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方法学(五)-治疗学研究的设计与分析方法
中医药临床研究设计与方法

中医药临床研究设计与方法中医药临床研究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关注,它不仅积极推动中医药学科的发展,而且对于人类健康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中医药临床研究时,合理的研究设计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确保研究结果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设计和方法,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中医药临床研究设计1. 研究类型中医药临床研究可以分为观察性研究和干预性研究两种类型。
观察性研究主要通过回顾性研究或前瞻性队列研究来观察中医药疗效的发展和变化。
而干预性研究则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估中医药治疗效果的差异。
2. 研究设计在干预性研究中,最常用的研究设计是随机对照试验(RCT)。
在RCT中,研究对象会被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中医药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或安慰剂。
通过比较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评估中医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横断面调查和纵向研究除了随机对照试验外,研究人员还可以采用横断面调查和纵向研究的设计。
横断面调查主要通过收集一段时间内的患者资料,分析其治疗效果和临床病程。
纵向研究则追踪研究对象在一定时间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其疗效的长期变化。
二、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1. 研究样本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样本选择对于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样本应该具备代表性,并符合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
此外,研究样本的大小也需要根据所使用的统计学方法合理确定,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2. 数据收集中医药临床研究中,数据收集是一个复杂而耗时的过程。
研究人员需要准确地收集研究对象的个人信息、临床病史、症状表现、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估等相关数据。
同时,应使用标准化的数据收集工具和流程,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 统计分析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统计分析是评估研究结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研究人员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学方法,比如均数、标准差、显著性检验等,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从数量化的角度评估中医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2023年医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精华版)

2023年医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精华版)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医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的精华内容,帮助读者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主题:1. 医学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医学研究的基础,合理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对于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医学研究方法,包括:- 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
- 实验性研究:随机对照试验、交叉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等。
- 质性研究:焦点小组访谈、深度访谈、现场观察等。
2. 实验设计良好的实验设计对于获取可靠的研究结果至关重要。
本节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实验设计,帮助研究人员在设计实验时考虑必要的因素,包括:- 随机化:随机分组、随机洗脱、随机顺序等。
- 遗忘效应:反应序列设计、次序平衡设计等。
- 平行设计:单组实验设计、两组并列设计、多组并列设计等。
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节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如描述统计分析、参数检验、方差分析等,并提供一些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和软件。
4. 伦理和法律问题医学研究涉及伦理和法律问题,研究人员应遵守相关的伦理准则和法律法规。
本节将介绍一些伦理和法律问题,如研究伦理审查、知情同意、数据隐私保护等。
5. 未来趋势和发展最后,本节将展望医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的未来趋势和发展,并提供一些研究人员可以探索的新方向和方法。
以上是《2023年医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精华版)》的大纲,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指导。
如需深入了解每个主题,请参阅相关参考资料和进一步研究。
谢谢阅读!。
常用的临床医学研究具体方法

统计学上的第二类错误在临床试验中极为重要
药物有效性检验的同时应注意药物的安全性检验。旧药的安全性通过大量临床应用后业已明确,新药比旧药具有相对大的危险性。将“危险”当作“无危险”所犯的错误,相当于统计学上第二类错误往往是很严重的错误,不可盲目追求大数量观察。
