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西南大学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实施方案-含弘学院

附件1:西南大学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扎实推进西南大学新一轮本科教学改革,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途径,带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按照“西南大学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整体部署,特制订《西南大学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坚持多样化与个性化培养为指导,坚持“厚基础、强素质、扬个性、求创新”的育人理念,实施多样化、个性化、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人格健全、体能优异、追求卓越的拔尖创新人才,使其成为胸怀祖国、面向世界的学界精英、商业巨子和政坛领袖。
二、实施程序(一)组织机构学校成立“含弘学院”,下设办公室。
“含弘学院”聘请校领导担任荣誉院长,设立院长、副院长、办公室主任、秘书,成立专家指导小组。
组建大文科类“吴宓班”30人、理工农科类“袁隆平班”40人,在本科教学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组织实施。
(二)选拔方式学校采用自主招生个性化选拔、新生入学二次选拔和招生直接选拔等方式多渠道选拔。
二次选拔通过学生自愿报名、学院推荐、学校初审、参加体能水平、智力水平、英语水平、心理素质四项测试,最后通过综合面试考察,将最全面和优秀的学生选入实验班培养。
(三)培养模式1.强化综合基础,实行专业灵活选择实验班低年级不分专业,主要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夯实理论基础,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学素养的结合,拓展综合素质。
一年半后,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身实际灵活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自主选修专业课程。
实验班学生专业分流后仍保持原有行政班级,采用相对集中管理模式。
2.注重研究性教学,实行个性化培养学校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兴趣,为实验班单独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实验班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探究式、参与式以及基于网络的混合式等研究性教学和创新性自主学习。
改革教学内容和考试方法,在课程考核中采用基于课程研究成果和项目报告等形式代替传统的课程考核。
西南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

1、学校为其购置 200 平方米左右的住房(未 装修),在我校工作满 5 年后取得产权; 2、发给安家补贴费 50 万元; 3、提供 100-300 万元科研资助金; 4、年薪 40 万元(含国家规定的工资、津贴 和福利待遇等);
5、配备工作助手; 6、配置工作及生活用车; 7、每年提供 10 万元办公经费; 8、享受全额公费医疗待遇; 9、配偶未达到退休年龄的,随调并安排工 作。
6、协助解决配偶的工作调动。
1、提供过渡住房,并享受住房货币化补贴;
1、协助学科带头人进行学科建设规划;
2、发给安家补贴费 3-4 万元;
2、申请和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
3、提供一定数额的科研资助金,标准为:
F
引进博士பைடு நூலகம்
3、参与本学科某一研究方向的学术梯队建设; 文科 3 万元,理工科 5 万元;
4、开设并讲授本学科核心课程(本科生基础课或 4、从报到之月起 5 年内,每月发给生活补
1、学校为其购置 120 平方米左右的住房(未
D
引进的教育部“新世 纪优秀人才支持计 划”入选者,年龄在 45 岁以下的博士生
导师
1、参与制定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在某一前沿方 向上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2、申请和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3、负责本学科某一研究方向的学术团队建设,以 及学术骨干的培养与引进; 4、开设并讲授本学科核心课程(本科生、研究生 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等)和前沿课程。
专业基础课等)。
贴 300 元;
5、特聘为副教授职务。
说明:引进的其他高层次人才,其职责要求和引进待遇参照本表的相应类别执行,或根据具体情况另定。 8
8
E
引进的具有博士学 位、且年龄在 45 岁 以下的教授,或在国 外著名大学取得博 士学位、年龄在 45 岁以下、担任助理教 授及其以上职务、科
郑峻松-军事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与改革

军事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特色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医学检验系郑峻松李碧元府伟灵(400038)为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斗争卫勤准备需要,培养德、智、军、体全面发展,具有军事卫生联勤保障能力的检验医学专门人才。
我校医学检验系结合医学检验专业特点,根据平战时卫生联勤保障相关要求,对军事医学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培养模式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1.深化联勤军医培养模式世界新军事变革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对我军军事教育正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军事医学人才培养在满足联合作战保障需要的同时,还要满足非战争军事行动卫生联勤保障需求。
而军队院校教育转型作为军事转型的一个组成部分,迫切需要加强军事医学课程建设。
