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考核要求)
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课程代码00445)3、7、8、9、11、12、13、14、15、16、1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1分,共2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夏、商、西周时期学校在性质上【】A.都是官学B.都是私学C.官私并举D.官学为主,私学为辅2.据史料记载,我国郡国学校制度的建立始于【】A.西汉B.东汉C.三国D.北魏3.唐代主持“省试〞命题考试工作的机构是【】A.行省B.礼部C.吏部D.国子监4.宋朝崇宁兴学,创设的地方教育行政机关是【】A.劝学所B.提举学事司C.国子寺D.学务公所5.为严格控制学生的思想言行,明代为地方官学制定了严格的学规是【】A.学校禁例十二条B.训士卧碑文C,学堂禁令D.学务纲要6.清代初期设立的倡导实学的漳南书院,其主持人是著名教育家【】A.黄宗羲B.戴震C.颜元D.顾炎武7.洋务派最早创办的专门的技术学堂是【】110A.福建船政学堂B.上海机器学堂C.天津电报学堂D.湖北矿务学堂8.对我国近代学制的建立具有直接促进作用的私立学堂是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与【】114A. 天津中西学堂B.浦东中学堂C.南开中学堂D.广明小学9.戊戌变法时期设立的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是【】112 A.学部 B. 教育部C.制度局D.京师大学堂10.明清时期,由一族一村延请教师择址建馆教其子弟者称【】A.教馆B.坐馆C.村塾D.书馆11.民国初年按照小学令规定管理高等小学的主体是【】A.村B.乡C.镇D.县12. 我国在1937年之前,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采用的方法是【】A.单独招生B.统一招生C.联合招生D.委托招生13.在古希腊斯巴达教育中被无视的教育是【】A.军事教育B.文化教育C.政治教育D.劳动教育14.在古代罗马共与国初期负责实施教育的是【】A.官吏B.社会团体C.学校D.家庭15.西方最早论述普及义务教育思想的人是【】A.柏拉图B.夸美纽斯C.路德D.卢梭16.根据学龄与学力划分四级学校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夸美纽斯17.文艺复兴时期被称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的人是【】A.弗吉里奥 B. 维多利诺C.拉伯雷D.伊拉斯谟斯18.在1833年第一个工厂法中提出平民教育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19.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毕以后,日本进展了【】A.一次教育改革 B. 二次教育改革C.三次教育改革D.四次教育改革20.以导生制作为国民教育运动有机组成局部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21.德国近代最主要的中学类型是【】A.文法中学B.实科中学C.文科中学D.骑士学校22.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实验的先驱者是【】A.帕克B.杜威C.华虚朋D.约翰逊23.1806年发表告德意志国民书的德国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福禄贝尔C.康德D.费希特24.提出“要索教育论〞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卢梭D.裴斯泰洛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请在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201604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课程代码00445)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西周时期官师不分,兼任各级乡学最高行政长官的是A.大司乐B.大司徒C.乡大夫D.师氏2.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是A.《论语》B.《学记》C.《大学》D.《中腐》3.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三大文教政策是独尊儒术、重选举和A.兴太学B.禁私学C.无为而治D.三教并用4.我国流传至今最早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是A.《颜氏家训》B.《太公家教》C.《教子家训》D.《家范》5.唐代中央官学的最高教育行政长官是A.博士B.博士祭酒C.司业D.国子祭酒6.北宋时期庆历兴学的主持人是A.范仲淹B.王安石 C. 司马光D.蔡京7.元代各行省设置的统管诸路、府、州、县学祭祀、教养、钱粮等事的行政机构是A.长史B.提督学攻C.儒学提举司D.劝学所8.明朝地方官学有着严厉的学规,禁止生员结交地方官、妄言军国政事等,其中于洪武年间颁布的“卧碑”是A.《训士卧碑文》B.《卧碑八条》C.《学校禁例十二条》D.《训士八条》9.张之洞《劝学篇》一书的核心思想是A.中体西用B.西体中用C.扬中抑西D.扬西抑中10.《癸卵学制》规定师范学堂划分为两级,即初级师范学堂和A.高级师范学堂B.中级师范学堂C.高等师范学堂D.优级师范挚堂11.