临床试验资料非正态分布多 统计处理时,应将非正态分布的数据变换为正分布,或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当然,例数较多时,不必进行数据变换,可仍按正态分布资料进行数据处理。 多指标的临床试验资料需进行综合分析 临床试验的药效评价是依据多数症状指标和观测值作出的综合评价。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和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可能得出较为全面的结论。
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开展的是以病人为研究对象、能结合医疗实践活动进行的临床科学研究。
临床科学研究是按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疾病临床阶段的规律而进行的各种临床试验过程。包括以下几方面:
2
研究某一疾病的病因或机理,寻求早期诊断指标;
根据病因或临床转归等制定疾病的临床分型;
研究影响疗效的因素及疗效对比(目前,这是主要的研究方面)。
在单病因说的思想指导下,人们把病因归纳为:①生物因素,主要是各种病原微生物;②物理因素,如声、热、光、电、放射线等超过正常范围后均可致病,此外还有损伤;③化学因素,如农药、化学药品、各种营养要素等。 由于发现单单上述病因因素常常不足以引致疾病,人们认识到病因与宿主因素(如性别、年龄、遗传因素、免疫等)及环境因素(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相互作用才能引起疾病的发生或流行。有学者将这三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表示为:流行病学三角学说(Gordon),Ront(1982)、岡田搏(1982)分别用图表示病原、宿主、环境三者的关系;Susser(1973)绘图(车轮模式)表示三者的关系。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除生物因素外,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也起着重大作用,这种医学观点的发展,即现在被称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
临床医学研究设计和实践

03
观察性研究设计
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选定暴露及未暴露于某一因素的两组人群,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两组之间结局发生 率的差异,从而判定这些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程度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
法。
病例对照研究
选择患有和未患有某种特定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回顾性调查各组人群 过去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可疑危险因素的比例或水平,通过比较各组之间暴露比例或水平 的差异,判断暴露因素是否与研究的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
07
伦理道德考虑与法规遵循
人体试验伦理原则回顾
尊重原则
尊重受试者的人格尊严和自主权,确保受试 者在参与研究前充分知情并自愿同意。
公正原则
确保研究资源公平分配,避免对弱势群体的 歧视和剥削。
受益原则
研究应旨在促进受试者和社会的健康福祉, 确保研究结果对医学进步有积极贡献。
安全原则
保障受试者在研究过程中的安全,采取必要 的预防措施以最小化潜在风险。
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建立
01
报告制度建立
02
建立完善的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够及时、准确 地报告不良事件。
03
对报告的不良事件进行及时的处理和记录,并分析其与治疗效果之间 的关系。
04
定期总结和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为改进治疗方案和保障患者安 全提供依据。
06
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
1 2
偏倚控制
通过随机化、盲法、多中心研究等方法减少偏倚 。
随机误差控制
通过重复测量、增加样本量等方法减少随机误差 。
3
混杂因素控制
在设计和分析阶段考虑混杂因素的影响,采用多 因素分析等方法加以控制。
临床科研设计知识点总结

临床科研设计知识点总结一、研究设计的基本概念临床科研设计是指研究者为了探索医学问题,应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设计一种系统的计划和方案,以收集适当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在研究设计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考虑实验的目的、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研究设计的基本概念包括实验、观察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临床试验等。
实验是一种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来探讨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观察性研究是一种通过观察人群中不同特征之间的关系来探讨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队列研究是一种在一段时间内追踪观察人群中患病和未患病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通过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来探讨疾病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方法。
临床试验是一种通过对患者进行干预和观察来评价治疗效果的研究方法。
不同的研究设计适用于不同的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研究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
二、研究设计的步骤研究设计的步骤包括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方法、确定研究对象、设计研究方案、进行实施、收集数据、分析和解释数据、撰写研究报告和交流成果等。
确定研究问题是研究设计的第一步,研究者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问题,以确定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选择研究方法是研究设计的第二步,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确定研究对象是研究设计的第三步,研究者需要确定研究的人群、患者、样本等对象,并确定研究对象的特点和数量。
