经济性要求的,故选择一般弹钢和铸铁能满足要

求的,就不要选用合金钢。对一些只要求表面性能高的零件,可选用廉价钢种,然后进行表面强化处理来达到。另外,在考虑材料经济性时,切记不宜单纯以单价来比较材料的好坏,而应以综合效益来评价材料的经济性高低。

模具的技术分析,包括模具的结构、形状以及尺寸等方面的分析。模具的结构、形状和尺寸设计计算完毕之后,要对模具的加工质量、使用条件提出基本要求,这些要求主要是:

(1)有适中而均匀的硬度,模具经淬火、回火处理后,其硬度值为HRC40-52(根据模具的尺寸而定,尺寸越大,要求的硬度越低)。

(2)有足够高的制造精度,模具的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应符合图纸的要求(一般按负公差制造),配合尺寸具有良好的互换性。

(3)有足够高的表面粗糙度,配合表面应达Ra=3.2-1.6μm,工作带表面达Ra =1.6-0.4μm,表面应进行氮化处理、磷化处理或其它表面强化处理,如多元素共渗处理及化学热处理等。

(4)有良好的对中性、平行度、直线度和垂直度,配合面的接触率应大于80%。(5)模具无内部缺陷和表面缺陷,一般应进行超声波探伤和表面质量检查后才能使用。

十一、参考书目

《冲模设计应用实例》模具实用技术丛书编委,机械工业出版社

《模具设计与制造》党根茂骆志斌李集仁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机械工程材料》王涣庭李茅花徐善国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图学基础教程》谭建荣张树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制造基础》严霖元主编,江西农业大学

《机械设计》邱宣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冲压工艺学》李硕本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冯炳尧等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实用模具技术手册》邓石城王旭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冲模设计手册》张鼎承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冷冲模设计》丁松聚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模具结构与设计基础》许发樾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冲模技术》涂光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刘心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孙风勤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冲压手册》王孝培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冲模图册》李天佑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现代冲压技术》张毅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Y210—2型电动机定子铁芯冲压模具设计

Y210—2型电动机定子铁芯冲压模具设计 一、产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简图 该电动机定子铁芯的材料为电工硅钢片D21,钢板厚度0.50mm,具有良好的冲裁性能。零件形状简单,对称,是由圆弧和直线组成。 对于冲小孔Φ5,冲复杂圆孔Φ80,按照冲压手册一般冲孔模对该材料(钢 <400MPa)可以冲压的最小的孔径为d≧t=0.5mm,因而小孔符合工艺要求。最小孔边距为b=3.5mm≧t,因而符合孔边距工艺要求,以上分析均符合冲裁工艺要求。 由表1、2 查出冲裁件内外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为IT11,孔中心与边缘距离尺寸公差为±0.6,对于孔心距公差为±0.1,将以上精度与零件简图中所标注的尺寸公差相比较,可认为该零件的精度要求能够在冲裁加工中得到保证,其他尺寸标准、生产批量等情况,也均符合冲裁的工艺要求,故决定采用冲孔落料复合冲裁模进行加工,且一次成形。 表1 冲裁件内外形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

二、模具类型的确定 常见的模具形式可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三种。确定模具形式,应以冲裁工件的要求、生产批量、模具加工条件为主要依据。 冲压生产批量与合理模具形式见表3 ,单工序模、级进模和复合模的比较见表4

通过以上关系比较,此工件是大批量生产,故采用冲孔落料复合冲裁模进行加工,且一次冲压成行。 所谓复合模具结构,就是在冲床的一次行程内,完成两道以上的冲压工序。在完成这些工序过程中,冲件材料无需进给移动。复合模具结构的优点(1)制件精度高。由于是在冲床的一次行程内,完成数道冲压工序。因而不存在累积定位误差。使冲出的制件内外形相对位置及各件的尺寸一致性非常好,制件平直。适宜冲制薄料和脆性或软质材料。(2)生产效率高。(3)模具结构紧凑,面积较小。 复合模具结构的选用原则:只有当制件精度要求高,生产批量大,表面要求

冲裁模具设计步骤(精)

冲裁模具设计步骤 第一步工作:对所设计模具之产品进行可行性分析 , 以电脑机箱为例, 首先将各组件产品图纸利用设计软件进行组合分析 (套图 , 确保各产品图纸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可以熟悉各组件在整个机箱中的重要性,以确定重点尺寸,这样在模具设计中很有好处。 第二步:对产品进行分析采用什么样的模具结构 , 并对产品进行排工序, 确定各工序冲工内容, 并利用设计软件进行产品展开, 在产品展开时一般从后向前展开, 例如一产品需要量五个工序, 则从加工成品开始展开,一直向前四工序、三工序、二工序、一工序,并展开一个图形后复制一份再进行前一工序的展开。注意, 这一步很重要, 同时要细心。 第三步:依产品展开图进行备料, 在图纸中确定模板尺寸, 包括各固定板、卸料板、凸凹模、镶件等。注意:如果直接在产品展开图中进行备料并加入定位销钉、导柱、螺丝孔的位置。可以大大的提高设计效益。如果进行手工计算效率太低。 第四步:模具图的绘制 , 在备料图纸中再制一份出来, 进行各组件的绘制,并且加入线切割的穿丝孔,在成型模中,上下模的成型间隙, 一定不能忘记。尺寸的标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第五步:校对 设计实例 1 冲裁、弯曲、拉深及成形是冷冲压的基本工 序,下面以常见的冲裁件、弯曲件及拉深件为例介绍冲裁、弯曲及拉深的冲压工艺分析、工艺方案拟订、工艺计算及模具设计。零件简图:如图 3-1所示. 名称:垫圈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Q235钢 材料厚度:2mm 要求设计此工件的冲裁模。 图 3-1 一 . 冲压件工艺分析 该零件形状简单、对称, 是由圆弧和直线组成的。根据冲模手册表 2-10、 2-11查得,冲裁件内外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为 IT14,孔中心与边缘距离尺寸公差为 ±0.1mm .将以上精度与零件简图中所标注的尺寸公差相比较, 可认为该零件的精度要求能够在冲裁加工中得到保证. 其它尺寸标注、生产批量等情况, 也均符合冲裁的工艺要求, 故决定采用利用导正销进行定位、刚性卸料装置、自然漏料方式的冲孔落料模进行加工。 方案一:采用复合模加工。复合模的特点是生产率高, 冲裁件的内孔与外缘的相对位置精度高, 冲模的轮廓尺寸较小。但复合模结构复杂, 制造精度要求高, 成本高。复合模主要用于生产批量大、精度要求高的冲裁件。方案二:采用级进模加工。级进模比单工序模生产率高,