明清时期,既是全国最高学府,也是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的是A.礼部B.国子监C.太学D.尚书省12.汉代太学的教师称为A.教授B.教习C.博士D.先生13.只有婆罗门教僧侣才能教授《吠陀经》的文明古国是A.古代埃及B.古代巴比伦C.古代中国 D. 古代印度14.在《理想国》一书中提出培养“哲学王”的教育思想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15.最早使综合中学作为中等教育主要模式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16.到近代,成为大学考试主要形式的是A.口试B.面试C.笔试D.综合考试17.西方近代出现泛爱主义学校运动的国家是A.英国B.德国C.法国D.日本18.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A.导生制B.导师制C.师徒制D.师生制19.1764年出现第一所贵族女子中学的国家是A.德国B.俄国C.英国D.法国20.德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时间是A.18世纪B.19世纪C.20世纪D.21世纪21.1816年,欧文的幼儿学校输入A.英国B.俄国C.美国D.德国22.德国整个教育制度形成的重要时期是洪堡德任教育部长的A.16世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23.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教育改革被称为日本近现代教育史上的A.第一次教育改革B.第二次教育改革C.第三次教育改革D.第四次教育改革24.提出建立劳动学校以进行公民教育主张的德国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福禄贝尔C.费希特D.凯兴斯坦纳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6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教育管理)《中外教育管理史》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教育管理)《中外教育管理史》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英国中央与地方两级督导机构闻的关系是( )。
A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B 、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C 、互补合作的关系D 、无任何关系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教育督导机构只对国立学校和公立学校进行督导,不对私立学校负责的国家是( )。
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日本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3、因严格的上下级行政领导关系影响使得某些高级督导人员难以深入基层,工作流于表面化的国家是( )。
A 、英国B 、法国C 、美国D 、日本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4、对县 (区 ) 教育工作的督导属于( )。
A 、宏观督导B 、微观督导C 、评估性督导D 、专项督导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5、根据《教育督导暂行规定》,督学任职前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年限不少于( )。
A、3年B、5年C、10年D、15年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6、我国在中央和地方建立的教育督学机构有()。
A、2级B、3级C、4级D、5级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7、教育督导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A、监察和指导B、监督和引导C、检查和鼓励D、监督和指导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8、我国恢复教育督导制度以来的第一个关于教育督导的法规性文件是()。
A、《关予建立教育督导机构问题的通知》B、《教育督导暂行规定》C、《关于加强教育督导队伍的几点意见》D、《督学行为准则》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9、标志着我国中央教育督导机构正式创建的是()。
A、1949年教育部设立视导司B、1983年教育部增设视导室C、1986年视导室改为督导司D、1994年组建国家教育督导团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0、目前我国开展的区域教育评估一般是地方教育的()。
xx年10月自考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试题及答案