1.1合理设置军事课程,突出联勤教学内容和训练安排。
在我校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为使学员熟悉军兵种联合卫勤保障知识结构,具备联合卫勤组织指挥和岗位任职能力。
在课时分配上,我校医学检验五年制本科专业的军事基础课和军事医学课时数占到总学时的8%,主要包括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和事体育等基础课程以及联合卫生勤务学、军事预防医学、航空航海医学概论等军事医学专业课程。
通过这些军事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具备优良的联勤军事和心理素质,能够适应未来军事斗争中卫勤保障的发展与需求。
1.2课程形式多样,突出实践创新与能力拓展军事课程强调实践、适度和针对性,重点以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为主。
因此,在课程学习形式上,我们采取了“理论与实践、军校与部队、学校与社会、军事与专业”四个结合,将“课程教学、当兵锻炼、社区卫生实践、军事医学综合演习、部队见习实习”五位一体素质教育工程统揽贯穿于学员五年学习阶段。
同时,还通过开设选修课、自修课、第二课堂、专题讲座及竞赛活动来加强学员军事基本理论、军事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员的军体素质。
利用暑期时间集中开展当兵锻炼,展野外综合训练和野外驻训,综合卫勤演练等实践活动,强化学员的军事、专业和心理素质能力的拓展应用。
第三军医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实施办法

第三军医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实施办法文章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发布时间:2013/12/30 15:33:35为提高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加大创新人才选拔力度,促进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工作健康发展。
根据国家教育部、总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坚持有利于激励学员勤奋学习和创新发展,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为建设具有鲜明军队特色世界一流研究型军医大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评选对象1、本校评选对象为我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学员(士兵学员除外)。
2、外校评选对象为在教育部批准具有推免资格高等院校就读且获得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三、评选名额1、本校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由学员管理单位根据各专业人数5%计算,严格按照学员课程考试的总评成绩排名进行推荐。
同时,为发掘创新思维活跃、科研能力突出、确有发展潜力的学员,凡达到本办法第五条第二款条件的,可单独列为推荐对象。
推荐对象均需参加学校组织的推免评选,评选实行择优录取,录取名额以总部当年下达的应届本科毕业学员推免计划数为准。
2、外校推免生可录取为军队参军入伍计划或教育部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录取名额以当年国家教育部和总部下达的招生计划数为准。
四、攻读专业1、本校推免生中,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核医学)、临床医学(战创伤)、临床医学(高原)专业学员限推荐基础、军事学科,基础学科包括基础医学、生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军事学科包括外科学(烧伤)、外科学(野战外)、军事后勤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医学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药学、护理专业学员限推本学科相关专业。
2、外校推免生可填报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所有学科。
其中,填报军事、基础学科的推免生优先参军入伍,参军入伍计划只能推荐到医学(不含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理学和工学学术型专业。
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案例库

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案例库为加快我院医学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和造就更多的优秀青年医学人才,促使各学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高我院医学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以德才兼备为标准,从全院各学科中择优选拔优秀青年医学人才,经过计划培养,使他们成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丰富临床实践经验、领先技术水平的优秀青年人才,为医院创建新一代青年医学专家队伍,形成各专业优秀学科带头人梯队奠定基础。
二、组织领导医院青年人才培养工程方案的实施是在医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医院科教科、人事科具体负责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
三、选拔范围、条件及要求(一)选拔范围:全院临床、医技、药学及护理学科卫生技术人员。