设计研究方案是研究设计的第四步,研究者需要详细规划研究的时间、地点、人员、资金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研究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进行实施是研究设计的第五步,研究者需要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进行实验、观察、追踪、干预等工作。
收集数据是研究设计的第六步,研究者需要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分析和解释数据是研究设计的第七步,研究者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科学解释。
治疗性研究的设计与评价

治疗性研究的特点
以人为对象,而且是病人 需要设立对照 人为干预措施
设计原则
随机 对照 均衡 重复 特殊情况下可无对照
1996~1998年发表在中华心血管病杂 志上的所有治疗性研究文献
共85篇治疗性研究 49篇未采用RCT 有36篇无对照组的研究,其中应该采用对照有21篇 (占58.3%); 在13篇有对照而未采用随机方法分配受试对象的研 究中,6篇(46.2%)应该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人组; 69篇未采用盲法的研究中,29篇(42.0%)至少应该对 结果测量者采用盲法 10篇RCT有研究对象中途退出研究.只有2篇文献将 退出者纳人结果分析中。
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
研究某药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
处理因素:药物(用,不用安慰剂或标准 药) 非处理因素:饮食、其它辅助治疗等
医学研究方法

医学研究方法医学研究方法是指在医学领域中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是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医学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于医学研究的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和掌握各种医学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本文将从实验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临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实验研究方法是医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对照组和干预组进行比较,来验证某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在实验研究中,研究者需要精心设计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目的和假设,并严格控制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干扰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实验研究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控制干扰因素,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但也存在着实验伦理、样本选择和实验设计等方面的挑战。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用来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的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横断面调查、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等。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研究者需要充分了解疾病的流行规律,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和调查方法,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流行病学数据,以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揭示疾病的流行规律和危险因素,但也存在着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复杂性,以及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推广性的挑战。
临床研究方法是用来评价医疗干预措施的效果和安全性的方法。
临床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临床试验和临床观察两种类型。
临床试验是通过随机分配和盲法对照,评价新药物或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指导临床实践。
临床观察则是通过对临床病例进行观察和分析,总结临床经验和规律,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临床研究方法的优点是能够直接评价医疗干预措施的效果和安全性,但也存在着样本选择和随访管理的难度,以及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推广性的挑战。
综上所述,医学研究方法是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不同的研究方法各有特点和应用,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进行研究设计和实施,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如何读懂临床研究

如何读懂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是医学领域中相当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是指通过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试验对新药物、治疗方法等进行测试和评估,旨在为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阅读临床研究报告可能会显得晦涩难懂。
本文将介绍如何读懂临床研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估相关研究成果。
一、了解研究设计和方法在阅读临床研究时,首先需要了解研究的设计和方法。
通常,一份研究报告会明确介绍研究的目的、研究对象、样本规模、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等内容,通过详细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对研究的可靠性进行初步评估。