xx年10月自考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试题及答案x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课程代码00445)本试卷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商代瞽宗的主要功能是实施A.诗书教育B.道德教育C.礼乐教育D.射御教育 2.在“学在官府”的教育管理体制下,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A.专业性B.等级性C.实用性D.宗教性3.墨家私学以培养“兼士”为目标,而兼士有三条标准:“厚乎德行”、“博乎道术”和A.“辩乎言谈”B.“擅乎技艺”C.“长乎经史”D.“善乎攻防” 4.汉代兼管教育行政的职官是A.太常B.奉常C.博士D.祭酒 5.中国古代郡国学校制度始子A.西汉B.东汉C.北魏D.东晋6.我国古代专门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颜氏家训》的作者是A.颜之推B.颜渊C.颜师古D.颜真卿7.根据史料记载,秦朝负责向乡民宣教统治阶级的思想、法度、纲纪、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乡官是A.三老B.四老C.司徒D.司乐 8.唐代科举考试的方法主要有帖经、墨义、对策和A.策论B.诗赋C.经义D.小楷 9.明代全权负责领导地方官学的官员是A.学正B.学政C.提学官D.提辖官 10.清政府创设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是A.学海堂B.福建船政学堂 C.京师同文馆D.上海广方言馆 11.清末新政时期设立的正式的、单独的、专门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A.文部B.学部C.教育部D.礼部 12.我国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主要是借鉴了A.日本学制B.法国学制C.德国学制D.美国学制 13.古埃及的学校都是A.平民学校B.贵族学校C.农民学校D.军人学校 14.在古罗马共和前期负责实施教育的是A.官吏B.社会团体C.学校D.家庭 15.西方最早论述普及义务教育思想的人是A.柏拉图B.夸美纽斯C.路德D.卢梭16.根据学龄和学力划分四级学校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夸美纽斯 17.文艺复兴时期被称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的是A.弗吉里奥B.维多利诺C.拉伯雷D.伊拉斯谟斯 18.1833年,在第一个《工厂法》中提出对童工进行义务教育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19.自近代以来,日本进行了A.一次教育改革B.二次教育改革C.三次教育改革D.四次教育改革xx年代,导生制作为国民教育运动有机组成部分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21.德国近代最主要的中学类型是A.文法中学B.实科中学C.文科中学D.骑士学校 22.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实验的先驱者是A.帕克B.杜威C.华虚朋D.约翰逊23.1806年发表《告德意志国民书》的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政治活动家是A.赫尔巴特B.福禄贝尔C.康德D.费希特 24.提出“要素教育论”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卢梭D.裴斯泰洛齐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xx年,晚清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张之洞发表《_______》,系统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教政策思想。
(完整版)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201404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课程代码00445)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
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据考古材料证实,我国最早创办大学的时代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战国2.西周时期诸侯设立的大学称A.辟雍B.成均C.泮官D.瞽宗3.《大学》中规定大学之道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A.止于至善B.修身齐家C.格物致知D.修齐治平4.我国古代的博士弟子制始于A.西汉B.东汉C.魏晋D.隋朝5.唐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其标准教材为A.《白虎通义》B.《五经定本》C.《三经新义》D.《五经正义》6.北宋时期改革教育的三次兴学运动是指庆历兴学、熙宁——元丰兴学和A.景祐兴学B.元祐兴学C.政和兴学D.崇宁兴学7.古代书院教学是以A.考试为主B.自学为主C.讲授为主D.论辩为主8.明清时期,管理全国学校、贡举等事项,掌管全国教育行政的机构是A.国子监B.户部C.礼部D.尚书省9.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中最早创立的是A. 京师同文馆B.上海广方言馆C.福建船政学堂D.天津电报学堂10.清末新政时期设立正式的、单独的、专门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A.文部B.礼部C.教育部D.学部11.在教师管理方面,国民政府规定公私立学校的教员均实行A.任命制B。