(二)申报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医德高尚、治学严谨,身体健康,具有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精神;2.年龄:40周岁以下(申报当年);3.学历学位:本科学士及以上;4.外语:大学英语六级(或取得全国卫生系统外语水平考试合格、硕士学位全国英语考试合格、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五级等);5.计算机:取得江苏省信息化素质培训合格;6.职称: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7.论文:在省级以上正式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8.科研:承担区级以上科研课题(前三名),或有完整的科研设计书,处于预试阶段拟准备申报的.科研课题;9.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及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为科室业务骨干,具有发展潜能;10.近三年内无重大医疗事故、工作差错,年度考核优秀1次以上或获院级以上表彰。
具备上述条件,择优选拔。
(三)要求:青年人才培养对象所在科室必须能切实保证按培养计划进行培养,并且能保证提供优秀导师(一般为学科带头人或科主任)在临床及科研一线固定带教。
四、选拔程序(一)申请1. 由个人申请并填写“青年人才工程培养申请书”。
2.科室(部门)初审后推荐至科教科。
浅谈军医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0 , ( )10— 1. 052 2 :1 12 2
[ ] 任广睦, 2 郝继莲, 王英元. 多媒体 一 双语教学在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与 4 讨论 . 思考[] 中国法医学杂志, 0 , ( ) 1 6. J. 2 52 1 : — 2 0 0 6 通过对 考试成绩 、 问卷调查及 教学效果 的综 合分 析 , 表明法 医病 理学 双 [ ] 高宝山, 3 高弼虎。 蔡明, 双语教学在医学本科教育中的探索[] 口 等. J. 语教学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从渗透模式、 过渡模式到浸身模式的 腔医 学研 究 。 0 ,9 3 :9 2 9 1 () 17—19 0 9. 学习难度递 增的教学 方式 , 使学生逐 渐消 除学 习双语 教学 的心理 障碍 。 能 并 够适应和积极参与到双语教学的学习模式中。多数学生支持法医病理学采
医学信息
学术探讨
同模式 双语教学 效果进 行了问卷 调查 , 结果 ( 见表 1 。 ) 32 考试 成绩评 价。对 采用 双语 教 学 的 3个 章 节的考 试 分数 进行 统 . 计 比较 , 采用 t 验统计分 析方法 , 果显示 采 用过 渡模 式教 学的 章节平 均 检 结 得分最高, 采用渗透模式教学的章节平均得分最低, 但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 差异 ( > .5 , ( P 0 0 )结果 见表 2 。 ) 表 2 三种模 式平均得 分比较 双语 教学章 节 死 后变化 ( 渗透模 式 ) 死 亡时 间推断 ( 渡模式 ) 过 机械性损 伤概论 ( 浸身模 式 ) 平均得分 63 .5 87 .0 79 .3
N. 00 o 21 9
・2 5 ・ 55
用双语教学及双语考试, 同时感觉阅读专业英文文献水平有明显提高。我 们 认为成绩 的取得还 与授课 教 师集体 备课 、 提前 发放 教 师 自己整 理编 辑 的 词汇册、 采用原版英文教材、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评估体系有关。 此外 , 通过不 同模式教 学章节 的得 分情 况分 析 , 我们发 现使 用过 渡模式 教学的死亡时间推断章节得分最高, 这与学生调查问卷中的对此种双语教 学模式的高支持率相对应。 提示我们应该采用适当的双语教学模式会达到 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西南大学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实施方案-含弘学院

附件1:西南大学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扎实推进西南大学新一轮本科教学改革,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途径,带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按照“西南大学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整体部署,特制订《西南大学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坚持多样化与个性化培养为指导,坚持“厚基础、强素质、扬个性、求创新”的育人理念,实施多样化、个性化、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人格健全、体能优异、追求卓越的拔尖创新人才,使其成为胸怀祖国、面向世界的学界精英、商业巨子和政坛领袖。
二、实施程序(一)组织机构学校成立“含弘学院”,下设办公室。
“含弘学院”聘请校领导担任荣誉院长,设立院长、副院长、办公室主任、秘书,成立专家指导小组。
组建大文科类“吴宓班”30人、理工农科类“袁隆平班”40人,在本科教学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组织实施。
(二)选拔方式学校采用自主招生个性化选拔、新生入学二次选拔和招生直接选拔等方式多渠道选拔。
二次选拔通过学生自愿报名、学院推荐、学校初审、参加体能水平、智力水平、英语水平、心理素质四项测试,最后通过综合面试考察,将最全面和优秀的学生选入实验班培养。
(三)培养模式1.强化综合基础,实行专业灵活选择实验班低年级不分专业,主要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夯实理论基础,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学素养的结合,拓展综合素质。
一年半后,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身实际灵活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自主选修专业课程。
实验班学生专业分流后仍保持原有行政班级,采用相对集中管理模式。
2.注重研究性教学,实行个性化培养学校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兴趣,为实验班单独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实验班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探究式、参与式以及基于网络的混合式等研究性教学和创新性自主学习。
改革教学内容和考试方法,在课程考核中采用基于课程研究成果和项目报告等形式代替传统的课程考核。