研究设计主要分为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
观察性研究是通过观察和回顾患者的情况,分析其和特定因素之间的关系;实验性研究则会采取干预手段,例如随机分组、双盲试验等。
了解研究的设计有助于读者理解研究的可靠性和适用范围。
二、注意样本规模和方法在临床研究中,样本规模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样本规模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研究的可靠性和结果的一般性。
较小的样本规模可能会使研究结果产生偏差,同时也难以推广到整个患者群体。
相比之下,较大的样本规模会使结果更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
此外,研究方法的选择和操作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关注研究方法是否科学、合理以及是否有利于消除偏差等因素。
如果一份研究的样本规模较小、方法不清晰或存在偏差,那么需要更加谨慎地看待其结果的可信度。
三、深入理解结果和讨论临床研究的结果和讨论部分是阅读报告时的重点。
在结果部分,注意研究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是否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
同时,也要注意研究中的数据统计和图表展示是否清晰有效,以及是否有助于读者理解研究结果。
在讨论部分,研究人员会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并与已有研究进行对比。
通过阅读讨论部分,读者可以了解研究在相关领域中的意义和贡献,以及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四、关注研究的局限性和潜在偏差临床研究往往会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潜在偏差,这些问题可能会对研究结论产生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续教育・[临床研究方法学(五)]治疗学研究的设计与分析方法杨岫岩杜苑苑治疗疾病是临床医生的天职,治疗学的研究是临床研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各种临床决策,最终多是以治疗决策为目的。
临床治疗逐渐由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过渡的今天,我们不但要寻求新的治疗方法,还需要将不一定可靠的经验,通过科学的研究,去伪存真,使其成为可供循证的临床证据[!]。
经验可以成为临床研究假说的依据,需要通过随机临床试验,验证假说,才能成为循证医学的依据。
!新的治疗方法的产生虽然治疗学的研究强调采用随机临床试验,验证治疗学的假说。
但是绝大多数新的治疗方法,都有一个成熟的过程。
在初期多是以描述性研究,即个案报道和病例组分析(单组病例的治疗分析,在临床流行病学策略中属于描述性研究,而不属于实验性研究)的形式发表论文。
实验性研究(随机临床试验)需要以描述性研究或分析性研究为基础。
例如,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肾炎的随机临床试验报告之前,国际上已有数百篇的病例报告和病例组分析;!""多篇甲氨蝶呤治疗红斑狼疮有效的描述性研究论文发表后,才开始出现这方面的随机临床试验。
一个治疗观点,如果经验上比较成熟,或理论上比较支持,可以形成该治疗有效的假说,而且研究费用也较低,就可以在对少数病例进行预试验后,开始着手进行随机临床试验。
例如“尼美舒利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成人#$%&&病”的随机临床试验[’],虽然在此之前国际上还没有同样内容的描述性或实验性的临床研究报告,但是甲氨蝶呤治疗成人#$%&&病的描述性研究报告已经不少,从文献报道和经验也己知道尼美舒利比扑热息痛和传统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更强和更长效的退热作用,国际上尼美舒利不但用于关节炎,更多是用于肺部炎症,耳鼻喉科炎症,妇科炎症等。
成人#$%&&病是一种非感染非肿瘤性炎症性发热,有充分的理论支持尼美舒利对其有效,因此,可以开始随机临床试验。
但是如果一个新的治疗观点,研究费用较高,或是理论上不够成熟,则需要从描述性的研究报告开始。
例如“霉酚酸酯治疗环磷酰胺性腺抑制的狼疮肾炎”是一个描述性的研究,通过随访一组环磷酰胺导致性腺抑制的狼疮肾炎,改用霉酚酸酯治疗后,观察其月经的恢复和狼疮肾炎疾病活动度的控制结果。
霉酚酸酯是一个昂贵的药物,在研究之前,这个药对性腺有无抑制还不清楚,改用霉酚酸酯治疗后,已经停止的月经有无恢复的可能,也不清楚,只是有报道它对狼作者单位:(!"")"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内科疮肾炎有效。
如果没有描述性的研究作为基础,贸然进行随机临床试验,很可能会劳民伤财。
如果描述性研究提示有效,还需要进一步经随机临床试验证实,才能成为循证医学的有力证据。
因此这类研究的结论,不是证实该治疗有效,而是提出该治疗有效的假说。
这一句话之差,可以反映研究者对科学的严谨性,这是作者写论文时需要加以注意的[*]。
期刊确定一篇治疗学的描述性研究的取舍时,主要在于新颖性,而不是强求其“设立对照组”。
例如,美国+,-的期刊《+.$/.%$%01-/2345$%04》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刊载了多篇甲氨蝶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描述性研究,均缺乏对照组,因为在此之前,全球均未见同样内容的随机临床试验。
但是如果在多篇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出来后,你还写这个内容的描述性研究论文,肯定要被退稿。
’随机临床试验在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策略中,我国风湿科医生大概对随机临床试验比较有认识,因为各种抗风湿药上市前的临床验证需要采用随机临床试验。
但是药物验证只是对某一个药物进行短时间的观察,不能够代表临床治疗学的研究。
’6!随机临床试验的优缺点随机临床试验是一种实验性研究的策略。
它将病例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干预,对照组不给干预或给予传统的治疗,观察干预因素对结局的影响。
由于随机分组,使之能有效地避免混杂因素的影响。
如果加双盲,去除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主观因素造成的偏倚,其因果关系则更有说服力。
所以随机临床试验备受循证医学的青睐,因为它可以为临床循证提供强有力的决策依据。
但它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有些研究课题由于伦理学等原因无法实施。
当然,并非所有随机临床试验均需要双盲。
有些试验是无法做到双盲的,如某病采用新的非手术疗法,以传统的手术治疗为对照,就不可能双盲;对于结局(73$8742)的评价具有客观标准者,不一定需要双盲;但如果结局的评价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则必须采用双盲,如研究某种免疫抑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要判断该药是否具有激素助减作用,如果研究者知道哪一组病人使用该免疫抑制剂,可能会影响其减激素的速度,这种情况不得不采用双盲。