推荐制C.聘任制D.考选制12.我国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主要是借鉴了A.日本学制B.德国学制C.美国学制D.法国学制13.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育专著的作者是A.苏格拉底B.昆体良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14.古埃及的学校都是A。
全国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试题和答案

204 8年4月全国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和答案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教育管理史试题(课程代码:00445善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未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单项选擇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足将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济涂均无分。
1,民国初年教育部设必的數育行政视导机构名称为他祝学逐 B.觇导处e督学他u督导室2西周时期诸侯没宜的大学名称为入上庠区频宫C乡学D一辟雍3.在數育对象方面明确提出"有敎无类”的战育家是A.孔子 E.瞪子U孟子 D.牯子£,稷下学宫创外的时期是C.春秋乩汉代太学中执掌经书教授弟子的教师称为A.教授B博上 C.宜讲6.中国古代法律分科设学始于A.西汉B.东汉U魏晋7.唐劎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是化六经B四书五经U五经正义9,洋务派最早创立也量为重视的新式学堂姥D.先生D.唐朝D.三经新义&我国占代的学用制创行于A.唐朝B*宋朝 C. D.元朝A*外国语学堂B.军事学楚U技术学堂D*师范学堂中外教育管理史武题第1發(扶4页)10.我国对小供教师施行教师资格检定制度始于A ・清朝末年B 民国初年 G 北洋政府时期D 国民政府时期□.我国普適学胶校反资辂等级制创立于 A.清朝末年 8民国初年 U 北洋政府时期 °国民政府时期 12+苏区时期小学在领导体制上实行乡教委领导下的A.委员会负责制B 校长负责制 C.党支部韦记负责制 D.描导员负贵制13. 庄公元前2500年左右.古埃及壬宮为了培养王子王孙而设立了扎职官学校 B 宫廷学校 14. 古希腊城邦斯巴达教育制度的性质是九民上制 B.共和制 15. 古罗马的修辞学校的培养目标是A.教士 B 演说家 16. 西方提址“自由救育'“思想的教育思想家亚里斯多律是A,古埃及人 B 古印度人 C.古希聘人 D-古罗马入17. 欧洲最早的姉范教育设施出现在丄德国 B.英国 C •法国 D 俄国18, 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着名救育思想家是 九卢梭 H 裴斯泰洛齐C.赫尔巴将D.杜威19,在用方'义务教育制度最早出现在A.】6世纪B. 17世纪C. 18世纪D. 19世纪20.在欧美中等教育中煨典型的学校是A.实科中学 B,文实学狡 C.文法学校 D*职业学校 21*主张在英国创办一种蛍视自然科学的“阿卡徳米”实科中等学校的人是A.洛克B.弥尔顿C.卢按D.赫尔巴待22. 提出敎育管理的纯粹性原则的美国教育家足A.杜威 氐科南特 C,沃特 D.华虚朋23. 采取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对大学进行席理的国家是九英国 B,德国 G 法国 D.笑国C.韦吏学校 C.寡头制 C.商人D.寺庙学校D_军事专制D.教师m外教育管理史试题第2页{共4呱)乩】9世纪眈養高箒数育昴光辉的榜样是A芈釋大.学检柏林大学C剑桥%学 D.伦敦大学二境空题I本大融共20小題,毎小龜1分’共典分I请将答秦填写在答题韦的非选撞题答題区°错填、不填均无分门気殊汉时期根据左雄改制的规定,赛举制改为推荐与_____________ 相结舍*血汶代为了使一经学在传授过程中不走样■同睑也是为了统一思想,规宦在经学教学中必须严守师法和______ 。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及答案解释完整版

2017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课程代码00445)本试卷共 4 页,满分l00 分,考试时间l50 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l 分,共24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宋涂均无分。
1.根据考古材料的证实,中国有大学、小学教育机梅的分设始于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时期2.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学生守则是《管子》中的篇章A .《劝学》B .《劝学篇》C .《学而篇》D .《弟子职》3.汉代太学的学生有正式生和非正式生之分,其中正式生称为“博士弟子”,而非正式生被称为A .“诸生”B .“弟子”C .“生员”D .“附学生”4.南朝宋文帝时期设立了我国最早的分专业的综合学校“四馆”,这“四馆”分别是玄学、史学、文学和A .律学B .医学C .儒学D .书学5.曹魏时期出现的集人才研究之大成的着作《人物志》的作者是A 。