冲压模具设计任务与模具工艺计算(doc 23页)(正式版)

目录 一、冲压模具设计任务(工件示意图) (5) 二、拉伸件工艺性分析 (5) 1、拉伸件工艺性分析 (5) 2、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形式 (6) 三、模具工艺计算 (6) 1、毛胚落料模的工艺计算 (6) 1、预定毛坯尺寸 (6) 2、排样与搭边 (7) 3、冲裁力计算 (8) 4、确定压力中心 (8) 5、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8) 6、模具轮廓尺寸计算 (9) 7、模具总装图 (9) 8、冲压设备的选择 (10) 2、拉伸模的工艺计算 (10) 1、拉伸力计算 (10) 2、拉伸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0) 3、冲压设备的选择 (12) 3、整形模的工艺计算 (12)

4、修边及冲孔复合模的工艺计算 (13) 1、总冲裁力计算 (13) 2、压力中心计算 (13) 3、冲模刃口尺寸计算 (14) 4、冲压设备的选择 (15) 5、模具三维立体爆炸图 (15) 5、剖切模的工艺计算 (16) 1、总冲裁力计算 (16) 2、压力中心计算 (16) 3、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17) 4、剖切模主要零件轮廓尺寸及剖切过程 (17) 5、冲压设备的选择 (19) 四、模具工作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19) 1、落料凹模加工工艺规程 (19) 2、凸凹模加工工艺规程 (20) 3、冲孔凸模加工工艺规程 (21) 附1、专业英文翻译(ISO9000) 参考文献

防尘罩拉伸模设计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汽车启动电机上的防尘罩的落料、拉伸、整型、修边冲孔、剖切,5副模具的设计过程及其工艺分析。零件所用材料为08F,板厚1mm。零件尺寸精度要求不高,但形状较复杂,工序较多。 本文附零件图、各模具总装图、复合模具三维模型爆炸图,另附专业中英文翻译一篇。 关键词:防尘罩,拉伸模 Design of Drawing Dies for Dust Guards Abstract: This text introduces the designing process and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5 sets of dies during producing the dust guards of starting electric motor of automobiles in details, which include blanking、drawing、forming、trimming and piercing、slitting the materials. The material for the parts is 08F and 1mm thick. There is no high request put on the size accuracy of the part, but for its complicated shape, more steps are needed. In the text, there are picture of parts、assembled dies and 3-D explosion pictures of the die model together with a transl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English. Key words: dust guards, drawing dies 一、冲压模具设计任务(工件示意图) 工件名称:防尘罩拉伸模设计 材料:08F , t=1mm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校:十堰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姓名:刘汉荣 学号:2009623022 分数: 目录 一、摘要————————————————————————— 二、冲压工件分析————————————————————— 三、冲压工件工艺方案的分析及确定————————————— 四、在此方案下的派样方式与计算—————————————— 五、主要设计的计算————————————————————(1压力的计算——————————————————— (2压力计算的初步选定——————————————— (3此方案下的模具采用什么结构——————————— (4模具工作部位的————————————————— a>尺寸计算——————————————————— b>凸模刃口——————————————————— c>凹模刃口———————————————————

d>压件器及卸料板———————————————— 六、模具其他零件的设计与计算——————————————— (1模架的选择——————————————————— (2定位零件———————————————————— (3固定及连接零件————————————————— (4模具材料的选择————————————————— (5模具的校核——————————————————— 七、心得体会——————————————————————— 八、参考文献——————————————————————— 一、摘要 冲压是金属成型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主要是用于材质较软的金属材料成型,可一次性成型复杂形状的精密制件。本设计是一个折弯和冲孔结合的零件成形。 本设计对工件进行了级进模设计,利用CAD 、UG软件对工件进行了设计绘图,明确了设计思路,确定了正确的冲压成型工艺过程并对各个具体部分进行了计算与校核,如此设计出的结构可确保模具工作运行可靠,保证了与其他部件的配合。并绘制了模具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本课题通过对工件的冲压模具的设计,巩固和深化了我们所学的知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意图。 二、冲压工件的分析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一