综合提高 尊重个性 鼓励创新——《第三军医大学学报》青年编辑人才培养的实践与体会

收 稿 日期 :0 1一 l 8 2 1 O 一1 作者简介 : 栾 嘉 ( 9O ) 女 , 庆 合 川 人 , 三 军 医 大 学 编 辑 , 士 , 究 方 向 : 辑 学 。 1 8一 , 重 第 硕 研 编
三军 医大 学 学 报 》 着 “ 合 提 高 、 本 综 尊重 个 性 、 励 创 新 ” 鼓 的全 新 理 念 培 养青 年 编辑 , 现 了期 刊 发 展 和 人 才 发 展 的双 赢 。 实 关键 词 : 年 编 辑 ; 才 培 养 ; 学 期 刊 青 人 医
中 图分 类 号 : 3 . G2 7 5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2— 3 9 2 1 ) 8 O 5 一O 1 7 5 7 (0 1O 2 2 3
随着 近年来 我 国各领 域科研 工作 的迅 猛发 展 而 带 动 的科技 期 刊 出版行 业 的 日益 壮 大 , 编辑 队伍 给
关 专业 的 , 有学 数理 统 计 的、 算 机 的 、 书馆 情 报 计 图
管理 的等等 。而对于 如今 工作 中需要 用到 的医 学及 编辑学 专业 知识 的 深 入学 习 , 辑 部 采取 以下 方 式 编
处 身 于 高等 医科 大 学 , 进行 专 业 学 习有 得 天 要 独 厚 的条件 。学 校公 告 栏 经 常 张 贴各 种 专 业 讲 座 、 硕 士博 士论 文开题 报告 会 、 位论 文答 辩会 等通 知 , 学 编 辑们 根据 自己的兴趣 和 阶段工 作 的需要前 往 听取 学 习 。这 些 讲 座 的 内容 , 基 础 的 , 有前 沿 一 些 有 也 的 。 日积月 累 , 断深 入 , 选择性 地形 成个 人 的医 不 有 学 专业 知识 体 系 。这 种 个 人 的 选 择 性 逐 渐 地 体 现 于 : 的编辑 对分 子生 物学实 验显 得特 别熟悉 ; 的 有 有 编 辑对 医学 统计学 颇 有 研 究 ; 有 的 编辑 对 临 床 医 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理工大学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招生简章
为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实践、创新和职业发展能力,江西理工大学与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共同招收、培养研究生。
一、项目特色
以江西理工大学和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为平台,以顺德智能制造产业为依托,实行“理论学习+企业实践”的双课堂教学形式,结合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以企业项目导入的方式,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的开发与研究,从理论学习、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发展需求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和实践。
二、培养目标
培养符合智能家电、智能装备、生命科学仪器产业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和软件开发基础知识,具备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良好职业素养以及多领域融合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成为智能产业工程师打下坚实基础。
三、招生对象和报名条件
符合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的各类考生,具体要求详见《江西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四、报名、考试与录取
报名方式为推荐免试或公开报考。
推荐免试按《江西理工大学2019年接收推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执行。
公开报考考生应参加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报名和统一入学考试,具体要求见《江西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拟安排20-30名招生计划,按照“单列计划、联合培养”的原则,由江西理
工大学—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联合培养项目单独组织复试、录取工作。
五、学习年限及培养方式
联合培养项目以江西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为基础,以“课程与职业需求对接、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的原则,采取项目教学化、教学项目化的项目导入教学方式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基本学制3年,以1+2年的分段学习方式完成。
第一学年在江西理工大学完成基础课程学习,第二、三学年在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学习,依托顺德家电企业,以项目导入方式参与企业项目开发和研究,第三学年完成学位论文并参加答辩。
六、毕业和学位授予
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课程和必修环节,获得相应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达到江西理工大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经江西理工大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颁发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七、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简介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于2014年正式成立,是顺德区直属事业单位,以创新创业孵化、企业科技服务和研究生联合培养为核心业务,以精密仪器研发、信息技术、机械自动化、工业设计等为主要研究领域,以“建设技术创新生态、服务顺德产业升级、培养高级复合人才”为宗旨,建设成为“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平台。