刘劭 B .曹操 C .周兴嗣 D .刘毅6.汉代察举制由推荐发展为推荐与考试相结合,其重要转折的标志是东汉顺帝时期的改革,通常称之为A .阳嘉改制B .元嘉新政C .熙元新政D .嘉佑变法7.唐代地方官学中除设有儒学性质的府、州、县学外,还设有专科性质的崇玄学和A .律学B .医学C .书学 D. 算学8.洋务派最早创立的军事学堂是A .福建船政学堂B .江南水师学堂 C. 天津水师学堂 D .湖北武备学堂9. 明朝地方官学有着严厉的学规,禁止生员结交地方宫、妄言军国政事等,其中于洪武年间颁布的“卧碡”是A .《训士卧碑文》B .《卧碑八条》C .《学校禁例十二条》 D. 《训士八条》10.《癸卯学制》规定师范学堂划分为两级,即初级师范学堂和A .高级师范学堂 B. 中级师范学堂 C .高等师范学堂 D .优级师范学堂11.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取士的制度始于A .唐代B .宋代C .明代D .清代12.张之洞《劝学篇》一书阐述的文教政策思想是A .中体西用B .西体中用C .扬中抑西D .扬西抑中13.以法老为教育最高决策者的国家是A .古巴比伦B .吉希腊C .古印度D .古埃及14.根据考古学家的资料分析,人类最早的学校大约产生予A .古希腊B .古埃及和古巴比伦C .古印度D .吉罗马15.孕育出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地方是A .罗马B .斯巴达C .雅典D .拜占廷16.欧溯历史上第一个教授法学者是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昆体良17.1870 年正式颁布《福斯特法案》的国家是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美国18.德国近代泛爱主义学校运动的代表人物是A .福禄贝尔B .裴斯泰洛齐C .赫尔巴特D .巴西多19.日本明洽政府经过努力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所花的时间是A .10年B .20年年 D .40年20.北美第一所高等学校是A .耶鲁学院B .哈佛学院C .威廉·玛丽学院 D. 弗吉里亚学院21.《爱弥儿》的作者是A .夸美纽斯B .洛克 C. 卢梭 D .裴斯泰洛齐22.德国19 世纪以科研为主的大学是A .哈勒大学B .柏林大学C .哥廷根大学D .耶拿大学23.1902 年规定了英国中央与地方结合的中间型教育领导体制的法案是A .福斯特法B .巴尔福法C .巴特勒法D .费舍教育法24.美国首次制定全国统一课程标准的时间是20 世纪年代年代年代 D .90 年代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6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l 分,共20分)25.汉代察举制的常科通常包括孝廉和两科。
2021年4月自考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试题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教育管理史(课程代码00445)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 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荀子继承了孔子的教学传统,重视儒家经籍的传播,诸经之中,尤重A.《诗X书)B.《礼X《乐》C.《易X春秋》D.《论语K尔雅》2.秦代出现了以小篆为字体的教材,如李斯的A.《爱历篇)B.《博学篇》C.《急就篇》D.《仓頡篇)3.汉代的时候,有的大师名气很大,很多人慕名欲得教海,能亲自前往教师处受教的称为A.“及门弟子”B.“著录弟子”C.“人室弟子”D. “关门弟子”4.南朝宋文帝时,开设四馆即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和A.阴阳学馆B.文学馆C.律学馆D.算学馆5.科举制度肇基于A.汉代B.魏晋C.隋代D.唐代6.南宋以后,朝廷推崇理学,成为必读教科书的是朱熹著的A.(三经新义》B.《五经正义》C.《近恩录》D.《四书章句集注》7.作为国子监教学的重要环节,监生历事制始于A.明太祖年间.B.建文帝年间C.明成祖年间D.明神宗年间8.开中国设立中学之先声的是A.京师同文馆B.南洋公学C.天津中西学堂D.南开中学9.我国最早采用分级教育制度的是A.南洋公学B.天津中西学堂C.京师同文馆.D.福建船政学堂10.民国初年实业学校分为甲.乙两种,甲种实业学校招收A.初小毕业生B.高小毕业生C.初级中学生D.高级中学生11.国民政府规定公立大学的校长,不论是国立.省立或市立的大学,均为国家A.聘任官B.委任官C.简任官.D.选任官12.我国近代学位分为三级:学士、硕士和A.工士.B.副博士C.博士后D.博士13.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革命战争的需要,革命根据地创立了一个完全新型的教育体制,它包括三个部分,即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和A.军事教育.C.普通教育D.大众教育14.古儒学校的主要教学内容是A.婆罗门教经典B.佛教经典C.吠陀经典D.(奥义书》15.第一位被罗马帝国政府正式任命的修辞学教师是A.西塞罗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昆体良16.首次把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完成了教育理论史上的哥白尼式的变革,奠定了近代西方教育学理论发展基础的是A.赫尔巴特B.卢梭C.夸美纽斯D.尼采17.法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开端是建立了A.巴黎理工学校B.巴黎师范学校C.中心学校D.工商实科学校18.兼具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性质的是B.实科中学C.高等国民学校D.现代文科中学19.贺拉斯.曼认为,公共学校的宗旨是把儿童培养成合格的A.公民B.