第一章概述 内容简介: 本章讲述冲压冲压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涉及冲压和冲模概念、冲压工序和冲模分类;常见冲压设备及工作原理、选用原则;冲压成形基本原理和规律;冲压成形性能及常见冲压材料;模具材料种类;模具制造特点、模具零件加工方法及应用等。 章节内容: 1.1冲压的定义 1.2冲压工序分类 1.3冲压工艺的特点及其应用 1.4冲压变形的理论基础 1.5冲压用板料 1.6冲压设备简介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冲压和冲模概念、冲压工序和冲模分类; 2.认识常见冲压设备,掌握选用原则; 3.了解屈服准则、塑性变形时应力应变关系、体积不变条件、硬化规律、等冲压成形基本规律; 4.了解冲压成形性能与机械性能关系; 5.认识模具制造特点,掌握模具零件加工方法。 重点内容: 冲压成形基本概念、冲压设备及选用、冲压成形基本规律及应用、冲压成形性能与机械性能关系、常用模具零件加工方法及应用。 难点内容: 冲压成形基本规律、冲压成形性能与机械性能关系。

主要参考书: [1] 王同海.实用冲压设计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冯炳尧.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下载> 1-1什么是冲压加工? 1-2 冲压加工又何特点? 1-3冲压加工又哪几种类型? 1-4什么是分离工序? 1-5 什么是塑性变形工序? 1-6 我国冲压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怎么样的? 1-7 常用的冲压设备有哪几种? 1-8 通用曲柄压力机的工作原理是怎么样的? 1-9 选用冲压设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10怎样根据冲压工艺来选择压力机的种类? 1-11怎样选择压力机规格大小? 1-12如何正确使用压力机? 1-13使用时如何正确地调整压力机? 1-14冲压材料常用的备料设备有哪些? 1-15剪板机由哪几部分组成? 1-16如何正确使用剪板机? 例题与解答: [1]冲压塑性变形辅助分析 [2]拉深变形中的变形趋向:注意变形过程、变形区与传力区、变形缺陷 电子教材 1.1 冲压的定义 冲压是利用冲模在冲压设备上对板料施加压力(或拉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制件的加工方法。冲压加工的对象一般为金属板料(或带料)、薄壁管、薄型材等,板厚方向的变形一般不侧重考虑,因此也称为板料冲压,

落料冲孔翻边复合模具设计的-毕业设计论文

前言 冲压加工技术是工业的一项基础技术,在机械、电子、航空、航天、汽车、轻工等制造行业中应用广泛。同时也对模具制造业提出了应用信息技术将先进的设计理论、方法与制造技术加以系统的集成创新的要求,促进了冲压模具设计、制造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快速发展。 进入21世纪,制造技术在中国发展更加迅速,作为制造业大国,培养数以万计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必须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实现国家的人才培养战略的需求。 概论 1.1引言 日常生产、生活中所使用到的各种工具和产品,大到机床的底座、机身外壳,小到 一个胚头螺丝、纽扣以及各种家用电器的外壳,无不与模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模具的形 状决定着这些产品的外形,模具的加工质量与精度也就决定着这些产品的质量。因为各 种产品的材质、外观、规格及用途的不同,模具分为了铸造模、锻造模、压铸模、冲压 模等非塑胶模具,以及塑胶模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冲压加工技术的应用愈来愈广泛, 模具成形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1.2冲压模地位及我国冲压技术 1.2.1冲压模相关介绍 冷冲压:是在常温下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变形, 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的加工方法。 冲压可分为五个基本工序:冲裁、弯曲、拉深、成形和立体压制。 冲压模具: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 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 冲压模按照工序组合分为三类: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 复合模与单工序模相比减少了冲压工艺,其结构紧凑,面积较小;冲出的制件精度 高,工件表面较平直,特别是孔与制件的外形同步精度容易保证;适于冲薄料,可充分 利用短料和边角余料;适合大批量生产,生产率高,所以得到广泛应用,但模具结构复 杂,制造困难。 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冲压件的质量、生 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等,与模具设计和制造有直接关系。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的高 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复习知识点

一、板料成形(冲压、冷冲)就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板料施加变形力,使板料在模具里产生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与性能的产品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二、分离工序:指冲压过程中使冲压件与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相互分离的工序。基本工序:冲孔、落料、切断、切口、切边、剖切、整修等。 三、冲孔:用冲孔模沿封闭轮廓冲裁工件或毛坯,冲下部分为废料。 四、落料:用落料模沿封闭轮廓冲裁板料或条料,冲下部分为制件。 五、切断:用剪刃或模具切断板料或条料的部分周边,并使其分离。 六、切口:用切口模将部分材料切开,但并不使它完全分离,切开部分材料发生弯曲。 七、塑性成形工序:指材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与精度要求的零件。基本工序:弯曲、拉深、成形等。 八、弯曲:把平面毛坯料制成具有一定角度与尺寸要求的一种塑性成形工艺。 九、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组成:按模具零件的功能可分为工艺零件与结构零件两部分。工艺零件:工作零件:凸模、凹模、凸凹模: 结构零件:导向零件:导柱、导套、导板 十、冲压模具按工序组合可分为单工序模、级进模、复合模。 十一、冲裁就是利用模具使板料沿一定的轮廓形状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主要指落料、冲孔 十二、冲裁变形过程: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断裂分离阶段、 十三、断面特征: 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 十四、冲裁件断面质量影响因素:1)材料的性能对断面质量的影响2)模具刃口状态对断面质量的影响3)模具冲裁间隙大小对断面质量的影响 十五、冲裁间隙的概念:指冲裁模的凸模与凹模刃口之间的间隙,也就就是凸、凹模刃口间缝隙的距离。 十六、冲裁间隙对冲裁件质量的影响:冲裁件的质量主要就是指断面质量、尺寸精度与形状误差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范例