研究院开展先进医疗设备、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等高科技产品研发与工程化项目10项,产出4个新产品样机(数字PCR仪器、常温下离体肝脏机械灌注设备、废液安全收集器、震动泡沫轴),申请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并通过了初审。
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重点围绕科技创新、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积极推进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的加强生物医学技术、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研究院聚焦生物医学领域,搭建高起点、国际化的科研协同创新平台。
一是与西班牙的国际器官捐献与移植研究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合作共建“器官研究与发展国际基地”(国际合作协同创新中心),引进国际顶尖资源,开展具有国
际影响力的离体肺脏机械灌注设备、供体器官在体机械灌注设备等研发项目。
目
前设备已经进入动物实验阶段,实验结果良好,助力研究院在生命科学领域走向
国际化,将研发成果打造成“国家名片”。
二是与无锡市人民医院合作共建“离
体肺脏机械灌注设备联合研发中心”,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医疗设
备。
三是与清华大学长庚医院、清华医学研究院初步达成了共建“智慧医疗产业
联合研究中心”合作意向,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集成应用于
医疗卫生领域,实现健康医疗服务的数据化、标准化和智能化。
研究院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得到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工程教指委)、广东省教育厅,以及众多高校、学生的高度认可,工程
教指委于2017年9月15日授予研究院全国首个“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
培养开放基地”荣誉称号。
八、江西理工大学—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联合培养项目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
向
考试科目初试、复试、加试参考书
085201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
01先进制造技术
02仿生制造和医疗修复技术
03智能制造和智能装备04微纳光检测技术
05新能源装备制造技术①101思想政治理
论
②201英语一或
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851机械设计基
础
初试参考书:
《机械设计基础》李岚等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机械原理》(第七版)郑文纬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机械设计》(第九版)濮良贵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复试参考书(三选一):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三版),王先逵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四版),王伯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六版),杨叔子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加试参考书:
《机械制图》(第五版)何銘新、钱可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三版),熊诗波、黄长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
01 数字视频与图像处理技术
02 嵌入式系统
03 信号与信息处理
04 DSP 技术与应用
05 FPGA技术与应用①101思想政治理
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71通信原理
初试参考书:
《通信原理》(第7版),樊昌信,曹丽娜,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
复试参考书:
《数字信号处理》,丁玉美、高西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加试参考书:
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四版),吴大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信息论与编码:《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版),曹雪虹、张宗橙编,北京邮电大学
出版社,2016
085211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
01 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02 软件工程与环境
03 图形图像处理
04 互联网与电子商务①101思想政治理
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73数据结构
初试参考书:
《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2版), 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2.
复试参考书:
《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萨师煊,高等教育出版社
《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加试参考书:
《离散数学(第五版)》,耿素云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软件工程导论》,张海藩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