政治家C.哲学家D.战士20.被誉为“德国的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家是A.福禄信尔B.第斯多惠C.费希特D.威廉●冯.洪堡21.19世纪后期开始在欧美流行的劳作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推动者是A.德可乐利B.蒙台梭利C.费里埃尔D.凯兴斯泰纳22.西方现代教育派的理论代表、新教育的思想旗手是A.罗素B.约輸逊C.杜威D.帕克23.美国20世纪60年代课程改革运动的核心思想是布鲁纳的B.结构课程论C.要索课程论D.活动课程论24.标志着日本教育从军国主义、国家主义教育向和平、民主教育的转变,对战后教育民主改革的全面展开与民主化教育体制的确立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是A.《教育基本法》B. (学制令》C. (学校令》D.《教育敕语》25.根据苏联的《改革普通教育学校和职业学校的基本方针》,普通教育学校由10年制逐步变为A.4年制B.6年制C.8年制D.11年制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辨析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午教育管理史上篇中国教育管理史第一章先秦时期的教育管理(一)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管理1.识记:夏、商学校的名称;西周学校系统;西周教学内容的特点;“学在官府”的含义。
2.理解:“学在官府”教育管理体制的成因;视学制度和选贤贡士制度的教育管理功能。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管理1.识记:用士养士制度的含义、性质、管理特点;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的名称和主要内容。
2.理解:教育体制变革的历史必然性(官学衰败和私学兴起的原因);儒家教育管理思想的内容及其私学的管理特点;墨家教育管理思想的内容及其私学的管理特点;稷下学宫的管理特色。
第二章秦汉时期的教育管理(一)秦汉的文教政策1.识记:秦朝巩固统一的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汉代为确立独尊儒术文教政策采取的措施。
2.理解: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建议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独尊儒术文教政策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3.应用:秦汉文教政策的变迁给后人的启示。
(二)汉代的教育行政体制与学校管理1.识记:汉代学校系统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汉代教育行政管理的特点;汉代官学的名称和性质;汉代地方官学的职能及其管理的特点;汉代私学的类型及其管理的特点。
2.理解:以儒术取士的教育管理的意义;汉代私学兴盛的原因。
3.应用:汉代太学的管理经验。
(三)汉代的宏观教育管理措施1.识记:察举制度的含义;左雄改制或阳嘉改制的含义;察举的主要科目及其标准;策问与对策的含义;汉代规范经学内容的主要手段及其具体内容2.理解:察举制的教育管理功能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管理(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管理的发展1.识记: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管理发展的主要表现2.理解:魏晋南北朝教育管理的历史地位(二)“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及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1.识记:九品中正制的含义;实施九品中正制的条件;《人物志》的作者及该书的历史价值。
2.理解:九品中正制产生的背景;九品中正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第四章隋唐时期的教育管理(一)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1.识记:隋唐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2.理解:隋唐采取重振儒术兼容佛道文教政策的背景;《师说》问世的背景;重振儒术兼容佛道文教政策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1.识记:科举制度创立的标志;科举报考的程序;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2.理解:科举制产生的原因;科举制度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三)隋唐时期的教育行政体制与学校管理1.识记:隋唐时期教育行政体制的特点;隋唐学校系统的特点;隋唐官学管理完备的主要标志。
2.应用:唐代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的经验第五章两宋时期的教育管理(一)两宋时期的文教政策1.识记:两宋文教政策的内容2.理解:宋代文教政策对教育管理的影响(二)两宋时期官学管理的改革1.识记:苏湖教法与分斋教学法的含义;太学三舍法和积分制;宋代官学管理发展的主要标志。
2.理解:三次兴学运动的共同特点;胡瑗“明体达用”办学思想的内容;王安石教育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3.应用:宋代的官学管理的经验。