【范例】 (1)题目:东风EQ-1090汽车储气简支架 (2)原始数据 数据如图7—1所示。大批量生产,材料为Q215,t=3mm。 图7-1零件图 (3)工艺分析 此工件既有冲孔,又有落料两个工序。材料为Q235、t=3mm的碳素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构中等复杂,有一个直径φ44mm的圆孔,一个60mm×26mm、圆角半径为R6mm的长方形孔和两个直径13mm的椭圆孔。此工件满足冲裁的加工要求,孔与孔、孔与工件边缘之间的最小壁厚大于8mm。工件的尺寸落料按ITll级,冲孔按IT10级计算。尺寸精度一般,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 (4)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①方案种类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孑L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冲孔,后落料。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冲孔一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三:采用落料一冲孔同时进行的复合模生产。 ②方案的比较各方案的特点及比较如下。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相对较高,生产效率低,且更重要的是在第一道工序完成后,进入第二道工序必然会增大误差,使工件精度、质量大打折扣,达不到所需的要求,难以满足生产需要。故而不选此方案。

方案二:级进模是一种多工位、效率高的加工方法。但级进模轮廓尺寸较大,制造复杂,成本较高,一般适用于大批量、小型冲压件。而本工件尺寸轮廓较大,采用此方案,势必会增大模具尺寸,使加工难度提高,因而也排除此方案。 方案三:只需要一套模具,工件的精度及生产效率要求都能满足,模具轮廓尺寸较小、模具的制造成本不高。故本方案用先冲孔后落料的方法。 ③方案的确定综上所述,本套模具采用冲孔一落料复合模。 (5)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复合模有两种结构形式,正装式复合模和倒装式复合模。分析该工件成形后脱模方便性,正装式复合模成形后工件留在下模,需向上推出工件,取件不方便。倒装式复合模成形后工件留在上模,只需在上模装一副推件装置,故采用倒装式复合模。 图7 2粗画排样图 (6)工艺尺寸计算 ①排样设计 a .排样方法的确定根据工件的形状。确定采用无废料排样的方法不可能做到,但能采用有废料和少废料的排样方法。经多次排样计算决定采用直对排法,初画排样图如图7 2所示。 b .确定搭边值查表,取最小搭边值:工件间a l =2.8,侧面a=3.2。 考虑到工件的尺寸比较大,在冲压过程中须在两边设置压边值,则应取。a=5;为了方便计算取a l =3。 c. 确定条料步距步距:257.5mm ,宽度:250+5+5=260mm . d .条料的利用率 21752052.35%257.5260 η?==? e .画出排样图根据以上资料画出排样图,如图7-3所示。

电机铁芯制作工艺

参考资料: 《电机制造工艺学》湖南大学方日杰主编1995年 《国外中小型电机制造工艺》 1973 《电机制造工艺学》王永昌 1984 《电机制造工艺学》胡志强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铁心是电机的有效部分之一,铁心制造工艺对电机的运行性能影响很大。铁心制造工艺包括冲片制造和铁心压装两部分。冲片的冲制属于冲压工艺范肩。本章先介绍铁心冲片材料的种类及其应用,冲压工艺的一般问题,然后阐述铁心冲片制造、铁心压装、铁心创造质量的检查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等问题。 由于软磁材料的磁导率高、磁滞损耗小和便于制造,因此,铁心一般均用软磁材料制造。软磁材料的品种有普通碳素结构钢、硅钢片、电工纯铁和导磁合金等。除直流电机和同步电机的磁极铁心常用普通碳素结构钢板制造外,电机铁心冲片最常用的材料是硅钢片,有些电机中也采用电工纯铁或导磁合金(如铁镍合金、铁锅台金等)。 硅钢片越薄,铁心损耗越小,但冲片的机械强度降低,铁心制造工时增加。叠装后,由于冲片绝缘厚度所占的比例增加,使铁心的叠压系数降低,导致铁心的有效长度和截面积减小。所以,在电机制适中不宜采用过薄的电工钢带(片),通常采用的厚度为0.5mm与0.35mm。 冷冲压工艺的特点 1、操作简单。主要依靠冲床和模具进行工作,操作者只做简单的送料工作,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低。 2、精度可靠。工件的尺寸精度主要决定于模具,而与操作者关系极小,因此工件的尺寸稳定,互换性好。 3、生产率高。冲床工作速度快,冲压过程又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率很高。 4、材料利用率高。工件可套裁,冲压件只需经过少量切削,甚至无需切削加工使可直接使用。 5、模具制造周期校长,其制造费用较高。

冲压模具设计方法与步骤

冲压模具设计方法与步 骤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1、冲压零件的冲压工艺性分析冲压零件必须具有良好的冲压工艺性,才能 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制造出合格的冲压零件,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完成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a.读懂零件图;除零件形状尺寸外,重点要了解零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b.分析零件的结构和形状是否适合冲压加工。 c.分析零件的基准选择及尺寸标注是否合理,尺寸、位置和形状精度是否适合冲压加工。 d.冲裁件断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是否过高。 e.是否有足够大的生产批量。 如果零件的工艺性太差,应与设计人员协商,提出修改设计的方案。如果生产批量太小,应考虑采用其它的生产方法进行加工。 2、冲压工艺方案设计及最佳工艺规程设计: a.根据冲压零件的形状尺寸,初步确定冲压工序的性质,如:冲裁、弯曲、拉深、胀形、扩孔。 b.核算各冲压成形方法的变形程度,若变形成度超过极限变形程度,应计算该工序的冲压次数。 c.根据各工序的变形特点和质量要求,安排合理的冲压顺序。要注意确保每道工序的变形区都是弱区,已经成形的部分(含已经冲制出的孔或外形)在以后的工序中不得再参与变形,多角弯曲件要先弯外后弯内,要安排必要的辅助工序和整形、校平、热处理等工序。