’6’随机临床试验的统计学方法’6’6!!检验或!’检验的局限性:虽然!检验和!’检验常用于药物的临床验证,但在临床治疗学研究中,这远远不够。
!检验和!’检验只能在某一个点上进行比较,不能进行动・99*・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年!"月第:卷第(期,/%;<-/2345$7&,=8$7>2.’""’,?7&:,@7A(万方数据态的比较。
治疗学的研究并不只限定在!个月或者"个月,疗效评价也不只限定在比较两组间#反应蛋白或关节肿胀指数下降多少。
这些药物验证常用的方法,在治疗方案的研究,在中长期疗效的研究并不合适。
治疗学研究更常需要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案组对某些结局的影响。
一项为期!年的研究,病人是否出现阳性结局,不可能按照研究者的意愿,会出现者在治疗!年的时候一起出现,不出现者就不再出现。
有些人可能在$个月时出现,有些人可能在!$个月时出现。
如果比较两个治疗方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等到!$个月作评价,就不太准确,因为可能有一组多在"个月起效,另一组多在%个月起效。
$&$&$生存分析在风湿病治疗学研究中的应用:本系列讲座",疾病预后研究中讨论了生存分析方法[’]。
生存分析方法不但适合于队列研究,也适合于随机临床试验。
因为随机临床试验与队列研究均是随访研究,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一段时间的随访,它们的区别: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因素存在与否,取决于研究者按随机的方法进行分配;而队列研究的研究因素存在与否,取决于自然。
然而,与预后因素分析不同的是,在一般情况下,随机临床试验多不需要采用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
因为随机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除了研究因素外,其他因素基本相同。
只要分组确实是随机,就不会存在混杂偏倚,就不需要考虑校正混杂因素的影响,就不需要运用多元回归。
与预后因素分析的队列研究一样,如果治疗学的随机临床试验准备采用生存分析方法,在研究资料记录时,也要注意三大要素:研究因素、时间和研究结局。
不过在预后研究,研究因素往往是多因素,而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因素一般只有一个,即干预与非干预。
$&$&"相关强度的计算:在治疗学的研究中,我们不只是需要对治疗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了解其统计学意义。
更要了解其临床意义,这就涉及到相关强度的计算,以便估计该治疗可能给病人带来什么好处。
治疗学研究常用的相关强度计算包括:相对危险度(()*+,-.)(-/0,11);相对危险度减少(()*+,-.)(-/0()234,-56,111);绝对危险度减少(+7/5*3,)(-/0()234,-56,811);需要治疗人数(6397)(6))2)2,5,()+,,::;)等。
::;是指为了使!个病人免于发生某一不良结局,需要治疗多少同样的病人。
在进行这些相关强度计算时,注意勿忘了<=>的可信区间(#?)[=]。
下面简单举例讨论这几个相关强度的计算方法(其中<=>#?的计算公式略)。
某项随机临床试验,治疗组!$=例,死亡!=例,死亡率(@!)!$>;对照组!$A 例,死亡"A 例,死亡率(@A )$=>。
11值:11B @!/@A BA &’%,<=>#?B A &$C $!A &%’D 。
111值:111B !E11B A &=$,<=>#?B A &!=’!A &C $%。
811值:811B@A E@!BA &!",<=>#?BA &A "’!A &$$D。
如果11值!*、111值"A 和811值"A ,提示该治疗可以减少死亡,对病人有益;如果11值"!、111值!A 和811值!A,提示该治疗可以增加死亡,对病人有害;如果11值的<=>#?包含了!,111值和811值的<=>#?包含了A ,提示没有统计学意义,相当于!"A &A =。
::;值:::;B !/811B !A A /!"B C &C ,<=>#?B ’&’!$<&’,即为挽救!个病人的生命,需要治疗%个病人。
"用分析性研究解决治疗学的问题由于随机临床试验不是万能,有许多临床治疗学的问题,目前仍无法进行随机临床试验。
因此,分析性研究责无旁贷地需要担负起治疗学研究的重任。
两个分析性研究的策略[D ]: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其中队列研究优于病例—对照研究。
许多危重的、复杂的和少见的临床病症的治疗学研究,都难以采用随机临床试验。
例如,狼疮肾炎肾功能不全时临床治疗决策的研究就难以采用随机临床试验。
因为这类病人往往临床病症危重,合并症多,受累脏器多,甚至常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
目前临床上治疗这类病人时,什么情形下需要透析,什么时候应给予免疫抑制剂,而且在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上,存在较大的争议,临床决策完全靠医生的经验,循证医学在此几乎是无证可循。
对于无法采用随机临床试验的临床问题,不等于不是问题,不需要研究[!]。
《逆转狼疮肾炎肾功能不全的治疗决策分析》一文,就是采用队列研究的策略,研究治疗学的问题[C ]。
在运用分析性研究的策略,研究治疗学问题时,需要在研究设计和统计学分析时,注意避免和纠正各种可能存在的偏倚,尤其是混杂偏倚[%]。
如对结局的评价,可能要采用盲法等;各种可能会影响医生进行治疗决策的因素,均有可能成为混杂因素,所以需要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进行校正。
参考文献!杨岫岩&怎样实践循证医学&中华风湿病学杂志,$A A !,=:$C =F $C C &$杨岫岩,梁柳琴,许韩师,等&尼美舒利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成人G ,-**病的随机临床试验&中国药物与临床,$A A $,$:$!"F $!D &"杨岫岩&循证医学与临床文献评阅&中华风湿病学杂志,$A A A ,’:$D ’F $D =&’杨岫岩&疾病预后研究的设计与分析方法&中华风湿病学杂志,$A A $,$:!’A F !’!&=杨岫岩&因果关系的推导与一些相关的概念&中华风湿病学杂志,$A A $,D :$!"F $!=&D 杨岫岩&加强风湿病临床研究力度&中华风湿病学杂志,!<<<,":$A "F $A ’&C 杨岫岩,梁柳琴,詹钟平,等&逆转狼疮肾炎肾功能不全的治疗决策分析&中华内科杂志,$A A !,’A :!!"&%杨岫岩&如何识别和控制临床研究中的混杂与偏倚&中华风湿病学杂志,$A A A ,$:!!’F !!=&(收稿日期:$A A !F A =F !C)(本文编辑:臧长海)・%C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A A $年!A 月第D 卷第=期#H -6I 1H )39+,5*,J 4,57)($A A $,K 5*D ,:5L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