(三)两宋时期书院的管理1.识记:书院产生的时间;书院特质;宋代著名书院的名称。
2.理解:书院产生的原因。
3.应用:书院的管理特点和经验。
第六章辽金元时期的教育管理(一)辽金元时期的文教政策理解:辽金元时期的文教政策的特点。
(二)辽金元时期官学与书院的管理1.识记:辽金元官学的特点;辽金元教育行政体制的特点;辽金元书院官学化的主要表现。
2.理解:辽金元书院性质发生变化的原因3.应用:辽金元官学管理的制度或经验。
第七章明清(鸦片战争前)的教育管理(一)明清时期的文教政策1.识记:明清时期文教政策的内容2.理解:明清时期文教政策的特点及对教育管理的影响(二)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1.识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严密的表现2.理解:八股文取士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三)明清时期的教育行政体制与学校管理1.识记:明清时期教育行政机构或官员的名称。
明清官学学校管理体制的特点。
书院蜕变的主要表现。
倡导实学的著名书院。
明清私学的特点。
明清蒙学的类型。
蒙学教材发展的表现。
2.理解:明清加强官学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
书院性质发生蜕变的原因。
倡导实学书院的管理特点。
第八章晚清的教育管理(一)晚清的文教政策1.识记:晚清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中体西用”思想在晚清的演进过程。
2.理解: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内容。
“中体西用”文教政策对晚清教育的影响。
(三)近代学制的建立1.识记:学制的含义。
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类型和主要学堂的名称。
维新派创办的新式学堂种类。
葵卯学制规定的学校系统。
科举制废除的时间。
2.理解: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及其管理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点。
洋务学堂的创办对中国近代教育及其管理发展的意义。
维新派创办的新式学堂在管理上的特点。
私立学堂的创建对近代教育管理发展的意义。
近代学制建立的背景和条件。
晚清教育宗旨的内容。
葵卯学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科举制度废除的主要原因。
(三)晚清的教育行政1.识记:晚清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名称和主要职能。
2.理解:晚清教育行政体制的特点。
晚清创设视导制度的意义。
(四)近代学制颁布后的学堂管理1.识记:葵卯学制对各级各类学堂组织机构和领导体制的规定。
2.理解:有关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的制度和措施。
第九章民国初年的教育管理(一)民国初年的教育行政体制1.识记:教育部成立的时间2.理解:教育部建制的特点(二)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与学制改革1.识记:民国初年教育宗旨的内容2.理解: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的内容及其影响。
《壬子-葵卯学制》较《葵卯学制》的进步性。
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宗旨的规定。
(三)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1.识记:初等学校和中等学校的办学体制。
关于中小学教员职称的规定。
大学评议会和教授会的职能。
2.理解:小学教师检定制度。
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较晚清教育管理的进步性。
第十章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的教育管理(一)教育行政体制的完善1.识记: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教育行政体制完善的标志。
2.理解:完善教育行政体制的意义。
(二)教育宗旨的演变和学制的进一步改革1.识记:“六三三”学制对学校系统的规定。
2.理解: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教育宗旨的演变过程。
教育界人士和教育社团在学制改革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3.应用:正确地评价“六三三”学制。
(三)各级各类学校管理的发展1.识记:“教授治校”的内容。
大学管理体制进步的表现。
新学制对师范大学任务的规定。
2.理解:普通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
学校推行学生自治的意义。
北京大学的改革及其对近代高等学校管理规范化所起的作用。
职业学校和师范学校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十一章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国统区的教育管理(一)教育行政体制的变革与重建1.识记:教育独立运动的主要内容。
大学院制的内容。
重建的教育部较前有所进步的主要标志。
2.理解:实行大学院制的背景和契机。
大学院制失败的原因。