d.在保证制件精度的前提下,根据生产批量和毛坯定位与出料要求。确定合理的工序组合方式。 e.要设计两个以上的工艺方案,并从质量、成本、生产率、模具的刃磨与维修、模具寿命及操作安全性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从中选定一个最佳的工艺方案。 f.初步确定各个工序的冲压设备。 3、冲压零件毛坯设计及排样图设计: a.按冲压件性质尺寸,计算毛坯尺寸,绘制毛坯图。 b.按毛坯性质尺寸,设计排样图,进行材料利用率计算。要设计多种排样方案,经过比较选择其中的最佳方案。 4、冲压模具设计: a.确定冲压加工各工序的模具结构形式,并绘制模具简图。 b.对指定的1—2个工序的模具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并绘制模具工作图。设计方法如下: ※????确定模具的种类:简单模、连续模还是复合模。 ※???模具工作零件设计: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和凸、凹模长度,确定凸、凹模结构形式和连接固定方式。 ※??确定毛坯的定位和定距方式,并对相应的定位、定距零件进行设计。※??确定压料、卸料、顶件及推件方式,并对相应的压料板、卸料板、推件块等进行设计。 ※??模架设计:包括上下模座及导向方式的设计,也可以选用标准模架。

防尘盖冲压模具设计

防尘盖冲压模具设计 1.绪论 1.1冲压技术概念 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件或冲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冲压是一种现金的金属加工方法,在国民经济的加工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机械加工及塑性加工和其它方法相比,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主要变现如下: (1)冲压一般没有切削碎料产生,材料的消耗较少利用率高,一般为70%~85%,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2)在形状和尺寸精度方面的互换性较好,一般情况下可直接满足装配和使用要求; (3)冲压可加工的尺寸范围大、形状复杂的零件,而这些零件用其它方法是不可能或很难得到,如薄壳件; (4)被加工的金属在冲压加工过程中产生加工硬化,金属内部组织得到改善,机械强度有所提高,所以冲压件刚度强度较好; (5)冲压时由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与形状精度,且一般不被破坏冲压材料的表面质量,而模具的寿命一般较长,所以冲压件的质量稳定,互换性好, 具有“一模一样”的特征; (6)在大量生产的条件下,产品的成本低,经济效益较高; (7)冲压过程能耗较低。 由此可见冲压制得的零件具有表面质量好重量低陈本低的优点,所以冲压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尤其是大批量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相当多的工业部门越来越多的采用冲压方法加工产品零件,如汽车、农机、仪器、仪表、电子、航空、航天、家电及轻工业等行业,在这些工业部门中,冲压件所占的比重相当的大,少则60%以上,多则90%以上,不少过去用锻造、铸造和切削加工方法制造的零件,现在大多数也被质量轻度先进的指标之一。好的冲压件所代替。有些机械设备往往以冲压件所占比例的大小作为评价结构是否先进的指标之一。 工业发达国家对冷冲压生产工艺的发展是很重视的,不少国家(如美国、日本等)模具工业产值已超过机床工业,从这些国家钢材构成可以看出冷冲压的发展趋势。钢带和钢板占全部品种的67%,充分说明冲压这种加工方法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 冲压技术的发展特征是: (1)冲压成形科学化、数字化和可控化; (2)突出“精、省、净”三大优势; (3)冲压成形可以实现全过程控制; (4)产品从设计开始即进入控制,考虑工艺; (5)冲压生产的灵活性和柔性。 1.2我国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工业生产的特点是产品品种多,更新快和市场竞争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对模具制造的要求是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因此,模具工业的发展的趋

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课题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引言 在工业产品中,板材件占据了一个大比例。许许多多的机械零件,产品覆盖件都是用板料加工而成的,因此,研究板料的成形方法对产品的设计与加工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在的板材成形方法有许许多多种,其中冷冲压占据很大的一部分。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冲模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要的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冷冲压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分离工序是指使板料按一定的轮廓线分离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切断面质量的冲压件的工序;成形工序是指使坯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冲压件的工序。 冷冲压过程主要依靠冲模和压力设备完成加工的,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率很高,操作简单。而且产品壁薄、质量轻、刚度好、可以加工成形复杂的零件,小到钟表的秒针,大到汽车纵梁,覆盖件等。 冷冲压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具有独到的特点,所以在工业生产中,尤其在大批量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本课程即将结束之时,为了了解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掌握冲压工艺的编制和模具的设计,我将选择了一个垫片零件。通过设计冲裁模实现零件的大规模的生产与制造。

目录 引言 .............................................................................................................. I 一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1) 1.1 零件要求 (1) 1.2 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 (1) 1.3 冲裁工艺方案的设定 (2) 二冲模设计相关计算 (2) 2.1 排样的相关设计与计算 (2) 2.2 冲裁力的计算 (3) 2.3 冲裁压力中心的计算 (4) 2.4 冲裁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4) 2.5主要零件的尺寸计算 (5) 三定位装置的设计 (7) 3.1 横向送料定位装置设计 (7) 3.2 纵向送料定位装置的设计 (8) 四标准件的选用 (9) 4.1 模座选用 (9) 4.2 压力机选用 (10) 4.3 紧固件选择 (10) 五模具加工工艺 (11) 5.1 凸模加工工艺 (11) 5.2 凹模加工工艺 (1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定子、转子)讲解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定子、转子)讲解 电动机的静止部分称为定子,其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定子铁芯、定子绕组、机座等部分。 定子铁芯:定子铁芯的作用是作为电机磁路的一部分,并在其上放置定子绕组。定子铁芯一般由0.35~0.5毫米厚,表面涂有绝缘漆的环状冲片槽的硅钢片叠压而成,如右图所示。 定子绕组:定子绕组是电动机的电路部分,通入三相交流电,产生旋转磁场。 小型号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通常用高强度漆包线 (铜线或铝线)绕制成各种线圈后,在嵌放在定子铁芯槽内。大中型电动机则用各种规格的铜条经过绝缘处理后,再嵌放在定子铁芯槽内。为了保证绕组的各导电部分与铁芯之间的可靠绝缘以及绕组本身之间的可靠绝缘,故在定子绕组制造过程中采取了许多绝缘措施,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主要绝缘项目有以下三种: 1.对地绝缘:定子绕组整体与定子铁心之间的绝缘。 2.相间绝缘:各相定子绕组之间的绝缘。 3.匝间绝缘:每相定子绕组各线匝之间的绝缘。 定子三相绕组的槽内嵌放完毕后共有六个出线端引到电动机机座的接线盒内,可按需要将三相绕组接成星形接法(Y接)或三角形接法(△接),如右图所示。 机座:它的作用是固定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并以两个端盖支撑转子,同时起保护整台电动机的电磁部分和散发电动机运行中产生的热量,一般是铁或铝铸造而成。

转子是电动机的旋转部分,包括转子铁芯,转子绕组和转轴等部分。 ?转子铁芯:作为电机磁路的一部分,并放置转子绕组。一般由0.5毫米厚的硅钢片冲制叠压而成。如右图所示。 ?转子绕组:其作为切割定子磁场,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电流,并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受力使转子转动。根据构造的不同可分为鼠笼式和绕线式转子两种类型。 1.鼠笼式转子:它的结构是转子铁芯的槽沟内插入铜条,在铜条两端焊接两个铜环,如下图(a)所示。 这样转子绕组好像一个鼠笼型转子。为了节约铜材和便于制造。目前绝大部分鼠笼均采用铝代替。如下图(b)所示。 2.绕线式转子:绕线式转子绕组也和定子绕组一样做成三相对称绕组,经过适当的排列和组合。 嵌入并固定转子铁芯槽内,最后使三组绕圈接成星形连接, 三个引出线分别接到固定的转轴上的三个铜滑环上,在各个环上,分别放置着固定不动的电刷,通过电刷与滑环的接触,使转子绕组与外加变阻器接通,一边启动电机。如右图所示。 3.转轴:用以传递转矩及支撑转子的重量。一般都由中碳钢或合金钢制成。除了定子和转子两大部分外, 还有端盖,风扇等其他附件。

冲压模具设计步骤

冷冲压模具设计步骤 冷冲模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 1 .搜集必要的资料 设计冷冲模时,需搜集的资料包括产品图、样品、设计任务书和参考图等,并相应了解如下问题: l )了解提供的产品视图是否完备,技术要求是否明确,有无特殊要求的地方。 2 )了解制件的生产性质是试制还是批量或大量生产,以确定模具的结构性质。 3 )了解制件的材料性质(软、硬还是半硬)、尺寸和供应方式(如条料、卷料还是废料利用等),以便确定冲裁的合理间隙及冲压的送料方法。 4 )了解适用的压力机情况和有关技术规格,根据所选用的设备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模具及有关参数,如模架大小、模柄尺寸、模具闭合高度和送料机构等。 5 )了解模具制造的技术力量、设备条件和加工技巧,为确定模具结构提供依据。 6 )了解最大限度采用标准件的可能性,以缩短模具制造周期。 2 .冲压工艺性分析 冲压工艺性是指零件冲压加工的难易程度。在技术方面,主要分析该零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最小孔边距、孔径、材料厚度、最大外形)、精度要求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冲压工艺的要求。如果发现冲压工艺性差,则需要对冲压件产品提出修改意见,经产品设计者同意后方可修改。 3 .确定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 确定方法如下: l )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要求进行工艺分析,确定基本工序的性质,即落

料、冲孔、弯曲等基本工序。一般情况下可以由图样要求直接确定。 2 )根据工艺计算,确定工序数目,如拉深次数等。 3 )根据各工序的变形特点、尺寸要求确定工序排列的顺序,例如,是先冲孔后弯曲还是先弯曲后冲孔等。 4 ) 根据生产批量和条件,确定工序的组合,如复合冲压工序、连续冲压工序等。 5 ) 最后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设备占用情况、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模具寿命、工艺成本、操作方便和安全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在满足冲件质量要求的前提下,确定适合具体生产条件的最经济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并填写冲压工艺过程卡片(内容包括工序名称、工序数目、工序草图(半成品形状和尺寸)、所用模具、所选设备、工序检验要求、板料规格和性能、毛坯形状和尺寸等): ; 4 确定模具结构形式 确定工序的性质、顺序及工序的组合后,即确定了冲压工艺方案也就决定了各工序模具的结构形式。冲模的种类很多,必须根据冲件的生产批量、尺寸、精度、形状复杂程度和生产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其选原则如下: l )根据制件的生产批量确定采用简易模还是复合模结构。一般来说简易模寿命低,成本低;而复合模寿命长,成本高。 2 )根据制件的尺寸要求确定冲模类型。 若制件的尺寸精度及断面质量要求较高,应采用精密冲模结构;对于一般精度要求的制件,可采用普通冲模。复合模冲出的制件精度高于级进模,而级进模又高于单工序模。 3 )根据设备类型确定冲模结构。 拉深加工时有双动压力机的情况下,选用双动冲模结构比选用单动冲模结构好很多