(二)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定和对新学制的修订1.识记:国民党“党化教育”的内容。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内容。
国民政府对新学制进行修订的主要内容。
2.理解:国民政府修订新学制的意义(三)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1.识记:普通学校领导机构和人员的设置。
普通学校校长的任用制度。
2.理解:对各级各类学校校长资格的要求。
保证师资质量、稳定师资队伍的制度和措施。
推行导师制的目的。
实行中学和师范学校毕业生毕业会考制度的背景和动机。
普通学校的教学管理的制度和措施。
防止普通学校乱收费的规定。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制度和措施。
职业和师范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3.应用:正确评价国统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合理吸收其管理经验。
第十二章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管理(一)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教育管理1.识记:苏区最早设立的教育行政机构的名称.苏区最高教育行政机构的名称及内部机构、职能。
苏区教育行政管理的制度和措施。
2.理解: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和具体政策3.应用:苏区普通教育、社会教育和干部教育的管理制度和经验。
(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管理1.识记:抗战时期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的演变过程。
各边区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2.理解: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内容。
各边区政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学校管理的制度和措施。
3.应用: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的基本经验。
(三)全国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教育管理1.识记:解放区的教育行政机构较抗战时期变化发展的表现。
2.理解:解放区教育总方针和各解放区的具体政策。
解放区学校的管理制度。
3.应用:解放区教育的基本经验。
下篇外国教育管理史第一章古代的教育管理(一)文明古国的学校及管理1.识记:最早学校产生的年代。
最早学校的类型。
2.理解:学校产生的条件。
3.应用:学校发展、变革的历史条件(二)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管理1.识记:哲学王。
自由教育。
《雄辩术原理》。
2.理解:斯巴达和雅典教育制度的特征和区别。
柏拉图教育管理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及本质特征。
教育立法、自由教育提出的思想和历史基础。
亚里斯多德教育管理思想与柏拉图教育管理思想在本质上的异同。
3.应用:教育行政及其特征形成的历史条件。
人的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关系。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三)中世纪的教育管理1.识记:教会学校的类型。
世俗教育的类型。
学生大类、先生大学。
2.理解:基督教教育的产生、特点及影响。
城市学校的兴起、特征、管理及意义。
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及意义。
第二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管理(一)文艺复兴运动中教育管理的变化1.识记:人文主义教育。
“快乐之家”。
2.理解:人文主义教育的性质、特征及影响。
(二)宗教改革运动中教育管理的变化1.识记:教育民族化。
2.理解:宗教改革运动在教育管理民族化、近代化中的贡献。
(三)夸美纽斯的教育管理思想1.识记:《大教学论》。
教学三原则。
2.理解:夸美纽斯关于学校制度思想的内容及意义。
夸美纽斯教学管理思想的内容及意义。
夸美纽斯是近代教育管理思想的奠基者。
3.应用:分析小教学和大教学分析班级授课制的利弊。
试析夸美纽斯“学校即智慧的工场”的历史内涵及意义。
第三章近代国民教育运动与近代国家教育管理制度的形成(一)英国近代国民教育运动1.识记:兰卡斯特-贝尔导生制。
1833年《工厂法》。
2.理解:英国近代国民教育运动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和意义。
(二)法国近代国民教育运动的形成1.识记:“基督教学校兄弟会”。
法国大革命期间的教育法。
《基佐教育法》。
《费里法令》。
2.理解:法国近代国民教育运动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和意义(三)德国近代国民教育运动1.识记:德国是世界最早实施国家强迫义务教育的国家。
洪堡德教育改革。
2.理解:德国近代国民教育运动与民族复兴运动的关系。
(四)美国公立学校运动1.识记:公立学校运动。
2.理解:公立学校运动的内容、性质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