投影仪防尘罩的设计

投影仪防尘罩的设计 青海省湟中县第二中学 李富灿李海霞

投影仪防尘罩的设计 一、设计背景 a.现阶段投影仪的防尘状况; b.现在的许多学校读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其中安装的投影仪为老师和同学带来许多的方便,但对这一设备的保护正是让我们头痛。在打扫教室的时候会给投影仪带来不便,尘土不知不觉得就会进去,影响正常使用。 二、设计目的和意义 希望研究出防止尘埃落到投影仪上的防护罩,避免投影仪的损坏,延长投影仪的工作寿命,从而帮助我们的学习。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争取申请专利,为学校争光。 三、需要的器材 风扇、仪器灯前的护罩、塑料板、两米长的电线 四、设计原理和方案 1、供电系统: a.220伏特的家庭电路; b.把防尘罩的线路和投影仪连接在一起。 2、用电系统: a.工作时用电,不工作时不用电; b.电流供应稳定并且安全,不会出现触电危险。 五、确定方案 前期的方案:打算直接用盒子将它套住,但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通风,散热。纸盒子虽然能够防尘,但会引起内部温度过高,从而使灯泡烧坏,那么这就会得不偿失。因此,我们便否认了这种做法; 后期的改进方案:我们就想,该如何让内部很好的通风,因此一致认为应该加装风扇,以及灯泡前的防护工作,从而使投影仪在低温情况下正常工作,并延长投影仪的使用寿命。 六、研究的过程 第一步:选择研究课题;

第二步:分工; 第三步:落实任务; 第四步:整理资料; 第五步: 进一步修改; 第六步:装订资料; 第七步:初步展示; 第八步: 验收效果; 第九步:参加科技大赛。 七、实物图 此实物图为投影仪防尘罩的散热设备投影仪工作时,投影仪的护灯系统保持打开状态 投影仪停止工作时,投影仪的护灯系统呈关闭状态 八、投影仪的用电系统 将投影仪直接接在220伏的家庭电路上,采用安全合格电线,不会出现断电情况,更不会有触电危险 九、使用说明 1、防尘罩固定在投影仪上; 2、使用投影仪时将用开关将风扇打开; 3、使用过后将投影仪关闭,插电源使风扇转动给投影仪散热; 4、散热后关闭电源,将风扇关闭; 5、防尘罩定期擦拭(用较湿的抹布轻拭尘土); 十、产品特点

冲压与模具设计知识点

第一章概述 冲压: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 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压力加工方法。 冲压生产的三要素先进的模具,高效的冲压设备,合理的冲压工艺 冲压工序的分类: 根据材料的变形特点分为:分离工序、成形工序 分离工序:冲压成形时,变形材料内部的应力超过强度极限σb,使材料发生断裂而产生分离,从而成形零件。分离工序主要有剪裁和冲裁等。 成形工序:冲压成形时,变形材料内部应力超过屈服极限σs,但未达到强度极限σb,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成形零件。成形工序主要有弯曲、拉深、翻边、胀形、扩口、缩口和旋压等。 冲压模具 1.冲模的分类 (1)根据工艺性质分类: 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成形模等。 (2)根据工序组合程度分类: 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 复合模: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内在模具的一个工位上完成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级进模:在压机的一次行程内,在连续模具的不同工位上完成多道冲压共序的模具。 2.冲模组成零件 冲模通常由上、下模两部分构成。组成模具的零件主要有两类: ①工艺零件:直接参与工艺过程的完成并和坯料有直接接触,包括: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料与压料零件 ②结构零件:不直接参与完成工艺过程,也不和坯料有直接接触,只对模具完成工艺过程起保证作用,或对模具功能起完善作用,包括:导向零件、紧固零件、标准件及其它零件等. 第二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冲裁变形规律、冲裁件质量及影响因素; 2.掌握冲裁模间隙确定、刃口尺寸计算、排样设计、冲裁力计算等设计计算方法。 3.掌握冲裁工艺性分析与工艺设计方法; 4.认识冲裁模典型结构(尤其是级进模和复合模)及特点,了解模具标准,掌握模具零部件设计及模具标准应用方法; 5.掌握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第一节概述 冲裁利用模具使板料沿着一定的轮廓形状产生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 基本工序:落料和冲孔。既可加工零件,也可加工冲压工序件。 落料:冲下所需形状的零件冲孔:在工件上冲出所需形状的孔 冲裁模:冲裁所使用的模具叫冲裁模,它是冲裁过程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凸、凹模刃口锋利,间隙小。 分类:普通冲裁、精密冲裁

冲压模具设计步骤

给个实例。由于无法上图,只有文字,见谅。 抽引连续模设计步骤及要点, [摘要] 文章在对抽引加工工艺作了简单的概述後,著重总结了抽引连续模设计步骤及要点,并列举了较实用之模具结构形式. 关键词抽引连续模冲压冲模排样 1. 概述 抽引加工工艺在连接器五金件制造中应用极为广泛. 它是一种将平片毛坯抽制成立体空心件的冲压加工方法,在工业及生活用品的制造中应用极为广泛. 诸如汽车覆盖件,连接器中的D型铁壳,生活用品中的易拉罐等都离不开抽引加工工艺.抽引加工一般分为旋转件抽引(如Audio Jack Shell),盒形件抽引(如D-SUB Shell) 及复杂曲面抽引(汽车覆盖件)等. 抽引加工的成形机理是材料内部产生塑性流动,平片毛坯向径向流动逐步转移到筒壁的过程,如图一所示: (图一) 由此可见,抽引加工必然存在以下特点: a. 材料内部塑性流动, 必然产生加工硬化; b. 材料从外围向径向流动时,在切向相互间产生挤压应力,由此导致材料失稳起皱,甚至抽裂. 签于抽引成形机理是材料整体流动,变数太多,故模具设计时光靠理论计算往往不够,需在实际试模中加以修正.在抽引连续模设计时,由於连续模之结构特点以及料带之送料顺畅要求,使得模具设计时有更多的考量要点.以下就抽引连续模设计步骤及要点作些许总结. 2. 抽引件工艺性评估及成形工序确定 在抽引连续模设计之前,首先应对抽引件图面进行工艺性审查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a. 抽引件之精度要求:一般而言抽引件在圆筒侧壁之材料厚度无法做到等料厚t, 故产品尺寸标注时不能同时对圆筒内外同时有尺寸要求, 只能满足其中一项, 其精度要求可达±0.05mm.在高度方向也可控制到±0.05mm, 其标注方式最好以抽引件底部为基准; b. 抽引件之外观要求: 材料在抽引流动时与模仁摩擦剧烈,外观无法做到车制零件那麼光滑,筒侧壁可能会有内凹或弧形; c. 零件之抽引工艺性: 由於抽引连续模之模具结构特点决定,抽引过程中无法加退火工序,故必须对制件之连续抽引进行工艺评估.如果其总抽引系数小於材料所允许之最小总抽引系数,那麼就不具备连续抽引工艺; d. 如果抽引件深度太高,无法连续抽引完成时,可考虑先抽引後翻底工艺,看能否达到目的,此时产品侧壁外观不平整.另外当总抽引系数太小时, 可考虑用胀形工艺完成; e. 产品形状尽量简单对称,有利於材料均匀流动; f. 产品之圆角半径不宜过小,一般底部圆角r和口部圆角R都应大於 (0.1~0.3)t;

防尘罩注塑模课程设计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接收器冲压成型工艺制定及模具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 时间2012-11-25 目录 课程设计说明书-------------------------------------------------------3 1工艺性能分析和结构方案的确定和所需设备的校核------------------4 2浇注系统的设计,排溢系统的设计---------------------------------------7

3成型零部件的设计和校核--------------------------------------------------8 4导向机构的设计-----------------------------------------10 5推出机构的设计和计算-----------------------------------11 6温度调节系统-----------------------------------------------------------------12 7模架尺寸的确定---------------------------------------------------14 8 装配图---------------------------------------------------------------16 9 参考文献------------------------------------------------------------17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范例

【范例】 (1)题目:东风EQ-1090汽车储气简支架 (2)原始数据 数据如图7—1所示。大批量生产,材料为Q215,t=3mm。 图7-1零件图 (3)工艺分析 此工件既有冲孔,又有落料两个工序。材料为Q235、t=3mm的碳素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构中等复杂,有一个直径φ44mm的圆孔,一个60mm×26mm、圆角半径为R6mm的长方形孔和两个直径13mm的椭圆孔。此工件满足冲裁的加工要求,孔与孔、孔与工件边缘之间的最小壁厚大于8mm。工件的尺寸落料按ITll级,冲孔按IT10级计算。尺寸精度一般,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 (4)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①方案种类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孑L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冲孔,后落料。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冲孔一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三:采用落料一冲孔同时进行的复合模生产。 ②方案的比较各方案的特点及比较如下。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相对较高,生产效率低,且更重要的是在第一道工序完成后,进入第二道工序必然会增大误差,使工件精度、质量大打折扣,达不到所需的要求,难以满足生产需

要。故而不选此方案。 方案二:级进模是一种多工位、效率高的加工方法。但级进模轮廓尺寸较大,制造复杂,成本较高,一般适用于大批量、小型冲压件。而本工件尺寸轮廓较大,采用此方案,势必会增大模具尺寸,使加工难度提高,因而也排除此方案。 方案三:只需要一套模具,工件的精度及生产效率要求都能满足,模具轮廓尺寸较小、模具的制造成本不高。故本方案用先冲孔后落料的方法。 ③方案的确定综上所述,本套模具采用冲孔一落料复合模。 (5)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复合模有两种结构形式,正装式复合模和倒装式复合模。分析该工件成形后脱模方便性,正装式复合模成形后工件留在下模,需向上推出工件,取件不方便。倒装式复合模成形后工件留在上模,只需在上模装一副推件装置,故采用倒装式复合模。 图7 2粗画排样图 (6)工艺尺寸计算 ①排样设计 a.排样方法的确定根据工件的形状。确定采用无废料排样的方法不可能做到,但能采用有废料和少废料的排样方法。经多次排样计算决定采用直对排法,初画排样图如图7 2所示。 b.确定搭边值查表,取最小搭边值:工件间a l =2.8,侧面a=3.2。 考虑到工件的尺寸比较大,在冲压过程中须在两边设置压边值,则应取。a=5;为了方便计算取al =3。 c. 确定条料步距步距:257.5mm,宽度:250+5+5=260mm . d.条料的利用率 21752052.35%257.5260 η?==? e.画出排样图根据以上资料画出排样图,如图7-3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